『壹』 安達有多少年歷史
商周至唐末,安達境內生活著黑龍江地區三大族系之一穢貊族,遼金至清這里成了滿、蒙等族的天下,穢貊人湮滅。「安達」即來源於滿語、蒙古語中的「朋友」一詞。清末東北北部開禁,中原漢族移民開始大量湧入,中東鐵路開工後,俄羅斯人也蜂擁而至。以俄羅斯為主的歐美籍居民總人數在20世紀20年代曾高達1萬多人。如今滿、蒙、俄羅斯三族合計不足安達總人口的百分之一但清末至建國前的「安達特色文化構建期」形成的「華俄兼容,滿蒙並包」的地域文化特徵仍很突出。從精神文化上看,「勤勞儉朴,求真務實」的中原精神「團結互助,患難相恤」的女真精神 「胸襟開闊,熱情豪爽」的蒙古精神,「追求現代,矚意領先」的歐俄精神在安達人身上仍有體現,並奠定了現代安達人「顧大局、求實效、講服務、爭先導」精神風貌的歷史文化基礎。從物質文化上看,俄式麵包、香腸、啤酒,滿式豆包、殺豬菜,蒙式涮羊肉和中原飲食在安達同樣受歡迎,「火柴盒」式高層建築和傳統民居和歐式樓房相鄰坐落。從文藝活動上看,安達人對現代歌舞到地方戲曲,西方樣式和民族內容,並行不悖,共同繁榮。
安達市 駐地原名「諳達店」。安達是蒙古語「諳達」的音轉,意為「夥伴」或「朋友 」。清末修築中東鐵路時在此修建車站,因附近有「諳達店」,取其諧音,稱安達站。設治時,因境內有安達站,故取名安達廳。清初,安達一帶,為杜爾伯特旗游獵地。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中東鐵路橫穿杜爾伯特境,於「諳達店」附近設安達站。1906年2月1日(清光緒三十二年正月初八日),黑龍江將軍奏准,於蒙屬杜爾伯特旗和黑龍江將軍屬地交界處,設置安達廳。廳署駐雙安鎮(今任民鎮),隸屬黑龍江分巡道。中華民國成立後,1912年 10月,於安達廳北境東集鎮設東集鎮稽墾局,辦理荒務。1913年2月,奉令將安達廳改為安達縣。由黑龍江省直轄。1914年6月,改隸龍江道。同年11月1日,將安達縣所屬東集鎮稽墾局轄區劃出,設置林甸設治局。1927年11月,將安達縣喇嘛甸子車站以西地區劃歸泰康設治局管轄。1929年2月,改由黑龍江省直轄,時為二等縣。東北淪陷後,初隸黑龍江省,1934年1 2月劃歸濱江省管轄。1937年將一區(城區)改為正亞街。同年5月,偽縣公署由正亞街遷至安達站(後改為安達街)。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初隸松江省,同年8月劃歸黑龍江省管轄。1947年2月至9月,歸黑嫩聯合省第三專區管轄。黑嫩聯合省分開後,改隸嫩江省。1949年5月,黑、嫩兩省合並,歸黑龍江省管轄。1956年3月,劃歸嫩江專區管轄。 1959年1月,將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的喇嘛甸鎮公社劃歸安達縣管轄。1960年5月12日,國務院批准,將安達縣劃歸松花江專區。同年5月2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安達縣,以原安達縣全部行政區域和肇州縣部分行政區域設置安達市。1964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撤銷安達市,設置安達特區(對外仍沿用安達市的名稱),恢復安達縣。安達特區和安達縣的管轄范圍,由石油部和黑龍江省提出意見,報國務院批准。1965年3月27日,國務院決定,恢復安達縣,以原安達市的部分行政區域為安達縣的行政區域。即:將原安達市所屬的薩爾圖、杏樹崗、龍鳳等油區劃歸安達市(安達特區)管轄;其餘地區歸安達縣管轄。同年四五月份,省人民委員會下發通知,安達縣人民委員會駐安達鎮,歸松花江專區管轄;安達市(特區)人民委員會移駐薩爾圖。同年12月,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安達縣撤銷天泉區和大同區,設置安達鎮、大同鎮。1978年4月,將興隆泉、高檯子、雙榆樹、八井子、葡萄花、慶陽山、老山頭、祝三、大青山和大同鎮等10個公社及紅旗林場、立志辦事處劃歸安達市(大慶)管轄。1984年11月1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安達縣,設立安達市(縣級),以原安達縣的行政區域為安達市的行政區域。隸屬綏化地區。
『貳』 長春安達街南昌路的德國餐廳特色菜是什麼
烤豬肘、德式酸菜燉豬蹄、香腸,那家飯店叫羅思來,不過現在沒有中文牌子,只有德文牌子。
『叄』 野菜的做法,野菜的種類有哪些
野菜的做法很多,大多野菜洗凈後,用熱水焯一下,或拌或炒或蒸,可以如同蔬菜一般食用。野菜還可以煮麵,一碗香椿炸醬面,雖是素食,卻也有滋有味;又或者切得細碎了,和入雲吞和餃子中作餡,咬到嘴裡,濃烈的清香撲鼻而來,說不出的美妙滋味;乾燥上火時則用小火煨一鍋野菜粥,濃濃的菜汁裹著粘稠的米糊,清淡而滋味綿長,還可增加維生素和纖維素的攝取,有滋陰補腎,調節腸胃之功效。
野菜,也就是非人工種植的可以食用的植物,靠風力動物等傳播種子自然生長,是大自然的寶藏之一。野菜一般有著純凈的品質,是大自然的美妙饋贈,也是人與自然相生相伴的見證。野菜無污染、營養豐富、清新可口,是絕佳的食材之一。很多野菜都具有葯用價值,俗話說「偏方治大病」,野菜如果食用得當、對症,大多可視為偏方。
比如,薺菜能清肝明目,可治療肝炎、高血壓等病;蒲公英可清熱解毒,是糖尿病人的佳餚;苦菜可治療黃疸等病;野莧菜可治痢疾、腸炎、膀胱結石等病;蕨菜益氣養陰,可用於高熱神昏、筋骨疼痛、小便不利等病。如今野菜不但登上了高級飯店的餐桌,也成為了人們日常的保健食品,深受人們的青睞。
野菜的主要品種有:
毛妮菜
河南常見野菜之一。冬季萌芽生長,春季幼苗嫩株可食。植株葉面布滿絨毛,葉子富含葉綠素、鐵等微量元素。花開小喇叭狀,紫色,也有白色。味稍澀,無毒。在三年自然災害中是河南大多數受災群眾的副糧。
面條菜
中原常見野菜之一。和毛妮菜生長環境和季節一樣,也是冬季萌芽,春季幼苗成長。整株和毛妮菜有所區別:葉面稍寬,油亮且綠,無絨毛且光滑,可食用。和另一種野草比較像,較難區分。
面條菜
薺菜
薺菜性喜溫和,只要有足夠的陽光,土壤不太乾燥,薺菜都可以生長,薺菜對土壤的選擇不嚴,但以肥沃、疏鬆的土壤栽培為佳。薺菜屬耐寒性蔬菜,要求冷涼和晴朗的氣候。種子發芽適溫為20~25℃。生長發育適溫為12~20℃,氣溫低於10℃、高於22℃則生長緩慢,生長周期延長,品質較差。薺菜的耐寒性較強,-5℃時植株不受損害,可忍受-7.5℃的短期低溫。在2~5℃的低溫條件下,薺菜10~20天通過春化階段即抽薹開花。
涼血止血、補虛健脾、清熱利水。春天摘些薺菜的嫩莖葉或越冬芽,焯過後可涼拌、蘸醬、做湯、炒食,薺菜水餃、薺菜餛飩、薺菜春卷是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另外還可以做成鮮美的薺菜粥。
馬齒莧
又名馬齒菜、馬齒草、五方草,東北地區又俗稱為「馬藺[lìn]菜」,一般為紅褐色,葉片肥厚,像倒卵形。
它含有蛋白質硫氨酸、核黃素、抗壞血酸等營養物質。由於其中含酸類物質比較多,所以吃的時候會覺得稍有些酸味。
馬齒菜的葯用功能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恆定,對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它的吃法有很多種,焯過之後炒食、涼拌、做餡都可以。如大蒜拌馬齒菜、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馬齒菜粥等。
毛妮菜
分布河南和安徽北部的一種麥田野菜,花朵有白、紅兩種。種子褐色。味道稍澀,無毒。富含氨基酸和其它微量元素。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這種野菜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米毫
屬野生胡蘿卜科。形狀類似於胡蘿卜葉子,但葉較細小,開黃色小花。無毒,嫩株可食。富含氨基酸和葡萄糖之類,河南常見野菜之一。
蒲公英
又名婆婆丁,它的花粉含有維生素、亞油酸,枝葉中則含膽鹼、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具有抗菌、消腫利尿、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利膽和保肝的作用。其主要成分為蒲公英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苦素、果膠、菊糖、膽鹼等,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種腫瘤。
蒲公英焯過後生吃、炒食或做湯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絲;還能配著綠茶、甘草、蜂蜜等,調成一杯能夠清熱解毒、消腫的蒲公英綠茶。
苦菜
苦菜又名苣蕒菜、曲麻菜、曲賣菜、苦苣菜,莖呈黃白色;長葉片,尖部略圓,邊緣有齒牙,齒牙大小因品種不同而略有差異。表面綠色,背麵灰綠色,花色鮮黃,屬野菊科。
苦菜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磷、鈉、鐵、等元素,能清熱、消腫、化淤解毒、涼血止血。苦菜對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都有抑製作用。
苦菜嫩葉可採食,生吃略帶苦味,用開水燙一下制熟,苦味可除。苦菜可炒肉、做湯,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燙後蘸面醬食用,也可以和麵粉做成菜餅。或做麻醬拌苦菜、苦菜粥等。
蕨菜
又名蕨兒菜、龍頭菜、拳頭菜,學名:Pteridi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蕨菜能起到清熱滑腸、降氣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 在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有廣泛分布,由於其具有一定的致癌成分,牛羊使用過量會導致死亡,人食用會導致癌症的發病率提高。
蕨菜吃起來鮮嫩滑爽,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譽。蕨菜的食法很多,炒、燒、煨、燜都可以。在現代菜譜中,用蕨菜烹調出的名菜有木須蕨菜、海米蕨菜、肉炒蕨菜、脆皮蕨菜等多種。這些菜餚素以色澤紅潤、質地軟嫩、清香味濃而深受食客的青睞。蕨菜葉呈捲曲狀時,說明它比較鮮嫩,老了後葉子就會舒展開來。
『肆』 西班牙有什麼名菜怎麼做的
西班牙有許多聞名於世的事物:鬥牛,橄欖樹,畢加索,弗拉門科氏歌。噢?還有,大蒜的氣息飄滿全國。毫無疑問,西班牙最有名的菜就是「帕拉」,這是一鍋溢滿了番紅花,大米,蝦,蛤蚌,雞和一種辛辣的西班牙臘腸以及青豆的美餐。「帕拉」一詞源自西班牙加仄羅尼亞語中的「煎鍋」一詞,這道菜通常用一隻鐵煮鍋,吃的時候象家庭宴會一樣,有點象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的什錦菜餚。
下面去看一看西班牙餐桌上的更多美味:
加里西亞燉湯:一整鍋土豆,綠甘藍,白豆和肉或火腿燉制而成,它最受西班牙海邊的加里西亞人的歡迎。西班牙綠湯:用一大鍋土豆,白豆,青菜和臘腸燉得很稠的湯。肉餡餅:由發酵的麵皮包著肉,菠菜,香腸,魷魚,蝦和蔬菜做成的餡,製成。果餡餅:最流行的甜點,一種奶油蛋糕,芳香宜人。西班牙涼湯:用蔬菜,番茄,醋和少許辣椒做成的一種夏季涼湯,又被子稱作「液體沙拉」。有時還在湯上面加些黃瓜片等,做為裝飾。
加里西亞湯用料:橄欖油1湯匙;洋蔥1個,切碎;水4杯;白土豆丁2杯;大蒜2-3瓣,拍碎;中等大蘿卜2個,去皮切丁;食鹽1/2茶匙;胡椒粉1/2茶匙;碎蘿卜青或芥末青1/2茶匙;白雲豆1罐(15盎司),控水;切碎的鮮荷蘭芹1/4杯
製法:坐鍋熱油,放入洋蔥和大蒜,炒4分鍾,加水,土豆,蘿卜和干用料。中火燒20-25分鍾,偶爾翻動。放入蘿卜丁,雲豆和荷蘭芹,再燒5分鍾。關火燜10分鍾。要想使湯更稠一些,可以用勺背在鍋壁上把土豆擠碎。出鍋裝碗配脆麵包食用即可。
色拉烤魷魚用料:鮮魷魚1磅,清理干凈;橄欖油1/2杯;大蒜6-8瓣,拍碎;切碎的鮮歐芹2-3湯匙;檸檬汁(從1個檸檬中擠出);黑胡椒粉1/2茶匙;食鹽1/2茶匙;紅葉或青葉萵苣1頭,洗凈;番茄2個,去核切碎;紅洋蔥1個,切長條;黃瓜1個,切片;酸辣沙司1/2杯
製法:把油,蒜,歐芹,檸檬汁和調味料放入碗中調勻。再放入魷魚,然後一起置於冰箱2-3小時。把萵苣,番茄,洋蔥,黃瓜和酸辣沙司拌成色拉。烤爐預熱,碳火燒旺,烤架塗油。將魷魚從腌汁中取出,放在烤架上,每面烤5-7分鍾,直至烤實熟透。取下烤好的魷魚,放在色拉上即可食用。
西班牙菜餚具有獨特的風味,它融合了地中海和東方烹飪的精華,你完全可以通過這些菜中濃郁的橄欖油味和噴香的蒜茸味識別西班牙菜。最具有代表性的西班牙名點"派勒"就體現了這種特點:以橄欖油炒魚類、貝類、蔬菜類,再和米飯一起煮熟。
在西班牙,午餐是一天中的主餐,西班牙人午休時間較長,人們通常都回家吃午飯。
最具有代表性的西班牙名菜PAELLE聞名於世:先用橄欖油把魚類、貝類、蔬菜類炒過,再和米一起煮,等到米粒煮到松軟為止,其風味絕佳 ,令人垂涎。 西班牙餐桌上的主角,有鱈魚、蝦、牡蠣等等等等,此外還有火腿、蝸牛、雞、鴨、肉排。一些營養豐富的蔬菜、水果、粗糧也是西班人飲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還有各式各樣精緻美味的小甜點,去了那兒,一定要抵制住誘惑噢。
西班牙菜之所以受到歡迎,除了口味不一般以外,西班牙餐館對就餐環境的精心布置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這些餐館總是能營造出一種溫暖而隨和的氛圍,充滿家庭氣氛的桌布、賞心悅目的鮮花、恰當好處的擺設,在這樣的餐館中,即使只是坐著,也是一種享受吧。
特色菜: 馬德里肉湯
馬德里肉湯是馬德里最有代表性的菜餚,這是一種將豌豆、土豆、胡蘿卜、芹菜或者捲心菜混在一起,放上牛肉、豬肉或者其他雜肉一起長時間燜煮,燜到菜和肉不分彼此,成為粘稠的肉湯為止,據說十分美味。
這道菜燒制起來較為方便,只需將所有的菜都扔進鍋里就是了,也是"懶人食品"之一種。
特色菜: 蔬菜冷湯
蔬菜冷湯是安達魯西亞地區極受歡迎的夏令菜,在炎炎夏日裡食用具有消暑作用。
具體做法是將西紅柿、黃瓜、洋蔥、大蒜頭等受人歡迎的蔬菜放進粉碎機里打成糊狀,根據自身喜好,還可加上一把菜末,再澆上一些橄欖油、撒上一些胡椒粉就好了。怎麼樣,看上去挺開胃的吧。
特色菜: 香腸煮豆子
香腸煮豆子是巴塞羅那獨特的地方菜,是用當地特有的一種小白豆和香腸一起做成的美食(如圖)。先將白豆煮爛,加上各種佐料,再配以烤熟的香腸。這道菜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很有營養。
去西班牙還值得一試的有:海鮮飯、蒜椒炒鰻、烤乳豬、鐵板蝦、JEREZ飯前酒及MANZANILLA些力甜酒
另:
馬德里的美食和餐廳 特產: 利比利亞火腿
利比利亞火腿是西班牙人引以為豪的特產,它的味道咸鮮合一,入口後令人唇齒生香,是許多班牙菜餚中不可或缺的配料。
正宗的利比利亞火腿製作起來很不簡單,它的原料是一種專門飼養的小豬,這種小豬皮黑肉紅,只吃一種當地產的果子。小豬只長到兩歲時就被宰殺,這樣是為了保證肉質的細嫩,加上一些秘制的調料,再將腿風干,美味的火腿就製成了。
特產: 葡萄酒
由於地理和氣候條件適宜,西班牙盛產葡萄,葡萄酒不僅僅是法國的特產,西班牙同樣也出產上好的葡萄酒。質素可媲美法國出品,但價錢當然便宜很多。加泰隆尼亞是西班牙葡萄酒的主要產區之一,其中以香尼德斯、克斯特斯德爾薩葛雷、阿雷亞和貝雷拉塔這些地方出產的酒最出類撥萃,這些釀酒區有"酒窖"的美稱。其他如安達魯西亞、阿拉貢、東海岸等地區也都出產品質甘醇、口感細膩的上等好酒。機會到西班牙,記緊要入貨。而這間像超級市場般的葡萄酒店,款式極齊全,以接近批發價錢出售,而店員的葡萄酒知識豐富,跟他們聊天,有如上了寶貴的一課。
一「露」二「長」
記得有人這樣說過:從某種意義上講,吃什麼和怎樣吃會決定一個民族的性格。西班牙人的吃可歸納為一「露」二「長」。露,就是在露天里擺下吃喝的場子和檯面。星級酒店、餐館、酒吧、小吃店,還有我們熟悉的「哈根達斯」冰激淋,全有室外的天地。條件好點的擁有露天的陽台,大多安營紮寨在臨街的店外及路邊的人行道上。在地中海馬略卡島的帕爾馬。有的飯店就建在海邊崖頂上,坐在高高的太陽台上,臨海憑風,沐浴在一天的星斗里;不遠外,披著一身輝煌燈火的游輪正向島緩緩駛來。吃在露天,置向天地之間,與自然融為一體,可生文人墨客之風雅,也得平民百姓之快活。
再說二長。這二長之一是吃喝時間長。吃喝時間長倒不是在吃什麼流水席,實在吃的是流水的時間。有一天晚上到酒店外的小呼店,坐在露天的位子里啃起了三明治。對面有位先生面前放著一瓶已經喝了1/3的可樂;一個多小時之後,我們吃飽起身,可那先生的可樂還有1/3沒有下肚。回來一學,有人補充道:有回進店時見到一位老兄的盤中有一個比薩餅,過了三小時離店,見他還是比薩餅一個。沒人說他誇張,但很服帖西班牙人的這份性情。
這二長之二則是店家的營業時間長。西班牙人上下午的上班時間都比我們的晚,他們大多一天吃兩餐。餐飲業的午間營業要到下午四點,晚餐要從傍晚六七點到翌日凌晨兩點左右。
巴塞羅納的美食
塞維利亞的美食
格拉納達的美食
網友食記:西班牙大餐,好吃也累人。!
『伍』 安達誰家水煮魚好吃
主料:草魚一條、黃豆芽(約500克)
輔料:干辣椒、花椒、姜、蒜、蔥、油、食鹽、味精、干澱粉、料酒、豆瓣(或剁椒)、生蛋清、胡椒粉。
1.將魚殺好洗凈,剁下頭尾,片成魚片,並把剩下的魚排剁成幾塊。將魚片用少許鹽、料酒、生粉和一個蛋白抓勻,腌15分鍾(頭尾及魚排另裝盤,用同樣的方法腌制) ;
2.燒開一小鍋水,將豆芽洗凈後,放入開水中燙一下,撈入大盆中,按個人口味撒一點鹽,備用;
3.在干凈的炒鍋中加平常炒菜三倍的油,油熱後,放入三大匙豆瓣(或剁椒)爆香,加姜、蒜、蔥、花椒粒、辣椒粉及干紅辣椒中小火煸炒。出味後加入頭尾及魚排,轉大火,翻勻,加料酒和醬油、胡椒粉、白糖適量,繼續翻炒片刻後,加一些熱水,同時放鹽和味精調味。待水開,保持大火,一片片將魚片放入,用筷子撥散,3~5分鍾即可關火。把煮好的魚及全部湯汁倒入剛才盛豆芽的大盆中;
4.另取一干凈鍋,倒入半斤油(具體油量要看準備的容器大小,以倒入大盆中時,把魚和豆芽全部淹沒為准,可以目測一下)。待油熱後,關火先晾一下。然後加入多多花椒及干辣椒,用小火慢慢炒出花椒和辣椒的香味。注意火不可太大,以免炒糊;
5.辣椒顏色快變時,立即關火,把鍋中的油及花椒辣椒一起倒入盛魚的大盆中。
『陸』 西班牙十大出名的美食
盤點西班牙人氣最高的10大美食
西班牙美食世界聞名,其中最有名的要數這幾道,看看你有沒有吃過:
1. Cordero asado (Castilla y León) 烤羊(卡斯蒂利亞·萊昂)
用煤炭慢煮羊肉,將鮮嫩多汁的羊肉放入盤中。
毫無疑問,這是西班牙最知名的美味。
打開網路App,看更多圖片
2. Paella (Comunidad Valenciana) 海鮮飯/燴飯(瓦倫西亞)
它可能是西班牙最傳統的菜餚,是瓦倫西亞區的最大成就。
根據不同的口味,在燴飯中配上各種不同的作料,這是一道馳名國內外的佳餚。
3. Jamón ibérico 伊比利亞火腿
在埃斯特雷馬杜拉養著西班牙最好的豬。
伊比利亞火腿大名鼎鼎,馳名海內外。
4. Tortilla de patatas o Espaola 土豆餅
土豆餅,也稱西班牙餅,是西班牙最經典的菜,遍布西班牙各個酒吧和餐廳。
5. Pulpo a la gallega (Galicia) 加利西亞章魚(加利西亞)
這是一道加利西亞的傳統菜餚,盡管整個西班牙都有加利西亞章魚賣。
這道菜由全熟的章魚(通常是銅鍋烤熟的)烹制而成,
在節日、集會,以及加利西亞等地的慶典上出現。
6. Gazpacho (Andalucía) 西班牙冷湯(安達盧西亞)
有人認為這是一碗湯,但也有人覺得這更像沙拉。
可以肯定的是,安達盧西亞冷湯是盛夏的必備冷盤。
7. Queso manchego (Castilla la Mancha) 拉曼恰乳酪(卡斯蒂利亞·拉曼恰)
在拉曼恰養著一群羊,這群羊專門產羊奶,製成乳酪,成為很多菜的配料。
8. Fabada (Asturias) 阿斯圖里亞斯燉菜(阿斯圖里亞斯)
這是阿斯圖里亞斯最流行的一道菜,也是伊比利亞半島最典型的菜餚之一。
用白豆燉豬肉(臘肉、香腸、火腿……),沒有人能對它無動於衷。
9. Cocido madrileo (Madrid) 馬德里煮菜(馬德里)
鷹嘴豆,蔬菜,肉,把它們都煮到一起,這就是「馬德里煮」。
一開始,這是窮人們的菜,漸漸成為馬德里菜的代表。
10. Pan con Tomate / Pan tumaca (Catalua) 番茄就麵包(加泰羅尼亞)
在烤麵包片上抹上生西紅柿——西班牙著名的菜餚就這樣誕生了。
別忘了在上面放上鹽和橄欖油。
『柒』 安達露西橄欖油是調味品還是相當於花生油
橄欖油當然是用來烹飪的啦親。
只不過是因為橄欖油用來涼拌也很好吃,所以很多人意味橄欖油是調味的。
其實橄欖油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油種,差不多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優秀的油種了吧,是花生油神馬的完全沒法比的。從製作工藝上就完全不一樣。花生油、豆油都得炒熟炒干在壓油。橄欖油完全是鮮榨的哦,橄欖果摘下來馬上榨油,和鮮榨果汁一個道理的,而且比鮮榨果汁的保鮮和工藝要求還要高。
因為品質很好,所以橄欖油涼拌吃也OK。橄欖油炒菜也很棒,用橄欖油煎雞蛋更是美味。而且橄欖油的油煙很小很小。慢慢體會橄欖油的好處叭。
『捌』 黑龍江綏化這四款美食,一定要了解下,有一種很少人知道呢
1.明水年糕軟糯可口,是一道很好吃的綏化美食,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咨,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明水年糕還可以採用不同的製作方式,油炸或者是燒烤,口感細膩。
10.砂鍋狗肉是綏化傳統美食,汁濃味醇、酥爛醇鮮。在綏化市,大冬天的如果能吃上一口熱乎乎的燜狗肉,絕對是一大冬天的幸福事!
『玖』 綏化最讓你戀戀不忘的美食是什麼
不知道算不算,我是在那兒上的高中,寄宿。當時學校食堂的飯菜很不好,所以經常跑到小賣部買些吃的,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東北大麻花,五香乾豆腐,五香瓜子… 當時的味道,我到現在也沒有吃過。真是很讓人回味。
給您說幾道綏化特色小吃,肇東烤餅,北林酸菜湯,鍋包肉啦,因為綏化屬於東北地區,所以東北菜也是特色,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等等 。酸菜也可以燴肉吃哦
苕帚糜子苕帚糜子是望奎縣燈塔鄉近幾年重點栽培的特色經濟作物,已由前些年的一村幾戶零星種植發展到家家戶戶都是這個行業,基本上實現了一鄉一業,現已發展到年種植面積4萬畝,產掃帚糜子10000噸,形成了苕掃生產基地。由於栽培方法簡單、投入少、風險小(不怕澇、不怕冰雹襲擊、抗倒伏等),效益好等優點,深受當地農民的喜歡,因此燈塔鄉的廣大農民把苕帚糜子的生產,作為一個支柱產業。苕帚糜子主產地在東北,特別適宜我省種植,表現最突出是我縣燈塔鄉。果實可食用,且口感好、營養價值高、還是制酒的上等原料,桿可做苕帚,苕帚產品不論是家庭、工廠、機關、學校都是不可缺少的生產、生活用品。燈塔鄉已成為我縣著名的苕帚生產基……[詳細]
雞脖子
雞脖子原料:鮮雞脖,辣椒,剁椒,花椒,蔥,姜,大料,桂皮,香葉,白酒,鹽,醬油及不認識的香料若干。做法:1、雞脖子洗干凈。在一個大盆中放入剁成末的蔥姜,倒入較多的白酒、鹽,把洗好的雞脖子放入拌勻,腌一宿(最好用白酒,試驗過,比料酒腌出來的好吃)。2、第二天,把腌好的脖子放入沸水鍋中焯掉血末,撈出來沖洗干凈。3、另上鍋,倒入油,熗大把的小辣椒、花椒。(比炒菜用的油多點)熗出香味來趕緊往裡加水。我曾經把吃水煮魚帶回來的辣椒和花椒都扔進入了,看起來,滿鍋都紅紅的,只見辣椒不見脖子了。4、把各種香料也扔在鍋里。再倒入一些白酒、醬油、好幾勺剁椒、蔥段、薑片。醬油要適量,最好用老抽,調調顏色就可以了。5、……[詳細]
砂鍋燜狗肉
砂鍋燜狗肉砂鍋燜狗肉,是東北許多地方的風味名菜。此菜色澤金紅,香味撲鼻,汁濃味醇,酥爛醇鮮。配料:狗後腿肉500g,薄荷100g,白糖10g,干辣椒25g,白酒10g,蔥10g,姜10g,大料6g,草果10g,花椒粒2g,精鹽20g,菜籽油120g,醬油20g,肉湯150g。製作方法:1、將狗肉切成4cm見方塊,用清水漂洗2次,控干水分,將薄荷洗凈,摘取嫩尖。2、炒鍋上火,注入菜籽油,燒至七成熱,下草果、大料、花椒、白糖、鹽、干辣椒段、蔥、姜、醬油,下狗肉煸炒20分鍾,注入肉湯,燒開後倒入砂鍋。將砂鍋上火,把白酒分兩次加入,改用小火,燜約l小時,湯汁收稠時,放上薄荷,連同砂鍋上桌。注意:1、狗……[
小時候讓念念不忘,杏有甜有酸很好吃,還吃有大有紅石榴
去過那邊一次記得早餐有個酸菜湯特別好吃
一口豬豬皮凍
將除了毛的豬皮,放入適當的調料,進行長時間的熬制,使熬制的湯里含有一定的皮膠含量,然後再冷卻,冷卻後豬皮和湯就會凝固在一起,沾上調料,即可食用。因為是冷卻後食用,冷卻可以說作是冷凍,所以叫作豬皮凍。
榆林筋餅
筋餅又薄又韌和春餅類似,金黃透亮,飄著面香和油香。吃筋餅不講究時節,卷菜可以是各式各樣的,只要你能想到都可以卷在裡面。圓蔥、甜面醬、香椿炒雞蛋、土豆絲、香辣肉絲、魚香肉絲、掐豆芽、熏肉、香菜、豬頭肉等等。
傻柱子冷麵
在綏化最有名的冷麵就是傻柱子冷麵了。冷麵的魅力在何處?皆在它入口後,柔韌耐嚼,涼爽清淡,湯湯水水,滑順潤喉,而其中的辣、咸伴以微甜能立刻勾出口水,再配嚼冷麵菜,令人食慾大增。越吃越辣,越辣越愛吃,直至沁人心扉、盪氣回腸、餘味綿長,給人以醇美的享受。另外,冷麵經濟實惠,普通百姓都能接受。
明水年糕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具有悠久的 歷史 。早在遼代,據說北京的正月初一,家家就有吃年糕的習俗。到明朝、清朝的時候,年糕已發展成市面上一種常年供應的小吃,並有南北風味之別。年糕美味·香甜·醇香,具有濃重的 歷史 氣息。
海倫鍋包肉
鍋包肉是東北的溜肉段衍生出來的一道菜,只不過現在是肉片,外麵包著用土豆做的澱粉,放在油里炸,所以又叫"鍋爆肉",外脆、酸甜,裡面的肉嫩。鍋包肉是著名的東北菜,一般菜餚都講究色、香、味、型,惟此菜還要加個"聲",即咀嚼時,應發出類似吃苞米花時的那種聲音,這是酥脆的標志。
肇東烤餅
肇東烤餅是黑龍江省綏化市肇東市的特色小吃。肇東烤餅味香耐人回味,是本地飲食一絕。後又被稱為"肇東料理",進而聞名。
肇東最著名的特色小吃是肇東烤餅,薄而小的餅刷上辣醬、雞油、孜然等調料放在炭火上烤制,然後卷上蔥花末來吃,味香耐人回味,是本地飲食一絕。後又被稱為"肇東料理",進而聞名。
明水開口笑
這算是一道甜品點心,是一種油炸食品。炸開口笑與炸制一般食品有所不同,下鍋時油溫要高(要在七成熱以上),但又不可過熱,過熱則不開口;下鍋後油溫要低,但又是不可過低,過低則容易炸碎。所以,在熱油下鍋後就要端離火眼,降低油溫去炸;當油溫低於五成熱以下時,又要回到火上加熱稍炸一下,這樣,才能將開口笑生坯慢慢炸成老黃色、開口。
殺豬菜
殺豬菜,原本是東北農村每年接近年關殺年豬時所吃的一種燉菜。過去,人們沒有條件講究什麼配料、調料,只是把剛殺好的豬的血脖子斬成大塊煮熟後切成大片放進鍋里,然後邊煮邊往裡面放以經處理好的干白菜。加水和調料,等到肉爛菜熟後,再把灌好的血腸倒進鍋內煮熟。上菜時,一盤肉,一盤酸菜,一盤血腸,也有的是把三者合一。這種菜不是剛做的好吃,而是多做,以後吃的時候一熱,那才是最好吃的。
安達燜茄盒
拌肉餡:肉餡放小缽中,加蔥、薑末、雞蛋、食用油、花椒粉、大料粉、胡椒粉、老抽、香油、雞精,順一個方向攪拌上勁待用。
做法:1、碼放好的茄子,直接加進清水,量以將及茄子碼堆頂部為准;2、大火燒開水,撇去浮沫;3、加干紅辣椒、薑片、大料瓣;4、加適量老抽(為成菜著色)、鹽(肉餡中有鹽分這里的鹽為茄子的用量少一點味好,不然口味偏重,不利 健康 );5、改小火加蓋慢燜收湯至濃;6、將收好湯的茄盒取出裝盤,鍋內剩餘的調料渣揀出不用;7、將蒜扁加進鍋內余湯中,加雞精燒靠;8、去蒜不用,將靠好的汁液淋在盤中茄盒上即可。
粘玉米發糕
所需原料:粘玉米面100克、麵粉100克、泡打粉2克、酵母4克、阿膠棗或葡萄乾、雞蛋、豆渣和豆漿少許;
豆渣、溫豆漿、泡打粉、酵母攪拌均勻;加入雞蛋攪拌;加入玉米面和麵粉;攪拌成麵糊。進行發酵;將麵糊鋪在容器中;碼上阿膠棗或葡萄乾醒發20分鍾;鍋開後大火蒸30分鍾;切盤即可。
有享譽全國的電烤樹椒五分熟!
綏化在哪?
『拾』 泰國普吉島有菜哪些好吃餐館
patong的主要區域可以看成一個「工」字,下面一橫臨海,上面一橫有很多排檔,中間一豎就是balang街了,非常好記。地方不大,只要心情好,走走都可以到的。
海鮮大餐:在工字的下面一橫,這一條街的店好象都是要收服務費的,17%也是不小的負擔。海鮮拼盆好象每店都有,從950B開始都有,都包括龍蝦(小)、大蝦、蟹、青口、魚(問清楚是一條還是一塊)、魷魚等,足夠2人吃。
中午簡餐:我們一般是在店裡吃炒飯之類的,很方便也好吃,還便宜。在工字上面一橫,豎的左邊有一家「Dang"的,是我們發現的最便宜一家。蝦炒飯50B(推薦,有6隻大蝦),海鮮炒飯80B(不推薦,只多一點點蟹肉),chili醬炒蝦80B下飯還不錯,果汁30B一杯(大部分放糖太甜,檸檬汁不錯),冰沙35B。其它店一般的炒飯在79B,果汁50B這樣的。
family:味道應該是不錯的,居然放上香菜,很難得。只是人確實很少,第一次6人同行時因為發現沒人氣沒敢進去,在走前一天晚9點多了,LG和我決定去試試,畢竟網上有推薦。海鮮是按重量算的,我們點了推薦的兩個菜魚和蟹,魚是50B/50G,蟹好象也是這個價格。最後上來的魚350B,蟹250B。果汁50B,一般。
大排檔:在工字上面一橫,離balang街不遠有很多,著名的99就在那裡。我們去的是第一家「Da.NO1",招呼我們的小夥子居然懂中文,而且給了我們9折。這里對服務贊一記,LG包里剛換了$100的錢不小心掉地上,當時大家正熱鬧吃飯誰也沒注意,服務員看到後撿還我們,激動得LG馬上付出小費。BTW,普吉的各檔次餐館的服務都是很不錯的,衛生程度也不差。
真正大排檔:在工字上面一橫最左邊,有真正的當地大排檔,與上海路邊攤頭沒有絲毫區別。所有菜式排在攤上任你選擇,現炒現做。還有象盒飯攤的,所有做好的放在攤上,不過打包不用飯盒,而是塑料袋(非馬甲袋)。我們看到當地人就提這樣的幾個塑料袋回家了。想真正體會當地風味的朋友,大概這里最適合了。在這片區域,我還看到一家中國餐館。
小食:在普吉,沒敢去吃烤雞、烤肉之類的東西,倒是街頭有挑著爐子的老人吸引了我們。有烤的雞蛋、紅薯和香蕉,我們選擇了香蕉2個10B。香蕉味不重,水分不多,口感有點象紅薯。烤玉米大概10-20B一個,忘記價格了。是用甜玉米烤的,遠不如在內地用中國玉米烤出來的味道。超市裡有朋友推薦的酸奶,個人感覺雀巢10B太甜且厚(有股化學品的味道)。冷飲好象只看到和路雪,與國內沒什麼差別,價格是39B2隻。路邊的水果攤的選擇並不太多,反正此次我們沒吃到豐富的水果很遺憾,一玩起來就忘記要找水果吃了
方便麵:很有意思是LG和我在泰國品嘗了他們的mama牌方便麵。之所以這樣,是因為9月份的新聞晨報上曾經報導,該品牌的方便麵銷售量是衡量泰國經濟情況的主要指標之一,若經濟情況良好則銷量下降,否則銷量上升。LG覺得如果想了解本地人的泰餐,這應該是最恰當的。口味嘛,我個人不喜歡,怪怪的辣。面也不如國內的筋斗,更易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