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烙饃為什麼不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烙饃為什麼不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1-07 22:45:57

① 我想賣肉夾饃,但是打出來的餅總是不酥不脆,為什麼

做法或比例沒掌握好。

下面介紹肉夾饃餅的做法供參考,首先准備材料:麵粉:300克、酵母:克。

1、酵母放入干凈的容器里,倒入適量的溫水化開。

② 烙饃和面熱水還是涼水,很多人第一步就錯了,難怪烙饃一點也不軟

大家好,我是第一 美食 的飛哥,關注阿飛,有更多的家常 美食 供大家參考。

烙饃就是薄薄的一張餅,其特點就是軟,筋,不用發面,做起來快,特別適合早餐吃,如果您喜歡做 美食 ,再來道京醬肉絲,烙饃一卷,吃著那是真香。

常見做法是用擀麵杖擀成厚度約0.1厘米的餅,當然,你能擀的更薄點也行。

老一輩人做烙饃都是在一塊圓形中間稍微突起的鐵板上烙熟的,又叫「鏊子」,燒的是麥秸火,現在都是用電餅鐺做,烙出來的一樣好吃。

話不多說,我們開始操作 。

首先,准備 普通麵粉200克,加入食鹽2克,倒入開水,小心燙到手 ,先攪成面絮。

小知識:

涼水和面,做出來的烙饃容易干。全燙面做出來的烙饃,柔軟有韌性,口感更好。

水加到盆中沒有乾麵粉,全部攪成面絮,加入10克植物油,把面絮揉成面團。

把盆搓干凈,把面團揉光滑,放置醒發5分鍾。

小知識:

剛和好的面團,不醒發一會,不好整形,會出現回縮的現象。

面團醒發好以後,取出放在案板上面,搓揉一會,把面團揉光滑 。

切成一個一個的小面劑子,把每個面劑子都揉一下,全部揉圓。

先把圓餅擀成稍大點的圓餅,再把每個餅上面用小刷子刷上一層植物油,刷完以後撒上點乾麵粉,兩張小圓餅合起來,合成一張餅開始擀。

擀成又圓又薄的餅,把圓餅全部擀好。

取出電餅鐺通電加熱,鍋熱以後,最好是刷上一點點植物油,把餅放在鍋上,餅在受熱的過程,慢慢鼓起大泡來。

一面加熱以後,就快速翻過來炕另一面,這個餅炕的最好就是上面有點點黃色的焦花,餅很薄 ,一般來說反一下正一下,很快就熟了。

用這個方法,把餅一張一張全部做好,取出來放在饃簍裡面,趁熱用手把兩張餅撕開,拿在手中揉上一揉,烙饃薄薄的非常柔軟。

我是阿飛,感謝大家對第一 美食 的支持,我們每天都有幾道家常菜供大家參考,喜歡做飯的朋友別忘記點關注,阿飛謝謝大家觀看。

③ 請哪位老師告訴我怎樣做烙饃,外面賣的好吃又好嚼,我在家做的老是硬吃起來費勁不好嚼,謝謝了

這是烙烙饃最有技術含量的兩個步驟:
擀:一個小小的面團在巧婦的手裡,用擀麵杖先打圈擀,稍大後就上下翻飛、跳躍,一分鍾的功夫,就成了一張極大又很薄的圓面片。
挑:擀好的面片用竹批挑在中間突起的鐵板鏊子上兩面烙熟,要做到烙饃不焦、不破
那是一定要眼疾手快,不停的翻面,左疊右折,功夫了得啊!

④ 烙饃怎麼做又軟又好吃

把烙饃做的又軟又好吃的步驟:

1.麵粉用溫水和成面團蓋上保鮮膜醒20分鍾;

2.醒好的面團取一小劑子放在案板上揉圓;

3.用擀麵杖擀成面片面片上均勻的撒上少許鹽和油;

4.撒上鹽和油以後在揉圓擀成麵皮;

5.電餅鐺里放少許油把擀好的麵皮煎至兩面金黃就可以了。

烙饃 (luǒ mō)是徐州方言的發音,其他地區稱之為單餅或薄餅。烙饃作為一種徐州特有的麵食,相傳起源於楚漢相爭時期。北宋時徐州抗金英雄趙立聚集群眾抗金時,地方百姓特製烙饃並卷上酥香而鬆脆的饊子,送與抗金英雄吃。故烙饃品種流傳,歷代不衰。在徐州地方曾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圓圓小餅徑尺長,根根饊條黃脆香。外軟里酥餅卷饊,送與抗金英雄嘗。"清代順治年間,方文"客居彭門"時,在其《北道行》中這樣寫到徐州的烙饃:"白面調水烙為餅,黃黍雜豆炊作粥。北方最少是粳米,南人只得隨風俗。"從這可以看出,烙饃這種民間的面點食品不但歷史悠久,並且久有名氣。

⑤ 烙饃為什麼不酥

食材明細

主料

  • 麵粉2小碗

  • 雞蛋2個

  • 輔料
  • 食用油適量

  • 核桃仁適量

  • 花生米適量

  • 黑芝麻適量

  • 白芝麻適量

  • 溫水適量

  • 配料
  • 食鹽適量

  • 五香口味

  • 其他工藝

  • 數小時耗時

  • 高級難度

  • 家常烙饃的做法步驟

  • 12

    期間不斷地轉動和翻面,直至烙饃香氣四溢,表面金黃即可。

  • 小竅門

    1、食用油和雞蛋會改良烙饃的口感,使其更香酥,所以不可不加。

    2、分切劑子的時候不宜過大,不然不容易熟透。

    3、家裡有電餅鐺的話,烙饃是再方便不過的了。

    4、用平底鍋烙的話,不能心急,火一定要非常小,慢慢地烙,多翻多轉,這樣才能保證烙出來的饃是整體熟透的。

    來自 美食天下提啦米酥的作品

    使用的廚具:平底鍋

    所屬分類:主食麵食家常菜兒童老人早餐餅

⑥ 烙饃機怎麼和面才能做出來又軟又好吃的烙饃,為什麼在機器上壓出來的樣子還可以,一在火上加熱就會變得又

口感的勁道在於澱粉的含量,可以人工添加,也可以在手法上找,和面機要慢速轉動就是為了讓澱粉集中有個連續性,原理上是在某些層次的部分增加了澱粉含量。口感的軟度在於醒發程度以及含水量。加熱溫度高一些對口感是有好處的。小訣竅,鹽是五味之主,加入少許鹽對口感的提升有所幫助。

⑦ 烙饃怎麼做才好吃

雖然我的故鄉主產水稻,但是烙饃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夏季吃的多一些,薄薄的軟軟的烙饃卷上各種辣椒菜最好吃,再來一碗綠豆粥,晚飯就是這么解決的,一不小心還撐到了。前幾天去外地看父母,媽媽還專門做了烙饃吃,已經好幾年沒吃過了,咬一口又是童年的味道。烙饃沒有味道,不放油不放鹽,光用麵粉就可以了。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很多人做的太干太硬了,卷菜的時候很容易碎,咬一口還掉渣,這就不好吃了。下面分享一下如何做好吃柔軟的烙饃。

步驟一:把適量的麵粉倒入盆中,用四十度左右的溫水來和面,水量是麵粉的一半。將熱水慢慢倒入麵粉中,並用筷子不停的攪拌,拌到沒有乾麵粉時下手揉成一個光滑面團。蓋上蓋子餳面二十分鍾。

步驟二:把餳好的面團取出來,撒上少許的乾麵粉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在面團中間掏開,雙手不停的轉動,扯斷後就成了一個長條。

步驟三:將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撒上少許乾麵粉,把劑子擀成一個很薄很圓的大麵皮,直徑三十公分左右,厚度和餃子皮差不多,甚至還要薄一些。

步驟四:把平底鍋或電餅鐺預熱,放入麵皮煎制,麵皮中產生小氣泡時翻一面,等麵皮呈透明色即可。

小貼士:烙饃的麵粉要求不高,不過追求有嚼勁的口感最好選用高筋麵粉。為了烙饃口感更軟,放涼後也不會變硬,最好用溫水和面,也可以用半燙面的方法來和面,冷水和面,烙饃放涼後會變硬。電餅鐺火力太小,在煎制時蓋上蓋子,以免水分流失,導致烙饃口感變硬。

一哥「新密 美食 印象」之――

鐵鏊子上翻動的美味

舊時集市,鏊子屬鐵器雜貨,形似龜背,三足鼎立,音意取「鰲」,上古流傳而來,有石有銅,鑄鐵最好,雖然現在有了電餅鐺之實用易控炊具,然密人對鐵鏊子仍情有獨鍾,城裡人還有耽意到鄉村古會場去賣來一隻家用的。

密人在鐵鏊子演繹的 美食 當首選烙饃,大街旁小巷內的「XX烙饃村」都說自家的傳統地道。客人進店,店家鐵鏊子已經撐起、中火燒熱,二三巧婦圍坐,燙面劑子在巧婦的小擀杖下瞬間擀成圓薄面膜,迅捷覆於鏊子面上,另一人持竹椑子壓邊轉動,使之受熱均勻,速翻三五遍,兩面起煳花挑離,乘熱送於客人卷葷素菜品食之,筋道十足、面香掛齒。卷菜也有講究,紅豆腐燒粉條、涼拌荊芥、蒜泥茄子(火燒最佳)、京醬肉絲、孜然羊肉最好。莫問價錢,盡情品嘗,各店烙饃不收錢、不外賣。

烙菜饃在新密吃法自是不同,烙饃劑子擀圓薄面膜,洗凈淋干各類青菜斬寸段(莧菜、韭菜、菠菜清香、荊芥、小茴香味殊、各類葉菜、苗菜、野菜更是出彩)輔於面膜上拍平,上再覆一面膜壓邊捏實,鐵鏊子中火燒熱,輕覆慢轉、壓邊均勻,水汽漸少翻面,反復兩次,見煳花離鏊塌(幾片熱饃摞起)軟。食之沾確好調勻之蒜汁,紅油辣椒隨意,口味各家不同,食之面香、菜香、蒜香、椒香沁人味蕾、舒人口舌。密人之烙菜饃用的青菜不用鹽及五料腌制、烙時不出水、吃時不失青菜本真,沒有特色亦是特色。

麵糊加雞蛋及腌好的蔥花青菜末攪至掛筷,熱鏊子略抹凈油,麵糊均勻攤平,水汽漸少翻轉,反復兩三次,兩面起煳花出香味挑離塌軟,食之沒了山東煎餅的筋道,但糯軟清香自有一番滋味。烙饃塌餅富於變化,攤上一張雞蛋皮切絲拌黃瓜粉條是用心拌的「新」三絲。烙上切片的茄子起煳軟塌、整個青紅鮮椒呈虎皮斑斕,筷頭撕條狀蒜汁涼拌,肯定不錯。

鐵鏊子上翻動的是 美食 ,更是密人對 美食 的堅守與創新並重的心得,追求 美食 於平凡家常之中,於時令節氣變換之間,於接納包融融合之碰撞交流,不失 美食 者之一顆匠心。

大家好,我是@鄉鄉小廚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烙饃作為河南傳統的一道麵食,深受河南人民喜愛,河南是小麥的主產區,麵食是當地人日常吃的最多的主食,一日三餐離不開麵食,就像南方人離不開米飯一樣。在我們老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烙饃,饃菜湯成為當地人早餐晚餐的標配。現在就跟大家分享製作烙饃的過程了,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材料:麵粉500克 水 250克

工具:鏊子 (平底鍋也可以) 翻饃批(音譯)

1. 現在已1斤麵粉現在已經麵粉為例

麵粉什麼樣的麵粉都可以。這次用的是高筋筋麵粉。製作出來的口感比較勁道。

2.把面分成兩半。其中一半兒用開水把麵粉燙熟。另一半兒加入涼水。揉成光滑的面團,蓋上濕抹布。醒半個小時。

3.然後取出面團。做成9個大小均勻的劑子。

4.撒上撒上麵粉。擀成圓圓的小。干成一個大的圓餅。薄厚均勻,這樣容易受熱。

5.把鏊子放火上燒熱

6.把擀好的面餅放在鏊子上,待一面變色,翻面。

7.用翻饃批挑著翻,火不要太大。待饃起泡了,就熟了。

結語

1.一半燙面可以讓饃吃起來更軟和,涼了也不硬

2.天氣乾燥時,做好了饃,用保鮮袋裝起來,這樣可以保持表皮不幹。

烙饃怎麼做才好吃? 做烙饃一般都是三步曲,和面,醒面,烙熟。 而 好吃的烙饃 則是 外殼脆硬,內里蓬鬆 。能有這個標準的烙饃,在 我的家鄉是以火燒饃 為主要代表的,所以今天就簡單分享一下我家鄉烙火燒饃的製作過程。(饃是比較厚比較大的,一次烙一個尺寸較大的就夠一家人吃,餅是薄的,一次烙多張,這是我家鄉對饃和餅最明顯的一個區分)

食材: 中筋麵粉500克,溫水230克,酵母3克;

面團

火燒饃的面團可硬可軟,硬的在做饃胚的時候需要費些力氣,軟面團則是輕松一些,我上面的用水量做的面團是軟趴趴的。

面團醒發時間

烙火燒饃一定要讓面團醒發的時間長,時間長可以讓火燒饃內里的瓤更軟乎一些,保證成功率,用溫水和面的原因就是可以加快發酵速度,節省面團醒發時間。小時候酵母粉不普及,都是前天晚上用老酒麴和面,第二天中午再烙的。

柴火灶烙火燒饃

用柴火灶烙饃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控制火力了,鐵鍋因為傳熱速度太快,火力過於集中,所以在饃胚下鍋後 要減少柴火的添加,而且一定要等柴火燃燒盡了再重新添加 ,因此柴火灶烙饃最好選用 軟柴火,火星就能讓它重新燃起 。

相比較廚房電器烙的火燒饃,柴火灶烙的饃是外殼脆硬,且外殼還有一定的厚度,這就保證了外殼跟里瓤是兩種不同的口感,一硬一軟。

1.用高筋麵粉,容易發酵,口感跟麵包比較像,味道松軟

2.酵母用溫開水化開,活性高發酵成功率高。然後放在溫度高的地方發酵1.5到2小時。冬天的時候溫度低,下面可以放個大盆子加點溫水。

3.發酵時上面蓋層保鮮膜或者用鍋蓋蓋上,防止面吹乾。

主料2種

麵粉

300g



180ml

輔料1種

酵母 適量

烹飪步驟7步

步驟1

麵粉,酵母,水攪拌成軟軟的面團。水的比例要比做饅頭多,做出來才不硬。醒20分鍾

步驟2

醒好的面團分割成等份劑子

步驟3

取一份擀成2毫米厚薄圓片

步驟4

洗凈鍋,燒熱,放入面餅

步驟5

烙至上面變色,翻面,小火繼續烙。大概翻兩回,每面烙兩次

步驟6

裡面鼓起大大小小的泡,就出鍋吧。依次烙完所有的面餅

有喜歡的可以點擊關注,謝謝大家

⑧ 我做的水烙饃為什麼涼了就會變硬,卷菜吃的時候會爛,卷不成是怎麼回事

水烙饃是小姿老家經常吃的一種麵食,是一種蒸出來的薄餅,類似煎餅但又和煎餅不同,水烙饃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竟然可以疊加著蒸而不互相粘連,它可以替代春卷皮、墨西哥、烤鴨的麵皮,隨時想卷就卷,想吃就吃,薄薄的一張餅皮,吃起來卻十分的勁道。

小貼士

1.往蒸鍋里放的時候,最後擀好一張放進去,蓋上蓋,再擀下一張,再放,這樣上一張也快熟了,不會粘連,節省時間。

2.麵粉的用量根據自家有多少人來定,水量是我們平常做饅頭一樣軟即可

3.面一定要軟一點,擀麵的時候多加些乾麵粉,多練習幾次就能擀的好了

4.烙好的饃疊成三角形,疊放起來。暫時不吃就用保鮮袋包起來,以防變干變硬

⑨ 烙饃怎麼做才好吃

在我們河南,有一種小吃叫烙饃,烙的時候不用一滴油,恰巧就是因為烙的時候不用油,烙出來特別香。用來卷肉菜卷素菜,好好吃。

11,這樣的烙饃,我們可以一次性做很多,溫熱的時候,裝進保鮮袋裡,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就行。吃的時候,再熱熱就行了。用來做早餐午餐晚餐都可以哦。

好吧,今天做的烙饃,我們一頓就吃完了,因為太好吃了。喜歡的就試試吧!

⑩ 烙饃時,用熱水還是涼水怎麼製作出好吃的烙饃

一定要用熱水和面,要不然烙不開一個。特別是冬季,就象拽皮筋一鬆手就彈回去了,冬季最好是放些玉米澱粉好烙。把少量的小麥麵粉倒進盆中,用四十度以內的溫開水來揉面,水流量是小麥麵粉的一半。將開水漸漸地倒進小麥麵粉中,並且用木筷不斷的混合,拌到並沒有乾麵粉時著手搓成一個光潔麵糊。蓋上蓋子餳面二十分鍾。 把餳好的麵糊取出來,上灑少量的乾麵粉搓成一個光潔的麵糊,在麵糊正中間掏開,兩手不斷的旋轉,拉斷後就變成一個條形。

密人之烙菜饃用的蔬菜無需鹽及五料腌漬、烙時不出水、吃時無失蔬菜本色,並沒有特點也是特點。白烙餅便是將面揉光潔,用擀麵杖擀成大概1.5cm厚的烙餅放鍋中立即烙就可以了,烙餅里邊鍋中也不加點油。五香油烙餅便是把烙餅擀薄,上灑香豆子,鹽,胡麻油,捲起來再擀開,烙時鍋中也放胡麻油,烙餅裡面外面都是有油,香的很。炕鍋規定事前要有一定的人氣,隨後洛餅放入後,微出泡就翻過去,稍停反面也是有出泡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