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上海辣醬油蘸什麼菜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上海辣醬油蘸什麼菜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0-24 22:45:04

A. 菜譜中的辣醬油是什麼

我吃過的辣醬油是辣的。 小時侯去上海時,姑媽總會買上海生煎包我吃,皮薄餡多,蘸點兒辣醬油,味道特別地好吃。我記得那時的辣醬油是上海泰康食品廠出的,有「黃牌」和「藍牌」兩種,鮮鮮的,微微有些辣。現在這兩種辣醬油不太多見了,但超市有「好太太」的宴會醬油,其中有一種是辣味的,也不錯。

B. 上海的經典菜炸大排,如何烹制呢

說起大排,上海人最喜歡的莫過於炸豬排了,上海炸豬排是上海特有的美食,它與羅宋湯、土豆沙拉,是以前上海人在逢年過節喜歡做的「西餐」,雖然現在這幾種食物已經成為家常菜的一部分,按照現在對西餐的標准來說,已經算不上西餐。但它們的味道卻從過去一直傳承到現在,尤其是炸豬排,香脆可口,鮮嫩噴香,一代一代人都是吃它長大的。盛滿了許多上海人對過去的記憶。

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上海炸豬排和蔥烤大排的做法,不過不是直接就上手做哦,需要先對大排做一些處理,這樣做出來的大排才更好吃。

處理大排

1、大排用清水洗去血水,瀝干。

小貼士:

1、蔥烤大排不是真的去「烤」,而是慢慢把大排煨熟,最後大火收干湯汁。小蔥先煸香,再和煎熟的大排一起煨。

2、小蔥和湯汁是整盤菜的精華,拌飯一級香,吃個一大碗飯絕對沒問題。

C. 上海的經典菜炸大排,如何烹制

炸豬排是幾代上海人的集體迷物,很少有上海小囡說到「炸豬排」三個字音調不變歡快的。上海人家裡,主婦個個都會做炸豬排,那是文明的標志。不會做炸豬排的上海主婦就好比進了洋行卻不會英文一樣尷尬。

相比較血淋淋的牛排,豬排的味道與熟度更易令國人接受。上海超愛豬排,還有道馳名點心叫「排骨年糕」,也是油炸了豬排與年糕蘸甜面醬吃,卻已看不出絲毫洋派作風且越做越難吃。

家裡的味道

小時候看父母做炸豬排,大排買來後,先要挨刀,她不遺餘力地用刀背拍打大排,務必令其內功盡失、遍體鱗傷、筋肉寸斷,最後完成時,一塊大排已經撐得有先前的兩倍大。接著上漿,雞蛋、料酒、鹽、澱粉等攪拌起來,浸潤每塊豬排。

這黏乎乎的豬排還有重要一步,便是裹麵包粉。麵包粉顆粒較粗,為了防脫,最好再反復錘呀錘,讓麵包粉均勻牢固忘我地與豬排融為一體。然後再投入油鍋里炸,看油花翻騰,撈起瀝干,送入盤中。

是的,相比與那些帶著血絲的高級牛排,炸豬排市井了一點,可它就是上海人的心頭好,實惠又美味,並不失洋派。在過去那些老式國有西餐社的火車坐廂里,一切儉廉又文質彬彬,年輕男女們喝一杯咖啡劈情操,吃兩塊炸豬排墊一下胃,這是又實在又浪漫的約會大餐。

D. 上海辣醬油怎麼吃

辣醬油可以放面里,還能蘸炸豬排吃。
現在店裡不多了
去黃浦區小路里的小店還能吃的到哦
你可以去開飯喇查查,希望幫到你了。

E. 「上海特產」:辣醬油真的是醬油嗎

辣醬油並不是醬油。

調味料辣醬油,是以海帶、 胡蘿卜, 洋蔥、 蕃茄、 蒜、 姜、 辣椒等蔬菜煮汁,再加胡椒、 陳皮、 肉桂、 肉豆蔻、 藿香、 桂皮、 丁香、 花椒、 茴香、 百里香等香辛料煮沸,然後添加食鹽、 味精、 蔗糖、 冰醋酸及焦糖色配製而成。

體態如醬油,但無醬油組份。 它是一種具有酸辣辛香,風味獨特而復雜的調味料,是烹飪歐美菜餚及其佐餐所必需的。

在西方,辣醬油廣泛用於各種菜餚和其他食品的製作中,特別是牛肉菜和製品。辣醬油也可以用於飲料,例如血瑪麗和番茄汁。在上海,辣醬油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從西餐廳推廣到其他食品。上海西餐中的炸豬排、羅宋湯用到辣醬油。本地吃食,如生煎饅頭、排骨年糕、干煎帶魚有時也用辣醬油做蘸料。

(5)上海辣醬油蘸什麼菜最好吃擴展閱讀:

辣醬油起源於19世紀30年代。相傳英帝國駐孟加拉總督山茲勛爵(Lord Marcus Sandys)在印度獲得一種辣醬汁配方,回家鄉後把配方連同批量訂單交給當地化學家約翰·李和威廉·派林(John Wheeley Lea、William Perrins)。

試樣時不滿成品口味,棄之。可是之後醬汁受重新取出檢查,李和派林發現辣醬汁面滲出了一層發酵了的汁液,嘗之感到可口,遂將其推向市場,受到歡迎。

不過最新考證指出,正史中並無「山茲勛爵」,亦無山茲之名的孟加拉總督;1830年代只有伍斯特郡的山茲女男爵。

研究者推論配方是山茲女男爵從格雷(Grey)家族獲得的,而查爾士·格雷則是在印度首席大法官任內獲得了此配方。此後山茲家族把配方出售給了李派林,但身為貴族,在廣告上必須避諱女男爵的真實身分,而杜撰了廣為流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