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紅磡的黃埔新天地內的哪些美食店非常好吃這些美食店一般早上幾點開門
黃埔新天地
黃埔新天地位於紅磡黃埔花園,由這個大型屋苑中十一個商場組合而成,包括時尚坊、聚寶坊、黃埔號、屏幕圈、家居庭及中葯城等,其中部分更是專題的商場,合共佔地超過 140 萬平方呎,匯集了超過二百多間各類型的商鋪、食肆、百貨公司及娛樂場所等。無論是吃喝玩樂,還是消閑購物,都一應俱全。國內遊客要享受購物的新樂趣,位於紅磡黃埔花園的黃埔新天地,絕對是國內遊客的不二之選。
其中特別一提的是黃埔花園的「黃埔號」擁有獨特的郵輪外型,可說是黃埔花園的地標。而「屏幕圈」內除了戲院外,還設有蔡瀾美食坊。食坊設有十四間美食店,每一間食店均由蔡瀾先生親自挑選,能代表各款香港的地道美食,希望讓每一位遊客能品嘗最佳美食,因此吸引了不少中外食家及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黃埔新天地不僅是一個購物飲食商場,更是一個娛樂及消閑理想之選。
食肆
蔡瀾美食坊就位於黃埔新天地第八期,場內雲集了全港九最馳名、最具有地道特色之傳統美食,薈萃香港傳統美食的精粹。由香港著名美食家蔡瀾先生精選之大型美食中心。蔡瀾美食坊不但雲集全港九新界最馳名地道的傳統美食,更是本地食家及國內遊客不容錯過的美食熱點。十四間精英食店包括有金鳳餐廳、詠藜園四川擔擔面、三元樓、辣蟹坊漢記避風塘美食、正斗、沙嗲金榜、鍾記車仔面、春和樓餃子、廣東燒味、阿斗官大良私房菜及老香港街頭小食,可謂各具特色。
除了人所共知的蔡瀾美食坊外,新概念食肆亦多不勝數,包括潮州姑爺、O『Carol Restaurant & Bar、滿園韓國料理、至尊豬骨煲食府、濠-東方葡菜、甜心奶奶、張生記、SPICE印度菜、郎田日本料理、京味兒、陶源酒家鮑魚專門店、札幌拉麵及金不換泰國餐廳等等;大型連鎖餐廳如和民居食屋、澳坊牛扒屋等,精彩美食不能盡錄。
地址
紅磡黃埔花園
營業時間
10:00-22:00
黃埔新天地第八期( 蔡瀾美食坊)110 號鋪電話:852-31522328
交通
九廣東鐵九龍火車站乘6路綠色小巴
尖沙咀碼頭乘8A路巴士
❷ 香港理工大學附近有哪些美食
我一直覺的,紅磡對於內地學生而言,就是美食天堂。在紅磡的理工大學學習,簡直就是人間天堂!
言歸正傳,理工大學附近有許許多多的美食,尤其很多內地小吃,都是全港唯一,絕無僅有的,對於喜歡中國各地美食的小夥伴,紅磡就是救市良葯!
一,王幺妹貴州米粉
這家貴州米粉,主推招牌辣子雞,以及酸湯肥牛,遵義羊肉粉。他們家的粉可以選擇湯的也可以選擇干撈,對於北方人以及愛吃辣的同學,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而且價格平易近人,在香港算是性價比很高的美食了。
二,蘭州牛肉拉麵
這家店在王幺妹的斜對面,緊挨著清玉奶茶。時至今日,香港的蘭州牛肉拉麵也不超過五家,而他們算是最早的一家了。雖然他們的牛肉拉麵不是非常正宗,但是在香港能吃到一碗蘭州牛肉拉麵已經是莫大的榮耀了,要求不能太高。他們家拉麵師傅手藝還是不錯的,二細毛細粗面都可以,尤其加面免費,不像其他香港飯店,加底10元左右!
❸ 去香港哪兒可以全面的品嘗香港的小吃,美食
香港是遊客的購物天堂,九龍有:
柏麗購物大道尖沙咀區內設有不少購物商場,包括新港中心、太陽廣場、美麗華商場、新世界中心及圓方商場等,其中海港城是一超級大型商場,鄰近尖沙咀天星碼頭,由海洋中心、港威、海港城新域、海運大廈四個部份組成,內含超過400間餐廳和商店,兩間戲院和大型玩具公司玩具反斗城,另設有可環視維多利亞港景色的觀景台。也有一些面積較小,適合青年人口味的商場,包括百利商場、利時商場及在重慶大廈旁的重慶站。2005年9月,崇光百貨也在尖沙咀名店城開設了分店。在西面的海運大廈,是香港唯一的郵輪碼頭,可供大型郵輪停泊。海運大廈亦設有購物商場,在1960年代是香港僅有的大型商場。尖沙咀亦設有全港最大的HMV唱片店。
也可以去深水埗,油麻地、尖沙咀、旺角一帶。一定要是去旺角先達廣場看看,有很多平誼貨。
女人街-------女人街是香港登打士街至亞皆老街之一段通菜街的俗稱,位於油尖旺區,是旺角的一個觀光購物地點及夜市。
現時,女人街已成為香港人及外地遊客的購物及觀光地點。而所售賣的物品亦已趨向多元化,包括各種家居用品、男女服裝、化妝品、手袋、手錶、飾物、玩具、香薰等等。由於貨物均價廉物美,故能吸引大量人士到訪和購物。攤檔一般於中午起營業至晚上十一時為止。女人街外圍附近亦有不少熟食檔及濕貨攤檔。
港鐵路線:
→旺角→下車。
到旺角東站後→B出口→行人跳橋→步行5分鍾→花園街(波鞋街)
彌敦道→坐1、2、6、9巴士→$5→10分鍾→尖沙咀天星碼頭總站→海港城就在巴士總站旁邊→
羅湖口岸乘坐東鐵,10站到旺角東站,車程大約40分鍾,單程票價33元,刷八達通則為31.3元。到旺角東站後走B出口,然後通過行人跳橋,下來後往西步行8分鍾,就到花園街(波鞋街)。
彌敦道旺角區乘坐1、2、6、9等巴士,或他們的延伸線(例如1A、6C等等巴士)都能直達尖沙咀天星碼頭總站,海港城就在巴士總站旁邊。車程大約10分鍾,車費大約4-5元不等。
香港美食:
香港飲食文化為東方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交匯所在,發展出了一套揉合中國菜(主要為粵菜)和西餐的飲食習慣。作為全球各地人們的匯聚點,日本菜、韓國菜、台灣菜、越南菜、泰國菜及印度菜等餐廳於香港均十分常見,因而被譽為「美食天堂」。但有不少外國人都指,雖然在香港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這些美食其實都已經為了遷就香港人的飲食習慣而變得不夠地道。從另一種角度看,這些外來飲食文化亦同時豐富了香港本地飲食文化。
位於中上環的蓮香樓香港家庭大多以中國菜為家庭菜。他們大多保留了自己民族傳統飲食特色。在華人社區內,以廣府人、客家人(以新界的原居民尤甚)、潮汕人、蛋家人為主。因此廣府菜、客家菜、潮州菜等都被視為本地菜色。盆菜是新界原居民在節日時的傳統菜。西貢市、南丫島、流浮山和鯉魚門則以海產聞名。古漁村如長洲和大澳仍有傳統食肆營業。
所謂喝早茶,其實就是吃早點,當然也有茶水。儃早茶,可以在路邊的小攤,也可以上茶餐廳。燒賣、包子、雲吞、面條,中式的點品種一應俱全,還有各色的小吃,如雞翅、鳳爪、牛肉丸、魚蛋、海鮮等。
一間具有規模的茶餐廳,必然具備「粥」、「粉」、「面」、「飯」四類食物以饗食客。「粥」,貴乎其綿綿之「粥底」,「粉」剛以家傳戶曉之「干炒牛河」為代表,特別注重其「鑊氣」,「面」則以傳統之粵式「雲吞面」、「牛腩面」及潮州「魚蛋面」為代表。至於「飯」,一般以「中飯西吃」的「碟頭飯」配例湯較受歡迎。具備粥粉面飯,食客就不須要東奔西跑,不愁沒有選擇了。
威靈頓街:
威靈頓街有多家著名食肆,例如東段有鏞記酒家、翠華餐廳及麥奀雲吞面世家:西段則有著名的舊式茶樓蓮香樓。中外聞名的蘭桂坊則位於威靈頓街東段
鏞記:
鏞記(全名:鏞記酒家,英文:Yung Kee)是香港知名食肆,以燒鵝馳名,店址位於中環威靈頓街,沒有其他分店
鏞記燒鵝:
不少名人及香港政府官員喜歡光顧鏞記,包括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等。鏞記門前部份路段原為禁止客貨上落的禁區,但部份名人及官員曾在光顧鏞記時,違例在此上落,如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
香港的雲吞麵店:
麥奀雲吞面世家是香港一家麵店,以雲吞面著名,總店位於中環威靈頓街77號地下,近年在香港及澳門開設多家分店。
街邊那些茶餐廳吧~就像電影里看到的~呵呵~
最有名的莫過於餛飩面了~呵呵~
想充分地了解香港,有香港感覺的話,體驗大排檔和流動攤床,的確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那種一個挨著一個,點著燈泡、冒著騰騰熱氣的攤點,就是香港的大排檔。自古以來,大排檔與生活緊密相連,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光顧,可以說是香港的第二廚房。
最近,香港政府加強管理,將大排檔都集中起來建成「熟食中心」。於是,高架橋下、鐵柵欄內等地漸漸形成了露天小吃村。與往年相比,現在小吃村的規模氣氛好像略有縮小,但是其熱度依然未變。小販有許多是不合法的,所以。由於管制的加強,數量有所減少。
油麻地的廟街,旺角的通菜街,以及銅鑼灣至灣仔一帶,到了晚上就開始熱鬧起來。街市(生鮮食品市場)及熟食中心一帶從白天就很熱鬧,雖然在尖沙咀東部以及政廳等新興開發地區見不到,但在大多數的生活區,則都可以見到。
最熱鬧的地方當數廟街,規模大,讓人感到在在的香港氣氛,但是治安比其他地方要差。
大排檔就在臨街,不嘗一下是不行的。雖然內容與通常的餐館、餐廳及粥面專家等的東西差不多,但是,由於是在一種開放的空間里,空氣里都飄著飯香,並且還可以自帶酒水,在自由的氣氛中盡享美食,所以這里的顧客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想體驗香港的自由與食文化,這里該是最好的去處。特別是可自帶飲料,正體現了香港真正的共存共榮的思想。飲料可以就近買,也可以讓服務員替你去買。
就座以後你就可以馬上點菜了,大排檔很少准備菜譜,都是各種原料並排擺在盤子里,按菜盤論價,簡單明了,你可以用手指著點菜。海鮮有蛤、貝、蝦、蟹等,用辣椒、蚝油、豆豉等一炒、再一燙,再用蔥、姜等蒸一下,如此簡單的烹調之後,就可以借酒下肚了。
冬令時節,火鍋、煲仔、香港式的煲仔飯,也獨具魅力。
香港的露天小吃攤床旁,經常可見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用餐的情景,此情此景,讓人有說不出的感動。
在大排檔吃飯,可以省去餐桌上的太多的拘謹、禁忌,空罐、空瓶等都有人來打掃,所以你可以放心大膽地享用。
香港是美食天堂,世界各地的美味佳餚在此匯集。西餐、中餐味正宗;各國風味菜在當地都能品嘗得到,但伊斯蘭風味菜較為少見。中餐以粵菜為主,兼收國內各大菜系的代表作。海鮮非常流行,連皮蛋瘦肉粥都加鮑魚點綴。
香港是廣東「湯文化」的發揚光大者,也是「茶文化」的開拓創新者。香港的用餐環境、人文氣氛、服務態度都會讓人大開眼界,心滿意足。入夜後,廟街有一些特色小菜,是典型的大眾小吃。著名的港式小吃有雲吞面、欲蛋、牛丸、清湯腩、牛雜等。香港還有一些很具特色的熟食檔,又名「大排檔」。您可以在那兒品嘗一些當地極具特色的咕嚕肉、椒鹽賴尿蝦等。
主要美食區
蘭桂坊、SoHo荷南美食區——感受異國情調
這兩個美食區是消費較高的時尚中西美食集中地,菜館、酒吧和咖啡廳林立,供應中國、泰國、越南、日本、義大利、法國等地的菜式。部分菜館設有露天茶座。 蘭桂坊附近還有德已立街、和安里、榮華里,酒吧集中在蘭桂坊。
蘭桂坊位於德已立街與雲咸街之間,卵石鋪砌的斜面路上開設以了很多新派的西式餐廳、酒吧及迪斯科,是追求時尚夜生活的人士常去的地方。從地鐵中環站D1出口向蘭桂坊方向步行5分鍾左右就可以到。
SoHo荷南美食區鄰近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這條全世界最長的戶外扶梯帶來了人流,也推動了這一帶的餐飲事業,些利街、士丹頓街和伊利近街成為美食據點,眾多裝飾雅緻、充滿異國情調的小餐廳和酒吧林立,是喜歡精緻餐飲的人士匯聚的場所。由地鐵中環路站D1出口沿皇後大道往中環中心方向走,然後搭乘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前往。
銅鑼灣——正宗香港風味
銅鑼灣是有名的購物區,所以大量的人流也使得這里的餐飲業十分發達。渣甸坊、時代廣場、波斯富街、利舞台廣場和百德新街餐飲店林,有充滿地道香港風味的大排檔、茶餐廳、涼茶鋪、粥麵店、燒味店、甜品店,也有西式菜館、台式小吃店、日本壽司店、精緻的咖啡廳,豐儉由人。
赤柱——濤聲伴美餐
赤柱的環境清幽,海景迷人,有不少外籍人士在這里居住,像個歐陸小鎮,「吃」的環境絕佳。除了美利樓歷史建築內的海景餐廳外,赤柱市場內也有中式、越式、法式和意式的餐館,臨近海灣還有酒館、露天茶座等,處處洋溢著歐陸風情。地鐵中環站A出口,步行至交易廣場巴士總站乘搭6、6A、6X或260 線巴士,或於地鐵柴灣站C出口轉乘16M線綠色小巴前往。
西貢、鯉魚門、南丫島——近水樓台先得鮮 這三處可以稱得上是美食樂園。
西貢昔日是個漁港,沿海岸開設了不少海鮮酒家,家家門外大魚缸,蓄養著鮮活的海產,來這里吃海鮮比在市區里要鮮美幾分。咸魚和蝦醬是香港漁村的特產,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於地鐵鑽石山站C2出口乘92線巴士,或於彩虹站C2出口乘1A線綠色小巴,至西貢市中心總站下車。
鯉魚門是九龍半島的一個古老漁村,顧客在海鮮攤子自選鮮活海產後,到餐館里稍坐片刻,便可嘗到烹制好的海鮮,客人還可以指定烹調的方法。於地鐵油塘站A2出口轉24線綠色小巴。
南丫島的兩個主要港口索罟灣和榕樹灣,是品嘗海鮮的必到場所,尤其是索罟灣,餐館臨海而建,海鮮的味道和海邊的景色都能使人沉醉。從中環境保護號渡輪碼頭 (地鐵中環站A出口,走人行天橋沿民耀街前往)乘渡輪前往南丫島榕樹灣或索罟灣,船程分別為30分鍾和35分鍾。
尖沙咀——潮流美食集中地
尖沙咀至尖沙咀東部一帶是遊客高密度區,無論是彌敦道、廣東道、漆咸道等通衢大道,還是亞士厘道和加連威老道等橫街小巷,特色餐館都數不勝數。在金巴利道的美麗華商場可找到水準一流的粵菜和川菜館。諾士佛台(地鐵尖沙咀站B1出口)雖隱藏於鬧市一隅,卻是追趕美食潮流之地,西班牙菜館、義大利菜館、日本菜館和酒吧環境清幽,是手屈一指的國際美食街。
九龍城——大眾化亞洲美食
九龍城過去毗鄰機場,成為各式餐館立足的熱點。現在機場搬遷,餐館卻留下來了,組成了別具一格的亞洲美食區。區內以泰國菜館、中式火鍋店和潮洲菜館最興旺,集中在啟德道、南角道、龍崗道、福老村道一帶,有些老牌名店已屹立九龍城數十年。此外,還日本菜館、韓國菜館和印度菜美食區的最大特點就是以亞洲式餐飲為主,價錢走大眾化路線,深受本地人的歡迎。乘地下鐵路至樂富站,再轉乘計程車。
紅磡——美食新焦點
離尖沙咀不遠的紅磡區是新興美食據點。黃埔新天內的美食教育局匯聚大江南北美食,多家菜館各展所長,以新鮮材料和特色烹調方法,炮製港式牛排、粥粉面、燒味、四川擔擔面、避風塘炒蟹、「車仔面」、餃子、懷舊小吃、越南菜、新加坡菜等,價格也是大眾化的。從尖沙咀漢口道乘6線綠色小巴,至總站下車。
旮旯美味隱匿市井間
我永遠相信,一個地方最美味的食物,隱匿於市井間。越是不起眼的角落,越可能棲息著歸隱江湖的高人。生活的氣息,樸素的風情,雞零狗碎的幸福,不經意間被包裹進了一碗雲吞、一個墨魚丸、一筷子牛腩粉……
沾仔記雲吞 那一口,嘗到了「幸福」
去香港前,在「驢友」論壇轉了很久,對「沾仔記」地理位置之險惡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備。可是當我拽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和已經翻折成腌鹹菜的地圖,頭頂辣豁豁的太陽,腳踩滾滾燙的石頭路,感覺自己彷彿先於美食成了一道「鐵板燒」。甚至動了「放棄」的念頭,跨過街道乘上地鐵穿過維港爬上山腰轉過小路,在任何一個路口彷徨時,都有一股憤怒在燃燒,突然,眼前一震,「沾仔記」!
頭發花白的「老法師」坐鎮店堂,不緊不慢地把蝦仁、肉糜填進雲吞皮,收攏起一朵「花骨朵」。所有的憤怒煙消雲散,所有的饞蟲爬上眉梢。
4隻飽滿的雲吞靜靜地躺在碗里,粉紅色的鮮蝦肉若隱若現,一彎碧綠生鮮的油菜漂浮於湯上———這就是傳說中的「沾仔記雲吞」,我在威靈頓街上來來回回尋找了半個小時的雲吞!鄭重其事咬下第一口,吹彈欲破的皮,緊裹著一團團鮮蝦肉,鮮甜,汁水充盈。牙齒咬下去的剎那,感到了「幸福」。
實打實的一碗雲吞,幾口便沒了蹤影,胃有幾分飽。屁股粘在凳子上,斗爭了半天,要不要再叫一碗?10元港幣一碗,恐怕是香港的最低價。或者買一打生雲吞回賓館?心裡卻還惦念著「九記牛腩」,只好忍痛割愛,放下調羹,咽下口水,奔向下一站。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98號
九記牛腩 相濡以沫的醇香
離開上海前,一個嗜吃如命的朋友千叮囑萬囑咐,一定要去吃「九記牛腩」,「否則後悔一輩子」。
順著「沾仔記」所在威靈頓街向西北走,繞過九如坊,轉到了一條更加不起眼,甚至有點「猥瑣」的小街———歌賦街———平房比肩而立,擁擠得不透一毫米間隙,磚牆翻出斑駁的面孔,好像還有昨夜今晨小販的叫賣聲出沒在耳邊。就在這么一條破敗的小街上,卻極不協調地停滿了名牌車,都是沖著「九記牛腩」 而來。
也是一家局促的小店,車廂般窄長,擠了沒幾張桌子,坐著的客人狼吞虎咽,站著的客人心急如焚,一撥接著一撥。牆壁上不動聲色地貼著無數剪報:香港牛腩比拼第一名。
牛腩面登場,湯燉成乳白色,黃黃的寬面在嘴裡有種生脆的快感,牛腩選的應該是肘子部位,「筋」肥「肉」瘦,好像恩愛的夫妻,相濡以沫的鮮美滲透進每一絲牛肉的紋理。
老闆坐在門口,不屑一顧地說:「有人一星期來吃五趟……」
地址:中環歌賦街路口
文輝墨魚丸 唇齒間彈乒乓
渣甸街有點上海「吳江路」的意思,小吃鋪鱗次櫛比。中午時分,老闆伙計候在店門口,笑臉相迎。西裝革履的白領捲起袖管,夾一疊報紙,拉一把凳子,打發一頓午餐的閑散時光。
「文輝墨魚丸」的燈廂最耀眼,面積甚至大過店堂。 都是些看上去鬍子拉碴的中年男人在里里外外忙活,片刻不停,連桌子也顧不得抹,桌面「豐腴」得能揩下一層油。客人落座,他們把筷子和調羹往你臉前一甩,便是你能享受到的所有「服務」了。
點一碗墨魚丸配大碌竹撻粉,混跡在午餐的人群里。像乒乓球一樣白花花的5顆丸子,肥肥地嵌在小碗米粉間,白得太豐滿太圓潤。看第一眼,想拍打的迫切甚至大於吃。咬一口,牙齒和丸子輕巧地彈奏。墨魚的味道雖不強烈,清晰感受到了丸子的細膩纖維。米粉一般,湯清口,幾片紫菜點綴得極好。桌上擱著干辣椒,口味重的捻上一小撮,味道迥然。
地址:渣甸街路口
義順雙皮奶 趁關門前吞一碗
「義順牛奶公司」,老字型大小純鮮奶製品小吃店,在每個香港人的成長中,都留下過和母親一樣溫暖的記憶。店家在「雙皮奶」前掛了「馳名」二字,有種當仁不讓的霸氣。找「義順雙皮奶」的過程,有點「驚心動魄」。摸到「義順」時,已過晚上11點,小馬路上黑燈瞎火,眼睜睜看著伙計拉下了卷簾門。伙計問我是否迷路了?我回答說:「我想吃雙皮奶。」伙計噴笑,然後悠悠然地從褲袋裡掏出鑰匙,重新翻起卷簾門。一眼便看見一碗碗雙皮奶排列在冰箱里。
真正「乳白」的顏色,表面微微皺起一層奶皮,這是精華所在。點破奶皮泯一口,先是一陣清清涼涼,舌尖和燉奶彼此廝磨,滑得不留一絲痕跡,隨即,芬芳的奶香慢慢彌散,直到溢出口腔。
心滿意足地踏出店門,再想謝一謝好心的伙計。轉過身,只聽「嚓」的一聲,卷簾門應聲而落,伙計也消失在香港的夜色里。
九龍區:佐敦道庇利金街63號/彌敦道519號/西洋菜街246號
香港島銅鑼灣區:波斯富街85號/駱克道506號
旺角路邊攤 牛雜美味不分貴賤
毫不誇張地說,香港任何一處吃東西的地方,都不會叫人失望。美味不分富貴貧賤,各取所愛,隨遇而安。尤其偏愛旺角的路邊攤,牛雜雞蛋仔咖喱魚蛋大腸鯪魚丸……摸一摸賁張的肚子,只要了一碗牛雜,和蘿卜一起燉的,蘿卜的清爽消解了牛雜的膩。倚在街頭看風景,吃到眼花繚亂,吃到大汗淋漓,吃到醉生夢死,把市井的快樂與悲傷打了包,一股腦兒背回他鄉。
地址:九龍旺角的角角落落
輕撩美食誘惑的面紗
平民精神 德昌魚蛋粉店
推薦理由:德昌魚蛋粉店是香港一家出名的小吃店,魚丸是這里的招牌,這里不大,人卻總是滿滿的,門口還有人等座。魚皮餃的湯頭很足,雲吞面里蝦仁個大飽滿,足有完整的兩三個。香港人極愛吃魚丸,這里的魚丸個大筋道,用料實在,不像有些家的用麵粉來摻。
地址:香港北角電器道75號地下/九龍城福佬村道嘉福閣88號地下
海景大餐 西貢 南丫島
推薦理由:西貢、南丫島是香港傳統的吃海鮮的地方,一年到頭都能吃到新鮮便宜的海鮮,而且還能就著海景吃海鮮,別有風味。西貢昔日是個漁港,現在是一個比較高檔的住宅區,路邊有很多歐式酒吧。南丫島是香港的離島之一,安靜祥和,充滿了自然氣息,其特色在於一些漁民的村落很有鄉土的純朴風情,大影星周潤發就出生在這里,而且至今經常光顧,他最愛吃的就是蟹粉炒飯了。你們也來這里試試吧,說不定還能碰見他。
地址:到了那裡就可以隨你的意願任選一家了。
親親甜品 滿記
推薦理由:滿記甜品店在西貢,分外出名。而香港人對甜品的熱愛真是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這里最出名的甜品是「楊枝金露」,也就是拿西米露和芒果熬成,甜中帶少許酸,芒果糯糯的香和軟裹著西米露從舌尖溫熱地滑進口腔,說不出的暢快。
地址:西貢普通道10C號地下
浪漫西洋 蘭桂坊
推薦理由:中環的蘭桂坊是西餐的集合地,從西班牙、俄羅斯、北歐、馬來西亞到尼泊爾的形形色色的口味一應俱全。同時蘭桂坊也是香港時尚夜生活的據點,在L 形曲折上下的街道上滿布著各式酒吧和餐館,霓虹閃爍的夜晚來臨,這里遍布了尋歡的中外男女,在這里你太有可能碰到香港的娛樂明星,當然還有狗仔隊。到香港,怎能不去蘭桂坊,就沖那裡的名氣和各種地道的西洋美食,就值得你不只是晚上光顧。
地址:中環地鐵站D2出口往半山方向步行3分鍾
小吃介紹:
近幾年,香港、澳門等地有一個醬菜膾炙人口,幾乎大小酒家飯店都有供應,共名雅緻,叫鳳爪。鳳爪乃雞腳的雅稱,譽雞為鳳,出自宮廷祭禮,《明宮史》有記。雞腳皮厚、骨粗、肉少,以往多用作熬湯或燉品的鋪料,如杏元鳳爪燉海狗,有的甚至作下腳料處理。為何現在派上大用湯?據說,雞腳含有較豐富的膠原蛋白,而膠原蛋白有消除面部皺紋之妙用。
小吃製作:
(1)煮將雞腳用水煮至將熟,煮的水要酌加醋和飴糖。
(2)炸炸至熟透色紅即可。炸後要漂水,去油膩,使皮骨分而不離,皮層收縮起皺紋,入口即化。
(3)蒸蒸時加醬料芡汁,蒸至軟爛即可。加何種醬料,可隨地方風味,還可隨時令而有不同。目前,廣東多用蚝油、桂林醬、柱候醬、OK汁等,但沒有一個店是相同的。
小吃特點:
雞腳色澤絳紅,皮層脹大而有皺紋,故有皺紋鳳爪之稱。皮下飽含芡汁,有灌腸之感。食時,皮骨易離,皮軟滑,骨酥爛,老少咸宜。
參考資料來自:網路
❹ 香港美食哪裡好吃
香港不僅是購物的天堂也是美食的聖地。
一、雲吞面:雲吞面是香港特色美食之一,也是香港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雲吞內餡有蝦仁和豬肉,入口爽滑,面更具有彈性帶嚼盡勁,並且雲吞擁有豐富的蛋白質,澱粉等營養元素。雲吞面不僅深受港人的喜愛,就連許多名人明星也對其情有獨鍾。哪裡吃?1、永華面家:永華面家是香港僅存的三家竹升面之一,雲吞面是餐館的招牌,傳統規格的雲吞配上手工製作的竹升面條,傳承了傳統地道的港式風味。雲吞一口一個,蝦仁Q彈爽滑,面柔韌富有彈性,咬上去很有嚼勁,湯底也是經過精心熬制的,滿是濃郁的鮮蝦香,還贈送免費的腌蘿卜,令人食慾大開,回味無窮。地址:香港島灣仔軒尼詩道89號
2、池記(尖沙咀店):池記以其招牌鮮蝦雲吞面而出名,幾乎天天排隊拼桌。鮮蝦雲吞麵皮薄餡大,內含整隻蝦仁,嫩滑彈牙,一口咬下去十足的滿足感;金衣蟹黃粥也是必點之一,粥里有一整隻蟹和很大的蟹黃,味道很濃很鮮;飲料要點薏米水,不會太甜,味道剛好,營養又健康。餐廳也提供各種套餐,性價比挺高。地址:九龍尖沙咀樂道52號地下
3、翠華餐廳(加拿芬道店):翠華餐廳是香港著名的連鎖茶餐廳,作為一家老字型大小餐廳,翠華幾乎成了港式餐飲文化的代表並且一路紅到內地。分店很多,並提供網上訂餐外送服務,可見生意之好。翠華以「魚蛋稱霸、咖喱稱王」做口號,真是名不虛傳。魚蛋河粉頗受歡迎,魚蛋彈性十足,味道鮮美純正。咖喱牛腩十分入味,牛腩很大塊,綿糯的口感非常棒。港式奶茶非常正宗,口感絲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糖。地址:九龍尖沙咀加拿芬道2號
4、龍記招牌雲吞(加拿芬道店):很有名的一家老店,顧客很多,主要還是被其中的雲吞面所吸引。雲吞很大個,裡面有整個的新鮮大蝦仁,肉質鮮美,皮薄如紙。面很Q彈,湯頭鮮美。滿滿一碗吃下去十分滿足,價格也不貴。除了招牌的雲吞面,還有鮮鯪魚面、鮮牛肉麵等值得一嘗。地址:九龍尖沙咀加拿芬道
5、沾仔記:沾仔記只賣三款面:雲吞面、牛肉麵和鮮鯪魚球面,雙拼和三寶也是由這三款面組成的。面底有米粉、細面、粗面、油麵、河粉可選,每種面都各有特色,口感很好。雲吞特別大,餡料飽滿,很Q彈,湯底鮮甜。鯪魚球也很大隻,味道鮮美。牛肉很嫩,放的量很足。綜合來說這是一家性價比高,服務質量也很好的人氣餐館。地址:香港島中環威靈頓街98號
6、麥奀雲吞面世家(太平山店):麥奀雲吞面世家的雲吞面很有特色,和傳統的雲吞面不同,這里迷你的碗里是迷你的雲吞。別看又小又少,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招牌雲吞面強烈推薦,雖然分量少了點,但味道超正。雲吞用鮮蝦,皮薄肉Q,面條相當有嚼勁,湯頭是用鮮蝦熬制出來的,不用放味精就很鮮。服務員和藹可親,價錢也不算太貴。地址:香港島山頂山頂道118號山頂廣場地下1號鋪
7、麥文記面家(佐敦店):點評很高的做粥粉面的地道小餐館,靠近地鐵佐敦站C2出口,位子不多,基本時刻坐滿。全蝦雲吞一定要點,十足的兩顆蝦仁塞滿,一口下去非常滿足。豬手撈面也超受歡迎,豬手超大一個,肉質香嫩又很有嚼勁。人均30多塊錢相當實惠。 地址:香港特別行政區九龍 佐敦白加士街51號(地鐵佐敦站C2出口)
二、港式奶:港式奶茶是香港飲品中的代表,也稱為絲襪奶茶,入口感覺先苦澀後甘甜,最後滿口留香。正宗的港式奶茶奶要夠濃,茶葉要夠香,所以許多老牌奶茶店選用的奶都是黑白淡奶,保存了天然的奶香和奶脂,奶香濃郁且有厚度。港式奶茶的茶葉選用斯里蘭卡進口的錫蘭紅茶,濃度和香味剛好。除了港式奶茶外,香港還有同樣出名、以奶茶和咖啡混合的鴛鴦奶茶。 哪裡吃?
1、廟街:廟街一到晚上就會有許多大排檔非常熱鬧,是香港著名的美食街,喜歡港劇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了,許多電視劇都是在這里取景的。大排檔各式各樣,充分體現了港式餐飲文化。常見的香港特色美食都能在這里一次品嘗到位,避風塘炒蟹、煲仔飯、椒鹽瀨尿蝦、魚蛋、港式奶茶、雞蛋仔都是經典。地址:九龍旺角佐敦道和甘肅道
2、翠華餐廳(加拿芬道店):翠華餐廳是香港著名的連鎖茶餐廳,作為一家老字型大小餐廳,翠華幾乎成了港式餐飲文化的代表並且一路紅到內地。分店很多,並提供網上訂餐外送服務,可見生意之好。翠華以「魚蛋稱霸、咖喱稱王」做口號,真是名不虛傳。魚蛋河粉頗受歡迎,魚蛋彈性十足,味道鮮美純正。咖喱牛腩十分入味,牛腩很大塊,綿糯的口感非常棒。港式奶茶非常正宗,口感絲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糖。地址:九龍尖沙咀加拿芬道2號
3、蘭芳園(中環總店):最正宗的絲襪奶茶當然要數蘭芳園了,開業已經五十多年,是絲襪奶茶的始祖。這里的絲襪奶茶甘醇香滑,不甜不膩,恰到好處。除了絲襪奶茶,蘭芳園還供應傳統的茶餐廳菜品,如豬扒包;西多士;蔥油雞扒撈丁等,都是值得一嘗的美食。這家老字型大小餐館除了吸引了眾多食客慕名而來,還吸引了大批明星前來品嘗。 地址:香港島中環結志街2號
4、翠華餐廳(機場店):翠華餐廳是香港著名的連鎖茶餐廳,作為一家老字型大小餐廳,翠華幾乎成了港式餐飲文化的代表並且一路紅到內地。分店很多,並提供網上訂餐外送服務,可見生意之好。翠華以「魚蛋稱霸、咖喱稱王」做口號,真是名不虛傳。魚蛋河粉頗受歡迎,魚蛋彈性十足,味道鮮美純正。咖喱牛腩十分入味,牛腩很大塊,綿糯的口感非常棒。港式奶茶非常正宗,口感絲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糖。地址:離島赤臘角機場1號客運大樓第7層離港層東大堂7E180號鋪
三、雞蛋仔:雞蛋仔是香港地道街頭小吃之一,以其新穎獨特的味道吸引了大眾的目光,所到之處人人都爭相購買品嘗。雞蛋仔以雞蛋、砂糖、麵粉、淡奶等造成汁液,倒在兩塊特製蜂巢狀鐵制模版的中間,放在火上烤成。香氣濃郁,色澤誘人,外殼酥脆,夾心軟綿。更有多種口味可供選擇,常見的有原味雞蛋仔、朱古力雞蛋仔、椰絲雞蛋仔、海苔雞蛋仔等。 哪裡吃?
1、廟街:地址:九龍旺角佐敦道和甘肅道
2、豐記雞蛋仔:經過時往往會被香氣吸引,忍不住想要買,雞蛋仔香極了,完全是實打實烤出來的香味,不含香精的成分,還有多種口味可選,趁熱吃口感超贊,滿嘴留香。除了雞蛋仔,這里還賣魚蛋、華夫餅、格子餅等等,味道都不錯,來買的人也很多,經過的時候可以買來嘗嘗。地址:九龍尖沙咀加連威老道41號
3、媽咪雞蛋仔:紅磡是香港民間美食成名的好地方。而這家媽咪雞蛋仔便是其中的熱門代表。媽咪雞蛋仔從最初的一家小店,逐漸排起長龍,也確實是有它獨道的地方。和以松軟小蛋糕口味著稱的「北角雞蛋仔」不同,媽咪雞蛋仔的外殼並不脆硬,但是格外以「粒粒朱古力」的香滑口感出名。柔軟甜香的小小雞蛋糕里包含不同的餡料,奶香純正,微甜誘人。走在路上便會被他撲鼻的雞蛋香吸引過來。而雞蛋仔的最佳使用時間就是剛出爐的時候熱辣辣的半融化狀態。咬上一口,裡面的朱古力夾心便流了出來。真是美味難擋。不過,他們家雞蛋仔的出爐時間比較久哦,只有耐心點才能享受到剛出爐的美味哦。 地址:香港特別行政區九龍 紅磡黃埔街2號A地下
四、避風塘炒蟹:在粵菜館的食譜中,避風塘炒蟹是一款常見的美味可口的名菜。其精髓是蒜蓉的獨特風味,它甘口焦香,脆而不煳,蒜香味與辣味、豉味完美結合。與螃蟹共烹,味道和諧,可口極致。滿滿的香蒜包裹著好吃的蟹肉,香辣的滋味中絲毫不失螃蟹的鮮美本色。 哪裡吃?
1、廟街:地址:九龍旺角佐敦道和甘肅道
2、避風塘興記:馳名避風塘風味,以傳統正宗避風塘煮法揚名全港,是避風塘炒蟹的開創鼻祖。招牌菜包括古法避風塘炒蟹、燒鴨河粉。現下不多見的古法炒蟹,做法獨特純正,蟹肥壯厚實,味道深入肉內;燒鴨河粉,完全沒有鴨子的腥味,來者必點。著名小吃艇仔粥,內有花生、小蝦香脆、魚片,蛋絲軟滑,鮮甜香美,適合眾人口味。 地址: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80號1樓
3、橋底辣蟹海鮮館(駱克道三店):香港超級紅火的一家海鮮餐館,明星來了一波又一波,牆上貼滿了老闆娘和各位明星的合影。紅透半邊天的避風塘炒辣蟹不得不嘗,蟹新鮮飽滿,辣的過癮;瀨尿蝦鮮嫩Q彈,吃完滿嘴留香;還有蟶子、九肚魚湯、海鮮炒飯等等都是吃過就念念不忘的菜品。服務員動作利索,既是很忙但服務態度依然很好。人多的話可以選擇套餐,價格更實惠哦。 地址:香港島灣仔駱克道421-425號
4、信記避風塘海鮮美食:香港銅鑼灣避風塘是一個歷史悠久及被譽為美食天堂的港灣,也是許多名人明星的游樂聖地。早在七十年代,銅鑼灣就有許多提供飲食和娛樂的船艇。如今,以「信記」重新打造避風塘美食,每位食客都可在船上品味正宗的避風塘美味。其中最招牌的有避風塘金蒜炒肉蟹、避風塘燒鴨脾河、避風塘豆豉炒青口、避風塘艇仔粥等,都是別的地方品嘗不到的獨一無二的海鮮佳餚。 地址:香港島銅鑼灣避風塘
5、喜記避風塘炒蟹(駱克道店):喜記於1997年在香港開設第一家分店,現共有三家分店。店內裝潢古色古香,干凈整潔。喜記沿襲了避風塘的傳統美食風格,深得廣大食客喜愛,也是明星常來的餐館之一。其中避風塘炒蟹,椒鹽九肚魚是喜記的招牌美食。避風塘炒蟹,一整隻大螃蟹,肉質鮮嫩,配上蒜蓉很香微辣。椒鹽九肚魚的醬料很清淡,有點甜味,趁熱吃非常美味。地址:香港島銅鑼灣駱克道441號
五、粵式腸粉:粵式腸粉是香港茶樓必備的小食,看起來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蟬翼、晶瑩剔透,吃起來鮮香滿口、細膩爽滑、還有一點點韌勁,讓人一吃難忘。腸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具有強身、益壽功效,尤其適合於營養不良的兒童青少年。 哪裡吃?
1、稻香(恆星樓店):稻香是香港的老字型大小茶樓,當地人和遊客都喜歡來這里吃早茶。這里各種港式點心品種繁多,味道正宗,蝦餃皇、鳳爪、腸粉等都是點擊率超高的菜品。店內裝修明亮大氣,價錢實惠,性價比很高。經常可以看到香港當地居民來這里邊喝早茶邊看報紙,遊客能感受到當地人濃郁的生活氣息。 地址:九龍尖沙咀緬甸台3號恆星樓地下
2、翠華餐廳(加拿芬道店):地址:九龍尖沙咀加拿芬道2號
3、添好運點心專門店(中環IFC店):被稱為平民米其林食府,市民也可以負擔的起。開了很多家分店,但基本都能保持香港小吃的精華。各類港式小吃在這里都一應俱全:酥皮焗叉燒包、晶瑩鮮蝦餃、糯米雞、蘿卜糕、桂花糕、馬蹄糕等等。各類港味這里全都匯聚。腸粉包的晶瑩剔透,可以成塊的夾起來,也不會散開;煎的蘿卜糕四四方方十分工整,臘肉粒點綴其中,和蘿卜微甜略辛的味道交匯融合,量也特別實在;鮮蝦腐皮卷看上去金燦燦又油亮,裡麵包裹大量的韭黃和鮮蝦,外面酥脆,內里鮮香Q彈,真是奇妙組合。如此平價又美味的店鋪,可是也需要等位的哦。地址: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島 中環香港站12A鋪IFC地庫1樓
六、港式蛋撻: 港式蛋撻用的是牛油蛋撻撻皮,比較光滑完整,好像一塊盆狀的餅干,有一陣牛油香味,口感像曲奇一樣,所以又有曲奇皮之稱。與葡式蛋撻的酥皮比起來,牛油蛋撻撻皮做法要容易得多,口感酥香松化,內餡嫩滑細致,一點也不會輸給葡式蛋撻。剛出爐的蛋撻趁熱吃口感最佳。 哪裡吃?
1、金華冰廳:老字型大小的茶餐廳,菠蘿包堪稱香港第一,現烤,個大,外皮十足酥脆,黃油融化與其合二為一,一口下去香氣四溢,果然不負第一的稱號。得獎西多士還有雞中翼也是招牌,味道無可挑剔。如果很餓的話還可以再點一份干炒牛河,量很大,一般女生一份就夠了。價錢便宜,來的本地人超多。經常有特價的午餐和晚餐供應,感覺很好。 地址:九龍太子弼街47號地下
2、檀島咖啡餅店(灣仔店):檀島咖啡餅店是以蛋撻出名的茶餐廳,它家的蛋撻聞上去香甜,口感又松又滑。沙爹牛肉麵湯汁濃厚,牛肉鮮嫩,面條富有嚼勁。餐館其他茶餐小食也都很好吃,奶茶味道香濃醇正。餐廳的裝潢很有港式風情,是電影《月滿軒尼詩》的拍攝地。 地 址:香港島灣仔軒尼詩道176-178號
3、泰昌餅家(尖沙咀天星碼頭店):香港老字型大小的連鎖點心店,蛋撻是一絕,連末代港督彭定康都無法忘懷。他家的蛋撻用的是少見的牛油皮,極酥極香,內陷一咬即晃,超級嫩滑,果然一吃難忘。還有莎翁這種幾乎絕跡的傳統包點,泡芙的外表,綿密柔軟的內陷,只吃一口就欲罷不能。叉燒批、老婆餅、蛋黃酥等十多種產品也非常暢銷,料足味美。 地址:九龍維多利亞港天星碼頭KP31-32地鋪
❺ 哪些美食去香港一定不能錯過
車仔面,車仔面是代表香港的地道食物之一。從前的小販推著車仔,車內有一格格的牛腩、牛筋、豬紅、豬皮、魚蛋、墨魚丸、鹵雞翼尖等等,客人指指點點,小販淥好了面,把食材鋪在面上,豐儉由人。
❻ 香港紅磡火車站附近有什麼好吃的
紅館附近有沒有什麼肯德基麥當勞之類的24小時營業店?只有唯一的一間麥當勞---九龍紅磡紅磡灣中心地下8號鋪 2362 2034
❼ 香港街頭小吃街在哪裡
現有一家不錯的街頭小食店,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黃大仙區新蒲崗康強街32-34號康強洋樓地下16A鋪。
香港街頭小吃街有很多,最早期的「為食街」位處中環士丹利街與嘉咸街交界,街內有多個售賣早、午、晚三餐及宵夜、糖水(甜湯)的熟食小販,後因為1997年香港發生金融風暴,店鋪租金大幅下降,令小販得以負擔鋪租,遂開始在店鋪經營,而且越來越受歡迎;
店鋪越開越多,而且多會集中於一處經營,如旺角的花園街、油麻地的廟街等都有大量的街頭小吃出售。比如旺角的花園街、油麻地的廟街等都有大量的街頭小吃出售。
(7)紅磡附近有什麼好吃的擴展閱讀:
一、香港街頭小吃:
香港街頭小吃的發展源遠流長,從19世紀開始,香港已開始有路邊攤檔,它們都是為了維持生計以及照顧社會低下層人士的飲食所需而出現的,至於街邊小吃攤檔則在1950至60年代初發展最為蓬勃。
售賣的小吃種類繁多而且價格廉宜,因而深受歡迎,後因衛生問題被政府逐步驅除,這些路邊攤檔遂開始進入店鋪內維持經營,雖然不再在路邊「推車仔」,但所出售的食物仍是街頭所售的小吃,因此極受歡迎。
香港街頭小吃的種類很多,例如雞蛋仔、碗仔翅、臭豆腐、生菜魚肉湯、魚丸、砵仔糕、牛雜、格仔餅、炸魷魚須、燒賣、煎釀三寶等等都屬此類,它們大多以紙袋或發泡膠盒盛載,而以竹簽或膠匙食用,即買即食,沒有任串燒、何餐桌等設備。據《蘋果日報》於2002年8月8日的一篇報道所示,香港人每天便吃掉55噸,約375萬粒的魚丸,數量驚人,足見香港人對街頭小吃的熱愛。
從香港街頭小吃的特色與發展,可見香港人獨有的香港飲食文化特色。香港人除了平日生活節奏快捷、工作速度快以外,在飲食方面亦可顯出港人講求快速的心態,不但吃的要快速,連製作食物的也要快速,才能在社會生存,街頭小吃恰好顯示出這個特點。
二、歷史發展:
街頭小吃在最初也是在街邊檔口先出現。街邊檔口的發展可謂源遠流長,早於1880年代已有街邊檔口的出現,它們日以繼夜做生意,而當時亦已有大牌檔的出現,大牌檔亦是在街頭擺賣的,是領有政府牌照而擁有比小販更大面積的擺賣地方,與小販有相似的地方。
其後更開始有「為食街」的出現,所謂「為食街」是指一些熟食小販集中在一處地方售賣食物予低下層市民,而最早期的「為食街」位處中環士丹利街與嘉咸街交界。
街內有多個售賣早、午、晚三餐及宵夜、糖水(甜湯)的熟食小販,50、60年代開始出現了大量小銷售賣街頭小吃,至1970年代開始,政府為整頓市容,重新規劃城市,開始抑止街邊攤檔阻街情況;至1997年回歸後,政府因為路邊擺賣食物衍生衛生問題而大力打擊這些無牌小販,令街邊小販的數目驟然回落,至近年,小販數目已大不如前,但街頭小吃已不再只限於「街頭」。
❽ 有哪些去香港一定不能能錯過的美食
香港是祖國的東方明珠,有美麗的維多利亞灣,有非常好玩的迪斯尼,還有聞名遐邇的海洋公園,當然還有許多不可錯過的美食:
1.魚蛋粉。魚蛋又叫魚肉丸子,味道細膩鮮美。魚蛋粉是以爽滑幼細的米粉為主料,以大地魚干、豬骨熬湯作為湯底,再加上魚蛋、牛丸、炸肉卷、魚塊等配料製成。米粉入口香滑,配料則各有風味。
碗仔翅
當然美麗香港的美食還很多,如果你去了,時間充裕的話,一定讓你垂涎三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