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昌邑什麼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昌邑什麼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0-22 16:20:03

1. 昌邑市有什麼好吃

好吃的都在大飯店,君福、翰林、新嘉、金鼎樓、招待所等等等等
麗景的雞爪幾年前去過一次,確實很不錯。

2. 昌邑特產

昌邑特產 斜子蘿卜產於昌邑城區東南5公里圍子後斜村一帶,該地因土質松軟沙性, 酸鹼度適宜,又加地處濰河東畔,水系獨特,所產青蘿卜以清脆上口、辣中帶甜而聞名鄉里。該蘿卜用刀切開,芯明顯比普通青蘿卜發綠,其如此明顯的「內在美」特徵讓冒充「斜子蘿卜」的商販望而卻步。 渤海對蝦 渤海對蝦又稱明蝦,個體較大,一般體長12-18厘米,體重20-50克。生命周期為一至三年。因渤海灣海岸線呈橢圓狀,昌邑轄區水域處於最南端,所以該水域水溫偏暖、海浪偏小,最適宜渤海對蝦生長繁殖,故成為渤海對蝦最密集的生長地。渤海對蝦肉質好,殼薄,可食比例較高,色澤鮮艷,近年開始大量出口國外。 風干雞 選一隻當年的雞(最好是公雞),不宜太大,四斤左右就行,放血後,不褪毛,從肛門劃小口取出內臟,殺時不能沾水取精鹽100克(按4斤重雞),在干凈鐵鍋內炒熱,根據自已的口味,可以加入花椒、五香粉等調料,從內到外用力均勻地塗抹在雞身上,雞胸可用細纖纖一些小眼,雞頭應在嘴裡等放上少許鹽,切記鹽要均勻,然後最好用穀草捆包,或者其它天然的植物捆包。放置(懸掛)在通風乾燥的地方,約20-40天就可食用。烹飪時再好乾蒸。願你美食能成。 風干雞吃的時候,先洗凈,加上配料,蒸、烤、燉、紅燒、黃燜均可。 其味芳香獨特。蒸熟後整隻雞撕著吃,鮮香適口,別具風味。 用水把表面的椒鹽沖洗干凈,放在窗口吹乾。放到盤中,盤子里放個能隔水的東西,如小蓖子,因為蒸的過程會有雞汁流下來。~ 上籠開鍋後再蒸五十分鍾,拿出來放涼。 去皮去骨,將肉撕成絲,下飯佐酒均佳。_ 皮骨不要丟掉,當家過日子要懂得算計。拿個小砂鍋,把皮骨放在裡面,加水煮湯,湯好時將皮骨撈出不用,隨意加入青菜做成蔬菜湯。 柳疃鎮金絲小棗 柳疃鎮棗樹發展較早,有近30年的歷史,主要品種是金絲小棗。該棗品質優良,肉質細嫩,鮮吃清脆爽口,干食口香如蜜,如將熟透的小棗掰開,肉斷絲連,拉長一二寸不斷,並且具有補血、養脾的功效,被人們稱為「果中珍品」。棗的用途很廣,可以用來生產棗茶、棗脯、棗汁、棗醋等,還可以加工包裝成箱,成為高級禮品,棗產品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金絲小棗不僅品質優良,而且價格穩、效益高、銷路好。柳疃鎮南范棗園,現有純園100畝,棗糧間作400畝,2001年該村棗園畝產達3300斤,棗糧間作畝產1000斤,總產量達到70餘萬斤,村裡人均增收近2000元,產品主要銷往北京、煙台、萊州等地及本市市場。 近年來,柳疃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大力實施「雙萬畝棗糧間作富民工程」,現已發展到純棗園種植5000畝,棗糧間作15000畝,存活棗樹30萬株,人均10株以上。品種主要有金絲小棗、梨棗、雪棗等,全部進入盛果期後,預計年產量可達2500萬斤,農民人均增收1500元,財政增收1 50萬元。 咸蟹子 蝦醬 蝦醬,昌邑北部沿海特產,蝦醬一般由在海上「使船」的船工現場製造,百姓僅僅購買了來吃,但是北部沿海一帶農村也有百姓自己在家裡做蝦醬的。不過蝦醬的腥味特濃,沒有吃過這個東西的人乍一吃還真享用不了,而習慣了的卻常年離不了這一口了,特別是大蔥沾蝦醬,非常對味的地方小吃,如今昌邑本地很多飯店都特意上這個小菜。 大黃姜 都昌盛產大姜,素有「姜鄉」之稱,得天獨厚的條件 ,使得都昌大姜塊大肉黃,質地細嫩,表皮光滑,辛香味濃,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在國內外市場非常暢銷,各種產品供不應求。生產的產品可做調味品、保健品,能健脾胃、增食慾,以及補腎、祛寒、解毒等。近幾年,經科學研究測定,在抗衰老,防癌及治療心血管疾病等方面,也具特殊效能。 都昌大姜目前種植面積達1.5萬畝,年產6萬噸,新上的大姜加工項目可生產分割包裝姜、姜芽、薑汁、姜芯、姜乾等產品,出口日本、南韓、香港等國家和地 區,國內對此類產品需求量也非常大。2001年全鄉大姜銷售收入10000萬元,創匯120萬美元,市場發展前景良好。 永安鯽魚 昌邑天然水系較為豐富,野生魚類也很多,尤其以雙台東永安的鯽魚最為出名,如果你到了昌邑,不吃一口永安鯽魚,那是相當的遺憾。 濰河水利風景區內建有城東橡膠壩、金口橡膠壩、金口斜拉橋、城東濰河拱橋、濰河景觀大堤、城區水系等水工建築

3. 昌邑有什麼美食

  1. 四孔濰鯉、昌邑蝦皮、山陽大梨、昌邑大姜、濰河銀魚、昌邑老面大餑餑、昌邑梭子蟹、萊州灣鱸魚、濰河口開凌梭、昌邑文蛤、紅扒肘子等。

  2. 在濰河,生長著一種體態亮麗、遠近聞名的「四孔鯉魚」。圍繞「四孔鯉魚」形成的魚文化,如奔騰逶迤的河水,深厚幽遠。

    「昌邑蝦皮」經國家工商總局受理正式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即「昌邑大對蝦」地理標志商標之後山東省昌邑市第二個水產品地理標志商標。

    山陽的山北麓及沿濰河沙質土地約3500畝,適宜果樹生長。當地果樹種植歷史極為悠久,其中以梨樹栽種年代最久,目前最古老的梨樹有明代初期的,樹齡在500年以上。

    都昌盛產大姜,素有「姜鄉」之稱,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都昌大姜塊大肉黃,質地細嫩,表皮光滑,辛香味濃,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在國內外市場非常暢銷,各種產品供不應求。生產的產品可做調味品、保健品,能健脾胃、增食慾,以及補腎、祛寒、解毒等。

    濰河銀魚是昌邑特產一絕,該魚種只在濰河北部的入海口處淡水和海水交匯處很小的水域中生息,所以產量很小,並且只在每年的春秋兩季可以捕的到,所以連昌邑本地人也不是可以隨時能吃得到的。

    昌邑梭子蟹頭胸甲堅硬,背部呈青黃色,體表色澤光潔。蟹體厚實,體型肥滿。肉質細膩,緊密有彈性。蟹黃凝固呈石榴紅色。

    萊州灣鱸魚是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萊州灣的特產。萊州灣鱸魚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紅扒肘子為濰坊地區歷史名菜,因其軟、料、肥而不膩,且營養豐富備受人們青睞。1997年被山東省貿易廳評為「山東名小吃」。

4. 昌邑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好吃的都在大飯店,君福、翰林、新嘉、金鼎樓、招待所等等等等。


麗景的雞爪幾年前去過一次,確實很不錯。


還有奎聚路南邊小肥羊金鼎樓四同活魚鍋附近幾家也都不錯。


燒烤的話汗牛充棟不好排名,但是說天香谷是一流的應該沒人反對吧。


南隅街上還有個小紅桶,有不錯的石鍋拌飯,排骨米飯,燒烤。


全福元cbd附近有個把子肉也還不錯,雞公煲也湊合。


絕味鴨脖沒想到回家也能找到,不錯。


水煎包的話無名路有個趙氏,不錯,新興家園東邊有個也可以,北海路北邊路西也有個不錯的來著。不過當年好吃的水煎包隨找拆遷都不知道去哪裡了。


對了還有cbd的兩岸咖啡,團購100,牛排還湊合,蘑菇湯不膩不錯,整個套餐完全對得起這個價格。


火燒的話前幾年靠近煙草那邊有個城隍廟火燒不錯,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最正宗的濰坊火燒自然是濰坊城隍廟火燒。


火鍋的話悅羊樓多年老牌子信得過,原來北海路北邊有個全聚合不知道還有沒也不錯,這兩家都是調料很好吃的。


小肥羊其實也還好,不過調料自己不太會調就感覺口味比前兩家差一點點。


順風天地添香也都還湊合。


朝天鍋也到處都是就不推薦了,大部分的店都不是自己煮的豬頭肉都是買的,口感可能都不錯,價錢大概也都是6塊一個豬頭肉卷,不過一定要選個湯是自己用大鍋煮的,以防勾兌啥的。


富昌街上還有建行後面的芥末雞多年老店了,往西婦幼保健院路南有個燉大魚的確實味美適合人多點吃桌。

5. 濰坊讓你最難忘的美食是什麼

說到濰坊的 美食 ,我彷彿又回到了當年,那個滿嘴流油有著蔥香味的肉火燒似乎就在眼前,好想好想再去吃一次,可是可是物是人非,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那是80年代,我在濰坊上學,剛剛從農村出來,到了大城市,一切是那麼的陌生和神秘,高樓大廈,寬闊的馬路,都是那麼的新鮮!

哪個時候,國家給我們每個學生的伙食費每個月是12.90元,糧食是32斤(其中還有30%的粗糧),20多歲的小夥子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哪夠吃啊,家裡又窮,沒有多餘的錢給我花,常常吃個半飽就算了!

每到禮拜六當地的同學領我們出去逛街,嘗當地的小吃,我永遠也忘不了第一次吃濰坊肉火燒的情景,剛出爐的肉火燒呈碗口大小,因熱氣和肉餡的充實而飽滿,圓滾滾的卻看不到捏合的痕跡,略扁平,顏色呈金黃色。肉火燒特點是皮酥、餡鮮香,外皮金黃色,咬一口外酥里鮮嘴流油,滿屋飄香。

那個時候的肉火燒是9分錢和一兩糧票一個!一個禮拜只能吃一個解解饞!

其實說到濰坊,想到最多的不是 美食 ,而是這里的風土人情,濰坊在很 多人心裡不止是一個地方,更多的是故鄉是思念。

對於一些從小生活在濰坊的人來講,每一道 美食 都充滿著家鄉的味道,記得那年小時候,家裡攤出來的第一張煎餅,鏊子下的柴火通紅,煎餅細軟可口,卷上一個雞蛋,一點辣醬,每一口都是一種能 夠享受,而如今想要吃到自己新攤的煎餅也是很難了。再有就是那一口肉火燒,不少人小時候就對肉火燒著迷,每每放學 肉火燒的香味就會飄滿整個院子樓道,還未出鏊子就會聽見滋啦滋 啦的油響聲,簡直好吃到爆棚,每每都吃到肚子鼓鼓的才過癮有沒有。

這口肉火燒本身就很誘人,我去過很多城市,吃過很多火燒,卻都 沒有這口老家的肉火燒可口,也許是由於家鄉的原因,這口肉火燒 讓人念念不忘,而自己做怎麼也做不吃那樣的味道,不是缺乏工具 ,而是那種味道只有濰坊人深有體會。

說完肉火燒,再來說說羊湯,其實對於不少喜歡喝羊湯的人來講,凡是有羊湯的地方都是一種享受,而濰坊也有很多羊湯館,記得從 記事起,就有不少成年人圍著羊湯館的桌子上喝酒吃肉,好不快活 ,那時候時常羨慕大人的世界,可以時常喝酒吃肉,現在想想,羊 湯更多的除了一種美味的享受,更多的是童年的回憶。

其實,最最難忘的不是濰坊有多少 美食 ,而是濰坊的家人,母親做 的每一道菜都記在心裡,哪怕是一碗小米粥,只要是家人做的,都 是滿滿的愛,是一種最深刻的思念。

濰坊的 美食 有很多:雞鴨和樂、肉火燒、朝天鍋、面條丸子做的都不錯,也有名氣。

但我最難忘的 美食 還是昌邑北部沿海一帶做的咸蟹子、蝦爬子、和椒子醬。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海邊的人會做海貨。

昌邑北部腌制咸蟹子,不像濰坊酒店裡腌制的咸蟹子還要放花椒、八角、蔥蒜什麼的,搞得吃不出蟹子的味道了。

昌邑北部人講究用大鹽粒子飽和的鹵水,腌制咸蟹子8-12個小時,什麼佐料都不放。放了佐料,就吃不成海鮮的味道了。

剛腌制好的咸蟹子並不是最好吃的時候,要放一段時間,「發發」就沒有腥味更好吃了。

蝦爬子,濰坊人叫蝦虎,網友叫皮皮蝦。

以前這個東東很便宜,現在炒作的價格有點高。蝦爬子做的最好吃的是昌邑下營招待所飯店有個叫李樹財的老漢,他和一個女廚師合夥開飯店很多年,菜做的很有特色,最拿手的還是腌制的蝦爬子。

用海水腌制蝦爬子4個小時取出來,風干後,蝦爬子爪成黑色,肉乾松的時候吃,那就一個吃不夠啊。

沒到冬天來臨的時候,昌邑北部居民都喜歡做椒子醬。就是用大蔥、辣椒、蟹子醬(不太肥肥蟹子用鹵水腌制後,踏湯湯水水的醬),也是講究什麼佐料也不放,就用大蔥和蟹子醬腌制。

現在城裡有些酒店也做椒子醬,紅紅綠綠的挺好看,(放雞精、味精、白糖調制)。我吃著總沒有農家傳統做法正宗。

當然,濰坊的蒸雞,做的也不錯。這個菜可能是濰坊的特色菜之一,別的地方沒有見過這種做法:把一個整隻雞蒸熟了剔骨,讓後把雞肉、蘑菇、木耳、白菜放在一起燉,涼卻後,放在盆里成凍,一家人慢慢享用。

最難忘的就是濰坊的肉火燒了,尤其是城隍廟的肉火燒 很出名的,並且城隍廟的肉火燒 歷史 久遠,色香味俱全,酥香可口。而且他的 歷史 也是非常的久遠,他是在清朝乾隆時期,那是老百姓的莊家年年受災。當時擔任濰縣知縣的鄭板橋看著慘狀 決定開倉放糧,帶領著老百姓們積極抗災,慢慢的老百姓的生活步入正軌,當初只是把面用木杠子壓面,把面和硬,還沒有肉火燒只是面火燒。

到清末民初的時候,老百姓的生活條件漸漸提升上來,又把肉裹入火燒之中,才有了肉火燒。城隍廟的肉火燒製作過程經歷煎、烙、烤、烘、蒸五步程序。整個過程十分鍾之內完成,時間過短,熟不了,時間過長,容易干。吃一口肉火燒配一口小菜喝一口豆腐腦人間美味!城隍廟在濰坊市的濰城區,城隍廟街道這一代是肉火燒鋪比較集中的地方,並且濰坊城隍廟的肉火燒名號比較響亮。

濰坊朝天鍋
濰坊的朝天鍋是非常出名的,作為地道的濰坊名吃,也是濰坊獨特的 美食 之一。為什麼腳朝天鍋呢?是因為煮菜的大鐵鍋沒有蓋子,所以稱為朝天鍋。主料有豬下貨、肉丸子、豆腐乾、驢肉等,再加上獨特的風味調料,再搭配幾個小菜,最重要的還有它的湯可以隨便喝,味道鮮美。

虎頭雞

虎頭雞,也叫做「松雞」,它 是壽光的傳統特色菜,也是傳統民間魯菜菜式。虎頭雞發源於山東壽光。以前說秋冬大批公雞宰後難以保存,但是雞斬塊、掛糊、油炸,入陶缸保存到來年,味道也不會變,而且這樣把炸完以後的雞塊兒狀如虎頭,所以這道菜就成為了故名虎頭雞。,選用新鮮肥美的雞肉進行烹飪,其味道鮮美,肉質鮮嫩,這道菜餚深受當地人的喜愛,這也是壽光人拿來待客的 美食 之一。

城隍廟肉火燒

「不吃肉火燒不算來濰坊」---火燒在濰坊深受人們的喜愛,最好吃的就是城隍廟肉火燒。肉火燒要經歷煎、烙、烤、烘、蒸五道程序。肉質鮮嫩,外酥里爛,皮薄而酥脆,香而不膩。不論你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早上起來吃上兩個肉火燒,來一杯豆漿或者一碗豆腐腦,馬扎一坐吃起來,享受人間美味!

雞鴨和樂

濰坊雞鴨和樂是山東濰坊地方傳統名吃,這道菜的主要主食就是雞和鴨還有就是一種面。和樂是由「河漏」演變而來的,對其進行樂改造,用小麥粉代替蕎面面,搭配上雞肉、鴨肉、鹵湯、配菜,吃過後絕對令人回味無窮!

壽光扒菇

壽光扒菇發源於蔬菜之都的山東壽光,它是一種漢族傳統名吃。壽光扒菇作為壽光獨特的 美食 在其他地區是吃不到的。以蘿卜、綠豆、青菜葉子為主要材料製作而成,製作工藝比較復雜,其口味清香獨特,深受人們的喜愛!

昌樂馬宋餅

馬宋餅是源於濰坊昌樂縣馬宋(現為營丘鎮)一道傳統麵食,故稱之為馬宋餅。傳地處山東半島中部的昌樂馬宋,是清朝初期魯東南士子進京趕考的必經之地。古時進京趕考之人多以步行,經過長途跋涉歷時一個多月的時間才以到達目的地。由於馬宋餅便於攜帶、存放時間長、耐消化之優點因此深受各方舉人的喜愛。馬宋餅是當地人手工做的一種油餅,經多次揉桿而成,用煎餅鏊子攤熟,口感柔軟而筋道,是當地人最愛的麵食之一。
綠豆扒谷

綠豆扒谷是一種正宗的山東壽光漢族名吃,很多人遊客不知扒谷為何物。以前每年的秋冬臘月是做綠豆扒谷的時節,大概是冬節不容易變質的原因。綠色扒谷是精選上等綠豆浸泡,用石磨加入菠菜或青蘿卜一起磨碎,然後攢成團上鍋蒸熟即可,綠綠的甚是好看,真正的"綠色"食品。吃法多以豬肉炒扒谷為主,用豬油炒鍋,將扒谷炒熟,放入粉條韭菜等,烹飪時尤其注意不能放入過多水,做好的扒谷松軟鮮香、回味悠長。

最難忘的 美食 有:

濰坊朝天鍋,非常出名,是地道的濰坊名吃,味道鮮美,是獨特的 美食 之一。

虎頭雞,選用新鮮肥美的雞肉烹飪,味道鮮美,肉質鮮嫩。

城隍廟肉火燒,要經歷煎烙烤烘蒸五道程序,肉質鮮嫩,外酥里爛,皮薄而酥脆,香而不膩。

雞鴨和樂,是濰坊地方傳統名吃,這道菜的主食是雞和鴨還有就是一種面。

請朋友們補充

最難忘的是濰坊昌樂一條街

6. 風箏之鄉濰坊,有哪些美食是非嘗不可的

說起來濰坊,在很多人的心裡唯一有些印象的應該就是濰坊的風箏節。其實濰坊除了有風箏節,當地的很多美食也是值得品嘗的,不相信的話,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濰坊都有哪些地方美食。

1、濰坊朝天鍋

濰坊朝天鍋是一道傳統名菜,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民間早市。當時濰縣趕集的農民吃不上熱飯,便有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鐵鍋,為路人煮菜熱飯,因鍋無蓋,人們便稱之為"朝天鍋"。鍋內煮著豬下貨、肉丸子、豆腐乾等。湯沸肉爛,顧客圍鍋而坐,由掌鍋師傅舀上熱湯,加點香菜和醬油等,並備有薄面餅,隨意自用。

以上是給大家分享的濰坊的6道地方美食,到濰坊的朋友可以找找嘗嘗,歡迎濰坊的朋友給留言進行補充!

7. 濰坊昌邑名吃有啥

1、涮羊肉-城裡街的廣隆齋、公路局對面的岳陽樓、南店村南路西的禮財,北海路農村信用社對面的方圓也不錯,就是現在人不多。
2、芥末雞-南逄的北馬村、建行後付徐村;

3、活魚火鍋-鋼材市場;

4、燉狗肉-圍子北陶村;

5、燉全羊-柳疃東付村、供電賓館對面的南店村;

6、牛肉包-東苑派出所南的溝南牛肉包二店、建行對面的一店;

7、鮁魚水餃-君福酒店二店下的砂鍋店(吃時一定蘸蒜泥);

8、蘭州拉麵-西關街西首的廷富(湯鮮、味正,昌邑最好)、麻紡對麵店(兩家是親戚);

9、朝鮮冷麵-天水市場西門南200米(朝族開的,夏天與狗肉火鍋吃格外美);

10、四川火鍋-北海路北首路東巴將軍;

11、全雞-卜庄老王全雞店(鎮址);

12、野味(鯽魚、螞咋、泥鰍等)-雙台鄉西永安村(在莊裡,有全昌邑年紀最大的服務員,呵呵);

13、全鴿-石埠鎮流河村;

14、全鵝-太保庄鐵礦;

15、梨花水餃-飲馬鎮山陽村(4、5月才有,新鮮的在4月底一周內);

16、癩蛤蟆-飲馬鎮熬頭埠村;

17、全驢宴-龍池鎮馬曲村;

18、粥-體育場門口的聚昌源粥府,已遷汽車站對面(寒冬小聚,幾樣薄粥,花費不多,暖意融融,其樂無窮)(其他粥店,衛生問題多,曾親見四撥客吃出哼哼,巨惡之極,服務員竟說是蔥花糊了,難道蔥花有翅膀么?不多說了~~);

19、狗肉火鍋-西關無名路的朝鮮狗肉館(高麗風味,鮮辣淳厚,滋味獨特);

20、野兔肉-奎聚街辦宮家郗水、卜庄鎮辛庄村,同心家園南面的小胡同;

21、交通街,彩虹橋下的怪味合悶鍋

22、君福二店斜對面的瘋狂烤翅(煙草公司附近也有一個)

23、新疆大盤雞——天水池旁邊(昌邑賓館向南走):物美價廉,好吃不貴,味道正宗

24.雞丁米線——維客利向東走(味道好,也比較干凈,如果想吃要早去,否則就沒有位子了)

25.四川菜---汽車站旁邊一個「天府」 老好吃了!! 26.砂鍋--山前街過大年餃子對面,在北海路南首到了南逄那邊也有一個,據說是一家子。 說說飯店。飯店是分檔次的,價格、質量、服務直接決定了飯店的檔次。這里就綜合的說吧。
君福,招待所東樓,萬豪,就不必說了吧,貴,當然東西也不錯,不比濰坊的差,尤其是價錢方面。適合招待貴賓或者求人辦事之類。朋友小聚就有些奢侈了。
全福樓,龍鳳山莊,城北,東雲閣,聚昌源庄戶城,這幾個店菜色也不錯,價格比君福低,環境也可以,業務酒場,朋友聚會都是可以選擇的。全福樓就不必說了,昌邑人一般都知道。山上風景很是不錯的,尤其是傍晚去,感覺很是不錯,夕陽穿過樹林的間隙,彎彎曲曲的走廊,栽種的葫蘆沿著走廊的柱子爬到上面。包間內還能看到復古的土炕,小桌,斗笠,蓑衣,還有裝糧食的升之類。不過司機不能喝多酒,晚上下山的路尤其要小心。城北的菜色還不錯,幾乎天天客滿,晚點都訂不到單間,門前車都停不下,裝修過之後環境也比以前好一些,只是服務態度不咋滴,服務員少。去東雲閣主要吃海鮮,魚做的也不錯。聚昌源庄戶城的菜色不錯,環境也不錯,幾個好友小聚喝點小酒很是舒服,個人比較喜歡的是服務生基本都是小夥子,看著舒服,嘿嘿。
該說小飯館了吧。安家埠的亨達園,農家小院改的飯館,老闆和老闆娘不錯,特色菜是驢肉,還有不得不吃的韭菜豬肉餡的鍋貼,菜也不錯,不過好像廚師經常換,菜色也偶爾有出入,比較適合朋友聚會。同心家園南門偏東路南鼎源酒家,炒菜也可以,只是比較吵鬧,老闆娘有些摳門,不過目前在家生孩子。城裡街市立醫院東富中富,就是以前半畝園那個院子,主要是農家菜燉菜,我喜歡吃那兒燉的山葯白菜,鴨脖也不錯。婦幼保健院西面的誠德飯店,也是個農家院,主要是吃魚,還有蛤蜊雞,最少要4個人去,一般的魚都6斤以上,人少了吃不了。206邊上,南店新建的沿街樓那邊曉冉飯店,以前在絲綢廠邊上的小破屋那兒,店雖小菜不少,海鮮也不少,炒菜一般。車站旁邊的天府,N年了,還是那味,個人比較喜歡吃那兒的剁椒魚頭和魚香肉絲,老闆娘的待客態度讓我去一次夠一次,都很久沒去了。
愛吃雞的人不少吧。南店的辣子雞,大家都知道,很多年了,味道不變,只是沒有別的菜。南店南路東的王小二炒雞,買賣不錯,去吃過一次,雞是好雞,做的一般,付徐城後的芥末雞更是不必說,很多年了,整天爆滿。南隅街有個紅艷辣子雞也可以,只是別的菜做的實在不敢恭維。北馬的雞也不錯的,農家小院,個人認為原汁雞比較好吃,只是比較遠,沒車是去不了的。
吃魚能讓人聰明,自然不能不吃。誠德的魚已經說過了。氣象局附近的友聯酒店,主要吃魚,魚也不小,吃完魚可以做魚湯。愛吃酸菜魚和水煮魚的不少吧?南隅街都一處的魚不錯,還有說東面那個店不錯的,這個就不說了,大家都比我清楚。不過鯰魚還是少吃的好,野生的基本到不了這些小店裡,飼養的還是不吃的好。還有雙台西永安最西面的那個店,忘記叫什麼名字了,鯽魚做的很好吃,還有噶呀(一種魚,魚肉細膩),有時運氣好還能吃到泥鰍,野鴨,麻雀。
該說火鍋了。順風肥牛,小肥羊,天地添香,悅羊樓,廣盛宮比較好的幾個了。廣盛宮的環境不錯,適合情侶約會。 順便說一下,天地添香真對不起他們全國連鎖的招牌。。。
在北海路建行北面路東的臨朐全羊館的羊排和羊腿還不錯。
還有狗肉。聞見狗肉香,神仙也跳牆。何況你我?在圍子陶埠村路邊有個狗肉館,狗肉很是不錯,老闆不以賺錢為主,晚上基本不接客,熟人可以。新村街路北也有個小狗肉館,叫什麼名字忘記了,狗肉火鍋,也不錯的。無名路北面有個朝鮮狗肉館,現在不知道還在不在。
還有啥好吃的呢?額,兔子,李家埠十字路口一直向西兩公里左右,到了村裡,向南,然後向西,有個農家小飯館,那裡的兔子燉的不錯,朋友喜歡吃那兒的干辣椒嗆菠菜,很是不錯。還有鴿子,昌邑法庭向東,在路邊的一個農家,掛了牌子「食鴿居」很小的店,老闆很熱情,三五個好友去要幾只鴿子,拌幾個小菜,喝個小酒很是不錯,夏天的傍晚還可以上房頂上去,呵呵,不怕喂蚊子就好。食鴿居還有鵝,好像是燉的吧,吃過一次,再也不想吃,鵝肉比鴿子差的太遠。
夏天到了,燒烤必不可少,不是為了吃,只是在晚上幾個人聚聚,聊聊天,喝喝酒,燒烤是最好的選擇。現在新村街的確已經變成燒烤一條街了,想吃燒烤去那沒錯。呵呵~~ 現在還有了烤全羊,烤羊腿,就在福海足道下面~~ 誰有空請我吃啊!!!! 補充
無名路的胡記麻辣燙,過段時間不去就跟少了些什麼似的,叫一份麻辣燙,一瓶可樂,爽!煙草公司路口旁的桂林米粉,同事拉著去吃,吃過只有一個感覺,辣!實在是辣!不過吃的人還不少,店裡有免費的骨頭湯。建行北濰縣肉火燒,味道不用說,我一次能吃倆,嘿嘿。南隅街小學東面的九九鴨脖王,愛吃鴨脖的都知道。家家悅旁邊有個擺攤賣魷魚的東北哥們,胖乎乎的,近乎光頭,媳婦挺漂亮的,他總是在做魷魚的時候撒一把洋蔥末,他的魷魚很好吃,我喜歡,嘿嘿,俺的哈喇子啊。車站南的吉祥餛飩,餡種類很多,不過俺吃過一次就不想了,都是冰凍的,不鮮。家家悅西那個萬祥坤餛飩俺沒吃過,聽朋友說一般。天水市場西門北有一家手擀麵館,純手擀麵,有干拌面、炸醬面、紅燒牛肉麵、雞蛋面,俺比較喜歡紅燒牛肉麵,嘿嘿,不過還是喜歡吃干拌面的同志比較多。
農機賓館的烤鴨,和正宗的北京烤鴨相差無幾,昌城賓館的微波鮁魚味道也很不錯。另外還有招待所南樓,比東樓實惠多了辣子雞得上卜庄老王辣子雞店,比南苑那個強得多。再就是陶埠的狗肉不如新村街那家狗肉火鍋好吃,大家可以比較一下。

吃甲魚還得到盛和居和濰水乳鴿,如果吃野生的就貴了,吃養殖的一般百姓還能接受。

說到吃不能不說一下昌邑的水餃,楊桂芝是老牌子了,不過最近生意也不如以前了,陽光水餃城,聚香源水餃都不錯,炒菜也可以,陽光那邊的黃瓜餡的非常不錯,新開的過大年也不錯,在山前街、都昌街辦後面伙房的咸蟹子是一絕。好似以前也有人提過。西苑明志酒樓的豬頭很夠味,可是要少吃才香。中台村裡的肘子雞也有幾個特色菜。南店的獨一處餛飩量大味美

8. 昌邑有啥好吃的

雞鴨和樂 坊傳統名吃,據說起源於山西、陝西,後經北京傳至濰坊,由歷史上的「河漏」演變而來。「河漏」是用蕎麥面在密鑿細孔的河漏床上壓出的面條,本是農家日常食品。濰坊人對此作了改進,用小麥代替蕎麥面,並配以雞鴨肉、「憨肉」和小調料的鹵子,用期諧音取名「和樂」,因鹵子以雞鴨為主,遂名「雞鴨和樂 」。

經民間食品藝人不斷加工發展至今,成為人勻喜聞樂見的麵食。它以製作考究,佐料齊全、味美湯鮮而聞名齊魯大地,又以味美價廉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1997年雞鴨和樂被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貿易廳分別評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

9. 濰坊昌邑的名小吃有什麼

哈哈,濰坊的小吃可多了去了,比如:朝天鍋、雞鴨和樂、全羊宴、濰縣五香肉、芥末雞、酥魚藕、濰縣辣皮、麻汁雜拌、濰縣蒸雞、芝畔燒肉、肉火燒、三頁餅、杠子頭等都是濰坊市的著名小吃,而且有好幾種都被評為「中華名小吃」。還有最著名的濰坊蘿卜!
哦,饞死了,好吃好吃!濰坊最有名的冷盤-----濰縣辣皮,濰坊的辣皮,那叫一個好吃,黃瓜、西紅柿、粉皮、香 菜、蛋皮、甜醬肉,用蒜和醋拌。黃瓜絲要細,西紅柿要紅,香菜絲要短,蛋皮要勻,肉絲要用甜醬炒的入味充足,蒜和醋也要多,那樣才好吃呢!北宮西街卧龍酒店的大蝦面!

虞河路西側,勝利街、福壽街之間,有家川妹子酒家,裡面的水煮肉片還好(要豬肉的),麻辣小龍蝦 味道挺不錯。

金海灣的冷盤香腸片很好,家常豆腐也不錯,主要是生吃金槍魚很好.

肉火燒 城隍廟的肉火燒最好,向陽路路口的那家最好,面軟,肉鮮,老闆娘親自上爐烤的.

10. 昌邑市美食

昌邑市美食有昌邑熱合菜、雙台鯽魚、昌邑咸湯、昌邑銀魚、昌邑蝦醬、昌邑老面大餑餑、昌邑蝦皮、昌邑梭子蟹等。
1、昌邑熱合菜:昌邑熱合菜酸中帶鮮,濃香撲鼻,大蒜、醋、香菜、與白菜菠菜的味道全部合到一起,就如西方的雞尾酒,實乃東方的調和菜。
2、雙台鯽魚:優越的地理位置,鹹水和淡水的交匯導致這里的鯽魚沒有海魚的腥味又有海魚肉的緊致,做出來的魚肉十分美味。
3、昌邑咸湯:昌邑咸湯是一道湯菜,主料為小麥粉、海鮮肉等。
4、昌邑銀魚:昌邑濰河銀魚是昌邑一絕,該魚種只在濰河北部的入海口處淡水和海水交匯處很小的水域中生息,所以產量很小,昌邑銀魚細如竹筷,白如銀條,透明無骨,肉細味美。
5、昌邑蝦醬:蝦醬是山東省昌邑市北部沿海的特產,昌邑蝦醬一般由在海上"使船"的船工現場製造,百姓僅僅購買了來吃,蝦醬是常用的調味料之一。
6、昌邑老面大餑餑:昌邑老面大餑餑是山東濰坊昌邑的特產,現在已經形成市場化,自從上市以來深受消費者歡迎。
7、昌邑蝦皮:是昌邑市漁民捕撈的傳統品種,屬渤海南部種群,因蝦小、肉堅實、味道鮮、營養價值高,廣受消費者的喜愛,在國內外市場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8、昌邑梭子蟹:昌邑地勢低平,河流眾多,地理位置優越,海岸線長,灘塗廣闊且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期,具有冬暖、夏涼、春冷、秋溫的特點,與梭子蟹的質地特點緊密相連,適合梭子蟹的生長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