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煮粽子加什麼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煮粽子加什麼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0-22 00:28:06

㈠ 粽子加什麼配料好吃

甜粽子加蜜棗或者紅豆,咸粽子加臘肉或者臘腸之類的。
按照口味來說,粽子一般就是甜咸之分,而到餡料的使用上就花樣百出了。比如鮮肉棕、蜜棗棕、雜糧棕、鹼水棕、水晶棕、豆沙棕、八寶棕、紫薯玉米棕、香菇雞肉棕、水果棕等等。
粽子要在煮之前放一點食用鹼和食用鹽,鹼和鹽溶於水中後,鹽引出糯米的香甜味,鹼可以使糯米更加軟糯,那麼多加這2樣料煮出來的粽子,既香甜又軟糯,會比之前好吃。包粽子放不放鹼,主要取決於包的是什麼口味的粽子,如果包的是鹼水粽的話就在包粽子的時候就需要加入適量的鹼。但如果包的並不是鹼水棕的話,就沒必要再放食用鹼進去了,因為一般在粽子里加食用鹼,是鹼水粽的做法,其他口味的粽子是可以不用加食用鹼的。

㈡ 煮粽子時,除了清水還要加什麼才能更好吃


【小貼士】

1、煮粽子,一定要記得加入食鹽和食用鹼,這兩樣食材都是家裡最常見的食材。

2、煮粽子的時候,大火燒開再轉中火,最後讓粽子在鍋中多燜上一小會,粽子香味才會更濃。

3、煮粽子之前,記得先讓粽子多浸泡上一小會,讓糯米充分吸足水分,煮出來的粽子,就會特別軟糯。

㈢ 煮粽子多加哪幾樣東西,粽子軟糯香甜,不夾生不露餡呢

煮粽子多加哪幾樣東西,粽子軟糯香甜,不夾生不露餡呢?

煮粽子比較簡單,馬上用電飯煲,一個半小時就煮好了,但想要煮出軟糯香甜的粽子並不簡單。很多人燉的粽子,不然煮爛了、露餡了,不然還有些半生半熟,沒燒開,都是方法不對所造成的。別覺得把粽子丟進水中就能燒開,也必須掌握很多技巧的。

當你家裡還有沒煮完的生粽子,一定要跟我學習正確的做法,保證煮得美食。煮粽子的方法,我是和母親學的,她煮了幾十年了,經驗豐富,告訴我水中多多的3樣,不僅讓粽子美味可口,而且不流失營養元素。下面我就把方法告訴你們。【煮粽子加3樣】

【煮粽子】冷凍的生粽子,取出先解凍。如果直接煮的話,很容易崩裂。把生粽子放進涼白開里泡20min,吸咐一些水分。鍋中添加許多涼水,煮粽子時間很長,水寧願多一些,也不能少,不然就會半生半熟。水裡加上一勺鹽、一勺糖、一勺食用鹼,翻拌後放入粽子。

水面要未過粽子至少2個小指,爆紅燒開後文火煮1個半小時粽子就煮熟了,想煮得快一點,可以用高壓鍋,上汽後壓30min,再燜30min,粽子就熟了。歡迎各位評價討論,如果感到文章自己對自己合理,請給我收藏、關注點贊、點評、共享、關注,讓更多人看到,讓大家都一起學習,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們下次再見!

㈣ 煮粽子,在清水裡加這3種調料,煮熟的粽子,清香軟糯,味美可口

煮粽子,在清水裡加這3種調料,煮熟的粽子,清香軟糯,味美可口 。大家好,我是蒲公英 美食 記。又到了與大家分享 美食 時間了,你們准備好了嗎?

時間過得真快,在過十多天就到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了。在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中,端午節的叫法最多。有的地方叫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粽子節、正陽節、女兒節等。 現在用得最多的當數端午節這個 名稱了。

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端午節食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忠臣屈原。他的那份愛國情懷被世人所稱贊。同樣他在 歷史 上也有著無比重要的貢獻,自屈原起個人風格的詩詞歌賦被世人所接受。自屈原起,粽子已成為國人在端午節時的必備食物了。在這個物流飛橫、利益當先的 社會 里,這個傳統的節日已找不到當初的節日氣氛啦 !

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餡料和桐葉、蘆葦葉等,蛋黃豬肉餡、板栗豬肉餡、桂花餡、紅豆餡、紫薯餡、豆沙餡等。由於各地飲食習慣和口味不同,粽子分為咸粽子和甜粽子兩大種類。


其實說到粽子,每到端午節的前幾天,我家都會准備包粽子的食材。自己做的粽子既經濟實惠且又干凈衛生。其實包粽子手法很簡單,只要多練習掌握技巧就好。

有很多人就會發現自己做好的粽子,煮熟吃起來口感不好發硬還不香甜。其實煮粽子不是用清水煮熟就好吃,水裡要多加三種調料,這樣煮出的粽子才會香甜可口!

下面就給大家分享煮粽子的方法、小技巧以及注意事項。

其實很多朋友煮粽子就像煮水餃一樣,水燒開了倒入粽子。煮出的粽子外表軟裡面會出現半夾生現象!大家一定要注意。

1、煮粽子的正確方法是冷水下鍋。鍋里加入清水後,再加入 食用鹽和食用鹼或小蘇打 ,攪拌融化後,再放入包好的粽子。

2、煮粽子需要時間很長,鍋里的水要一次加夠,防止粽子還沒煮熟鍋里的水就燒干啦。

3、有高壓鍋的朋友,用高壓鍋的煮先大火煮上氣,在用中小火煮30分鍾就熟透了。用普通鍋煮粽子先大火燒開,再小火煮兩到三個小時,再燜二十分鍾粽子就熟了。這樣煮熟的粽子不會出現半夾生現象!


小技巧

1、我們包粽子一般都用粽葉或是蘆葦葉包裹而成,在水裡加少許精鹽,這樣蘆葦葉里的清香味能滲到糯米里去。

2、小蘇打可以破壞肉質纖維,使肉質松軟、鮮嫩。

3.食用鹼可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食用鹼可以幫助糯米煮熟,同時軟化口感。

注意事項

1、煮鹹味肉粽子時,在清水裡放少許的 食用精鹽和小蘇打。

2、煮甜味粽子或粗糧粽子時,在清水裡放少許的 食用精鹽和食用鹼

㈤ 粽子放哪些配料更加好吃

作為美食之國,自然在包粽子這件事上也有多種花樣。就口味來分,平時喜好甜食的南方人反而更喜歡吃咸粽,而愛好鹹味的北方人反而偏好甜粽。而潮汕地區有種粽子的包法則解決了這種甜咸粽之爭,將甜咸兩種餡料包在一起,一次性滿足兩種口味需求。

1.經驗告訴你蛋黃棕要想做的好吃,不要偷懶買真空包裝的鹹蛋黃,買生鹹海鴨蛋分離出來的鹹蛋黃最好吃。

2.糯米和粽葉都要提前用清水泡過夜,泡好後瀝干, 包粽子的時候手不要太用力,我開始的時候老包不好總是漏米,後面手放鬆點包就包的很好了。

3.糯米煮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的物質,會增加胃的負擔,建議腸胃不好的朋友,包括老人和小孩,不要吃太多,否則易造成消化不良出現腹痛腹瀉和胃酸過多等症狀,粽子再好吃,也要節制哦!

㈥ 煮粽子時,只用清水煮就錯了,多加2樣東西,軟糯香甜更好吃

本期導讀:端午節包粽子,用這樣東西泡米,蒸出來的粽子更清香好吃!

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這天,賽龍舟、飲雄黃、吃粽子,尤其是粽子深受老百姓的喜愛。粽子是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流傳的,它也是中國 歷史 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 美食 。

粽子除了可以在外面買,也可以在家自己包。自己在家包的粽子安全衛生,而且餡料也可以多種多樣,自己隨心搭配。粽子很多朋友都是直接用清水去煮,這個方法是錯的。煮粽子的時候多加兩樣東西,粽子更加軟糯鮮香、更加好吃。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做法吧!

【所需食材】

糯米適量、黃梔子適量、蜜棗適量、粽葉適量、食用鹼適量、白醋適量。

【做法步驟】

1、首先准備包粽子的糯米,再准備一些黃梔子,用黃梔子泡過的米更加清香好吃。把黃梔子放進密封袋中,將其敲碎,敲碎之後,黃梔子裡面的黃顏色才能夠融出。黃梔子不僅可以給糯米染色,讓它變成那種金燦燦的黃色,而且還自帶一股清香的味道,這種味道和粽葉搭配在一起更加好聞。

2、將敲碎後的黃梔子倒入大點的盆中,加入適量溫水,浸泡10分鍾左右,泡的過程中攪拌一下,這樣可以讓顏色更快融出。泡好之後把黃梔子的渣子全部過濾掉不要。這些黃梔子水我們用來泡米,准備一些圓粒的糯米,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更加軟糯。

3、往黃梔子水中倒入兩斤糯米,用小鏟子攪拌一下。攪拌時,可以看到這個水的顏色會慢慢變淺,這是因為糯米已經把它裡面的顏色吸收掉了。把糯米浸泡大概一個小時左右,泡成金黃色就可以了。

4、泡好糯米以後,我們准備一些洗好的粽葉。如果您買的是新鮮粽葉,直接清洗就行。如果買的是干粽葉,還需要提前一晚將其泡水,泡好水之後,粽葉才會更加柔軟,包的時候就不容易破。粽葉清洗干凈後,我們還需要把粽葉煮一下,目的還是讓粽葉變柔軟一些。水開之後,放入粽葉煮大概5分鍾左右,把粽葉煮軟,水的顏色變黃就行了。粽葉撈出之後千萬不要過涼,讓它在水中自然冷卻。

5、粽葉處理好之後,我們把糯米全部撈出,裡面黃色的水倒掉不要。我們把粽葉彎折成小漏斗的形狀,但是在彎折的時候,一定要錯開一個角,這樣粽子就不會漏米了。

6、先往這個小漏斗中放到一半的糯米之後,放上一顆紅棗或者蜜棗,剩下的一半再用糯米給它蓋住。蓋好之後,我們就可以將其包起來了。先用手把它拍一拍,這樣的話可以讓糯米更加瓷實。把上半邊比較大的粽葉直接當作蓋子給它蓋上來,而下半部分一定要用手把中間的地方往裡面收一收,這樣就相當於粽子的四個角都是窩著的。每一個角都被彎折過來,這樣粽子四個角都不會漏米。

7、最後把多餘的這一節粽葉在中間的位置彎折一下,先往中間將其對折,之後往其中的一邊彎折過來。折好之後,剛好四個角,形狀很像我們小的時候吃的那種粽子糖。四個角全部折好之後,中間用棉線將其捆好。大一點的粽葉用一片就行,小一點的粽葉建議您用兩片。

8、要記得包粽子的時候,如果用兩片粽葉,一定要一頭一尾給它對調著來,這樣包出的粽子不僅好看,而且中間不會打滑,包好的粽子也就不會漏米了。每一個角都是彎折過的,相當於四個角都給它兜住了,這粽子裡面的米就不會漏了。

9、粽子包好之後,我們就可以拿去蒸或者煮了。一般的話我們用普通的燃氣灶煮的時間要在4個小時左右。如果使用壓力鍋就更好了,不僅煮的時間大大縮短了,而且煮出來的粽子也會更加軟糯。將粽子全部放進壓力鍋,然後加入清水,水量一定要沒過粽子才行。

10、粽子全部放入鍋里之後,往裡面加入2克左右的食用鹼,再放入5毫升左右的白醋。鹼和醋這兩味調料一定要加,它和裡面的黃梔子發生反應,粽子就會變成翠綠的顏色。之後往裡面加好水,咱們就可以拿去煮了。煮之前最好檢查一下,看看您包的粽子有沒有漏米的,如果有的話提前挑出來,否則最後煮出來就是一鍋粥了。蓋上蓋子,用大火煮一個小時。煮一個小時之後,再給它泡上一兩個小時,泡好之後,這粽子就能出鍋了。

(1)粽子我們除了包蜜棗,我們還可以包紅豆沙、綠豆沙、板栗、豬肉、蛋黃等,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隨意搭配。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我們在包粽子的時候,這米一定要放緊一點、扎實一點,這樣最後包出來的粽子就會更加飽滿,吃起來也會更加Q彈。

(2)如果您准備的餡料是豆沙類的,記得一定要把這個豆沙提前用手給它搓成小圓球,這樣。可以做到每一個粽子裡麵包的餡料大小均勻,基本上趨於一致,而且也省的每包一個就去挖一點豆沙更加的麻煩。

(3)用這個方法做的粽子,簡單快速,最重要的是你也不用提前泡。將粽子全部夾出之後,可以給它過一下涼水,也可以直接放涼。像這種甜甜的圓粒糯米粽子,可以熱著吃,軟軟糯糯的,也可以放涼了再吃,Q彈有韌性。但如果您包的是肉粽,那就只能熱著吃了。

(4)粽子在糯米的選擇上也是有區別的,圓粒糯米相對來說比較軟糯,長粒糯米更加有嚼勁,更加硬。圓粒的糯米適合咱們包北方的甜餡,而長粒糯米適合包肉粽。

(5)經過長時間蒸煮,蜜棗基本上已經看不出整體的形狀,全部化為軟軟的餡料。糯米和蜜棗的香味摻雜在一起,超級香,咬上一口軟糯Q彈,味道更加回味無窮。

以上就是給大家分享的粽子正確的做法,用黃梔子水泡糯米,一方面可以增加糯米的顏色,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粽子的清香度和軟糯程度。另外在煮粽子的時候,要加一點食用鹼和白醋,可讓粽子變成翠綠色,讓人看了更有食慾。喜歡吃粽子的朋友,趕快收藏起來吧!

㈦ 煮粽子裡面放什麼東西容易煮

煮粽子是端午節比較常見的一種習俗,大多數地區都會在這一天煮粽子吃。在家裡面煮粽子也是有一定講究的,有些人在煮粽子的時候會放一些食用鹼,這樣可以讓粽子熟的更快一些,味道也更軟糯一些,粽子其實還可以和雞蛋、鴨蛋等一起煮著吃,這個也是一種風俗。

一、煮粽子裡面放什麼東西容易煮

食用鹼。

在水中加入適量食用鹼,可使粽子軟糯,減少蒸煮時間;在水中加入1勺食用鹼,蓋上鍋蓋,將鍋內的水燒開,轉小火煮2小時。時間到了,關火再燉一個小時,鍋就好了。

煮粽子時,需要在鍋內加入少許食鹽和食用鹼,因為食鹽能刺激粽葉的清香,也會導致糯米的甜味,而食用鹼可以避免糯米中營養的流失,還能使糯米變得更軟糯,所以在煮粽子時,只要加一點鹽和食用鹼,就能使粽子嘗起來更甜更軟糯。

二、煮粽子裡面還可以放什麼一起

雞蛋,鴨蛋和鵝蛋。

棕籽與生雞蛋、鴨蛋的結合,不是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考慮的,而是一種多年來的民間文化。但兩者的結合似乎並不容易消化吸收。如果合適的話,沒關系。首先,糙米的蒸煮時間一定要足夠長,至少要兩三個小時,因為它是脆米飯後容易消化的。

煮雞蛋的時間越短越好。五六分鍾就夠了,也就是說,蛋黃很快就會凝結。這時雞蛋的營養最好,更容易消化吸收。如果烹調時間過長,生雞蛋中的蛋白質會轉得過多,不僅營養物質的消化率低,而且不易消化吸收;其次,每天最多吃生雞蛋2個,蛋白質過多容易對腎功能產生壓力;第三,做粽子時,可以加一塊15-20克的五花肉。吃的時候最好加純蜂蜜或糖。潤腸助消化。

三、粽子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不能和不易消化、又甜又膩的食物一起吃。

粽子熱量高,粘性強,不易消化,油膩。因此,吃粽子後,不要吃一些肥肉、糕點、紅薯、饅頭、土豆、油炸食品等,否則會加重脾胃的消化負擔,引起腹痛、嘔吐、消化不良、腹脹、惡心等身體不適。

評論:

有消化不良、脾胃功能差、發熱等症狀的人不能吃粽子。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含糖量高的甜粽子。

㈧ ​煮粽子水裡放什麼能讓粽子更軟

粽子是很受歡迎的一種傳統美食,它煮的時候是比較花時間的,並且還要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煮粽子的火候、時間。有些人在煮粽子的時候,會在水裡面放一點食用鹼、食鹽或者白醋,這樣可以讓粽子煮出來更香更軟更好吃。

一、煮粽子水裡放什麼好吃

1、可以放食用鹼

食用鹼能使糯米更柔軟、糯得更快,所以不會有夾心的感覺。鍋里不要放太多的粽子。大約一克。如果不方便,用我們調味品罐里的小勺子,大約半個小勺子。

2、可以放食鹽

我們做粽子時,不僅要用水,還要加點鹽。鹽能刺激粽葉的味道,使粽葉更甜。粽子不好做。我們煮得越久越好,煮好的粽子需要再泡一次。

3、可以放白醋

煮粽子時,需要在鍋里加一點白醋。一大鍋粽子上可以滴上大約兩到三滴白醋。白醋可以防止葉子變色,否則葉子就不會變綠,看起來也不太好看。

二、煮粽子有什麼技巧

1.粽子應該用冷水煮,因為最好用冷水煮。隨著水溫的升高,葉子的香味會逐漸滲透到糯米中,煮好的粽子會更加香。另外,冷水煮粽子可以使煮好的粽子有同樣的成熟度而沒有硬核。

2.煮粽子的水大約是兩英寸,因為粽子在煮的過程中會膨脹。如果水不夠的話,上面的粽子會被推出水裡,水不易煮熟,煮出來的粽子也不夠軟糯

3.如果用高壓鍋煮飯,可以用開水煮熟,把粽子擺放整齊,然後提前倒開水,使水位高於粽子的水位,用大火加熱,待蒸汽開始冒出來時蓋上半小時左右

三、煮粽子要注意什麼

1.煮粽子的時候,如果發現中間的水少了,可以在鍋里加入適量的開水代替冷水,

2.建議晚上不要吃粽子。粽子通常是用糯米做的,糯米很粘,晚上很難消化。因此,建議晚上不要吃粽子

3.如果你在家做粽子,不要放太多糯米在裡面。否則,煮飯時,米飯會膨脹,很容易炸開粽子,造成粽子里水分過多,味道不好

㈨ 煮粽子,別只會用清水煮,牢記多加2種料,粽子軟糯,營養不流失

光陰似箭啊,轉眼間端午節就快到了!很多朋友問老於:為什麼我煮的粽子裡面總是有硬芯?為什麼煮出來的粽子沒味道?其實,煮粽子也是有訣竅的!

本期導讀:

煮粽子的小技巧;

如何避免買到陳年「老粽子」!

很多朋友認為,不就是 煮個粽子嘛,有這么難嗎?鍋中加水,開鍋後丟入粽子,煮上一兩個小時,拿出來吃就行了!

其實, 正是這樣的做法,才導致粽子有硬芯,沒味道,甚至是煮散花了! 想要煮好粽子,不能只用清水煮,還得加下面這2種料! 所以,下面就一起看看煮粽子的具體方法吧!

不少朋友煮粽子時,習慣 熱水下鍋! 但是,當粽子煮熟後,卻發現, 粽子外層的糯米已經熟了 ,而靠近 中間位置的糯米不是夾生,就是有硬芯 ,很是影響口感!

其實, 正確煮粽子的方法是冷水下鍋,並且要先煮後燜! 一般一鍋粽子要 煮3個小時,再燜一個小時!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可以讓粽子中間部位熟得更透一些,其次,在煮燜的過程中,能讓粽葉的香味滲透到糯米中,這樣粽子吃起來味道就好多了!

注意:煮粽子要先用大火,煮開鍋後煮一個小時,再改為小火。水一定要開始就加足,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才軟糯香甜,清香味濃郁!

相信,不少朋友煮粽子都只用清水煮吧!其實, 想要粽子好吃,尤其是營養不流失,煮的時候還要加鹽和食用鹼這2種料!

為什麼加鹽可以讓粽子更加的香甜呢? 首先, 鹽可以使粽葉的清香滲透到糯米中去 ,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清香味就濃郁;其次, 鹽可以激發糯米香甜的口感 ,就像夏天吃西瓜蘸鹽吃,西瓜會更甜一個道理!

煮粽子 加入少量的食用鹼 ,則可以讓 粽子更加的軟糯 ,口感上會更好!其次,食用鹼還可以 防止粽子在煮燜過程中營養的流失!

不得不說, 粽子也屬於時令性很強的食物! 但商家不可能每年都把粽子做得剛剛好,並且敲好全部都賣光!所以,年年都會有報道,一些不良商家會把去年的粽子拿出來賣!

所以,想要買到新鮮的粽子,不妨 注意以下4點,最起碼可以避免我們買到陳年的「老粽子」!

1、買現包的新鮮粽子: 如今很多商家為了彰顯自家的品質,都是現場製作和售賣!這樣的粽子不說味道如何,起碼是新鮮的!不建議買保質期很長的,因為這樣的粽子要麼口感不佳,要麼就加了防腐劑。

2、買粽葉顏色正常的粽子: 很多朋友認為,粽葉的顏色越是鮮綠,粽子就越是新鮮!其實,墨綠、黃綠、淡黃、暗黃色的粽葉才是正常的。

3、買包裝完整的粽子: 如果標簽陳舊、模糊,或者是存在包裝漏氣的,這樣的粽子不建議買!要選擇日期清晰,沒有漲袋的粽子!

4、有異味的粽子不要買: 大家都知道,粽葉是帶有清香的,糯米也是有米香的;如果有霉味或者其他刺激性的氣味,表示粽子已經變質了,切勿購買!

傳統食用粽子的方法,就是水煮!但是,一人一味,千人千味!年年水煮粽子,相信很多朋友也有吃膩的一刻!所以,今天再和大家說2種粽子的不同吃法!

首先就是 煎粽子! 把粽子煮好放涼後,切成片,用中火煎至兩面金黃! 一樣的食材,不一樣的口感!外酥里嫩 ,尤其是肉類的粽子這樣吃,別有一番滋味!

撒鹽撒糖的吃法! 如果是甜粽子,可以採用撒鹽的吃法, 撒上少許的食鹽,可以讓粽子香甜的味道更加的突出! 如果是咸粽子,則 撒上少許的白糖,可以讓粽子的咸香更加的濃郁! 沒有試過的朋友,不妨試試,很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