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果大幅、摩提、櫻餅、草餅、糯米滋、麻薯、干吃湯圓、和果子有什麼區別
和果子是相對洋果子來說的,大概意思就是日本傳統點心(他們自認的),是個統稱。
摩提是日語「もち」(mo chi)的音譯,意思就是年糕、糯米團什麼的,其他的都是不同口味的糯米團子。
櫻餅是典型的和果子,用櫻花做醬加上豆沙抱在糯米團里,外邊再包上腌漬過的櫻樹葉
草餅是糯米粉加上艾草粉做的,豆沙團子
麻糬是閩南、台灣的說法,有條形也有塊狀的,有的不帶餡
其他的就是各種餡的糯米團子了
❷ (大餅)燒餅的做法
麻醬燒餅的做法
小麻醬糖火燒(8個)
原料:
① ②
麵粉 100g 純芝麻醬 40g
鹽 1g 砂糖 40g
砂糖 7g
酵母 2g
水 55g
芝麻、植物油 適量
製作:
1,①料拌勻,揉出麵筋,放溫暖處發酵20分鍾;
2,②料拌勻;
3,將面團擀成餅,包住②料,再擀成方餅;
4,三折後擀平,反復四次,最後擀成一個長方形;
5,噴水適量,面上撒上芝麻,再塗一層油;
6,分切成8塊長方形,在溫暖處靜置20分鍾發酵;
烘焙:
烤箱預熱180攝氏度後,烤盤塗油,放入燒餅坯子,
在中層烘烤10分鍾。注意不要烤糊了。
效果:
香酥可口
---------------------------------------------------------
麻醬燒餅
【主料】
精粉500克,芝麻醬75克,芝麻50克。
【輔料】
香油50克,花椒鹽、鹼面、面肥各少許。
【製法】
1.將麵粉放入盆內,加入面肥及清水250克和成面團,放在溫暖處發酵,成嫩酵面團。對勻鹼揉勻揉光備用。
2.將麻醬放在碗中,加入香油用筷子攪懈成稀糊。
3.面團上案,揉成長條,用擀杖擀成長方大片,將麻醬糊均勻地抹在面片上,撒少許花椒鹽,從一端捲起成長卷形,然後揪成10個劑子。再逐個將劑子兩個掐頭緩緩執回收底,按扁成直徑約6厘米的小圓餅。
4.餅面抹勻清水,來回反復抹擦,待麵皮去漿,執餅翻轉在盛芝麻的盤內粘勻芝麻,放在烤盤內入爐烤約15分鍾,待餅烤成黃色時出爐即成。
【特點】
外焦里嫩,麻香味濃。
[注] 麻醬燒餅是傳統燒餅之一,在吃涮羊肉時,配食麻醬燒餅和豆面條,確實另有一番風味,十分可口。
----------------------------------------------------------
掉渣燒餅
原料:麵粉,發酵粉,青蒜,肉末,雞蛋。香料:孜然粒,花椒,干辣椒,孜然粉,辣椒粉。
先來炒肉末,鍋里放少量的油,把孜然粒,干辣椒,花椒放入,將油煉香後撈出。
將肉末炒熟,倒出多餘的油,加蒜末,孜然粉,辣椒粉拌勻待用
麵粉中加適量發酵粉(這個要事先准備),將面團揉的軟硬適中,在用擀麵杖擀成厚一點的面餅。
在餅表面刷上一層蛋液,撒上蒜花,放入烤箱烤20分鍾(其間每5分鍾拿出來刷一次蛋液)沒的烤箱,這是用鍋煎吃來的。小火炕到底面起殼後,將有肉末的一面刷上蛋液,翻個身,炕到兩面起殼就行了。
---------------------------------------------------------------
普通燒餅
發酵面團3杯
酥油2湯匙
油10湯匙
雞蛋黃3個
白芝麻1杯
燙面材料:
麵粉2杯
熱水3/4杯
鹽1/2茶匙
油酥材料:
油1/4杯 麵粉3/4杯
做法:
1。烤爐開350F。
2。油酥:1/4杯油燒熱,關小火。 下3/4杯麵粉翻炒約5分鍾,直到麵粉呈花生醬色。
3。燙面:1/2茶匙鹽放入2杯麵粉。 把3/4杯開水慢慢倒入麵粉,邊倒邊用筷子攪拌。 待稍涼,把麵粉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團。 蓋上濕毛巾醒30分鍾。
4。工作台撒滿麵粉,把燙面和發酵面團放在一起揉搓均勻。
5。把面團擀成長方形薄片。 上面均勻地鋪滿酥油,再撒滿油酥。
6。把面團左邊,右邊,上邊,下邊各向中間折1/3,一共9層。 把面團擀薄。
7。從一邊開始卷面團,捲成像舊式望遠鏡形狀的長圓筒,分10份。
燒餅:
1。把白芝麻平鋪在盤底。
2。用筷子把蛋黃液攪勻。
3。把每份面團開口處用手捏合。 兩只手同時握住面團,把面團捏細。
4。雙手捏住一份面團兩端,像擰麻花一樣向相反方向擰,邊擰邊往中間合隴,形成一個中間厚,邊緣薄的粗矮園筒。 用手把面團按扁。 5。把面餅表面刷蛋黃液,把有蛋黃液的一面放入盤子沾滿芝麻。 用手壓面餅表面把芝麻壓實。
6。把面餅另一面也刷蛋黃液和沾芝麻。 用手把芝麻壓實。 7。把爐子開得比中火稍大一點。 燒熱鍋,撒一湯匙油,把面餅兩面煎黃。
9。把燒餅放入烤爐,每面烤15分鍾。
------------------------------------------------------
千層燒餅
1,首先要用溫水和面,面要和的軟一些.你可以拿一雙筷子攪動乾麵粉,邊攪邊徐徐的加入水(這樣和成的面才能比較松軟),當攪得沒有乾麵的時候再用手揉成軟面團,面和好後放在溫暖處醒10分鍾。
2,將醒後的面團揉好,再擀成長方形薄片,再在長方形薄片上刷油,後捲起成長條下成二或三個劑子,把每個劑子由兩頭擰擠起來,用手按扁,擀成圓型餅丕。
3,平底鍋放油燒熱,後放入一餅丕(注意一定要用中火,慢慢烙制),待到一面鼓起後翻面刷油,再烙另一面,待兩面都刷油餅烙制金黃色時即可出鍋。
4,鍋放油,依次烙制另外的餅丕。
特點:酥脆好吃,層次分明。
---------------------------------------------------------
油鹽燒餅
鹽燒餅的製作工藝非常簡單,就是把和好的面擀成大餅狀,適量撒上些鹽、五香面等作料後捲起來,揪成一個個如小拳頭大小的面團,再擀成巴掌大小的圓形,在慢火下烙熟即可。
--------------------------------------------------
油酥燒餅:
製作方法:用上等麵粉和素油攪拌作皮,選嫩乾菜和肥膘肉為餡,芝麻撒面,然後放入特製的大爐中,貼入爐壁,烤熟取出,故又名「火爐餅」。因餅形小巧飽滿,呈黃色,似蟹殼,故俗稱「小燒餅」和「蟹殼黃」。
不同吃法:燒餅剛出爐,不待入口,便覺奇香濃烈,咬一塊,既酥又脆,層層剝落,滿口留香。
--------------------------------------------------------
芝麻燒餅
原料:
麵粉3杯, 水1.5杯,食用油0.5杯, 泡打粉1/2tsp, 食鹽適量,香油、芝麻醬各30毫升
,酵母8g(約1小包),白芝麻約50克。
1。准備:麵粉3杯, 水1.5杯, 食用油0.5杯,泡打粉0.5tsp, 食鹽,酵母放入麵包機,揉20分鍾成面團,如果用手揉則需45分鍾左右。
香油、芝麻醬各30毫升,混合調勻成為油酥。
2。揉好的面團取150克左右,在面板上擀成長約20厘米,寬約15厘米,厚2毫米的面片,刷上一層油酥,捲成面卷。切成4份備用。
3。令取20克左右的面團,像擀餃子皮一樣,擀成圓形的麵皮。將步驟2中准備好的1份面卷略微抻長,盤成餅狀放在麵皮中央,然後像包包子一樣,用麵皮把面卷包好。摁扁成小圓餅狀。成為燒餅胚。
4。鋪芝麻:盤中鋪芝麻,燒餅胚的一面沾2滴水(水不要太多),然後用手指抹啊抹,直到燒餅胚表面形成白色粘稠的面漿,白漿面向下,將燒餅胚扣在芝麻裡面,輕輕壓一下,保證芝麻粘牢。這一步驟一定用手指多抹幾下,這樣沾上的芝麻不容易脫落。
5。平底鍋鋪油,用中火或小火兩面烙,記住先烙沒有芝麻的一面,最後直到兩面金黃為止。由於是發面,烙的時候燒餅會膨脹成半球狀,可以用平鏟壓平。
-------------------------------------------------------
40
❸ 日式傳統點心吃過嗎精緻好看的和菓子初級科普
中式傳統點心我們應是吃過不少了,而和我們一衣帶水的隔壁鄰居日本長期深受我國影響,也習慣吃糯米等穀物質的傳統小點心。
日式的傳統點心叫做「和菓子」,有種說法就是最早經由我國傳至日本,與「茶道」一起。如果吃過的話,就會發現確實是與中式點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而和菓子的范圍廣泛,又據說是以日本人古來即食的年糕,米粉團子為基本,並融入糖果子,禪宗的點心,南蠻果子等外來食物的特色發展而來的。
在長遠的發展中,吸收外國的食文化,又按照日本人的喜好來改進創新。造型和口味也會根據不同時節而創作不同的應季點心,並以和歌俳句等被傳頌的名句來命名和果子。所以搞不好你吃下的就是一首詩哦!感覺和小仙女好像配啊。
和菓子又分為干菓子、半生菓子和生菓子三類。生菓子容易變質,而干菓子更加類似於餅干,沒有什麼水分,比如煎餅就是屬於干菓子。不過生菓子更好看啦,所以一般常見的那些好看的和菓子都是生菓子。至於半生菓子,含水量和保質期都在這兩者之間。
大概是這樣分類:
(1)生菓子:含有的水分在30%-40%以上,包含麻糬、紅豆飯、蒸饅頭、水羊羹、羊羹、銅鑼燒、桃山等等。
(2)半生菓子:含有水分在10%-30%之間,包含石衣、最中、桃山、錦玉等等。
(3)干菓子:含有的水分低於10%,包含小麥仙貝、米果、有平糖、鹽釜、卵松葉等等。
好了,以上簡單的知識科普結束(真好說估計要有厚厚一本書的知識量了),下面是安利點心時間!
上生菓子
一般用來供奉於寺廟,用於茶道,一般造型講究,色澤鮮美,用料高級。反正網上看到的那些好看的和菓子圖片一般都是這個,總之就是高級貨。
櫻餅
用粉紅色的糯米類外皮,包上豆餡,最外層圍上一枚櫻葉子的小點心;樣子與粉紅色櫻花很接近,外面的櫻花葉子還具有櫻花特有的香氣,口感清爽。不過,根據不同地方的風俗,它的形狀也會有所差別。一般是櫻花季吃的應季點心。
大福
看上去很像我們的湯圓。外皮是麻薯做的,有時候表面會撒上黃豆粉,內餡有紅豆、花生、抹茶或水果等新鮮蔬菜,比如草莓大福就很有名。
羊羹
顧名思義,羊羹代表羊肉的湯汁,由於出家人忌食葷腥,所以羊羹用小豆、小麥粉、葛粉等蒸煮成果凍狀,是一道著名的日式茶點。
(還有這種夢幻的款啊)
水羊羹
夏季的特供甜點,含水量比羊羹多得多,豆沙泥加入寒天(一種食用明膠)在糖水中熬煮,然後冷卻凝固成型即可。
蒸羊羹
蒸羊羹是用紅豆餡加麵粉混合後蒸煮而成,餡通常會放栗子。
饅頭
日本最受歡迎的和果子之一,和中國的饅頭不一樣,日式饅頭外皮以麵粉為主,裡麵包著餡料,多數是甜味的,有時也會用蔬菜做餡料,樣式非常多樣。
水饅頭
一種日式清涼糕點,葛粉製成的外皮包裹餡料,口感很清甜。夏天吃再合適不過了。
団子
普通的團子是用竹簽將小糯米團串起來後,再裹上用醬油和糖做成的醬料。還有中秋節時候吃的月見團子等等不同種類。
水無月
按照日本的舊歷,每年的6月是水無月,所以這也是一道夏季的點心,做法和水羊羹有點兒像,也是要加入寒天後蒸熟,然後冰鎮了吃,很是冰爽。
最中
最中在日式點心裡算是大的,一般是圓形或是方形的,用薄酥餅夾著紅豆餡,看上去像個派,不過外皮沒什麼味道,印了梅花圖案就叫「梅最中」,印了菊花圖案就叫「菊最中」。
御萩(牡丹餅)
據說以前是春天清明節前後會吃的一種點心,也可以用來供奉祖先,也會在中秋吃,現在是什麼時候都有。
柏餅
用上新粉(日本米的米粉)做成外皮,裡麵包紅豆餡,和粽子不同,柏餅外麵包的是橡樹的葉子。寓意「子孫繁榮」,是日本端午節的傳統點心。
菱餅(三色餅)
日本女兒節特色點心,中國古代上巳節的綠色母子草餅,江戶時期加上白色,明治時期加上紅色,展現白雪皚皚下綠草茵茵,樹上桃花爛漫景象。分別是由三種食材(梔子實、菱角和艾草)製成,粉色寓意消除厄運,白色代表子孫繁榮,而綠色代表身體健康。
生八橋
日本京都最有代表性的和果子,人氣超高。這是一種用米粉、砂糖、桂皮等製作而成的日式點心,三角形外皮內包裹著紅豆餡、草莓餡或抹茶餡,因為生八橋是蒸出來的,所以口感又軟又糯,有點像中國的驢打滾。
銅鑼焼
看過哆啦A夢的都知道,藍胖子的最愛,又叫黃金餅,因為像兩片銅鑼一樣夾著紅豆餡而得名,現在連中國都有賣了。
林林總總也只羅列了這一點點,其實日式點心還有好多好多,真要列舉完還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呢。
其實日式點心大多都是精巧細致,又好看又好吃,多數以糯米等食材製成,應該會很適合中國人的口味,大家哪天有機會可以去嘗試一下啦。
❹ 日式櫻餅味道是什麼樣的 日本櫻餅怎麼做好吃
櫻餅的外觀非常可愛,它與粉紅色的櫻花很接近,外面的櫻花葉子還具有櫻花特有的香氣,口感清爽。下面來一起看看。
日式櫻餅味道是什麼樣的
一說到日本的春天,很多人就能想起櫻花或坐在櫻花樹下其樂融融的賞花情景吧。在日本櫻花不僅可以觀賞,還可以「吃」喲。大家品嘗過用櫻花做的傳統甜點「櫻餅」嗎?它日式就是一款櫻花味的糯米團哦,櫻餅裡麵包著用日本產紅豆製成的豆沙餡,細膩的豆沙餡甜味適中,與糯米獨特的口感十分匹配,包著櫻餅的櫻葉也是可以吃的,與腌制的櫻葉一起吃,櫻花風味更濃、豆沙味也更甜!當然對「吃葉子」有抵觸的小夥伴也可以不吃櫻葉哦。
日本櫻餅怎麼做好吃
用料:鹽漬櫻花10朵、道明寺粉150g、豆沙陷適量、水250ml、白糖50g、鹽漬櫻葉10片、紅色色素適量
做法
1、稱量各種原料,道明寺粉可以用碾成粗顆粒的糯米代替
2、櫻葉,櫻花放涼水裡泡二十分鍾。
3、小鍋加入水,加入紅色色素調成粉色,燒至水開
4、加入道明寺粉,轉小火,用木勺攪拌至吸收水分。
5、關火,拌入白糖。拌勻後蓋上蓋靜置十五分鍾。
6、將米團上鍋蒸10分鍾,涼後包入豆沙陷。定型成橢圓狀的團子。
7、最後把團子裹入櫻葉,放上櫻花裝飾
小貼士:道明寺粉很粘手,可在包的時候在手上蘸清水防粘
櫻餅的風味
關東風味的櫻葉糕是以小麥粉作成的餅皮,以「長命寺櫻葉糕」為代表;關西風味的是用粗製的道名寺粉餅,以京都,嵐山的「鶴屋壽櫻葉糕」為代表,這些可全都是百年的櫻葉糕老鋪哦。
櫻葉糕甜而不膩,入口爽滑,淡淡的櫻花香氣和甜甜的豆沙味,真是人間的一大美食。
❺ 日本的什麼甜食好吃
日本的甜點,很多是用米糕和豆沙做的。不過,米糕有糯米糕、粳米糕之分。豆沙也有紅豆沙、白豆沙之分,有的更加上山葯等不同的材料。結果,每一種甜點,吃起來還是很不一樣的。
比如說,年初吃的﹁鶯餅﹂。外邊滾上黃鶯一般淡綠色的豆粉,充滿著春天的氣氛,我從小非常喜歡。
三月三日桃花節前後吃的﹁櫻餅﹂,則是用櫻葉來捲起粉紅色糕點而做的。櫻葉是前一年初夏萌出的新葉,摘下來後用鹽腌,保存到翌年春天的。吃起來稍鹹的櫻葉,跟含豆沙的甜點一起吃,味道很不錯。
五月五日在日本是男孩的節日菖蒲節。﹁柏餅﹂是用槲樹葉夾住白色糕點的。不過,跟櫻葉不同,槲樹葉太硬不能吃。於是,吃﹁柏餅﹂時,非得先取掉葉子不可,然後專門吃裡面的糕點。﹁柏餅﹂很特別;除了豆沙餡以外,還有味噌餡的。我自己專門愛吃豆沙餡,對於味噌餡的,從小敬而遠之。
到了夏天就有﹁水羊羹﹂和﹁葛櫻﹂了。用瓊脂凝結豆沙的﹁水羊羹﹂是我姥姥的拿手菜︵不知為何她專門在元旦的時候做?︶,至於﹁葛櫻﹂,則一定去鋪子買的。跟﹁櫻餅﹂一樣的腌櫻葉上,坐著透明葛粉抱住的紅豆沙。光看都覺得滿涼快,吃起來又極其爽快。夏天也有用竹葉卷的﹁水饅頭﹂等涼糕點。
到了九月,先得做中秋賞月時候吃的團子。圓圓的團子、圓圓的芋子、圓圓的柚子等,日本的中秋是准備多種圓圓的食品,以及芒穗來迎接望月的。中國式的﹁月餅﹂雖然在日本也賣,但是這邊的人不知道它原來是專門在中秋時候吃的糕點。
然後是秋分的﹁御萩﹂。除了紅豆沙以外,還有外邊滾上了黃豆粉的,和黑芝麻粉的。紅黃黑三色的﹁御萩﹂,看起來很可愛。
日本的秋天是栗子的季節。鋪子里賣﹁栗羊羹﹂、﹁栗饅頭﹂等甜點。一年四季都有的﹁御汁粉﹂,即紅豆湯,夏天可以冷的加冰淇淋吃,到了秋天則非加栗子不可了。連卡通人物哆啦A夢愛吃的﹁銅鑼燒﹂,在秋天會含有一粒栗子。
四季分明的日本,外頭賣的糕點都隨著季節而變化。不過,有些東西,一年四季甚麼時候吃都很好。例如,我的至愛﹁豆大福﹂。白色米糕皮上的黑豆豆,看起來像麻子,吃起來卻挺好吃。還有,兒子的幼兒園每年開學式、結業式,以及創立紀念日發給全體學生的﹁紅白饅頭﹂,不是米糕而是紅白一對的發面餅,上邊火印﹁祝﹂字,真是喜氣洋洋。
❻ 哪種櫻花食品好吃
幾款櫻花做的甜品小吃,好看好吃,手巧的MM可以試試:
花見櫻餅,適合三四月開滿櫻花的氣候。粉嫩嫩的櫻餅,讓人不忍下口,若是能帶上便當盒,和朋友去櫻花樹下,一起品嘗,這才不辜負春光和風。 櫻餅是一種和果子,分長命寺餅。
【櫻花葛餅】原料:純葛粉50克、糖20克、水250克、黑糖漿適量(黑糖用適量的水融化)、熟黃豆粉適量、鹽漬櫻花。做法:1.將葛餅的材料:葛粉,糖和水攪拌融化,1000w的微波爐3-4分鍾,攪拌均勻到黏稠透明為止。2.將(1)准備一個四方形盒子的模具,倒入一小部分,放入鹽漬櫻花,然後將剩餘的全部倒入待涼。3.凝固後切成小塊裝盤,撒上黃豆粉,澆上黑糖漿一起食用。
❼ 有哪些花是可以吃的
1、吃花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自古「民以食為天」,對於美麗的花兒古人自然不會放過,我國至少有兩千多年的吃花史。第一種被吃的是菊花,《詩經》中「采蘩」採的就是白色小野菊,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最早的吃花記錄。
屈原也把吃菊花的經歷寫在了《離騷》裡面,「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也就是說,春秋戰國時期,古人直接吃花,菊花當葯當菜吃。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到了漢代,大家開始花樣吃花,菊花酒、蘭花酒和芍葯醬,盛極一時。
(鮮花宴)
唐代重陽節甚至有了吃菊花習俗。武則天時,花的地位更高,不僅每年農歷二月有游園賞花活動,宮女們還要集體採花,製作一道宴席珍品「百花糕」。宋代吃花風行,老百姓家家都愛做各式花湯。
元代出現最早的熏制花茶,人們開始喝花。清代時,鮮花作為一種食品,製作方法已經多達20餘種,可謂集歷代吃花之大成,直到今天,花朵入食也是一種高雅的飲食文化。
(鮮花宴)
如今,花有許多做法和吃法,可涼拌、熱炒、燉湯、泡茶、烘焙,做其他食物的佐料,也是飲料和啤酒釀造的原料。
2、食用花
什麼是食用花?食用花即人類可食用的花。據統計,全世界的食用花大約有180種,是世界各國的特色美食。
例如,澳大利亞人用新鮮的旱金蓮花拌色拉,墨西哥人用仙人掌花烹調菜餚點心,日本人用櫻花做櫻餅和櫻花飯,法國人用番紅花燉魚湯。
除此之外,花還可炒食、蒸食、涼拌、包燒、腌制、油炸,當做蔬菜食用。
(藍色蝶豆花,與檸檬蘇打水碰撞而成淡紫)
食花也是許多地方的傳統文化之一。例如,日本每年3月至4月間的櫻花節,也稱為櫻花祭。人們在櫻花樹下擺上豐盛的酒宴,開懷暢飲,吟詩作畫。
每年播種春耕之時,雲南哈尼族歡度「黃飯節」。黃飯是用曬乾的染飯花的花序熬成汁液,然後浸泡糯米將其染成黃色,蒸熟後就成了香噴噴的糯米飯。
(鮮花宴)
從科學的角度看,部分食用花是有益健康的。花艷麗的顏色背後,蘊含著豐富的花青素,其抗氧化活性可以與普通的水果蔬菜相媲美。
浙江大學對近15年的所有食用花研究中,發現黃酮醇、花青素、黃酮、酚酸和黃烷醇是食用花中最多的植物化學成分,這些成分能夠有效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從而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3、有哪些花可以吃,可以做食材?
其實,大部分的無毒鮮花均可食用,只是口感區別而已。絲瓜花、南瓜花、韭菜花之類,這里就不列舉了,因為它們本來就是蔬菜的一種……
(1)浪漫的玫瑰花
(玫瑰醬)
很久以來,玫瑰就是慣例的食材。北京妙峰山的玫瑰醬,蘇州的玫瑰餃子,雲南的玫瑰餡餅,都是加入了玫瑰這一食材製作而成。在吃玫瑰這件事情上,世界人們達成了相對一致的看法,只不過西方人喜歡用玫瑰來做蛋糕什麼的。
(2)香煎的玉蘭花瓣
(香煎玉蘭花做法)
《群芳譜》:「花瓣擇洗凈,拖面,麻油煎食至美。」玉蘭里的白玉蘭味道最好,芬芳通透。加上麵粉和雞蛋,煎至金黃,美味無比。
(3)清雅的梅花粥
(梅花粥)
《山家清供》:「梅落英,凈洗,用雪水煮;候白粥熟,同煮。」這就是古人推薦的「梅花粥」,其實味道倒是其次,吃下去大概會讓人有飄飄欲仙的感想。
(4)用櫻花做餅
(櫻餅)
櫻花是什麼味道的?櫻花香氣很清淡,像白紙上水痕劃過一般。在吃櫻花方面,日本人研究最多。比較典型的就是「櫻餅」,細致、潔凈、輕淡,是日本人認為的櫻花味道。
(5)粉嫩的桃花粥
(桃花粥)
孔尚任《桃花扇》:「三月三劉郎到了,攜手兒下妝樓,桃花粥吃個飽。」無論桃花酒、桃花茶、桃花粥,都注意用量,此花有通便效果。
(6)紫藤的夢幻味道
(紫藤花餅)
紫藤,可蒸、可拌、可作餡煎餅,吃到嘴裡,感覺整個春天都帶著一股朦朧的淡紫色,在嘴裡芬芳氤氳開了……
(7)濃艷的牡丹與芍葯
(牡丹暖手茶)
《廣群芳譜》里引用過《客退紀談》寫的一件事:孟蜀時,兵部尚書李靈每春時,將牡丹花數枝分遺朋友,以興平酥同贈,且曰:"俟花凋謝,即以酥煎食之,無棄濃艷也。"食譜有生菜牡丹、涮牡丹、牡丹花茶等。
(8)清新的槐花,難忘的槐花飯
(槐花飯)
這個較為常見,槐花餅、槐花飯、蒸槐花都很好吃。新鮮的槐花,直接捋下來吃也是可以的。
(9)石榴花炒肉
(石榴花炒火腿)
石榴花的花萼肥厚,西南地區多用以炒肉。白花為上。
(10)油煎梔子
(酥炸野生梔子花)
梔子的花瓣肥厚芬芳,吃法類同玉蘭。《山家清供》:「(梔子花)采大者,以湯焯過,少干,用甘草水和稀,拖油煎之,名『薝煎』。」
(11)解憂的萱草
(醬黃花菜)
萱草,聽起來好高雅,不過它的通俗名大家都知道,叫黃花。新鮮的有毒,不可直接食用。一定要燙熟,可涼拌,亦可曬幹了煮火鍋吃。
(12)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茉莉花雞蛋炒蝦仁)
茉莉花炒蛋,茉莉花茶什麼的,雲南人都知道。
(13)全身是寶的荷花
(荷塘月色,荷花、荷葉、藕伢涼拌)
荷花的全身都可以吃,還有青蓮的雅稱,太好了的一種植物。
(14)桂花的芬芳
(椰汁桂花糕)
電視劇里出現最多的糕點,大概就是桂花糕了。桂花還可以做成桂花糖,桂花酒釀圓子,桂花糯米藕,江南的人們肯定不會陌生。
(15)菊花,最早被食用的食材
(菊花火鍋)
慈禧太後當年摯愛菊花火鍋,至今似乎還是京城一道名菜吧。以潔白菊花瓣與新鮮魚片同燙,清湯,無腥。
(16)木芙蓉煮豆腐
(木芙蓉煮豆腐)
《山家清供》載,以木芙蓉花瓣與豆腐同煮,紅白交相輝映,名「雪霽羹」。味道也清淡,柔順,絲滑。
❽ 與櫻花有關的美食都有哪些
1、櫻花點心
櫻花做的點心通常叫「和果子」,看起來十分精緻,通常也與四季時令相匹配。糯米的外皮,豆沙的內瓤,中間夾著浸泡過的櫻花花瓣,就是春日裡最美味的「櫻花點心」。
2、櫻花茶
櫻花茶
這種茶需採用櫻花盛開時的花朵,多為八重櫻,然後用鹽和醋腌制而成。食用時,可以用開水沖泡,茶水色澤鮮艷,精緻淡雅。那些花因吸足了腌漬料而變成更深一點的粉紅,柔白的鹽粒均勻地蓋著花朵,好似從雪地拾起的一般,應景又好看。
3、櫻花素麵
櫻花素麵
其做法是將紫蘇粉、櫻花粉一起和面,做成粉嫩剔透的素麵,還透出淡淡的紅暈,看起來晶瑩透亮。入口後更是清新,芳香中又透著些許清涼。
4、櫻花酒
櫻花酒
櫻花酒是由八重櫻的花瓣泡酒釀制而成,酒香與櫻花的芬芳交織在一起,沾上舌尖,讓人彷彿憶起那櫻花瓣漫天飛舞時的絕美景象。
5、櫻花壽司
櫻花壽司
該壽司通常只在櫻花盛開的時節供應,粉色的壽司和美麗的花朵相映成趣,堪稱秀色可餐。這類壽司主要包括櫻卷、燒櫻魚立壽司和櫻金槍魚壽司等。
6、櫻花果凍
櫻花果凍
晶瑩剔透的果凍配上淡雅粉嫩的櫻花,想想就覺得無限美好。通常,這種「櫻花果凍」內都會嵌入一整朵櫻花,不僅可以食用,還有很高的觀賞性。
7、櫻花冰激凌
櫻花冰激凌
櫻花盛開時節,日本很多商家都會推出「櫻花冰淇淋」。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用櫻花作為天然色素而製成的奶油冰淇淋,還有柔美的櫻花香氣。店家通常還會在冰淇淋上面點綴一朵腌制的櫻花,美味之餘,也能讓吃的人充分感受到濃濃的春天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