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好吃又簡單的調味料配方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好吃又簡單的調味料配方

發布時間: 2022-10-09 04:49:14

㈠ 很好吃又簡單的調味品,你知道哪些

地的青檸檬有些相似,它的特點是果皮和果肉可以一起食用或用做蘸料,聞起來芳香四溢。只要生活在海南,不管到哪裡用餐,都能看到這種調味品,而且人們都喜歡把它當作代替醋的調我今天不說郫縣豆瓣醬炒菜如何好吃,那吃過的人都回味無窮。

蔥、蒜、香菜、麻油、醬油、辣椒醬、花生碎、一點點白糖,外加檸檬汁就能調成涼拌菜的涼拌調料豆瓣醬,這個是幾乎炒什麼菜,都可以放的,因為鮮辣香都在裡面了,先用油炒出香氣,然後在搭配其他菜餚,味道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也可以的,特殊情況,只有食鹽也可以把飯吃下去的。食鹽一般是不單吃的,而是加在菜品裡面或者加在水裡面吃的。

沒有菜吃的時候,只要有鹽就可以下飯啊。 這樣就很簡單了吧。如老乾媽是我學生時代的最愛了,有時候食堂飯菜太清淡,放點老乾媽進去好吃又開胃,越吃越有味。有時口袋裡窘迫,在白米飯上加點老乾媽都可以吃上一兩碗。人們生活中離不開鹽,美味佳餚少不了鹽。但是為了自身個人健康,使用食鹽也要講究「科學」二字,萬萬不能任性。味醂被歸類為混成酒的一種,有時亦被當作酒精飲料來飲用。(類似甜酒、跟酒比較:味醂酒精比酒少,糖份比酒多。

㈡ 中國傳統五香味配方

用料為五香、芫荽、花椒、桂皮、陳皮、草果、良姜、山楂、生薑、蔥、醬油、鹽、紹酒、鮮湯等調味品。常使用在煎、炸前塗抹在雞、鴨肉類上,也可與細鹽混合做沾料之用。

廣泛用於東方料理的辛辣口味的菜餚,尤其適合用於烘烤或快炒肉類、燉、燜、煨、蒸、煮菜餚作調味。其名稱來自於中國文化對酸、甜、苦、辣、咸五味要求的平衡。



食用指南

在食用五香粉方面,由於其味濃,宜酌量使用,2~5克即可。五香粉香味濃郁,有辛辣味,還有些許甜味,主要用於調制鹵水食品和燒烤食品,或用做醬腌菜的輔料以及火鍋調料等。

五香粉也有一些飲食禁忌。五香粉有油脂滲出並變苦時不能食用。孕婦在懷孕早期不宜食用,否則容易引起腸道乾燥、便秘。

五香粉匯集了各種原料的優點,氣味芳香,具辛溫之性,有健脾溫中、消炎利尿等功效,對提高機體抵抗力有一定幫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五香味、網路-五香粉

㈢ 涼粉的調料汁怎麼調簡單好吃

怎樣調制涼粉的調料水?為了給我的回答配上幾張比較真實的插圖,中午專門到市場上去賣回來一塊涼粉(自己在家裡也經常做涼粉,可惜沒有留下幾張圖片)。說實在的,象涼粉這種技術含量不是很高的食物,許多人到夏天也特別愛吃,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建議還是盡量自己在家裡做比較好,既干凈衛生吃著也放心。雖然我也是搞飲食的,但對許多批發市場上的東西,我是真的不敢恭維。

費話少說,回到正題上來。把市場上買回來的涼粉(一斤重)最好用淡鹽水浸泡一會兒,起個消毒殺菌的作用。畢竟是直接入口的東西,又沒有三防包裝,所以盡可能的清理干凈。

趁浸泡涼粉的這會兒功夫,我們來准備一下調涼粉所要用到的料汁。取小青椒一個,處理干凈後劃成兩辦,去籽後切成小丁;小香蔥一根去皮洗凈,然後切成蔥沫;新蒜辦兩粒去皮後切成沫。三種配籽一起裝入小碗,調入鹽四克,白糖一克,生抽少許(味精雞精可以不要,需要的適量調入)攪拌均勻,然後放置一旁腌出香味。

趁腌制配料的時間,我們把涼粉從鹽水中撈出,瀝干水份後切式半厘米厚兩厘米寬的方塊裝盤(切成條也可以,但不宜太薄)。然後再往腌制好的配料里調入適量的大料水(涼白開也行),香醋(醋最好用紅醋,量也要比平時調冷盤的用量略大一些,因為涼粉中或多或少都有食用鹼存在,它會中和掉一部分醋的成分)辣椒油和幾滴香油,攪均勻後澆在涼粉上即可。

清涼爽滑的涼粉雖然能解署降溫增加食慾,但也不能多吃,尤其是胃寒或胃酸脹者盡量少吃為宜。

㈣ 好吃的料汁怎麼調

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所以調制方法也不同,說一個大眾的調制方法。
1、蒜切末,切的盡量碎一點,然後靜置10分鍾,這樣可以會發出大蒜素和粘液。
2、然後開始拌料:蒜末放到碗里之後一定要先放香油,攪勻之後再放其他的調料,之後放入白糖和黑胡椒攪拌均勻,這時候會變得很濃稠,能明顯得看到有粘液。
3、攪拌粘稠之後加入生抽和蚝油將其攪勻,愛吃辣的同學可以加上些小米辣,這樣一款萬能的調味料就做好了。
這款醬汁非常的萬能,涼拌菜可以用,當做蘸料也非常的香。像吃醬牛肉的時候沾上點這種蘸料,簡直爽到爆。根據菜的需要還可以加上點醋,也非常的好吃。用來炒菜也是極好的,像蒜香茄子這類的菜,都可以加上這種醬汁炒。

㈤ 香料調料配方大全 『

配方1 :

砂仁 60g 丁香 12g 豆蔻 7g 肉桂 7g 三柰 12g

配方2 :

大料 20g 乾薑 5g 小茴香 8g 花椒 18g 陳皮 6g 花椒 18g

配方3 :

大料 52g 桂皮 7g 三柰 10g 白鬍椒 3g 砂仁 4g 乾薑 17g 甘草 7g

(有些配有少許孜然,也是茴香的一種,叫野茴香。)



十三香大料的具體的配方

「十三香」這個名字很長時間沒有聽人提起了。記得小時候見過走街串巷的挑擔者邊走邊吆喝著買「十三香」,那時也不知道「十三香」是什麼,只是覺得這個名字很有意思。

其實,「十三香」就是指13種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葯物,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乾薑等。

「十三香」的配比,一般應為: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三奈、陳皮、良姜、白芷各2份,其餘各1份,然後把它們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分開使用也可,如茴香氣味濃烈,用於製作素菜及豆製品最好;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膻氣增加鮮味,使肉質細嫩;熏肉、煮腸用肉桂,可使肉、腸香味濃郁,久食不膩;汆湯用陳皮和木香,可使氣味淡雅而清香;做魚用三奈和生薑,即能解除魚腥,又可使魚酥嫩相宜,香氣橫溢;熏制雞、鴨、鵝肉,用肉蔻和丁香,可使熏味獨特,嚼時鮮香盈口,滿室芬芳。

聽老人講,製作「十三香」時原料必須充分曬干或烘乾,粉碎過篩,而且越細越好。每種原料應該單獨粉碎,分別存放,最好將其裝在無毒無異味的食用塑料袋內,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兒。使用時並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適量,因為桂皮、丁香、茴香、生薑以及胡椒等料,它們雖然屬於天然調味品,但如果用量過度,同樣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毒性和誘變性,所以使用時應以「寧少勿多」為宜。

㈥ 跪求調味配方

1麻辣味汁
【配方】(配製20份菜)
紅油海椒30克(或紅油100克),花椒粉20克,紅醬油30克(如老抽需加水稀釋),精鹽30克,味精20克(碾粉),白糖30克,料酒50克,薑末20克,小麻油等味料加開水750克(或鮮湯)調制而成。
【配製說明】
本配方味重,口感麻辣、咸鮮、略帶回甜,屬四川口味。可調製成味汁澆淋冷盤,也可將以上調料直接拌制肚絲、鹵牛肉等。此味型紅油、花椒粉(或花椒油)要重。
2紅油味汁
【配方】(配製20份菜)
紅油100克,醬油50克,味精20克,白糖30克,料酒75克,蒜泥50克,精鹽約20克,薑末20克,五香粉15克等味料加開水750克(或鮮湯)調制而成。
【配製說明】
本配方屬四川口味,以咸鮮香辣味為主,紅油味較重,略帶回甜。可調製成味汁澆淋冷盤,也可直接拌入鹵牛肉片,夫妻肺片等冷盤中。
3五香味汁
【配方】(配製30份菜)
八角10克,桂皮5克,丁香2克,草果2克,甘草2克,香葉2克,沙仁2克,山奈2克,小茴3克,精鹽約20克,料酒50克,醬油50克,白糖10克,味精10克,薑末20克,小麻油100克等。
【製法】
將以上香料加清水或鮮湯1200克,小火燒開5分鍾後加入味料並倒入容器中,用小麻油封汁燜泡15分鍾後即可使用。
【配製說明】
本配方以五香咸鮮味為主,可直接淋入切好的涼碟中,也可將香料渣去掉,將汁直接拌入鹵菜,另外可適量加入紅油。一般適宜拌肉類鹵製品。
4棒棒味汁
【配方】(配製15份菜)
芝麻醬50克,生抽100克,白醋50克,精鹽20克,紅油30克,蔥花5克,味精15克,小麻油20克,花椒油10克,白糖10克。
【製法】
將以上調料入碗碟調勻即成,如口味過重可適當兌入清水,調勻後淋入冷盤中或拌入肚絲、雞絲中即成。
【配製說明】
棒棒味近似怪味,特點是芝麻醬味略濃,可拌雞絲、肚絲、白肉等,口感香辣酸甜。
5蒜泥味汁
【配方】(配製30份菜)
蒜泥250克,精鹽50克,味精50克,白糖30克,料酒50克,白鬍椒20克,色拉油100克,小麻油50克。
【製法】
將以上調料加入清湯或涼開水750克攪拌均勻,然後放入色拉油及小麻油拌均即成。
【配製說明】
此配方汁可直接淋入裝盤的雞絲、肚絲、拌白肉等冷盤中,也可拌入原料然後裝盤。蒜泥味汁一般多用於白煮類冷盤,所以不用醬油,其口味特點是蒜香濃郁,咸鮮開味。
6茄汁味汁
【配方】(配製20份菜)
蕃茄醬200克,白糖300克,精鹽15克,白醋50克,蒜泥30克,薑末10克,色拉油200克。
【製法】
將色拉油入鍋燒熱後下蒜泥及蕃茄醬炒香,再加入清水500克及以上調料炒勻即成。
【配製說明】
此茄汁可淋澆魚絲、裡脊絲等絲狀冷盤中,如遇馬蹄、魚條、藕條則將原料炸制後再入鍋中同茄汁炒入味,炒制時不能勾芡,要以茄汁自芡為主。味型酸甜、蒜香。
7陳皮味汁
【配方】(配製30份菜)
陳皮50克,碎干椒20克,花椒末15克,碎八角15克,精鹽30克,白糖15克,料酒30克,薑片15克,蔥白15克,紅油100克。
【製法】
將陳皮剁成碎末,與以上香料放入鍋中略炸後加入清水750克燒開。將鹵汁倒入容器並淋入紅油,燜泡30分鍾後去掉碎渣物即成。
【配製說明】
本味汁可直接拌入或淋入裝盤的冷盤中。而陳皮牛肉、陳皮白肚丁等冷盤可直接在鍋中收汁上味,但要注意炒出紅油味。味型特點是麻辣鮮香,陳皮味濃。
8糖醋味汁
【配方】(配製15份菜)
白糖250克,大紅浙醋150克,精鹽8克,蒜泥20克,薑末10克,醬油10克,色拉油50克,小麻油50克。
【製法】
將以上調料加清水250克在鍋中熬化後淋入小麻油即成。
【配製說明】
此糖醋汁常用於冷盤中的糖炙骨、熏魚等,一般是將腌制入味的原料炸熟後用糖醋汁在鍋中收上鹵,出菜時再淋入此汁,糖醋汁在鍋中熬制時一定要有濃稠感為佳。
9薑汁味汁
【配方】(配製20份菜)
去皮凈姜250克,白醋100克,精鹽50克,白鬍椒15克,味精25克,色拉油100克,小麻油50克。
【製法】
將凈姜剁成姜茸,加涼開水750克及以上調料攪拌呈薑汁狀後調入色拉油和小麻油即成。
【配製說明】
此薑汁最好在食品攪拌器中攪成茸汁,如澆淋冷盤可只用其汁,如拌制雞絲、肚絲、口條等,可連姜茸一起拌均勻。味型特點是開味解膩,略帶辛香味。
10果汁味汁
【配方】(配製15份菜)
果醬100克,棉白糖200克,白醋50克,酸梅醬50克,精鹽5克,檸檬香精1克。
【製法】
將以上調料加少許果汁飲料調拌均勻即成。如拌水果丁用可不加果汁飲料,因水果透水。如制魚球、魚點、肉丁等冷盤,可將原料掛糊炸熟,然後在鍋中收汁。
【配製說明】
果汁味常用於春夏季冷盤,並多制為無腥膩的水果黃瓜,一般不加蒜泥,如需作收汁類的魚球、魚點等可適當加入薑末。味型特點是酸甜、解油膩、果香濃郁。
11魚香味汁
【配方】(配製15份菜)
薑末50克,蔥白50克,泡紅椒末50克、蒜泥50克,精鹽15克,白糖20克,香醋30克,生抽50克,味精30克,紅油100克,小麻油50克。
【製法】
將以上調料拌和均勻後再加入白煮的冷盤中,如熟雞片、肚片、毛肚、白肉絲等。
【配製說明】
魚香味型咸鮮、酸辣、回甜,並要重點突出姜蔥味。
12咸鮮味汁
【配方】(配製20份菜)
生抽500克,味精20克,薑末 30克,碎八角15克,碎花椒5克,料酒50克,白糖10克,色拉油50克,小麻油50克,蔥白30克。
【製法】
將以上調料加清湯或開水250克調拌均勻後浸泡15分鍾即成。如用老抽只需50克左右,另要多加約500克水或湯汁兌成。
【配製說明】
此味水多用於肉類、雞鴨及腑臟鹵製冷盤的調味,如果澆淋白肚、白雞之類冷盤,即可用白醬油調制而成,亦稱「白汁味」。
13怪味味汁
【配方】(配製30份菜)
白醬油300克,姜茸30克,蒜茸30克,花椒粉10克,白糖15克,香醋75克,蔥白30克,芝麻醬50克,味精20克,十三香粉(或五香粉)10克,小麻油75克,料酒50克,紅油100克。
【製法】
將以上調料加開水250克調勻即成。此汁可直接澆淋涼拌菜也可拌製冷盤。
【配製說明】
此配方有去腥、解膩、提味的作用,多適用於雞、鴨、野味類鹵製品的調味。此味型可將原料在鍋中收汁,如肚丁、鴨丁、口條丁、牛肉丁等。味型咸甜、麻辣、酸香兼備。
14香糟味汁
【配方】(配製10~15份菜)
福建紅糟100克,紹興酒100克,精鹽20克,味精20克,花椒末5克,薑末10克,蔥白末20克,白糖10克。製法】
將以上調料加鮮湯200克在鍋中燒開晾涼即可,燒制時料酒、蔥白出鍋後再放入。
【配製說明】
此配方可直接澆入切好的冷盤中,如果為整塊白雞、白肉等,可將原料用此味汁浸泡入味後再解刀裝盤。浸泡原料的味汁,可將花椒、姜、蔥等整塊放入。
15麻醬味汁
【配方】(配製15份菜)
芝麻醬100克,精鹽15克,味精15克,白糖10克,蒜泥15克,五香粉5克,色拉油50克,小麻油50克。
【製法】
先將芝麻醬用色拉油調開,再將以上調料加入調勻即成。
【配製說明】
此配方常用於拌白肉、拌雞絲、拌白肚、口條等腥味較小的動物性鹵製品調味。味型特點是醬香、咸鮮。
16椒麻味汁
【配方】(配製15份制)
花椒30克(去籽),小蔥150克,香醋30克,白醬油150克(如用鹽可加少量涼開水將鹽化開),味精15克,小麻油30克,色拉油50克。
【製法】
將花椒斬成粉末,小蔥切末後與花椒粉同斬成茸,然後加入以上調料拌勻即成。
【配製說明】
此味汁多用於動物性冷盤的拌制調味,其干炸製品的冷盤則用於味碟。味型特點是麻、香、咸鮮。
17芥末味汁
【配方】(配製15份菜)
芥末粉200克,精鹽30克,味精15克,白醋50克,料酒50克,白糖10克,小麻油50克。
【製法】
將芥末用熱水化開,再加入以上調料攪拌後直接淋入原料中。
【配製說明】
芥末味汁常用於拌白肉、雞絲、肚絲等冷盤,並多在夏季使用。北方芥末常與芝麻醬配合調味,其味型特點是提神、解膩、開味等。
18蔥油味汁
【配方】(配製20份菜)
香蔥末150克(要蔥白),洋蔥末100克,精鹽30克,味精20克,白鬍椒10克,白糖10克,料酒50克,花生油200克。
【製法】
將以上調料入容器中拌勻,再將花生油燒熱淋入調料中即成。
【配製說明】
蔥油味汁常用於白雞、白肚絲、白肉絲的調味,其味型特點是蔥香、咸鮮、解腥、提味等,多用於春夏季節。
19咖喱味汁
【配方】(配製20份菜)
咖喱粉75克,精鹽30克,洋蔥末100克,味精15克,料酒30克,花生油200克。
【製法】
用花生油將洋蔥末略炸後再倒入咖喱粉及以上調料拌勻即成。
【配製說明】
牛肉、咖喱雞絲等,也可將腌制的魚塊、雞塊炸熟後收汁,其味型特點是咸辣、鮮香、開味。
20色拉味汁
【配方】(一)(配製10份菜)
色拉醬2支(塑料管裝,每支約50克),卡夫奇妙醬約30克,煉乳30克同置碗內攪拌均勻即成。
【配方】(二)(配製10份菜)
卡夫奇妙醬100克,蜂蜜30克共同攪拌均勻即成。
【配方】(三)(配製10份菜)
用生雞蛋黃4個,色拉油150~200克,白醋20克,白糖20克,芥末粉10克,共置碗內調制均勻即成。注意調制時將蛋黃置入碗中,先加少許色拉油,並用筷子攪拌,待蛋黃與油融合後再加油攪動,最後用白糖、白醋、芥末等調料攪拌均勻即成。
【配製說明】
以上(一)配方是在有色拉醬的情況下的調配方法;以上(二)配方粵菜中使用較多,但成本較高;以上(三)配方為傳統配製方法,成本較低。
色拉味汁常用於各種水果丁,黃瓜丁,土豆丁(需除水)的拌味使用,能起到增味、增香、增鮮、增色的效果。
21咸香味汁
【配方】(配製30份菜)
蒜茸200克,薑末50克,十三香粉20克,精鹽約30克,味精粉20克,白糖10克,白鬍椒粉10克。
【製法】
將以上配方置碗中,再將色拉油250克入鍋燒熱,倒入調料中拌勻即成。
【配製說明】
此咸香汁常用於冷盤咸香雞、白切雞、白肚的拌制調味。此製法是根據粵菜方法調制。
22蒜茸油汁
【配方】(配製30份菜)
蒜茸250克,精鹽約50克,味精粉30克,白糖15克,料酒50克,白鬍椒10克,花生油300克。
【製法】
將以上調料及蒜茸同置一容器中拌勻,再用花生油或色拉油燒六成熱後倒入調料中攪拌均勻即成。
【配製說明】
此蒜茸汁是油汁型味汁,常用冷盤的白雞、金錢肚、白肚、鹽水口條等冷盤的拌制,屬咸鮮蒜香味型。
23姜茸油汁
【配方】(配製30份菜)
姜茸200克,精鹽約50克,味精30克,白糖10克,料酒50克,色拉油或花生油250克,白醋50克。
【製法】
把姜茸置於食品攪拌器並加入涼開水200克攪拌2分鍾,讓其呈姜茸汁狀,然後加入以上調料攪勻後裝入容器中,花生油燒六成熱後倒入茸汁中即成。
【配製說明】 油水混合汁,常用於白肚、心頭、口條、鴨塊等冷盤的拌制。
24酸辣味汁
【配方】(配製20份菜)
野山椒2小瓶,白醋100克,精鹽20克,味精15克,小麻油50克。
【製法】
將野山椒同辣水用攪拌機打成茸,再加入以上調料及涼開水500克調拌均勻後入容器,並淋入麻油即成。
【配製說明】
此配方常用於酸辣白肚絲,酸辣鹵牛肉,酸辣白雞等冷盤調味之用。
25京醬味汁
【配方】(配製30份菜)
甜面醬400克,味精15克,白糖30克,色拉油100克,小麻油50克。
【製法】
將以上調料入容器調拌均勻後蒸10分鍾或者入鐵鍋炒制而成。
【配製說明】
此配方咸鮮回甜,適合於京醬拌白肉、京醬拌雞絲、京醬拌裡脊絲,京醬拌豆芽等冷盤。
26麻香京醬汁
【配方】(配製30份菜)
甜面醬200克,芝麻醬200克,白糖30克,味精15克,色拉油100克。
【製法】
將甜面醬用色拉油在鍋中炒香後再加入芝麻醬白糖、味精拌勻即成。
【配製說明】
此醬香咸回甜,適合於拌北方冷盤,如白肉、鹵腸、鴨丁等。
27白汁味汁
【配方】(配製20份菜)
薑片20克,蒜片20克,花椒2克,八角5克,精鹽25克,蔥白20克,味精5克,白鬍椒2克,露酒10克,清湯500克,色拉油50克。
【製法】
將以上調料入容器中,湯燒沸後沖入調料中攪勻後冷卻浸泡2小時後瀝去渣,並拌入色拉油即成。
【配製說明】
此配方咸鮮本味,適用於各種花碟及白雞白肚的調味。
28椒麻油味汁
【調制】(配製20份菜)
將嫩一點的鮮姜250克入攪拌器攪打成末(攪時可加少量水),然後擠去水後加蔥白200克,精鹽50克,味精30克,糖少許入容器中,淋花生油400克,小麻油100克攪拌成油汁即成。
【配製說明】
此味料為咸鮮薑汁蔥香味,常用於椒麻白肚絲、椒麻雞等冷盤拌味,也可單獨作味碟使用。
29沙姜雞味汁
【調制】
將沙姜粉、精鹽、味精、白糖(少許)、料酒等味料加花生油攪拌均勻呈油味汁即成。
【配製說明】
此味型香辣咸鮮、去腥解膩,常用於白雞、白肚、白肉等冷盤拌味。
30蔥油雞味汁
【調制】(配製20份菜)
將洋蔥末150克、蒜泥150克、精鹽50克、味精30克,白鬍椒10克,白糖10克等調料共同拌勻,然後用花生油250克入鍋炒製成油汁即成。
【配製說明】
此蔥油汁咸鮮蔥香,常用於蔥油雞、蔥油肚絲、蔥油蜇皮等調味,也可作為涮菜味碟之用。
31燒鴨京醬汁
【配方】(配製30份菜)
甜面醬500克,豆瓣醬100克(剁碎),芝麻醬100克,花生醬100克,五香粉20克,白糖30克,味精30克。
【製法】
將以上調料置於容器中加適量色拉油攪拌均勻後上籠蒸10分鍾即成(炒制也行)。
【配製說明】
此配醬不但用於烤鴨,也可用於油淋乳鴿,脆皮肥腸香酥全鴨,香酥雞等味碟使用。
32川式香辣醬
【配方】(配製20份菜)
甜面醬100克,花生醬50克,荊沙豆瓣醬50克(剁碎),海鮮醬50克,牛肉鬆50克,紅油100克。
【製法】
將以上調料共置於容器中攪拌均勻或用少量色拉油在鍋中炒至均勻即成。
【配製說明】
此配方常用於香辣鳳爪、香辣鳳翅、香辣白肚片等,屬香辣醬香型口味。
33川式香油
【配方】(配製20份菜)
菜籽油2500克,八角50克,桂皮50克,京蔥段200克。
【製法】
將菜籽油入鍋燒六成熱,下八角、桂皮、京蔥段炸香後倒入容器中,去掉香料及蔥渣即成。
【配製說明】
此香油用於川式涼拌菜之用,屬葯料香型,適宜調制心頭、口條、鹵肚、鹵雞、鹵鴨、鹵腸。
34川式紅油
【配方】(配製20份菜)
干碎紅辣椒2500克,八角100克,桂皮100克,紫草100克,大蔥200克,菜籽油或用過余油10千克以上。
【製法】
將碎紅干椒先用溫油泡漲吸盡油份,再將大部分油燒熱後投入八角、桂皮、紫草、大蔥等,待炸香後將香料撈出,將凈油倒入辣椒中即成。(香料如未炸盡可另作他用)。
【配製說明】
此紅油加了香料後呈香辣川式紅油,可用於各種冷盤及鹵製品的調味。
35燒烤酸梅醬
【配方】(配製40隻烤鵝)
冰花酸梅醬8瓶,白醋1瓶,玫瑰露酒1瓶,白糖約500克,味精20克。
【製法】
將以上調料共置於凈鍋熬制呈蜂蜜狀後去掉酸梅渣,倒入容器中即成。如果感覺稠度不濃,可適當加糖稀調制。
【配製說明】
此酸梅醬為廣東風味,可作為燒鵝仔,烤乳鴿,烤鴨,油淋鴨,琵琶鴨等燒烤的味碟。
36川式香辣味汁
【配方】(配製20份菜)
海椒末100克,芝麻20克,精鹽25克,味精15克,紅油50克等拌和均勻後加適量涼開水兌成。
【配製說明】
此味水辣椒粉較多,呈辣椒醬狀,常用於拌製冷盤的鹵味製品或者辣椒味碟。
37冷盤各種油碟
(1)花椒油碟:用花椒油、生抽、精鹽、白糖、味精調拌而成。
(2)紅油味碟:用紅油、白糖、精鹽、味精調拌而成。
(3)蒜泥油碟:用大蒜泥、色拉油、小麻油調拌而成。
(4)薑汁油碟:用生薑絲(末)、紅醋、色拉油、小麻油調拌而成。
(5)麻辣油碟:用花椒油、紅油調拌而成。
(6)芥末油碟:芥末加胡蘿卜茸、紅椒末、洋蔥末,淋七成熱油而成。
(7)五香油碟:八角、桂皮、草果、小茴,陳皮等碾碎後,淋七成熱油而成。
(8)咖喱油碟:用咖喱油、紅油、洋蔥末調拌均勻即成。此姜茸呈用咖喱味汁可直接淋入熟制的動物性原料冷盤,如咖喱。

㈦ 很好吃又簡單的調味品有哪些

序言:美味又簡單的調料也是有非常多的種類,柴米油鹽醬醋茶,能夠被稱為調味品的東西有很多,而且每個調味品都有著不同的風味,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而在飯店裡調味料的種類更是非常的多。

三、調味品製作的美食

匯豐這個牌子創造了沙爹辣椒醬,和李錦記的辣椒醬配料差不多,主要有辣椒,糖,鹽,大蒜和醋,兩者口味也有點類似,屬於半液體的產品,口感非常細膩,加入了大蒜,辣味適中,適合家用,拌冷盤口味是非常合適的。除了辣椒醬,還有火鍋調料,燒烤鹵味,葯膳,冷盤,中式面點等,都是由調料做出來的美食。

㈧ 火鍋調味粉配方大全

火鍋調料配方比較豐富,大家可以看看文章介紹的正宗四川料,蚝油料,紅油蒜泥料,怪味料,腐乳汁料,麻醬料,薑汁料,麻醬油料,麻油味精料,麻油椒油料,到底哪款料才是比較適合自己吃的,可以根據文章介紹的來製作一份喲。



火鍋調料配方

1、正宗四川料

芝麻醬(或花生醬)先用冷開水邊下邊調成厚糊狀,再加入已炒好的紅油四川辣醬、生抽王、糖、醋、味精、蔥薑末、麻油後再調成薄糊狀即成。此種調料富有四川辣味,適用於多種主料如粉絲、豆腐、素菜等。

2、蚝油料

鍋內放入植物油,加蒜泥炒香,再放入蚝油繼續炒透,後加入少許料酒、糖、味精、胡椒粉拌勻即可。此種調料適合不吃辣的人,宜配蘸羊肉、牛肉、活蝦、蛤蜊、河蚌等活鮮主料。

3、紅油蒜泥料

四川辣醬炒出紅油,加入少許糖、生抽王、醋、味精、生蒜泥一起拌調即成。此種調料辣中帶香,適合多種人的口味,宜配魚、腰、肫、雞片、粉絲、白菜、菠菜、豆腐等主料。

4、怪味料

紅油辣醬、蔥薑末、糖、醋、醬油、花椒粉、味精等。製法先將紅椒切細,在鍋內加入植物油燒到九成熱,放入辣椒細末炒透倒入碗內,然後加入其他配料一起拌和成糊狀即成。此種調料以辣為主,兼有多種口味,適合配各種葷素菜等主料都可以。

5、乳腐汁料

先將紅乳腐壓碎,加入少許冷開水拌成薄糊狀,再用潔紗布瀝去渣子,放入鍋內燒開加入少許糖、味精、白酒、鹽拌勻即可。此種調料適配魚、蝦之類的主料為佳。

6、麻醬料

芝麻醬(或花生醬)用冷開水邊下邊調成厚糊狀,加入少許糖、鹽、生抽王、胡椒粉、味精、蔥白頭、香菜末、麻油拌和即成。此種調料適合配蛤蜊、魚片、腰片和各種河鮮。

7、薑汁料

姜去皮切成末,加入醋、綿白糖、生抽王、鹽、味精,再加冷開水拌勻即可。此種調料適合配魚、蝦、蟶子、海螺、蚧等。

8、麻醬油料

生抽王加入少量冷開水與糖、味精、麻油拌和即成。此料適配各種火鍋。

9、麻油味精碟

用料:小磨麻油、味精

做法:用小碟,舀入麻油,放入味精,調勻即可

10、麻油椒油碟

用料:小磨麻油、花椒油、味精

做法:麻油舀入小碟中,放入花椒油、味精,調勻即可

㈨ 調味粉配方

烹煮食物時,五香粉可以說是最常見的配料了,還有在燒烤的時候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很多人會發現,其實統一的五香粉味道是個不一樣的,最主要還是它的配方不同所引起的,那麼現在就為大傢具體介紹一下,關於五香粉的幾種不同配方,以及五香粉可以帶來的功效作用。

一、生產製作

五香粉的基本成份是磨成粉的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籽。有些配方里還有乾薑、豆蔻、甘草、胡椒、陳皮等。主要用於燉制的肉類或者家禽菜餚,或是加在鹵汁中增味,或拌餡。

配方1:砂仁60g丁香12g豆蔻7g肉桂7g山柰12g
配方2:大料20g乾薑5g小茴香8g花椒18g陳皮6g
配方3:大料52g桂皮7g山柰10g白鬍椒3g砂仁4g乾薑17g甘草7g
配方4:花椒20大料20小茴香10桂皮10丁香8
二、食用指南
在食用五香粉方面,由於其味濃,宜酌量使用,一般2~5克即可。五香粉香味濃郁,有辛辣味,還有些許甜味,主要用於調制鹵水食品和燒烤食品,或用做醬腌菜的輔料以及火鍋調料等。五香粉也有一些飲食禁忌。五香粉有油脂滲出並變苦時不能食用。孕婦在懷孕早期不宜食用,否則容易引起腸道乾燥、便秘。
三、要功效
五香粉匯集了各種原料的優點,氣味芳香,具辛溫之性,有健脾溫中、消炎利尿等功效,對提高機體抵抗力有一定幫助。

㈩ 涼拌菜的調料配方竅門有哪些

1、麻醬汁。將芝麻醬用香油調稀,加入鹽、味精、香油、和蒜泥調和均勻。這種調味汁拌食葷素原料均可。常見的有:麻醬豇豆、麻汁黃瓜等。

2、咸鮮汁。取碗,加入1勺生抽、1勺香油、1勺花椒油,再加入1勺糖、2勺鹽、2勺醋拌均。這種調味汁多用於涼拌素菜。

涼拌菜關鍵在配料!大廚教你10種配料秘方和9種製作秘籍,快收藏
​3、酸辣汁。1勺鹽、1勺香油、1勺花椒油、2勺辣椒油、3勺糖、3勺白醋。注意:酸辣味的調味汁白糖一定要多放一些。

4、蔥油汁。取碗加蔥末和鹽拌勻,將熱油澆在蔥上面,再加入八角、草果、小茴香、蔥頭,味精、麻油即可。適合拌制蔬菜和肉類,比如:蔥油雞、蔥油萵筍等。

5、麻辣汁。1勺鹽、半勺糖、2勺醋、2勺辣椒油、2勺生抽、1勺香油、1勺花椒油。一般製作涼拌肉菜時多用麻辣汁。

涼拌菜關鍵在配料!大廚教你10種配料秘方和9種製作秘籍,快收藏
6、糖醋汁。將少許薑片和花椒放入水中熬煮片刻撈出,再放入白糖煮至溶化後出鍋,晾涼後再加入醋和少許鹽、香油拌勻。 糖醋汁一般用於拌制蔬菜,比如糖醋藕片、糖醋蘿卜等等。

7、蒜泥汁。將大蒜製作成蒜泥,加入鹽、味精、麻油和鮮湯調和均勻。此調味汁葷素皆宜,如:蒜泥海鮮、蒜泥豆角等。

8、醬油汁。用醬油、香油、雞精、鮮湯調和製成,料汁為紅黑色咸鮮味,用於拌制或蘸食肉類食材,如:醬油雞、醬油肉等。

9、蝦油汁。用料有蝦籽、作法是先用香油炸香蝦籽後,再加鹽、味精、香油、紹酒、鮮湯等調料燒沸即可,成品為白色咸鮮味。拌食葷素菜皆宜,常見的有蝦油冬筍、蝦油雞片等等。

10、蟹油汁。用料為熟蟹黃、鹽、味精、薑末、紹酒、鮮湯。製作方法和蝦油汁相似,蟹黃先用植物油炸香後加調料燒沸,為桔紅色咸鮮味。常用來拌食葷菜,如:蟹油魚片、蟹油鴨脯等。

涼拌菜關鍵在配料!大廚教你10種配料秘方和9種製作秘籍,快收藏
下面是一些涼拌菜加工秘籍,是大廚大多年總結出來的好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加糖醋的涼拌菜不能放味精雞粉,因為糖醋加雞精味精會產生谷氨酸二鈉,會產生酸澀味道,所以除了糖醋,加點鹽就可以了。比如老醋花生米等。

2、鹵味醬肉不能做到10成熟。醬貨鹵水多半是肘子、牛腱、豬頭肉等動物性食材,如果煮到全熟,再浸泡幾個小時就不能吃了,基本都爛了。所以,這種冷盤做到七八成熟就OK了,再關火浸泡一晚上,味道恰到好處。

3、新鮮蔬菜做涼拌菜不要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