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津吃石榴嗎 知乎
天津,市花月季,市樹絨毛白蠟,至於市果,小編實在沒找到。
但如果要評選「市果」,那小編這票一定會投給石榴。
倒也沒有別的原因,實在是因為天津人太愛種石榴了。
在舊時大戶人家的院子里,就講究一個「天棚、魚缸、石榴樹」。天棚(涼棚)方便夏日遮陰避暑,魚缸里養幾尾金魚,供閑時觀賞圖一樂,至於石榴樹,則是天津人心中的「大吉之木」。
姜開選畫作
韓愈曾在詩中寫道:「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石榴花開時,就像是一團團小火點綴在枝葉間,給人熱鬧又紅火的感覺。
金秋石榴成熟時,又化身為「多子多福」的象徵,這樣的石榴,誰人不愛呢?
即便是現在,在天津的街頭旁、公園里,也經常能看到石榴樹的身影。從枝繁葉茂到開花結果,我們能完整地見證石榴從春到秋的繁榮。
@小小小胖遲
昨天中午遛彎的石榴花
津粉@唧唧喳喳
小區里的石榴樹 開花啦
津粉@當當伴我心
中北初遇石榴花~火紅鮮艷, 高雅富貴, 石榴花艷壓群芳。
津粉@冰激柔情
海河邊上的石榴
津粉@燕風
石榴青青夏日濃
@心掬幽芳
津門石榴
@歡快的小丑魚1234
天津津河岸邊的石榴樹,石榴掛在枝頭,足以讓路人止步觀賞。
現在,能感受到天津人對石榴的熱愛了吧?
再帶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一下石榴這種水果。
石榴:絲綢之路的舶來品
石榴原產於西亞至中亞一帶,中國栽培石榴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漢代,還有說法是張騫出使西域後帶回來的,一並帶回的還有葡萄。石榴還有個名字叫「安石榴」,據說是因為從當時的安石國引入,西晉《博物志》里有提到「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唐代元稹也在詩中寫過「何年安石國,萬里貢榴花」。
如今,中國南北都有栽培石榴,其中被譽為「中國石榴之鄉」的五個地方分別是安徽懷遠、四川會理、陝西臨潼、雲南蒙自、山東棗庄,你吃過這些地方產的石榴嗎?
另外,石榴花大色艷,花期長,果實也是色澤艷麗,因此很適合用來做盆景,分觀花、觀果兩種不同類型。
詩人們拜倒在「石榴裙」下
有一句俗語叫做「拜倒在石榴裙下」,通常用來形容男子對女子的崇拜傾慕。而石榴裙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
石榴裙歷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元帝在其詞《烏棲曲》中寫道:「芙蓉為帶石榴裙」,這是關於「石榴裙」最早的文字記載。
到唐朝,石榴裙就成為了年輕女子極為青睞的服飾款式,而「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相傳與楊貴妃有關。
唐代周昉繪《簪花仕女圖》中身著石榴裙的仕女。
還有很多描寫石榴裙的詩句,堪比直接寫石榴的詩句。
媚眼隨嬌合,丹唇逐笑兮。
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南北朝·何思澄《南苑逢美人》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唐·武則天《如意娘》
上林胡蝶小,試伴漢家君。
飛向南城去,誤落石榴裙。
脈脈花滿樹,翾翾燕繞雲。
出門不識路,羞問陌頭人。
——唐·李賀《謠俗》
御紗新制石榴裙。沈香慢火熏。越羅雙帶宮樣,飛鷺碧波紋。
隨錦字,疊香痕。寄文君。系來花下,解向尊前,誰伴朝雲。
——宋·晏幾道《訴衷情·御紗新制石榴裙》
最大夢想:吃石榴不吐籽
石榴,鮮美多汁,甜而不膩。可每次吃石榴,都是舀一大勺放進嘴裡,然後小心翼翼地挨個咬碎,生怕一不小心嚼碎了石榴籽,破壞那口甜甜的味道。
從此便有了一個夢想:什麼時候才能大口大口地放開了嚼石榴?有人希望能培育出無籽石榴,就像無籽西瓜、無籽葡萄那樣,但不好意思,這只能是個夢。
因為石榴可食用的部分,實際上是種子的外種皮,本身就是種子的一部分,而石榴籽里堅硬的那部分是內種皮。之所以說無籽石榴不現實,是因為假如培育得沒有種子了,那就連外種皮也沒有了……
不過,雖然不能無籽,但可以「軟籽」,也就是內種皮變軟變小,這不但增加了每一顆石榴籽可以食用的部分,也解決了石榴難以下咽的問題,人們終於可以大口地、酣暢淋漓地吃石榴了。
如何快速剝石榴
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不願意吃石榴,不是因為覺得它不好吃,而是覺得剝石榴太麻煩(不信你給他一碗已經剝好的石榴籽,看他吃不吃)。
❷ 天津特產有哪些好吃的能帶走的
1,曹記驢肉:
又稱天津衛青蘿卜,俗稱"賽鴨梨",是天津農業名牌產品。因原產於天津西青區辛口鎮沙窩村及辛口鎮其他村莊一帶而得名,已有600多年種植歷史。
沙窩蘿卜色翠綠,味甘甜,脆嫩多汁,一拍即裂,被民間形容為"一摔掉八瓣",並且耐冬貯,素有「沙窩蘿卜就熱茶,氣的大夫滿街爬」之說,深得人們青睞。還是天津口岸獨有的傳統出口商品,遠銷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
❸ 天津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❹ 天津特產水果有什麼
天津鴨梨!比較出名~天津郊縣郊區也有很多特色的水果,可以到農貿市場去看看。
❺ 天津出產哪些水果最有名
天津有紅花峪桑葚、金絲小棗、盤山磨盤柿、桑梓西瓜等水果特產。天際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作為天津的特色水果,也是出類拔萃的存在。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天津有哪些特色水果。
紅花峪桑葚:
紅花峪桑葚是天津市薊縣別山鎮的特產。紅花峪桑甚果實飽滿、顆粒大而緊,顏色油亮,口感甜軟清香,多汁,入口易化的特點,並且已有500多年的栽植歷史。桑甚又名桑果、桑甚子。人們喜食成熟的鮮果,亦可加工製成桑甚酒、桑甚飲料、桑甚罐頭。
金絲小棗:
天津靜海縣種植金絲小棗已有600多年歷史。靜海金絲小棗為鮮食制干兼用品種,果實呈橢圓形,金絲小棗半干時可拉出縷縷金絲,因此而得名。果實肉厚、核小、皮薄,肉質細膩,鮮棗呈棕紅色,汁液較多;干棗果皮深棕紅色,果肉緻密,風味濃甜,品質極佳。
盤山磨盤柿:
柿子是吉祥如意的象徵,圓圓的果實,代表團圓美滿,橙紅的色澤,寓意紅紅火火,"柿子"的"柿"字諧音"事事如意"、"世代吉祥"等。在柿子品種中,磨盤柿以果實大,果形美,光潔艷麗,是目前世界上最優良的澀柿品種之一,盤山山區種植歷史非常悠久。
桑梓西瓜:
桑梓鎮位於薊縣西南部,桑梓就因蘿卜、西瓜、豆片三種獨具風味的土特產而遠近聞名,被當地人稱為"三絕"。桑梓西瓜憑著特殊的沙土土質,加之水源豐富,水質甘甜,使其擁有優秀的品質,以含糖量高、清甜爽口聞名於縣內外。
❻ 天津有什麼好吃的水果特產
水果沒有什麼特色的,別的有
狗 不 理 包 子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鮮美而譽滿全國,名揚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歡迎,關鍵在於用料精
細,製作講究。在用料上,狗不理包子的肉餡別具特色,選用七成瘦三成肥的新鮮豬肉,
上等醬油找口,放上香油、味精、蔥薑末等佐料,邊加水邊攪拌,打成肉丁水餡。包子皮
使用半發酵「一拱肥」富強面。做工上,狗不理包子從揉面、揪劑、擀皮、裝餡、掐包、
上屜、上大灶,都有明確的規格標准,掐出來的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的褶不少於十五
六個。
桂發祥麻花
色澤金黃,風味醇厚,具香、酥、脆、甜的誘人特點,於乾燥通風處放置數
月不走味,不綿軟,不變質。桂發祥麻花有"花理虎"、"麻軸"、"繩子頭'等多個品種。每
個麻花中心夾有一棵由芝麻、桃仁、瓜籽仁、青梅、桂花、青紅絲及香精水等小料配製的
什錦餡酥條。製做時根據麵粉質量調整油酥大小,適應氣溫高低變化增減肥、鹼劑量,保
證投料配比。
耳 朵 眼 炸 糕
耳朵眼炸糕是受天津群眾喜愛的小吃。耳朵眼炸糕的傳統製法,是選用北河(楊村、
河西務)、西河(霸縣一帶)的上等新粘黃米,水磨後發酵、對鹼、揉勻,製成面團。選用
優質紅小豆煮爛,使用銅絲羅搓沙,放入紅糖汁炒成豆沙餡。炸糕團成先使溫油下鍋,後
加旺火炸透。
天 津 糕 干
天津製作糕乾的店鋪很多。其中楊村糕乾生產始於明初,歷史悠久,為最正宗。楊村
糕乾以上等米粉和白糖加工精製而成,雪白細膩,口味清甜。1914年巴拿馬運河開通不久
,楊村糕乾曾作為中國的一件特產,同茅台酒等一起送到巴拿馬賽會,獲得〈佳禾〉銅質
獎章。 近年來,天津糕乾以芝蘭齋糕乾最著名。傳統的芝蘭齋糕乾以新稻米和
優質江米為主料,配以精製的甜餡,經過精細加工後,潔白綿軟,香甜可口,尤其適宜老
年人和兒童食用。
煎 餅 餜 子
煎餅餜子以綠豆粉為主料,調成糊狀。攤成煎餅,形似荷葉,薄軟如紙,然後卷上酥
脆的棒槌餜子(油條),抹上面醬、腐乳,撒上蔥花、芝麻等小料,從中間折起即可食用,
香氣撲鼻,味美適口。若在煎餅上再攤上雞蛋,更覺軟嫩鮮香,別有風味,這是地道的天
津小吃,現被許多城市所接受。
石頭門坎素包
石頭門坎素包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其製作方法是以綠豆芽菜、粉皮、香乾、香菜、面
筋、餜子、腐乳、芝麻醬、香油等調拌成餡,用精麵粉作皮,加工成包子蒸熟而成。石頭
門坎素包具有濃郁的獨特風味,食之素香,回味無窮,很受老年人喜愛。
白 記 餃 子
白記餃子久負盛名,是天津傳統特色風味食品。白記餃子製作精細,選用上好新鮮
羊肉,剁成肉泥。適當加入鮮嫩白菜末、特製醬油、小磨香油等調拌成餡,面和好放軟,
製作成的餃子皮薄、邊小、餡大,是群眾喜愛的常用食品。
炸 素 卷 圈
炸素卷圈,以豆皮作皮,用綠豆菜、香乾、粉皮、香菜配以芝麻醬、腐乳、香油、姜
末等佐料調拌成餡,然後再將餡放在皮上捲起來切成段,兩頭粘麵糊在油鍋內炸制而成。
炸素卷圈,色澤金黃,外脆里嫩,清淡適口,是天津特色風味小吃。
曹 記 驢 肉
曹記驢肉,因創始人姓曹而得名,至今已有二百餘年歷史。曹記驢肉, 精選新鮮優
質驢肉,配以多種香料,放進鍋里慢火煮七至八個小時。曹記驢肉,富含蛋白,酥爛易嚼
,味道鮮美,遠近聞名
茶 湯
茶湯的主要原料是秫米面或小米麵。製作程序是先將磨得很細過籮的面放在碗內,用
溫桂花糖水打底成糊狀,再用大銅壺內滾沸的開水沖成稠糊狀,然後撒上紅糖和白糖,用
小鏟慢慢地鏟著食用,香甜可口,風味濃郁。 茶湯不僅味道好,更誘人的是頗
具鄉土特色的製作情趣。茶湯人的嫻熟動作,無不贊嘆道好。
豆腐腦和老豆腐
豆腐腦,以嫩豆腐為主料,盛入碗中,澆上鹵,再放少許辣椒油、蒜汁即可食用。老
豆腐,以硬豆腐為主料,盛到碗里,澆灑上醬油、蒜汁、韭菜花、豆瓣醬、辣椒油、花椒
油、稀麻醬等佐料,味道鮮咸,清香爽口。
大福來鍋巴菜
鍋巴菜是天津具有獨特風味的小吃,以大福來字型大小製作的最有名氣。鍋巴菜以綠
豆、小米水磨成漿,攤成薄厚均勻的煎餅,用刀切成柳葉狀塊,澆上用十幾種小料製成的
鹵計,再灑上辣椒油、芝麻醬、醬豆腐汁、香菜葉,輕輕拌合後即可食用。 鍋巴菜
柔軟滑潤,清素芳香,既可當菜,又可作早點或正餐,同芝麻燒餅一起食用味美適口。
糖 炒 栗 子
天津板栗,又稱甘栗。產於薊縣,聞名國內外。糖炒栗子,是秋冬季時令風味食品。
其製作方法是精選優質板栗,放進裝有粗沙和糖稀的鍋內翻炒而成。糖炒栗子,呈深棕色
,油光鋥亮,皮脆易剝,香甜可口。
宮廷小吃--「果仁張」
天津果仁張製作的各種美味果仁,自然性顯色和放香,香而不俗,甜而不膩,色澤鮮
美,酥脆可口,久儲不綿。果仁張至今已有160多年歷史,第一代張明純和第二代張
維順曾在清宮御膳房當廚,
麵茶
麵茶是以大米磨粉作主料,加水調合後,再放入大料、鹼面等在鍋里熬成粘稠狀,盛在
碗里,上面撒上一層芝麻鹽,淋上一點用香油調好的芝麻醬即可。食用時配以棒槌餜子,
別有一番風味。
素 合 子
原料:麵粉、韭菜、雞蛋、蝦皮、粉絲等 製法:麵粉加水調成面團,下劑,擀皮、包餡
成合子形狀,烙熟即成 特點:口味咸鮮,色澤金黃
驢打滾
原料:江米面、黃豆面、豆餡、桂花、小料 製法:江米面和好後鍋蒸四十分鍾,用黃豆
在當薄面做成片狀,用刀切塊 特點:豆面香甜可口,回味無窮
鴛鴦卷
原料:江米面、豆沙、紅果、麻仁 製法:用蒸熟的江米面擀成片狀,抹上豆沙餡和紅果
餡沾上芝麻卷卷,改刀成如意形即可 特點:入口甜香,略有紅果味,芝麻醇香
千 層 脆
原料:麵粉、白糖、芝麻、花生油等 製法:麵粉加糖水和成面團略餳,擀成透字薄片,
折疊,改刀翻成套花,用油炸成金黃色,淋上一層熬好的糖稀,再撒上芝麻即成 特點:
色澤金黃,脆酥香甜
❼ 天津的特產水果是什麼
天津本地產葡萄、冬棗、沙窩蘿卜、草莓、水果玉米等。做天津特產水果 比較有名的是 天津果特好水果中心,在西青區迎水道延長線上。
❽ 天津有什麼特產
1、天津麻花
天津麻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點。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在天津衛海河西側,繁華喧鬧的小白樓南端,有一條名為十八街的巷子,原來巷子之中有一家小小的麻花鋪,字型大小喚作「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是經過反復探索進行創新,在白條和麻條中間夾一條含有桂花、閔姜、桃仁、瓜條等多種小料的酥餡,使炸出的麻花酥軟香甜與眾不同,創造出的什錦夾餡大麻花。其特點是香、酥、脆、甜,在乾燥通風處放置數月不走味,不綿軟、不變質。
2、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是一道由麵粉、豬肉等材料製作而成的小吃,始創於公元1858年(清朝咸豐年間),為「天津三絕」之首,是中華老字型大小之一。狗不理包子的面、餡選料精細,製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清香適口。狗不理包子以鮮肉包為主,兼有三鮮包、海鮮包、醬肉包、素包子等6大類、98個品種。2011年11月,國務院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狗不理包子傳統手工製作技藝」項目被列入其中。
3、炸糕
炸糕是一道由糯米粉、普通麵粉等原料製成的小吃,是天津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與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並稱"津門三絕"食品。炸糕炸的金黃酥透,咬一口後,黃白黑三色分明,黃的是炸焦黃的外皮;白的是糯米的皮料,有嚼頭,又不粘牙;黑的就是甜甜的豆沙餡。陸記燙面炸糕與其他炸糕最大不同點就是用料為麵粉,且要用開水燙面,揉光揉熟乎了,然後下劑包餡炸制,呈老紅色,面軟而不粘牙,吃起來松軟酥脆,細沙香甜。如今,這種燙面炸糕已在中,高檔筵席上亮相,成為一道筵席甜點。
4、泥人張彩塑
泥人張彩塑為天津市的一種民間文化,著名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作為北方流傳的一派民間彩塑,創始於清代道光年間,是天津藝人張明山於19世紀中葉創造的彩繪泥塑藝術品,現為天津市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泥人張彩塑被公認為是天津的一絕,早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就已經享有很大聲譽。泥人張把傳統的捏泥人提高到圓塑藝術的水平,又裝飾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5、天津板栗
天津板栗,別名紅油皮栗子、油栗、天津甘栗。產地主要集中在薊縣小港、小營等鄉。同時,北京、唐山、承德等地的山區,也生長大量栗樹,所產栗子,品質特優,因為過去這些地區生產的栗子一直由天津口岸出口,故名天津甘栗(在日本,名為「天津板栗」),主要輸往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及港澳等地。
6、寶坻大蔥
寶坻大蔥,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產地范圍為天津市寶坻區,在東亞國家以及各處華人地區中,蔥常作為一種很普遍的香料調味品或蔬菜食用,在東方烹調中佔有重要的角色。寶坻大蔥味辛,性微溫,具有發表通陽,有解毒調味,發汗抑菌和舒張血管的作用。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圓筒形,中間空,脆弱易折,呈青色。
7、桑梓西瓜
桑梓西瓜在京津、華北、東北地區小有名氣。許多的水果攤位叫賣著桑梓西瓜。吃瓜的要吃桑梓的,賣瓜的喜歡賣桑梓的瓜。隨著農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在充分發揮地區優勢、發展地區特色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以西瓜為主的主導產業,全面帶動桑梓經濟發展。該鎮一方面擴大規模,另一方面更新品種,又先後引進30多個優質新品品種。並利用科技方法培育出的各種嫁接瓜、溫室瓜、禮品瓜等適應不同市場需求、不同口味人群的西瓜新品種。
8、靜海金絲小棗
天津水果金絲小棗是中國小棗中優良品種,一般情況在九月下旬成熟。金絲小棗果實呈長圓形,表面深紅色,皮薄肉厚核小,含糖分高,棗肉可拉出金色糖絲,主要在靜海、北大港、薊縣等地種植最多最廣。靜海縣的土壤均屬潮土類型,分布呈現出由古河兩側向大窪中心土壤變濕、質地加重的規律。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雖臨渤海,但屬內陸海灣,海洋氣候影響不大,而大陸性氣候顯著,四季分明。地形氣候非常適宜小棗的種植。
9、盤山磨盤柿
盤山磨盤柿,別名:盤山柿子、蓋柿、盤山大柿子,原產天津薊縣。柿子是薊縣的傳統栽培果樹樹種,栽培歷史悠久,遍布山區、半山區,在平原、窪區農戶庭院栽培也很普遍。其樹形幽雅,果繁包艷、秋葉變紅,是優良的庭院綠化和環境美化樹種。薊縣柿樹的品種很多,有磨盤柿、火柿子、洋柿子、牛心柿、扁柿子、西洋柿等,其中以磨盤柿數量最大,分布廣,占栽培面積的95%以上。
10、徐堡大棗
徐堡大棗,天津市地方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徐堡大棗外形獨特,味道甜、口感好,經天津市農科院等權威部門檢測,徐堡大棗富含多種維生素。徐堡大棗以地理環境位置特殊,種植歷史悠久,品質極佳,上市時間早享譽華北地區。2013年6月17日,徐堡大棗被天津市農業系統列入第二批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品種目錄,成為北辰區農業系統第一個獲得地理標志認證的單位。
❾ 天津盛產什麼水果
天津盛產的水果有紅花峪桑葚、靜海金絲小棗、盤山磨盤柿、桑梓西瓜、茶淀玫瑰香葡萄、梁後庄村紅果、曙春葡萄、徐堡大棗、崔庄冬棗、薊縣獼猴桃、大港冬棗、台頭西瓜、茶淀葡萄。
紅花峪桑葚
紅花峪桑葚是天津市薊縣別山鎮的特產。紅花峪桑葚果實飽滿、顆粒大而緊,顏色油亮,口感甜軟清香,多汁,入口易化的特點,並且已有500多年的栽植歷史。桑葚又名桑果、桑葚子。人們喜食成熟的鮮果,亦可加工製成桑葚酒、桑葚飲料、桑葚罐頭。
靜海金絲小棗
天津靜海縣種植金絲小棗已有600多年歷史,每年新增棗樹近100萬株。靜海金絲小棗為鮮食制干兼用品種,果實呈橢圓形,平均單果重7g。金絲小棗半干時可拉出縷縷金絲,因此而得名。果實肉厚、核小、皮薄,肉質細膩,鮮棗呈棕紅色,汁液較多;干棗果皮深棕紅色,果肉緻密,風味濃甜,品質極佳。
盤山磨盤柿
柿子是吉祥如意的象徵,圓圓的果實,代表團圓美滿,橙紅的色澤,寓意紅紅火火,「柿子」的「柿」字諧音「事事如意」、「世代吉祥」等。在柿子品種中,磨盤柿以果實大,果形美,光潔艷麗,是目前世界上最優良的澀柿品種之一,盤山山區種植歷史非常悠久。
桑梓西瓜
桑梓鎮位於薊縣西南部,桑梓就因蘿卜、西瓜、豆片三種獨具風味的土特產而遠近聞名,被當地人稱為「三絕」。桑梓西瓜憑著特殊的沙土土質,加之水源豐富,水質甘甜,使其擁有優秀的品質,以含糖量高、清甜爽口聞名於縣內外。
❿ 天津有什麼好吃的 天津好吃的有什麼
1、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大夥兒毫無疑問也不生疏,擁有 百年老的歷史時間,它和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並稱之為津門三絕,狗不理包子也是津門三絕之首,狗不理包子外形美觀大方,包子褶很均勻,每一個小籠包都不容易低於15個褶,剛蒸出去的狗不理包子香氣四溢,口味鮮而不膩,吃上一個還想下一個。狗不理包子的餡主要是新鮮豬肉的,也是有海貨餡的、醬肘子的、素餡的、三鮮的等,每一種餡的都非常美味哦。
2、耳朵眼炸糕。耳朵眼炸糕也是津門三絕之一,擁有 百餘年的歷史時間,耳朵眼炸糕是用檽米做皮,包餡以紅豆和白糖主導,炸制而成的,耳朵眼炸糕形同扁球,顏色金黃色,外酥里嫩,口味清爽爽口,由於其創辦人「炸糕劉」的店就開在耳朵眼巷子出入口的地區,因此得全名是耳朵眼炸糕。
3、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桂發祥十八街麻花也是津門三絕之一,由於其店面在大沽大道北十八街那個地方,因此大家習慣性叫其為十八街麻花,叫的多了,也就變成如今的天津市百年老字型大小,桂發祥十八街麻花製做獨特,選材細致,要歷經二十多道工藝過程製做而成,十八街麻花上都夾著一根有桃仁、青梅果、桂花樹等十幾種調料構成的酥條,又酥又香,甚為美味。
4、杜贊不絕口火烤。杜贊不絕口火烤是天津市的傳統式特點美味小吃之一,迄今早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時間了,由於做他的人叫杜贊不絕口因此而出名杜贊不絕口火烤,杜贊不絕口火烤有紅豆沙、甜咸、玫瑰花、紅果、雜錦等五種包餡,焦黃內嫩,口味香醇。
5、水果湯團。水果湯團是天津市的特點特色小吃,水果湯團關鍵用火龍果、草莓苗、菠蘿、湯團等製做而成,水果湯團色調艷麗,製做簡易,清香四溢,口味粉糯滑爽獨具一格一番口味。
6、貼餑餑熬魚。貼餑餑熬魚是天津市的傳統式美食特色,也是天津人的一道家常小炒,將魚洗干凈之後放進一口大鐵鍋里邊,倒進冷水添加調料,以便節約時間,在熬魚的鍋附近貼上一圈棒子麵的餑餑,熟透之後把餑餑取下來,由於餑餑消化吸收了魚頭湯的美味,因此十分美味,餑餑顏色金黃色,底端焦脆,魚頭湯美味可口,是一道非常美味可口的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