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特色小吃 » 四川下雨天有什麼好吃的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四川下雨天有什麼好吃的

發布時間: 2022-10-08 06:03:14

Ⅰ 成都總是下雨怎麼旅遊

成都旅遊碰到下雨天比較多的情況下,推薦去錦里,武侯祠,逛逛夜景,吃點當地美食,體驗一下三國文化,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成都旅遊下雨天去的地方:

1,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屬於4A級景區,是唐代詩人杜甫流寓成都市的故居。內有珍貴資料3萬多冊,風格古樸典雅,清幽秀麗,十分適合雨季遊玩,極富浪漫氣息!是非常獨特的混合式中國古典園林!

2,鶴鳴茶館:

鶴鳴茶館,流傳近百年,屬於成都元老級的傳統茶館之一,適合情侶約會,家庭聚會,朋友聚餐休閑小憩等活動具有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意義和建築價值。濃厚的傳統文化的氣息,對茶的傳承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3,成都錦里:

成都錦里,三國時期的歷史遺跡,佔地三萬多平方米,長長的街道五百多米,這里包含了三國文化和成都風俗的歷史底蘊,也是非常具有商業化氣息的街道,集旅遊購物,休閑娛樂一體的商業化街道,吸引了非常多的遊客前來觀賞!

Ⅱ 哪種食物下雨天才會有,是菜也是葯,比木耳更美味呢

野菜的種類許多,絕大部分的野果全是蔬菜的,有地面上長的,也是有樹枝長的。今兒給大夥兒詳細介紹一種很「尤其」的山野菜,它並不是蔬菜水果,反而是一種食用菌,一般只在下雨後才有,太陽出去一曬就消失了。它便是地皮菜,也叫地木耳、地四川菜、雷公菌這些。它實際上是一種菌藻類植物,學名字叫做「一般佛珠藻」。它平常都「掩藏」在土中,碰到短暫性的雨天,便會迅速生長發育,貼緊路面成長為一個個木耳的模樣,色調呈透明的褐翠綠色,觸感十分細嫩。

Ⅲ 成都一直在下雨,夜市什麼的會開嗎,還有可玩性嗎

摘要 如果雨下的不是很大,只是一點小雨就會開的,但是最近成都晚上都愛下雨,還挺大的,有很多夜市有些沒咋開

Ⅳ 為什麼說下雨天和火鍋更配

下雨天是個讓人放鬆的時間,微涼的天氣、鬆散的身體,會讓你不再想去勞累自己,想給自己一次放鬆的機會。吃火鍋是個享受的過程,一份食材的到來,一塊美味的燙煮,一口幸福的味道,讓人愜意不已。

然而雨天雖閑暇,無事可做;火鍋雖美味,耗時太長。在下雨天,煙雨蒙蒙,給人昏昏欲睡,睡覺不免是一種選擇。倘若一天熟睡,碌碌無為,也使人有虛度光陰的遺憾;若清茶相隨,一本經書,卻又過於平淡,無汁無味。關於火鍋,一次次等待,可換來種種珍饈玉食,卻也值得。時間慢慢流淌,火鍋之後又免不了悔時悲傷。當兩者相配時,豈不美哉?

於雨天吃著火鍋,一方面可以驅趕寒氣,另一方面可以充實生活。雨天避免不了寒冷,寒氣逼人進入體內,讓人昏睡。火鍋為一種熱食,食材於滾燙的湯料中熨燙,趁熱而食,滿滿的溫暖,可以將雨天的寒氣盡數逼出。下雨天無事可做,因為雨天的氛圍導致你也不太想做平時的那些事情,所以下雨天時間很長,有很多很多的空餘時間,所以你在下雨天吃火鍋不需要著急,而且火鍋這種餐飲需要時間的,因為食材是新鮮的,時間太長會老,太短又會不熟。吃火鍋需要慢工出細活,唯有一點一點的吃才能體會到火鍋的魅力。所以雨天與火鍋特別配,即能在下雨天找點有意義的事情,又能在吃火鍋的時候體驗到食材的魅力。

Ⅳ 下雨天成都有什麼好玩的

1、方所書店

一本書、一杯咖啡、一首歌、一個細雨的午後。「方所」就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它就像是一種裝進文藝里的生活。4000㎡的龐大書店,藏身太古里地下層,像是一個獨立於世的魔幻空間,8米的挑高,37根造型迥異的立柱,鋪滿行星軌跡的地面,「方所」大筆一揮畫出的似乎就是魔法世界的宇宙星辰,很具有想像力的書店。

贏得了大批文藝青年的青睞,設計感強,還有文具、設計精美的小物件,店裡有咖啡,整潔干凈,十分安靜。雨天可以拿著喜愛的書,選一個適合的位置,手裡伴著一杯熱飲,悠閑、舒適、恬靜地徜徉在字里行間。

地址: 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遠洋太古里

2、室內滑冰場

娛樂、健身兩不誤,傳統意義上的「商場」二字,讓女人心花怒放 讓男人咬牙切齒,而現在很多商場卻適合從早宅到晚、花費也不會太多,原因就是因為有——室內滑冰場。滑冰的好處太多了,鍛煉身體增強平衡能力、可以增強力量,最重要當然是還可以減肥保持身材。

找一個停車便利,人不多的滑冰場,約上三兩朋友,來場比賽也不錯。如果滑冰場地處繁華市區,晚上及周末人會比較的多。

地址:錦江區紅星路三段成都國際金融中心B2層

3、攀岩館

室內的極限挑戰,靈感來源於夏天的森林夏令營,在攀岩館中加入木橋、空中樹屋、空中圖書館、溜索、沙地和異形滑滑梯等元素。還有木工、手作、繪畫、音樂、家長學堂、戶外技能等為主題的沙龍活動,讓每一個自由的靈魂,暫時逃離城市的擁擾,回歸自然的懷抱。

攀岩運動由登山運動衍生而來,富有很強技巧性和冒險性,是極限運動中的一個重要項目,在外國十分流行,強身健體的作用就不用說了。岩壁遍布五顏六色大小不一的岩釘,人造的岩壁非常搶眼,高達12米,頗具有挑戰性。

地址:武侯區大悅路大悅城冬庭

4、瘋狂實驗室

主打的「福島怨靈」打破常規的鬼屋風格,日常生活場景中的恐懼,感官刺激和精神的刺激,可以刷新你的恐怖感受,膽小的夥伴就慎入啦。

不過也還有歐美范的游戲,在瘋狂基地玩太空足球,飢餓弓箭,真人CS,也可以拉風地玩夜光閃避球、夜光牆繪,對男生女生來講都是不錯的體驗,而且都在室內,不用擔心天氣,慢慢嗨。

地址:成都武侯區大悅路518號大悅城4樓027

5、桌游俱樂部

桌面上面有江湖,如果還只悶在家裡打網游,如果還呼朋喚友只知道打牌,那就low了。因為桌游可是關起門來自嗨眾樂的獨特聚會形式。

三國殺、烏諾、德州撲克、桌上足球,能在桌子上可以玩的游戲太多了,就看誰能技高一籌。綿綿陰雨天,最適合朋友一起玩點小游戲了。

地址:成都市成華區雙林路388號天祥街富臨大廈2902室

Ⅵ 成都不得不吃美食攻略

成都,簡稱蓉,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樞紐[1] ,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下面就由我為你提供關於成都不得不吃美食攻略,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成都十大不得不吃美食: 鴛鴦火鍋

鴛鴦火鍋,是以傳統毛肚火鍋的紅湯鹵和宴席菊花火鍋的清湯鹵,兩者合並改制而成的四川創新火鍋。此品原名「雙味火鍋」。為1983年重慶隊參加全國第一屆烹飪大賽的參賽菜品,由閻文俊取名設計、特級廚師陳志剛製作。這種火鍋用銅片隔成兩半,造成一個太極圖形,一邊放清湯鹵,一邊放紅湯鹵,入鍋燙涮的原料可隨人意。

店鋪推薦:

1、蜀九香火鍋酒樓(玉林店)

老牌中檔火鍋店,人氣很旺,在成都開的分店近10家,菜品新鮮價格稍貴,味道贊!它的鴛鴦鍋的白鍋,湯底熬得不錯,有一條鯽魚,番茄搭配得當。

2、巴蜀大宅門火鍋(新華公園店)

知名度很高,生意真的太火爆了永遠在排隊,個人建議不要趕在高峰去啊,就算趕在高峰去你也只得等到8點後才能排上號。味道巴適,性價比超高。

3、成都好吃的十大火鍋店推薦——老碼頭火鍋(玉林店)

玉林老字型大小的火鍋,裝修大氣服務到位,菜品新鮮質量夠好,價位和蜀九香差不多,中檔偏上,請外地客人考慮首選。

4、成都好吃的十大火鍋店推薦——味蜀吾老火鍋(廣福橋店)

成都的老火鍋代錶店之一,菜品份量十足。排隊總是難免的,人氣太高了嘛,味道確實很不錯。

成都十大不得不吃美食: 冒菜

「冒菜」是成都的特色菜,如果您以為這就是一個菜,那您就大錯特錯啦,這只是一種做法而已。「冒」字在這里是動詞准備一鍋麻辣鮮香的湯汁,把菜用一個竹簍裝好一般一竹簍就是一份,煮熟撞到碗里,再打一點湯汁!冒菜原料不限,這點和串串香類似,什麼都可冒,什麼都可上桌。冒菜的不斷創新,現已成為暨火鍋、麻辣燙後強勁新一輪四川特色餐飲並風靡全國。

冒菜是一個人的火鍋,火鍋是一群人的冒菜!

店鋪推薦

1、趙記冒大叔(華興正街店)

趙記冒大叔冒菜是成都比較有特色的冒菜店,精心調制獨家香料,湯料以多種動物骨頭為原料,再輔以純動植物綠色調味品,麻中不麻,辣中不辣,老少皆宜,不上火,不敗胃。這里的冒菜,菜品豐富,味道也極為巴適,店面裝修也很有特色,開放式廚房,而且還有很大的一個外擺區,可以在外面吃冒菜。

2、芙蓉樹下(太升路店)

店招和各店裝潢(包括沒有裝飾的)是設計得很成功的,讓人看一眼就會有「干凈、明亮、有檔次」的感覺,在路邊餐飲裡面,放眼望去有鶴立雞群的即視感。

3、烹火(臨江路店)

最近一兩年都特別火的網紅店,一直沒去過,所以特別心生嚮往之,這次去這邊也是從外地耍了回來,距離新南門車站近,故而來這里。這家店是烹火的臨江路店,就是新南門車站背後,沿著河邊過去,很大的一家店啊,整棟都是他們家,有點像獨棟別墅似的,顯得特別豪華。

4、竹簍香冒菜世家(川大店)

來了不止一回了,就在學校南門外面,一直以來生意都相當火爆,感覺是每次去都人很多。首先菜品還是很多的,都是葷素隨便挑選,稱量決定的。感覺吃下來也很劃算,所以還不錯!味道的話對我來說有點辣,應該要微辣的。但還是很不錯,性價比比較高吧,適合學生黨。

成都十大不得不吃美食: 賴湯圓

賴湯圓迄今已有百年歷史。老闆賴源鑫從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賣湯圓,他製作的湯圓煮時不爛皮、不露餡、不渾湯,吃時不粘筷、不粘牙、不膩口,滋潤香甜,爽滑軟糯,成為成都最負盛名的小吃。現在的賴湯圓,保持了老字型大小名優小吃的質量,其色滑潔白,皮粑綿糯,甜香油重,營養豐富。

店鋪推薦

1.賴湯圓(總府路店)

很好找,就在總府路上王府井百貨商場旁邊,挨著九條街、夫妻肺片、韓包子一眾成都特色名小吃。不愧是到了天府之國啊。來成都對於吃貨來說可算是沒白來!可能是外地人的緣故,雖然是這種"快餐店"也覺得味道很不錯呢!

成都十大不得不吃美食: 龍抄手

龍抄手皮薄餡嫩,爽滑鮮香,湯濃色白,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龍抄手的得名與鍾水餃不一樣,並非老闆姓龍,而是當初三個伙計在「濃花茶園」商議開抄手店,取「濃」的諧音「龍」為名,也寓有「龍騰虎躍」、生意興「隆」之意。

店鋪推薦

1、龍抄手總店(春熙路)

來成都旅遊肯定要嘗一下非常有名的龍抄手、鍾水餃、擔擔面等。晚上在春熙路逛街,回來看到了這家店,寫著龍抄手總店,肯定要來嘗一下。進店晚上20:00左右,店裡人依然很多,座位比較難找,點好單後找好座位把單子給服務員,服務員會按照桌號把菜品出門送過來。紅油的抄手味道還可以,裡面的餡比較嫩。鍾水餃也是紅油的,味道不錯。餃子形狀不太一樣,裡面其實口感沒有什麼差別。擔擔面的話面條是比較硬的那種,但是味道還可以。

2、龍抄手(文殊坊店)

成都的連鎖老店,在這里幾乎可以品嘗到成都所有有名的小吃。當然,龍抄手本身也是成都有名的小吃了。這家店在文殊院的斜對面,因為來這的.基本都是遊客了,所以店內有提供很多套餐可以選擇,可以根據人數的多少選擇不同的套餐。每種套餐會有不同的菜品,但是每種菜品的份量不會特別多,目的就是讓你每種食物都能品嘗到又不會因為份量多吃不完而浪費。個人覺得還是蠻不錯的。

成都十大不得不吃美食: 夫妻肺片

成都地區人人皆知的一款風味名菜。相傳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華,與其妻一道以制售涼拌牛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由於他們經營的涼拌肺片製作精細,風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為區別一般肺片攤店,人們稱他們為「夫妻肺片」。

店鋪推薦

1、夫妻肺片(總府路店)

吃這家店完全是意外 沒在我的成都美食地圖里 正巧聽朋友說成都有家夫妻肺片很好吃 我就在點評找到了這家 號稱是夫妻肺片的起源地 位置很好找 在路邊 挨著春熙路不遠 來他家怎麼能不吃夫妻肺片 點了一個小份的 吃的第一口感覺紅油不辣 香味不足 鹹度也差些 但是當你吃第二口後 就能品味出紅油料的香味 牛肚牛肉軟爛 這口味絕對秒殺北京任何一家川菜館子

2、成都映象(寬窄巷子店)

再來成都之前做攻略的時候就已經選好這家了,也算是慕名而來,地點很好找就在寬窄巷子步行街裡面,一樓桌不是很多二樓有包間,樓下有戲台環境不錯,菜品種類不是很多,都是特色菜,來之前我就想好點什麼了,夫妻肺片量不小,味道也不錯。

成都十大不得不吃美食: 麻婆豆腐

陳麻婆豆腐是由國家命名的一家《中華老字型大小》老牌名店。 清朝同治初年(1862),開業於成都北郊的萬福橋。原名陳興盛飯鋪,主廚為陳春富之妻。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整,極富川味特色,很快便名播遐爾,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會於此。

店鋪推薦

1、陳麻婆豆腐(騾馬市店)

路過這家,據說是百年老店。我想來可能就跟成都的鍾水餃龍抄手一樣,百年老店淪為遊客聚集地。而且看見人都是一群一群的來更加確定了這個想法。結果這個店裡一個剛下班的服務員姑娘聽見了我和老爸的對話跟我說,吃這個的那些人不是遊客都是本地人。

2、陳麻婆豆腐(金沙店)

第一次在金沙店吃。裝修很好,全木質,有檔次又有風味。服務態度也很好,兩個妹妹看了三樓全部的台,動作麻利交流順暢反應及時。菜價和環境服務菜品成正比,酒水價格合理。涼拌雞品質很高,48元。調味好,紅油味正宗。雞肉自身的品質也很好,肉質緊實有彈性,井得也恰到好處。夫妻肺片,大蒜肚條這些傳統菜也蠻不錯。鹵鴨性價比高,68元半隻,很大一盤,關鍵基本沒有肥油,除了稍微有點咸,下酒下飯都不錯。

成都十大不得不吃美食: 擔擔面

擔擔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麵粉擀製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擔擔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擔擔面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於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

店鋪推薦

1、成都擔擔面(人民中路店)

今天上午在後子門那邊辦事,結果到十二點對方下班都沒有處理完畢,中午只好在那邊吃飯。附近不遠的地方正好有這么一家店看起來還行,於是就在那邊吃午飯了。幸好過去的還比較早,還有幾個位置是空起的,我們點好東西沒多久,就基本上座無虛席。他們家的菜品種類還是蠻豐富的,味道也還可以,上菜速度也還可以。不過遺憾的是現在已經關門了。

2、皇城壩小吃(武侯祠店)

作為來成都吃的第一頓和第二頓,我們倆人都把地點選在了這里。兩餐之間正好去游覽「武侯祠」and「錦里」。「錦里」的小吃街我是齁看不上,吃了碗肥腸粉打了個歇而已。以下也只是作為一個外鄉人對成都小吃的初體驗而已。

成都十大不得不吃美食: 串串香

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串串香鋪子。紅漆的矮方桌、小凳子和熱氣騰騰的一鍋紅湯以及大把的竹簽就構成了成都特別的一景。海帶、土豆、肉片、花菜、萵筍、毛肚、香腸、魷魚、冬瓜、黃臘丁、貢菜、海白菜、魔芋、黃花、藕、空心菜、排骨等各種食材往竹簽上一串,客人隨意選取喜歡的串串,一邊涮一邊吃,和火鍋的吃法差不多,因而也有人稱之為「小火鍋」。吃完之後叫老闆「數簽簽」結賬走人,好不瀟灑!

店鋪推薦

1、山城風串串王(建設路總店)

就在著名的電子科大「第五大道」旁邊的的巷子里,有停車位,但數量有限,每車10元,稍晚即沒。環境還算敞亮,總體整潔衛生,取菜是單獨的一個屋子,比較獨特,吧台在堂子中間,老闆娘在人頭攢動中笑臉盈盈,不得不承認超出我期望值很多:首先是分量,可以說是我吃過的串串里的「巨無霸」(即使是金屬簽簽1塊5一根),其餘竹簽也是其它店菜品的大哥大;其次是鍋底用料十足,厚厚的牛油紅亮醇厚,菌湯鮮香誠意滿滿,重口清淡老少咸宜。

2、冒椒火辣(奎星樓街店)

mark了一年多的店,我終於來了!!!飯點兒高峰時間排隊400多號的爆人氣冷鍋串串店。我三點多來的被告知四點半可直接入座或取號五點開餐,生生為了吃這個四點半就坐到了餐廳里。都是老湯頭熬制,總結就是三個字「特別辣」,尤其小碟單點的菜,串串覺得還可以不是那麼的辣,推薦小碟的菜~爆漿兔腰小洋芋豬腦火鍋粉都很推薦,主要精華在泡食材的汁上,香辣到最後有點麻痹了味覺導致吃串串感覺沒什麼味道。

3、康二姐(全國總店)

真的是一家最有回憶的串串店,初中的時候第一次去 那個時候康二姐還是六點過都不用排隊的,見證咯慢慢紅起來的康二姐 ,高中時候去就是四點過都要排十多桌切暗咯兔腦殼是絕對吃不到的,串串最好一次拿完 第二次多半就莫得咯

成都十大不得不吃美食: 缽缽雞

缽缽雞是成都非常流行的特色小吃,缽缽雞是成都非常流行的特色小吃,一聽名字就覺得很新奇,「缽缽」其實就是瓦罐,缽外面是畫著紅黃相間的瓷質龍紋,缽內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菜品在特珠殊加工後用簽串制,晾冷浸於各種口味的佐料中,食用時自取自食,除味道悠長外更添情趣盎然。

店鋪推薦

1、樂山鮮知味缽缽雞(杜甫草堂)

去成都吃串串不同於重慶遍地的火鍋,它是冷的,冷的。我覺得味道就是像紫燕百味雞的肺片和白斬雞的兩個口味,把素菜和葷菜用竹簽子搞成麻辣燙的樣子,泡在這兩個口味的湯汁里,結賬按照簽字的個數,五角一個,肉類一般用四個到兩個簽字串,這家位置隱蔽,但人真的超多,都是本地人,到了就像回家吃飯那樣自己拿個盆子去挑選,還有雞湯飯和炒飯搭配,吃的舒服,隨意隨性,有辣有麻,有熱又涼,價格便宜大x服務態度也好,就是環境很蒼蠅館子,不過很好吃!土豆是脆脆的都能入味,媽媽不吃辣到雞湯飯很順口!

2、葉婆婆缽缽雞(玉林)

這家葉婆婆缽缽雞的位置挺好找,就在1號線倪家橋 a口出來,往前走兩步就到了~沒想到下雨天還有這么多人出來吃冷鍋的缽缽雞~中午飯點,人都坐滿~裝修風格很清新,自選的菜品也給人非常干凈清爽的感覺~紅油鍋泡加熱之後的菜,冷天吃缽缽雞一點也不冷~3個人吃了5個人的分量~快300串加上5碗甜品,這戰鬥力也是杠杠的~

成都十大不得不吃美食: 兔頭

成都人啃兔頭可比上海人吃大閘蟹,不會吃的人覺得又費事又不頂餓,會吃的人吃的津津有味,樂在其中。

店鋪推薦

1、王媽手撕烤兔(玉林店)

玉林王媽手撕兔,味道最正宗的就是這家店咯,每次來都要排隊,而且傲嬌的只收現金!前去購買的小夥伴一定要自備現金哦!不得不說,王媽手撕兔的味道確實不錯,但這價格一路飆升的實在是太快了,大學那會兒才賣25一隻的,現在都56一隻了,不過還是值得肯定的,成都美食代表之一!

2、雙流縣老媽兔頭(清泰路店)

正宗的雙流老媽兔頭,應該在近期有裝修過,因為不管是大堂還是衛生間都超級新,特別衛生間!好評!!這家店上菜速度快到爆炸,簡直就是你剛點了菜,它就能上上來了。果然是生意爆好的店,備菜簡直充分。最好吃的當屬兔頭了,我們2個人就啃了7個腦殼,麻辣的相對更好吃。然後冒菜裡面就三個菜(土豆,藕片,花菜),土豆有點耙,整體味道有點重。然後冒鴨腸冒得有點老了。冒粉分量只足,人少搞不定哦。

看完這些你還在等什麼呢?趕快行動吧!

Ⅶ 我家住在四川經常下雨竹林里就長了很多白色的蘑菇能吃嗎

雞樅菌Termitornyces albuminosus(Berk)Heim
現有多種寫法:雞㙡菌、雞樅菌、雞縱菌、雞棕、雞肉菌(四川客家地區)、雞棕菌、三壩菇(遵義)、三大菇(川南)等。又稱夏至菌(廣西)、傘把菇(雲南、貴州、四川)、樅杠菌(川東北)、雞肉絲菇(台灣、福建)、斗雞菇或斗雞公(因其狀如斗雞)、白蟻菰、白蟻傘、黃雞樅(福建、廣東),粵北地區也叫夏至菇或夏至菌客家系人稱為箭頭菇、樅松菇,在攀枝花俗稱為三堂菌。四大名菌之一,在食用野生菌中為珍品。
雞㙡菌肉厚肥碩,質細絲白,味道鮮甜香脆。含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蛋白質、脂肪,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鈣、磷、核黃酸等物質。雞樅的吃法很多,可以單料為菜,還能與蔬菜、魚肉及各種山珍海味搭配,可無論炒、炸、腌、煎、拌、燴、烤、燜,清蒸或做湯,其滋味都很鮮,為菌中之冠。雞樅僅西南、東南幾省及台灣的一些地區出產。以貴州產得最多,四川攀西地區6-8月較多野生,雲南與貴州交界處偶爾會出現。

Ⅷ 每年六七月份下雨天樹林下長的蘑菇好吃的叫什麼菇

有點像雞樅,往下挖如果有個白蟻窩,以後年年有雞樅。

雞樅(發音同棕)菌的別稱很多,因地而異,廣東稱雞樅,潮汕稱雞肉菇,福建還稱雞腳菇或桐菇,四川稱斗雞菇、雞肉菌、傘把菇或斗雞公,貴州稱三八菇、三壇菇、三孢菇,台灣和福建叫雞肉絲菇,宜賓稱三塔菌。在日本稱白蟻菇和姬白蟻菇。還有人稱:雞㙡花、荔枝菌、六月菌、拆菌、白蟻菌、雞油菌等。在明代之前的古籍中名稱更多,有雞菌、雞傻、雞宗等。

還因發育程度和生長環境的不同,在出售雞樅菌的市場上,還有許多有趣的叫法。當地人把菌蓋呈白色的叫白皮雞樅,黃色的叫黃皮雞樅或反毛雞樅,帶黑色的叫青雞樅,灰色的稱黃草雞樅㙡,菌韜開裂、露出白色菌肉的稱花皮雞樅。雞樅菌是叢生性菌類,數朵相連著,謂之窩雞樅,偶爾散生者為散雞樅。有時數十朵至數百朵相連,又名火把雞樅或斗篷雞樅。其中,質量最好的是蒜頭雞樅,次為開雞樅,再次為火把雞樅。

雞㙡菌,在自然界是和白蟻共生的菌類,白蟻構築蟻巢的同時培養了雞㙡菌菌絲體,形成一個共同的生態系統,這種菌本來是在我國雲南貴州等南方省市的森林中才有。

雞㙡菌肉厚肥碩,質細絲白,味道鮮甜香脆。含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蛋白質、脂肪,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鈣、磷、核黃酸等物質。雞樅的吃法很多,可以單料為菜,還能與蔬菜、魚肉及各種山珍海味搭配,可無論炒、炸、腌、煎、拌、燴、烤、燜,清蒸或做湯,其滋味都很鮮,為菌中之冠。雞樅僅西南、東南幾省及台灣的一些地區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