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兔子肉怎麼燉
燉兔肉
主料:兔肉500克,
調料:醬油150克,大蔥10克,姜5克,白皮大蒜8克,八角3克,植物油10克,甜面醬20克,料酒10克
做法:
1.將兔肉洗凈切成一寸二分見方的塊,用開水燙過,備用;
2.坐鍋,打清油,用大料瓣熗鍋,下蔥段,薑片,蒜瓣,甜面醬,把面醬炸熟,烹料酒,醬油;
3.把兔肉下鍋,打湯,用旺火燒開,開幾開,用火燉,出鍋,連湯盛碗。
3食用兔肉時需注意幾點
1、兔肉適用於炒、烤、燜等烹調方法;可紅燒、粉蒸、燉湯,如兔肉燒紅薯、椒麻兔肉、粉蒸兔肉、麻辣兔片、鮮熘兔絲和兔肉圓子雙菇湯等等。一齡兔的肉質最好,可以煎、炒、炸、蒸、超過一齡的兔肉只宜紅燒、紅燜、清燉。炒兔肉絲,最好用雞蛋清拌一下,這樣炒出的肉絲不捲起,顏色潔白,味道鮮嫩。
2、兔肉和其他食物一起烹調會附和其他食物的滋味,遂有「百味肉」之說。選用配料時,不宜選用附子、炮姜、肉桂等燥熱性的,而應選用海帶、海蜇、枸杞、香菇等溫涼性的。
3、兔肉肉質細嫩,肉中幾乎沒有筋絡,兔肉必須順著纖維紋路切,這樣加熱後,才能保持菜餚的形態整齊美觀,肉味更加鮮嫩,若切法不當,兔肉加熱後會變成粒屑狀,而且不易煮爛。
4、兔肉性涼,宜在夏季食用。寒冬及初春季節一般不宜吃兔肉。
5、主治氣血不足或營養不良症的兔肉補虛湯的做法是:將兔肉120克洗凈後加入黨參、山葯、大棗各30克,枸杞15克,水適量,蒸至兔肉熟透即成。作菜佐餐服食,每日2次。
6、兔子用清水泡去血水,大約一天時間,期換水三到四次,直到兔肉泡至發白,這樣吃起來沒有土腥氣。烹調前必須用涼水將兔肉沖洗干凈,並應將其生殖器官、排泄器官及各種腺體和整條脊骨起出。烹制時要多放油,因兔肉瘦多肥少。
㈡ 兔肉煲湯放什麼煲好呢
很多人都喜歡吃兔子肉,兔子肉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而且口感也是非常好的適當的吃這些肉類還可以有效地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冬季天氣是比較寒冷的,這個季節的應該是他們這些兔子肉進行進補,在這張圖子肉的過程中,可以做一些肉湯進行飲用,這樣健康有營養,在製作兔子肉的過程中,可以放一些中葯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步驟/方法:
1 兔肉煲湯的過程中,可以在肉湯中放一些大棗,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可以放一些姜塊兒,或者是黃酒,這樣能夠使兔子的肉質更加的鮮嫩,經常這樣的食療養生,可以起到一定的嫩膚美容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補氣養血,對人的健康比較好。
2 在使用兔子煲湯的過程中,可以放一些玉竹,也可以放一些山葯或者是大棗進行調理,這樣能夠使湯的味道更加的美味,而且在飲用肉湯的過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和食療養生的作用,能夠起到一定的美容養顏和養陰補氣的食療效果。
3 在選擇兔子肉煲湯的過程中,可以放一些中葯材,這樣營養價值會更高,可以通過食用一些龍眼肉,或者是枸杞子的方法,一起煲湯,也可以放一些桑葚,營養更加的豐富,而且湯水中含有比較多的營養成分,也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進行滋陰補血。
注意事項
冬季的時候天氣比較嚴寒,可以通過使用演示的方法進行調理,起到一定的安神養血的作用,避免出現了失眠多夢的症狀,對人的健康也是比較好的,可以適當的吃一些兔子肉,兔子肉煲湯是一種比較好吃的食品,所以應該進行合理的調整。
㈢ 人參大棗枸杞子生薑燉兔肉可以嗎
可以的。有滋補作用。
㈣ 人參枸杞紅棗可以一起燉嗎
人參可以和紅棗一起煮。
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葯性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不足、血虛證、臟燥證及緩和峻烈葯物的葯性等。大棗能補益脾胃,故脾胃虛弱者常以大棗作食療之品;更常作人參、白術等補益葯的輔助之品,用於脾虛諸證,治療脾胃濕寒、飲食減少、完谷不化等。
氣血不足、心脾兩虛。凡氣虛、血虛或氣血兩虛者,大棗每為常用之品。對氣虛證常與補氣的人參同用;血虛證常與養血的當歸、白芍等同用。
(4)燉兔子可以放枸杞和人參大棗嗎擴展閱讀:
西洋參又叫花旗參,性寒涼,歸心、肺、腎經,在清心火的同時還有顯著的滋陰功效,可以及時補充出汗過多造成的陰液虧損,緩解口乾舌燥、五心煩熱的症狀,因此特別適合夏季使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對於心力衰竭的病人,西洋參能夠顯著提高其心臟供血能力,改善心功能。
紅棗,除了人們普遍熟知的補血效果,它的安神功效也是相當卓著的。夏季的暑熱容易讓人心煩氣躁,這個季節適合吃點兒紅棗頤養心神。這兩樣有益養心的葯食俱佳之品搭配,養心安神的作用非常好。
西洋參紅棗茶是一款非常好的養心茶飲,可以防治心臟疾患。不過,它也並非人人皆宜。那些體質虛寒,經常腹瀉的人還真是無福消受。因為西洋參的寒涼之性會使原有症狀加重。另外,平時習慣喝咖啡的人也不宜飲用這款茶。咖啡是興奮提神的,西洋參紅棗茶是安神定志的,一邊要興奮,一邊要鎮靜,結果只會徒勞無功。飲用此茶期間不宜吃蘿卜,因為蘿卜的破散性強,會抵消西洋參的補益作用。
山參為野生在山中人參,是一種名貴中葯材,價值不菲。人參中,因其生長年代久遠,故認為它品質最好、葯效最佳。在多年的挖掘中越發的減少,在吉林大部分地區絕跡,在長白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內或周圍的山區存在一些。
主要功能:大補元氣,強化人體器官功能。生津止渴,生精壯陽。生血補血,養顏美容。醒神開竅,寧神異智,提高大腦思維能力,增強記憶力。抗疲勞,抗衰老,抗嚴寒,抗高溫,抗癌防病。調節人體免疫機能,生機旺盛,青春永駐。
人參的肉質根為著名強壯滋補葯,適用於調整血壓、恢復心臟功能、神經衰弱及身體虛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興奮等功效。
㈤ 兔肉可以和什麼一塊燉湯
【來源】為兔科動物蒙占兔、東北兔、高原兔、華南兔、家兔等的肉。
【動物形態】①蒙古兔,又名:草原兔、跳貓。
體形中等,長約45厘米,尾長約9厘米。體重一般在2公斤以上。耳甚長,有窄的黑尖,向前折超過鼻端。尾連端毛略等於後足長。全身背部為沙黃色,雜有黑色。頭部顏色較深,在鼻部兩側面頰部,各有一圓形淺色毛圈,眼周圍有白色窄環。耳內側有稀疏的白毛。腹毛純白色。臀部沙灰色。頸下及四肢外側均為淺棕黃色。尾背面中間為黑褐色,兩邊白色,尾腹面為純白色。冬毛長而蓬鬆,有細長的白色針毛,伸出毛被外方。夏毛色略深,為淡棕色。棲息於平原、荒草地、山坡灌叢、丘陵平原、農田和苗圃等處。棲居地常因季節不同,食物條件的改變而有所遷移。一般無固定洞穴,白天常在較隱蔽的地方挖臨時的卧穴。以青草、嫩枝、樹皮、蔬菜及穀物、豆類等農作物為食。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甘肅、寧夏、山西、河北等地。
②東北兔,又名:草兔、山兔、黑兔子、山跳子。
體形較大。耳較短,向前折不達到鼻端。尾短。頭部和身體背面為棕黑色,由黑色長毛與淺棕色毛相間。兩側顏色較淺,黑色針毛較少。頭部色較深,頸下黃棕色。尾背面黑灰色。腹麵灰色。夏毛顏色較深。有時也出現全黑棕色的個體變異。主要棲息於針闊混交林中,亦在平原、荒草地、河谷灌叢等地活動。一般無固定巢穴,產仔時才有一定住所。白天棲居於灌木叢、雜草或樹根下,晚間出來活動覓食。主要以樹皮、嫩枝、草本植物為食。分布東北地區。
③高原兔,又名:灰尾兔、長毛兔。體形較大,毛長而蓬鬆。耳長,向前折時顯然超過鼻端。全身背部為暗黃灰色,毛細長而略帶波紋。臀部全為灰色細毛,中央較深而兩側較淺。頭部尤其是鼻部中央顏色較深,面頰部及眼圈周圍色較淡。頸背呈淺棕灰色,頸腹部都為黃灰色。腹毛純白色。前肢為極淺的棕黃色,後肢外側棕色,足背白色。尾背方有一很窄的暗灰色區域,尾兩側為白色,並有灰色毛基。一般棲息在海拔較高的高山草甸及草原地區。無固定洞穴,白天常在草叢中活動,吃植物性食料。分布四川、雲南、甘肅、青海、西藏等地。
④華南兔,又名:短耳兔,粗毛兔。體形較小。耳短,向前折不達到鼻端。尾亦短,不及後足之一半。四肢較細。全身毛色較深,為黃褐色,並雜有黑色長的針毛。額臉部色較淺,鼻的兩側各有一淺色區,向後伸延直達耳基部。兩煩處生有長的黑色針毛。耳廓邊緣色較淡,耳端部無明顯黑尖。腹部及四肢內側為黃白色。四肢外側為黃棕色。尾背面為黃棕褐色,尾腹面為淡黃色。棲息於農田附近的山坡灌叢、雜草地、墳田等處。晝夜活動,無固定洞穴。以草本植物的綠色部分、樹苗和嫩葉為食,尤喜食麥苗、豆苗及蔬菜。分布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湖南等地。
⑤家兔:個體的變異很大。一般頭部及耳較野兔為短,後肢亦然。毛色亦有多種變異,通常以純白色者為多。耳尖無黑色。以蔬菜、谷類、果類及青草為食。全國大部地區均有飼養。
【性味】甘,涼。
①《別錄》:"味辛,平,無毒。"
②《食療本草》:"味酸,性冷。"
③《綱目》:"甘,寒。"
【歸經】《本草求真》:"入肝,大腸。"
【功用主治】補中益氣,涼血解毒。治消渴羸皮,胃熱嘔吐,便血。
①《別錄,:"主補中益氣。"
②《千金·食治》:"止渴。"
③《本草拾遺》:"主熱氣濕痹。"
④《綱目》:"涼血,解熱毒,利大腸。"
⑤《本經逢原》:"治胃熱嘔逆,腸紅下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或煮食。
【選方】治消渴羸瘦,小便不禁:兔一隻,剝去皮爪五臟等,以水一斗半煎使爛,骨肉相離,漉出骨肉,斟酌五升汁,便澄濾,令冷,渴即服之。(《海上集驗方》)
【名家論述】《綱目》:"今俗以兔肉飼小兒,雲令出痘稀,蓋亦因其性寒而解熱耳。故又能治消渴。若痘已出及虛寒者宜戒之。劉純《治例》雲,反胃結腸,甚者難治,常食兔肉,則便自行,又可證其性之寒利矣。"
。
兔肉在國外被稱為「美容肉」。其性味甘涼,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無機鹽、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成分。
具有補中益氣、滋陰養顏、生津止渴的作用,可長期食用,又不引起發胖,是肥胖者的理想食品。
若久病體虛,氣短乏力者,可用兔肉加淮山葯、黃芪、枸杞濃煎,服之。
兔肝性味甘苦,能補肝明目,可治療目痛、目暗、目赤等症
兔腦性溫,將其搗碎外敷,可治療水炎燙傷、皮膚皸裂及凍瘡。
兔尿可治勞疳眼、去浮翳。
《食物本草會篡》指出,兔肉能「補中益氣,治熱氣濕痹,止渴健脾。去小兒痘瘡。涼血解熱毒,利大腸」。
[編輯本段]兔肉的美食做法
一:兔肉火鍋
主料 凈兔肉750克
輔料 白菜500克,濕粉絲250克,紹酒巴25克,鹽10克,姜2片,蔥結1隻,熟醬油50克,辣醬油50克,鮮湯1000克。
製法:
(1) 將兔肉切成4厘米見方的小塊,入開水鍋中略焯取出,清水洗凈,然後放入炒鍋,加清水1500克、蔥結、薑片,加蓋燒沸後撇去浮沫,加酒燜燒至兔肉熟。
(2) 將白菜切成5厘米長的小條,入開水鍋焯熟取出。濕粉絲洗凈。
(3) 火鍋中先放入白菜與粉絲,再放入熟兔肉塊,倒入兔肉湯。再備鮮肉湯1000克,作添加用。加鹽、味精,加蓋,點燃火鍋燒沸後即可食用。隨附熟醬油和辣醬油各1小碟,供蘸食。
二:桂花兔肉
【原料】
兔肉150克,醋5克,熟花生油500克(實耗60克),蘇打粉2克,精鹽1克,雞蛋50克,料酒10克,澱粉15克,味精1克,麵粉5克,大蔥5克,白糖5克,桂花5克,生薑10克,醬油5克,芝麻油15克,鮮湯10毫升。
【製作過程】
(1) 兔肉放入清水中浸泡,撈出,控干,切成寬2厘米,厚3毫米,長5厘米的大片,放入瓷碗中,加清水用蘇打粉浸泡30分鍾,去掉血腥味,再用冷水漂洗兩遍,取潔凈的紗布包上野兔片,擠去浮水,加料酒、醬油腌漬入味。沾上麵粉,即可桂花兔肉生坯。
(2) 大蔥、生薑均切成細絲;雞蛋磕入碗里,加澱粉打勻,取小碗一隻,加鮮湯10毫升、精鹽、紹酒、白糖、桂花、味精、芝麻油拌勻,勾兌成咸甜味芡汁。
(3) 炒鍋燒熱,加入熟花生油,燒至五成熱時,將粘勻麵粉的兔肉片逐片拖蛋糊,放油內炸至呈金黃色,倒入漏勺,瀝油。
(4) 原炒鍋凈後,放入25克熟花生油,燒熱放入蔥絲、姜絲和炒香,倒入炸好的野兔肉片,烹入勾兌好的調味芡汁炒勻,順鍋邊淋入醋,炒勻,撒入餘下的芝麻油,即可。
【特點】
色澤金黃,兔肉鮮嫩,咸甜酸香。
三:氽兔肉圓
【原料】
兔肉500克,黃瓜片15克,水發海米15克,火腿10克,大白菜100克,水發銀耳50克,松蘑50克,雞湯1500毫升,香菜10克,金針菜25克,蛋清100克,生薑10克,芝麻油15克,大蔥10克,味精2克,料酒15克,胡椒面2克,澱粉50克,醋5克。
【製作過程】
(1) 將兔肉放水中浸泡4小時,去掉血沫和草腥味,洗凈,去觔膜,用雙刀剁成泥茸。
(2) 再將兔泥茸放入瓷盆中,加入料酒、蛋清、精鹽、5克芝麻油、澱粉攪拌均勻岩層餡心。
(3) 調勻的餡心,擠成3厘米的丸子,入開水鍋中,氽一下,撈出,過涼。
(4) 把黃瓜、火腿均切成象眼片;大白菜限幫,洗凈,切象眼片,用開水焯燙一下出,過涼;水發樺蘑摘洗乾凈切薄片;香菜摘洗乾凈,切段;金針菜用水發透,摘洗乾凈,擠去水,切段;大蔥、生薑去皮,洗凈,均切成絲;水發銀耳摘洗乾凈,切片,待用。
(5) 砂鍋凈後,放入雞湯、蔥姜絲和各種配料及水發海米、銀耳片,再加入料酒、精鹽、味精,燒開後,調好口味,放入兔肉圓、松蘑片,熟後撈出主副料,分裝在每個小碗里。
(6) 砂鍋內原湯去浮沫,加香醋、胡椒面、芝麻油調成酸辣口,放上香菜段,燒開,分澆在每個小碗的兔圓內,即可。
【特點】
湯汁乳白,丸子嫩糯,味道鮮美。
四:煮兔腿
【原料】
兔後腿500克,松籽仁50克,干辣椒1個,大棗50克,醬油25克,熟豆油500克(實耗40克),料酒25克,蔥段10克,芝麻油15克,薑片10克,白糖100克,大蒜頭5克,味精1克,雞湯750毫升,辣大醬20克。
【製作過程】
(1) 將兔後腿剔出骨頭,切成長條,洗凈,用醬油拌勻,腌漬4小時,使其入味。
(2) 炒鍋燒熱,倒入熟豆油,燒三成熱,把兔腿條投入鍋中,炸成金黃色,倒入漏勺,瀝油,余油倒出。
(3) 原炒鍋留余油15克,把蔥段、薑片、大蒜頭、棗、松籽仁、干辣椒炒出香味,倒入雞湯,放入兔肉條、辣大醬、醬油、白糖、精鹽、味精、料酒、蓋上蓋,用小火煮一個小時,揀出蔥、姜、蒜、辣椒,再用旺火煮開,煨濃,淋上芝麻油,出鍋。
(4)食用時,每碗盛勻兔肉、棗、松籽仁、即可。
【特點】
棗紅汁亮,松籽仁香,兔肉甜辣
五:油爆兔肉
【原料】
凈兔子肉300克,熟花生油500克(實耗75克),花生仁75克,澱粉30克,蛋清50克,味精1克,精鹽3克,蒜片10克,醋1克,芝麻油10克,蔥片10克,薑末5克,芝麻面5克,雞湯50毫升。 【製作過程】
(1) 將兔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放入瓷碗內,加蛋清、精鹽、澱粉、5克芝麻油,攪拌均勻,上漿。
(2) 花生米用溫水泡好,去凈皮,放入油鍋中,炸成金黃色,撈出,入碗,撒少許鹽,拌勻。
(3) 小碗內放入精鹽、味精、香醋、澱粉、5克芝麻油,勾兌成調味芡汁。
(4) 炒鍋燒熱,放入熟花生油,燒三成熱時,投入兔肉丁散開滑透撈出,瀝油。原炒鍋留底油50克,下入蔥片、蒜片、薑末炒至起香,放入兔肉丁、花生仁、烹入兌好的調味粉芡汁,翻炒焙好的芝麻面,即可。
【特點】
花生米脆,兔丁嫩軟,易於吸收。
六:紅燒兔肉
【原料】
兔肉500克,罐頭竹筍50克,松蘑25克,澱粉5克,油共50克,雞湯750毫升,精鹽2克,醬油15克,香醋25克,鮮姜15克,辣椒面0.5克,白糖15克,大蔥15克,花椒5顆,料酒15克,花生油500克(實耗60克),大料5克,味精1.5克,芝麻油3克,大醬25克。
【製作過程】
(1) 將兔肉切成4厘米見方的中塊,入盆,加清水浸泡半個小時,去其草腥和紅漿,用開水焯燙一下,洗凈,控干水,入碗,加入醬油,精鹽、料酒,拌勻,腌漬入味。
(2) 罐頭竹筍切成菱角塊;松蘑水發好,洗凈泥沙,去蒂根,切成片;油菜摘洗乾凈,切成象眼塊;生薑去皮,切片拍松;蔥去皮,洗凈,切段,待用。
(3) 炒鍋燒熱,放入花生油,燒四成熱,將腌漬好的兔肉分三次投入油鍋中,炸呈紅色,撈出,原鍋油倒出。
(4) 炒鍋留少許底油,入花椒、大料、蔥段、薑片略煸,倒入炒好的兔肉塊,加大醬、料酒、白糖、精鹽、醬油、香醋,放雞湯,燒開後,加入味精,調好口味,入松蘑片、竹筍塊、油共塊,改小火燒至酥爛,燒到余油少許湯汁時,改旺火,加水淀勾濃芡,撒辣椒面,淋芝麻油,出鍋,入碗,即可。
【特點】
色澤醬紅,味香肉爛,咸甜酸辣。
七:扒兔肉
【原料】
凈熟兔肉300克,精鹽1克,花椒面5克,醬油5克,辣椒醬15克,生薑末10克,大蔥片10克,雞湯150毫升,大蒜片10克,濕澱粉15克,芝麻油15克,熟雞油35克,熟芝麻15克。
【製作過程】
(1) 將熟兔肉切成6厘米長,1.5厘米寬的長條。
(2) 炒鍋燒熱,放入熟雞油,燒六成熱,投入蔥片、蒜片,炒出香味,放入兔肉條,辣椒醬、花椒面、醬油、精鹽、雞湯,燒開後,撇去浮沫,用微火扒至肉爛汁快濃時,加味精、芝麻油,再用濕澱粉勾芡,撒勻熟芝麻,出鍋,入盤,即可。
【特點】
咸辣利口,肉糯鮮香,易於消化。
八:五香兔肉
【原料】凈兔肉1千克,清湯200克,花椒、大料、精鹽、白糖、
味精各適量,蔥段20克,薑片10克,料酒20克,紅醬油10克,麻油
10克,色拉油750克(耗75克)。
【做法】(1)將兔肉洗凈剁成數塊裝入碗中。用花椒、大料、
桂皮、精鹽和少量水熬成五香水,倒人兔肉中腌一晚上,撈出,下
鍋前用紅醬油拌勻。
(2)鍋上火,加油燒至九成熱下兔肉炸至金黃色時撈出。
(3)砂鍋內加清湯和兔肉(以漫過兔肉為度),再投入大料、花
椒、糖、醬油、蔥、姜、料酒,先置大火燒沸,再改小火燉約1小時,
加味精,置中火收汁。淋麻油,出鍋切成小塊裝盤即成。
【特點】色澤紅亮,肉質軟爛。
九:紅棗燉兔肉
原料:
鮮兔肉400克,紅棗15枚,熟豬油、蔥段、薑片、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
1、將兔肉洗凈,剁成塊,入沸水鍋中燙一燙,撈出後用溫水洗凈;紅棗洗凈,最好去核。
2、鍋洗凈,注入少許熟豬油,用中火燒至四、五成熱時,用蔥段、薑片爆鍋,再倒入兔肉塊煸炒一會,加紅棗、精鹽及適量的清水燒沸,連肉帶湯倒入蒸碗內。
3、將鍋洗凈,注入適量清水,將盛肉的蒸碗放入,用小火隔火燉約1小時,持兔肉爛熟後,揀出蔥段、薑片,加入味精調味,即成。
特點:
兔肉鮮嫩,爛熟,比較清淡。
十:兔肉苦瓜
配料: 苦瓜150克、兔肉250克、蔥頭50克、胡蘿卜50克、香葉1片、干辣椒、陳皮(干桔皮)、胡椒粒、精鹽、番茄醬、麵粉各適量。
特色: 菜色悅目、軟嫩苦香。
操作: 1.將兔肉洗凈後,切成片、苦瓜洗 干凈、去籽、切絲、胡蘿卜洗凈,切成八角花片、蔥頭去皮、洗凈、切絲。
2.將兔肉片用鹽、胡椒粉拌勻後,沾上麵粉,投入油鍋內煸炸成金黃色,撈出瀝油。
3.炒鍋置火上,放入少許油,待油燒熱後,投入蔥頭絲、胡蘿卜片、苦瓜絲、干辣椒、香葉、胡椒粒、待煸炒至半熟時,再放入炸好的兔肉片,加入番茄醬、煨熟即可。
[編輯本段]食療價值
兔科動物家兔和東北兔、草兔、高原兔等的肉。除家兔外,其它種兔又多稱為野兔。家兔,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飼養,其它種兔分布地區不一。殺兔後,去皮、足、內臟等,洗凈鮮用。
[性能]味甘,性涼。能補脾益氣,止渴清熱。
[參考]含豐富的蛋白質,較多的糖類,少量脂肪(膽固醇含量低於多數肉類)及硫、鉀、鈉、維生素B1、卵磷脂等成分。
[用途]用於脾虛氣弱或營養不良,體倦乏力;脾胃陰虛,消渴口乾,胃腸有熱,嘔逆,便血。
[用法]煮湯,入菜餚。
[附方]
1,兔肉補虛湯:兔肉200g,切塊,黨參、山葯、大棗各30g,枸杞子15g。加水共煮至肉熟透。飲湯食肉。
本方能補氣益血,方中兔肉和黨參、山葯、大棗,重在補脾益氣;枸杞子、大棗補血。適用於氣血不足或營養良,身體瘦弱,疲倦乏力,飲食減少。
2,兔肉山葯羹:兔肉500g,切塊,山葯60g,天花粉60g。加水煎煮,至兔肉爛熟,取濃汁服,口渴即飲。
《海上集驗方》只用兔肉煮湯飲,「治消渴羸瘦,小便不禁」。山葯、天葯粉為古方治消渴常用之品,故加用之。
㈥ 人參大棗枸杞燉兔肉加生薑可以嗎
生薑能溫中散寒,解表發汗,和胃安中,解諸為食之毒。
【功效作用】
1.發汗解表用於風寒初起之輕微感冒,煮湯乘熱飲之出汗即愈。
2.溫中止嘔 用於脾胃不和、寒濕痰飲引起的惡心嘔吐,常與半夏同用;若屬熱證嘔吐,可與竹茹、黃連配伍應用。
3.溫肺止咳化痰:用於風寒郁肺引起的咳嗽,可與桂枝、細辛、款冬花等同用。
4.利水消痰:用於宿痰留飲,症見胸脅支滿,咳唾稀痰,脘痞納差,體酸肢腫者。生薑對水痰有開豁沖散之功,善治寒濕痰飲咳嗽及風寒濕邪外襲所致的風水證。
5.散寒除濕:用於脾胃虛寒,症見上腹痞悶,納呆,嘔惡,常與半夏、砂仁、白術同用。
6.健胃增食:生薑辛溫,能調和五味,溫中和胃,作為日常生活中的調味品。
7.解半夏、天南星及魚蟹鳥獸肉毒 一般中毒者用生薑汁調服或用生薑片含口中。
【鑒別應用】生薑皮辛涼,治皮膚浮腫,行皮水;生薑汁辛溫,辛散胃寒力量強,多用於嘔吐;乾薑辛溫,溫中祛寒,回陽通脈,溫脾寒力量大;炮姜味辛苦,走里不走表,溫下焦之寒; 炮姜炭性溫,偏於溫血分之寒;煨姜苦溫,偏於溫腸胃之寒。生薑辛而微溫,益脾胃,善溫中降逆止嘔,除濕消痞,止咳祛痰, 以降逆止嘔為長。
【配伍應用】
1.配大棗:生薑味辛,行氣而散寒發表;大棗味甘,和營而補脾益氣。生薑、大棗合用,所謂辛甘發散為陽,其意在於剛 柔相濟,能行脾胃津液,調和營衛,治營衛不和之症,多做為引葯。
2.配茶葉: 生薑達肺經,發表除寒,人胃腑,溫中止嘔, 辛熱多功;茶葉苦甘微寒,清心降火,滌垢除煩,消食行痰,解 腥止渴。兩葯合用,寒溫並調,消食止痢。
3.配半夏:半夏偏於降逆祛痰,生薑偏於散水止嘔,兩葯 合用,一降一散,共奏祛痰滌飲之效。
4.配桂枝:桂枝辛而甘溫,功專解肌祛寒,溫經通陽;生薑辛面微溫,也具發汗解表之功。二者相須合用,以加強發汗作用,桂枝與生薑又均可走里,以生薑溫胃散寒,蠲除水飲為主,桂枝溫通陽氣、化濕利水為輔,配對合用有較佳的溫散胃中寒飲之功。
5.配陳皮:生薑溫胃滌飲,降逆止嘔;陳皮溫中運脾,下氣止嘔。兩葯合用,有溫胃止嘔之功。
6.配白芍: 白芍味酸苦,性微寒,其酸走肝,順血脈而行血海,專調婦人經、胎、產諸疾;生薑辛散溫通,入氣則行氣導滯,入血則破血逐瘀。生薑之溫能制白芍之寒而為溫通,白芍得生薑辛竄之助,調經之中又能行血。二者合用,具有溫經止痛之功效。
7.配山梔:山梔苦大寒,生薑辛微溫,兩葯配伍,一苦一辛,辛開苦降,和胃止痛效佳。生薑之溫可緩山梔大寒性,以免傷中,又能消除寒熱格拒起反佐作用。二者相濟,清胃火、降逆氣、止疼痛之功頗著。
8.配竹茹:生薑溫中化飲以止嘔,竹茹清熱和胃降逆而止嘔,兩葯合用,和胃止嘔,調中降逆,治寒熱互結、胃氣上逆之嘔吐不止,使寒熱解、胃氣降則嘔呃自止。
㈦ 兔肉煲湯可以放紅棗,枸杞田七
可以放,紅棗枸杞能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補充身體能量,恢復健康等多種功效,而且枸杞主要是能夠起到補血安神,補腎,健脾胃等,紅棗和枸杞都是能夠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搭配做成葯膳。
㈧ 兔子肉怎麼燉湯吃最補
用胡蘿卜,或者山葯,燉煮,配點香辛料。帶點辣椒和花椒可除兔子的腥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