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草莓大棚蜜蜂管理技術
草莓種植中授粉情況直接影響著和草莓種植的經濟效益,所以,很多草莓種植戶在草莓大棚中採用蜜蜂進行授粉,保障草莓授粉的均勻。
大棚草莓的蜜蜂授粉技術
蜜蜂由於自身的生活習性和形態結構上的優勢,非常適用於農作物中的授粉工作,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蜜蜂每一次飛出采蜜,其從一朵花到另外一朵花之間所傳輸的花粉量多達500萬粒。草莓溫室種植,授粉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過程。大量的數據表明,採用蜜蜂對草莓進行授粉,草莓的增產效果非常顯著,由於溫室內濕度高、溫度高、且空間較小,非常適合蜜蜂的生存和活動。
1.蜂群的管理
將蜜蜂引入溫室的時候,最好選取溫度較低的清晨或者傍晚,蜜蜂蜂房的設置要離地面0.5-0.8米的高度。選取溫室相對乾燥的位置擺放,相對濕度維持在80%左右,非常有利於蜜蜂幼蟲的發育和成長,而相對濕度為60-70%的環境則適合蜜蜂成蟲的羽化。
一般而言由於溫室的密閉性,所以濕度都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當在90%的濕度下,成蟲的羽化將會收到影響,並且蜜蜂採取的花粉和花蜜會因為自潮的作用而變得粘稠和稀釋,蜜蜂以此作為食物進食,容易得病死亡。蜂巢的位置盡量和溫室平行,前高後低。蜂巢的位置不易經常變化,否則不利於蜜蜂認巢。 剛運到的蜂蜜不宜馬上放出,應該關閉5-6個小時讓其幽閉,然後留出一個小縫隙,讓少量蜜蜂飛出以辨認環境,識別巢穴。
將蜂巢放入溫室之前的幾天內,不要將溫室底的草簾打開,這樣可以降低蜜蜂撞膜的危險。 在蜜蜂的授粉期間,應該適量添加含有無機鹽的清水,一來補充水分,二來補充蜜蜂所需的鹽分。這樣可以避免蜜蜂採取由水汽所凝聚的露珠作為進食的水分,因為這種水分大部分都含有毒性的物質,攝入這種水分會縮短工蜂的壽命。而幼蟲攝入這種水分,會導致發育不良,導致不能正常羽化。
幼蜂進入羽化階段之後,需要採取花粉為食物,雖然溫室內具有草莓花,但是其花粉的數量並不能滿足幼蜂成長的需求,因此一旦發現花粉不足,則應該及時往蜂房內補充適量的花粉,以維持蜜蜂群體的正常生長。
如果溫室內的溫度超過30℃,則會對蜜蜂的正常活動不利,應該及時給予降溫,可以打開溫室的門讓大量的流動空氣進入溫室降溫,同時為了防止蜜蜂的逃逸,可以在門處掛放尼龍紗網。 在蜜蜂的授粉期間,鑒於蜜蜂對農葯的敏感性,這段時間不應該使用農葯。如果必須使用,應該首先將蜜蜂移走。
大棚草莓的蜜蜂授粉
2.蜂王的管理
因為溫室內草莓授粉期比較長,花粉數量不足、空氣相對濕度較大,因此很容易造成引入的蜂群數量呈現不斷下降的情況。針對這樣的情況,可以採用兩種方法來應付:
一、不要過早將蜜蜂放入,而是在草莓盛花期再將蜜蜂放入,以減少蜂群在溫室內的生活周期。
二、如果農戶先提前將蜂群放入溫室內,以得到早期的優質草莓以搶占市場,則可以在進入花期但是又未到盛花期間,將蜂王扣下。這樣蜂王的產卵和蜂群對於花粉的需求和活動都大為減少,這對於後期工蜂壽命的延長和保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前期少量的工蜂出勤活動,足以滿足前期少量的草莓花授粉需求。當進入盛花期,再將蜂王置入蜂巢內,則蜜蜂大量繁殖的周期和草莓盛開的時間高度吻合,以利於工蜂對於草莓的全面授粉。
溫室內採用蜜蜂進行漫長的授粉工作之後,蜜蜂的種群數量必然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下降。但是依照上述的方法進行操作和運行的話,當花期結束的時候,至少還可以保存一般數量以上的蜜蜂存活。將其進行修養和外放,依然可以讓蜂群的數量逐漸恢復到原來的正常水平,來年春天依然可以再次採用這樣的措施來授粉,採用科學的方式對溫室蜂群進行管理,不但提高了草莓授粉的效率,同時還降低了授粉的經濟成本,做到了蜂農利益和草莓種植戶利益的雙豐收。
⑵ 蜜蜂放進草莓大棚為何不產卵
蜜蜂不產卵可能的原因是:蜜蜂為工蜂或是雄峰,所以不產卵。
1、蜂王:蜂王的任務是產卵,分泌的蜂王物質激素可以抑制工蜂的卵巢發育,並且影響蜂巢內的工蜂的行為。蜂王是由工蜂建造王台用受精卵培育而成的。工蜂對蜂王胎里的受精卵特別照顧,一直到幼蟲化蛹以前始終飼喂蜂王漿,使蜂王幼蟲浸潤在王漿上面。蜂王漿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生物激素,對蜂王幼蟲的生長發育,特別是對雌性生殖器官的發育起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蜂王幼蟲的生長,工蜂把台基加高,最後封蓋。
2、雄蜂:雄蜂的職責是和蜂後繁殖後代。雄蜂一生只有一次與蜂王的交配,交配結束後幾分鍾內死亡。雄蜂數目很多,在一群體內可能近千個。雄蜂的唯一職責是與蜂王交配,交配時蜂王從巢中飛出,全群中的雄蜂隨後追逐,此舉稱為婚飛。蜂王的婚飛擇偶是通過飛行比賽進行的,只有獲勝的一個才能成為配偶。交配後雄蜂的生殖器脫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時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雄蜂一生的使命而死亡。
3、工蜂:工蜂是一種缺乏生殖能力的雌性蜜蜂,在蜂群的雌性蜜蜂中,僅有蜂後擁有生殖能力。但有研究發現一些工蜂通過繁殖來延長自己的生命欺騙蜂王。多數的雌蜂在幼蟲時期,僅有最初幾天可食用蜂王漿,之後改餵食一般的蜂蜜,因而無法完成生殖能力的發育,最後便會成為工蜂;若能持續食用蜂王漿,最後將成為蜂後(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蜂王)。在同一蜂巢中的工蜂,因年齡的不同,可以分為三個生理上不同的工蜂群——保育蜂、築巢蜂和采蜜蜂。工蜂蜇人後,其蜇針連同腸臟留在人體皮膚中,故其很快就會死亡。
⑶ 急急急!!!跪求!!!大晴天的溫度適宜為啥草莓大棚蜜蜂不傳粉呢現已大面積開花
草莓蜜蜂傳粉技術 相關專題: \N 時間:2009-04-02 19:51 來源: 安徽農網 大棚草莓栽培正值冬季和早春,溫度低,濕度低,日照短,昆蟲少,影響花葯開裂及花粉飛散,授粉不良,易產生各種畸形果,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創造良好的授粉條件,除注意通風換氣、降低空氣濕度外,主要的還是利用蜜蜂進行輔助授粉。研究表明,採用密蜂傳粉的大棚草莓,座果率明顯提高,果實增產30-50%,畸形果數只有無蜂區的20%。
在放風前5-10天,棚室內徹底防治1次病蟲害,尤其是蟲害。蜂箱放進後,一般不能再施農葯,尤其禁施殺蟲劑。在草莓開花前1周,將蜂箱移入棚室內,一般按1個棚室1箱,1株草莓1隻蜂蜜的比例放養。蜜蜂箱放在棚室中間部位光照好的地方,離地面15厘米,蜂箱出口應避開光線直射,以免蜜蜂飛出時迎光造成碰棚而增加死亡率。放置時間宜在早晨或黃昏。蜜蜂在氣溫5-35℃出巢活動,生活最適溫度為15-25℃,蜜蜂活動的溫度與草莓花葯裂開的最適溫度(13-20℃)相一致。氣溫長期在10℃以下時,蜜蜂減少或停止出巢活動,要創造蜜蜂授粉的良好環境,溫度不能太低。但氣溫超過30℃時,應及時放風。
在生產上應了解蜜蜂的生活習性,盡量減少死亡。實際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降低大棚內的濕度,尤其在長期陰雨天氣後棚內濕度大,棚膜上聚集的水滴多,晴天蜜蜂外出活動時飛行困難容易被水打落死亡。因此,陰天驟晴要加大通風散濕,蜂箱內可放置石灰瓶等乾燥劑降濕。
2、大棚內採取多種覆蓋時,揭中、小棚膜要放到兩邊底下,不能揭一半留一半。否則,蜜蜂在到處飛行時鑽到薄膜夾縫中被夾死。
3、防治病蟲害要選擇對蜜蜂無毒或毒性小的農葯,且打葯或使用煙熏劑時,要關閉好蜂箱孔,或將蜂箱搬至室外,隔3-4天再搬進大棚,防止蜜蜂中毒死亡。
4、冬季及早春蜜源少,要加強飼養。飼養量以飼養後蜜蜂能正常傳粉為准。否則,會出現飼料過量、蜜蜂不傳粉,或飼料過少,蜜蜂無力飛行傳粉現象,造成蜜蜂傳粉失敗。選擇白砂糖與清水以1:1的比例熬制,冷卻後飼喂,水分不能太多,防止蜜蜂生病。每板蜂(2500隻)白砂糖用量1千克,在元月前喂完,也可以按白砂糖與清水比例2:1熬製成糊狀灌滿蜂槽,一次性投喂同時增加花粉喂養量。
5、放蜂時為防止蜂群從放風口流失,應在放風口加一層防逃網。
6、放蜂時間為草莓第1次頂花序開花至次年3月。
⑷ 促進草莓授粉,大棚放蜂的需要注意事項是什麼
如何促進草莓花期授粉?草莓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水果之一,現在很多地方都採用大棚栽培草莓,而在實際的栽培過程中,由於大棚內通風不良,從而影響草莓花期授粉,導致草莓果實產量低、品質差,因此今天小編就來簡單說說促進草莓花期授粉的方法,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3)放養最適溫度
蜂箱最好能在早晨或黃昏前後搬入大棚,若在中午放入,由於大棚內外溫度差異過大,會引起蜜蜂騷動。據有關資料介紹,當大棚內溫度上升到15~18℃時,蜜蜂開始飛出蜂箱進行訪花采蜜;20~23℃時蜜蜂活動最為活躍;若上升到25℃以上,雖然自蜂箱飛出的蜜蜂很多,但它們大多不去訪花采蜜,而是聚集在蜂箱周圍或聚集在大棚的天頂上,授粉效果不好。
⑸ 大棚栽培草莓蜜蜂傳粉技術應注意哪些問題
降低大棚內的濕度,尤其在長期陰雨天氣後棚內濕度大,棚膜上聚集的水滴多,蜜蜂外出活動時飛行困難,且容易被水打落死亡。
大棚內採取多種覆蓋時,揭中、小棚膜要全部揭開,不能揭一半留一半。否則,蜜蜂飛行時鑽到薄膜夾縫中易被夾死。
防治病蟲害要選擇對蜜蜂無毒或毒性小的農葯,且打葯或使用煙熏劑時,要關閉好蜂箱孔,或將蜂箱搬至室外,隔3~4天再搬進大棚,防止蜜蜂中毒死亡。
冬季及早春蜜源少,要加強飼養。飼養量以飼養後蜜蜂能正常傳粉為准。否則,飼料過量,蜜蜂不傳粉;飼料過少,蜜蜂無力飛行。都會造成蜜蜂傳粉失敗。選擇白砂糖與清水以1∶1的比例熬制,冷卻後飼喂,水分不能太多,防止蜜蜂生病。每板蜂(2500隻)白砂糖用量1千克,在1月份前喂完,也可以按白砂糖與清水比例2∶1熬製成糊狀灌滿蜂槽,一次性投喂同時增加花粉喂養量。
放蜂時為防止蜂群從放風口流失,應在放風口加一層防逃網。
放蜂時間為草莓第一次頂花序開花至次年3月。
⑹ 草莓大棚里每天都會有死蜜蜂,這是什麼原因
大棚草莓栽培是當前重要經濟作物栽培,大棚草莓是草莓種植的最重要方式,由於大棚缺乏傳粉授粉媒介,利用蜜蜂來授粉成為當前大棚草莓種植重要手段。通過熊蜂授粉,草莓可以大幅度提高產量,減少畸形果出現,也可以減少人工授粉成本,還能減少激素類輔助授粉導致的農殘。很多種植戶反映蜜蜂授粉過程中會出現死亡現象,下面來分析一下草莓大棚中授粉蜜蜂死亡原因和對策。
蜜蜂是大棚種植草莓好幫手,若授粉期蜜蜂大量死亡,勢必會給種植戶帶來一定損失,控制好大棚內濕度和溫度,施用低毒安全農葯,掌握施葯技巧,對於保證蜜蜂安全很重要。
⑺ 我的大棚是草莓蜜蜂進棚怎麼不上花上踩蜜呢就亂飛
蜜蜂剛剛進棚,非常不適應大棚環境的。他們會往棚膜上撞。
初進棚的蜂群,應該小開巢門或者是巢門堵點草/紙巾,讓蜂費力通過,這會導致蜂重新認巢,認識新環境。
⑻ 大棚草莓定植後的管理
專家解答
(1)栽後肥水及秧苗管理為保證栽植成活率,栽完秧苗後立即灌水,一周內根據墒情再灌水1~2次。緩苗後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每667米2施10千克,有利於生長和花芽分化。10月上中旬施一次磷酸二銨,同樣為每667米210千克,以促進花芽發育。施肥時要結合灌水進行,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新葉長出後及時摘除老葉,隨時疏除新生匍匐莖。
(2)覆蓋地膜扣棚前,當日平均氣溫下降到5℃時,草莓秧苗要進行覆蓋地膜防寒。當日平均氣溫降到0℃以下,在地膜上加蓋草簾、棉被等防寒物進行越冬。
(3)扣棚升溫扣棚升溫的具體時間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來確定,其標準是扣棚後棚內夜間溫度要保持在5℃以上。在遼寧丹東地區為2月上旬(立春前後)。開始扣棚時期不能過早,過早草莓提前萌芽生長,自身抗寒力下降,當棚內溫度達不到正常生長發育要求時,秧苗就會產生凍害;扣棚過晚,草莓生長發育就向後推遲,上市延後,降低經濟效益。
(4)破膜提苗扣棚後應立即清除地膜上的覆蓋物,掃清灰塵與雜物,以利於地膜透光,提高地溫。隨著棚內溫度的不斷升高,土壤迅速解凍。一般2周後,草莓植株開始萌動,在秧苗萌發出1~2片新葉時,將地膜割小孔,把秧苗提到膜外。此時,大棚不需放風,要密閉保溫,以提高地溫,促進秧苗生長。
(5)溫濕度管理草莓萌芽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8℃左右,夜間溫度控制在5℃以上。如果夜溫低於5℃,應在大棚內加設小拱棚。如果還不能保證溫度,就採取夜間在小拱棚的膜面上加蓋草簾保溫。白天撤掉草簾,再揭開小拱棚薄膜進行升溫。
草莓在花蕾顯露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5℃左右,超過28℃時應放風降溫;白天避免出現30℃以上高溫,夜間溫度應保持8~10℃為宜。
草莓開花期,白天溫度以20~25℃,夜間8~10℃為宜。當溫度超過30℃時,花粉授粉能力降低;夜間溫度在0℃以下時,會使雌蕊遭受冷害,影響受精,所以,夜間注意保溫防凍。開花期棚內濕度不能過大,相對濕度一般應控制在60%左右。所以,開花期白天應注意通風換氣,降低棚內濕度。
果實膨大期,棚內溫度可稍低些,白天20~25℃,夜間5~6℃。夜間溫度如果過高,漿果雖然著色快,但易長成小果。所以,在接近果實成熟期,要經常揭膜扒縫,通過棚內外氣體交換來調整溫度。當夜間大棚外部氣溫穩定在8℃以上時,可以撤掉大棚塑料薄膜,進行露地方式管理。
(6)赤黴素處理在草莓促成栽培中,為了防止草莓休眠,可在大棚保溫3天後進行赤黴素處理。處理濃度和次數依品種各異。休眠淺,對低溫積累量需求少的品種,每株用濃度為8毫克/升的赤黴素5~7毫升,噴1次即可。而對於休眠較深的品種,則每株用濃度為10毫克/升的赤黴素5毫升在扣棚後3天噴1次,10天後再處理1次,才能達到效果。
(7)人工補光長日照具有防止草莓秧苗進入休眠的作用,在塑料大棚開始保溫後,通過人工補光方法,延長光照時間,抑制草莓休眠。光源可用白熾燈替代,每隔4米一隻100瓦的白熾燈,安裝高度為1.5~1.8米;也可根據面積計算安裝白熾燈數量,一般10~14米2安裝一隻100瓦的白熾燈。補光的時間要根據季節變化而調整,以白天太陽照射時數加上補光時數不低於13小時為准。補光一經開始就不能停止。
(8)棚內放蜂為了促進授粉,有條件的地方,開花前3~5天在大棚內放蜂,提高坐果率,降低畸形果比率。一般667米2大棚草莓放置2箱蜜蜂即可。蜂箱放入大棚內,要定時用白糖、蜂蜜飼喂。蜜蜂采蜜的適宜溫度為20~25℃,蜜蜂喜乾燥環境,所以應注意降濕。值得注意的是給大棚通風降濕時,通風口要用網罩或紗布封好,防止蜜蜂飛出大棚。
(9)其他管理結合鬆土、鋤草等措施,摘除老葉、弱芽和匍匐莖,減少營養消耗。在花期要疏掉過多的花蕾;坐果後要疏除病蟲果、畸形果,保證果品質量。
注意灌水,有條件的大棚最好用管道滲灌或滴灌,壟溝明水灌溉會加大棚內濕度,易引起草莓病害,影響授粉。結合灌水適當補肥,最好採用「水肥一體化技術」,保證後期果實生長發育需要,提高果品質量。
提示板
大、中棚定植後的管理關鍵是溫度調控。當秋季氣溫降至5℃時要覆蓋地膜,進入冬季時要在膜面上再加蓋一層草苫進行保溫,防止秧苗受凍。第二年的2月份,扣棚後夜間溫度不低於5℃時開始扣棚升溫。扣棚後如果遇到惡劣天氣夜間達不到5℃時,可在棚內再扣小拱棚,採取白天揭開小拱棚薄膜吸熱,夜晚覆膜保溫方式提高溫度。進入生長期白天控制在20~25℃,最高不能超過30℃,夜間控制在8~10℃為佳;果實膨大期夜間溫度可適當調低一些,有利於營養積累。
⑼ 有人種草莓的地方適合養蜂嗎
種植戶選擇在大棚內放養蜜蜂,以促進草莓花期受粉。1、放養密度一般以一株草莓一隻蜜蜂的比例進行放養。
2、放養時間與溫度蜂箱在草莓開花前 4 天放入大棚,讓蜜蜂先適應大棚環境條件,再開始訪花采蜜。如果在草莓開花後再把蜂箱放入大棚,傳粉效果會不太理想。
⑽ 草莓大棚什麼時候放蜜蜂
當你草莓都處於開花的時候就可以放蜜蜂了,但不要等到它全部開花,如果棚里出現1/3的花朵的時候,那就必須放蜜蜂,這個時候蜜蜂進棚以後就可以收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