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趙縣民俗
土文化時尚化 趙縣民俗面面觀
[導讀]:紀念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 穿漢服、講國學、聽崑曲……近些年關注傳統文化的熱潮持續高漲,相應地,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伴隨著6月13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的到來,趙
紀念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
穿漢服、講國學、聽崑曲……近些年關注傳統文化的熱潮持續高漲,相應地,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伴隨著6月13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的到來,趙縣南寺庄背燈挎鼓已進入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名錄……所謂的「土文化」正走上現實展台,與我們漸行漸近。
「土」文化被重視
當年輕人都熱衷於肯德基、麥當勞的時候,醉心於「洋武術」跆拳道的時候,急於出國鍍金而去讀雅思、托福的時候,誰又肯把眼睛多向傳統的民族文化多瞟一眼?當美國的MBA和好萊塢的魔幻漸漸成為中國年輕人的精神寄託時,中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文明像被扔到了旮旯里。也許,只有當把「原生態」生硬地搬上舞台時,人們才幡然悟到,中國的「土」文化還是挺有意思的。
上個世紀70年代全世界還通用著8000種語言,但經過世事的變遷,現存的語言種類僅剩下6000餘種,我們非物質文化遺產又何嘗不是以驚人的速度消亡著,因為它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到,要通過傳承人進行傳承,所以更是無時無刻不流失著。
近些年,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愈加重視。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世界上已是最多的,目前總共有將近1200餘項,隨著不斷的申報,這個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能不能「時尚化」
隨著人們價值觀、審美觀的改變,傳統的「非遺」形式勢必會加入新的元素,很多非物質文化經過改良後亮相,不僅讓人眼前一亮,還讓商家有了更多的賺錢機會,所以很多「原生態」就走了樣,越來越被人們貼上了時尚的商標、塗上了功利的色彩。本來是以過硬的技藝和嫻熟的手法而聞名的鼻煙壺一度被電腦復制圖所替代,讓很多喜歡收藏的人陷入尷尬,因為電腦復制手法讓「假鼻煙壺」看上去很真很美,但它與真品的價值又相去甚遠,這對真正的「非遺」保護很不利。
其實許多人紛紛忙著學習「舶來文化」的時候,卻忽略了自己身邊的中華民族的精髓文化,當他們嫌本民族文化土的時候,「老外」們正對中華傳統青睞有加。非物質文化遺產,未必不是另一種頗具內涵的時尚。
「非遺」精神家園
舞燈制茶、剪紙刺綉、編織烹飪等「埋名」於大家衣食住行、娛樂休閑中的一些傳統技藝,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目鮮活登場。傳承千百年的傳統技藝,許多至今仍活色生香,讓人們倍感親切又感嘆其令傳統文化擁有了不息生命。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圍包括:在民間長期口耳相傳的詩歌、神話、史詩、故事、傳說、謠諺;傳統的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木偶、皮影等民間表演藝術;廣大民眾世代傳承的人生禮儀、歲時活動、節日慶典、民間體育和競技,以及有關生產、生活的其他習俗;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以及與上述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場所等。
由此可見,晉劇、泥模、新樂石雕、正定臘會、春節、端午等等,甚至「冬至」這樣的節氣,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非遺」無處不在,「非遺」更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尋找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一項遺存都積淀著久遠的歲月印痕,記錄著驚艷的民族審美。當我們細細梳理的時候,才驚訝地意識到,原本,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就隱藏著若干無形的文化遺產。
旗袍
高級定製,這個近年來經常見諸國內各類報端的法國奢侈舶來品,似乎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風馬牛不相及。不過如果回顧高級定製的起源和發展歷史,你會發現它同樣凝聚了人類文明的印記和傳世的技藝。旗袍就是高級定製中的一種。真正的旗袍要求純手工量身定製,僅「量體」步驟,就需測量全身上下30多處。但隨著批量時裝的沖擊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目前旗袍的製作技藝已瀕臨失傳。
傳統釀造技藝
白酒釀造技藝是中國國粹。傳統釀造技藝主要包括: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種糧食合理配比,按質並壇等釀酒工藝,原酒陳釀工藝,勾兌工藝以及相關的特殊技藝等。整個生產過程有100多道工序,三大工藝流程:制曲、釀酒、勾兌。
傳統釀酒技藝是一個極為特殊而復雜的過程,凝聚著眾多民間傳統工藝的精華。它是千百年來歷代釀酒人智慧的結晶,更是一部生動的白酒釀造史和民族融合史。即便是在今天,這套傳統的工藝仍然發揮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世界酒業中的一筆極其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吊爐燒餅
河北省第三批省級「非遺」項目中,還出現了像手工掛面一樣人們熟悉的食品傳統製作技藝。如黃驊人工制鹽技藝、吊爐燒餅製作技藝、盧龍粉條傳統加工技藝、蜂蜜麻糖製作技藝也都成功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些技藝都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都有一套傳統的製作技藝,整個製作流程全部為手工。其中吊爐燒餅,始創於二十世紀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因其製作精良、用料考究、外酥里嫩,香酥可口的特點,非常受人們歡迎。
崑曲
當年輕人的耳朵被流行音樂灌滿時,還有多少空間留給曾是民族標志的戲曲呢?
崑曲纏綿婉轉、柔曼悠遠的「水磨」唱腔,載歌載舞的表演,美侖美奐的裝束,舒緩的節奏帶著我們神交古人,演繹過去與映照現在。
崑曲的節奏慢,對沒時間做夢的現代人來說的確反差較大,偶爾看看,是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一種參照,體會一段情懷和夢想,獲得一種感悟的,讓我們的生活輕盈一點,純粹一點。
打開崑曲,穿越千古餘音裊裊的歷史,體會主人公的悲喜歡愁,過去與現在的界限模糊了,時間也沒有了邊緣,那是美的享受!
B. 河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哪些
河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130項)
一、民間文學 (5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1-1 耿村民間故事 石家莊藁城市
2 1-2 河間歌詩 滄州河間市
3 1-3 孟姜女故事傳說 秦皇島山海關區
4 1-4 邯鄲成語典故文化 邯鄲市
5 1-5 牛郎織女傳說邢台 內丘縣
二、民間美術 (10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 2-1 武強木版年畫 衡水武強縣
7 2-2 衡水內畫 衡水市
8 2-3 蔚縣剪紙 張家口蔚縣
9 2-4 豐寧滿族剪紙 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
10 2-5 曲陽石雕 保定曲陽縣
11 2-6 內丘神碼 邢台內丘縣
12 2-7 玉田泥塑 唐山玉田縣
13 2-8 辛集農民畫 石家莊辛集市
14 2-9 無極剪紙 石家莊無極縣
15 2-10 白溝泥塑 保定高碑店市
三、民間音樂 (20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6 3-1 冀中笙管 樂保定淶水縣
(高洛音樂會)
17 3-2 霸州笙管樂 廊坊霸州市
(高橋音樂會、
勝芳音樂會、
張庄音樂會)
18 3-3 河北鼓吹樂(永年)邯鄲永年縣
19 3-4 河北鼓吹樂(撫寧)秦皇島撫寧縣
20 3-5 固安笙管樂 廊坊固安縣
(屈家營音樂會、
小馮村音樂會)
21 3-6 承德清音會 承德市
22 3-7 廣宗太平道樂 邢台廣宗縣
23 3-8 常山戰鼓 石家莊正定縣
24 3-9 藁城戰鼓 石家莊藁城市
25 3-10 子位吹歌 保定定州市
26 3-11 安次區笙管樂 廊坊安次區
(軍盧村音樂會、
南響口梵唄音樂會、
後屯音樂會)
27 3-12 雄縣古樂 保定雄縣
28 3-13 竹林寺寺廟音樂 張家口陽原縣
29 3-14 辛安庄民間音樂會 滄州任丘市
30 3-15 涉縣寺廟音樂 邯鄲涉縣
31 3-16 里東庄音樂老會 廊坊文安縣
32 3-17 任丘大鼓 滄州任丘市
33 3-18 河間大鼓 滄州河間市
34 3-19 磁縣迓鼓 邯鄲磁縣
35 3-20 唐山花吹 唐山唐海縣
四、民間舞蹈 (20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6 4-1 昌黎地秧歌 秦皇島昌黎縣
37 4-2 井陘拉花 石家莊井陘縣
38 4-3 徐水獅舞 保定徐水縣
39 4-4 滄州落子 滄州南皮縣
40 4-5 易縣擺字龍燈 保定易縣
41 4-6 隆堯招子鼓 邢台隆堯縣
42 4-7 抬花杠 石家莊欒城縣
43 4-8 簍子燈 唐山豐南區
44 4-9 青龍猴打棒 秦皇島青龍滿族
45 4-10 葛漁城重閣會 廊坊安次區
46 4-11 晉州官傘 石家莊晉州市
47 4-12 贊皇鐵龍燈 石家莊贊皇縣
48 4-13 黃驊麒麟舞 滄州黃驊市
49 4-14 豐寧蝴蝶舞 承德豐寧滿族
50 4-15 曲周龍燈 邯鄲曲周縣
51 4-16 撫寧太平鼓 秦皇島撫寧縣
52 4-17 二貴摔跤 承德隆化縣
53 4-18 東儲雙龍會 廊坊安次區
54 4-19 滄縣獅舞 滄州滄縣
55 4-20 攆花 邯鄲臨漳縣
五、戲曲 (26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56 5-1 河北梆子 河北省文化廳
57 5-2 評劇 唐山灤南縣
58 5-3 唐山皮影戲 唐山市
59 5-4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市
60 5-5 哈哈腔(清苑) 保定市
61 5-6 哈哈腔(青縣) 滄州青縣
62 5-7 武安平調落子 邯鄲武安市
63 5-8 定州秧歌戲 保定定州市
64 5-9 冀南皮影戲 邯鄲市
65 5-10 武安儺戲 邯鄲武安市
66 5-11 隆堯秧歌戲 邢台隆堯縣
67 5-12 二人台 張家口康保縣
68 5-13 保定老調 保定市
69 5-14 威縣亂彈 邢台威縣
70 5-15 邯鄲東填池賽戲 邯鄲市
71 5-16 四股弦 邢台巨鹿縣
72 5-17 蔚縣秧歌 張家口蔚縣
73 5-18 軟秧歌 張家口懷安縣
74 5-19 官莊詩賦弦 廊坊固安縣
75 5-20 橫岐調 保定涿州市
76 5-21 永年西調 邯鄲永年縣
77 5-22 磁縣懷調 邯鄲磁縣
78 5-23 賢寓調 保定定興縣
79 5-24 肅寧武術戲 滄州肅寧縣
80 5-25 河間皮影戲 滄州河間市
81 5-26 口梆子 張家口市
六、曲藝 (8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2 6-1 木板大鼓 滄州滄縣
83 6-2 樂亭大鼓 唐山樂亭縣
84 6-3 西河大鼓 滄州河間市
85 6-4 京東大鼓 廊坊市
86 6-5 戳古董 張家口張北縣
87 6-6 黃驊漁鼓 滄州黃驊市
88 6-7 鹽山竹板書 滄州鹽山縣
89 6-8 涿州十不閑 保定涿州市
七、民間雜技 (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0 7-1 吳橋雜技 滄州吳橋縣
八、民間手工技藝 (17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1 8-1 磁州窯燒制技藝 邯鄲峰峰礦區
92 8-2 魏縣土紡土織技藝 邯鄲魏縣
93 8-3 邢窯燒制技藝 邢台市
94 8-4 定瓷傳統燒制技藝 保定曲陽縣
95 8-5 高陽民間染織技藝 保定高陽縣
96 8-6 花絲鑲嵌製作技藝 廊坊大廠回族自治縣
97 8-7 秸稈扎刻技藝 廊坊永清縣
98 8-8 衡水法帖拓印技藝 衡水桃城區
99 8-9 泊頭傳統鑄造技藝 滄州泊頭市
100 8-10 大名草編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大名縣
101 8-11 易縣絞胎陶瓷製作技藝 保定易縣
102 8-12 沙河豆面印花技藝 邢台沙河市
103 8-13 高橋尚家笙製作技藝 廊坊霸州市
104 8-14 龍鳳貢面手工製作技藝 衡水故城縣
105 8-15 易水硯製作技藝 保定易縣
106 8-16 蔚縣古民居建築技藝 張家口蔚縣
107 8-17 館陶黑陶製作技藝 邯鄲館陶縣
九、生產商貿習俗 (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08 9-1 安國葯市 保定市
109 9-2 直隸官府菜系烹飪技藝 保定市
十、歲時節令 (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0 10-1 鹽山千童信子節 滄州鹽山縣
十一、民間信仰 (4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1 11-1 女媧祭典 邯鄲涉縣
112 11-2 三祖文化 張家口涿鹿縣
113 11-3 趙縣范庄龍牌會 石家莊趙縣
114 11-4 內丘扁鵲祭祀 邢台內丘縣
十二、游藝、傳統體育與競技 (9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5 12-1 沙河藤牌陣 邢台沙河市
116 12-2 邢台梅花拳 邢台平鄉縣、廣宗縣
117 12-3 楊氏太極拳 邯鄲永年縣
118 12-4 滄州武術 滄州市
119 12-5 深州形意拳 衡水深州市
120 12-6 淶水踢球 保定淶水縣
121 12-7 泊頭六合拳 滄州泊頭市
122 12-8 武氏太極拳 邯鄲永年縣
123 12-9 文安八卦掌 廊坊文安縣
十三、文化空間 (7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24 13-1 青縣盤古文化 滄州青縣
125 13-2 勝芳花燈及元宵燈會 廊坊霸州市
126 13-3 蔚縣拜燈山 張家口蔚縣
127 13-4 滏陽河燈 邯鄲邯山區
(馬頭鎮、張庄橋村)
128 13-5 葦子燈陣 邯鄲峰峰礦區
129 13-6 彩布擰台 邯鄲邯山區
130 13-7 黃粱夢文化 邯鄲市
河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計97項)
一、民間文學(4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1Ⅰ-1伯夷、叔齊的歷史傳說秦皇島盧龍縣2Ⅰ-2契丹始祖傳說承德平泉縣3Ⅰ-3內丘縣郭巨孝文化邢台內丘縣4Ⅰ-4清河縣武松與武大郎的傳說邢台清河縣
二、民間音樂(10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5Ⅱ-1安次區義和團音樂(東張務音樂會)
廊坊安次區6Ⅱ-2永年正里小曲邯鄲永年縣7Ⅱ-3東尖塔音樂會廊坊廣陽區8Ⅱ-4豐寧滿族吵子會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9Ⅱ-5昌黎民歌秦皇島昌黎縣10Ⅱ-6昌黎吹歌秦皇島昌黎縣11Ⅱ-7燕子古樂保定易縣12Ⅱ-8易縣東韓村拾幡古樂保定易縣13Ⅱ-9安新縣圈頭村音樂會保定安新縣14Ⅱ-10邢台縣長信排鼓邢台邢台縣
三、民間舞蹈(13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15Ⅲ-1臨漳李家莊高蹺皇杠邯鄲臨漳縣16Ⅲ-2永清瑚璉店同樂聖會廊坊永清縣17Ⅲ-3扇鼓(趙州扇鼓、冀南扇鼓)石家莊趙縣
邯鄲叢台區18Ⅲ-4寬城背桿承德寬城滿族自治縣19Ⅲ-5香河大河各庄竹馬會廊坊香河縣20Ⅲ-6鹽山武術扇滄州鹽山縣21Ⅲ-7曲周儺舞聚英叉會邯鄲曲周縣22Ⅲ-8竹板落子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23Ⅲ-9隆堯縣澤畔抬閣邢台隆堯縣24Ⅲ-10跑竹馬(正定縣、靈壽縣)石家莊正定縣
石家莊靈壽縣25Ⅲ-11靈壽武凡同高蹺馬石家莊靈壽縣26Ⅲ-12抬花杠石家莊元氏縣27Ⅲ-13永年抬花桌邯鄲永年縣
四、傳統戲劇(15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28Ⅳ-1豫劇桑派藝術邯鄲市29Ⅳ-2冀南四股弦(館陶縣、魏縣、
肥鄉縣)
邯鄲館陶縣
邯鄲魏縣北坡頭
邯鄲肥鄉縣舊店鄉南營村30Ⅳ-3邯鄲賽戲(武安市、涉縣)邯鄲武安市
邯鄲涉縣31Ⅳ-4海興南鑼劇滄州海興縣32Ⅳ-5雞澤弦子腔戲邯鄲雞澤縣33Ⅳ-6館陶木偶戲邯鄲館陶縣34Ⅳ-7臨漳西狄邱落子邯鄲臨漳縣35Ⅳ-8炊庄高腔戲廊坊廣陽區36Ⅳ-9西路梆子滄州海興縣37Ⅳ-10藁城北周卦亂彈石家莊藁城市38Ⅳ-11深澤墜子戲石家莊深澤縣39Ⅳ-12元氏樂樂腔石家莊元氏縣40Ⅳ-13高陽河西村崑曲保定高陽縣41Ⅳ-14臨城南調邢台臨城縣42Ⅳ-15霸州王莊子崑曲廊坊霸州市
五、曲藝(4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43Ⅴ-1廣平拉洋片邯鄲廣平縣44Ⅴ-2冀南梨花大鼓(雞澤縣、威縣)邯鄲雞澤縣邢台威縣45Ⅴ-3西河大鼓廊坊文安縣46Ⅴ-4燕山大板(三河市、平泉縣)廊坊三河市
承德平泉縣
六、雜技與競技(14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47Ⅵ-1雄縣鷹爪翻子拳保定雄縣48Ⅵ-2孟村八極拳滄州孟村回族自治縣49Ⅵ-3劈掛拳滄州市50Ⅵ-4燕青拳滄州市51Ⅵ-5查滑拳滄州市52Ⅵ-6珍珠球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
治縣53Ⅵ-7香河安頭屯中幡廊坊香河縣54Ⅵ-8長洪拳邯鄲成安縣55Ⅵ-9上刀山邯鄲涉縣56Ⅵ-10左各庄桿會廊坊文安縣57Ⅵ-11蘇橋飛叉會廊坊文安縣58Ⅵ-12南托雷氏武術石家莊靈壽縣59Ⅵ-13正定高照(中幡)石家莊正定縣60Ⅵ-14大名縣佛漢拳邯鄲大名縣
七、民間美術(2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61Ⅶ-1伯延民間建築藝術邯鄲武安市62Ⅶ-2八溝石雕工藝承德平泉縣
八、傳統手工技藝(23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63Ⅷ-1金鳳扒雞手工製作技藝石家莊市64Ⅷ-2板城燒鍋酒五甑釀造技藝承德市承德縣65Ⅷ-3衡水老白乾傳統釀造技藝衡水市66Ⅷ-4劉伶醉酒釀造技藝保定徐水縣67Ⅷ-5劉美燒雞手工製作技藝唐山樂亭縣68Ⅷ-6玉田老酒釀造技藝唐山玉田縣69Ⅷ-7槐茂醬菜製作技藝保定市70Ⅷ-8貞元增酒傳統釀造工藝邯鄲市71Ⅷ-9山莊老酒釀造技藝承德平泉縣72Ⅷ-10織字土布技藝(雞澤縣、肥鄉縣)邯鄲雞澤縣
邯鄲肥鄉縣73Ⅷ-11魏縣花布染織技藝邯鄲魏縣74Ⅷ-12蠡縣二踢腳製作技藝保定蠡縣75Ⅷ-13昌黎趙家館餃子製作技藝秦皇島昌黎縣76Ⅷ-14平泉「五奎園」改刀肉製作技藝承德平泉縣77Ⅷ-15正定宋記八大碗石家莊正定縣78Ⅷ-16廣宗手工木鏇技藝邢台廣宗縣79Ⅷ-17真定府馬家鹵雞石家莊正定縣80Ⅷ-18藁城宮燈石家莊藁城市81Ⅷ-19遷安手工造紙唐山遷安市82Ⅷ-20廣宗縣柳編技藝邢台廣宗縣83Ⅷ-21一百家子撥御面承德隆化縣84Ⅷ-22井陘礦區高粱秸稈工藝石家莊井陘礦區85Ⅷ-23沙河四匹繒布製作技藝邢台沙河市
九、民俗(11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86Ⅸ-1鴻宴飯庄唐山市87Ⅸ-2蔚縣打樹花張家口蔚縣88Ⅸ-3井陘趙庄嶺皇綱石家莊井陘縣89Ⅸ-4後山文化保定易縣90Ⅸ-5臨漳郭小屯墜子村邯鄲臨漳縣91Ⅸ-6井陘孤山感恩文化石家莊井陘縣92Ⅸ-7堯山文化邢台隆堯縣93Ⅸ-8北秀林馬火會石家莊井陘縣94Ⅸ-9桃林坪花臉社火石家莊井陘縣95Ⅸ-10西宮大蠟會石家莊欒城縣96Ⅸ-11南張井老虎火石家莊井陘縣
十、傳統醫葯(1項)
序號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97Ⅹ-1永年太和堂邯鄲永年縣
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附名單)
絲弦藝術
15位粉絲
1樓
新華網河北頻道 ( 2009-06-11 09:23:31 ) 稿件來源: 河北日報
一、民間文學(12項,子項14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Ⅰ-1 平泉的傳說 承德平泉縣2 Ⅰ-2 康熙與大廟的傳說 承德雙灤區
Ⅰ-3 康熙與大廟的傳說 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3 Ⅰ-4 楊家將傳說 廊坊大城縣4 Ⅰ-5 仁義胡同的傳說 唐山遷安市5 Ⅰ-6 老馬識途的傳說 唐山遷安市
Ⅰ-7 老馬識途的傳說 秦皇島盧龍縣6 Ⅰ-8 碣石山傳說與故事 秦皇島昌黎縣7 Ⅰ-9 蕭顯寫匾的故事 秦皇島山海關區8 Ⅰ-10 玄鳥生商的歷史傳說 秦皇島盧龍縣9 Ⅰ-11 李廣射虎的歷史傳說 秦皇島盧龍縣10 Ⅰ-12 柏鄉漢牡丹傳說 邢台柏鄉縣11 Ⅰ-13 臨城趙雲故里傳說 邢台臨城縣12 Ⅰ-14 黃金台傳說 保定定興縣
二、傳統音樂(12項,子項21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3 Ⅱ-1 灤平十番樂 承德灤平縣14 Ⅱ-2 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 衡水故城縣15 Ⅱ-3 三河大鼓 廊坊三河市16 Ⅱ-4 冀中笙管樂(楊家口音樂會) 廊坊大城縣
Ⅱ-5 冀中笙管樂(東臧庄音樂會) 廊坊大城縣
Ⅱ-6 冀中笙管樂(琉璃庄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7 冀中笙管樂(蔡頭村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8 冀中笙管樂(西灘里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9 冀中笙管樂(福新村音樂會) 廊坊文安縣
Ⅱ-10 冀中笙管樂(南漢村音樂會) 廊坊廣陽區
Ⅱ-11 冀中笙管樂(北燕家務音樂會)廊坊霸州市
Ⅱ-12 冀中笙管樂(延福屯村音樂會)保定高陽縣
Ⅱ-13 冀中笙管樂(同口音樂會)保定安新縣17 Ⅱ-14 石家莊休門吹歌 石家莊市18 Ⅱ-15 羲皇聖鼓 石家莊新樂市19 Ⅱ-16 任家班嗩吶 秦皇島北戴河區20 Ⅱ-17 東光吹歌 滄州東光縣21 Ⅱ-18 大義店村冰雹會音樂會 保定高碑店市22 Ⅱ-19 躍進吹歌 保定徐水縣23 Ⅱ-20 內丘慶源排鼓 邢台內丘縣24 Ⅱ-21 廣宗黃巾鼓 邢台廣宗縣
三、傳統舞蹈(18項,子項18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5 Ⅲ-1 灤平棉花鬼 承德灤平縣26 Ⅲ-2 武強打花膀 衡水武強縣27 Ⅲ-3 桃城區安樂秧歌 衡水桃城區28 Ⅲ-4 大城太平顫(甩會) 廊坊大城縣29 Ⅲ-5 大城西子牙高蹺 廊坊大城縣30 Ⅲ-6 安次區西安庄登雲會 廊坊安次區31 Ⅲ-7 趙縣南寺庄背燈挎鼓 石家莊趙縣32 Ⅲ-8 萬全打棍 張家口萬全縣33 Ⅲ-9 蹦鼓子舞 張家口懷安縣34 Ⅲ-10 王河灣挎鼓 張家口宣化區35 Ⅲ-11 曲長城背閣 張家口陽原縣36 Ⅲ-12 地秧歌 唐山樂亭縣37 Ⅲ-13 青龍滿族寸子秧歌 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38 Ⅲ-14 泊頭小竹馬 滄州泊頭市39 Ⅲ-15 清苑綉球龍燈 保定清苑縣40 Ⅲ-16 扇鼓 邢台內丘縣41 Ⅲ-17 招子鼓 邢台柏鄉縣42 Ⅲ-18 博野花鼓落子 保定博野縣
四、傳統戲劇(13項,子項20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43 Ⅳ-1 曲周柳子腔 邯鄲曲周縣44 Ⅳ-2 哈哈腔 廊坊文安縣崔家坊
Ⅳ-3 哈哈腔 滄州滄縣45 Ⅳ-4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贊皇縣
Ⅳ-5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井陘縣46 Ⅳ-6 評劇 石家莊評劇院一團47 Ⅳ-7 晉劇 石家莊井陘縣48 Ⅳ-8 二人台 張家口尚義縣
Ⅳ-9 二人台 張家口張北縣49 Ⅳ-10 赤城馬柵子戲 張家口赤城縣50 Ⅳ-11 皮影戲 唐山樂亭縣
Ⅳ-12 皮影戲 唐山灤南縣
Ⅳ-13 皮影戲 秦皇島昌黎縣
Ⅳ-14 皮影戲 邯鄲曲周縣51 Ⅳ-15 青縣青劇 滄州青縣52 Ⅳ-16 老調 保定安國市53 Ⅳ-17 亂彈 邢台臨西縣
Ⅳ-18 亂彈 邢台巨鹿縣54 Ⅳ-19 曲長城木偶戲 張家口陽原縣55 Ⅳ-20 墜子戲 邯鄲成安縣
五、曲藝(6項,子項8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56 Ⅴ-1 西河大鼓 廊坊大城縣57 Ⅴ-2 趙縣梅花調 石家莊趙縣58 Ⅴ-3 張北大鼓 張家口張北縣59 Ⅴ-4 干嗑 張家口張北縣
Ⅴ-5 干嗑 張家口尚義縣
Ⅴ-6 干嗑 張家口康保縣60 Ⅴ-7 拉洋片 滄州吳橋縣61 Ⅴ-8 樂亭大鼓 唐山灤南縣
六、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23項,子項30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2 Ⅵ-1 陳村查拳 邯鄲邱縣63 Ⅵ-2 梅花拳 衡水深州市
Ⅵ-3 梅花拳 邢台威縣64 Ⅵ-4 通臂拳(心聚六和軟手通臂拳)廊坊霸州市通臂拳研究會
Ⅵ-5 通臂拳(五行通臂拳) 廊坊香河縣
Ⅵ-6 通臂拳(太極通背拳) 廊坊三河市
Ⅵ-7 通臂拳(滄州通臂拳) 滄州通臂劈掛拳研究總會
Ⅵ-8 通臂拳(南宮開河少林散手通背門)邢台南宮市65 Ⅵ-9 八卦掌 廊坊固安縣66 Ⅵ-10 固安戳腳 廊坊固安縣67 Ⅵ-11 安次區南關村少林武術 廊坊安次區68 Ⅵ-12 安次區黃漕飛叉 廊坊安次區69 Ⅵ-13 中幡 廊坊安次區70 Ⅵ-14 太極拳(楊氏太極拳老架)廊坊大城縣
Ⅵ-15 太極拳(府內派傳統楊氏太極拳) 保定府內派傳統楊
氏太極拳文化研究會71 Ⅵ-16 井陘縣南良都斗火龍 石家莊井陘縣72 Ⅵ-17 微水武術 石家莊井陘縣73 Ⅵ-18 抬閣 石家莊靈壽縣74 Ⅵ-19 彈(譚、潭)腿 滄州滄縣
Ⅵ-20 彈(譚、潭)腿 邢台臨西縣75 Ⅵ-21 滄縣傳統武術 滄州滄縣76 Ⅵ-22 河間左把大奇槍 滄州河間市77 Ⅵ-23 賈氏青萍劍 滄州黃驊市78 Ⅵ-24 黃驊五虎棍 滄州黃驊市79 Ⅵ-25 青縣麒麟拳 滄州青縣80 Ⅵ-26 苗刀 滄州通臂劈掛拳研究總會81 Ⅵ-27 曲陽擎閣 保定曲陽縣82 Ⅵ-28 圈頭村少林會 保定安新縣83 Ⅵ-29 八趟掩手 保定安新縣84 Ⅵ-30 清河曦陽掌太平拳 邢台清河縣
七、傳統美術(8項,子項8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5 Ⅶ-1 安次區第什里風箏 廊坊安次區86 Ⅶ-2 柳編 廊坊固安縣87 Ⅶ-3 永清花燈 廊坊永清縣88 Ⅶ-4 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 石家莊高邑縣89 Ⅶ-5 新樂石雕 石家莊新樂市90 Ⅷ-6 深澤泥模 石家莊深澤縣91 Ⅷ-7 鐵畫 唐山遵化市92 Ⅷ-8 渤海漁村剪紙 滄州黃驊市
八、傳統技藝(28項,子項30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3 Ⅷ-1 平泉御膳糖餅手工製作技藝 承德平泉縣94 Ⅷ-2 磁縣紙扎技藝 邯鄲磁縣95 Ⅷ-3 侯店毛筆製作技藝 衡水桃城區96 Ⅷ-4 辛庄傳統制陶技藝 廊坊文安縣97 Ⅷ-5 欒城楊氏傢具製作技藝 石家莊欒城縣98 Ⅷ-6 藁城西辛庄吹糖技藝 石家莊藁城市99 Ⅷ-7 井陘綿河水磨技藝 石家莊井陘縣100 Ⅷ-8 南張井干礤石牆技藝 石家莊井陘縣101 Ⅷ-9 七汲全羊宴技藝 石家莊無極縣102 Ⅷ-10 沙城老窖酒釀造技藝 張家口長城釀造(集
團)有限責任公司103 Ⅷ-11 柴溝堡鎮熏肉製作技藝 張家口懷安縣104 Ⅷ-12 松紋劍鍛造技藝 唐山古冶區105 Ⅷ-13 蜂蜜麻糖製作技藝 唐山新新麻糖廠
Ⅷ-14 蜂蜜麻糖製作技藝 唐山豐潤區106 Ⅷ-15 盧龍粉條傳統加工技藝 秦皇島盧龍縣107 Ⅷ-16 寧晉泥坑酒釀造技藝 邢台泥坑酒業有限責任公司108 Ⅷ-17 泊頭火柴製作技藝 滄州泊頭市109 Ⅷ-18 黃驊人工制鹽技藝 滄州黃驊市110 Ⅷ-19 黃驊面花模子雕刻技藝 滄州黃驊市111 Ⅷ-20 吊爐燒餅製作技藝 滄州黃驊市112 Ⅷ-21 黃驊面花製作技藝 滄州黃驊市113 Ⅷ-22 滄縣鏤空木雕雕刻技藝 滄州滄縣114 Ⅷ-23 手工掛面製作技藝 滄州吳橋縣
Ⅷ-24 手工掛面製作技藝 邢台臨西縣115 Ⅷ-25 傳統紡織技藝 邢台廣宗縣116 Ⅷ-26 威縣土布紡織技藝 邢台威縣117 Ⅷ-27 傳統造船技藝 保定安新縣118 Ⅷ-28 蘆葦畫 保定安新縣119 Ⅷ-29 白洋淀葦編 保定安新縣120 Ⅷ-30 麵塑 保定安新縣
九、民俗(19項,子項24項)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21 Ⅸ-1 灤平二龍山龍文化 承德灤平縣122 Ⅸ-2 阜城打囤 衡水阜城縣123 Ⅸ-3 伏羲文化 石家莊新樂市124 Ⅸ-4 婚俗 石家莊井陘縣125 Ⅸ-5 喪葬習俗 石家莊井陘縣
Ⅸ-6 喪葬習俗 保定安新縣圈頭村126 Ⅸ-7 欒庄海龍灣龍文化 石家莊井陘縣127 Ⅸ-8 長崗龍母文化 石家莊井陘縣128 Ⅸ-9 炮打五隻船 石家莊新樂市129 Ⅸ-10 正定臘會 石家莊正定縣130 Ⅸ-11 贊皇臘八船 石家莊贊皇縣131 Ⅸ-12 七夕節 石家莊靈壽縣132 Ⅸ-13 九曲黃河燈 張家口懷安縣
Ⅸ-14 九曲黃河燈 張家口懷安縣
Ⅸ-15 九曲黃河燈 石家莊井陘縣
Ⅸ-16 九曲黃河燈 保定定興縣133 Ⅸ-17 抬皇(黃)杠 秦皇島撫寧縣
Ⅸ-18 抬皇(黃)杠 邢台南和縣134 Ⅸ-19 覺道庄老子祭奠 滄州青縣135 Ⅸ-20 鄚州廟會 滄州任丘市136 Ⅸ-21 清河中華張氏傳統祭祀 邢台清河張氏宗親聯誼會137 Ⅸ-22 沙河九龍祭祀 邢台沙河市138 Ⅸ-23 懷安縣胡家屯社火 張家口懷安縣139 Ⅸ-24 峰峰王看煙火燈地 邯鄲峰峰礦區
Ⅳ-4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贊皇縣
Ⅳ-5 石家莊絲弦 石家莊井陘縣
C. 在外地學習了非遺技藝後回到本地能申請非遺嗎
可以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文化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國家民委、財政部、建設部、旅遊局、宗教局、文物局)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關於「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和優秀民間藝術的保護工作」的精神,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統一協調解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職能,擬訂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方針政策,審定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協調處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涉及的重大事項;審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國家名錄」名單,上報國務院批准公布;承辦國務院交辦的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其他工作,重大問題向國務院請示、報告。
D.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 傳承方式有多少種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它依託於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並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及其傳統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過程來說,人就顯得尤為重要。傳承:首先,當在立法中確立傳承人的法定地位,明確傳承人的評選認定程序,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具有代表性的專家委員會評定機制,以期建立全國性傳承人名錄。其中,需要釐定代表性傳承人與一般傳承人及與所在社群的關系;在家族傳承關系中釐定長門長子與技術優秀者之間的關系;尤其要釐定民間、專家評審與政府認定之間的程序關系。其次,應對傳承人的權利和義務做出細密的規范,建立責任機制。據介紹,現在每年給每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萬元,每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8000元,「在某些地方,該款項存在被挪用的情況」。其實可以像河北蔚縣那樣,用規模化的剪紙企業逐步取代以家庭為單位的手工作坊,維持傳承人的生活和再傳承的經濟基礎。也可建立民間基金組織,提供物質後援。再次,建立或完善經濟保障和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包括為傳承活動提供必要場所、授予榮譽稱號、利用公共傳媒宣傳、展示和交流、促進國際國內交流等,尤當明確通過學校教育培養傳習人。既可將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福州的南音、海南的瓊劇等等納入中小學鄉土教材,亦可列入高等教育的范疇。保護:一要開展普查工作、認定和登記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種類、數量、分布狀況、生存環境、保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及時向社會公布普查結果。二要採取有效措施,抓緊徵集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物和資料,完善徵集和保管制度。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博物館或展示中心。
E. 非遺里的傳統技藝類的有哪些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 一、.口頭傳統和表述; 二、表演藝術:1、 崑曲 2、中國古琴藝術 3、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4、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合申報) 三、社會風俗、禮儀、節慶; 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五、傳統的手工藝技能:1、鐵畫,也稱鐵花,安徽蕪湖特產,為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 2、安徽宣紙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
F. 天津非遺項目有哪些
天津是一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利用好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繼承和發展天津優秀特色文化,促進文化傳承,弘揚民族精神,建設和諧天津,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概況
民間美術
(共計2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01 楊柳青木版年畫(含東豐台木版年畫)天津楊柳青畫社西青區寧河縣
02泥人張彩塑天津市泥人張彩塑工作室 張氏傳人
民間舞蹈
(共計8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03掛甲寺慶音法鼓河西區
04 楊家莊永音法鼓 河西區
05大沽龍燈塘沽區
06漢沽飛鑔漢沽區
07 劉園祥音法鼓 北辰區
08林亭口高腿子高蹺寶坻區
09海下文武高蹺津南區
10蟲八蠟廟小車會北辰區
傳統戲劇
(共計3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 天津京劇天津京劇院
12 評劇天津評劇院寶坻區
13 衛派河北梆子天津河北梆子劇院
傳統手工技藝
(共計2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4風箏魏風箏南開區魏氏傳人
15楊村糕乾製作工藝武清區
民俗
(共計3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6 天津皇會南開區
17 天津天後文化信仰 南開區河東區
18葛沽寶輦出會津南區
曲藝
(共計6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9 天津時調天津市曲藝團
20京東大鼓寶坻區
21 天津相聲天津市藝術研究所
22駱派京韻大鼓天津市曲藝團
23李派快板書 天津市曲藝團
24雷琴拉戲天津市曲藝團
雜技與競技
(共計5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5回族重刀武術紅橋區
26攔手門武術 河東區
27霍氏練手拳西青區
28北倉少練老會北辰區
29北少林武術薊 縣
傳統醫葯
(共計1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0 天津隆順榕中葯生產技藝河北區
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計50項)
民間文學
(共計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1Ⅰ-1 排地歌謠東麗區
2Ⅰ-2 秦城歌謠寶坻區
傳統音樂
(民間音樂共計3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Ⅱ-1小王莊民間吹打樂 大港區
4Ⅱ-2韓家墅上善道樂 北辰區
Ⅱ-3鑼鼓藝術
5北塘飛鈸 塘沽區
傳統舞蹈
(民間舞蹈共計5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Ⅲ-1東於庄同樂花鼓河北區
7Ⅲ-2金獅大轎河北區
8Ⅲ-3塘沽河頭落子塘沽區
9Ⅲ-4高王院蓮花落武清區
10 Ⅲ-5寺各庄竹馬會武清區
傳統戲劇
(共計1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 Ⅳ-1寶坻皮影戲寶坻區
曲藝
(共計0項)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雜技與競技,共計9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2 Ⅵ-1競技麻將和平區
13 Ⅵ-2無極拳東麗區
14 Ⅵ-3鮑式八極拳北辰區
15 Ⅵ-4李式太極拳武清區
16 Ⅵ-5畢式"一指禪"拿手推和平區
17 Ⅵ-6永良飛叉武清區
18 Ⅵ-7大六分村登桿聖會靜海縣
19 Ⅵ-8獨流通背拳靜海縣
20 Ⅵ-9古典戲法和平區
傳統美術
共計2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Ⅶ-1剪紙
21楊柳青剪紙 西青區
22大鄭剪紙 東麗區
傳統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共計23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3 Ⅷ-1盛錫福氈禮帽製作技藝和平區
24 Ⅷ-2老美華手工製鞋技藝和平區
Ⅷ-3服裝製作技藝
25 老美華中式連袖男裝製作技藝和平區
26 老美華津派旗袍製作技藝和平區
27 Ⅷ-4匯蚨源吉祥手工布藝技藝紅橋區
Ⅷ-5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
28義聚永高糧酒傳統釀造技藝和平區
Ⅷ-8配製酒傳統釀造技藝
29 義聚永玫瑰露酒傳統釀造技藝和平區
30 義聚永五加皮酒傳統釀造技藝和平區
31 Ⅷ-9天津"狗不理"包子製作技藝 和平區
32 Ⅷ-10 天津桂發祥十八街麻花製作技藝河西區
33 Ⅷ-11 天津"耳朵眼"炸糕製作技藝紅橋區
34 Ⅷ-12大福來鍋巴菜製作技藝 紅橋區
35 Ⅷ-13子火燒、一品燒餅製作技藝 薊縣
36 Ⅷ-14 赤土扣肉製作技藝 東麗區
37 Ⅷ-15獨流老醋釀造技藝 靜海縣
38 Ⅷ-16沙窩蘿卜種植與窖藏技藝西青區
39 Ⅷ-17 古銅(銀)鎏金器修復及復制技藝 河西區
40 Ⅷ-18 津門蔡氏貢撣製作技藝 南開區
41 Ⅷ-19 劉海空竹製作技藝 南開區
42 Ⅷ-20 周記宮燈製作技藝東麗區
43 Ⅷ-21 皮影雕刻技藝 薊縣
44 Ⅷ-22盆罐村制陶技藝 寧河縣
45 Ⅷ-23 "一掌金"速算技藝 寶坻區
傳統醫葯
(共計1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46 Ⅸ-1達仁堂清宮壽桃丸宮廷 天津中新葯業集團股份
秘方及其傳統制劑工藝 有限公司達仁堂制葯廠
民俗
(共計4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Ⅹ-1廟會
47潮音寺民間廟會塘沽區
48獨樂寺廟會 薊縣
49 Ⅹ-2運河文化(楊柳青段)西青區
50 Ⅹ-3天津茶樓文化南開區
(註: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類別和編號根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分類和項目代碼設定)
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民間舞蹈
(共計10項)
序號 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高蹺
1西碼頭百忍京秧歌高蹺紅橋區
2普樂蟲八蠟廟高蹺紅橋區
3堤頭慶雲高蹺河北區
4北塘豐登樂會高蹺塘沽區
5新袁長利高蹺東麗區
6海下同善文武高蹺津南區
7王秦庄同議高蹺北辰區
8上蒲口同樂高蹺北辰區
9宜興埠永長高蹺北辰區
10 河西務孝力高蹺武清區
傳統戲劇
(共計1項)
序號 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11評劇漢沽區、寧河縣
曲藝
(共計4項)
序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2天津時調(大數子) 北辰區
大鼓
13鐵片大鼓 天津市炎黃文化研究會
14西河大鼓 天津市炎黃文化研究會
15梅花大鼓 天津市炎黃文化研究會
(註:本擴展項目名錄的類別序數為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類別序數)
G. 開封非遺有哪些開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開封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一、民間文學少年顓頊的傳說 杞縣二、民間音樂宋詞樂舞 市區嗩吶(姬家嗩吶 蘭考縣 韓氏嗩吶 杞縣)三、民間舞蹈二鬼摔跤 市群藝館蹦桿轎 市群藝館荷花燈 尉氏縣得勝鼓 開封縣四、曲藝畫鍋 市群藝館河南墜子 開封縣、蘭考縣、尉氏縣、杞縣、通許縣拉洋片 尉氏縣漁鼓道情 通許縣五、雜技與競技回族湯瓶七式拳 市區拋接沙袋 市區耍石擔 市區子路八卦 開封縣六、民間美術滕派蝶畫 市區朱雪木雕 市區李氏板畫 蘭考許氏磚雕彩塑技藝 蘭考縣許氏屋獸塑造與燒制 蘭考縣月餅模及香堂模具技藝 市區七、傳統手工技藝沙家牛肉製作技藝 市區鳳鳴齋花生糕製作技藝 市區汴梁三餅製作技藝 市區汴梁三酥製作技藝 市區汴梁三糕製作技藝 市區全美老式月餅製作技藝 市區閆氏蜂蜜糕製作技藝 市區洧川鍋盔製作技藝 尉氏縣洧川五香牛肉製作技藝 尉氏縣莫家醬菜製作技藝 杞縣紅薯泥製作技藝 杞縣小張傳統打鐵技藝 市區吳氏書畫裝裱技藝 市區開封菊花栽培技藝 市群藝館汴梁西瓜種植技藝 市群藝館張氏石碑雕刻技藝 杞縣八、傳統醫葯李春榮眼葯正德堂金面康丸接骨丹追風膏葯楊氏珍珠散牛皮癬葯高氏濟世散聖火循經體療於氏葯膏回春堂消症丸化囊湯李氏風濕貼馬老六生精散穆藹堂下乳合劑秦氏針灸保康堂骨痛康膏葯針刺治療帶狀孢疹催乳精華散周氏中醫婦科三趙骨科百草太乙膏忠恕堂中醫潘家燒傷噴噴凈秦氏口瘡散劉氏面癱正骨貼
H. 被國家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的膏葯能銷售嗎
摘要 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目的是保護瀕臨消失的文化,而並非對其傳播加以限制,只要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是可以進行銷售的。
I. 喜馬拉雅山采蜜人,究竟是怎麼工作的
所以採摘之後的蜂蜜需要進行沉澱,通過加入當地一種特殊的草葯,通過6到9個月的時間,將裡面的毒素進行分解。為了保證食用人的安全,一般都會出售沉澱過的蜂蜜,並不會因為價格的高低而影響采蜜人的商業准則。
文化的傳承
雖然在很多人的眼裡,這種傳統的懸崖采蜜危險系數高,難度性大,但是他們依然願意繼續傳承下去。這是對祖宗手藝技藝的傳承,也是對這種特殊文化的繼承,更是對族中精神的信仰。對於這種大自然的天然賜予應該得到更多的尊敬和支持。
這種堅持更多的是來自當地人骨子裡的文化信仰,無論是多麼的困難,無論是多麼的痛苦,都不要忘了來時的路,懂得追遠,做人不要忘本,要堅守傳承下來的精神力量。雖然現在的人類都在享受著現代技術的便利和發展,是否繼續繼承傳統的話題不斷地引發爭議。
傳承的本質就在於傳承的精神是否得到發揚。無論時代如何發展變化,我們都不該忘記文化蘊藏的深刻含義,這才是我們身為子孫後代的主要任務。
J. 采訪非遺傳承人可以問的問題有哪些
一個是傳承譜系的情況。問問傳承人拜師的情況,老師是什麼樣的,同門師兄弟有多少,現在堅持下來的有多少,情況如何?帶徒弟情況,帶了多少徒弟,通過什麼形式找到徒弟的,是不是又流失的情況等。子女是否有人跟著學習技藝等。
二是製成品的用途情況。為實際的生產生活用還是作為博物館的藏品?還是作為旅遊點的展品等。製作的量如何,每個人的工作量等情況。
三是製作技藝的情況。傳承人掌握哪些技藝,有什麼特點,與其他技藝的區別。歷史淵源,生存現狀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主要以口傳心授為其傳承方式,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狀況所決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口承的文化,也就是說,它的基本傳承方式是口傳心授,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在一定范圍的群體(族群、社區、聚落)中得到傳播和傳承,綿延不絕,世代相傳。
在口傳心授、世代相傳的漫長傳承過程中,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事象一旦形成,譬如folklore中常說的「母題」一旦形成,就會在傳承發展中不斷地被人們加工琢磨,不斷地疊加上新的因素,當然,在傳遞過程中有的也會由於種種原因而遭遇傳承的中斷從而湮沒無聞。
相關信息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中華文明是世界唯一沒有中斷過的人類文明,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深厚積淀,造就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同於某遺址、建築、藝術品、文獻、手稿等物質類文化遺產,主要包括口頭傳統、民俗活動、禮儀節慶、傳統手工藝以及與此相關的空間領域等。比如制茶技藝、紫砂陶製作技藝、龍泉青瓷燒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