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蜂蜜功效 » 給佛可以供蜂蜜嗎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給佛可以供蜂蜜嗎

發布時間: 2022-05-23 04:45:49

⑴ 給財神爺上供能用蜂蜜

相當可以啊!俗話說,先讓財神吃點甜,財神老爺才給錢!俗話還說,要想多掙人民幣,就給財神供蜂蜜!當然除了蜂蜜,還可以供很多其它好吃的,但是切記不能供梨!初一十五多燒香,金銀財寶堆滿缸!除了家裡供奉,還可以下一個叫吉星許願的手機軟體裡面,就恭請了財神老爺的神位,帶上手機到處跑,腰纏萬貫活到老!

⑵ 和尚能吃蜂蜜嗎

可以的,蜂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酶類脂類等上百種營養物質,是很好的日常滋補食品,非常適合每日食用幫助滋補調理,補足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起到益氣補腎、滋補腸胃、調理心腦血管、改善睡眠質量等一系列的作用。

⑶ 佛弟子可以吃蜂蜜,蜂膠嗎

可以吃,蜂蜜不在戒律中

⑷ 佛弟子可以養蜂嗎

摘要 阿彌陀佛不要養,養蜂的時候容易誤傷,誤殺蜜蜂,並且是取蜜蜂維生的蜂蜜去滋補自己或賣出賺錢

⑸ 給菩薩上供果是上三種水果嗎一種水果三個嗎供後是請別人先享用供果嗎

供養佛菩薩不一定要三種水果,多少都可以,供後自己吃或者給別人吃都可以。中午以後不供食物,因為佛戒是日中一食。不要供養三寶含有動物成分的實物,雞蛋、奶製品、蜂蜜也不要供養。

  • 我們供養佛像要如法,只要我們能夠真心實意去做,佛不會怪罪你。我們盡量供養的如法,這樣會獲得更大利益。有小利益和大利益之分,是不是?

不像外道,你不好好供養我,我將來就殺你、要給你災難。佛法里沒有這一條。在佛法里,哪怕最壞的人我們也要度他,佛也會救他。

過去不是有個人嗎,這一生從來沒做過一件好事。有一次看到道上爬著一隻蜘蛛,他本想用腳把蜘蛛碾死,後來尋思尋思:算了,它太小了,不碾了。

就這一念,他這一生就做了這一件好事。後來墮落到地獄里,佛發現他有這一件好事,就用一根蜘蛛絲垂下地獄,發出亮光。他一看見有亮光,就順著絲爬上來。

當爬到一半的時候,別人也要跟著爬。他起貪心了,尋思:你們都跟著上來,這絲不是要斷了嗎?他就用腳將那些人踹下去了,踹下去後這絲也折了,他也掉下去了。

但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他雖然貪心過大,惡業大於善業,最後又回到地獄。但是佛就這么慈悲,哪怕你有過這么一個小小的善念,佛都救,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放心地供佛,不會有什麼問題,絕對不會給你帶來災難。只能是幫助你不斷地增加智慧,去掉煩惱。增加無窮無盡的智慧,福報也是無窮無盡的,所以你只管放心。

有時候我們剛開始供,不一定那麼如法,給佛上香有時候上一支,有時候上三支,一會兒上香,一會兒不上香的,這只是你獲利多和少的問題,不存在災難的問題。

明白這個意思嗎?所以說這個不一樣。不像外道說的:你不供養我,將來就給你弄點災難出來。佛不會這樣的,佛永遠不會給你帶來烏雲。

⑹ 給佛上供能上糖或巧克力嗎

給佛上供可以上糖或巧克力。
但是要注意糖或巧克力不能含有牛奶或者蜂蜜成分。
把最好吃(純素)的先供佛,這是很好的,如法的去供養,將來自己會獲得很大的福報的。

⑺ 佛弟子蜂蜜能吃嗎

不能

當年佛陀放棄苦行後,正是接受了牧羊女供養的乳糜而恢復了體力,由此可知,牛奶屬清凈之食,可用來供佛,佛弟子亦可食用。

然而,我們學習佛法,明了法義後,更應懂得慈悲體恤眾生,若以其脂膏來奉養吾身,則於理不通。印光大師開示:牛乳取之於牛,雖不傷生害命,然亦有損於牛,故宜不食,食亦不涉犯戒之咎。

蜂蜜與牛奶的性質相同,作為菩薩戒弟子,食用牛奶與蜂蜜雖不犯戒;但若不食,則大眾贊嘆。


(7)給佛可以供蜂蜜嗎擴展閱讀:

1、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

2、佛教初創時,佛教徒並沒有特殊的飲食習慣和規定,當時的印度是一個宗教信仰普遍的國家,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大同小異的飲食觀念。

3、在原始時代,佛教徒乃至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過的都是沿門托缽,『一缽千家飯』的飲食生活,他們沒有所謂的潔凈或者不潔凈,神聖或者不神聖的飲食禁忌,他們不選擇托缽對象,為的是一律平等、廣結善緣。

4、即便到了今天,周遭的一些國家佛教區域,還保留著原始時代的風氣,供養者供養什麼就接受什麼,沒有挑剔和選擇的餘地,只要不是特意為某一些托缽者而殺,即便是魚肉等食物,也不會拒絕,而這就是小乘佛教為什麼不規定必須素食的原因。

⑻ 佛教施食可以用蜂蜜么

蜂蜜可以,關鍵施食的時候要有恭敬地心,鬼道眾生可不是佛菩薩,生氣的話就會有麻煩的。灑在馬路上供養不太好,你最好灑的時候,觀想灑在空中供養鬼道眾生。
阿彌陀佛!!!

⑼ 弘一大師佛弟子能吃蜂蜜嗎

蜂蜜以及乳品是可以拿來供佛的,所以是親近食物,學佛人可以吃。如果你自願不想用乳品,蜂蜜,皮革,絲綢,世尊贊嘆說,這樣的人是此生就要解脫的修行人,牛奶和蜂蜜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在不剝奪對方生命的前提下,獲取對方身上的營養。所以吃不違反戒律,不吃大眾,隨喜贊嘆。

⑽ 可以敬貢菩薩蜂蜜嗎

按經中所說,是可以的。

賢愚因緣經卷第十二
師質子摩頭羅世質緣品第五十四

佛及眾僧。還歸所止。路由一澤。中有泉水。甚為清美。佛與比丘僧。便住休息。諸比丘眾。各各洗缽。有一獼猴。來從阿難。求索其缽。阿難恐破。不欲與之。佛告阿難。速與勿憂。奉教便與。獼猴得缽。持至蜜樹。盛滿缽來。奉上世尊。世尊告曰。去中不凈。獼猴即時。拾去蜂蟲。極令潔凈。佛便告言。以水和之。如語著水。和調已竟。奉授世尊。世尊受已。分布與僧。咸共飲之。皆悉周遍。
獼猴歡喜。騰躍起舞。墮大坑中。即便命終。魂識受胎於師質家。時師質婦。便覺有娠。日月已足。生一男兒。面首端正。世之少雙。當生之時。家內器物。自然滿蜜。師質夫婦。喜不自勝。請諸相師。占其吉凶。相師占訖。而告之言。此兒有德。甚善無比。因為作字。字摩頭羅瑟質。晉言蜜勝。以其初生之日蜜為瑞應。故因名焉。兒年已大。求索出家。父母戀惜不肯放之。兒復殷勤白其父母。若必違遮不從我願。當取命終。不能處俗。父母議言。昔日世尊。已豫記之。雲當出家。今若固留。或能取死。就當聽之。共議已決。而告兒言。隨汝所志。兒大欣踴往到佛所。稽首作禮求索出家。世尊告言。善來比丘。須發自墮。法衣在身。便成沙門。因為廣說四諦妙法種種諸理。心開結盡。得阿羅漢。每與諸比丘。人間游化。若渴乏時。擲缽空中。自然滿蜜。眾人共飲。咸蒙充足。是時阿難白佛言。世尊。摩頭羅瑟質。積何功德。出家未久。獲得應真。意有所須。隨意而得。佛告阿難。汝憶往日受師質請不。答言。憶之。佛言。阿難。於彼食還。至空澤中。時有獼猴從汝索缽。盛蜜施佛。佛為受之。欣悅起舞。墮坑即死。汝復憶不。答言憶之。佛語阿難。彼獼猴者。今摩頭羅瑟質是。由其見佛歡喜施蜜。得生彼家。姿貌端正。出家學道。速成無漏。阿難長跪。重白佛言。復有何緣生獼猴中。佛告阿難。乃往過去。迦葉佛時。有年少比丘。見他沙門跳渡渠水而作是言。彼人飄疾熟似獼猴。彼時沙門聞是語已。便問之曰。汝識我不。答言。識汝。汝是迦葉佛時沙門。何以不識也。時彼沙門。復語之言。汝莫呼我假名沙門。沙門諸果。我悉備辦。年少聞已。毛衣皆豎。五體投地。求哀懺悔。由悔過故。不墮地獄形呰羅漢。故致五百世中恆作獼猴。由前出家持禁戒故。今得見我。沐浴清化。得盡諸苦。佛告阿難。爾時年少比丘。今摩頭羅瑟質是。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所說。悲喜交懷。咸作是語。身口意業。不可不護。緣是比丘不能護口。獲報如是。佛告阿難。如汝所言。因為四眾。廣說諸法。凈身口意。心垢除凈。各得道跡。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有發無上正真道意。或有住於不退地者。眾會聞法。咸共歡喜。頂戴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