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庭中葯丸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制中葯葯丸的方法如下:
一、粉碎
製作中葯葯丸首先就需要把中葯粉碎成細末,可使用適合家庭使用的中葯粉碎機,然後准備80目篩一個,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些中葯當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或黏度,就不易被粉碎。
最好先初步打碎,再放到一個高壓鍋內均勻加熱,當手觸碰葯物覺得燙時就可以斷火,但還是要翻動到葯物溫度明顯下降,之後可重新反復開小火,直到葯物徹底乾燥。
(1)什麼可以代替蜂蜜制葯丸擴展閱讀:
製作中葯丸注意事項:
1、制丸時,先將葯團塊稱重,以便分計量准確,即按每次所需製成丸粒的數目與每丸的總量進行計算,按計算量稱取團塊再搓條,製成預計數目的丸粒,搓丸條的虛詞可依丸粒大小來定,丸條搓好後再分割成小段,再搓圓成球形即可。
2、使葯粉粘合成為0.5—1mm大小的丸,並在基礎上層層增大而成丸。起模應該選擇粘性適中的葯粉,粘性過大,容易粘結,粘性過小,不容成模。
3、為避免葯團粘手和粘器具,操作時可用適量的潤滑劑。潤滑劑可用甘油或麻油(花生油),蜂蠟按一定比例 ,加熱熔化而成。夏季蜂蠟可適當多加一點。
『貳』 中葯煉蜜為丸需要什麼工具
(一)蜂蜜的選擇
蜂蜜選擇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蜜丸的質量,使製成的蜜丸柔軟,貯存期不變質。我國幅員遼闊,植物繁茂,蜂蜜由於蜜源不同,其外觀形態和各種成分含量也不完全相同。北方產的蜂蜜一般含水分較少,而南方產的蜂蜜含水分較多;其相對密度也不一樣。過去根據蜜源花種、蜜液的外觀形態、氣味、濃度等指標將蜂蜜劃分成四等級(詳見有關文獻),較為復雜。結合中國葯典指標及生產實踐,用於制備蜜丸的蜂蜜應選用半透明、還光澤乳白色或淡黃色、稠厚糖漿狀液體或凝脂狀半流體,25℃時相對密度為1.349以一,還原糖不少於64.0%,用碘試液檢驗無澱粉、糊精,有香氣,味純甜而不酸、不澀、不麻,清潔而無雜質。
(二)蜂蜜的煉制
蜂蜜的煉制系指蜂蜜加熱熬煉的操作。得到的製品稱煉蜜。蜂蜜中含有較多的水分和死蜂、蠟質等雜物,故應用前須加以煉制,其目的是除去雜質,破壞酶類,殺死微生物,降低水分含量,增加粘合力。
煉蜜由於煉製程度不同分成三種規格,即嫩蜜、中蜜(煉蜜)、老蜜,可根據處方中葯材性質選用。
傳統的煉製法多採用常壓煉制,即在蜂蜜中加入沸水(或蜂蜜中加水煮沸),使溶化,並適當稀釋,通過三至四號篩網以濾除雜質,濾液置銅鍋中加熱,並不斷去沫、攪拌,至需要程度。
1、嫩蜜:蜂蜜加熱至105-115℃,含水量在14%-20%,密度為1.35左右,色澤無明顯變化,稍有粘性。嫩蜜適合於含較多油脂、粘液質、膠質、糖、澱粉、動物組織等粘性較強的葯材制丸。
2、中蜜:(煉蜜)、嫩蜜繼續加熱,溫度達到116-118℃,含水量在14%-16%,密度為1.37左右,出現淺黃色有光澤的翻騰的均勻細氣泡,用手捻有粘性,當兩手指分開時無白絲出現。中蜜適合於粘性中等的葯材制丸,大部分蜜丸採用中蜜制丸。
3、老蜜:中蜜繼續加熱,溫度達到119-122℃,含水量在10%以下,密度為1.4左右,出現紅棕色光澤較大氣泡,手捻之甚粘,當兩手指分開出現長白絲,滴入水中成珠狀。老蜜粘合力很強,適合於粘性差的礦物質或纖維質葯材制丸。
煉蜜程度除由制丸葯材性質而定外,與葯粉含水量、制丸季節氣溫變有關系,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一般冬季用稍嫩蜜,夏季用稍老蜜。
1.乾燥、粉碎:
先把各葯全部重新乾燥一下。入在中葯粉碎機里一一粉碎,再把過篩篩選一遍。放粗的重新再粉碎一次。最後只留下一點乾薑甘草的一些粗纖維。
2.熬蜜,拌葯粉。
冷鍋下蜜,紋火加熱,加加熱邊不停用鏟翻抄,不使粘鍋,初入鍋,蜜厚,蜜熱後變稀,仍不停熬制,直到蜜汁發黃,起泡。然後把葯粉放四分之三(留一點,以防過分粘稠作防粘准備用粉。)下葯粉後,不停的翻炒,不能用手,這時溫度較高。以防燙傷。就像做包子一樣,不停翻炒擠壓。成面團後,可試著用手去擠面團,擠勻不準,如果覺得手特別粘,就用備用的葯粉撒上一點,繼續擠壓摔打。直到不粘手為止。
3.趁熱,做蜜丸。
將面團搓成條狀,然後一小段一小段的用手或用刀截下來,用手搓圓。就像做小湯圓一樣。如果蜜的量少的話,溫度涼下來後,很快就會變硬,難搓。蜜的量多的話,就不會變硬。涼了也不變硬。
蜜丸的製法基本步驟如下:煉蜜→合葯→制條→成丸→包裝→貯存。
1.對蜂蜜的選擇與煉制是保證蜜丸質量的關鍵。煉蜜的目的是除去雜質,破壞酵素,殺死微生物,蒸發水分,增強粘性。其方法是:小量生產可用銅鍋或鍋直火加熱,文火煉;大量生產可用蒸汽夾層鍋,減壓蒸發濃縮鍋進行煉制,最後濾除雜質。
2.合葯:將已煉制好的煉蜜與葯粉按比例進行混合(葯粉與煉蜜的比例一般為1:1或1:5也有不足1:1的,要根據葯物性質及季節不同而異。一般含糖類、油脂類的中草葯用蜜少。含纖維素較多和質地疏鬆的葯物用蜜量多。夏季用蜜量少,冬季用蜜量多。均勻地揉合,做成像面團樣丸塊(在攪拌機中機械混合或在其它容器中人工混合)。合葯時,蜂蜜一般趁熱加入(如含有膠質,樹脂或揮發性成分需待煉蜜稍冷後再加入混合),充分和勻,使其內外全部滋潤,色澤一致,軟硬適中,能隨意捏塑即可。
3.制條,成丸。將合好的面團樣軟材放置一定時間,使葯料與蜂蜜成分混合滋潤,並產生一定粘性後即可搓條,搓條要粗細一致,外表光滑。即可用手工或制丸板做成一定量的、光滑的、園球形丸粒,大量生產可用機械制丸。制丸時,先將葯團塊稱重,以便分計量准確,即按每次所需製成丸粒的數目與每丸的總量進行計算,按計算量稱取團塊再搓條,製成預計數目的丸粒,搓丸條的虛詞可依丸粒大小來定,丸條搓好後再分割成小段,再搓圓成球形即可。為避免葯團粘手和粘器具,操作時可用適量的潤滑劑。潤滑劑可用甘油或麻油(花生油),蜂蠟按一定比例,加熱熔化而成。夏季蜂蠟可適當多加一點。
4.包裝與貯藏:製成的蜜丸,可採用蠟紙、玻璃紙、塑料袋、蠟殼包好貯存於陰涼乾燥處。
『叄』 不用蜂蜜怎樣製作葯丸
隨著制葯工業的發展,中醫當中很多葯品都製作成了葯丸的形狀,葯丸的形狀不僅更便於攜帶功效,直接可以快速起到緩解疾病的作用。葯丸製作過程當中是需要蜂蜜的,蜂蜜不僅可以調節腰丸的口感,還起到粘合作用。粘稠的蜂蜜,讓葯丸更加緊實。那麼,如何不用蜂蜜製作葯丸呢?
1、胃腸道疾病
蜂蜜具有滋潤滑腸的作用,常作為緩瀉劑,常用來治療習慣性便秘、老年人和孕婦便秘,以及結腸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兒童痢疾等疾病。如麻仁丸、仲景胃靈丸等。
2、肝臟疾病
蜂蜜含有大量單糖、維生素、氨基酸和酶類,可以不經過肝臟而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食用蜂蜜既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加肝糖的儲存功能,滋潤保護肝臟,促進肝細胞再生,又可預防脂肪肝形成,提高人體抗感染能力。如龍膽瀉肝丸、舒肝丸、柴胡舒肝丸等。
3、呼吸系統疾病
蜂蜜有消炎潤肺、祛痰止咳、緩解疼痛等功能,同時還能使人體血紅蛋白增加,降低血沉。如蜜煉川貝枇杷膏等。
4、心臟疾病
蜂蜜中含有容易被人體吸收的葡萄糖,能增強心肌和改善心肌的代謝功能。蜂蜜能使血管舒張,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冠狀血管的血液循環,使血液的成分正常化,血紅蛋白含量增加,心血管張力加強。如再造丸等。
5、感染性創傷及燒傷
蜂蜜中含有酸性物質和高濃度糖類物質,塗於創傷部位則細菌難以生存,同時所含的生物素等對機體代謝起著促進作用,使創傷部位能夠迅速長出肉芽組織,故具消炎、解毒和抑菌等功效,能治療感染性創傷,如下肢潰瘍、小兒鵝口瘡、凍瘡、燙傷、褥瘡,或皮膚外傷、各種燒傷燙傷。
6、神經系統疾病
蜂蜜所含的葡萄糖、維生素以及磷、鈣等物質能夠滋潤神經系統,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從而起到增加食慾、促進睡眠的作用。如七味廣棗丸、二十五味珊瑚丸。
『肆』 做葯丸必須用蜂蜜嗎
把中葯烤乾研成粉(.如麵粉調水做成餅一樣)蜂蜜要一點一點饅饅加!就得了!
『伍』 白糖能代替蜂蜜制葯丸嗎
當然可以啊,蜂蜜中本身就含有很多糖的
對於成人來說,集營養價值與葯用價值於一體的蜂蜜對人體是很有幫助的。但是,蜂蜜中糖分含量較高,熱能也高,因此,糖尿病、肥胖以及一些血脂高的患者不宜食用。
蜂蜜是一種潛在的成鹼性食品,可促進食物的消化,對於胃酸過多以及胃炎、胃潰瘍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蜂蜜可殺滅傷寒、痢疾、腸炎等細菌。另外,蜂蜜還適用於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高血壓、動脈硬化、神經衰弱、慢性支氣管炎和便秘等多種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蜂蜜的沖調方法要得當,不要用溫度過高的水沖調,因為,蜂蜜中所含的維生素以及酶在高溫下會被破壞。所以最好用溫開水,夏天也可用冷開水沖調。
豆漿是營養豐富的飲品,每天喝上1-2碗豆漿對人體健康很有幫助,但是喝豆漿也需要注意一些日常容易忽視的問題。
不宜生喝或未煮透喝。飲用生的和未煮透的豆漿,會引起惡心、嘔吐或腹瀉等。
不宜加拌紅糖。紅糖的有機物會和豆漿的蛋白質結合,生成對人體有害的變性沉澱物。
不宜加沖雞蛋喝。蛋清與豆漿里的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不能增加營養。
不宜空腹喝。空腹喝豆漿,豆漿里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
『陸』 中葯的葯丸製做方法
1、配方與打粉:將按配方抓好的葯物細火烘焙或暴曬乾燥後,用打粉機打成細粉,制丸前裝入消毒盆內備用。
2、配蜜:配蜜即以葯粉的重量按1∶1.2-1.5的比例配好蜂蜜(如1000g葯粉,配備1200~1500g蜂蜜,若葯料中含糖質、膠質或澱粉較多的,則以1∶1-1.2的比例配備即可)。
3、煉蜜:煉蜜即熬煉蜂蜜,煉蜜的目的是去除雜質,破壞酵素,殺滅細菌,蒸發水分,增強粘性。煉蜜時先用武火熬沸,然後改為文火慢熬,同時在旁邊放一碗涼水,並注意觀察蜂蜜的顏色,當發現蜂蜜泛黃沫時,用一根竹筷在蜂蜜中沾上一滴,然後把竹筷挪到涼水碗上方,讓蜂蜜滴入水中,如果蜂蜜在水中不散開而沉底(即「滴水成珠」),蜂蜜就算煉好了。(如果蜂蜜煉不到火候,就作不了葯丸,當然,太過火也不好,所以一定掌握火候。煉蜜分為三種,即嫩蜜、中蜜和老蜜:「嫩蜜」是將生蜜加熱煮沸直到溫度達到105℃~115℃,過濾去沫即成,其顏色變化不顯著,失水量較少,稍帶粘性,適用於含較多澱粉、粘液質、糖類、脂肪等粘性較大的葯材制丸;「中蜜」是將生蜜加熱熬沸較長時間或將嫩蜜繼續加熱至116℃~118℃,泡沫呈淺紅色光澤,手捻有粘性,但不能拉成長的白絲,適用於含部分粘性或部分纖維的葯材制丸;「老蜜」是將生蜜加熱更長的時間或將嫩蜜、中蜜繼續加熱至119℃~122℃,使水分充分蒸發,氣泡呈紅棕色,有光澤,手捻甚粘,且可拉出白絲,適用於含多量纖維性或礦物等粘性較差的葯材制丸。制蜜丸大多使用中蜜,1000g蜂蜜大約能出煉蜜800g左右,1000g中葯粉,大約須用煉好的蜂蜜1200g左右。)
4、調葯與和葯:將熬煉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消毒盆盛裝的葯粉內,同時用粗竹筷在葯粉內攪拌,就象平時做餃子前加水和面一樣,邊倒蜂蜜邊調葯粉,當基本上看不到干葯粉時停止加蜜(注意不能加得太多,蜜多了葯丸不易成形)。如果開始時蜂蜜的總量沒掌握好,此時在調蜜時就可根據葯粉的干濕度來補救。調好後,像和面一樣將葯和蜜在消毒盆內和成團狀。
5、搓條與和丸:為避免葯團粘手或粘器具,搓條與和丸時可用少量甘油、芝麻油或花生油等點於掌心進行,這樣不僅不易沾粘,還能使丸葯圓滑光亮。如按每粒丸葯重10g計算,一料共重3000g,就要做成300粒。可將和好的葯團分為三坨,每坨再分為5小坨,每小坨搓條後,切為20節,每節搓一丸即可,余皆準此。
6、包裝與貯藏:製成的蜜丸,外形圓整光滑,表面緻密滋潤,無可見纖維或其它異色點,待葯丸發汗(3天),外表變硬,然後用蠟紙、玻璃紙、塑料袋或蠟殼等包好,貯存於陰涼乾燥處。
『柒』 我要做水葯丸不能用蜂蜜怎麼做成葯丸
中醫APP上都可做中葯水丸,什麼甘草醫生呀,什麼小鹿醫館呀等等。
『捌』 把葯製作成蜜丸、濃縮丸、水蜜丸、水丸、 那種制劑 效果好
做成不同服用的葯劑也就是為了適合患者的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腸胃的吸收功能,葯發生作用的時間的快慢而定.如果單純的說吸收效果的好壞那麼濃縮丸應該更好些,因為葯的成分已經提取出來了可以直接吸收,而其他型的制劑則需要進一步的吸收,等於多了一個環節步驟. 濃縮丸是以葯液(處方中一些力量薄弱,體積大的葯材以煎煮或其他方式得到有效成分的溶液)為黏合劑製成的.水丸系指中葯細粉以冷水或依據處方用醋、酒等為粘合劑,而製成的小球形制劑,濃縮丸是以葯液(處方中一些力量薄弱,體積大的葯材以煎煮或其他方式得到有效成分的溶液)為黏合劑製成的. 按崩解時間和吸收速度來講還是水丸和濃縮丸好些
<建議》應該是因人因病而異!
『玖』 請問中葯粉,做葯丸。除蜂蜜外可以用其他什麼物質來增加粘連度
葯粉成型粘合劑用的最多的是糊精,在中葯里蜂蜜不但是粘合作用還有葯用方面功效。
『拾』 用中葯粉製作蜜丸,一定要煉蜜嗎用正常的蜂蜜直接和葯粉和在一起不可以嗎為什麼
摘要 你好,主要看您想做什麼葯丸了,如果是大蜜丸子的話就一定要加蜂蜜,最好是在葯店買的蜂蜜,因為葯店的蜂蜜比較純,葯粉跟蜂蜜的比例要2:1,先用水和蜂蜜在一起把這兩樣用小火煮開才行,這樣做出來的葯丸才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