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枸杞子在中葯里屬於補陰葯,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馬鞭草具有舒筋通絡的功效;車前草具有利水滲濕、清熱明目、祛痰止咳、滲濕止瀉的功效;枸杞子、馬鞭草和車前草可以一同煎煮應用的。
② 荸薺煮水可以放蜂蜜嗎
涼了可以。
③ 慢性咽炎喝蜂蜜好嗎,可不可以同時飲用 金銀花、玄參、麥冬、甘草 等中葯
如果是慢性單純性咽炎或慢性增生性咽炎,貼幾貼咽可舒治療貼就好了,不用那麼麻煩地喝葯茶或服葯。
④ 馬齒莧煮水喝可以加蜂蜜嗎
亂搭配!!!馬齒莧、玉米須的作用相近,都是利水,清熱,祛濕下火的,性質相當寒涼,不是所有體質的人都可以服用……當歸補血,黃芪補氣,專門有效調理體弱者身體的……枸杞是清肝明目的……兩類性質的配方里都可以放,都可以……但,把這些所有性質相抵的葯材放一齊煮,你想幹嘛呢?誰教的呢?想起到什麼作用呢?!!
⑤ 甘草和蜂蜜可以一起泡茶喝嗎
甘草和蜂蜜可以一起泡茶喝。用麥冬10克、桔梗10克、甘草3克泡水後,加入蜂蜜,對緩解慢性咽炎有幫助。
蜂蜜作為葯用,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功效良好。蜂蜜在單獨使用時營養價值高、保健效果好,具有補中益氣、安五臟、調和百葯、清熱解毒、潤燥滋陰、安神養心之功效,若能與其他食物或中葯搭配使用,則能發揮更多的食療和葯療作用。
(5)馬草根可以和蜂蜜一起煮嗎擴展閱讀
1、眼睛干。用菊花3克和枸杞10克,將二者泡水後,加入2勺蜂蜜,可明目、養肝腎。
2、感冒嗓子疼。用金銀花5克泡水,加入2勺蜂蜜,可清熱利咽;或用金銀花10克、桔梗10克、麥冬10克泡水後,加入2勺蜂蜜,可治感冒。
3、月經過多。用適量紅棗加蜂蜜熬粥,能起到補血益氣的功效。
4、心煩氣躁。用百合100克、粳米100克熬粥後,加入蜂蜜,在晚上睡覺前喝,可養心安神;或用玫瑰花泡水後,加入蜂蜜,可舒肝益氣,心情舒暢。
5、腰痛腎虛。用核桃5個、蜂蜜2勺,將核桃仁加水煮15分鍾,加入蜂蜜可補腎健腦;或用油將核桃炒黃,然後加入雞蛋,再加入蜂蜜,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6、美容養顏。用蜂蜜和燕窩一起煎水喝,可達到美容養顏的效果;此外,用蜂蜜和其他食品如葡萄汁等一起做面膜也能取得很好的美容效果。
⑥ 冬蟲夏草可以和蜂蜜一起吃嗎
可以,都是補品,不會有問題的!
⑦ 蜂蜜為什麼不能煮著吃
不可以,新鮮蜂蜜可直接服用,也可配成溫水溶液服用,但絕不可用開水沖或高溫蒸煮,因為加高溫後有效成份如酶等活性物質被破壞。蜂蜜最好使用40度以下溫開水或涼開水稀釋後服用,最高溫度不能超過60度。。因為不合理的加熱,會使蜂蜜中的營養物質嚴重破壞,蜂蜜中的酶失活,顏色變深,香味揮發,滋味改變,食之有不愉快的酸味。
向左轉|向右轉
(7)馬草根可以和蜂蜜一起煮嗎擴展閱讀:
作用功效
1.蜂蜜能改進血液的成分,推進心腦和血管功用,因而常常服用對於心血管患者很有好處
2.蜂蜜對肝臟有維護效果,能推進肝細胞再生,對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3.食用蜂蜜能迅速彌補膂力,消除疲憊,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4.蜂蜜還有滅菌的效果,常常食用蜂蜜,不僅對牙齒無影響,還能在口腔內起到滅菌消毒的效果
5.蜂蜜能醫治中度的肌膚損傷,特別是燙傷,將蜂蜜作為肌膚創傷敷料時,細菌無法成長
6.失眠的人在每天睡覺前口服1湯匙蜂蜜(加入1杯溫開水內),能夠加快進入夢鄉速度
7.蜂蜜還能夠潤腸通便(只要是天然老練的真實蜂蜜都有潤腸通便的效果)
⑧ 瑪卡和蜂蜜可以一起喝嗎
瑪卡和蜂蜜都是食葯兼備的天然保健品,而且味道也不同,瑪卡直接吃有辛辣味,泡水喝味道淡些,其實瑪卡和蜂蜜可以一起吃,遠在南美洲的土著部落就是將新鮮瑪卡榨汁加入蜂蜜當飲料來喝的。
瑪卡乾果也可以和蜂蜜一起泡水喝: 首先將瑪卡乾果(片)搗碎成粉,取4-6g,放進杯里,沸水沖調,待水溫降至50℃以下再放入2勺蜂蜜,攪拌均勻後即可服用。蜂蜜能調節瑪卡本身的味道,二者合在一起,能帶來更加舒適的口感,且有助於營養的吸收。前段時間,泡干瑪卡加苗子蜂情的槐花蜜一起喝過,味道還不錯,苗子爸媽在養 蜂,我幾乎每天都會沖蜂蜜水喝。
瑪卡的吃法很多,經陽光曬後可以食用,也可以製成涼拌菜。熟食更佳,能提供大量熱能,瑪卡的鮮根可以和肉或其他蔬菜一起炒熟食用,也可以曬干後用水或牛奶煮熟後食用,南美洲當地土著人常把瑪卡鮮根加蜂蜜和水果榨汁作為一種飲料飲用。
所以,瑪卡和蜂蜜可以一起喝。瑪卡富含多種營養素,對人體有滋補強身的功用,食用過的人會有體力充沛、精神旺盛不會疲勞的感覺。
⑨ 馬草根湯能加蜂蜜嗎
草根湯具有祛病強身的作用,而蜂蜜性平,味甘,具有補虛、潤燥、解毒、保護肝臟、營養心肌、降血壓、防止動脈硬化等功效,所以建議喝了草根湯後再喝蜂蜜哦,我們草根旺城的兄弟也經常用蜂蜜來保養身體哦,希望可以幫助到你謝謝。
⑩ 馬鞭草對身體有壞處嗎
馬鞭草可以活血散瘀,截瘧,解毒,利水消腫。用於症瘕積聚、經閉痛經、瘧疾、喉痹、癰腫、水腫、熱淋等。 建議最好不要長期服用,長期服用對身體肯定是不好的,如果已經調理的差不多了,就沒必要長期服用了,,注意日常飲食,預防便秘。 葯理作用 1.抗炎止痛作用 水及醇提取物對滴入家兔結膜囊內芥子油引起的炎症均有抗炎作用,後者的抗炎作用比前者好。後者中的水溶部分又較水不溶部分為佳。水提取物對電刺激家兔齒髓引起的疼痛有鎮痛作用,給葯後1h開始,3h消失;醇提取物的鎮痛作用在6h後尚示完全消失,水溶部分作用更大,而水不溶部分則無鎮痛作用。 2.鎮咳作用 馬鞭草水煎液有一定鎮咳作用,其鎮咳的有效成分為β-谷甾醇和馬鞭草甙。 3.對子宮的作用 馬鞭草在濃度為1.6×10-2g/ml時,對大白鼠子宮肌條及非妊娠人體子宮肌條均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在大白鼠子宮肌條,動情期的標本對馬鞭草最為敏感,加入馬鞭草後常引起緊張性和收縮振幅同時增加;而其他各期的標本常常只是收縮振幅有所增加。人的子宮肌條對馬鞭草的反應較弱,一般只是緊張性發生變化。在大白鼠子宮肌條實驗中馬鞭草和PGE2有相互增強作用,而和PGF2a則只有相加作用。馬鞭草在足以興奮子宮平滑肌的濃度時,對空腸平滑肌去沒有明顯作用,也不能增強PGE2對空腸平滑肌的作用。 4.其他作用 馬鞭草甙對交感神經末梢小量興奮,大量抑制;對哺乳動物可促進乳汁分泌。 5.毒性 其毒性很低,不溶血,有擬副交感作用。 [編輯本段]化學成分 全草含馬鞭草甙(verbenalin),ey 5-羥基馬鞭草甙;另含苦杏仁酶、鞣質;戟葉馬鞭草甙(hastatoside ),羽扇豆醇(lupelo),β-谷甾醇(β-sitosterol),熊果酸(ursolic acid) ,桃葉珊瑚甙(aucubin),蒿黃素(artemetin)。葉中含馬鞭草新甙(verbascoside),腺甙(adenosine),β-胡蘿卜素(β -carotenne)。根和莖中含水蘇糖(stachyose)。 [編輯本段]葯性論述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葯;活血通經葯;利水消腫葯;截瘧葯 【性味歸經】苦,涼。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截瘧,解毒,利水消腫。用於症瘕積聚,經閉痛經,瘧疾,喉痹,癰腫,水腫,熱淋。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馬鞭草,本是涼血破血之葯。下部NI瘡者,血熱之極,兼之濕熱,故血污濁而成瘡,且有蟲也。血涼熱解,污濁者破而行之,靡不瘥矣。陳藏器謂其破血殺蟲,亦此意耳。 2.《別錄》:主下部NI瘡。 3.《本草拾遺》:主症癖血癖,久瘧,破血。作煎如糖,酒服。 4.《日華子本草》:通月經,治婦人血氣肚脹,月候不勻。 5.《本草衍義補遺》:治金瘡,行血,活血。 6.《綱目》:搗塗癰腫及蠼螋尿瘡,男子陰腫。 7.《生草葯性備要》:活血通經。能去膿毒,洗痔瘡毒,退上部火,理跌打。 8.《分類草葯性》:去小便血淋腫痛。 9.《天寶本草》:利小便,平肝瀉火。治赤瘡,火眼。 10.《現代實用中葯》:根用於赤白痢疾,慢性瘧疾,水腫,膨脹等。並有瀉下作用。 11.《中華本草》主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牙齦腫痛;黃疸;痢疾;血瘀經閉;痛經;症瘕;水腫;小便不利;瘧疾;癰瘡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①《全國中草葯匯編》4.5~9g。 ②《中華本草》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用葯禁忌】 ①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小毒,制劑可治療瘧疾、白喉、流行性感冒等。有些人服後有惡心、頭昏、頭痛、嘔吐和腹痛等反應。 ②孕婦慎服。 [編輯本段]葯物鑒定 【性狀鑒別】本品莖呈方柱形,多分枝,四面有縱溝,長0.5~1m;表面綠褐色,粗糙;質硬而脆,斷面有髓或中空。葉對生,皺縮,多破碎,綠褐色,完整者展平後葉片3深裂,邊緣有鋸齒。穗狀花序細長,有小花多數。無臭,味苦。 【顯微鑒別】 本品粉末綠褐色。莖表皮細胞呈長多角形或為類長方形,垂周壁多平直,具氣孔。葉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衛細胞3~5個。腺鱗頭部4細胞,直徑23~58μm;柄單細胞。非腺毛單細胞。花粉粒類圓形或類圓三角,直徑24~35μm,表面光滑,有3個萌發孔。 【理化鑒別】取本品粉末2g,加80%甲醇6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馬鞭草對照葯材2g,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再取熊果酸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4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異丙酮(16:0.5:0.2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香草醛乙醇溶液(1→100)和高氯酸溶液(3→100)的混合溶液(臨用時等量混合),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取本品粗粉約1g[同時另取本品粗粉測定水分(附錄Ⅸ H 第一法)],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無水乙醇3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1.5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無水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15ml,蒸干,殘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15ml(浸泡約2分鍾),傾去石油醚液,殘渣加適量無水乙醇微熱使溶解,轉移至5ml量瓶中,並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另精密稱取熊果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2μl、對照品溶液1μl與2μl,分別交叉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已烷-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20:5:8: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取出,在薄層板上覆蓋同樣大小的玻璃板,周圍用膠布固定,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 薄層掃描法)進行掃描,波長:λs=525nm,λR=700nm,測量供試品吸收度積分值與對照品吸收度積分值,計算,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熊果酸(C30H48O3)不得少於0.36%。 [編輯本段]選方 ①治傷風感冒流感:鮮馬鞭草一兩五錢羌活五錢青蒿一兩上葯煎湯二小碗一日二次分服連服二至三天咽痛加鮮桔梗五錢(《江蘇驗方草葯選編》) ②治卒大腹水病:鼠尾草馬鞭草各十斤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更煎以粉和為丸服如大豆大二丸加至四:五丸禁肥肉生冷勿食(《補缺肘後方》) ③治鼓脹煩渴身干黑瘦:馬鞭草細銼曝干勿見火以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滓溫服(《衛生易簡方》) ④治痢疾:馬鞭草二兩土牛膝五錢將兩葯洗凈水煎服每天一劑一般服二至五劑(《全展選編·傳染病》) ⑤破腹中惡血殺蟲:馬鞭草生搗水煮去滓煎如飴空心酒服一匕(《葯性論》) ⑥治婦人月水滯澀不通結成症塊腹肋脹大欲死:馬鞭草根苗五斤細銼以水五斗煎至一斗去滓別於凈器中熬成煎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半匙(《聖惠方》) ⑦治婦人疝痛:馬鞭草一兩酒煎滾服以湯浴身取汗甚妙(《纂要奇方》) ⑧治酒積下血:馬鞭草灰四錢白芷灰一錢蒸餅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五十丸(《摘元方》) ⑨治瘧無問新久者:馬鞭草汁五合酒三合分三服(《千金方》) ⑩治乳癰腫痛:馬鞭草一握酒一碗生薑一塊擂汁服渣敷之(《衛生易簡方》) ⑾治疳瘡:馬鞭草煎水洗之(《生草葯性備要》) ⑿治牙周炎牙髓炎牙槽膿腫:馬鞭草一兩切碎曬干備用水煎服每天一劑(《全展選編·五官科》) ⒀治喉痹深腫連頰吐氣數者(馬喉痹):馬鞭草根一握截去兩頭搗取汁服(《干金方》) ⒁治咽喉腫痛:鮮馬鞭草莖葉搗汁加人乳適量調勻含咽(江西《中草葯學》) ⒂治黃疸:馬鞭草鮮根(或全草)二兩水煎調糖服肝腫痛者加山楂根或山楂三錢(江西《草葯手冊》) (16)瘧疾寒熱。用馬鞭草搗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 (17)鼓脹煩渴,身干黑瘦,用馬鞭草銼細,曬士,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溫服。 (18)大腹水腫。用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加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渣,再次濃煎,和粉做成丸子,如大豆大。每服二、三丸,漸加至四、五丸,極效。 (19)陰囊腫痛(腫大中升,睾丸疼痛)。用馬鞭草搗爛,塗搽。 (20)婦女經閉,結成索子。用馬鞭草的根和苗五斤,銼細,加水五斗,煎成一斗,去渣熬成膏,每服半匙,熱酒化下。一天服二次。 (21)乳癰。用馬鞭草一把、酒一碗、生薑一塊,共搗汁內服,以渣敷患處。 (22)疥瘡。用馬鞭草搗汁,生飲半碗,忌觸鐵器,十日內愈。 (23)赤白痢。用馬鞭草五錢、陳茶一撮,水煎服,極交。病初起時,用馬鞭草根、焙乾、搗碎成末,每服一匙,米湯送下。 (24)血吸蟲病,絲蟲病,感冒發燒,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肝炎,尿路感染用量0。5---1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