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蜂蜜功效 » 粘豆包發面可以放蜂蜜嗎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粘豆包發面可以放蜂蜜嗎

發布時間: 2023-01-10 20:21:32

⑴ 怎樣做粘豆包好吃看怎麼發面

用料

麵皮部分:

麵粉 100克

白糖 10克

水 50克

餡料部分:

紅小豆 100克

花芸豆 60克

花生米 50克

葡萄乾 40克

紅棗 12顆

紅糖 50克

白糖 80克

糯米粉 150克

粘豆包的做法

  • 准備食材一


⑵ 做粘豆包怎樣發面

主料:玉米面100g、糯米粉100g

輔料:酵母2g、溫水150g、豆沙餡適量

步驟一:玉米面和糯米粉稱量好。

⑶ 粘豆包的做法

准備用料:大黃米面2000g、玉米面500g、花芸豆1000g、綿白糖適量

1、把大黃米面和玉米面混合。

⑷ 東北粘豆包要怎麼發酵 怎麼做

東北粘豆包

    主料

    糯米粉3500克

    紅芸豆1500克

    輔料

  • 白面

    100克

  • 白糖

    適量

  • 東北粘豆包的做法

    1.

    紅芸豆提前一宿用水泡上,用壓力鍋壓好,再蓋上蓋子燜半小時後開蓋

    2.

    用鏟子壓碎

    烹飪技巧

    1、蒸豆包時下面要放上酸菜或白菜葉子,好往出起豆包;
    2、有的家是用黃米面或者糯米面對玉米面發面。但是我們家就是糯米面兌點白面,願意吃特別粘的,我也不喜歡黃色的豆包,也不愛吃加發酵粉的那種,我們家的面沒加發酵粉;
    3、豆餡和面都不要弄得太軟,那樣蒸出來會塌陷,影響美觀;
    4、碼放豆包的時候必要有空隙,一個挨著一個的放,也是為了不讓豆包蒸好後塌陷。

⑸ 粘豆包的做法

粘豆包的製作方法:

1、粘豆包的做法是先把大黃米泡上半日,然後淘凈沙子,叫「淘米」,之後晾大半干,磨成面,將玉米面和黃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再用冷水和面,像做白面饅頭那樣進行「發酵」。

待發出酸味,開始用手揉面。這一步關系著整個粘豆包製作的成功與否,也關繫到口味和色澤,所以對發面人的要求較高。一般傳統發面的人應該是家裡相貌較好,性格溫和,善良的人,據說這樣發出來的面就如其人一般,入口細滑,帶有絲絲甜意,色澤金黃。

2、將紅小豆或大芸豆煮熟(不可煮破皮),搗成豆沙醬,放入細沙糖,攥成核頭大的餡團,備用。這一步掌握煮豆的水分和火候至關重要,如果幹了或者稀了,都意味著餡料的失敗。需要費時調好。糖量最好少一些,防止口味不同。

3、用揉好的黃米面將豆餡團包入裡面,團成豆包狀,放入鋪有波羅葉或梨樹葉(蘇子葉)的屜中大火蒸二十分鍾,即可出鍋。(也可不放蘇子葉或梨樹葉,改墊其他東西,只要能撿起來豆包即可) 由於粘豆包的製作過程比較繁瑣。

所以在東北,傳統的做法是一般在初冬時把過冬的粘豆包包好,蒸出鍋後放在蓋簾上在外面室溫凍上一個夜晚。蒸熟凍完後的粘豆包成型不散,再吃時在鍋里熱透了就可以了。

⑹ 白面粘豆包具體怎麼做怎麼發面

原料:

紅豆沙適量、小麥麵粉500克、白糖10克、酵母5克、香甜泡打粉3克。

做法:

1、麵粉中加入酵母,白糖,泡打粉用溫水和成團,餳發30分鍾左右。

⑺ 做粘豆包怎麼發面

主料:麵粉150g、糯米粉150g

輔料:酵母4g、紅豆沙200g、牛奶160ml

步驟:

步驟一、麵粉、糯米粉、酵母。

⑻ 粘豆包.的做法.主要是怎樣發面.每年發

主料黃米面1000g玉米面300g輔料芸豆850g白糖適量
步驟
東北粘豆包的做法步驟11.芸豆洗凈,加入適量的水,入高壓鍋壓20分鍾,開蓋加入白糖,用力將芸豆搗碎;
東北粘豆包的做法步驟22.將豆餡攥成均勻的小團;
東北粘豆包的做法步驟33.將黃米麵粉和玉米麵粉混合,加入適量水合成面團,放在比較溫暖的地方自然發酵,我是放在暖氣邊上通常要一夜的時間;
東北粘豆包的做法步驟44.取一塊發好的面團壓扁,包上豆餡,團的光亮一些,放入蒸鍋;
東北粘豆包的做法步驟55.中火開鍋後15分鍾即可出鍋;
東北粘豆包的做法步驟66.出鍋時,要手和小鏟子都蘸涼水,動一下蘸一下涼水,這樣取出的豆包不散又好看,蒸豆包前在簾子上少蘸點油,蒸好豆包取下來,一點都不粘簾子;
東北粘豆包的做法步驟77.出鍋。

⑼ 粘豆包怎麼做

粘豆包,又稱黃豆包或豆包。它是一種源於滿族的豆沙包類食物。滿族人傳統上喜歡粘性的食品,有利於在寒冷的天氣里長時間地進行戶外活動,如狩獵,砍柴等。目前在中國北方許多地區非常的普遍,是人們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製作,然後放入戶外的缸中保存過冬。一切工藝源自於天然,屬傳統天然食品的典範。粘豆包不但營養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傳承,是粗糧細作的先河。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是中國粘豆包之鄉。

第一步「淘米」:粘豆包的做法是先把大黃米泡上半日,然後淘凈沙子,叫「淘米」,之後晾大半干,磨成面,將玉米面和黃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再用冷水和面,像做白面饅頭那樣進行「發酵」。待發出酸味,開始用手揉面。這一步關系著整個粘豆包製作的成功與否,也關繫到口味和色澤,所以對發面人的要求較高。一般傳統發面的人應該是家裡相貌較好,性格溫和,善良的人,據說這樣發出來的面就如其人一般,入口細滑,帶有絲絲甜意,色澤金黃。

第二步是制餡。將紅小豆或大芸豆煮熟(不可煮破皮),搗成豆沙醬,放入細沙糖,攥成核頭大的餡團,備用。這一步掌握煮豆的水分和火候至關重要,如果幹了或者稀了,都意味著餡料的失敗。需要費時調好。糖量最好少一些,防止口味不同。

第三步是用揉好的黃米面將豆餡團包入裡面,團成豆包狀,放入鋪有波羅葉或梨樹葉(蘇子葉)的屜中大火蒸二十分鍾,即可出鍋。(也可不放蘇子葉或梨樹葉,改墊其他東西,只要能撿起來豆包即可)

由於粘豆包的製作過程比較繁瑣。所以在東北,傳統的做法是一般在初冬時把過冬的粘豆包包好,蒸出鍋後放在蓋簾上在外面室溫凍上一個夜晚。蒸熟凍完後的粘豆包成型不散,再吃時在鍋里熱透了就可以了。

⑽ 蒸東北粘豆包的面怎麼做

蒸東北粘豆包的面活好後直接發酵不需要小蘇打。

東北粘豆包的做法:

1、黃米面500g,玉米麵粉100g混合均勻。

(10)粘豆包發面可以放蜂蜜嗎擴展閱讀:

粘豆包,又稱黃豆包或豆包。它是一種源於滿族的豆沙包類食物。滿族人傳統上喜歡粘性的食品,有利於在寒冷的天氣里長時間地進行戶外活動,如狩獵,砍柴等。

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製作,然後放入戶外的缸中保存過冬。可蘸白糖吃,吃其香甜粘;也可拍成小圓餅用油煎吃,品其香酥脆;小孩子們冬季里還願啃凍豆包,練其牙齒,吃著玩。再復雜一點,可滾上炒熟的黃豆面吃,又增添了一種糊香豆味,叫做"驢打滾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