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直腸癌患者術後可以喝雞湯加當歸黃芪枸杞嗎
可以適量食用所述食物。大腸癌術後應該注意調整飲食習慣,可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尤其術後早期階段。適當增加鍛煉,增強免疫力。進食當以易消化、少渣食物為主,如雞蛋羹、碎肉末、腸內營養液等,應當保持大便通暢。適當進食肉蛋奶等優質蛋白食物,增加新鮮蔬菜水果攝入量,避免過度油膩食物。
❷ 直腸癌晚期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直腸癌晚期患者常規的治療方法是採取放化療,副作用和痛苦較大,許多患者無法承受這樣的痛苦,建議考慮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是一個微創治療方法,是在大腿股動脈行一個23毫米的穿刺孔,將特製的導管插至病變部位的血管,將高濃度的葯物灌入,進行局部治療,在殺滅癌症細胞的同時,打栓塞劑,不讓癌細胞進一步擴散轉移,能有效控制病灶,效果很不錯。介入治療的副作用僅是全身放化療的5%,這是一個靶向性治療,一次介入治療的效果相當於做了10次放化療,能最大程度延長患者壽命,建議盡早帶患者到醫院就診,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❸ 求助:(乙狀結腸)管狀腺瘤患者性 飲食應注意什麼
盡量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應該盡量吃易消化的軟質的食品,多喝水。
❹ 當歸、黃芪對人有什麼作用什麼樣的人不適合吃
當歸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黃芪有補氣固表、排毒、利尿、生肌的功效,其中以補氣最為突出,兼有養腎強身的作用。
不宜吃當歸、黃芪的人:
一、當歸
1、正在出血期間的患者忌用。正在月經期間的女性及鼻出血、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患者,不要以為出血就必定「血虛」, 當歸雖有補血之功,但氣味俱厚,性辛而動,易擾動血絡,要補血也只能待其血脈寧靜後方可使用。
2、有內熱者禁用。無論是實熱還是虛熱均不宜用,當歸辛溫助陽,上火者使用無異於「火上澆油」,實為大忌。
3、青少年兒童及嬰幼兒忌用。正在旺盛生長中的孩子,生機勃勃、陽氣當發,攝入燥烈走竄的當歸,不但容易上火,還可能會發生性早熟。
4、孕婦忌用。當歸走而不守,易因胎熱而引發胎動現象。
5、感冒發燒患者忌用。感受外邪者應避免服用滋補葯,以免閉門留寇。
二、黃芪
1、上火的人不要喝:黃芪雖有滋補作用,日常出現聲音嘶啞、咽喉痛等明顯上火的情況,就不要喝黃芪水了,若是上火時飲用,就相當於雪上加霜,加重上火。
2、血壓高的人不要喝:科學研究表明,黃芪對血壓有雙向調節作用,即輕用(15克以下)有升壓作用,重用(30克以上)有降壓作用。常用代茶飲劑量的黃芪就有升壓作用,若是喝了反而加重病情。
(4)乙狀腸腺瘤可以吃當歸黃芪枸杞嗎擴展閱讀
黃芪自古被醫家列為葯中上品。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中醫認為它能補一身之氣,兼有固表止汗、升陽固脫、利水消腫的作用,對於反復感冒、體虛多汗、身體睏倦、乏力氣短、內臟脫垂等都有卓著的療效。
當歸在《本草正》中記載:「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葯,補血中之聖葯也。」
故當歸既能補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經,又能活絡。凡有面色淡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心悸多夢、婦女月經量少等血虛症狀者,都可以用當歸治療。因其能顯著促進機體造血功能,升高紅細胞、白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亦可治療貧血。
需要注意的是黃芪與當歸的用葯比例是有講究的,應按5:1的比例配伍,其益氣養血功效最高。因有形之血生於無形之氣,故要重用黃芪大補脾肺之氣的作用,以滋養氣血生化,當歸可補陰血,以使陽生陰長,氣旺血生。
❺ 關於乙狀結腸Ca的一些問題
其實可以多採用食療啊!這個你可以咨詢中醫,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採用食療。所謂的營養針是不建議打的,本身這種疾病就屬於一種消耗性疾病,病人表現出消瘦是正常的,如果想增強體制,增加體重須要長期的調理。還有就是食物清淡並不是說不吃肉食啊!你可以採用葷菜素做的方法,或者煲湯,這樣才能盡力的多補充蛋白質。還有就是要適當的多吃些豆製品和奶製品,但沒有必要去買那些昂貴的補品,只要多用些心,採用食療還是比較有效果的。現在患者自己也可以自理一些生活問題,這些也可以交給她自己調理啊,家裡人多做關心。
容易燥熱說明有些陰虛啊!可以適當吃些滋陰補腎的食物,一般是黑色的食物補腎。在補腎的同時可以適當吃些解表去熱的食物,比如說喝些菊花茶之類的。但由於病人本身體質較虛,不適宜大補和涼性較強的食物。你可以用一下薏米煮粥試一下啊!薏米屬於微涼的食物,事宜用於體質虛弱的人作為養生的食物。當然也可以在薏米粥中加入一些其它的食物。但要以利於消化和吸收為主。盡量能做到平衡膳食。
❻ 我今年做腸鏡後說得(乙狀結腸直腸)粘膜慢性炎及少數腺體呈腺瘤樣增生。這病症嚴重嗎。刻怎樣治療和保養
這樣不是很嚴重的,還是需要積極的治療的。,屬於慢性的腸炎導致的,不過後者時間久了有惡變的可能性的,平時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不要吃刺激性大的食物。
❼ 大腸癌如何預防與調護
大腸癌是結腸癌與直腸癌的總稱,為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人們飲食構成成分的改變,目前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本病的發病年齡以40~60歲居多,男女發病之比約為2∶1。好發部位為直腸,其次為乙狀結腸,向上則逐段減少。基本病理形態可分為腫塊型、潰瘍型與浸潤型。組織學分型為腺癌、黏液癌、未分化癌和鱗狀上皮細胞癌,其中以腺癌最多,約佔80%。該病以排便習慣改變以及腹部腫塊、腹脹、腹痛、膿血便為特徵。
大腸癌屬中醫「癥瘕」、「積聚」、「腸覃」、「臟毒」等,其病位在大腸,並與脾胃、腎等臟腑有關。病因病機與飲食失節、膏粱厚味,或久痢久瀉而致脾胃虛弱,氣機郁滯,蘊生濕熱,痰瘀交阻有關,而形成正虛邪實的局面。
(一)辨證用葯
早期西醫可行根治手術,中晚期則以放療、化療為主,但副作用較多。中醫中葯對本病的治療療效較滿意,且無毒副作用。其臨床常見證型包括:
1.濕熱蘊毒
[辨證要點]腹痛腹脹,疼痛拒按,下痢赤白或大便帶膿血,里急後重,肛門灼熱,胸悶煩渴,惡心納呆,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弦滑。
[治法]清熱解毒化濕。
[方葯]白頭翁湯合槐花地榆湯加減:白頭翁20g,敗醬草30g,馬齒莧30g,炒地榆15g,槐花15g,生薏苡仁30g,厚朴10g,川楝子10g,藿香10g,蒼術15g,黃柏10g,半枝蓮30g。
2.瘀毒內阻
[辨證要點]臨床常見口渴,腹痛瀉下膿血,色紫暗量多,里急後重,舌紫或有瘀點,脈澀滯或數。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通腑。
[方葯]膈下逐瘀湯合大柴胡湯加減:白芍30g,甘草10g,桃仁10g,紅花10g,川芎10g,當歸15g,枳實10g,柴胡9g,半夏10g,檳榔10g,生薏苡仁30g,木香15g,白屈菜30g。
3.脾腎雙虧,寒濕凝滯
[辨證要點]面色蒼白,少氣乏力,倦卧懶言,畏寒肢冷,腰膝酸軟,腹痛喜溫,久瀉久痢,頻出失禁,五更泄瀉,舌暗淡,苔薄白,有齒痕,脈細弱。
[治法]溫補脾腎,祛濕化濁。
[方葯]四君子湯合四神丸加味:黨參10g,茯苓10g,白術10g,肉豆蔻10g,乾薑6g,吳茱萸6g,破故紙10g,生黃芪30g,生薏苡仁30g,山葯20g,蒼術10g,焦楂榔各10g。
4.肝腎陰虛
[辨證要點]形體消瘦,五心煩熱,頭暈耳鳴,口苦咽干,腰酸盜汗,便秘帶血,舌紅苔薄或光紅無苔,脈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養陰清熱。
[方葯]知柏地黃湯加味:知母10g,黃柏10g,生地12g,山萸肉10g,山葯20g,茯芩10g,澤瀉15g,丹皮9g,構杞子10g,女貞子15g,鱉甲15g,馬齒莧30g,敗醬草30g。
5.氣血兩虛
[辨證要點]心悸氣短,面色蒼白,形體消瘦,脫肛下墜,大便失禁,腹脹如鼓,四肢虛腫,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補氣養血,扶脾益腎。
[方葯]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加減:黃芪30g,當歸10g,白芍15g,熟地10g,太子參15g,白術10g,阿膠10g,生甘草6g,肉桂6g,枸杞子30g,菟絲子10g,雞血藤15g,槐花15g。
6.大腸癌用葯在辨證論治基礎上隨證加減(1)熱毒熾盛者,加土茯苓15g、草河車30g、苦參10g、黃柏10g、黃連10g、地榆15g、槐米15g、虎杖10g。
(2)泄瀉不止者,加車前草子各15g、豬苓30g、茯苓10g、澤瀉15g,屬分利止瀉法;或選用炒訶子肉15g、罌粟殼10g、兒茶10g、赤石脂10g、禹余糧10g、烏梅10g、石榴皮10g等以固澀止瀉。
(3)出血者,加大小薊各10g、三七粉3g(分沖)、血餘炭15g、伏龍肝30g、蓮房炭10g、棕櫚炭10g、側柏炭10g、地榆炭10g、槐花炭10g、雲南白葯2g(分沖)。
(4)腫塊增大壓迫疼痛者,可加軟堅葯:夏枯草15~30g、生牡蠣15g、海藻15g、土貝母15g、莪術15g、山慈菇10g、黃葯子10g、劉寄奴10g等,可加止痛葯:白屈菜15g、元胡10g、川楝子10g、花椒10g、細辛3g、罌粟殼10g、蓽茇10g等。
(5)里急後重者,加白芍30~60g、炙甘草10g、木香10g、檳榔10g、酒炙大黃10g。
(6)化療期間,嘔吐者,加半夏10g、橘皮10g、旋復花10g、代赭石10g、竹茹10g;骨髓抑制者,以補腎養血活血為主,可加用女貞子15g、旱蓮草15g、熟地10g、鱉甲10g、生黃芪30g、當歸10g等。
(二)其他療法
1.單方、驗方
(1)加味香連丸6g,每日2~3次,口服,可以用於腹痛腹瀉,里急後重。
(2)犀黃丸:犀黃丸6g,每日1次,口服,長期服用對腸癌術後病人有一定防復發作用(脾胃虛寒者慎用)。
(3)白花蛇舌草60g,黃葯子9g,烏梅6g,龍葵6g,田七3g,水煎服,每日1劑,取汁飲2次。
(4)藤梨根30g,白花蛇舌草30g,苦參30g,水楊梅15g,薏苡仁30g,野葡萄根30g,白茅根30g,草河車10g,丹參30g。水煎服,每日1劑,取汁飲2次。
(5)半邊蓮、黃芪、白花蛇舌草、白茅根適量,水煎服,每日1劑。
(6)鴨膽子20粒,打碎,加清水500ml,煎煮50ml,取汁,保留灌腸,每日1次。
2.針灸治療大腸癌術後,可選大椎、膈俞、脾俞、胃俞、腎俞、足三里,採用隔姜灸法,每日或隔日1次,尤適用於脾腎陽虛者和放療、化療後白細胞減少者。
3.氣功大腸癌病人,可選太極拳、郭林新氣功、八段錦等功法,以不過分增加腹壓為原則。
(三)預防與調護
1.預防措施
(1)避免長期進食高脂肪、低纖維食物。多吃含粗纖維的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暢,不吃變質食物及高脂飲食。
(2)有家族史及與腸癌相關的疾病,如慢性結腸炎、大腸息肉(尤其是家族性腺瘤病)的病人,要及時治療,定期復查。
2.調護病人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緊張及過分焦慮。術後定期復查,按療程做放療、化療。如發現異常情況,則隨時復查治療。
❽ 請問,黃芪、枸杞、紅棗、當歸糖尿病人可以吃嗎
糖尿病即中醫的消渴,是由於陰虧燥熱、五臟虛弱所引起的,治療的基本原則是養陰生津,清熱潤燥。而黃芪、枸杞、紅棗、當歸是補氣血的~不宜常吃~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但它可引起很多並發症如感染性並發症、心血管並發症、糖尿病腎病、神經系統並發症等。所以一旦發現有糖尿病,應及早進行治療,而且治療措施就個體化,即依個人情況給葯,不能自己隨便開葯吃。中葯調理也應根據個人症狀而辨證施治。且糖尿病是終身疾病,治療需持之以恆,且需長期監測血糖含量。要正確認識糖尿病,治療須早期和長期,積極而理性。
飲食上應注意少吃含澱粉較多的食物如士豆、麵食等;含糖的零食等也盡量不要吃。生活要規律,戒煙和烈性煙,講究個人衛生,預防各種感染。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