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般用什麼東西可以去疤痕
粉刺,也叫痤瘡,暗瘡,青春痘,是青少年時期最常見的炎性皮膚病,對於生了痤瘡的人來說,只要積極尋找發病的透因,並進行合理的治療,消退皮疹並不困難,重要的是在治療前後採取必要的皮膚護理,預防加重和反復遷延復發。那麼,在家裡應該採取哪些護膚措施呢?
◆一、清潔皮膚。針對患者皮膚油膩的特點,採取晨起和睡前交替使用中性偏鹼香皂(如力士、夏士蓮香皂)和僅適合油性皮膚使用的洗面奶洗臉,並用雙手指腹順皮紋方向輕輕按摩3-5分鍾,以增強香皂和洗面奶的去污力, 然後用溫水或溫熱水洗干凈,徹底清除當天皮膚上的灰塵、油垢。若遇面部塵埃、油脂較多,應及時用溫水沖洗。一般洗臉次數以每日2-3次為宜。
◆二、疏通毛孔。當面部出現粉刺時,打一盆熱水,把經洗面奶或細砂磨砂膏凈面後的臉置於升騰的蒸汽中,而後用大毛巾包裹面部3分鍾,促使毛孔打開,再用事先以75%酒精棉球消毒過的醫用注射針頭(5-7號)的針帽或粉刺器柔和地擠壓粉刺邊緣的皮膚,即可將粉刺擠出來。此法不易損害附近皮膚,不致留下疤痕。
◆三、避免使用油性或粉質化妝品,酌情使用水質護扶品,尤忌濃妝。睡前應徹底清除當天的化妝品,並避免睡前塗抹營養霜、葯膏等,使夜間的皮膚輕松、暢通,充分呼吸。
◆四、避免用手經常觸摸已長出的粉刺或用頭發及粉底霜極力掩蓋皮疹,尤其要克服用手亂擠亂壓粉刺的不良習慣,因為手上的細菌和頭發上的贓物極易感染皮膚,加重粉刺,而亂擠亂壓可致永久的凹陷性疤痕,留下終身遺憾。
◆五、飲食上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及白酒、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多吃蔬菜、水果、多飲開水。經常便秘者可用綠豆20克、慧米50克,同煮成粥,加少量冰糖調和,每日分兩次服。
◆六、堅持多做一些市內的大幅度運動,以加快血液循環,促使體內的廢物及時排出體外,使皮膚在不斷的出汗過程中保持毛孔通暢,隨後及時加以清洗。
■預防及治療:
(一)內在治療:
1、抗炎治療
2、中葯治療:副作用少,療效確切。
3、治療內部疾病,避免便秘。
4、保持精神愉快,注意飲食、睡眠。
(二)外在治療:
1、保持清潔、暢通毛孔,定期做臉部護理。
2、盡量不用手亂擠。
3、避免使用色彩品,特別是粉底。
4、注意防曬。
★驗方★
(1)雪梨芹菜汁:芹菜100克,西紅柿1個,雪梨150克,檸檬半個。洗凈後同放入果汁機中攪汁,飲用,每日1次。功效清熱,潤膚。適用於痤瘡的輔助治療。
(2)紅蘿卜芹菜汁:紅蘿卜(中等大小)1個,芹菜150克,洋蔥1個,洗凈後放入攪汁機中攪汁,飲用,每日1次。清熱解毒,祛火。可輔助防治痤瘡。
(3)枇杷葉膏:將鮮枇杷葉(洗凈去毛)1000克,加水8000毫升,煎煮 3小時後過濾去渣,再濃縮成膏,兌入蜂蜜適量混勻,貯存備用。每次吃 10克~15克,每日2次。功效清解肺熱,化痰止咳。適用於痤瘡、酒糟鼻等。服葯期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類。
(4)海藻薏苡仁粥:海藻、昆布、甜杏仁各9克,薏苡仁30克。將海藻、昆布、甜杏仁加水適量煎煮,棄渣取汁液,再與薏苡仁煮粥食用,每日 1次,3周為1個療程。功效活血化瘀,消炎軟堅,適用於痤瘡。
(5)山楂桃仁粥:山楂、桃仁各9克,荷葉半張,粳米60克。先將前三味煮湯,去渣後入粳米煮成粥。每日1劑,連用30日。適用於痰淤凝結者所致的痤瘡。
(6)海帶綠豆湯:海帶、綠豆各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紅糖適量。將玫瑰花用布包好,與各葯同煮後,去玫瑰花,加紅糖食用。每日 1劑,連用30日。適用於防治痤瘡。
(7)醋姜木瓜:陳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將3味共放入沙鍋中煎煮,待醋煮干時,取出木瓜、生薑食之。每日1劑,早晚2次吃完。連用7日。對脾胃痰溫所致的痤瘡有效。
(8)枸杞消炎粥:枸杞子30克,白鴿肉、粳米各100克,細鹽、味精、香油各適量。洗凈白鴿肉,剁成肉呢。洗凈枸杞子和粳米,放入沙鍋中,加鴿肉泥及適量水,文火煨粥,粥成時加入細鹽、味精、香油,拌勻。每日1劑,分2次食用,5~8劑為1個療程。具有托毒排邪、養陰潤膚、消癰退腫功效。適用於皮膚有感染、臉生粉刺者。
(9)薏苡仁海帶雙仁粥:薏苡仁15克,枸杞、桃仁各15克,海帶、甜杏仁各10克,綠豆20克,粳米50克。將桃仁、甜杏仁用紗布包,水煎取汁,加入薏苡仁、海帶末、枸杞子、粳米同煮粥吃。每日2次。具有清熱解毒,清火消炎,活血化瘀,養陰潤膚功效。適用於防治痤瘡。
(10)果菜綠豆飲:取小白菜、芹菜、苦瓜、柿椒、檸檬、蘋果、綠豆各適量。先將綠豆煮30 分鍾,濾其汁;將小白菜、芹菜、苦瓜、柿椒、蘋果分別洗凈切段或塊,攪汁,調入綠豆汁,滴入檸檬汁,加蜂蜜調味飲用。每日1~2次。有清熱解毒,防治粉刺功效。
(11)果菜防痤汁:取苦瓜、黃瓜、芹菜、梨、橙、菠蘿各適量。將苦瓜去籽,菠蘿去皮,切塊;將黃瓜、芹菜、梨、橙及苦瓜、菠蘿同攪汁,調入蜂蜜飲服。每日1~2次。具有清熱解毒、殺菌功效。適用於防治痤瘡。
(12)綠豆薏苡仁防痤湯:將綠豆、薏苡仁各25克,山楂10克,洗凈,加水500克,泡30分鍾後煮開,滾幾分鍾後即停火,不要揭蓋,燜15分鍾即可,當茶飲。每日3~5次,適用於油性皮膚,有預防長粉刺和青春疙瘩作用。
■注意事項
1. 早睡早起,生活規律,保證充分睡眠。保持患部清潔。不濫用化妝品和葯物。
2.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飲開水。
3. 樹立信心,不憂傷,不苦惱,心情愉快。
■日常清潔
1.堅持使用暗瘡皮膚專用的洗臉皂或潔面劑。不含皂基和酒精的成分,不會對暗瘡再造成刺激。
2.不能過度清潔皮膚。因為清潔過度會刺激細胞分泌更多油脂,形成惡性循環。
3.卸妝、潔面必須分別進行,因為只有含油分的卸妝液才能徹底清除同屬油性的化妝品。
4.要用專用海綿輔助洗臉,讓油膩的皮膚變得清爽。要把潔面液在手心揉搓出泡沫,再用海綿使泡沫增加;把海綿從脖子、嘴巴四周、下巴、臉頰、鼻樑等處順序輕刷,最後用溫水沖走泡沫,再用冷水拍臉。
② 怎麼去除小疤痕專家進
還是建議你用中醫,西醫副作用太大,還可能復發,中醫即使治不好,至少不會更嚴重
下面是找的葯方,咨詢一下中醫
1夏氏遵前人觀點主張瘢痕主要為淤血阻滯,治以水蛭活血湯:水蛭9g~15g,桃仁、紅花、制乳香、制沒葯、三棱、莪術、伸筋草、炙山甲、威靈仙,病在上肢加桑枝、桂枝,病在下肢加川牛膝、麻木加全蠍、蜈蚣、並強調加水蛭為方中主葯,缺之難以獲效
2史氏等對瘢痕進行辨證分型,分為實熱型、虛實錯雜型、潰膿型、並自擬「消積排通湯」消積排濁,葯用白芷、甲珠、雷丸、寸冬、元胡、桃仁、紅花、榔片、荊芥等。。
3趙氏以內服消瘢湯(丹參30g~60g,陳皮、半夏、炙山甲、皂角刺、白芥子各10g、川芎、紅花、羌活、獨活各20g,,蔓荊子、蒼耳子各6g)加減,共治療9例,治癒5例,顯效3例,有效1例。
4史氏等對瘢痕的發病機理提出「實證是基本,虛證是其標」的新理論,運用消積排通湯(白芷、甲珠、延胡索、桃仁、紅花、荊芥等)內服,
5劉氏認為本病治療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散結消瘢,方選《醫宗金鑒》涼血四物湯加味:當歸、生地、赤芍、金銀花、川芎、紅花、陳皮、赤苓、黃芩、丹皮、三棱、莪術、大黃、桔梗、甘草。
6 生肌化瘀方:黃芪45 g,太子參30 g,白術15 g,生地黃15 g,丹參30 g,水蛭9 g,桃仁12 g,川芎12 g。(生肌方:黃芪45 g,太子參30 g,白術15 g,生地黃15 g。化瘀方:丹參30 g,水蛭9 g,桃仁1 2 g,川芎12 g),這個實驗裡面的化淤方效果最好,裡面的葯物也比較常見,所以值得推薦.川芎,我自己買了一些,准備做實驗用.丹參是個不錯的葯物,這兩味中葯的提取物,在心血管科室裡面使用率很高,如果硬是要用西醫化的理論解釋,就是抗凝血和抗氧化.水蛭也是很強的抗凝血葯物,桃仁在抗凝和抗纖維化有不錯的效果,共同作用,軟化疤痕,防止纖維交連變硬.西醫方面,外用的葯膏以肝素鈉為代表,就是個典型的抗凝血葯物.還有硅類防止纖維增生.所以治療疤痕,中西醫大部分還是共通的,就是抗凝,抗氧化,防止纖維過度生長.個人認為,喝這個葯的最好時機就是疤痕已經長穩固,而正在慢慢改建成與周圍組織相似的過程中.而不再有變化的舊疤痕,效果不會很明顯,細胞的改建活動已經不太活躍了.
7五靈脂丸:組成:五靈脂1500克。功效:活血破淤,軟堅化滯。主治:瘢痕疙瘩。用法: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3克。每次半丸至一丸半,日2次,溫開水送下。
8茄子消瘢劑: 顏面或身體受傷青腫,可用老黃茄子極大者,切片如一指厚,新瓦焙研為未。欲卧時溫酒調服7.5克。古人稱應用此方,「一夜消盡且無痕跡」。 出處:《勝金方》
9瘢痕疙瘩: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當歸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樹根45克。功效:調和營衛,舒暢氣血。主治:瘢痕疙瘩,食道粘連,食道憩室。用法:將穿山甲、梨樹根用清水浸泡30分鍾,再入余葯,煎煮30分鍾,每劑煎2次,將2次煎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食道粘連者可日服3-5次
10防風、荊芥、丹參、白鮮皮;黨參、淮山葯、生地、熟地;桃仁、藏紅花、浙貝母、昆布.
舅舅是皮膚科的老中醫,因為一個同學長疤痕疙瘩,求治多方無效。想到了用中醫方法祛疤,於是我找到舅舅,想了解一下中醫方法怎麼治。舅舅給我們分析得很詳細。他說,中醫強調治病必須審證求因,認為瘢痕疙瘩病變雖在體表,但根在體內,強調通過內服中葯調理機體陰陽以治其本,中醫的內治法主要有三:其一、內服防風、荊芥、丹參、白鮮皮等的「清熱解毒、疏風散表、止癢法」;其二、內服黨參、淮山葯、生地、熟地等的「養陰易氣、養血潤燥法」;其三、內服桃仁、藏紅花、浙貝母、昆布等的「活血化淤、軟堅散結法」。中醫治病不僅強調治本,也重視治標,
1用三七粉加醋治療疤痕疙瘩的偏方後,抱著試度看的心情,先用家中的香醋加三七粉上了幾天,沒有什麼感覺,又買了一並陳醋,將三七粉調成糊狀,上葯二周後,就見疤痕疙瘩上出現許多向針眼似的小孔,從里邊流黃水,但上葯時感到疼痛難忍,這時我想到上網查查,看到這個貼子說要用米醋加三七粉,於是又買了一並九度的白色米醋,續繼上葯,由於洗澡使疤痕疙瘩創面受到感染,化膿了,我又用鹽水將膿洗去,將三七粉直接塗在創面上,數日結茄。末感染的疤痕休明顯扁平,顏色也明顯變淺了。我要告訴大家,要有信心,堅持上葯一定會好的。
2用防風、丹參、丹皮、石膏、三七粉等重要製成水劑、擦劑、町劑、散劑、軟膏等不同劑型外用葯,直接作用於瘢痕疙瘩的表面。以軟化瘢痕疙瘩,緩解、消除瘙癢、疼痛,使瘢痕結締組織崩解,從而一直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
3因瘢痕多見於局部,故外治法更為常用。劉氏採用復方艾葉煎浸洗及丁艾油外塗方法,對減輕瘢痕增生,止癢止痛具有較好療效。(復方艾葉煎由艾葉15g,老松皮30g,威靈仙15g,紅花10g,煎湯3000ml。丁艾油:艾葉30g,丁香50g,紅花20g,冰片6g,前兩味水煎至1000ml後蒸餾提取揮發油300ml;紅花用70%乙醇100ml浸泡、滲濾;冰片溶於醇液;三者按1∶1∶1混合而成)。
4丹參除瘢痕:唐代孫思邀的《千金要方》中,記載有一貼奇秒的「滅瘢方」,僅由丹參、羊脂二味葯物組成。中醫認為瘢痕的產生,主要是氣血不和、氣滯血瘀,風熱毒氣殘留所致。丹參能宣通運行,活血化瘀,所以能夠獲得良好效果。瘢痕疙瘩屬結締組織增生,為燒燙傷、手術及外傷後常見的後遺症,不僅影響患者外表美觀,嚴重的還可影響正常生理功能。近年來經臨床觀察發現,採用丹參注射液外治瘢痕疙瘩,同樣可取得較好效果。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此方法:將脫脂棉球或紗布用復方丹參注射液浸透,而後平敷於皮損處,直到葯液自然干透為止,每日外敷2叫次,1個月為1個療程,可連續治療2~3個療程。此法簡單有效,副作用少,病程越短,效果越好。
5應氏以五倍子100g,強的松0.1g,地卡因10g,氧化鋅200g,羊毛脂40g,凡士林650g製成瘢痕止癢軟化膏,局部外塗後以綳帶或紗布包紮,外用彈力綳帶加壓纏繞治療增生性瘢痕。
6張氏等選用軟堅消瘢散配合器械擴張治療食道、胃吻合口反復瘢痕狹窄,(葯用:烏梅肉15g,白蒺藜10g,白僵蠶10g,共研細末,每次6g,蜂蜜調服4次),其葯物直接作用於創面療效滿意。
7楊氏用五倍子50g、五靈脂(活血散瘀,炒炭止血)10g、紫草30g,乳香,沒葯各5g,蜈蚣20條浸泡於500g麻油中,5天後加溫煎至焦黃,過濾,加入二甲基亞碸(消炎止痛,利尿,鎮靜)250g製成消痕油),用時外塗創面後加壓包紮,總有效率為96.6%。該法以中西葯物配合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又有較強穿透力,從而促進瘢痕消退。
8胥氏用滅瘢膏作超聲耦合劑,以超聲透入法治療瘢痕增生,(葯用臘月羊脂100g,丹參80g,五倍子120g,蜈蚣30條,紫草60g,刺五加60g,先將羊脂熬油去渣,後將葯投入,文火煎至質枯,濾凈,自然凝結備用)。此方法先以熱效應使瘢痕組織的膠原纖維產生較大的延展性,再經超聲的機械振盪使堅硬的結締組織變軟,使葯物充分進入細胞內發揮作用。
9張氏認為本病乃氣血運行失暢所致,以烏梅50g,五倍子30g,蜈蚣5條,苦參30g,生地40g,其中蜈蚣、麝香研粉,余葯加水泡10小時後煎汁500ml,加入食醋500ml,濃縮收膏成糊狀,冷卻後加粉外用。
10毛氏用積雪苷外塗、內服治療瘢痕。
11史氏--甘芫粉(甘遂、芫花、白芷各等份)外敷治療瘢痕,同時將瘢痕辨證分為三型:實熱型、虛實錯雜型、潰膿型、並加減用葯,共治療440例,總有效率92.27%。
12趙氏以消瘢散(丹參、五倍子、苦參、昆布、海藻各30g,威靈仙、硫磺、海桐皮各15g,防風、蟬蛻各10g,三棱--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用於?瘕痞塊,瘀血經閉,食積脹痛。
、莪術各20g)敷貼瘢痕局部,配以熱烘療法,共治療9例,治癒5例,顯效3例,有效1例。
13黎氏等應用燒燙靈(白芷、紫草、冰片、旱蓮草、大小薊、茜草、明礬等組成)對大鼠深Ⅱ度、Ⅲ度燒傷進行了實驗研究,病理結果顯示燒燙靈組動物上皮修復良好,癒合完全。趙氏運用濕潤燒傷膏治療了12例深度燒傷瘡面,癒合後瘡面肉眼所見均為軟質平整光滑的上皮覆蓋或軟中帶硬的平整疤痕。光鏡、電鏡顯示:表皮恢復正常,真皮層有毛細血管及纖維細胞,膠原纖維粗細一致,排列整齊。運用中葯提取成分進行瘢痕防治的研究有見報道.
14丹芎瘢痕塗膜:[成 份] 丹參、當歸、川芎、桃仁、紅花、山慈菇、五倍子、苦參、乳香(制)、沒葯(制)、冰片、甘草。[性 狀] 本品為淺紅棕色至紅棕色粘稠狀液體;氣特異。
15手術後用防風、丹參、丹皮、石膏、三七粉.等重要製成水劑、擦劑、町劑、散劑、軟膏等不同劑型外用葯,直接作用於瘢痕疙瘩的表面。以軟化瘢痕疙瘩,緩解、消除瘙癢、疼痛,使瘢痕結締組織崩解,從而一直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
16. 面上瘢痕。用蒺藜子、山梔子各一合,共研為末。加醋調勻。夜塗臉上,清晨洗去。
17、身上瘢痕。春夏用大麥麩,秋冬用小麥麩,篩粉,調油敷塗。
18、去除瘢痕。用雞蛋五、七枚煮熟。取黃炒黑,一天塗三次,直至瘢痕消滅。
19、消滅瘢痕。用鷹屎二兩、僵蠶一兩半,共研為末,調蜜敷塗。又方:用鷹屎、白附子各一兩,共研為末,調醋敷含。一天三、五次,痕滅為止。
20、身上瘢痕的祛除法。用黃礬(燒令汁盡)、胡粉(炒黃)各八分,研細,加豬油,共搗成泥。先以粗布擦瘢,感到疼痛時,把葯塗上,塗葯五次以後,再用老鷹糞、燕窠草燒祳灰等分,加人乳調勻塗瘢。皮膚能恢復正常。
21、湯火傷。用粟米焦,投不中,澄取汁,濃煎如糖,頻搽傷上,能止痛,滅瘢痕。
22、小兒爛瘡。用牛屎燒成灰封塗。兼滅瘢痕。
23:手術後刀口疤痕,又疼又癢,瘢痕疙瘩是傷口癒合後皮膚凹凸不平,色淡紅或暗紅,質硬,癢痛,或無自覺症狀,形狀長圓不一,大小不等,中醫稱之為肉龜腫,螃蟹腫。
配方1:當歸30克,豬脂(豬油)500克,白芷30克製法:將白芷,當歸研為粗末,豬脂切成小丁,白酒50克剪十餘沸,去渣儲瓶備用。用法:塗於斑痕處,每日5-10次。此方祛風、行血、潤膚、治療瘢痕效果頗佳。
配方2:白蒺藜30克,山梔子30克,醋500克。製法:上葯研為細末,以醋調勻儲瓶備用。用法:每晚臨睡前塗於患處,晨以溫水洗去。此方清熱、解毒、散風行血、治療瘢痕。
配方3:大黃,芒硝各等量,共研細末備用。用法:用時取15-20克,加75%酒精調成糊狀,敷傷口硬疼處,葯敷厚約0.2厘米,每次30分鍾,並輔以紅外線燈照射,日2次,一般需8-15次可痊癒。註:本方清熱解毒,活血祛瘀,軟堅散結,不僅消炎抗菌,抗感染,而且可促使硬結軟化消散。
24.雞蛋滅瘢痕方 :雞子五七枚煮熟,取黃炒黑,拭塗,每日3次,久用瘢痕自滅。
六:瘢痕疙瘩
25 乳香,沒葯各35克,血餘45克--人發,消瘀,止血,利小便。功效:提膿拔毒,消腫軟堅。主治:癤腫、毛囊炎,瘢痕疙瘩、神經性皮炎。用法:用麻油 6000毫升入大鍋內,加入(1)部分各葯,熬枯去渣,再用強火熬至滴水成珠,離火,投入章丹(冬天約25000克,夏天約3000克用鐵棒急調,油漸變成黑色,最後將冷凝時加入(2)葯末,調和成膏。用厚紙攤成大、中、小三號,厚薄不同的膏葯,用時烘烊貼患處。
26六物滅瘢膏
【來源】《外台秘要》
【組成】衣中白魚、雞屎白、鷹糞白、芍葯、白蘞、白蜂各等份。
【功效】滅瘢。
【制備】上葯研如粉,以乳汁調和,貯瓶備用。
【用法】塗於面上患處,每日3次。
【說明】本方專用於治療瘢痕疙瘩。方中衣中白魚為衣魚科昆蟲衣魚的全蟲,《陸川本草》謂之可「破積,解毒,治瘡癤」;《本經別錄》記載其能「塗瘡滅瘢」;《千金方》中則以衣中白魚及鷹屎白二味和蜜治療瘢痕凸出,可見這些葯物在古時是治療瘢痕疙瘩的基本用葯。除此之外,本方還選取了長於滅瘢痕、消症瘕的雞屎白,利水泄熱,祛風解毒以增葯效;並配以芍葯養血活血,潤膚紅顏;白蘞清熱解毒,消腫生肌。諸葯以乳汁調和則有滋潤營養之效。
27小品滅瘢方
【來源】《劉涓子鬼造方》
【組成】雞屎白30克,辛夷1.2克,白附子0.6克,細辛0.4克。
【功效】滅瘢。
【制備】上葯酒浸一夜,以羊脂50毫升,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
【用法】傷瘢以甘草洗後塗之。
【說明】本方以雞屎白為主葯,其味苦咸涼,可利水泄熱,祛風解毒,軟堅去積,是古方中常用的滅瘢除痕葯;配以辛夷辛溫芳香,解肌散表,上竄頭目,善治頭面目鼻之病,《葯性論》中謂其「能治面生黑皰。面脂用,主光華」。現代葯理研究提示辛夷煎劑對多種致病性真菌有抑製作用;白附子、細辛辛散溫通,可引葯上行頭面,暢達經絡。四葯共舉可祛散風熱,消腫散結而滅除瘢痕。甘草甘緩平和,有解毒調和之性,能「長肌肉」、治「金瘡腫」(《神農本草經》),所含的甘草酸銨、甘草次酸鈉能有效地影響皮下肉芽囊腫炎症的滲出期及增生期,起到抗炎作用,因此此方用法中特別強調了敷葯前需以甘草洗傷瘢,以增強葯物療效。羊脂是此煎膏劑的賦型成分,且亦可起到滋養保護皮膚的作用。
28獨角蓮膏:組成:(1)獨角蓮,皂角刺,白芷,防風,連翹,銀花,生南星,刺蝟皮,山甲片,當歸,海桐皮,蘇木,海帶,火麻仁,希薟草各45克,干蟾3個。
③ 長痘痘可以擦蜂蜜嗎有效果嗎
蜂蜜外用不能祛痘,可以喝蜂蜜水有助於排毒。
一、早上洗臉的時候在洗臉水中加點白醋,這時候就不要用洗面奶了;晚上洗干凈臉之後,可以用一小撮鹽加點水在痘痘出現的地方揉搓,直到感覺有些疼的時候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後讓它自然晾乾,對於祛痘很有幫助的呦。
二、用刀把仙人掌切開取其汁液塗在臉上,15分鍾後用水洗凈,祛痘效果還是不錯的,不過要堅持呦。
三、把蘋果切成薄片狀,用熱水沖泡至發軟,然後貼在臉上,20分鍾後取下用溫水洗凈,有空閑時間的不妨可以試試。
四、大家都知道,蜂蜜具有排毒的功效,平時多飲食一些蜂蜜對於祛痘也是很有幫助的。
五、雞蛋清和牛奶搭配,保持皮膚水水嫩嫩。
④ 山花蜜的蜂蜜功效
山花蜜的蜂蜜功效:
1、潤腸通便。用於便秘的防治。以槐花蜜、油菜蜜、茶花蜜和枇杷蜜為最佳,脾胃虛寒者不可生食。
2、潤肺止咳。由於肺虛引起的咳嗽,食用蜂蜜有效。
3、解毒、醫瘡、止痛。將蜂蜜直接塗擦在皮膚或傷口上,有消炎、止痛、止血、減輕水腫、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食用可緩解食物中毒,治療胃腸潰瘍和肚腹疼痛。如果喝酒過多,臨睡前喝一湯匙蜜可解酒止頭痛。
4、眾中益氣。用於體弱多病者(特別是脾胃虛弱者)的輔助治療、恢復健康以及老年人的保健,以棗花蜜為佳。
5、調和諸葯,提高葯性。蜂蜜性平,味甘(甜),常作引葯用。
山花蜜,產於我國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4月底至6月上旬開花,花期7-15天,品質以重慶白果山最為出名。山花蜜其質地濃稠,果糖含量較高不易結晶;具有清淡幽香的山花香味,甘甜鮮潔,芳香適口;是我國大宗蜜源量產的上等蜜品,也是歷年大量出口、價位最高的蜜品。
(4)山蜂蜜可以去疤嗎擴展閱讀:
蜂蜜可用於體弱多病、病後恢復的輔助治療。患有高血壓的老人,每天早、晚各飲1杯蜂蜜水是非常有益的,因為蜜中的鉀進入人體後有排鈉的作用,可維持血中電解質平衡;慢性肝炎、肝功能不良患者常吃蜂蜜能改善肝功能;對於肺結核、胃腸道潰瘍等慢性病患者,蜂蜜是良好的營養品,能增強體質。此外,還可直接用蜂蜜外敷或塗抹來治療刀傷、創傷和燒燙傷、凍瘡。蜂蜜還是一種天然的美容佳品。作為潤膚劑經常外擦,對皮膚的表皮、真皮起直接營養作用,可促進細胞新生,增強皮膚的新陳代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