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枸杞菜的種植方法
枸杞菜是枸杞初春的嫩莖葉,味苦性寒,具有補虛益精,清熱止渴,祛風明目的功效,不過枸杞菜怎麼種呢?以下就是我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枸杞菜的 種植
整地起畦
種植前進行深翻、曬白、碎土,配合施底肥起高畦,畦寬180厘米、溝寬50厘米、溝深50厘米,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千克。
扦插繁殖
首先從健壯的植株上剪取長15厘米左右、帶有2至3個種芽的枝段,最好選擇枝條的基部或中部,這里最簡單的判斷標準是,用手觸摸枝條是否堅硬即可,不要選用頂端嫩弱的部分。
把採摘下來的枝段的上部剪平,基部剪成馬蹄狀,在生根劑或黃腐酸溶液中浸10分鍾,然後扦入苗床或畦中。在扦插前,苗床也要做好相應的准備工作,土壤最好選用沙壤土,放入一定比例的農家肥,將其篩細。把剪好的枝段斜向插入土中,深度約為整個枝條長度的1/3,這里一定要注意使腋芽向上,不能倒插,否則會不利於植株的生根。扦插的每顆幼苗間距和行距都應保持在10厘米左右。
扦插完畢後要及時澆透水,並保證其溫度在25攝氏度左右。冬春季由於氣溫較低,為保證扦插後的幼苗有充足的溫度,要用竹片在畦上支起小拱棚,上面再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來增溫保濕,一般的來說在有日光的情況下,白天把薄膜打開,下午日落後再給它覆蓋上,大約15天左右扦插的幼苗就可以生根了,這時應將小拱棚和薄膜撤去。
5月中下旬,不再採收准備用作母枝的植株,以利培育健壯的母枝。9~10月,選擇健壯的老熟枝條,從枝條基部開始截取長8~10厘米、具4~5個芽、直徑0.5厘米以上的莖段作插條,扦插規格為25厘米×30厘米。扦插時,腋芽向上,外露的枝條留2~3個芽,每穴插1~2枝。扦插後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10~15天後插條開始發芽,腋芽長至5~10厘米時進行追肥。
成苗管理
成苗後的枸杞菜管理比較簡單,其管理方式與前面介紹過的人參菜的管理基本相同,在這里就不一一講述。但需要注意的是,枸杞菜喜歡陰濕的環境,但不耐澇,一般在大棚內春秋季節7-10天澆一水,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露天栽植的植株在雨後一定要及時排水,以免積水引起根部腐爛。
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有機肥與無機肥配合使用。剪枝後,結合中耕除草開淺溝追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800~1000千克或三元復合肥25~30千克。採收葉片或嫩梢後,每畝施三元復合肥25~30千克。生長期間,可視生長情況用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每7~10天使用1次,直至採收前10天停止使用。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畦面忌乾燥和積水。
2、修剪:及時對多次採收嫩葉嫩梢的植株或對過長過密的枝條進行修剪,將准備用於採收長枝和葉片的植株剪至離地面5~10厘米,將准備用於採收嫩梢的植株剪至離地面25~30厘米。
3、病蟲害防治: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
(1)農業防治:提倡實行輪作;選好母枝,用健壯枝條進行繁殖,培育無病蟲壯苗;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加強生產管理,使植株生長發育良好;及時清園,將枯枝雜草集中銷毀,減少田間病蟲源。
(2)物理防治:用黃板誘殺蚜蟲;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害蟲。
(3)生物防治:積極保護和利用天敵,推廣使用生物葯劑。
(4)化學防治:蚜蟲為害初期及時噴葯防治,可選用20%殺滅菊酯2000倍液、50%滅蚜凈3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雜草清除
在每年的7-8月份,枸杞菜的畦中最容易生長出雜草,它們不僅使作物生長環境惡化,而且還是作物病原菌和蟲害的傳染源,對作物影響極大。然而,為保證特菜的環保無污染,應注意不要用除草劑進行除草,而要人工進行拔除。[2]
採收
1、枝條採收:植株長至約55厘米高時,將整個枝條剪下上市,剪至離地面5~10厘米,採收間隔期45~55天。
2、葉片採收:植株長至約35厘米高時,可進行第一次葉片採收,每次採收保留12~15厘米嫩梢,採收間隔期為14~18天。
3、嫩梢採收:植株長至約30厘米高時,可進行第一次嫩梢採收,將嫩梢部分5~10厘米採下,採收間隔期為12~14天。
枸杞菜的應用
1.用於陰虛發熱,消渴口乾。可單用枸杞菜煎湯代茶飲。
2.用於肝熱而血虛所致的目赤澀痛、目生翳膜,或肝腎陰虛所致之目昏或夜盲。
前者,宜與車前葉煮食;後者,宜與豬肝、枸杞子、覆盆子配伍。
3.用於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腰膝痠痛無力、勞傷。枸杞菜250克,羊腎一對切片,米60克,蔥白十餘根,共煮粥加油鹽調味服。
4.用於糖尿病。枸杞菜60克,煎濃汁,當茶飲。
5.用於急性結膜炎。枸杞菜60克,雞蛋一個,煮湯,加油鹽調味服,每天一次。
6.用於鼻竇炎。枸杞根(地骨皮)60克,甘草10克,水煎代茶飲,連服一個月。
7.用於風火牙痛。枸杞根(地骨皮)60克,水煎服。
8.用於偏頭痛。枸杞根(地骨皮)60克,雞、鴨蛋各一個,水煎服,吃蛋喝湯。
9.用於白帶。枸杞根(地骨皮)60克,瘦豬肉60克,煮湯加油鹽調味,吃肉喝湯。
10.用於痔瘡腫痛。枸杞莖葉適量,煎湯熏洗
㈡ 台灣枸杞菜的種植方法
台灣枸杞菜的種植需要選擇涼濕潤的肥沃土壤和適宜的氣溫即可種植。
詳細種植方法:
枸杞喜冷涼濕潤的肥沃土壤,耐寒,耐旱,耐風雨,但不耐高溫,在貧瘠的路、溝、渠旁也能正常生長。
山坡、荒地、田野、庭院等向陽乾燥的地方都可種植。
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砂質壤土最好,低窪積水的地方不宜栽種。
枸杞子(樹)適應性很強,耐寒,地上部份 樹苗在零下21℃低溫不會凍死,耐鹼,不耐乾旱。
繁殖方法:
主要為種子繁殖,其次為扦插和分株繁殖。
種子繁殖:枸杞種子很小,千粒重只有0.83-1.0克,常溫條件下,可保存4-5年,在20-25℃適溫條件下,7天種子就能發芽。
發芽率60%左右,將乾果實用水浸1~2天變軟後,把種子選出,曬干。於農歷3月下旬,溫度17~20℃時播種,開淺溝條播,溝深3~5分,溝距30cm,每畝種量0.75~1kg,將種子拌火滅或砂土均勻撒入溝內,上蓋土2~3分,踩踏後立即澆水,播後7天左右出苗,出苗後注意除草鬆土,間除過密及細弱的小苗,以使幼苗生長健壯。
當年播種的幼苗至第2年春移栽。
扦插繁殖:以氣溫達18~20℃左右為宜,植株發芽前,選1年生新枝,截成12~15cm長枝條,斜插在苗床中,保持苗床濕潤,成活率可達90%。
分株繁殖:是用從母株所生帶芽的幼株栽種。
移栽可在春季清明前後和7~8月雨季進行,但以春季移植最好。
栽種時挖120~150cm深的坑,把苗放在坑內,使根部舒展,然後覆土踩實,並立即澆水,以保證成活,每畝栽500~600株。
田間管理:
種植以後,應經常除草,天乾旱,應常澆水。
春季發芽生長前及收果後,為使植株生長健壯,應結合澆水、鬆土、鋤草,施足肥。
花期和果期應使土壤水分充足,否則結果不好。
春夏季雨多,可不澆水。
當枝條生長茂密,無法行走時,可每隔1株,移除1株(老樹)到另一塊地里種植。
春季萌芽前,還應將不結果的徒長枝及枯枝剪去,以免消耗養分,影響果實產量。
修剪整枝:
枸杞的分枝能力強,新枝生長旺,每年早春萌發前要剪去老枝,夏季剪去徒長枝,秋季剪去老枝與病蟲枝。
整枝可減少病蟲害,增強通風透光,降低營養消耗。新栽植的枸杞苗,在主幹高60厘米時去頂,選留3至5個側枝。
第二年將選留的3至5個側枝回縮至30厘米,形成第一層樹冠。
以後逐年培養,使之形成三層「樓上樓」的樹冠,增加掛果量。
若製作盆景,可在第二年春季萌發前,將枸杞粗壯枝剪斷扦插,來年即可開花結果。
採收:
菜用枸杞1次扦插,可多次採收。
扦插後至第1次採收,間隔期為春季50天,秋季40天,以後每10天左右採收1次。
通常冬季每隔15天左右採收1次,夏季7天左右採收1次。
採收標准:嫩梢長8―12厘米。
採收方法:
早晚用手摘或用快刀割。
5―6月份為夏菜上市旺季,枸杞價格相對偏低,可暫停採收。
㈢ 枸杞老樁可以水培生根嗎
可以
對於枸杞其水培非常的簡單,可以採用其一個枝段或植株去根進行水培,因其生根比較容易,我們採用其枝段時把離體材料取的大一些,四五十厘米也可以,再把其裝杯在快繁苗床催根,一般半個月就能生根。
㈣ 枸杞菜怎麼種植
枸杞菜種植方法
定植播種
為3月初育苗4月初移栽,在大棚兩邊各留40cm寬,棚中間按畦寬1.2m、溝寬20cm作畦,按株距60cm進行移栽,每畦栽1行遮蔭作物。
拓展資料:病蟲防治
防治方法:春季萌芽前是防治最適期,可採用45-50%的硫磺膠懸劑300倍稀釋液或用3-5Be度石硫合劑清園消毒,還可兼治其它蟎類;秋冬季全園大清剪時將危害嚴重的枝條清出園外集中燒毀;蟲害發生期用40%樂果1000倍稀釋液噴灑。
㈤ 菜用枸杞無土栽培步驟是怎樣的無土栽培後如何管理呢
水的酸鹼度是決定栽培成敗的關鍵基礎之一,水溶液的PH值范圍一般在6-8之間為宜,而且隨著蔬菜的生長,這一數值是不斷在變化的,因此要及時檢測變化,並適時加入調節各種作物對營養液中的pH值,都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應為5.0-6.5。過多時,對錳、鐵的吸收不利;過低時,又會造成鉀、鈣鎂元素的缺乏。
㈥ 怎樣種植枸杞菜
種植枸杞菜應該注意溫度,季節和環境的選擇。
枸杞菜的生長環境:
成熟的枸杞菜植株呈半直立狀,株高約為60厘米到80厘米,葉片狹長,肉質多漿。
主根最長可達40厘米,須根非常發達。
它喜歡陰冷的氣候條件,適宜生長的溫度白天為20-25℃,夜間10℃左右。
白天35℃以上,10℃以下,生長不良,嚴重時會出現落葉現象。
枸杞菜在生長過程中以疏鬆、肥沃的壤土最適宜,需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耐澇。
它適合在陰涼處生長。
種植季節:
枸杞菜在秋冬季節的日光溫室育苗的最佳時節是每年的8月份到9月,9月上旬-10月中旬定植,當年11月份就可以進行採收,一直到來年6月。
露地種植一般是在2月份到3月份在溫室中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也可在4月中旬直接扦插,5月底-6月初即可開始採收。
枸杞菜的扦插繁殖:
首先從健壯的植株上剪取長15厘米左右、帶有2至3個種芽的枝段,最好選擇枝條的基部或中部,這里最簡單的判斷標準是,用手觸摸枝條是否堅硬即可,不要選用頂端嫩弱的部分。
把採摘下來的枝段的上部剪平,基部剪成馬蹄狀,在生根劑或黃腐酸溶液中浸10分鍾,然後扦入苗床或畦中。
在扦插前,苗床也要做好相應的准備工作,土壤最好選用沙壤土,放入一定比例的農家肥,將其篩細。
把剪好的枝段斜向插入土中,深度約為整個枝條長度的1/3,這里一定要注意使腋芽向上,不能倒插,否則會不利於植株的生根。
扦插的每顆幼苗間距和行距都應保持在10厘米左右。
扦插完畢後要及時澆透水,並保證其溫度在25攝氏度左右。
冬春季由於氣溫較低,為保證扦插後的幼苗有充足的溫度,要用竹片在畦上支起小拱棚,上面再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來增溫保濕。
一般的來說在有日光的情況下,白天把薄膜打開,下午日落後再給它覆蓋上,大約15天左右扦插的幼苗就可以生根了,這時應將小拱棚和薄膜撤去。
成苗的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枸杞菜喜歡陰濕的環境,但不耐澇,一般在大棚內春秋季節7-10天澆一水,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
露天栽植的植株在雨後一定要及時排水,以免積水引起根部腐爛。
雜草的清除:
在每年的7-8月份,枸杞菜的畦中最容易生長出雜草,它們不僅使作物生長環境惡化,而且還是作物病原菌和蟲害的傳染源,對作物影響極大。
為保證特菜的環保無污染,應注意不要用除草劑進行除草,而要人工進行拔除。
枸杞菜的採收:
扦插育苗成功後30天左右,枸杞菜長到30厘米的高度,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採收。
剪的時候要選取頂端嫩芽部分,而底部的枝莖用手觸摸上去有明顯堅硬的感覺,這一部分就不適合採收。
在這里還需要注意的是,枸杞菜的每個葉片下面都生長有倒刺,因此在採收時盡量從下往上順著倒刺的方向擼起葉片,再進行剪割。
㈦ 種植枸杞菜怎麼可以高產
枸杞菜要想高產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品種選擇
選用優良的枸杞菜用品種,這類品種葉片大而色綠,味清淡,抗性強,產量高。
六、採收
枸杞一次栽植可多年採收,扦插後至第1次採收,間隔期為春季60天,秋季70天,以後每10天左右採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