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做法 » 山西素菜哪个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山西素菜哪个好吃

发布时间: 2022-05-25 05:19:16

‘壹’ 山西特色菜有哪些

1、猪血灌肠是霍州传统名食之一,它创制于清朝中叶,加工精细,风味独特,是誉满三晋之佳品。主料是猪血,配以豆芽等。在山西,一年四季街头巷尾均有摊点销售山西小吃猪血灌肠,它既可凉吃,亦可炒吃。

‘贰’ 山西人常吃什么菜

1,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山西定襄塞北的一种特色名吃,相传为当地进贡宫廷之贡品,现在也是当地民间宴席必备佳肴之一。食材主要以精瘦猪肉为主,辅以淀粉、植物油及各种调味品制成。具有肉香扑鼻,多食不腻等特点。

2,平遥牛肉

平遥牛肉,山西省平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平遥牛肉久负盛名,起源年代无考,清代时已誉满三晋。

清嘉庆年间,邑人雷金宁及其子孙三代,在城内文庙街设有兴盛雷牛肉店,长达百余年。到光绪末年,又有任大才与其子任仰文在城内西大街设立自立成牛肉铺,所制牛肉可与兴盛雷牛肉相媲美,均为正宗产品。

3,闻喜煮饼

闻喜煮饼是一种山西省的地方传统名点,正宗闻喜煮饼多产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在山西有着饼点之王的美誉,又有国式糕点绝产之美称。在晋南民间把“炸”就叫“煮”。主要原料为面粉、蜂蜜、小磨香油、糖粞及上等红白糖等。

4,阳城肉罐肉

阳城肉罐肉是驰名三晋的传统美味佳肴。罐似粗瓷,内敷细釉,口颈小、肚儿大,瓯式盖子,盖与罐口大小合度,放之平稳、严密。其外形美观、色泽鲜亮、敦实大方,摸着光滑细腻,使用起来极其方便,能够适合煮、炖、焖肉的需要,兼餐具与工艺美术品于一体,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

5,应州牛腰

应州牛腰,山西应县传统特色小吃,属于面食。是一种起源于清代中期的应县美食,其色如咖啡,松软甜润。

相传在清代中期,应县城内有个叫于义的饭店掌柜把白面和糖稀和起来,捏成小饼,放入炸麻花的油锅里炸制,捞出一吃,味道甜润,越嚼越香,而且颜色很象煮熟的牛腰,应州牛腰因此得名。

‘叁’ 山西有哪些着名的炒菜你都知道几种

山西的除了有名的陈醋之外,另外一个几乎是山西代表的就是刀削面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面食,其实,除了面食之外,山西还有很多非常好吃的菜品,山西的菜品按地域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南、北、中三个派系,这三个派系都有经典有名气的菜品,都能够代表山西特色。山西菜由太原菜、晋南菜、晋北菜和上党菜四路地方风味组成。总体来说,山西属于北方地区,菜品大部分属于咸口。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三晋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创制出的美味佳肴就有历史记载。

‘肆’ 山西十大特色菜

晋菜,是以山西为发源地的菜系,基本风味以咸香为主,甜酸为辅。

晋菜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特别是在晋商的带动下,晋菜众取所长,体系优异,风行一时,一批晋菜也曾走出娘子关,历史上晋菜影响势力强劲,历史辉煌,曾让三晋人民引以为荣。

菜点可分为南、北、中三派

晋中菜是以省城太原为中心,兼蓄明清两代商业较为发达的太谷、平遥、祁县等地的钱庄、票号等大字号的私家菜肴烹饪技艺,并吸纳了其他菜系(主要是鲁菜)的烹饪方法,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地方特色菜肴。一般可分为“庄菜”和“行菜”两帮。“庄菜”乃旧时大商号、票号、金店等食用的堂菜。“行菜”,就是市肆饮食行业经营的饭菜,技法全面,用料广泛,讲究色泽和造型。代表名菜有:“头脑”、“过油肉”、“糖醋佛手卷“、“山西烧鸭”等。

晋南菜以临汾、运城为代表,该地区生活食俗与陕西中部相近,口味偏重于辣、甜,烹制技法多用熘、炒、氽、烩,代表名菜有:“拔丝葫芦”、“油纳肝”、“糖醋鸡卷”,“醋熘肉片”等。

晋东南菜是以上党盆地的长治,泽州盆地的晋城为代表,代表作品为有高平的十大碗。

晋北菜以大同、忻州菜肴为主,此地历史上大部是半农半牧区,生活习俗与内蒙古有相似之处,烹调擅长烧、烤、炖、涮,口味偏重油厚香咸,代表名菜有:“焖柏籽羊肉”、“锅烧羊肉”、“烤白菜卷”、“鹌鹑茄子”等。

此外还有以五台山为代表的斋菜系列则是以当地盛产的台蘑、各种菌类植物以及蔬菜为主的佛家菜肴,体现出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斋菜特点,受到了餐饮界人士很高的评价。

山西十大经典名菜

1

过油肉

说起晋菜,过油肉绝对是被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过油肉是山西最着名的传统特色菜肴,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后来传到太原一带民间,再逐渐传播至山西其他地区。除了传统的用精选瘦肉经过上浆、拉油,配天然黑木耳、蘑菇、冬笋炒过,现在还有台蘑过油肉(台蘑,是对产于五台山区蘑菇的简称,是一种营养极高的食用菌,又称“天花菜”。)

10

全晋酱梅肉

北方人总说无肉不成席,无酒不成宴。在山西,除了面点,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最常见的还有这道酱梅肉。就是不爱吃肥肉的人也忍不住要吃几块儿的,塞在嘴巴里,香烂可口,肥而不腻,独具特色。而且制作工艺很简便,自己在家同样可以烧出这样的美味儿。

‘伍’ 山西除了面食还有哪些地方的特色菜

炒猪肉是山西省最着名的传统菜肴,经过厨师精心烹制,代代相传。被称为“三金盲”,其由来有多种说法,各地做法各异。比较有名的有太原、阳泉、晋城的油肉,晋城的“饭里油肉”,特点是汤多,和鲜饭一起吃,算是必吃。平遥牛肉有着独特的传统生产工艺,从屠宰生牛、切割、腌制和烹饪生肉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到盐、水的使用,甚至加工的季节性节约。生产的牛肉色泽红润,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醇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养胃健脾的功效。

临汾的小吃牛肉丸面,一个字概括为“凉”,两个字概括为“辣”。山西临汾市的大街小巷,牛肉丸子里有火,门面不大,是一种便宜的小吃。最正宗的是贝家牛肉丸面,有牛肉的鲜度,肉丸的香味,还有秘制的汤。很辣很凉,吃起来很吃力。但是,夏天吃的人很多。一大碗面里全是红辣椒油,满满的食欲,圆圆的牛肉丸配上青葱香菜,简单又好吃。

‘陆’ 山西什么菜好吃呢

想吃地道的山西菜,自己也可以动手哦!那么山西菜的家常菜有哪些呢?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几款山西菜家常菜的做法。
一、过油肉
做法:
1.六两里脊肉,切片,加盐;胡椒粉;料酒,抓出粘液后,备用;
2.容器中打入一个全蛋液。搅匀后,加入面粉,调成糊,倒入里脊片中,轻轻的抓匀上浆;
3.锅中放宽油,约5成热,下入肉片,用筷子搅散,变色后控油捞出备用;
4.锅中放油,倒入剩米饭,点几滴老抽,炒匀后倒入盘中拍平,备用;
5.葱由中间刨开,去掉葱芯,切大斜片,蒜切粒,黄瓜切片,木耳撕片;
6.锅中放少油,爆香葱片;蒜粒,烹入料酒;陈醋;极少的老抽;加入黄瓜;木耳炒匀,调入盐;味精;肉片;炒匀后勾芡,再淋香油,最后出锅前,烹入少许醋即可。
二、五彩酒窝面
做法:
1.用110克的水将250克的面粉和成面团,饧30分钟;
2.将面团揉光滑,擀成一厘米厚的面片,在切成一厘米宽的条;
3.把每一条搓圆,搓到大约小指头粗即可,搓好后切成一个一个的小面丁,一定要很小;
4.切好后撒些面粉,取一个面丁放在左手的手掌心上,右手拿一根筷子,筷头沾些面粉(用筷子的粗头)顶住面丁的中心,轻轻的揉转成酒窝状;
5.将做好酒窝面放入开水锅煮2-3分钟,捞出过凉水,沥干水分;
6.放入油锅与彩椒,木耳同炒,最后放些盐即可出锅。
三、九味白肉
1.黄瓜切片,蒜捣成泥;
2.将五花肉放入沸水中煮烫,然后捞入凉水中;
3.将肉洗净,放入凉水锅里,放入葱、姜、料酒;
4.大火烧开,浮沫撇出去,小火煮熟,关火,加入精盐,将肉浸泡入味;
5.碗中放入盐、味精、香醋、酱油、老抽、香油、红油,搅拌均匀,调制成味汁;
6.将煮好的白肉放凉,切成片放入盘中;
7.再放入泡姜、蒜泥,倒入调好的料汁,即可食用。

‘柒’ 山西美食中都有什么菜好吃

山西美食中都有什么菜好吃?

作为美食界的扛把子,山西美食可谓是诱人不绝,众所周知山西是以面食出众,山西的面食花样丰富,色香味俱全,引得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拜访品尝,山西还有老陈醋,酸酸甜甜的味道让每位品尝的人都流连忘返。那么今天就来说说山西美食中哪些菜比较好吃?

常言道:“世界美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在山西,最出名的莫过于面食了。再次强烈推荐我们常说的刀削面。刀削面,拥有者悠久的历史。刀削面,是我们汉族的美食,因其风味独特而驰名中外。山西刀削面可谓一绝,因此也被称作“面食王中王”,作为地地道道的山西人,真的要强烈推荐这道美食。关键是它爽口而不失弹性,量多而价格优惠,是真的能吃饱的那种,远在异乡的人回来也总会吃一碗“刀削面”,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山西经典美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捌’ 山西都有什么菜好吃

山西菜点分为南、北、中三派。
南路以运城、临汾地区为主,菜品以海味为最,口味偏重清淡。
北路以大同、五台山为代表,菜肴讲究重油重色。
中路菜以太原为主,兼收南北之长,选料精细,切配讲究,以咸味为主,酸甜为辅,菜肴具有酥烂、香嫩、重色、重味的特点。
山西面食尤其着名,品种多,吃法别致,风味各异,成品或筋韧或柔软,无不滑利爽口,余味悠长。最奇的是山西面食可以成宴,且从头至尾不会相同。
山西着名的风味菜点有:熏猪肉、酿粉肠、过油肉、喇嘛肉、炒蝴哈羊肉、头脑、刀削面、拨鱼、猫耳朵、莜面栲栳、闻喜饼等。
山西菜:
★菜品:西北羊汤
★原料:羊后腿肉、羊血豆腐、白豆腐、油菜、粉丝、羊棒骨、红枣、枸杞
★制作过程:羊棒骨煮制7到8个小时,羊后腿肉放入一起煮,待汤浓白后,把羊肉捞出,切成薄片。然后把羊血豆腐、白豆腐、粉丝、油菜分别过水,铺垫在沙锅底,码上切好的羊肉片,浇上浓汤,用盐、味精调味,同时放枸杞、红枣,放酒精炉上点火烧开即可食用。
★滋补作用:具有温补、去寒、健脾、补血的作用。
★口味:吃法多种,既可按照上面所说来吃,也可以用配料涮着锅吃。
特色菜: 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做法为:用猪肉、薯仔煮熟切碎,再加粉面、调味作料搅拌混合,放入碗里再蒸。食用时加热切成块,味香迷仙。
特色菜: 五寨猪黑肉炖粉
取猪的红熟肉,加薯仔、粉条、豆腐和调味作料。在高压锅里炖足够长时间,直到肉和薯仔炖烂为止,老幼皆宜食用。
特色菜: 羊杂烩
是洪洞县的特产,最早出现于元代。其最大的特点是原汁原汤,即只加入最普通的一些调味品,诸如盐、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葱白。花椒、味精、大料等,然后放入砂锅中慢慢煮熟,这一作法与蒙古族吃羊肉的习俗大同小异。
特色菜: 猪血灌肠
猪血灌肠是霍州传统名食之一,它创制于清朝中叶,加工精细,风味独特,是誉满三晋之佳品。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西太后与光绪皇帝出逃西安,歇足于霍州,霍州名厨为其制作御宴。西太后、光绪皇帝与诸大臣对猪血灌肠赞不绝口,故此成为一道传统名吃。
过油肉
〔主料辅料〕
猪扁担肉……200克 蒜瓣……………5克
罐装冬笋………20克 黄酱…………2.5克
水发木耳………15克 香醋…………2.5克
黄瓜……………25克 花椒水…………5克
净葱白…………5克 酱油……………15克
鲜姜…………2.5克 精盐………………2克
绍酒……………5克 湿淀粉…………85克
味精…………2.5克 鸡蛋………………2个
芝麻油…………15克 鸡汤……………50克
熟猪油………500克
〔烹制方法〕
1.扁担肉去净薄膜、白筋和脂油,横放在砧板上,用平刀下片法把原料翻转着片成0.33厘米厚的长带片,然后平放在砧板上,再直刀斜切成长6.6厘米,宽4厘米的斜方形片。
2.冬笋、黄瓜切成与肉同样大的片,木耳大片的切小,葱切青豆大的片,姜去皮切姜米,蒜瓣去蒂切薄片。
3.把切好的肉片放碗中,加黄酱、花椒水、酱油(5克)、盐拌匀腌渍8小时。
4.冬笋片焯一下,清水过凉放小碗中。加入木耳和切好的黄瓜片,鸡汤、绍酒、味精、酱油(10克),湿淀粉(10克)调成芡汁。
5.炒锅上旺火,放入猪油烧五成热时下人浸好的肉片,迅速用筷子拨散,约滑5~6秒钟倒人漏勺内沥去油。炒锅再放回火加入猪油(15克),放人葱片、姜末、蒜片煸出香味,扣人过好油的肉片,先用醋烹一下再倒人调好的芡汁,颠翻炒匀,淋猪油(15克)即可出锅。
〔工艺关键〕
1.“过油肉”一菜以油传热,因过油而名,火候对此菜最为重要,是成败的关键。操作时油温要求165℃左右,过油最佳,可使肉片达到平整舒展、光滑利落、不干不硬、色泽金黄的效果。油温若高了,肉片粘连,外焦内生,油温低了又易脱糊、变形、肉片柴老干硬。
2.肉片深浸的时间要充足,才能确保此菜质感的风味,中途要搅拌几次使其更加滋润均匀,并加盖和用湿布盖上防止风干。
3.此菜在加热调味过程中,采取了点醋的方法调味,醋要点的适时、适度、适量,方能达到去腥增香的目的,操作时火力一定要足,掌握好时机。
4.烹制此菜必须用洁净的熟猪板油,才能使菜肴发挥出应有的风味,用肥肉炼的猪油差些,其它的油脂效果更不佳。
〔风味特点〕
1.“过油肉”是山西的名菜之一,最初它是一个官府名菜,后来传到了太原一带,并逐渐在山西传播开来。经过历代厨师的改进,此菜已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由于山西“过油肉”从选料到刀工,从腌浸到烹制,特别是在调味料的运用上,都有它的独到之处,明显体现了山西地方风味特色。山西人好吃醋,对醋的炒用在烹调中很有讲究,此菜的用醋方法便是一例。
2.此菜成菜要求: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3.山西“过油肉”一菜还有很多姐妹品种,如“红白过油肉”即用猪通脊和鸡脯肉为主料制作;“海参过油肉”即用水发海参做为菜的主要配料。还有“过油肉加腰花”等品种,质感不同,风味各异,既可佐酒,又可用来拌食面条,是一道非常理想的佳肴。
4.其他地区又称“走油肉”,在上海、苏州、杭州、新疆均有普及。

‘玖’ 山西的特色菜有哪些

山西特色菜推荐:
名称: 烧麦
介绍:
烧麦是晋南地区传统名食,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干隆三年,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
某年除夕之夜,干隆从通州私访归来,到浮山烧麦馆吃烧麦。干隆食后赞不绝口,回宫后亲笔写了“都一处”三个大字,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麦馆。从此烧麦馆名声大振,身价倍增。

名称: 太后御膳泡泡糕
介绍:
山西省侯马市古称新田,是春秋晚期晋国的都城。这里的新田饭店有位屈志明师傅,他制作的“太后御膳泡泡糕”,晶莹透亮、酥脆香甜。因慈禧太后喜欢享用,这种糕又恰似盛开的泡泡花,故此得名。太后御膳泡泡糕所以在侯马流传,这里还有段历史故事。
“太后御膳泡泡糕”远看呈蘑菇状,如晚霞放彩:近看似绽丝吐絮,如金菊斗妍。遍体金黄,酥脆香甜,可滋补强身。

名称: 羊杂烩
介绍:
是洪洞县的特产,最早出现于元代。其最大的特点是原汁原汤,即只加入最普通的一些调味品,诸如盐、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葱白。花椒、味精、大料等,然后放入砂锅中慢慢煮熟,这一作法与蒙古族吃羊肉的习俗大同小异。

名称: 油炸馓子
介绍:
馓子,是洪洞县独有的一种油炸食品。油炸馓子用上等麦子磨的面粉,加少许食盐和调料,用水调和,揉成面坯。然后再搓成条状,环绕排满盆中,上面洒抹一些菜籽油。待面条在盆中回透,弹拉力恰到好处时,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粗细均匀一致,折叠造型,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翻动,掌握火候,炸成大把或小把的,便是金丝套环的黄脆脆的金馓子。出锅的馓子,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如金条缠绕,九曲十弯,又如琥珀似的雕塑,叫人喜爱不已。
洪洞县参加祭水炸馓子的最后一位师傅为梁二爷(已去世),现在炸馓子的传人为杨永祥。

名称: 元宵
介绍:
元宵是我国人民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山西省内的元宵尤以南门洞元宵、洪洞元宵、太原的老鼠窟元宵最为知名。
洪洞元宵在宋代已享有盛名。洪洞元宵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霍泉水浇灌的糯米品质优良的缘故。据说,这种糯米曾与”沁州黄“小米共同被选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

名称: 猪血灌肠
介绍:
猪血灌肠是霍州传统名食之一,它创制于清朝中叶,加工精细,风味独特,是誉满三晋之佳品。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西太后与光绪皇帝出逃西安,歇足于霍州,霍州名厨为其制作御宴。西太后、光绪皇帝与诸大臣对猪血灌肠赞不绝口,故此成为一道传统名吃。

名称: 霸王别姬
介绍:
洪洞县靠汾河一带盛产甲鱼。甲鱼即鳖,俗称“王八”,既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品,又是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等病症的良药,具有活血通络、消症化积功效的名贵药材。
当地人用甲鱼作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鱼和鸡为原料制作的名菜“霸王别姬”,色鲜味美,营养丰富。

名称: 晋南醪糟
介绍:
晋南醪糟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使用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长的糯米,并用独特的灶具与奇特的酿制方法而成。
工艺:烹制洪洞醪糟,需先制作一个特别的风匣炉,状如打铁炉,炉口直径26厘米左右,通炉膛前方,焊接一节长约33厘米,前细后粗直径3.3厘米的铁皮烟管,另外还需一个大的黄铜瓢。用独特的原料和灶具烹制的洪洞醪糟,色纯味正,清香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