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回锅肉,怎么炒才可以最好吃
首先选好五花肉,再将肉放入水中(加入生姜丝、香叶、料酒)进行煮到八分熟,切肉,要切薄片,按炒肉配青椒步骤进行翻炒。锅中放少许油放入肉片进行煸炒,煸出油转微黄时迅速放入姜蒜粒、豆瓣酱、少许甜面酱和干豆豉炒香,接下来放入青红椒、蒜苗快炒,待蒜苗半熟时加入少许酱油翻炒均匀立马出锅。
❷ 新派川菜家常美食回锅肉 回锅肉怎么做更好吃
原料:煮好的五花肉300克,青红椒各50克。
调料:刀切蒜蓉辣椒酱30克,豆豉5克,酱油5克,料酒10克,盐3克,生姜末3克,胡椒粉2克,白糖5克,色拉油15克。
制作:
1、煮好的五花肉切成6厘米长、3厘米宽的薄片;青红椒切成菱形片备用。
2、锅上火,倒入色拉油烧三成热,下入肉片煸炒出油脂,肉片呈盏状,下入刀切蒜蓉辣椒酱、生姜末、豆豉、料酒、酱油、盐、胡椒粉、白糖炒匀,下入青红椒片炒匀断生,装入盘中即可。
回锅肉猪肉方法:猪五花肉650克,白萝卜750克,生姜片20克,花椒5克放入凉水锅,大火烧开煮到肉稍用力就可以戳破皮捞出。
❸ 什么回锅肉最好吃
正宗重庆回锅肉的做法 原料 主料:猪坐墩肉(最好选用二刀坐墩肉,最差要保证是带皮的半肥瘦猪肉);蔬菜配料:有以下几种经典搭配:韭菜配豆腐干、蒜苗配胡萝卜、青椒配仔姜,各位可以根据不同时令和喜好选用;作料:陴县豆办(因为现在甜面酱比较难买,一般重庆家常菜都用豆办代替)、酱油、糖、盐、味精。 操作流程: 1、将肉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水,拍碎的老姜,花椒,煮到用筷子可以轻易刺穿猪皮。将肉捞出,放冷,切片待用。肉汤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令加入冬瓜、萝卜、南瓜砣砣之类的蔬菜做成菜汤。汤内先不要加盐,等蔬菜基本煮好再放盐。 2、置好锅,放入少量猪油,把切好的肉片中较肥的那些放入锅内爆炒,把油爆出来,直到肥肉上出现“灯盏窝”为止。(我最近实验出来的方法是把肥肉和瘦肉完全切开,把肥肉放入微波炉中,用盖子盖好,开大火微波4分钟,则肉中的油被完全爆出,效果很好。不过这样必须把肥肉和瘦肉切开,只爆肥肉,不然瘦肉会被烤干,嚼不动,而且要密切注意火候,不然肥肉皮也会嚼不动,而且也无法享受吃半肥半瘦的回锅肉的乐趣了) 3、把爆好的肥肉沥干油,舀出来。把较瘦的肉片到入锅内爆炒,要把肉的水分爆干,爆出香味。然后把瘦肉沥干油舀出。锅内多余的油也要舀出(油可以用于今后下面和炒菜用),一般一家人的量只留1锅铲油就可以了。 4、把剁细的豆办放入锅内小火煎香,放入酱油,糖,盐,煎出香味。把肥肉和瘦肉都到入锅内翻炒,到基本熟了的时候,依次放入蔬菜配料(当然是韭菜和蒜苗之类的要后放哟)。断生后放味精,和转后就可以起锅了。 这样就做好了一份回锅肉和一个蔬菜肉汤,可以吃饭了。 川菜 家常菜谱 健脾开胃食谱 口味:微辣 工艺:熟炒 回锅肉的制作材料:主料:猪肋条肉(五花肉)400克 辅料:青椒100克 调料:豆瓣酱25克,甜面酱10克,酱油10克,料酒5克,盐3克,味精2克,植物油20克,大葱10克,大蒜(白皮)10克 回锅肉的特色:菜色红绿相间,滋味醇厚,浓郁鲜香,微辣回甜,肥而不腻。 教您回锅肉怎么做,如何做回锅肉才好吃1. 将肥瘦相连的带皮猪肉刮洗干净,放入汤锅内,煮10分钟,至八成熟时捞出晾凉,切成5 厘米长、4 厘米宽、0.2 厘米厚的片; 2. 将青椒择洗干净,斜刀切成马耳朵形; 3. 郫县豆瓣酱剁成蓉。 4. 炒锅置中火上,放油烧热,下肉片略炒; 5. 倒出多余的油,加入姜片和蒜片略炒,再加入青椒、郫县豆瓣酱、甜面酱、料酒、精盐、味精、酱油颠翻炒断生即可。 回锅肉的制作要诀:1. 精选肥瘦相连带的猪腿肉,煮肉时以断生、肉熟皮软为度,不宜过烂。 2. 炒肉片时要旺火热锅,加少许精盐才能使肉片炒至吐油、四周微卷,呈灯盏窝状。 小帖士-健康提示: 此菜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滋补肾阴、健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川菜1) 色香味:鲜香、辣 主料:猪后腿的二刀肉370克。 辅料:青蒜(青椒、黄蒜台亦可)70克,大油25克,面酱12克,酱油,料酒各12克,白糖5克,豆瓣酱、葱各5克,味精3克。 制作: 1)将肉切成4厘米宽的条; 2)用开水煮熟改切成片,青蒜切成寸段; 3)将白肉先下入热油中煸炒至肉出油卷起,即加入豆瓣酱、面酱炸出味; 4)放入青蒜和其它各种辅料,再翻炒几下即成。 第二种:(川菜2) 色香味: 鲜香,家庭口味(此菜在四川不用糖和酱油,而用甜红酱油); 主料: 猪后腿的二刀肉370克 辅料:青蒜(青椒、黄蒜台亦可)70克、大油25克、面酱12克、酱油,料酒各12克、白糖5克、豆瓣酱,葱各5克、味精3克 制作: 1)将肉切成4厘米宽的条,用开水煮熟改切成片,青蒜切成寸段; 2)将白肉先下入热油中煸炒至肉出油卷起,即加入豆瓣酱、面酱炸出味后下青蒜和其它各种调料,再翻炒几下即成。 第三种:(浙菜) 色香味: 肥瘦得当,咸辣味浓,是下酒下饭的好菜。 主料:猪腿肉250克,青大蒜100克,卷心菜100克。 辅料:甜面酱10克,黄酒10克,豆瓣酱25克,酱油5克,白糖25克,味精2克。 制作: 1)、将猪腿肉洗净放入水中煮到断血,待冷却后切成7厘米长、1厘米宽的薄片。将大蒜洗净后切段,卷心菜切斜角块; 2)、锅烧热,加油烧到六成热下肉片煸炒,待肉片卷起后,放入甜面酱、豆瓣酱、酱油、糖、黄酒,炒至上色,并放进卷心菜同炒入味,撒下蒜段翻炒几下即可装盆 ,非常的好吃. 检举
❹ 百吃不厌的“回锅肉”怎么做才好吃
回锅肉是一种烹调猪肉的四川传统菜式,属于川菜系。制作原料主要有猪肉、青椒、蒜苗等,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入口浓香。

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猪精肉相对其它部位的猪肉,其含有丰富优质蛋白,脂肪、胆固醇较少,一般人群均可适量食用。这样做的回锅肉回味无穷,百吃不厌,我们家大人孩子都抢着吃!
❺ 回锅肉哪里的是正宗的
相关典故回锅肉:四川名菜,又称熬锅肉,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川人家祭,多在初 回锅肉一、十五,煮熟的二刀肉乃是祭品的主角,俗称“刀头”。家祭事毕,正当“刀头”温度适中,老成都俗话说:“好刀敌不过热刀头”是历代川厨对厨艺知识的精妙总结。回锅肉还有两个评判标准:1、肉片下锅暴炒,俗称“熬”,必须熬至肉片呈茶船状,成都人说:“熬起灯盏窝儿了”;2、肉片的大小是筷子夹起时会不断抖动。儿时的记忆,老辈子发话说:“吔。。。今天又拈闪闪嗦!”,达不到上述两个标准,必是失败的回锅肉。老成都煮刀头,必以小块老姜拍散、正宗南路花椒数粒共同下锅,家户人家为了节省燃料,提高效率,绝大多数会将刀头与萝卜同煮(煮时需要不断打去浮沫)。吃过这种肉汤萝卜,然后再夹起“回锅肉”入口,此刻你方可领略老成都“原汤化原食”乃是何等美妙!本菜的主要辅料包括:产地出自犀浦和唐昌的郫县豆瓣,甜酱,德阳中坝的酱油,缺一不可。蒜苗必须是成都周边郊县土产的本地香蒜苗。本菜出锅装盘,可见肉片肥瘦相连,金黄亮油,蒜苗清白分明,虽熟仍秀。右侧图片的菜品,就是一盘失败的回锅肉。其他所谓“连山回锅肉,青椒回锅肉、锅盔回锅肉”等,均系派生出来的新派川菜,相比正宗老派的回锅肉,虽是枝枝独秀,却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❻ 新派四川回锅肉怎么做的
用料;大蒜苗.五花肉.尖椒.香干.
五花肉先用盐.五香料腌一天;然后切片;
原料:猪后臀尖,青蒜
辅料:豆瓣酱,豆豉,葱,姜,花椒,大料,桂皮,黄酒。
开水下肉,煮20分钟左右,其中放葱,姜,花椒,大料,桂皮,黄酒,撇去浮沫,待筷子能插入肉中,关火,泡5分钟,再出锅 青蒜拍一下,切斜刀段,肉切成大薄片,看你的刀功了,越薄越好 锅内放少许油,下白肉,煸炒,肥肉变的卷曲,透明后,把肉铲到锅边(这个是懒人的做法!呵呵!其实应该是把肉先铲出来在炒豆瓣酱的),下豆瓣酱,煸出红油,下豆豉,姜丝,青蒜,同炒。这个菜炒时不用加盐,因为豆瓣酱已经够咸了。青蒜略变软,淋黄酒,就可以出锅了。
❼ 做回锅肉的肉最好选哪种,做出来比较好吃
做回锅肉的肉最好选五花肉,做出来比较好吃。
回锅肉做法
主料
五花肉
400g
青蒜
250g
辅料
葱
适量
姜
适量
蒜
适量
干红辣椒
适量
花椒
1勺
郫县豆瓣酱
1大勺
料酒
适量
糖
适量
酱油
适量
步骤
1.带皮五花肉冷水下锅加入葱段、姜片花椒7、8粒,黄酒适量煮开
2.撇净浮沫,煮至八成熟,取出自然冷却。
3.将肉切成薄片,姜、蒜切片,葱切成斜段
4.将青蒜的白色部分先用刀拍一下,然后全部斜切成段备用
5.炒锅上火,加很少的油煸香辣椒、花椒及葱姜蒜
6.下入肉片煸炒,至肉片颜色变透明,边缘略微卷起
7.将肉拨到锅一边,下入郫县豆瓣酱(可以先剁细)炒出红油
8.适当的加入少许酱油或甜面酱调色,与肉片一起翻炒均匀
9.下入青蒜,点少许料酒,糖调好味道即可出锅。
❽ 制作回锅肉用哪种肉更好,口味最正宗
回锅肉是一种以猪肉为主要原料,搭配蒜苗等配料,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而且做出来的肉片肥而不腻,入口浓香。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回锅肉是一道经典的川菜,现在不管是在饭店还是在家都喜欢吃一道经典的美食。
这样一道对于四川人来说人人爱吃,家家会做的回锅肉就做好了,好吃又下饭,真的太香了,大家看看能打几分?
1、做川菜回锅肉要选一块有型的二刀肉,将肉先煮熟,再切片炒,即为“回锅”之意。
2、喜欢吃辣椒的可以放点青椒搭配炒
3、蒜苗头不容易熟,所以先放蒜苗头,然后再放叶子
❾ 回锅肉哪里的好吃
在外吃饭,随意走进一家炒菜馆子,瞧菜单拿不定主意,此时回锅肉大概是最能拯救选择困难症的那道经典菜。香润、粗暴、明艳,回锅肉因为简单极致的诱惑,贤惠的稳妥感,无论在哪儿,都能撑起台面。
回锅肉自然是从小吃到大的。高三那一年,整日沉浸在题海书山里,一到饭点儿,人人像饿狼一般冲进食堂,中午就期待着一顿完美的脂肪和碳水来消解学习的疲累。那时候觉得,只有食堂的三菜一汤里,装着短暂的自由。
学校食堂有四层,二食堂的小炒炒得好,每天十点半,我们一群人便会提前去点菜,下了课直接认单子就餐。鱼香茄子、水煮肉片、回锅肉是常吃的,大多以爆炒油焖之法,味厚油旺。回锅肉炒得极肥腴,配有豆豉、蒜苗、青椒,肉寥寥几片,是要抢着吃的。
若要评判一家川菜馆的优劣,回锅肉当是第一标准。
煮肉之时,放一点姜葱花椒粒,更易除腥,且能勾出肉香涟涟。酱油要放得恰到好处。太多,则画面乌黑失调;太少,色相全无,使得食欲溃散。煎肉须得油脂析出两三层,肉镀上微微的焦黄,卷曲而不干枯。肉香温厚,而后方可调味配菜。
图 / 视觉中国
大到新派川菜餐厅,小至街头破陋小店,充满着侠气和市井气的回锅肉,热烈而下,火爆而起,总能在烟火升腾之处,直面男男女女那汹涌的饿意和味蕾的冲动。
01
一头猪身上,拥趸最多的就属五花肉。南北厨人都深谙对五花肉的调伏之道,红烧肉、卤肉饭、回锅肉、梅菜扣肉,或隐或显,无不是将五花肉的腴美发挥到极致。如今的回锅肉也大多选取三肥两瘦的猪五花为原料,但是最早的回锅肉用的却是二刀肉(即后腿肉)。
同样是肥瘦皆有,只是排列顺序的差异,口感的层次也产生了些微的不同。五花肉开门见山,肥瘦相携入口,美妙混同爆发,不分伯仲。二刀肉的刺激感来得猛烈。各自拥半,白肥红瘦,猪皮的嚼劲,肥油溶溶在口,瘦肉的中庸,在舌间一一碾过,淋漓酣畅。
纪录片《川味 第一季》
回锅肉一词,最早见诸文字,是1908年的《成都通览》一书,而后一直沿用至今。三十年以前,川菜菜谱里关于回锅肉的描述基本统一:肉用后腿二刀,煮后切薄片,佐料有豆瓣酱、甜面酱、酱油。
豆瓣酱是川菜的灵魂,那抹熟悉的酱香也是川渝人的标志性味觉印记。最为正宗的回锅肉还要靠发酵两年以上的郫县酱红豆瓣加持,这样的豆瓣酱经了足足的风露恩泽,红亮光润,酱味圆熟。
老川菜大厨们还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烹饪秘笈——放糖,糖既可以为肉类巧妙着色,且春风化雨般添增了菜肴的鲜爽。古典回锅肉的做法,即是将郫县豆瓣剁细,使得酱汁的鲜味物质肆意释放。酱油上色,柔和甜醇的甜面酱,少许咸鲜的豆豉,不同的酱味最后被白糖的清甜包裹,共同诠释出合而为一的复合感。吃在嘴里,是那种轻快、盈动、饱满,伴有丝丝回甜的酱香味,令人意犹未足。
这样简朴的惊艳,让回锅肉登上了川菜第一菜的宝座。所谓第一,不仅是碌碌百姓常思常念的心头好,它还要足够平常,于平常中见巧思。回锅是那点巧思。味道当然是最大的蛊惑。口腹之欲简简单单地被满足,嘴里心里都乐融融。
纪录片《城市24小时》
较之红烧肉的火候足时它自美,回锅肉的奥义在于猛火逼出猪肉的弹糯、焦香,卷曲成灯盏窝的肉片,镬气十足,香得凛然。有时家里逢客,菜肉不周,回锅肉能拯救一切。适时的烹调,适时的等候,没有大菜的费劲,也不致失了席桌的体面,主宾尽欢。
02
风火了几十年,回锅肉最大的变化还是俏头。而在我心中,蒜苗永远是回锅肉的正牌标配。猪肉在热锅里历经了一番锻造,蒜苗的出场不过是蜻蜓点水,取其新颖的清蔬气。快炒出锅,为的是柔嫩的蒜苗不失青幽,香气恰到好处深入油脂。一阵狂暴之后的余温里,风味在蒜苗和肉之间蓬勃。
蒜苗紧缺的时日,青椒、洋葱、豆干、莲白、咸菜诸种,开始进入了回锅肉的世界。回锅肉逐渐流传成了一个万能公式,每个季节各有配搭。咸的辣的,清的浓的,几片焦糯的五花肉,能让任何俏头均沾染上迷人的肥肥的荤香。
纪录片《川味 第一季》
大学时和舍友常去的妈妈私房菜,那里的鲊海椒回锅肉,至今不忘。鲊海椒是本地的特色腌制品,以鲜亮的辣椒切碎,佐配盐巴,磨细的米粉,共同经历一场隐秘的发酵之旅。
鲊海椒既可炒食单吃,也可当作佐料,为食材赋予一种独特的酸香。炒进回锅肉中,米粉的黏糯将辣椒碎与肉片缠绵在一起,像是粉蒸肉的组合,但又是截然不同的风味。轻酸没有夺去肉鲜,反而多了几分解腻的功用。
大一那一年因学校住宿紧张,和不同专业不同班的七个女生意外成了舍友。八个人围坐,每次聚餐像在吃席。上一盘热菜,八双筷子急出急入,风卷残云。都是十九二十的青葱年纪,胃口也好得惊人。记得我上铺的女友最爱鲊海椒回锅肉这个菜,她一双弯弯笑眼,俏窄的瓜子脸,看似温柔腼腆,吃起回锅肉来却是豪爽实诚。
最寻常是青椒回锅肉。
肉厚微辣的皱皮青椒,在清黄的肉油里迅速缩水,绽出白晃晃的皱纹,暗自酥软。五花肉熬得薄瘦而香猛,又披上了一层来自青椒的植物清香,能轻松扒净一碗白米饭。吃剩下的肉第二次回锅,更见腴美入味,做个面浇头拌一拌,滋味喜人。
图 / 视觉中国
回锅肉的风靡还衍伸出了它的姐妹菜——盐煎肉。盐煎肉可用二刀肉,可使全瘦的里脊肉。仍是豆瓣和豆豉的底味,青蒜和青椒必不可少。肉片吃起来干香回甘,偶然在舌尖咬到一颗咸鲜的豆豉,是满腔流转的小惊喜。
03
八十年代,代氏兄弟推出了连山回锅肉,其烹制方法一样,只不过肉变得更大片,倒和名字极其呼应。足有成人的手掌那么大,调味料也更香更油爆,从此回锅肉从家庭走向了江湖。
家常菜有家长里短的烟火气,江湖菜有江湖的侠之大义。不管在哪里,回锅肉的包容、亲民始终未曾改变。
近两年,我的肠胃变得小心翼翼,家里回锅肉也不常做了。但有那么一些时刻,内心风雨飘摇,空空落落,我又会炒出色金油亮的一盘,风风火火端上餐桌,心里默念一句:“好久不见,回锅肉。”
❿ 连山回锅肉哪一家正宗一些
广汉市\"连山回锅肉\",是连山供销社餐馆戴氏兄弟在原来四川省回锅肉基础上,通过精心研究,取其精华,运用现代科学加工以总结,提高烹饪技术后的新产品。在研制上,他们为照顾\"南甜北淡\"(南方人喜甜味,北方人喜清淡味)的饮食习惯,特别在佐料和调味上进行了改进,以适应八方来客的口味。1986年广汉物资交流会上,他们推出\"连山回锅肉\"这道佳肴,一举轰动广汉饮食行业,广大食客们亦大为称誉。连山回锅肉\"从此远近闻名。现在,广汉连山镇围城路(新街)\"连山供销社戴术儿正宗回锅肉\",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它既继承了四川回锅肉的风味,又独有连山回锅肉的特色,成为四川省饮食文化中推陈出新、雅俗共赏的大排档中的一道名菜。现在看,谁也不知道正宗的回锅肉是哪里的!
所以谁都可以说正宗的回锅肉是他那里的!
我虽然也吃,也做回锅肉,可我是不敢说正宗的回锅肉是我们这里的!
但是我敢说,我做的回锅肉最好吃!因为我也没吃过别人做的回锅肉,或者我过去也天南海北的跑过,也吃过各地的回锅肉,但是我已经早就忘了那个回锅肉的味道了!
就向其他的菜系一样,全国各地可能有很多的菜,都是变地开花,在四川吃到的,就是川菜,在山东吃到的,就是鲁菜,在哪个地方有的哪个地方就是正宗,或者有的地方的叫法不一样了,对于回锅肉,也是这个道理,在四川吃到的。就叫四川回锅肉,在山东吃到的就叫山东回锅肉!
所以这个正宗不正宗的都不是什么大事了,你真的把回锅肉做的好,有人愿意吃,你能赚大钱就是好事!
说到这我又想到了,用不用给回锅肉申个遗呀,如果用,中国做回锅肉的地方谁先申遗我支持谁,谁想申遗谁就抓紧办,那为什么呢?因为我是怕南朝鲜那些人他们抢先申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