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做法 » 烩面和米饭哪个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烩面和米饭哪个好吃

发布时间: 2022-05-12 22:07:04

⑴ 中国哪里的面最好吃

中国,是全世界最地大物博的国家之一,全国各地的美食都非常多。今天小编要来给大家说到说到的,就是我们每天必吃的主食。我们的主食基本上分为面食和米饭两种。米饭没什么好说的,但是面条,在全国各地都有着不同吃法,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面条。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全国最着名的10碗面条,哪一碗是你的最爱呢?

7. 阳春面

水乡江南,美食众多,尤其是面条,简直就像是北方地区,什么响油鳝糊米面、雪菜肉丝面、刀鱼面等等,但是在当地,最经典的永远是一碗清淡美味的阳春面,俗话说人间至味是清欢,相必就是这个道理。

8. 云吞面

广东人无论做什么点心都是一把好手,面条自然也不例外。广东的面条叫竹升面,格外的细,很有嚼劲,配上云吞(就是当地特色的小馄饨),格外的鲜美。

9. 车仔面

香港地区很流行的车仔面,面条劲道,而且加什么东西自己选,大家应该还记得麦兜最爱的鱼丸粗面吧。

⑵ 大多数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却喜欢吃米饭,这是为什么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所以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喜欢吃大米,是因为南北方气候环境不同,导致粮食种植属性不同。具体体现为北方属于旱地农耕文化,而南方则多为水田,旱地农耕主要以麦子、花生、大豆、高粱、玉米等农作物为主,而水田则是为水稻而生。

真正以面食为主的地区,更应该是指黄河流域,像河套面粉、山西刀削面、陕西肉夹馍、河南烩面、山东馒头、河北驴肉火烧等名食也正是这么来的。最后,南方大米、北方面食的主食文化,也只是指全国大部分范围内,也有一部分群体在外出上学、就业、远嫁后改变了传统的饮食习惯。

⑶ 米饭和面条哪个更有营养

两者的营养基本上没有大的差别,营养成分也和它们的品种、产地等有关,特别是含有的一些微量元素和其他营养成分,不能一概而论。

米饭,是中国人日常饮食中的主角之一,中国南方主食。米饭可与五味调配,几乎可以供给全身所需营养。大米性平、味甘; 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

面条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磨成面团,之后或者压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的一种食品。花样繁多,品种多样。地方特色极其丰富,又如庆祝生日时吃的长寿面以及国外的香浓意大利面等。好吃的面条几乎都是温和而筋道的,将面食的风味发展到极致。[1]

各地特色面食有武汉热干面、内蒙古的焖面、山西的刀削面、栲栳栳、揪片、抿面、北京的炸酱面、兰州拉面、重庆小面、上海阳春面、高邮酱油面(又称高邮阳春面)襄阳牛肉面、扬州阳春面、扬州炒面、东北的冷面、保定的大慈阁素面、陕西油泼面、河南的烩面、捞面、麻鸭面、饸烙面、广东的云吞面、福建的沙县拌面、漳州卤面、莆田卤面、厦门沙茶面、四川的担担面、岐山和新野的臊子面等等。

⑷ 你认为哪种面条最好吃

导读:

猕猴桃(学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也称奇异果(奇异果是猕猴桃的一个人工选育品种,因使用广泛而成为了猕猴桃的代称)[1],果形一般为椭圆状,早期外观呈绿褐色,成熟后呈红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红色的种子。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

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为草莓、香蕉、菠萝三者的混合。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

猕猴桃原产地在中国湖南省湘西地区[2],秦岭北

猕猴桃花

花为聚伞花序1-3花,花序柄长7-15毫米,

温度是限制猕猴桃分布和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每个种都有适宜的温度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则生长不良或不能生存。猕猴桃大多数种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即亚热带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18~34度的广大地区,年平均气温约在11.3~16.9℃,极端最高气温42.6℃,极端最低气温约在一20.3℃,10℃以上的有效积温为4500~5200℃,无霜期160~270天。

猕猴桃种群间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很一致,如中华猕猴桃在年平均温度4~20℃之间生长发育良好,而美味猕猴桃在13~18℃范围内分布最广。猕猴桃的生长发育阶段也受温度影响,有研究表明美味猕猴桃当气温上升到10℃左右时,幼芽开始萌动,15℃以上时才能开花,20℃以上时才能结果,当气温下降至12℃左右时则进入落叶休眠期,整个发育过程约需210~240天,这期间日温不能低于10~12℃。

水分

猕猴桃是需水又怕涝,属于生理耐旱性弱、耐湿性弱的果树,因此对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决定了猕猴桃最适宜在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空气湿度较高、湿润但不渍水的地区栽培。中国猕猴桃桃的自然分布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22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为74.3%~85%。一般来说,凡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0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的地区,均能满足猕猴桃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如果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则必需考虑设立灌溉设施,以备干旱时灌溉所需。高山地区雾气较多、溪涧两旁的土壤湿润,常年湿度大,对猕猴桃生长是比较理想的。在中部和东部地区4~6月雨水充足,枝梢生长量大,适合猕猴桃的生长要求。

猴桃的抗旱能力比一般果树差,猕猴桃叶型大而稠密,蒸腾量大,对水分需求量较大,据测算,树冠面积25平方米的成年猕猴桃树,每天蒸腾失水在75升以上。一般在土壤含水量减少到5%一6%时,导致水分不足,引起猕猴桃枝梢生长受阻,其叶片开始受旱,叶片下垂变小,叶缘枯萎。在干旱时,叶片开始干枯,这时必须及时灌溉或喷水,尤其幼苗期,根系还未完全展开,更需补充充足的水分。除不抗旱外,猕猴桃还怕涝,在排水不良或渍水2~3天时,植株死亡40%左右。中国南方的梅雨或北方的雨季,如果连续下雨而排水不良,则使根部处于水淹状态,影响根的呼吸,时间长了根系组织腐烂,植株死亡。因此种植时应进行深沟、高畦栽,果园应修建完备的排、灌系统。

光照

多数猕猴桃种类喜半阴环境,喜阳光但对强光照射比较敏感,属中等喜光性果树树种,要求日照时间为1300—2600小时,喜漫射光,忌强光直射。结果株要求一定的光照,自然光照强度以42%~45%为宜。

土壤

土壤以深厚肥沃、透气性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机质含量高,PH值5.5-6.5微酸性的砂质土壤为宜,强酸或碱性土壤需改良后再栽培。

海拔高度

猕猴桃一般在800-1800米都能种植,但以海拔1000-1600米较为适宜。

其他条件

猕猴桃的抗风能力相当弱,易受风害,主要原因是其叶片大,缺少弹性,强风使幼嫩枝折断,叶片破碎,果实摩擦碰伤或摇落,从而降低产量和商品性能。因此山区建园应尽量避免选在迎风口、山脊和山顶风大的地区,适宜选在背风坡为宜,坡向为早阳坡、晚阳坡。

分布范围

编辑

中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世界猕猴桃原产地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2]猕猴桃生于山坡林缘或灌丛中,有些园圃栽培。猕猴桃属共有6

开心和思考:主持人问:猫是否会爬树?老鹰抢答:会!主持人:举例说明!老鹰含泪:那年,我睡熟了,猫爬上了树…后来就有了猫头鹰…

15:俩屎壳螂讨论福利彩票,甲说:我要中了大奖就把方圆50里的厕所都买下来,每天吃个够!乙说:你丫太俗了!我要是中了大奖就包一活人,每天吃新鲜的!

⑸ 河南的烩面好吃吗

河南烩面真的非常的好吃,而且也被称作十大面条之一,所以也可以看到河南的烩面,真的深受网友喜欢。而且烩面也算是荤、素汤、饭集一体的风味小吃,在味道鲜美的同时又经济实惠并且遍及全国。在做烩面的时候原料一般都是优质的高筋面粉,这其中要用高汤以及各种配菜来搭配才能够做出来。而且烩面在做出来的时候就像宽面条一样,汤好,面也很筋道,营养价值也非常的高。

令人回味无穷的味道

并且很多河南人都是从小就吃烩面,而且每一次大家在说起会面的时候都会流口水,这其中给大家留下的也是满满的回忆。所以大家如果有兴趣了,河南也一定要去尝一尝烩面,保证会让人吃了还想要再吃,在回味无穷的同时去感受烩面的美味。

⑹ 为何中原地区的老百姓,特别喜欢吃烩面

自古以来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喜欢吃烩面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中原地区盛产小麦,所以他们的主食就是面食,所以制作简单且味道美味的烩面就成了当地老百姓最喜欢吃的主食之一。

中原地区的人以面为主食,江南地区的人以米为主食,二者的饮食差异就在于此,但是不管是吃面还是吃米,其实都是大环境所造成的,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饮食习惯,中原地区的人们就喜欢吃面食,这就是他们千百年来所传承下来的饮食习惯,而我们江南地区则是吃白米饭。而且我们的祖先可以把单一的食物做出不同的花样,可谓是物尽其才,完美的掌握了食材的特性以及食材的作用。


⑺ 据调查河南人每年吃掉20亿碗烩面,这种面有多好吃

河南烩面的好吃之处在于它是以香醇浓郁且兼具营养的“白汤”作为汤底,接着再搭配上千张丝、粉条等配料,然后再通过香菜、辣椒油等作料加以提味。河南是一个非常热爱面食的省份,而在各类面食中烩面尤为受到河南人的喜爱。烩面是河南省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面食小吃,关于它的起源流传着多种传说。这其中有一个传说认为烩面的出现与唐太宗有关。

除了有营养丰富的白汤作为汤底之外,烩面的面也是非常劲道的。烩面的面选用高筋面粉制作而成,然后通过反复揉搓使面变得富有劲道。待揉好面之后再将其擀成面片,然后外层涂抹上植物油,放置一旁备用。待准备吃烩面时便可以白汤作为汤底,然后按照个人喜好搭配羊肉、牛肉以及三鲜等不同配料。此外还可加入粉条、千张等辅料以及辣椒油、香菜等佐料。如此一来,一碗兼具汤与面,荤与素的烩面便完成了。

⑻ 南方人喜欢吃米,而北方人喜欢吃面,你觉得哪个更好吃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其实也并不是北方故意喜欢吃面食,而是当地粮食结构造成的,南方更多吃米食,那是因为南方多产水稻,祖祖辈辈都是吃米饭长大的。

入乡随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要想生存就得先解决吃饭问题,北方地区干旱少雨,适合当地种植的农作物有高粱,小麦,大麦,玉米等,相比较小麦加工后的面粉比较可口,也可以做成各类面食,像馍馍,面条,包子,饺子,饼子,基本都和面粉有关联,这都是主食,古时候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你不吃面食就会饿肚子,所以要想在北方生存,只能选择面食。

南方高温多雨,不适合种植小麦,但是适合种植水稻这种农作物,水稻成熟后再加工就成了大米,像米饭,米粉,年糕,螺蛳粉,过桥米线,都和米有关联,原因和北方人吃面食一样,民以食为天,不吃米没法生存。

总结

总之,主要是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