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八宿到波密中间有住宿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4
㈡ 昌都邦达机场--八宿--波密--林芝--拉萨
1,八宿邦达也没什么可值得特别一去的地方,为什么不坐飞机到林芝,再包车游览? 2,你如果在邦达包车的话可以这样: 邦达-八宿-然乌 然乌-米堆-鲁朗 鲁朗-八一 八一-拉萨(这天可以选择坐班车了,让司机回邦达,不过司机空车回程的费用也要支付) 拉萨市区,早上去预购布宫门票,然后去哲蚌寺,下午去八角街大昭寺 拉萨-纳木错,早上去布宫,中午出发去纳木错(这天开始包车) 纳木错-日喀则 日喀则-江孜-羊湖-拉萨 拉萨回程 3,邦达那个地方没有什么可推荐的司机,出了机场就找当地的私家车吧,到了拉萨再包车就容易多了,后面三天的路程选择普通轿车就可以,街上的出租车都行,或者去青年旅社看看,有不少信息。
㈢ 波密-八宿火山岩带
波密-八宿火山岩带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怒江缝合带之间广大地区。
该带火山岩活动大致可划分为华力西中晚期(C2-P1)、印支早中期(T1-2)印支晚期(T3)、燕山早期(J2-3)、燕山晚期(K1-2)及喜马拉雅晚期(N)。所形成的火山岩构造类型以肩弧(肩台盆地)型火山岩为主,其次为岛弧型火山岩和板内拉张型火山岩。
一、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火山岩
产于来姑组和洛巴堆组中,该组夹碱性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安山质玄武岩、流纹岩及安山岩、英安岩、安山质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以中心式火山喷发为主,还有裂隙式喷发的火山岩。w(TiO2)较高,平均2.05%,高w(〈FeO〉)/w(MgO)比值(1.81~3.45)。总体上为高钛、高碱、高磷和低硅之特点。大多数岩石w(K2O)>w(Na2O)。岩石属钙碱性系列和碱性系列。在lgτ-lgδ图解上,投点大部分落在外造山带火山岩区和造山带与岛弧火山岩区。玄武岩锶同位素Sr87/Sr86初始比值为0.70455。比大陆玄武岩0.70577略底,而比洋中脊玄武岩(0.700233~0.70330)高。反映了它们可能为陆壳下地幔的产物,或受陆壳物质轻度污染。该地区位于澜沧江同时期裂谷带的南侧或西侧。由于扩张时对西侧板块强烈挤压,形成开放系统的火山岩组合,所以该时期的火山岩为肩弧型。
二、早中三叠世火山岩
赋存于查曲浦组,岩性为灰绿色安山岩、辉石安山岩、英安岩与灰岩、砂岩、板岩互层。此火山岩属肩后盆地拉张型。
三、晚三叠世火山岩
赋存于确哈拉群中,局部地段有流纹岩、安山岩及英安岩,为钙碱系列火山岩组合。它地处怒江裂谷-洋盆环境的南西侧,属于(裂谷)肩弧之构造环境,所以叫肩弧型火山岩为宜。
四、中晚侏罗世火山岩
在马里组局部地段夹流纹岩、安山岩及英安岩;拉贡塘组少数地段如斑戈县布巴日、哈尔麦,有流纹质凝灰岩、安山质凝灰岩、安山岩及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多底沟组局部地区有安山岩、凝灰岩等。皆属钙碱系列的火山岩组合,为中心式火山岩喷发,TiO2含量2.10%~2.70%、K2O含量2%~4.36%,在lgτ-lgδ图解中落在造山带岛弧、陆缘弧区。此时的火山岩也地处怒江扩张的裂谷-洋盆的南西侧,怒江扩张的裂谷及洋盆,必然致使两侧较稳定板块强烈挤压,地壳局部重熔形成岩浆,在软弱处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岩。它不处于岛弧的构造位置,故此时代火山岩属(裂谷)肩弧型火山岩。
五、早白垩世火山岩
火山岩赋存于多尼组、郎山组及桑日群内,火山活动不发育,局部地段可见英安岩、安山岩、流纹岩等。岩石化学特征,w(SiO2)57.88%~73.26%、w(K2O)2.37%~3.80%。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由中性向酸性演化的趋势,w(Al2O3)16.67%~13.34%、w(Fe2O3)7.48%~2.34%、w(MgO)3.36%~0.52%、w(CaO)4.37%~1.06%、w(K2O)2.37%~3.80%。以上岩石属钙碱系列的火山岩。稀土元素总量,安山岩∑REE=124.87×10-6~134.83×10-6,为轻稀土强富集型的向右陡倾的曲线,它们的w(La)/w(Sm)=2.85~6.83、δEu=0.79~0.98。这些都表明陆缘或岛弧稀土特征。lgτ-lgδ图解也是同样结论。喷发环境为海相和海陆交互相,一般以中心式喷发和喷溢为主。
早白垩世火山岩处于同时间扩张的雅鲁藏布江洋盆环境的北侧,此时期还没有形成板块俯冲碰撞,应属肩弧型火山岩。
六、晚白垩世火山岩
竟柱山组夹少量碱性玄武岩、拉斑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玄武岩类w(TiO2)平均为1.10%~2.70%,分属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性系列及碱性系列。英安岩、安山岩、流纹岩都含有标准刚玉分子,显示富铝的特点。在lgτ-lgδ图解中,绝大多数岩石样品的投点都落在造山带(岛弧)火山岩区,少数落在派生的碱性岩区。微量元素的丰度主要是Ti、Sc的丰度与岛弧拉斑玄武岩和安山岩的丰度比较接近。在w(Cr)-w(Y)图解中投点也落在岛弧火山岩范围内。雅鲁藏布江洋盆在晚白垩世时期就出现了沉积混杂岩、蓝片岩,说明向北俯冲、碰撞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包括波密-八宿)板块,所处的构造位置为岛弧环境,与图解的结论一致,故晚白垩世火山岩为岛弧型火山岩。
七、新近纪火山岩
在康托组的底部夹碱性玄武岩,属钾质碱性系列。资料很少,从区域构造而言应为岛弧型火山岩。
㈣ 求波密—八宿—然乌—左贡—芒康的路线,搭什么车什么价钱,路上有什么景点,停留的景点和有什么好旅馆
这段路线可以搭便车。不用花钱
波密西端有国际青旅,然乌也有很多青年旅社。
主要景点:波密有通往墨脱的公路,然乌有然乌湖,芒康有芒康盐井
建议:在芒康、然乌、波密停留。八宿和左贡不宜停留。
注意事项:现在芒康至左贡的公路,每天8:00至20:00封路,不能通行(徒步也不允许)。所以必须安排好时间。
㈤ 自驾青藏线三天时间,怎么安排住宿比较安全
你第一次进藏,还带着两个小孩强烈建议不要走青藏线进,因为出了格尔木很快就进入海拔4000海拔,一直到拉萨才会降低到3700米,全程有1000多公里处在海拔4000多米的海拔,很多人都适应不了。
最佳的进藏线路是川藏南线进,青藏线出,这样就可以更容易的适应高原。
具体线路是,先到成都——雅安——康定——理塘——巴塘——芒康——波密——八一——拉萨——当雄——那区——可可西里——格尔木——西宁。
一般住宿大概150元一个晚上,吃全程以川菜为主。
川藏线最新路况信息:
1.成都~康定~新都桥~理塘~巴塘,路况好,柏油路,路面好走。
2.巴塘~芒康,过了金沙江大桥后有30~40公里路况较差,路面颠簸,有塌陷,会车要小心。
3.芒康~邦达~八宿,路况较好,其中邦达~八宿限速,领路条,95公里,2.5个小时走完。
4.八宿~然乌~波密,前面的路好走,距波密30~40公里时,铺沥青路面,时好时坏。
个人总结的高原旅行需要注意的事
1,进藏途中条件艰苦,医疗条件极差,而且很长路段都没有城镇甚至乡村,所以要自备药物。高原气候多变,容易感冒、腹泻,所以感冒药和肠炎药必须带。
2,高原反应,一定要重视。目前市面上抗高原反应的产品有很多,本人十多次进藏用过好几个品牌的产品,对比下来效果最好是氧健能,效果很强大。
4,任何季节去都应该带上羽绒服或者一套厚衣服。海拔越高,风越大,气温越低。西藏有的地方需要办理边防证,比如珠峰大本营,墨脱,阿里等地,建议在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比较方便,也可以到拉萨找旅行社代办。
5,晚上睡觉开窗透气,尽量喝热水,不要剧烈运动,不要感冒。
6自驾进藏头三天建议选择海拔较低的地方休息,避开高海拔,宁可慢点,也得让身体多适应。比如川藏线建议第一天住宿康定,第二天住宿雅江,第三天巴塘,这样避开了新都桥和理塘休息,多点时间在路上玩。(时间紧的看自己情况安排)
7.带小孩进藏的尤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情况。感觉不对劲赶紧往海拔低的地方撤退并就医,大意不得!要多休息。退烧贴,退烧药,温度计必备。(亲自带过一岁多的小孩进藏,深有体会)
8.进藏的路弯多,坡陡,路窄,注意安全,慢点,再慢点。(亲眼看过多起坠入河流或山谷的车祸)
9.虽然有各种潜在危险存在,但也不要过分害怕,只要做好了预防和准备,就放心的去玩,开心的嗨皮。开心才是硬道理。祝一路顺风,旅途愉快!
㈥ 云南昆明-丽江-中甸-稻城-理塘-巴塘-八宿-波密--林芝八一镇-墨脱-拉萨。
墨脱好像只能徒步进去,车不好走的,建议自驾不走这边。
昆明——652km——中甸——225km——稻城——221km——理塘——171km——巴塘——105km——芒康——156km——左贡——201km——八宿——217km——波密——214km——林芝——146km——工布江达——206km——墨竹工卡——78km——拉萨
路况:
昆明出发,沿G56国道西行,到大理,转入214国道(滇藏线),到中甸。
从中甸出发,得荣县城(77公里),离开得荣沿09县道赶往乡城(145公里),路面破损较多,海拔不断攀升。乡城至稻城103公里,油路面。
稻城到理塘很好走,从理塘进入川藏南线(318国道)。
理塘-巴塘为柏油路双向二车道,路况很好。中途翻越海子山。
巴塘-芒康沿着金沙江支流巴楚曲河谷行驶跨金沙江大桥到芒康。
芒康-八宿是这段路中最艰险的,水泥路+土石路并且要翻越很多山,有四个山口超过海拔4500米。
八宿-波密 其中然乌为柏油路,中坝一段路最难走。
波密-林芝道路非常难走,可以说是最艰险的路段,道路两边一面是悬崖一面是江水,道路狭窄多弯路。
工布江达-拉萨双向二车道柏油,中途翻越米拉山口。
㈦ 波密-八宿板块
分布于怒江缝合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八宿班戈、波密通麦等地区,总体走向呈NW向展布。NW向断裂密集成带,后期改造成逆冲推覆构造体系。
波密-八宿板块是《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所称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块(片)的东延部分。本板块又可划分两个Ⅱ级构造单元,即Ⅴ1八宿肩弧-岛弧板片、Ⅴ2波密(裂谷)肩断隆侵入岩(岩浆)弧板片。二者分界线是伯舒拉岭大断裂。总之,该板块受怒江缝合带、澜沧江结合带及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发生发展所制约,形成独特的板块发展史及其特点,现分述如下。
1.八宿肩弧-岛弧板片
位于怒江缝合带至伯舒拉岭大断裂之间。该板片褶皱基底是前震旦纪嘉玉桥群,该群经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形成中压型低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的变质岩类,变质岩构造变形以顺层韧性剪切带和顺层掩卧皱褶为主要特征,其次为尖圆褶皱、手风琴式褶曲、A型皱褶、无根钩状置换构造、残斑构造等。
盖层分布最广。晚三叠世(确哈拉群)构造层为浅海相肩内盆地碎屑岩、碳酸盐岩夹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建造,火山岩为肩弧型。中晚侏罗世(马里组、桑卡拉佣组、拉贡塘组)构造层,为海相肩内盆地碎屑岩、碳酸盐岩夹中酸性火山岩建造,其中的火山岩也为肩弧型火山岩组合。早白垩世(多尼组、郎山组)构造层,为海相肩内盆地碎屑岩夹中酸性火山岩建造,火山岩对雅鲁藏布江早白垩世时期洋盆扩张环境而言属于肩内盆地环境的火山岩喷发。晚白垩世(竟柱山组)构造层,为海相岛弧内盆地碎屑岩类、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建造,火山岩属岛弧型。古近纪(牛堡组)构造层为陆内盆地杂色碎屑岩建造。新近纪(康托组)为陆内盆地碎屑岩、底部基性火山岩建造,火山岩属板内拉张型。
该板片侵入岩体有燕山晚期的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岩、似斑状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为Ⅰ型,构造分类为俯冲型;还有正长花岗岩、似斑状正长花岗岩、正长花岗斑岩,为S型,构造分类为碰撞型花岗岩组合。根据同位素资料,岩体形成时代主要为晚白垩世。从花岗岩而言,该板片在晚白垩世处于岛弧构造环境。
该板片盖层经燕山晚期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低绿片岩相浅变质岩系。
总之,晚三叠世构造层、中晚侏罗世构造层,受怒江裂谷-洋盆环境向南东方向挤压,地壳物质重熔-同熔形成岩浆喷发到地表形成中酸性火山岩,为肩弧构造环境。早白垩世构造层,雅鲁藏布江扩张的洋盆环境向北强烈挤压形成的火山岩,也为肩弧构造环境。而到晚白垩世时期,由于沿雅鲁藏布江向北俯冲,该板片又处于岛弧构造环境,伴随着同时期的Ⅰ型、S型花岗岩大量侵入。古近纪为陆相盆地堆积,新近纪构造层有火山岩喷发,主要为陆内拉张型。
2.波密(裂谷)肩弧后盆地侵入岩弧板片
位于伯舒拉岭断裂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的板片。
该板片褶皱基底为前震旦纪念青唐古拉群,受区域动力热液变质作用形成的中压型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岩类,变质岩内构造变形有无根肠状褶曲构造、复式背向形构造、褶叠层构造、顺层掩卧褶皱、韧性剪切及雁列构造、旋转眼球构造、旋转碎斑构造、云母片岩中多米诺骨牌构造、层间韧性剪切带等,可形成肩断隆样式。
盖层有奥陶-志留纪(桑曲组、东卡组)构造层,主要为浅海相碳酸盐岩夹少量碎屑岩建造。泥盆纪(春节桥组、松宗群)构造层,为浅海相肩后盆地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石炭纪-早二叠世(诺错组、来姑组、洛巴堆组)构造层,为浅海相肩内盆地碎屑岩、碳酸盐岩、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建造。其中火山岩为肩弧型火山岩组合。晚二叠世(蒙拉组)构造层,为浅海相肩后盆地碎屑岩建造。早中三叠世(查曲浦组)构造层,为海相肩后盆地拉张型火山岩、碎屑岩建造。晚三叠世(麦隆岗组)构造层,为海相肩后盆地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中晚侏罗世(却桑温泉组、多底底组)构造层,为海相肩后盆地碎屑岩、碳酸盐岩,局部夹中酸性火山岩建造。早白垩世(桑日群)构造层,为海相肩后盆地中酸性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中酸性火山岩属肩弧型。
岩浆侵入活动在本区较发育,分布面积较广,特别是靠近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及南东侧。总的规律是,在此板片东部及北部靠近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喜马拉雅晚期侵入岩体为主,且规模较大,尤其是二长花岗岩类、花岗闪长岩呈岩基状产出。侵入体岩性复杂,成因类型多样。侵入体有加里东中期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燕山晚期超基性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岩、石英二长斑岩、二长花岗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以上岩体成因类型为Ⅰ型,构造分类为俯冲型花岗岩组合。还有正长花岗岩、似斑状正长花岗岩、正长花岗斑岩,为S型,构造分类属碰撞型花岗岩组合。喜马拉雅晚期侵入岩有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以上花岗岩类为Ⅰ型,构造分类属俯冲型。还有正长花岗岩,为S型和碰撞型,及霓石正长花岗岩为A型,构造分类属造山型。
该板片盖层遭受加里东晚期和燕山晚期的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皆为低绿片岩相之浅变质岩系。
从整个区域而言,念青唐古拉群沿雅鲁藏布江北侧及东侧分布较广。石炭纪—早二叠世形成肩内盆地,在早白垩世时期,雅鲁藏布江为扩张洋盆环境时,而波密板片受到挤压形成肩隆(由老地层组成)。由于后期改造变成肩断隆之构造特征。肩内盆地堆积了早白垩世砂岩、灰岩,伴随着中酸性火山岩喷发。到晚白垩世时期又有大量的燕山晚期Ⅰ、S型花岗岩侵入,本板片又处于岛弧之发展阶段。喜马拉雅晚期该板片也处于岛弧之构造环境,有大量Ⅰ、S型花岗岩及A型花岗岩侵入。也就是说,晚白垩-新近纪侵入活动频繁,分布面积较广,形成了侵入岩弧。
㈧ 西藏自驾游攻略
三大游走川藏线路线,惊艳时光的景观大道
1、川藏南线(318国道)——自然风十足的景观大道,风光最优美的进藏之路
2、川藏大北线——沿途绝美自然景色浓郁人文景观,探讨神秘的藏文化
3、川藏小北线——四姑娘山色达川藏线南线,走遍川藏南北线融合的美景
羊卓雍错图
㈨ 想在西藏波密找工作
波密肯定比八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