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做法 » 烩面和龙须面哪个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烩面和龙须面哪个好吃

发布时间: 2022-04-26 00:15:50

① 龙须面和拉面的区别是什么

关键种类有一般面条、花型面条、手工挂面等;按辅材的种类分是鸡蛋挂面、西红柿挂面、西兰花面条、红萝卜面条、海带丝面条、磷酸氢钙面条等。现阶段,面条已产生正餐型、口味型、营养型、保健型等相互发展趋势的布局。面条因口感好、服用便捷、价格便宜、便于存储,一直是大家钟爱的关键面点之一。面条是以小麦面粉加上盐、碱、水将悬架干躁再切做成一定长短的干面条。

“龙须面”是在我国北方地区传统式口味宴席中式点心种类之一,是以山东省抻面演化出去的精典,距今300很多年的历史时间。龙须面为汉人面点,时兴于北方地区众多地域。是一种又细又长、形近龙须的鲜面条。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有吃龙须面之俗。今已为住户一般食品,长期服用。

伴随着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销售市场的市场竞争,现如今的饮食业界已将龙须面的标准界定为14扣(16384根),并且在出条时也不一样与平常抻面那样简单的抻拉,面艺演出师会在出条的全过程中融进各种各样的舞蹈,鲜面条在老师傅们的手上活了起来,一会儿如引蛇飞舞,抻细后在老师傅的颤动下又如汹涌澎湃,让人赞不绝口。更是以抻至最后一扣,老师傅通常会将面的一端放到地面上,此外一端聚过头上,不断颤动,如飞瀑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展现在顾客眼前,中华民族面点手艺的源远流长被被演出师呈现的酣畅淋漓,让人莫不震撼人心。现阶段有纪录较细的龙须面可抻至20扣以上,数量达到数千万根。

因此面条是干面,而龙须面是手工面条(鲜面),并且龙须面含有演出特性,磨练主厨的基本功。

② 龙须面好吃吗

很好吃呀,我就喜欢吃,而且很有型,看着很有食欲~只是注意煮的时间要短,尤其是和其它食材一块煮,要先把别的料煮得快熟再下面,不然太烂了没有嚼头~~~

③ 烩面怎么做最好吃

河南烩面的做法 烩面配料: 面粉,牛肉(或羊肉),盐,香菜,葱花,豆腐皮丝,海带丝,菠菜,盐,味精,辣椒。 烩面做法: 1.和面,面稍微软一点,最关键的一点,面里要放盐,每半个小时活一次,一共活个3、4次就行了,醒面至少3个小时以上,所以晚上准备吃,上午一定要和面,不然面没劲儿; 2.带骨牛肉(或羊肉)炖汤,汤里只放姜,连盐都不要放,待肉炖差不多烂以后将肉捞出,把骨头、肥肉剔掉,继续放回锅里炖; 3.准备香菜、葱花、豆腐皮丝、海带丝,有人喜欢吃青菜可以准备点菠菜; 4.在开始做之前半个小时,将面全部写成两厘米宽的长条,两面抹油,再醒半个小时; 5.将长条的面甩开,越拉越长,下锅中煮熟,快熟时,将海带、菠菜放入一起煮熟; 6.准备大碗,放入切好的肉、香菜、豆腐皮丝、葱花、盐、味精、辣椒(一定要自己炸得有很多辣椒油的才好吃),再把煮熟的面盛入,然后浇上炖肉的汤,一碗香喷喷的河南烩面就完成了。 羊肉烩面的做法 烩面配料: 普通白面600g(如果用高筋面粉更好),羊骨头(或羊排骨),面碱10g,盐15g,木耳,粉丝,黄花菜,海带。 烩面做法: 1.将面粉600g和10g面碱(就是用拇指食指夹两小搓那么多,要是没有也可不放)、15g盐,用温水和,揉成面团,醒半个小时; 2.把醒好的面擀成长条,切成一片一片的,再拉成窄片,然后抹上油,放置一旁备用; 3.羊骨头或者羊排骨熬成肉汤,木耳发好,粉丝、黄花菜、海带都泡好(这些东西有什么放什么,随便了); 4.烧一锅水,先把面片拉长,再撕成两半,然后放入,切记,不可拉得太细,烩面的口感就在粗粗厚厚的面上,厚度大概有百合那样粗细,面下锅后煮到八成熟捞起; 5.再取一个锅,放几勺肉汤,加入粉丝、木耳、黄花菜、海带等这些煮熟,再把面放进去,煮到完全熟,盛出来随自己的喜好可放些葱花、香菜,羊肉烩面即成,最好是配上糖蒜和过了油的辣椒吃。 什锦烩面的做法 烩面配料: 面粉,碱,猪腿肉,火腿,猪肚,鸡肉,鲜笋,香菇,黄花,木耳,鸡蛋,葱花,胡椒粉,甜面酱,淀粉,盐,味精,熟猪油。 烩面做法: 1.在面粉内加入碱和清水,反复揉匀,擀成面皮,越薄越好,再切成菱形片,撒上淀粉待用; 2.将猪腿肉、火腿、猪肚、鸡肉、鲜笋、香菇都切成菱形薄片,黄花切成段,木耳撕成片,鸡蛋打散后加盐搅匀后待用; 3.炒锅置旺火上,加适量清水烧沸,下面片煮至断生捞起; 4.锅内放入熟猪油,甜面酱炒,然后下肉片,随即加火腿、猪肚、鲜笋、黄花、香菇、鸡汤、鸡肉烧开后,再加盐、酱油、木耳、姜末; 5.第二次开时下入面片,烩煮入味后淋入蛋浆搅匀,起锅放入味精、胡椒粉、葱花,什锦烩面即成。[吃地带] 本面特点: 味极鲜美,营养丰富。 虾仁烩面的做法 烩面配料: 龙须面(干)250克,虾仁150克,笋肉100克,蛋清半只,青豆15克,葱5克,姜3克,鸡汤750克,生粉3克,黄酒、精盐、熟猪油、胡椒粉、味精各适量。 烩面做法: 1.虾仁加精盐、少许水浸片刻,轻拌几下,用清水冲净,取干布吸去水分,加上打匀的蛋清、少许精盐、生粉拌和,至蛋粉糊紧裹虾仁,笋肉切丁; 2.水1000克烧沸,撒入龙须面,一面煮,一面挑散,见泛玉白色,迅速捞起,用冷水冲凉,盘放于箩内; 3.锅内加熟猪油50克烧至四成热,入姜丝爆片刻,倒入虾仁,随即用筷子拨散,见泛白立即盛起沥油,余油中倒入笋丁煸透,入青豆炒至色翠绿,盛起; 4.锅内加进鸡汤,待沸以精盐、熟猪油、味精调味,散入煮面条,烹上黄酒,加盖焖煮10分钟,加入笋丁、虾仁、青豆略焖,淋上熟猪油,撒些葱末,连锅上桌,虾仁烩面即成。 本面特点: 面条软和,清鲜而入味。因连锅上桌又名锅面。

④ 烩面跟拉面有什么不同啊

我不喜欢吃拉面,我真吃不惯拉面,拉面有一种怪味

⑤ 烩面和面条有什么区别,那种面比较好吃

烩面 特点:汤鲜味美面劲道
烩面按配料不同可分为: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等。
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城市工作节奏加快,烩面已成为中原地区有口皆碑的佳肴,经营羊肉烩面的饭店林林总总,遍布华街冷巷,乡镇、农村也陆陆续续开起了大大小小的烩面馆。更有不少家庭把烩面当作主食,隔三差五来一顿,香喷喷、热乎乎,回味无穷。
烩面按是否带汤可分为:汤面和捞面两种。 面条,是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和成面团,之后或者压或擀制成片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的一种食品。 面条的种类: 北京的炸酱面、龙须面;
山东的福山拉面;
济南的打卤面;
蓬莱的小面;
河南的烩面,糊涂面条,手工面叶,浆面条,捞面,炝锅面,卤面(俗称蒸面条)等;
贵州的肠旺面;
岐山的臊子面;
山西的刀削面;
兰州的清汤牛肉面(兰州拉面);
武汉的热干面;
四川的担担面;
上海的阳春面;
广州的馄饨面(有馄饨、面线合成);
香港的捞面(不同于北方捞面)、车仔面、虾子面等;
台湾的担仔面、牛肉面等。
安徽的板面
河北的龙须面、劲面王。
北方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以其为主食,南方多用其作早点。米粉,米线和河粉也是面条的种类。
个人比较喜欢吃面条。

⑥ 河南什么小吃最好吃

1 烩面

烩面是河南汉族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烩面按配料不同可分为: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

2 五香兔肉

是河南开封着名的汉族小吃,属于野味。许多外地游客品尝后都会赞不绝口。此菜色泽红亮,肉质软烂,卤制精良,工艺独特,香味扑鼻,无草腥味,咸香发脆留味绵长。一般选用1.5公斤以上的野兔制作。

3 道口烧鸡

道口烧鸡是特色传统名菜之一,由河南省滑县道口镇“义兴张”世家烧鸡店所制。道口烧鸡,用多种名贵中药,辅之陈年老汤,其成品烧鸡色泽鲜艳,形如元宝,口衔瑞蚨。极具食疗和保健功能。

4 逍遥镇胡辣汤

胡辣汤,又名糊辣汤,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汤类食品。常见于街上的早点摊点,其特点是微辣,营养丰富,味道上口,十分适合配合其它早点进餐。胡辣汤主要起源于河南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的“逍遥镇胡辣汤”和漯河市舞阳县北...。

5 濮阳大肉壮馍

壮馍,壮者也。有民谚为证“上面烘,下面烧,女人吃了不撒娇,男爷们吃了好杠腰”。壮馍是干粮中巨无霸,其“味”之香、其“劲”之足,非亲口品尝,难知滋味,真是越嚼越香,越香越嚼,而且香在口里,美在心里。

6 花生糕

花生糕是河南省开封地区地方传统名特产。花生糕是古代宫廷膳食,源于宋朝,后经元、明、清三个朝代600余年,流传至今。花生糕以精选花生仁为主料,辅以白糖、饴糖等,经过熬糖、拨糖、垫花生面,刀切成形等工序制成。

7 开封小笼灌汤包

开封小笼灌汤包是河南省开封市一道着名地方风味小吃。已有百年历史,创始人是黄继善。现有国营第一楼包子铺经营,是着名风味面点。小笼灌汤包皮薄馅大,灌汤流油,成品出笼后提起来像灯笼,放下去像菊花,小巧玲玲。开封人吃灌汤包子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先开窗,后喝汤,再满口香"

8 馓子

馓子是河南很常见的一种油炸食品,很细很长,焦黄酥脆,格外馋人。河南南的馓子俗称“细馓子”,说来颇有历史:“细馓子系钟兴和所创制。钟在历下区钟楼寺街为摊商,制售馓子三十余年,技艺精良,有独特风味,甚为消费者所喜爱。”(《中国名吃谱》)如此看来,馓子在河南已有不短的时间。以前,由于生活水平较低,馓子并非是谁想吃就吃得起的,尤其是贫苦人家很少舍得买馓子,所以平常百姓吃馓子会当作一件很大的事,不像现在拿着就吃,而是有着约定俗成的程式。这程式就是要与马蹄烧饼配套夹着吃,或放在甜沫或粥内泡着吃。

9 油馍头

油馍头是河南地方汉族传统面食小吃,有的叫面托 有的叫老鸹头。搭配胡辣汤最好。

10 太康肘子

太康肘子是享誉中原的风味名吃,用料为上等猪肘,辅以特制名贵材料和独特制作工序,特点“肥而不腻、色泽鲜亮、浓香怡人、酥烂可口。”被誉为“天下美味之大成”而驰名中原。正宗“肘子”,唯有“宋记”。宋记“太康肘子”唯一正宗。创始人为宋友华先生,故品牌名为“宋记”。

⑦ 中国的四大名面是那几个啊

是山西的刀削面、四川担担面、山东伊府面、武汉热干面。

1、刀削面是山西面食文化的招牌,堪称“天下一绝”,有数百年的历史。“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不愧为面食之乡。”这是日本友人明星食品珠式会社长卜厚昌先生考察山西面食后说的一句赞誉。自古以来,山西面食就以品种多样和养生健身而着称于世。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据可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2、担担面成菜后,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2013年,担担面入选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首次评选的“中国十大名面条”。

3、伊府面简称“伊面”,是一种油炸的鸡蛋面,为中国着名传统面食之一,源于中原开封,后传入广东、福建、苏州等地。

它以鸡蛋面条先煮熟再油炸,可贮存起来,饥饿时下水一煮即可吃,面色泽金黄,面条爽滑,汤浓味鲜,可加不同配料,炒制成不同风味的伊府面。

4、热干面(Hot dry noodles)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湖北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种做法。通常以油、盐、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细香葱、大蒜子、辣萝卜丁,卤水汁、生抽为辅助材料。其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由于热量高,也可以当作主食,营养早餐,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

(7)烩面和龙须面哪个好吃扩展阅读

热干面营养价值:

1、富含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储存和提供热能,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节约蛋白质;解毒,增强肠道功能。

2、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3、其他功效:补充营养。

⑧ 河南名吃十大排行榜是怎样的

有开封小笼包、信阳板鸭、滑县道口烧鸡、郑州烩面、潢川贡面、西华逍遥胡辣汤、薛湖牛肉水煎包、偃师银条、开封桶子鸡、洛阳牡丹燕菜等。

1、开封小笼包

开封小笼包是河南开封地区特色传统名点之一,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开封小笼包子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采用猪后腿的瘦肉为馅,精粉为皮,爆火蒸制而成。

其特点是:外形美观,小巧玲珑,皮薄馅多,灌汤流油,味道鲜美,清香利口,还被人说为“放下像菊花,提起像灯笼”这样一种称法。

4、郑州烩面

郑州烩面是河南面食的代表作之一,口感劲道。也是河南的三大小吃之一。郑州烩面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烩面之香,功夫在于汤,汤是由小山羊肉和腿骨熬成的,加入党参、当归、黄芪、白芷、枸杞等中药熬上一天,既去了羊肉的膻气,又消减了羊肉的火气,十分滋补。

舀上几勺高汤,把新鲜烩面和少许红薯粉直接放入高汤中煮,烩面盈润如百合瓣,外滑内韧,汤的鲜味细细渗透进面里,鲜香扑鼻;

加上几块羊肉,配以枸杞、黄花菜、木耳、鹌鹑蛋等。上桌时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鲜。把面一小段一小段咬下,喝口汤,夹片羊肉,色、香、味足了。

5、潢川贡面

潢川空心贡面又称光州贡面,历史悠久,相传创制于唐朝,距今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曾为历代朝廷贡品。

潢川空心贡面选用优质小麦粉,芝麻油、精盐等,经传统手工工艺百遍揉和制成,富含人体所需多种营养,具有条细如丝,心似管状,筋通爽口,耐煮不粘,久不粘汤等特性。

其绝妙之处是每根贡面虽细,但皆有微孔,心似管状,工艺精巧,素有“长素面、长亲面、龙凤面”等美称。

⑨ 为什么面馆没有用龙须面

给龙须面太细了,一煮就容易烂吧!
第一个,炖好的肉汤不能再添加其他东西。炖好的肉汤,类似于粮食酿造的酒,由于里面形成鲜香的物质丰富,就表现得极具特性。特别是在外来物质加入时,就会显得性质很不稳定也很脆弱,调稀调稠都会破坏肉汤里的原有结构,味道随之发生变化。譬如加水冲淡,或者继续熬浓。就汤下面更是直接改变了肉汤,生面熟化过程中吸水,还释放出面粉味道,更有干面粉混淆到汤里,让肉汤的实际浓度加大,味道大变不说,吃着不腻人才怪。

第二个,接着上面的。面条水煮过程中,淀粉熟化要吸收水分,还要释放出面粉的味道,防粘连的干面粉也会糊化在汤里。如果是原汤面就正好,原汤原食,要的就是面条的本味。可是肉汤面就不行了,所以要单独的煮面,再与肉汤合作才成。

第三个,就汤煮面也不是不行,但要满足不改变肉汤品质的要求。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做到。这就是“宽汤下面”,汤很多,面很少,适合单独煮一碗的。譬如面馆那么大的碗,差不多1000ml的容量。下这样一碗面,800ml的原汤,煮100mg的面,基本不会影响到汤的品质,煮出来最是好吃。过去最早的郑州烩面就是这样煮法,一碗一煮,原汤下面,也叫小锅面,所以好吃,才0.4元一大碗。如今没人做了,太耗肉汤,不是面馆舍不得,实在是来不及那样做,否则汤都炖不过来。

根据上面的分析,得出三点结论:面馆不会原汤煮面。舍不得。家里也不要原汤煮面。除非人少。真要想做了,一定宽汤下面,而且肉汤只能用一次,喝不完就要倒掉,不能再次使用。

⑩ 哪个地方的面条最好吃

全国各地对面的做法不尽一致,各地群众的喜好也不尽相同,很难说什么面最好吃,楼主喜甜喜辣回答者无从得知,所以给你【中国各地50种面条】博览,^_^ 花样做法齐全,自己挑吧~

01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具有3000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周代。制作时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黄花、木耳,烹汤浇面而成。岐山臊子面以“薄、盘、光、酸、辣、香、煎、稀、汪”的特点而闻名遐迩。

02 杨凌蘸水面

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杨凌蘸水面的面和汤是分开的,吃的时候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拉到碗里的汤中,然后夹着面条一口一口地咬着吃。

03 鲍鱼翅面

面中溶入鲍鱼翅粉、鸡蛋,面体通透、筋道,营养丰富。

04 biang(音)biang(音)面

biang(音)biang(音)面流传千年,久负盛名。面“筋、光、香”,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与面共同翻炒,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是很地道的秦地风味。

05 户县摆汤面

有点像过桥米线。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汤,越是陈年的越好,黑黑的酱油色,上面漂满切碎的韭菜叶。吃时,夹一小箸面条,放入汤里摆一摆,然后再吃,故名“摆汤面”。

06 蒜蘸面

一小碗干辣椒面、切好的蒜瓣、浇上煮沸的油,吱拉一声,金黄色的油层慢慢盖住辣椒面,碗边浮起油沫,然后加些陈醋和少许盐,宽大的面条捞出来倒进一个大碗里,放入青菜即成一碗蘸着蒜汤,酸辣鲜香的蒜蘸面。

07 华县洋芋面

源自于华县的一种民间面食。

08 荞面

陕西名小吃之一,已有600年的历史。尤以陕北、韩城、 西安 校场门白荞面最为有名。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做,一般凉食,亦可加羊肉臊子热吃。特点是清香利口、条红筋韧。

09 关中凉面

多味调和,清爽利口,面条有筋力,为夏季佳品。

10 蓝田面

是一道用料考究、独具特色,已有千年历史的风味面食。初以荞麦面为面料,配以熟羊肉、葱花及茴香、八角、辣椒、花椒、胡椒等熬制的羊肉汤,吃起来香而不腻,味道鲜美。

11 宫廷罐罐面

罐罐面又称寿面,流传此面是唐朝宫廷宴品,是专为皇帝和杨贵妃特制的。配料经过切、碾、滤、烘、炒、爆等工艺。面色感鲜艳、气味香醇、面筋汤浓、无腥不腻。

12 田庄羊肉面

羊肉面是田庄的一大饮食特色,到田庄不吃羊肉面就如同到西安没有吃羊肉泡馍。纯纯的羊肉汤、地道的田庄手工面,热气、香气、辛辣气扑面而来。

13 韩城羊肉糊卜

讲究的是原汁原汤。先将蒜片、辣椒面、香菜略炒,再下羊肉片,加肉汤。最后放入切好的面饼丝,出锅前浇入辣椒油,再烹以香醋。一丝一丝,甚有嚼头。

14 礼泉烙面

烙面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 方便食品 。烧一锅开水,将面盛在碗中,反复用开水浇之,称之为“泖”。然后调上佐料,即可食用,佐料的调配比较独特,用上等的猪油调和辣椒面,配以葱花、韭叶、盐及当地酿造的香醋,可加汤食用,亦可干吃。

15 春节臊子面

陕西当地别具一格的春节食品。

16 卤肉菠菜面

将卤制的肉品加入菠菜面中,别具特色。

17 扯面

扯面是关中地区的传统面食小吃,陕西八大怪之一,宽如裤带。用烧热的油泼后搅拌食之,其特点是色泽协调、光滑柔韧、淡雅清香。

18 油泼面

手工擀制的又粗又宽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先配上葱花、肉丝、花椒粉、盐等配料,再撒上一层厚厚的辣椒面,滚沸的油锅里舀出几乎一勺花生油,猛地浇泼在辣椒面及面条上。面条经油泼烫,表皮焦黄,食时焦辣香脆柔韧兼而有之。

19 西红柿 鸡蛋面

西红柿与鸡蛋炒熟,浇到煮熟的面条上,红艳多汁,味道鲜美。

亦称“细长面”,特点是“薄、光、煎、稀、汪、酸、辣、香”。柔软耐嚼,汤香扑鼻,做法精细,别具一格。

21刀削面

以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22西府干拌面

把面条放进沸水锅烫热后捞出,用好的酱油,加上猪油,不用汤,拌以醋、花生酱等调味品,特色:香辣多味。

23韩城大刀面

大刀面全在技术,使用传统大刀,切时右手提刀,左手按面,边提边落,案随刀响,刀随手移,面搓成絮,木杠压,成硬块,擀成一毫米薄厚,叠起成半圆形。面切细如丝,水开下锅,两滚即熟。

24翡翠面

即菠菜面,绿色的面条辅以笋丝、鸡丝、火腿、青菜等彩色“浇头”,色彩鲜艳,味道可口。

25捞面

捞面是北方常见的大众面食,用杠子压成一尺宽的长幅面片,叠起来用刀切成细条。煮熟后辅以炒虾仁、溜鱼片、焦炒面筋等。

26菜面

菜面是地道的“素面”。面条煮熟后过冷开水、沥干,用适量熟油拌匀,放于大盘中,拌以时蔬菜品,辅以各种佐料。

27乾县浇汤面

前锅下面,后锅调汤。在凉水里冰一冰,更光更筋,口感更好。之后放入加了臊子的滚汤。

28 龙须面

龙须面是传统风味筵席面点品种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面细如发丝,犹如交织在一起的龙须,故名龙须面。

29烩面

烩面特点是碗大、面筋、肉烂、汤醇、味美,以羊肉烩面最为正宗。

30炒面

以瘦肉、冬笋、香菇为配料,切成丝炒过,放入上等手工面条炒熟,口味独特。

31旗花面

“旗花面”也有叫“奇花面”的。因面上五颜六色似花非花,故曰“奇花面”;也有叫“七花面”的,因它所用的鸡蛋花、葱花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样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故得名“旗花面”。

32腊八面

用八种蔬菜和肉制成臊子,包括豆腐、胡萝卜、白萝卜、核桃、花生米、莲子等,与面同煮。

33苞谷糁面

细包谷糁稀饭中下入韭菜叶宽、长10厘米的面,炒葱花、调辣子即可,为了正宗起见千万别放醋。

34拌汤面

汤和面各占一半(菜一般是:豆腐、红白萝卜、黄花、 木耳 、肉、韭菜、 西红柿 、菠菜)。

35耀州疙瘩面

将面擀成挂面粗细,煮熟放入凉水中,用筷子将面卷成圆团形,即成疙瘩面。放入臊子汤、辣椒油、蒜泥即可食用。

36箸头面

细细的“箸头面”,碗内放入盐、酱油、醋,再捞入面条,放少许青菜在上面。

37耀州蘑菇窝窝面

将加入鸡蛋和好的面切成筷子粗细的条,再切成方丁,用筷子将面丁掀成窝形。备料包括蘑菇、核桃仁、海参、鱿鱼等。

38蕞面

擀好的面,切韭菜叶宽,长10厘米;菠菜、豆腐、蒜苗炒熟,倒入下好面的锅内。

39耀州咸汤面

面条拌油,各种调料如盐、辣子,放入汤锅,煮沸化开。食用时将汤浇在面上,放葱、姜、豆腐丝。

40 汉中梆梆面

汉中风味食品,将很薄的面片切成1-3厘米宽的面条。汤里加酱油、醋、盐、辣椒油、胡椒粉、葱花,最后加少许猪油。

41合阳页面

制作页面和煎饼相同,食用时调入盐、五香粉、醋、麻辣油、韭菜、蒜苗,淋入熟猪油。

42猴头面

将面条扯成小手指粗的长条,揪成三角形的面片,形状像猴头。

43定边荞剁面

将荞麦面粉和成面团,擀成薄饼,用专用剁刀(月牙形、长约一尺、两端有柄,双手操作)剁成韭叶宽的长条,再将羊汤浇入即可。

44麟游血条面

用猪血将面粉和成团,在擀好的面条上抹一层猪油,折叠、切成细条,蒸熟,剁好臊子(肉丁、菠菜、豆腐、生姜)拌入即可。

45彬州御面

彬州地方风味特色,也称“玉面”,因其色亮如玉而着称。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

46澄城手撕面

面和好后,不用擀、不用切,只用手来撕,然后配以各种汤料,面筋道,口感好。

47 安康杂粮浆水面

以浆水为汤汁,以杂粮做面条,先将手工擀制的长面煮熟,凉开水浸过,盛入碗内,浇上炝过油的葱花、花椒水,调入辣椒油、撒上香菜末即成。

48拨刀面

所有面都是同时下锅,因此一样筋道。所用的面使用新麦面,因此具有浓厚的麦香味。

49扶风涎水面

一锅盛汤,一锅煮面。汤是葱花鸡蛋豆皮海带香菜蘑菇臊子汤,面条薄筋光滑,浇上热气腾腾的煎汤,吃过面条的汤再倒进锅里加热,因此称涎水面。

50大荔炉齿面

因其形似炉而得名,原料有面粉、五花猪肉、笋瓜、油炸豆腐等21种,经和面、制炉齿面、制卤、煮熟调味等工序,可谓选料严格,配料多样、工艺精细、面条柔韧光润,臊子香辣味浓,诱人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