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做法 » 清平鸡哪个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清平鸡哪个好吃

发布时间: 2022-04-19 06:23:21

① 广西白切鸡和广州白切鸡哪个正宗好吃

广西白切鸡最正宗,因为广东的大部分活禽和猪羊以前都是广西供应,白切鸡其实发源于广西,就像是内蒙古烤全羊那样,新疆人也模仿他们。白切鸡一定使用三黄鸡,三黄鸡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而广东没有三黄鸡,就像荔枝龙眼那样,到了广西柳州以上地方和广东韶关一带,荔枝龙眼没有一个可以生存。三黄鸡也是,出了广西全境和广东湛江(法国叫做广州湾),广东肇庆(广西人那边叫做梧州东部,广州话粤语发源于广西梧州)基本三黄鸡不再存在,如中山市区的石岐杂,是一种大种鸡和那种大白鸡差不多,做不了白切鸡,所以,广西白切鸡最正宗。

白切鸡一般要三黄土鸡,也就是阉鸡,一年左右,五六斤连毛就可以了,大了点也行,最好不能超过8斤。然后宰杀,必须放干全身血液,另外,除毛,除去内脏和喉管。全鸡浸入热水中(不需要其他所谓的骨汤,那些是改进胡乱加入的),一般是浸入十来分钟(主要是看成熟度,一般是全身变成金黄色淡黄色就行了),浸入热水几分钟然后拉出来,等到着冷了再浸入热汤中,然后浸入5-7次。不能超过一个小时,然后放点花生油抹上全身,挂着自然冷却。然后再放入冰水中(一般冷却后一个小时就可以了)
然后是汁水,我们这边直接用蒜蓉磨成干粉然后是熟油一点盐就可以作为蘸汁。放些香菜在三黄鸡肉上即可。(斩掉脚和头也可以,反正要点刀工)

② 怎样识别正宗的清远鸡

清远麻鸡,俗称清远鸡,又称文武鸡,品质特优,享誉千年。蒸、焖、炖、炒、烤、煮均可成为上肴,烹饪后香飘九巷,令人食指大动,是全国十大名鸡之首,肉质特优,已被列入国家级品种资源保护项目。广东着名传统白切鸡“清平鸡”、“佛宾清香鸡”等均指定采用正宗清远鸡,广东省人大、政协“两会”餐宴专门指定清远鸡。

目前,清远市周边地区甚至外省的不少养殖商用杂交麻鸡饲养80多天,体重3市斤,然后打着“清远鸡”招牌上市,除了毛色相似,其肉质与正宗的“清远鸡”有天渊之别。

怎样识别清远鸡?较专业的识别方法是从鸡的本身来识别。清远麻鸡母鸡背羽点缀着远数芝麻样斑点而得名,属小型优质肉用鸡种,外貌特征为“一楔、二细、三麻身”。“一楔”指体型像楔形,前躯紧凑,后躯圆大;“二细”指头细与脚细、脚短;“三麻身”指母鸡背羽主要有黄麻、褐麻、棕麻三种颜色。放养天龄为160-180天,体重1.1-1.4公斤。

第三是选择可信度比较高的相关清远鸡公司的产品。

③ 哪种鸡最好吃

哪种鸡最好吃鸡的种类繁多,品种达到几百种,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有:芦花、三黄、山鸡,土鸡蛋鸡、乌鸡等。那么什么品种的鸡最好吃?下面小编就介绍几种常见品种的鸡,看看哪种鸡最有营养。
乌鸡

乌鸡又称武山鸡、竹丝鸡、乌骨鸡(Gallus domesticus),是一种杂食家养鸟。它源自于中国的江西省的泰和县武山。在那儿,它已被饲养超过2,000年的历史。它们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细嫩。至于药用和食疗作用,更是普通鸡所不能相比的,被人们称作“名贵食疗珍禽”。美国把它唤为光滑的矮脚鸡,乌鸡长得矮,有小小的头及短短的颈项。经过进化及繁殖分布,现在,在很多国家都有它的行踪。它们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由于饲养的环境不同,乌鸡的特征也有所不同,有白羽黑骨,黑羽黑骨,黑骨黑肉,白肉黑骨等等。乌鸡羽毛的颜色也随着饲养方式变得更多种。除了原本的白色,现在则有黑、蓝、暗黄色、灰以及棕色。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泰和是中国乌鸡之乡,其正宗产地在泰和县武山汪陂涂村。灵秀的山水,哺育了泰和乌鸡这一家禽珍品。泰和乌鸡体型娇小玲珑,外观有十大特征,即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乌皮、乌骨、乌肉、毛脚、五抓。它集药用、滋补、观赏于一体。为历代皇宫贡品。经检测含有19种氨基酸,27种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美容、防癌三大功效。全县乌鸡年饲养量稳定在2000万羽。【乌鸡的做法大全>>】
芦花鸡

芦花鸡是优质鸡,原产山东汶上县,体型椭圆而大,单冠。在我国的斑纹洛克称为芦花鸡,羽毛黑白相间,公鸡斑纹白色宽于黑色,母鸡斑纹宽狭一致公鸡体重约4.5公斤,母鸡3.5公斤。生长快,肉质好,易肥育。产蛋较多,年产蛋180~200个,蛋重50~60克、壳红褚色。
特性一:生长期为4-6个月,雄鸡体重为2.5kg左右,雌鸡体重为2kg左右。
特性二:生长阶段的饲养划分,化分为几个阶段:
(1)育雏饲养阶段,从出壳到前二十天,该二十天内饲养饲料均为膨化饲料,无膨化饲料之地最好将饲料烫熟,凉干投喂,以减少肠道疾病。
(2)初育成饲养阶段,从育雏饲养阶段完成到后二十天内,该二十天里饲养阶段内可添加20%的青饲料(即白菜、南瓜、胡萝卜、芹菜

④ 什么鸡最好吃

这个是根据个人口味来定的。

乌鸡

乌鸡又称武山鸡、竹丝鸡、乌骨鸡(Gallus domesticus),是一种杂食家养鸟。它源自于中国的江西省的泰和县武山。在那儿,它已被饲养超过2,000年的历史。它们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细嫩。至于药用和食疗作用,更是普通鸡所不能相比的,被人们称作“名贵食疗珍禽”。美国把它唤为光滑的矮脚鸡,乌鸡长得矮,有小小的头及短短的颈项。经过进化及繁殖分布,现在,在很多国家都有它的行踪。它们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由于饲养的环境不同,乌鸡的特征也有所不同,有白羽黑骨,黑羽黑骨,黑骨黑肉,白肉黑骨等等。乌鸡羽毛的颜色也随着饲养方式变得更多种。除了原本的白色,现在则有黑、蓝、暗黄色、灰以及棕色。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泰和是中国乌鸡之乡,其正宗产地在泰和县武山汪陂涂村。灵秀的山水,哺育了泰和乌鸡这一家禽珍品。泰和乌鸡体型娇小玲珑,外观有十大特征,即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乌皮、乌骨、乌肉、毛脚、五抓。它集药用、滋补、观赏于一体。为历代皇宫贡品。经检测含有19种氨基酸,27种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美容、防癌三大功效。全县乌鸡年饲养量稳定在2000万羽。

芦花鸡

芦花鸡是优质鸡,原产山东汶上县,体型椭圆而大,单冠。在我国的斑纹洛克称为芦花鸡,羽毛黑白相间,公鸡斑纹白色宽于黑色,母鸡斑纹宽狭一致公鸡体重约4.5公斤,母鸡3.5公斤。生长快,肉质好,易肥育。产蛋较多,年产蛋180~200个,蛋重50~60克、壳红褚色

特性一:生长期为4-6个月,雄鸡体重为2.5kg左右,雌鸡体重为2kg左右。

特性二:生长阶段的饲养划分,化分为几个阶段:

(1)育雏饲养阶段,从出壳到前二十天,该二十天内饲养饲料均为膨化饲料,无膨化饲料之地最好将饲料烫熟,凉干投喂,以减少肠道疾病。

(2)初育成饲养阶段,从育雏饲养阶段完成到后二十天内,该二十天里饲养阶段内可添加20%的青饲料(即白菜、南瓜、胡萝卜、芹菜、西葫芦等、人可食用的蔬菜均可作为该鸡食用的青饲料,和玉米面等杂粮粉碎拌合投喂),各种蔬菜含大量的维生素及各种营养成份,使芦花鸡美味可食性大大增加,又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3)育成期饲养阶段,从初育成饲养阶段后三个月内,该生成期各种青饲料的添加量可达到45%左右。注意拌料的湿度要掌握好,抓在手里不散不滴水即可。产蛋期青饲料减至35%左右较为科学。

特性三:芦花鸡食物链非常广,山间的野草鲜花、树叶草根、草籽树果、飞蛾昆虫、蝇蛆、蚯蚓、昆虫等等均可成为该鸡的食物链。

特性四:芦花鸡从小活动量大、攀登能力强、飞行距离长。因此,该鸡的抗病能力强,体态健美、肌肉发达,该品种鸡肉质紧凑、细腻而筋道。

特性五:芦花鸡认巢性非常强,不管白天游食多远,夕阳西下时,均回巢上架歇息。因此,很适合不同地方区域(平原、丘陵、草原、山地等)的散放饲养。

柴鸡

柴鸡肉质坚韧,腿纤细,似干柴,又常栖息于柴禾之上,故名柴鸡柴鸡具有耐粗饲、适应性、觅食性、遗传性能稳定、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公鸡6月龄平均体重为2公斤,母鸡为1.5公斤;性成熟为6.5个月,8月龄开产;600日龄产蛋量180~210个(7~9公斤),平均蛋重40--42克,蛋壳颜色多为白色、浅褐色;其蛋黄比例大且颜色发黄,蛋清黏稠,色泽鲜艳。

贵妃鸡

贵妃鸡又名贵妇鸡,原产英国皇室,其头戴凤冠,身披黑白花羽,天生丽质,被英国皇室定名为“贵妃鸡”,专供宫廷玩赏和御用,并禁止民间饲养。其集观赏、美食、滋补于一身,野味浓,营养丰富,其肉质细嫩,油而不腻,美味可口,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10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被称为抗癌之王的硒和锌的含量是普通禽类的3—5倍,是当代最为理想的食疗珍禽,被誉为“益智肉”、“美容肉”、“益寿肉”。各地口服液厂利用它的提取液制成高品质的保健品,能立即见效,作用持久,极为畅销,如今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鸡肉看起来虽然没有多少肉,而且没多大价值,但是在软骨或骨头中,可摄取动物胶的结合组织,是含有大量的成胶原及弹性蛋白的,对于血管、皮肤及内脏颇具效果。翅膀内所含大量的维生素A,远超过青椒。烹调翅膀肉时,应以慢火烧煮,才能发出香浓的味道,而成胶原等有效的成分,也必须以长时间烧煮才可溶化。其表面所产生疙瘩般的小颗粒,有许多人因而不敢吃。单拨去皮后小孩也比较喜欢吃。鸡翅含有多量可强健血管及皮肤的成胶原及弹性蛋白等,对于血管、皮肤及内脏颇具效果。翅膀内所含大量的维生素A,远超过青椒。对视力、生长、上皮组织及骨骼的发育、精子的生成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都是必需的。鸡翅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强腰健胃等功效。尤其适合老年人和儿童、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患有热毒疖肿、高血压、血脂偏高、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忌食。

三黄鸡

身羽毛黄色密布,公鸡颈羽呈金黄色,主翼羽红夹杂黑色,尾羽为黑色,母鸡主翼羽半黄半黑,尾羽为黑色,颈羽夹杂斑点状黑灰色羽毛。喙为黄色,单冠,公鸡冠较高,冠齿5~7个。冠与肉垂呈鲜红色,眼睑薄,虹彩呈桔黄色,耳色淡黄。胫、爪呈黄色,无羽毛。体型紧凑,体态匀称,小巧玲珑,背平直,翅紧贴,尾羽高翘,状如“元宝”。头大小适中。

成年体重(22周龄):公鸡:1600~1800g,母鸡:1250~1400g;开产日龄:130~150日龄。开产体重:1150~1200g。蛋重:42~46g。500日龄产蛋数:180~200枚。公母配比:1:12~15。受精率为88%~91%;受精蛋孵化率为90%~93%。屠宰率为88.5%;全净膛率为65%,腿肌率为25.0%,胸肌率18.8%。而现在所称的三黄鸡,不是特指某一个品种,而是指黄羽优质肉鸡的统称。这类鸡包括很多品种,分布也很广,广东主要有三黄胡须鸡、清远麻鸡、杏花鸡、中山沙栏鸡、阳山鸡、文昌鸡、怀乡鸡。上海的浦东鸡、浙江的肖山鸡、北京油鸡、福建莆田鸡、山东寿光鸡等。这些三黄鸡深受国内市场和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消费者欢迎。然而从羽色来看是不一致的,有淡黄、金黄、红黄、棕黄、褐黄、以及麻黄、麻褐色等;脚色、喙色和皮肤颜色也不相同;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均有差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的增加,对肉鸡需要量增大,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养鸡科技人员根据现代遗传育种原理和技术,积极开展了培育和繁育三黄鸡。自从广东从香港引进石岐杂鸡之后,使肉鸡业生产迅速发展,三黄鸡数量增加,目前广东省三黄鸡按其生产性能和体型大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1)广东地方良种场,俗称土种鸡。

(2)石岐杂、粤黄鸡为代表的优质型“仿土”黄鸡。

(3)以石岐杂鸡为基础经改良,其生长速度较快,俗称“中快型”三黄鸡。

(4)以粤黄“882”为代表的体型大、生长速度快、含有一定肉用仔鸡品种血缘的“快大型”三黄鸡。这些三黄鸡不但保持传统三黄鸡的优质风味,而且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产肉和产蛋量均提高了。

清远麻鸡

原产于广东省清远县(现清远市)。因母鸡背侧羽毛有细小黑色斑点,故称麻鸡。它以体型小、皮下和肌间脂肪发达、皮薄骨软而着名,素为我国活鸡出口的小型肉用名产鸡之一。体型特征可概括为“一楔”、“二细”、三麻身”。“一楔”指母鸡体型象楔形,前躯紧凑,后躯圆大,“二细”指头细、脚细;“三麻身”指母鸡背羽面主要有麻黄、麻棕、麻褐三种颜色。公鸡颈部长短适中,头颈、背部的羽金黄色,胸羽、腹羽、尾羽及主翼羽黑色,肩羽、蓑羽枣红色。母鸡颈长短适中,头部和颈前三分之一的羽毛呈深黄色。背部羽毛分黄、棕、褐三色,有黑色斑点,形成麻黄、麻棕、麻褐三种。单冠直立。胫趾短细、呈黄色。成年体重公鸡为2180克,母鸡为1750克。屠宰测定:6月龄母鸡半净膛为85%,全净膛为75.5%,阉公鸡半净膛为83.7%,全净膛为76.7%。年产蛋为70~80枚,平均蛋重为46.6克,蛋形指数1.31,壳色浅褐色。

杏花鸡

又称“米仔鸡”产地(或分布):产于广东封开县。主要特性:属小型肉用鸡种。其体型特征可概括为“两细”(头细、脚细),“三黄”、“三短”(颈短、体躯短、脚短)。雏鸡以“三黄”为主,全身绒羽淡黄色。公鸡头大,冠大直立,冠、耳叶及肉垂鲜红色。虹彩橙黄色。羽毛黄色略带金红色,主冀羽和尾羽有黑色。脚黄色。母鸡头小,喙短而黄。单冠,冠、耳叶及肉垂红色。虹彩橙黄色。体羽黄色或浅黄色,颈基部羽多有黑斑点(称"芝麻点"),形似项链。主、副翼羽的内侧多呈黑色,尾羽多数有几根黑羽。成年体重公鸡为1950克,母鸡为1590克。112日龄屠宰测定:公鸡半净膛为79%,全净膛为74.7%,母鸡半净膛为76.0%,全净膛为70.0%。150日龄30%开产,年平均产蛋为95枚,蛋重45克左右,蛋壳褐色。三大特点:两细、三黄、两短,即:头细、骨细;嘴黄、毛黄、脚黄;身短、颈短。杏花鸡肌肉丰满,脂肪分布均匀,无论是白切或清蒸,都一样嫩滑鲜甜,尤以白切最佳,因为杏花白切鸡,是将鸡宰好洗干净后,置于摄氏90度微沸的开水中浸熟的,所以皮呈金黄色,油光闪亮,吃起来有清、鲜、甜、爽、骨香之感。市面价约20多元一斤。

⑤ 白斩鸡和盐焗鸡哪个好吃

白切鸡是粤菜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浸鸡类,以其制作简易,刚熟不烂,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为特点,以广州荔湾区清平路清平饭店所制为佳,故又名曰“清平鸡”。
白切鸡皮爽肉滑,清淡鲜美。着名的泮溪酒家白切鸡,曾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湛江白切鸡更是驰名粤港澳。此外,清平鸡也是白切鸡的一种。

白切鸡又名"白斩鸡"。清代人袁枚《随园食单》称之为白片鸡。他说:"鸡功最巨,诸菜赖之, 故令羽族之首,而以他禽附之,作羽族单。"单上列鸡菜数十款,用于蒸、炮、煨、卤、糟的都有,列以首位就是白片鸡,说它有"太羹元酒之味"。如今,粤菜厨坛中,鸡的菜式有200余款之多,而最为人常食不厌的正是白切鸡,原质原味,皮爽肉滑,大筵小席皆宜,深受食家青睐。
声名远播的湛江白切鸡湛江白切鸡
广东不少地方有吃白切鸡的习惯,但湛江人尤其喜爱白切鸡,它是湛江人节日加菜、宴客的第一菜。本地人做白切鸡一重选鸡,二重煮鸡,三重配味。所选鸡均为本地细骨农家鸡,绝无用饲料鸡和大骨鸡;煮鸡要求慢火煮浸,熟至八九成即可;配料用沙姜、蒜茸。本地之白切鸡均肉嫩骨香,十分可口。市上及酒店出售之白切鸡每公斤价在30~50元。
做法一:
1、将鸡在滚开汤锅内浸烫熟(不宜过熟,一般15分钟左右即可),取出晾凉后切成块(晾凉再切鸡肉不会散),装在盘中;
注:为了使鸡皮爽滑生鸡要在热水中烫一下,紧接着用冷水冲凉。 在煮鸡的过程中要几次控净鸡肚子里的水,为的是使鸡肉受热均匀。 浸鸡时要提出水面两次,即每隔5分钟一次,提出后立即倒出鸡腔内的水,复放锅中,以保持腔内外温度一致,使之均匀致熟。然后用铁钩钩起,立即放入冷开水浸没,使之迅速冷却,从而皮爽肉滑,并洗去绒毛黄衣。(如有条件最好用冰冻了的开水,提前将冷却的开水放冰箱里面冻起来,温度越低越好,只要不结冰就行)
2、葱,姜切成末;分别装在小碗中,碗内在加少许的盐(姜葱是同放一起调味的,出来只有一个味碟,另外还有姜葱里加少许香菜也可,口味更好)
3、炒勺内倒入油,在旺火上烧开,浇在葱末和姜末上。作成两个粘料。
4、切好的鸡和粘料一切上桌。
做法二:
1. 嫩子鸡宰杀煺毛,去内脏,洗净,备用;
2. 姜去皮拍剁成泥;
3. 葱去根须,洗净,取葱白切成丝;
4. 将姜、葱、精盐拌匀,分盛二小碟;
5. 用中火烧热炒锅,下油烧至微沸后,取出50克,分别淋在二小碟中,剩下10 克盛起待用;
6. 将宰净的鸡,放入微沸的沸水锅浸没,浸时用铁钩(夹)将鸡每5 分钟提出一次,倒出腔内水,以保持鸡腔内外温度一致;
7. 约浸15 分钟鸡便熟,用铁钩勾起,迅速将鸡放入冷开水中浸没冷却;
8. 然后倒去冷开水,将鸡晾干表皮,在鸡皮上涂上剩下的10 克熟花生油;
9. 全鸡切成小块,盛入碟中即成。
1. 浸鸡的具体时间要视鸡只的大小,肥瘦来决定,一般在18分钟~25分钟。水够多的情况下,时间可减少。水浅的话时间要适量增多。
2. 制白切鸡的关键在以微沸水浸至仅熟,用“虾眼水”。再用冷开水过冷而成。鸡的熟与否可以摸捏鸡的腿部,以大脚筋紧缩,鸡腿肉紧实,鸡胸肉紧实为熟。成品应“肉熟骨不熟”,“肉不带血,骨中带血”为佳。
盐水鸡 不是普通饭馆所做的“卤牲口”,也不是保定府出名的“卤煮鸡”,是家庭中自饱或款客的妙品。盐水鸡的做法很简单,最要紧的是不用笋鸡,也不用多年老鸡,要用当年的大鸡(试其老嫩的方法是按其胸骨,应手折断的最嫩,应手弯软的也在当年,如为隔年老鸡,就非普通人指力所能屈动的了)活鸡现宰,煺净鸡毛,洗净内膛,一劈两半放进锅内(最好用南京砂锅或大同府砂钴)。放水须浸过鸡肉,多放一点食盐,加入料酒微火慢煨,靠到汤剩下一锅底时放进花椒,等最后出锅时,汤已没有多少。冷吃可以渗酒,热吃可以下饭,较市头出卖的高出百倍,缘故是原汤完全浸入鸡肉,和既煮鸡又要汤的不同,但千万不可使鸡肉过烂,否则也会失去美味。
盐水鸡
【主 料】:鸡1只(重约1000克)。
【辅 料】:精盐100克。
1)将鸡洗去血水、漂净,鸡身体内外抹上精盐,用净白布包住,放入冰箱冷藏5小时取出,除去白布,抹干盐水;
2)把鸡放入蒸笼,肚向下,蒸25分钟左右至熟,晾凉后斩件装盘即可。
久负盛名的客家菜肴,自古至今均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皮软肉嫩,香浓美味,并有温补功能。
鸡 1只 (约3斤) 粗盐 3斤 纱纸 1张 钖纸 1张
大茴香 少许
麻油 少许 甘草 少许
葱姜 各5克(一钱)
精盐 10克(二钱) 味精 5克(一钱)
白糖 10克(二钱) 玫瑰酒 10克(二钱)
做法一
1. 鸡洗净抹干,吊起风干至越干越好。
2. 将两只鸡脚从尾部插入肚内,用纱纸包好,以牙签穿过鸡颈及鸡尾固定位置,以防纱纸散开。
3. 锡纸裁至较所用的煲为大,铺于底部。
4. 镬烧热,放入粗盐至黄色。将约1/3粗盐平均铺于煲底,放入煲鸡只,将余下的粗盐铺面。盖煲以慢火焗6分钟,将鸡双反转,再焗6分钟,最后熄焗12分钟即成。
心得:
1. 用瓦煲效果比较好,因焗的过程会令鸡只的皮变脆,而且可以不用锡纸铺底。
2. 如鸡的重量在2斤左右,焗10分钟已足够。盐的分量亦应与鸡只相等。
正宗盐焗鸡制法较为费时费事。下面亦介绍改良焗制法:
先将宰好的鸡用细盐涂抹鸡体内外,然后将鸡用明火隔水蒸熟,再将鸡斩件。
另用猪油或花生油,调味粉拌和原蒸鸡的汁煮滚成稠汁,盛大碗内,将斩好鸡块逐件沾香料油汁,砌放盘内。
做法二
将鸡拔净绒毛,斩去鸡爪,开膛,取出内脏,洗净。将大茴香、甘草、葱、姜、盐、糖、味精、玫瑰酒、麻油调和,抹在鸡身上,剩下的葱、姜等香料塞在鸡腹内,放在深碗内,上笼用大火蒸熟(约需半小时)
取出鸡,起下鸡肉,剥下鸡皮,斩下鸡头、翅膀、鸡骨。再将鸡骨斩块放在盘内,鸡肉切条话放在鸡骨上,鸡皮切成方块排在鸡肉上,再装上鸡头、翅膀,恢复原鸡形状,最后将蒸鸡的原汁烧热,浇在鸡面上即成。[1]
做法三
材料:三黄鸡(1只)、沙姜(1小块)、香菜(2棵)
调料:米酒(1/2杯)、粗海盐(3包,共3斤)
工具:厨房纸(4张)、深底瓦煲(1只)

1、沙姜洗净刮去外皮,剁成细末;香菜去头,洗净沥干水待用。
2、三黄鸡洗净去内脏,斩去头、脖子和鸡脚,用厨房纸吸干水分。
3、用米酒和沙姜末涂抹鸡身,腌制5分钟,将剩下的米酒倒入鸡腹里。
4、用厨房纸将三黄鸡包住,一定要包得严实。
5、先在瓦煲底部洒入1.5袋粗海盐,放入包好的鸡,再倒入1.5袋粗海盐盖住鸡身。
6、 盖上瓦煲的盖子,铺上一块湿方巾,开小火煮60分钟左右。
7、煮至湿方巾变干,说明鸡已熟,揭盖舀出鸡身上的粗海盐。
8、取出煮熟的鸡,撕去厨房纸,将鸡置入碟中,放上香菜做点缀,即可上桌。
贴士:
1、做盐焗鸡用的瓦煲,应选较深一点的,以便能装下海盐;由于瓦煲使用一次就丢弃,因此不宜选购太贵的。
2、做完盐焗鸡后,只要将锅底变黑色的海盐刮去,白色的海盐还可以留着下次使用。
3、三黄鸡,又名湛江鸡,鸡肉质嫩滑,皮脆骨软,脂肪丰满和味道鲜美。也可以选购清远鸡来入菜,但不宜选购饲料鸡,否则吃起来鸡味不浓。
4、瓦煲底部的海盐,要高于两节食指,铺的海盐太浅的话,会将鸡身上的厨房纸烧焦,鸡皮会发黑难吃。
5、包鸡用的纸,可以用草纸、牛皮纸或专用盐焗纸,如果购买不到,也可以用厨房纸代替。
6、给瓦煲盖铺上湿方巾,待方巾变得干身,就说明锅内的鸡已熟。
盐焗鸡“三法”说
广州的盐焗鸡好吃,人人都知道,但盐焗鸡的“三法”恐怕就不那么清楚了。所以“三法”者,是一种盐焗鸡中的三种制法和吃法,即盐焗法、水焗法和气焗法三种。不同的制法都各有不同特色,但仍保持其盐焗鸡的基本风味,只是能更使不同口味食客的各适其适罢了。
盐焗法
即把配好调味料的光鸡用纸包好,放入炒制好的砂锅盐堆里焗制数小时而成,皮爽肉滑,骨香味浓。
水焗法
据说有一故事:
据说,在解放前的40年代,有一来自东江的兴宁县人,在广州中山四鹿城隍庙附近开了一间名叫宁昌的小饭店(解放后与其他饭店合营,并改名为东江饭店),专门制作出售盐焗鸡,颇受食客欢迎。一次,有警察头目向该店预订了当晚吃的盐焗鸡,却又迟迟不来进食,该店已多次因此吃过亏。到当晚10时过后,老板为了不至赔本,便把已制好的盐焗鸡卖给另一顾客。正要收市时,那个警察头目却来吃鸡了,按照传统的制法已来不及,如果无鸡上席,定会闹起大事来。厨师们灵机一动,便想出了一种快捷的新制法———把光鸡放在热汤里浸熟后,撕离骨、肉、皮,用麻油、精盐等味料拌和,再砌成鸡形上碟,即“水焗法”。结果,虽香味稍逊于传统盐焗法,但不仅可以应付过去,且以肉滑皮爽取胜,受到了赞扬,从此便新增了此种水浸盐焗鸡的品种并沿袭至今。
气焗法
(将姜味、精盐、麻油等配料调好,涂在鸡胸腔内外,隔水蒸熟,肉香且滑,但不够爽口),则据说是后来为了适应一些比较喜欢吃到既能保持传统盐焗骨香味浓又能肉滑可口特色的顾客需要而创新的。
最早的盐焗鸡是300多年前惠州东江海边盐场的盐工们为了方便贮存食物,偶尔发明的。后来,惠州的厨师又将盐腌改为用炒熟的盐把鸡焖熟,成菜香脓、鲜美、嫩滑,故称盐焗鸡。后来,盐焗鸡经过不断的加工、改进,又产生了许多新品种。
在继承传统盐焗鸡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去掉了用盐焗制的过程,将各种分散的制作工艺和多种中草药、四大自制配方等像用锔子连接分散的金属、陶瓷一样,有机的连接、融合到一起,保留了鸡肉丰富的营养价值,外表澄黄油亮,鸡香清醇,而且香而不腻,爽滑鲜嫩,老少皆宜。经常食用有凉血润燥,滋肾通便、温脾暖胃的功效。由于这些工艺和配料的完美结合,盐锔鸡不仅口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令人赞口不绝,入齿难忘。
盐焗鸡是中国各大菜系最具特色的烹调技艺,它的形成与客家人的迁徙生活密切相关。在南迁过程中,客家人搬迁到一个地方,经常受异族侵扰,难以安居,被迫又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在居住过程中,每家每户均饲养家禽、家畜。在“逃亡”、迁徙过程中,活禽不便携带,便将其宰杀,放入盐包中,以便贮存、携带。到搬迁地后,这些贮存、携带的原料可以缓解原料的匮乏,又可滋补身体。盐焗鸡就是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运用智慧制作,并闻名于世的菜肴。起初,客家人将宰净后的原只鸡先用盐堆腌制、封存,要食用时,直接蒸熟即可,即现在的“客家咸鸡”。
据传,有一位客家妇女儿女成群,其中一位小孩体弱多病,因当时缺乏各种营养食品,就将用盐腌制后的鸡,用纸包好放入炒热的盐中用砂煲煨熟,小孩食用后,身体逐渐恢复,强壮起来,并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状元。后来这种菜肴家喻户晓,成为每位客家妇女都能烹制的拿手菜肴。为方便烹调,适应大量生产,经客家厨师不断改良创新,创制出另一种风味的东江盐焗鸡。盐焗法成为客家菜的特色烹调法,制作出独具风味特色的“盐焗系列食品”,如盐焗凤(鸭)爪、盐焗狗肉(脚)、盐焗猪肚、盐焗水鱼等。

⑥ 白切鸡和盐水鸡一样吗区别在哪里

盐焗鸡和白切鸡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吃鸡风味。白切鸡不加任何作料,吃的是甜汁鲜味,因此对鸡的要求比较高。盐焗鸡是经过腌制,用盐包裹整只鸡放炉焗,吃的是一个香味。白切鸡是粤菜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浸鸡类,以其制作简易,刚熟不烂,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为特点,以广州荔湾区清平路清平饭店所制为佳,故又名曰“清平鸡”白切鸡皮爽肉滑。


尤其是海南文昌的白斩鸡,清水煮刚熟,捞出砍块,蘸酱料吃,它的肉质非常细腻,很嫩,刚刚煮熟,肉质可见血丝,鲜甜清香,入口回味无穷,今天恍惚回首去文昌吃文昌鸡已经好多年,但是那个味道依然留于唇齿间,这两道菜一个用盐焗,一个用水煮的方法制作,口味上都偏向讲究原汁原味 口感上也比较接近。

⑦ 肇庆有什么好吃的 十大特色美食小吃推荐

1、德庆五福鸡

“五福鸡”是德庆县官圩镇独具特色的优质品牌鸡,因其采用山地放养,肉质嫩滑,皮薄骨香,鸡味浓郁而名闻遐尔,在市场上十分走俏。
2、西江第一碌

西江第一碌即指蛇碌,是广东肇庆德庆县的特色风味美食,其选用肉质好的蛇,用不同的方法和配料,泡制出来的蛇碌味道自然可口,出品干爽,不出油,香口和味,营养价值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3、竹篙粉

竹篙粉是处于粤西的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颇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小吃,属于粤菜系。其特色是美味爽口、芡汁独特,口感显着区别于普通河粉,且需放竹篙挂晾而得名。
4、德庆酥

德庆酥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传统名点,是在桃酥中添加芝麻、花生等原料制成,属于广式点心,甘香松脆,呈淡黄色,色泽鲜明。
5、龙潭莲藕炆猪手

广东人叫猪前蹄叫猪手,叫猪后蹄叫猪脚。前蹄比较好肉,后蹄皮多肉少,只能用来煲汤。龙潭莲藕炆猪手,采用风光如画的莲都画廊里的野生莲藕为食材,肥硕多粉、入口松化无渣的好底子,以致于在这道龙潭莲藕炆猪手,肥美的猪手竟然沦为了最佳的配角!?
6、茶油鸡

到了四会不可不试的东西是茶油鸡,吃的地点必须在贞山。茶油鸡是鸡中上品,野山茶油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食用油,具有特殊的油香,它产量极少,是茶油中的珍品。此种山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其营养价值甚至超过橄榄油,更具有生津通络、活血解毒的功效。
茶油沸点高,用茶油烹饪的茶油鸡具有鲜香、嫩滑、无腥味的特点是四会的一大名吃,从现代营养学与药理学的角度来说更是滋补、美容、解毒的绿色健康产品。
7、四会濑粉

四会濑粉,俗称粉仔,源自清塘民间。先以粘米粉用适量清水搅拌成糊,然后用特制的濑粉钵盛上,糊粉葱钵底几个小孔迅速流落锅中的开水里,形成圆条,煮熟厚用筛子捞起,泡清水(俗称“过冷河”)即可。食用时,起猛火起锅,下适量上汤,再放濑粉,以酱油、胡椒粉、肉粒、葱蒜等作佐。
8、地豆炭烧肉

四会市地豆镇盛行吃自家烧制的炭烧肉。每逢“墟日”,各家就宰杀自己饲养的猪,用木炭烧制,烧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拿到市集上边烧边卖,因为烧得皮脆肉嫩,其他镇的人也赶来购买,不到9点钟就可以收摊了。这种风气沿袭到各个城镇,成了一种风味。
9、鸡煲蟹

蟹煲鸡是广东肇庆一带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此菜汤味醇厚香浓、鸡肉滑嫩爽口、蟹肉新鲜香甜,并具补血养身、补益六腑之功效。
10、无笃石螺

无笃石螺又称“仙螺”,是四会特产。以其口感韧肖、肉味鲜美而为各地食客所称道,有“不尝仙螺不算到了四会”之说。这无笃石螺,外形似普通石螺,但较细长,颜色青灰较普通石螺为深。最大特点是螺壳尖端像是被人铰去后用水泥堵上。

⑧ 中国八大菜系,你认为最好吃和最难吃的是什么

中国八大菜系,没有什么最好吃或者最难吃,各有各的特色,最好吃的要属川菜。

川菜:回锅肉

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也是中国特色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即四川菜肴。其中川菜中最着名的就是回锅肉了,人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不好回锅肉的厨师不是个好的川菜师。回锅肉是中国川菜中一种烹调猪肉的传统菜式,四川家家户户都能制作。回锅肉的主要特点就是口感爽滑、肥而不腻。之所以叫回锅肉意思就是再次烹煮的意思。在四川人眼里,回锅肉代表了家的味道,对于回锅肉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所以说回锅肉是川菜的代表。

粤菜:清平鸡

粤菜也就是广东菜,其中在含有鸡的美食中清平鸡最为出名。清平鸡素有广州第一鸡之称,在广州餐饮业的发展中有着很高的口碑和价值,很多人想吃上一口传统的清平鸡都要排上很长时间的队,可见受欢迎程度。清平鸡是皮爽肉滑骨有味,肉质结实,却不太肥,闻闻就可以感受到鸡的油香,咬一口,鸡油和鸡肉香味充满口腔,浓郁的香味可以萦绕至喉咙。制作工序相对起来更加的复杂,冷热卤水相间要重复多次,这样骨骨入味,非常美味,经过多重工序制作出来的清平鸡,蕴含着多种韵味,感觉得出厨师的一番用心。

⑨ 没有一只鸡可以活着走出广州,广州有哪些关于鸡的美食

广州人吃饭有句话叫“无鸡不成宴”,老广的餐桌从来不能缺了一只鸡。广州人吃鸡有很多品种,比如白切鸡、盐焗鸡、隔水蒸鸡、豉油鸡、清炖鸡、姜葱鸡、烧鸡、还有打鸡煲等等种类繁多,数不胜数。

⑩ 清平鸡现在在那有得吃

呵呵 正宗的清平鸡师傅王源当年只有把全部材料教给了两个首徒 一个去了美国已经去世了 现在剩下一个叫梁兆佳 在光大花园榕景市场那里开了一个小档口 才是正宗的清平鸡 价钱也是当年的68块/只 外面的所谓清平鸡 只不过是当年帮忙做杂事的 聚集在一起而已 他们只能模仿清平鸡 而做不出当年清平鸡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