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猪小肠味道鲜美可口,那该怎么炒才比较好吃呢
尖椒50克、花椒10克、干辣椒20克、葱段10克、姜片10克、鸡蛋2枚、薯仔淀老干妈豆豉1汤匙,白酒1汤匙,酱油1汤匙,蚝油1汤匙,植物油适量,面粉3汤匙。粉适量、香辣酱10克、鸡精5克、糖3克、香油3毫升并不象猪肚那样厚,还有适量的脂肪。根据猪肠的功能可分为大肠、小肠和肠头,它们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肠最瘦,肠头最肥。
㈡ 猪大肠哪个部位最好吃
火爆肥肠的话,最细最薄的那一段,大概有七十厘米长,四川俗称箭杆肠也就是最后一段小肠;烧卤要选肉厚有油的大肠,告诉你一个秘诀,红烧肥肠最好不要撕掉太多的肠油,用玉米面搓洗,再用苦瓜烧制,不要用青笋,吃到后来你会发现苦瓜吃完了肥肠还有剩。还有一个地方叫做花肠,肉厚无油,炒得好很脆很好吃,但这段肠去腥不容易,还要改花刀,火候拿捏超过爆肚头。希望满意。
㈢ 猪大肠怎么做好吃
猪大肠怎么做好吃?
猪大肠因为含有一定的脂肪,所以又叫肥肠,是猪的内脏器官,具体什么作用就不用说了吧,由于它的作用,使它变得很有韧性
虽然肥肠有异臭,但由于肥肠的口感以及特殊的味道,让各大吃货流连忘返,不过爱吃肥肠,我们一定要了解它
肥肠又分为大肠、粉肠、小肠、肠头;肠头比较肥,口感糯糯的,适合红烧、卤制,小肠、粉肠适合做汤,猪杂等,猪大肠做法就更多了,煎炒烹炸,怎么做都好吃,如果让我选的话,个人觉得还是爆炒比较够味。
这道肥肠下酒又下饭,肥而不腻,口感脆嫩,是猪大肠的首选做法。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㈣ 是猪大肠好吃还是小肠好吃
1、猪大肠好吃些。猪大肠香,柔软,猪小肠口感比较硬、嚼起来不香。
2、猪大肠简介:
猪大肠是着名的客家菜,因三四十年代客家人很穷,便把动物的内脏也炮制成美食。猪肠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钠、锌、钙、磷、钾等元素,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适量的脂肪,营养价值很高。
3、爆炒猪大肠:
用料:猪大肠500克,青、红椒共150克,水发木耳50克。调料:葱1棵,姜1块,蒜3 瓣,料酒、生抽各0.5汤匙,精盐3茶匙,味精、香油各1茶匙,淀粉3茶匙,花生油1汤匙。
(1)先将猪大肠洗净煮至八成熟,改刀成三角片,用料酒、姜腌渍。木耳、青红椒改刀三角片,姜切片,葱切段,蒜拍成茸。
(2)锅加底油下葱、蒜炝锅,加青、红椒、木耳、精盐、味精炒熟出锅。
(3)锅加底油,下入猪大肠爆炒,加入精盐、生抽、料酒后放入炒好的青红椒,木耳翻炒,放入香油勾芡出锅。
㈤ 猪小肠和猪大肠有什么区别,怎么做更好吃
猪肠子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大肠,小肠和肠头。其中猪小肠的特点是韧性足,脂肪的含量少,制作灌肠和炒菜是非常不错的。猪大肠脂肪含量其次,韧劲稍微差一些, 红烧和香辣大肠都是非常不错的。
㈥ 大肠和小肠哪个更适合炒着吃哪个适合炖着吃
猪小肠是适合炒菜吃的,营养丰富而且非常的干净,首先先把小肠里里外外都清洗干净,放上适量的盐刷洗干净两遍之后。再用清水冲一下,干净了之后,起锅烧水水中,放入八角、酱油、白酒,再放辣椒,放入一点清水,等火开了把小肠放进去煮20分钟,这段时间把香葱切出来,大蒜切片,辣椒切圈,等小肠差不多了之后,把它盛出来。四锅中倒入油,放入姜、蒜、辣椒炒香之后,再放入大肠里面,五接着再放入白糖、姜、油、盐、清汤翻炒均匀。六炖好后的大肠就做好了。然后可以放上自己喜欢的蔬菜,起锅的时候还可以放入一点香菜。非常的香。
小肠里边的营养非常丰富,有大量的钙、镁、铁是人体必须要的成分,而且它的胆固醇非高,如果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不适合吃小肠,小肠可以止血、止咳,补虚也有很好的功效,一般人都可以吃,但是高血压高血脂不能吃。肥胖者也不能吃,因为它非常的长胖。
㈦ 猪大肠小肠谁更有营养价值
猪肠是用于输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强的韧性,并不象猪肚那样厚,还有适量的脂肪。根据猪肠的功能可分为大肠、小肠和肠头,它们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肠最瘦,肠头最肥。
猪大肠每100克所含营养元素:
热量196 (千卡)硫胺素0.06 (毫克)钙10 (毫克)蛋白质6.9 (克)核黄素0.11 (毫克)镁8 (毫克)脂肪18.7 (克)烟酸1.9 (毫克)铁1 (毫克)碳水化合物0 (克)维生素C0 (毫克)锰0.07 (毫克)膳食纤维0 (克)维生素E0.5 (毫克)锌0.98 (毫克)维生素A7 (微克)胆固醇137 (毫克)铜0.06 (毫克)胡罗卜素0.8 (微克)钾44 (毫克)磷56 (毫克)视黄醇当量73.6 (微克)钠116.3 (毫克)硒16.95 (微克)。
猪小肠营养成分:
热量(大卡)65 钠(毫克)204.8胆固醇(毫克)183钾(毫克)142磷(毫克)95镁(毫克)16蛋白质(克)10硒(微克)7.22钙(毫克)7维生素A(微克)6烟酸(毫克)3.1锌(毫克)2.77脂肪(克)2铁(毫克)2碳水化合物(克)1.7
㈧ 怎样辨别猪大肠和猪小肠
要看一下肠的大小,猪大肠比猪小肠形态上要大一些,一般大肠上比如盲肠和结肠,沿着肠的综轴有结肠带,由肠壁纵行肌增厚形成,有些还有结肠袋,在结肠带附近由于浆膜下脂肪聚集,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肠脂垂。所以大肠形态比小肠大。
看一下肠的切口,一般来说,大肠比小肠的肠壁厚,可以看一下切口处的肠壁厚度,比较一下,用手捏一捏感觉一下,就能看出来了。
(8)猪大肠和小肠哪个好吃扩展阅读:
根据猪肠的功能可分为大肠、小肠和肠头,它们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肠最瘦,肠头最肥。猪大肠爆炒最为口味,湘菜一般喜欢爆炒做法,趁热食用非常美味。
食疗价值
性味甘平。常用来“固大肠”,作为治疗久泻脱肛、便血、痔疮的辅助品。可用适当的药物如槐花、枳壳纳入肠中,扎定,煮熟食。古方也有作丸剂用的。如《奇效良方》猪脏丸,将槐花炒研为末,纳入肠中,用米醋煮烂,作丸服。
㈨ 猪肉的哪个部位最好吃带图片的
猪肉到底哪个部位最好吃?
一、猪身上哪些肉能吃
(一)先说不能吃的肉。有人会说,猪身上就没有不能吃的肉,你这是不懂二师兄啊。其实不是的,猪身上还真有不能吃的肉,一共有3个部分:
甲状腺,俗称栗子肉,外观像板栗模样圆球肉,有甲状腺激素,吃了会扰乱激素分泌,表现出头晕恶心,心律不齐。
囊包肉,猪肉里寄生囊虫而形成的肉疙瘩。搞不好会活体混进人的身体,繁殖害人。
淋巴结,不好吃还有感染病菌的风险。
除此之外,还有个部位要慎吃,就是血脖肉,经常打针注射,又是淋巴结集中的地方,还是甲状腺所在位置,外行很难清除干净,吃着有风险,吃它要慎重。
(二)除此之外的猪肉都能吃。这里不用生理学名词,就用厨房概念介绍猪肉的部位和名称。从头到尾排列:
猪头。分猪脸肉和猪头肉,包括猪耳、猪舌。
槽头肉。血脖肉。
梅花肉。上肩部位。
肋条肉。分前排肉和排骨肉。
前胛肉。前腿部位。
里脊肉。靠着脊骨的整条肉。
五花肉。软肋部位。
囊膪肉。下乳部位。
坐板肉。后臀部位。
后腿肉。
猪蹄。
猪尾巴。
猪下水。
(烀猪肉是我国最原始的吃法,如今早就成了地方名菜,在东北最为普遍。吃之前的处理就像大爷这样,火燎再刮洗干净,整体入锅,烀个烂熟,好吃的不得了。)
二、猪身上哪些肉好吃
有句俗话,“只有不会做的厨子,没有不好吃的肉”。尤其是猪肉,不同部位都有不同做法,出来不同的风味和口感,满足不同场景的需要。
我们还按着顺序介绍,只说比较典型的部位,也就是常做到的、有名堂的肉菜:
(一)猪肉部分
前胛肉。最佳肥瘦对比,3:7,而且脂肪混在瘦肉里,不像肋条肉和五花肉那样截然分开。适合所有做法,炖蒸煎炸,饺子丸子首选。
排骨肉。简称排骨,红烧、清炖、粉蒸都是美味啊。
里脊肉。最适合爆炒,好看好吃。沪菜的大排用的也是这块肉。
五花肉。最适合做红烧肉、米粉肉。
后臀肉。做回锅肉,卤肉。
脖子肉。除了剁馅还是剁馅。
囊膪肉。也是剁馅。
(二)猪杂部分
猪脸肉。也叫猪头肉,卤啊。还有猪耳朵、猪舌头,卤出来就是猪头卤三宝。
猪头。这个要单列。两种做法:一是连皮整个大锅里煮熟,历史上有名堂的菜,江淮菜里和东北菜里叫烀猪头,做好了是猪肉菜肴里最最香的一道菜;二是去了猪脸,单独烀熟,也是囫囵个的烀。那个香,写到这里就忍不住馋涎欲滴。
猪蹄。卤、清炖、红烧,绝味绝菜,无与伦比。
猪尾巴。卤和红烧,只是因为个小量少,不易买着。因而吃的较少。
腿骨。清炖了,有肉有汤,肉香汤鲜。
(三)猪下水
心肝肺。各自等份清炖汤,鲜、鲜、鲜!
猪肚。爆肚尖、溜肚片、肚包鸡、二补锅……
猪大肠。九转大肠、葫芦头、各种烧、卤……
猪腰子。腰花菜式说不完。
猪小肠。主要用来做肠衣和手术线,很少吃到。
(红烧肉里东坡肉,好吃到什么程度?把外国人都给镇住,感觉着要成为中餐代表了。)
三、猪身上哪些肉最好吃
(一)屠夫说的三块
护心皮。只要传统手工杀猪,这块肉别人甭想吃到,都屠夫和主家共享,市场上绝对买不到。
心肝肺。杀猪菜主角,就是和护心皮一起炖了。
腹腔挨着脊骨的里脊肉。这块肉的确是猪身上最好吃的一块肉,比护心皮还要好,只是太少了,挨着脊骨一边一小溜。爆炒最香。而且刚杀的猪,割下来爆炒。这块肉无法买到。因为家养的猪,屠夫不给你留,当顿吃了。商品猪生长时间短又活动少,这块肉弱到基本割不着。
(把回锅肉做到这样,谁还能说不是最好吃?)
(二)卖肉说的三块
里脊肉。这块肉卖的最快,喜欢炒肉的首选里脊肉,好切好炒。
排骨肉。这块肉最先卖完,因为不像里脊肉,还有肥肉连接,卖肉的会故意压一压,目的是捎带上肥肉。
五花肉。其实三样肉卖的一样快,去肉市晚点就会发现,肉还很多,这三样肉都基本没了。
(喝酒人要说这个菜不是最好吃的就不算喝酒人。)
(三)厨师说的三块
红烧肉。红烧肉很多菜式,首选东坡肉,烧肉类首选。
回锅肉。和青椒炒肉一起,位列炒菜之首。
米粉肉。蒸肉类首选。
最后结论:只有不会做的厨子,没有不好吃的猪肉。至于到底哪个部位最好吃,我实在说不上来。要不您来说道说道?
㈩ 猪大肠和猪小肠的区别
一、猪大肠和猪小肠的区别
猪大肠就是我们所猪的内脏器官,猪肠是用于输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强的韧性,并不象猪肚那样厚,还有适量的脂肪,所以长久的累积是会有一股味道的,就是俗称的臭味。
猪小肠特征瘦细。猪小肠营养价值高,还具有清热祛火、凉血止血、补气益气、调理肠胃、滋阴补阴、消暑解暑、开胃消食的营养功效。
一般大肠口径较粗,肠壁较薄,盲肠和结肠还具有三种特征性结构在肠表面,沿着肠的综轴有结肠带,由肠壁纵行肌增厚形成;由肠壁上的横沟隔成囊状的结肠袋,在结肠带附近由于浆膜下脂肪聚集,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脂肪突起称肠脂垂。所以形态比小肠要大。
大肠好吃,辨别时,大肠比小肠粗,短一些,大肠干净一些,小肠一般是用来做香肠的外衣。
二、猪大肠简介
猪大肠是着名的客家菜,因三四十年代客家人很穷,便把动物的内脏也炮制成美食。猪肠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钠、锌、钙、磷、钾等元素,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适量的脂肪,营养价值很高。
爆炒猪大肠
用料:猪大肠500克,青、红椒共150克,水发木耳50克。调料:葱1棵,姜1块,蒜3 瓣,料酒、生抽各0.5汤匙,精盐3茶匙,味精、香油各1茶匙,淀粉3茶匙,花生油1汤匙。
1、先将猪大肠洗净煮至八成熟,改刀成三角片,用料酒、姜腌渍。木耳、青红椒改刀三角片,姜切片,葱切段,蒜拍成茸。
2、锅加底油下葱、蒜炝锅,加青、红椒、木耳、精盐、味精炒熟出锅。
3、锅加底油,下入猪大肠爆炒,加入精盐、生抽、料酒后放入炒好的青红椒,木耳翻炒,放入香油勾芡出锅。
三、猪小肠简介
猪肠有润燥、补虚、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弱口渴、脱肛、痔疮、便血、便秘等症。
1.新鲜猪肠,呈乳白色,质稍软,具有韧性,有黏液,不带粪便及污物;
2.变质猪肠,呈淡绿色或灰绿色,组织软,无韧性,易断裂,具有腐败恶臭味不易购买。
猪肠适于烧、烩、卤、炸。
猪大肠和猪小肠的区别有很多点,猪大肠是煮的内脏器官,有很强的韧性,也比较大、粗一些,平时我们都比较喜欢吃猪大肠,爆炒着吃格外好吃。猪小肠营养价值比较高,吃法也很多,但是我们不常吃,一般用来做香肠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