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帝都还未消失的6家老牌早点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忽略掉了早点这回事儿。相较于宁肯不吃早点也要多睡一会儿的年轻人来说,老一辈们对早点却从不凑合,尤其是爱吃也会吃的老北京们,一个咸菜一个烧饼都透着讲究。来一份热气腾腾的卤煮、炒肝儿,嗦啰一碗喷香喷香的面茶,嚼一口豆汁儿泡过还嘎吱脆的焦圈儿,再来一张加双份糖皮的糖油饼…… 在那些稍微起晚些就没有座位的京城老牌早点铺里,美美的吃完一顿,人均连十块钱都不到,还能收获满分的温暖和幸福感,从舌尖儿到心里都倍儿舒坦!
黑窑厂糖油饼很多年前就上过电视,是个清真早点铺,据说2001年开业的时候原本是做炙子烤肉的,糖油饼之类的早点算是个副业,却没曾想反倒是这个副业把名声传开了。要不怎么说有大爷大妈的地方都是宝呢,在黑窑厂糖油饼,每天早上都能看见这样一番景致:拿着碗拿着盆的北京大爷大妈们、举着手机直播的网红们、慕名而来的游客们……骑车的开车的年轻的年长的,这一大长队算是站齐了。店里几乎每天都要用掉三袋50公斤的标准粉,炸上千张油饼,食客们 “排队一小时,吃饭五分钟”,却乐此不疲。
现炸的糖油饼刚出锅时非常松软,伴着热呼呼的香气。偌大一张油饼色泽金黄,面饼厚实,嚼起来很有韧性。红糖分量多到占满了油饼,吃起来却不会感觉到甜腻,尤其是糖被油炸后产生的那种酥脆的口感,哎呀,这不就是幸福的味道?
除了糖油饼,几乎老北京清真系的早点这儿都有。传说中的“来一套”——椒盐牛舌饼夹白油饼,刚出锅的油饼卖相一流,夹在牛舌饼里吃则化解了油腻的感觉,椒盐淡淡的咸味恰到好处,还不会抢了油饼浓郁的香气。千万别小瞧了这豪横的“主食配主食”,这可是最正宗的老北京吃法,包你到下午两三点也不觉得饿。除此以外,还有豆腐脑、豆浆等溜缝儿必备,都是自家黄豆现磨现做的,别提多香了!
地址:黑窑厂街四平园南平房3-1号(近陶然亭北门)
煎饼几乎是早点界里人见人爱的 美食 ,在每个紧张、忙碌、上班快要迟到的早上,没有什么早餐可以比一套煎饼来得更直接更快捷。
不同于传统的天津煎饼果子,北京的煎饼里夹着脆香的薄脆。这个开在花市清真寺旁边的煎饼摊,名字也很直给——“花市清真煎饼”。别看门面很不起眼,但是已经开了十多年了,从鸦儿李记店旁边绿色大铁门进来就是,或者不必费心寻找,顺着排队的人群就能知晓摊位所在。
花市清真煎饼从早上6点就开始营业,到晚上6点半收摊,风雨无阻。服务员都是回民,每个人都戴着白色的礼拜帽。花市清真煎饼之所以火,是因为这里的每一个薄脆都是现炸的,酱料也是他们家秘制的,口感微甜。面料调配的比例也是一绝,面糊摊开与鸡蛋融合后还是很筋道。煎饼里还夹了花生和芝麻,下料超足,再裹上热腾腾的薄脆,趁热咬上一口,脆香脆香的,神奇的是就算用塑料袋捂上半小时,口感依然酥脆。
强烈推荐巨无霸式的“双蛋双脆”大煎饼,吃完一个贼过瘾!特别要说的是,由于这家店全是回头客,好多客人都是一买四个起,所以等待的时间有些长。不过,为了这一口热腾腾的京味儿传统大煎饼,等多久都值得!
地址:西花市大街新景家园北门东侧(近顺天府超市)
没有什么能阻挡北京人对烧饼夹一切的热爱!和油饼、鸡蛋比起来,烧饼夹肘子这种听起来就很横的美味,一直在北京人的早餐品类里占据着重要地位。
位于天坛附近、每天早上6点开门的“烧饼樊”,主打的就是坚持十二道工艺的京味儿烧饼。这些刚出炉热乎乎的麻酱烧饼,一口咬下去酥得掉渣,配上切好的凉肘子片,塞得满满的,等烧饼的热气把肘子表面的油脂慢慢融化,让你的舌尖在冷与热之间来回腾挪,麻酱香,芝麻脆,肘子软烂入味,再加上免费的咸菜丝儿,着实幸福到飞起!快乐就是这么简单,每次去都得打包几个带走。
当然,会吃的人还会再来上一碗豆泡汤或者羊杂汤。豆泡汤里的豆腐很瓷实,浸满了汤汁,撒上芝麻酱、韭菜花和香菜后,热乎乎的别提多好喝了。羊汤用的是羊棒骨髓胶原蛋白大火熬制,不添加任何增白剂或增稠剂,口感偏淡,但可以用胡椒粉和辣椒油调味,料足味香,和烧饼夹肘子是绝配。
地址:刘家窑定安路12号
不得不说,南城好吃的早点可真是太多了,前一阵火遍抖音的“华烤炉鸡蛋灌饼”就是其中之一。小时候上学路上,经常会在路边摊买个鸡蛋灌饼吃,吃完抹抹嘴边的油,上学去。长大后,整个北京卖灌饼的小摊几乎就找不到了,总是想着儿时灌饼的味道,直到遇到了“华烤炉鸡蛋灌饼”。
这个藏在二环光明桥旁边的小店,门脸儿非常小,分成早上7点到10点半和晚上5点到8点半两个时间段营业,但不管什么时候去门口都排大队。据说是三个20来岁的北京小伙儿开的店,操着一嘴京腔儿,露着纹身、戴着kangol贝雷帽,别提多潮了。别看是北京孩子,但做起事来真是一板一眼,服务态度好,不停地在烤炉前做灌饼,也真是挺考验耐心的。门口的招聘启事也能看出这家店的态度——长期招人:年轻人、积极上进。
其实传统的鸡蛋灌饼做法套路也和油酥馍差不多,好吃的关键就在于放炉内烤焦这一关键的步骤。华烤炉鸡蛋灌饼也是这样:先烙、再灌、后烤。面饼很厚实,酱料是店家手工做的甜咸浆,辣酱的辣度适合大部分人,还有灌饼上如同锦上添花一般撒上的一点儿类似孜然粉似的干料,大约就是其好吃的秘诀所在。面饼和鸡蛋受热后融合的香味儿太诱人了,再加上生菜和里脊肉或者火腿肠,外焦里嫩,每一口都好吃到上头!
可以直接团购点评14元的套餐,灌饼加了里脊和王中王火腿,还有一袋炭烧豆奶,可以选豆奶或者豆浆,冰镇和常温的都有。着急上班的话,一定提早来排队,说不准前面哪个人一次买20个灌饼打包带走,这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地址:劲松路3号楼西侧光明桥东150米路北
说起豆汁的 历史 ,在老北京传统饮食文化中算得上根深蒂固,起源于辽宋,自干隆年间成了宫廷饮品。梁实秋在他的《雅舍谈吃》一书中曾提过豆汁儿:“不能喝豆汁儿的人算不得是真正的北平人”。
说起豆汁儿店除了天坛的老磁器口豆汁店和锦馨豆汁店,还有一家上过米其林必比登的京味豆汁店就是“尹三豆汁”了。说起尹三豆汁的名气,真的不可小视,有朋友发了个在尹三喝豆汁的朋友圈,底下有100多个评论,有人回复说“琼浆”,有人说“几天不喝特想念这一口儿”,还有人说“我每天都要去尹三打卡”,没想到尹三的死忠粉这么多,其中不乏很多90后们。
据说尹三豆汁前后迁址5次,一直没离开过南城,现如今的店面在东晓市街西口,再之后还在光明楼开了分店。不打眼的社区小店,老式的木门上面贴着“尹三豆汁”四个红色大字,招牌也是简易的,这身“行头”仿佛与“米其林”挨不上边。虽是小店,但是人气很旺。豆汁店早上6点开门营业,天还没亮,就有老主顾上门了。尹三豆汁的掌柜大名尹新安,家里排行老三,店名也因此得来。
“一碗豆汁儿、一碗卤丸子、两个焦圈、再来盘榨菜丝”,店里的客人八成是老主顾,不用看菜单,张嘴就点。后厨里忙忙碌碌,打豆汁的、做烧饼的、端盘子的……尹三豆汁店店面不大,就几张桌子,顾客端着吃食,开始找座,拼桌是必须的。甭管是岁数大小,这里的顾客都守着一个规矩,吃完了就赶紧给远亲近邻让个座。“瞧这豆汁儿,灰中带绿,入口回甘,这就是好豆汁儿”,这些爱喝豆汁的老北京人,前一秒还是陌生人,后一秒没准就成好哥儿俩了。
尹三豆汁之所以火,秘诀就是添加“老浆”。豆汁容易变质,如果连续发酵三天还没发酵好,就变质了。如果赶上豆汁发酵不充分,懂门道的顾客就会抱怨“豆汁儿没有酸味”。后来,尹新安发现,在新熬的豆汁里加入一勺“老浆”,可以加快豆汁充分发酵,这叫做“引子”。
入口之后是酸,咽下去之后,不吃别的,是有回甘的。再来看看这家豆汁儿的形状,浮沫泛泛,是绿豆面面发酵之后才能起的。黏稠度也挺高,像是牛奶。来这家店的老顾客们,除了自己在店里喝,都还外带一袋豆汁回家喝,可见这是有多爱这一口儿。
说起豆汁儿那一定不能少了焦圈儿,原汁原味的豆汁儿就焦圈儿是北京最有特色的早点搭配了。尹三豆汁的焦圈儿,真的是又酥又脆,泡在豆汁儿里,简直太地道了。老北京人除了喜欢豆汁儿,更是一并喜欢这些连汤带水、勾芡打卤的吃食,店里的卤丸子也深受食客喜爱。卤丸子有点儿像老北京炒肝儿似的卤,里面有蒜、木耳、香菜、蘑菇、黄花、葱,咸口儿,适合口重的人。
人们热气腾腾的日子,就是从这一碗豆汁、一个焦圈儿、一碗卤丸子开始的。
地址:光明楼中街22号楼迤南1-3
说起北京人心中对包子的记忆,多半少不了“西四包子铺”的身影。这家开在西四路口把角处的老字号,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温暖回忆。
现如今,西四包子铺的分店众多,但要说环境最好的,还要属位于阜成门万通金融中心的这家。虽然面积不算大,但环境整洁亮堂,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里融入了不少老北京元素,把人带回到了昔日的北平岁月里。
包子一共分猪肉大葱、牛肉大葱、西葫芦鸡蛋和素三鲜四种馅。两种肉包子馅大皮薄香到流油,吃得出肉香,偏咸一些但和粥搭配刚刚好——当然,地道些的会配上一碗炒肝。两种素包子味道偏淡,不想吃得太油腻就选它。
地址:阜成门外大街万通金融中心2号B1
/END/
㈡ 上海生煎包哪里最正宗
上海人爱吃生煎馒头,这是烙印在血液里的本能。要说哪家最好吃,问十个上海人或许有十个不同的答案。老上海的生煎馒头分为两大帮派,大壶春的“清水生煎”和萝春阁的“混水生煎”,萝春阁如今已吃不到了,不过现在的丰裕生煎和小杨生煎也属于这类上海的生煎包还是比较有名的,上海比较有名的生煎包店有
大壶春生煎
大壶春的无汤生煎可以说是老上海的传统小吃了,位于四川中路的旗舰店今年更是第三次荣登米其林必比登推介榜。
大壶春生煎的一大特色就是采用全发酵面(面皮带有松软度),馅内不放肉皮冻,所以肉馅汁水很少,褶子朝上。
以前的生煎褶子一般在5–6个左右,而大壶春将其进行了改良,每只生煎上的褶要达到17-18个左右(绝对海派去的当天买到的生煎目测没有)。出锅以后,个头饱满,就算是放一段时间也不会瘪掉。
一口咬下去,生煎底吃口又酥又脆,肉馅扎实,吃起来甜滋滋的,再配上一碗咖喱牛肉汤,老吃客的标配!
地址:黄浦区四川中路136号,另有多家分店
营业时间:6:30-19:00
晓燕生煎
这家位于中山公园附近的店,虽然门头装修都十分不起眼,但生意可是相当不错,即使不是高峰时间段,来取外卖的小哥还是超级多。
招牌鲜肉生煎,皮薄底脆,汤汁十分饱满,一不小心就会漏出来,可记得要拿勺子接好了哦!肉馅吃起来也是有股鲜甜的味道,果然是上海人爱吃的口味!
地址:长宁区定西路1226号(安化路与定西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东)
营业时间:7:00-20:00
东泰祥生煎馆长宁路店
“东泰祥”也是一个上海传统的生煎品牌,最早可追溯到解放前上海横浜桥地区。2015年,东泰祥的上海传统生煎制作工艺更是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东泰祥的生煎用的是半发酵的面粉,煎生煎时有皱褶的一面朝下,煎过之后变成一层香脆的底板,而另一面皮薄,一口咬下去就能吸到汤汁,肉质紧实,格外好吃。
他们家装生煎的盘子也很特别,有一格专门用来倒醋的分隔,方便又贴心。除了生煎,东泰祥还有汤团、馄饨、各类浇头面等三十多个品种,是一家非常适合解决午饭的店啦。
地址:长宁区长宁路63号(近万航渡路),另有多家分店
营业时间:6:30-20:30
丰裕生煎 美丽都店
丰裕生煎也曾经是开遍上海大街小巷的小吃店了,一度也是每到饭点就人满为患的老牌网红店,绝对海派上学的时候也经常会去吃。
他们家的生煎个头比别家的小一圈,面皮也稍许有些厚,咬下去没有什么汤汁,肉吃起来还有股淡淡的肉腥味,着实让绝对海派失望了一把。希望这些“老字号”在广开分店的同时也能够把控好品质。
地址:黄浦区四川中路148号(近福州路),另有多家分店
营业时间:5:30-21:30
光头生煎
光头生煎就开在种满梧桐树的山阴路上,和鼎鼎大名的光头面馆是同一个老板,生煎店里是没有堂吃的哦,要想堂吃就要坐到隔壁面馆去。
光头生煎就像开在弄堂口的铺子,不少虹口小囡都是吃着他们家的生煎长大的,店里就连餐桌都是老式的八仙桌。哪怕到现在,都还任性的只收现金哦!记得准备好零钱~
他们家的生煎是放了肉皮冻的混水派,全发酵面团比较薄,松软不粘牙。
地址:虹口区山阴路139号(近吉祥路)
营业时间:6:00-18:30
金彪生煎王
老早来七浦路逛街,绝对海派的标配就是一两金彪生煎王的生煎加上一碗鸭血粉丝汤。
前两年,七浦路开始改造,他们家也搬到了附近的乍浦路上,虽然门面还是小小的,但是生意还是一如既往得好!
他们家的特色就是生煎里的汤特别多,皮子很薄,一咬一包汤,鲜甜鲜甜的!吃的时候可要小心点烫口哦!
烘烤过的生煎“底盘”香脆却又不焦,肉质饱满吃起来又很有弹性。二两生煎+一碗油豆腐牛肉粉丝血汤,作为午饭,哈嗲~
地址:虹口区乍浦路36号(近海宁路)
营业时间:7:00-20:00
舒蔡记生煎
小小的一个门面,招牌就是简单的贴在店内墙上的一张纸。绝对海派去的时候整条街都在改造,要不是生煎锅子就放在店门口,就差点错过了这家店。
煎的脆脆的生煎,咬一口,火候正好。汤汁倒是不少,油基本上都被收干了,吃起来也不会觉得油腻。
虽然店铺的环境一般般,但是开在四川中路这里,来吃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不过绝对海派吃了上面这么多好吃的生煎,对这家还是稍感失望。
地址:黄浦区四川中路530号(近北京东路口)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6:00-19:00,周六至周日6:00-15:00
高记生煎GAOCHI(K11店)
58元2两的价格,对于吃惯了路边小店生煎的绝对海派来说,着实高得吓人,好在还附送一瓶豆浆,稍稍有些安慰。
高记生煎来自台湾,60多年前,高记生煎的创始人把正宗的无汤生煎带到台北,2016年,高记生煎又重回学艺的故里,只为实现老人家多年的回乡期待。
高记生煎采用全老面发酵,使得生煎的皮子带着小麦的原始香气,口感扎实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