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油炸带鱼VS油炸小黄鱼,你觉得哪个更好吃
黄花鱼,又称黄鱼。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故黄花鱼又称“石首鱼”,味甘,性平。能健脾益气,开胃消食。治食欲不振、下利、失眠症、心悸、健忘。黄花鱼含有丰富的硒,能清除人体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病症有防治功效。大黄花、小黄花和带鱼被称为我国三大海产。
1、带鱼洗净(轻洗,不要洗掉外面银脂),去头去尾清除内脏。然后切成长度均匀的块,放入葱姜蒜,料酒、生抽、盐,撒少许胡椒粉和花椒,轻翻匀后腌制25—30分钟。2、腌制好的带鱼表面裹一层薄薄的面粉。热锅倒入宽油,待油温六七成热时,放入带鱼。(耐心,待稍稍定型后再翻面)中小火将带鱼炸到两面金黄时捞出控油(也可以轻炸定型,再大火复炸)。
3、可继续回锅做成糖醋或红烧的。
❷ 大黄花鱼和小黄花鱼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吃
大黄花鱼和小黄花鱼的区别:
1.别称不同:
小黄花鱼:小黄花鱼学名小黄鱼,别称小鲜、大眼、花色、小黄瓜、古鱼、黄鳞鱼、小春色、金龙、厚鳞仔、小黄花等。
大黄花鱼:大黄花鱼学名大黄鱼,别称黄鱼、大王鱼、大鲜、大黄花鱼、红瓜、金龙、黄金龙、桂花黄鱼、大仲、红口、石首鱼、石头鱼、黄瓜鱼等,为传统“四大海产”之一。
2.体型不同:
小黄花鱼:小黄花鱼体长圆形,侧扁,尾柄长为其高的2倍。头大,口宽而倾斜,上下颌略相等。下颌无须,颏部有6个细孔。上下颌具细牙,上颌外侧及下颌内侧牙较大,但无犬牙,腭骨及犁骨无牙,头及身体被栉鳞,鳞较大,侧线上鳞5~6个,背鳍及臀鳍鳍条膜上有2/3以上被小圆鳞,臀鳍鳍条少于10,鳔侧管2小分支平行但不相等,呈一长一短管状。
大黄花鱼:大黄花鱼体延长,侧扁,体长约40~50厘米,尾柄细长,长约为高的3倍余,鳞较小,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8-9行鳞,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下颌稍突出,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唇橘红色,鳔较大,前端圆形,头颅内有2块白色矢耳石,椎骨26~27个。
3.分布不同:
小黄花鱼:小黄花鱼广泛分布于中国东海、黄海和渤海以及朝鲜半岛西岸海域,主要产地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省沿海,以及受长江径流影响较大的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水深40~80米的海区,属暖温性近底层鱼类。
大黄花鱼:大黄花鱼分布于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大陆近海及朝鲜西海岸,雷州半岛以西也偶有发现,中国沿海的大黄鱼可分为南黄海——东海地理种群、台湾海峡——粤东地理种群、粤西地理群3个种群。
4.功效不同:
小黄花鱼:小黄花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脂肪、钙、磷、铁、钾、钠、镁、硒和维生素A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食用价值高,而且无论从中国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研究中,都发现小黄鱼还具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例如鱼鳔具有润肺、健脾、补气血的功效,胆能清热解毒、平肝、降血脂,鱼磷可制药用胶,精巢用来提取鱼精蛋白、精氨酸,卵巢则可用于提取卵磷脂。
大黄花鱼:大黄花鱼肉质较好且味美,松鼠黄鱼为筵席佳肴,大部分鲜销,其他盐渍成“瓜鲞”,去内脏盐渍后洗清晒干制成“黄鱼鲞”或制成罐头,鱼鳔可干制成名贵食品“鱼肚”,又可制“黄鱼胶”,肝脏含维生素A,为制鱼肝油的好原料,耳石可作药用。
大黄鱼的营养价值:
大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大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大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
❸ 小黄鱼和多春鱼哪个好吃
小黄鱼好吃。小黄鱼不仅是可以炸着吃很美味,小黄鱼还可以清炖哟,清炖保持了鱼本身的鲜味,鱼肉的嫩,很好吃的。
食材食谱热量:98.5(大卡)
主料 小黄鱼1斤
方法/步骤 首先把小黄鱼处理一下,就是把鱼肚子里的肠子和鱼头里的腮拿出来不要了,处理完后把鱼用清水清洗干净 把葱拔去外皮,洗干净,然后切成一段一段的,这里葱是用来提鲜的 洗一块姜,切成小片,放好 热锅,放油,油热后把小黄鱼放到热油上过一遍 然后加入少量的水,放入葱,姜片,八角炖一会,一般小黄鱼都比较易熟,炖上15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如果喜欢吃辣,可以放一点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