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湖南永州的祁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啊
祁阳金洞河夜光漂流起自牛栏湾,终于牛头山,全程4.7公里。游客们泛航于水势平缓、流水潺潺的金洞河中,两岸灯火林立,相互辉映,宛如给夜幕笼罩下的山、水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神秘又朦胧。奇山、异石、怪树显现在夜雾之中,令人浮想联翩,心旷神怡。夜光漂流是生态休闲漂流家族中的新生代,金洞河夜光漂在全国是第三家,在湖南属首创。祁阳金洞林场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去年5月起漂的祁阳金洞河在湘南地区激起了一股漂流热。今年林场又投资100万元,将人造灯光夜景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将“激水漂”与“夜光漂”联合推出,整体开发,给林区旅游发展写下亮丽的一笔。
石洞源风景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故乡。陶铸同志的故居就座落在风景宜人的石洞源旅游区内。陶铸故居在潘市镇石洞源陶家湾村。1958年修建石洞源水库时,因水淹拆迁至西向的后山背高处,一正一横两栋,土砖墙,椽、门窗、青瓦大部为搬迁来的原物。房前有小坪,四周树木葱郁。1997年于其旁建陶铸故居陈列室,青瓦平房5间,计200平方米,前有约1500平方米的广场,可集会停车。山顶建有陶公亭、松风亭。俯瞰湖水,波映青山,松涛阵阵,去思悠悠。2003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石洞源风景区内群山叠障、山高林密、松竹叠翠,四季薄雾潦绕,恰似人间仙境,南面有一峡谷,从峡谷中有公路通往故居,小径通幽别有洞天。景区内现有陶铸故居、陶公亭、松风亭、陶母墓、铁铮图书馆;有保留最完整的明清古民居——龙溪李家大院;有何仙姑修道的古刹八角岭白尼寺佛教圣地;有新发现的大型溶洞群马祖洞等旅游景点。
“浯溪形胜满湘中”。浯溪摩崖石刻,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城西南祁阳湘江大桥南端的浯溪公园内。此处苍崖石壁,濒临湘江,巍然突兀,连绵78米,最高处拨地30余米,为摩崖文字天然好刻处。因而,浯溪露天摩崖,为南国摩崖第一家,为神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浯溪摩崖诗文书法,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历时千百年,享誉海内外。
㈡ 永州市祁阳县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祁阳县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处。浯溪碑林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1][2]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十大文化遗产、百姓喜爱的“湖南省景”、湖南新“潇湘八景”。2009年2月1日,被国家批准为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位于县城西南的湘江西岸,此地山水秀美,苍崖石壁连绵78米。文昌塔祁阳文昌塔,矗立在“万卷书崖”之上,坐落在祁阳县城东区的湘江之滨、祁阳师范西侧;与浯溪碑林遥相对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主教堂天主教堂坐落于县城 祁阳县天主教堂浯溪镇九塘冲,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旁,1936年建成,欧洲哥特式建筑。是湖南省现有最古老、保存完好的天主教堂。1995年被定为湖南省重点宗教活动场所,200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溪古民居龙溪李家大院及周边古民居位于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 祁阳县龙溪李家大院距衡昆高速公路出口1500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大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历经80余年陆续营建至万历十年(1583)才全部建成。[3]三圣湖三圣湖旅游区位于祁阳县南面的大江林场和肖家村镇辖区内,区内有瑶、汉居民1068人,距县城45公里,是一个利用黄沙河与大江水库、八庙温泉等景点进行漂流、探险、观光、温泉洗浴、休闲、娱乐的旅游项目。八庙温泉又称暖水渡温泉,位于祁阳县城东40公里的肖家村镇八庙村,毗邻芭蕉村风景区和肖家中心小学。故名八庙温泉。该温泉属天然地质热泉水源,有泉眼18处,面积40多亩,水温均衡,恒温为37℃。石洞源景区石洞源风景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 祁阳县石洞源风景区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故乡。景区内现有陶铸故居、陶公亭、松风亭、陶母墓、铁铮图书馆。金洞漂流被称为“亚洲第一漂”的金洞漂流,惊险、刺激、安全,野趣横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位于金洞国家森林公园,有“流金的仙人洞”之称。潇湘楼潇湘楼位于湖南省祁阳县城浯溪镇祁水(小东江)与湘江交汇处突兀的石山上,因傍古城墙潇湘门而得名。潇湘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现楼系民国初年重建,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面积一百余平方
㈢ 永州好吃的
1.祁阳油炸粑,是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的特色小吃,它的制法是将糯米粉捏成拳头大的一个个小团,然后将糯米粉团压成饼状,投进滚油锅炸成金黄色即可。
2.油炸萝卜丝粑粑,是湖南永州特色小吃之一,味道好吃,而且还便宜,性价比非常高。
3.祁阳米粉,又称文明米粉,是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的传统小吃,祁阳米粉在原料选用、粉丝制作和粉汤配制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技巧和讲究,那味道自然是不差的。
4.宁远酿豆腐,是湖南省宁远县的一道传统名菜,属于湘菜系,豆腐白嫩如玉,润滑爽口,吃到嘴里就能化掉,豆香怡人。
5.永州血鸭,是湖南永州的一款地方传统名菜,味道鲜美,开胃凉血,值得一试。
6.永州米粉肉,是永州当地的传统美食之一,宴席上几乎都有它,吃的时候,趁热解开荷叶,香味扑鼻,味道鲜美。
7.道州扎肉,是永州道县当地的特色传统美食之一,这道菜颜色比较鲜艳,味道比较香,吃到嘴里之后感觉这道美食比较脆,具有当地的特色和乡土风味。
8.鸭脚包,是永州江永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它外观呈琥珀色,光泽鲜亮,蒸熟即可食用,鸭脚包吃起来骨酥而脆,咬起来筋斗而生津。
9.口味蛇,是永州特色美食,鲜嫩可口,非常好吃。
10.东安鸡,是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的特色美食,因其烹调方法起源于湖南省东安县而得名,此菜色泽鲜艳,肉质鲜嫩,酸辣爽口,肥而不腻,具有香、甜、酸、辣、嫩、脆等特点。
㈣ 祁阳那个地方怎么样
祁阳地处湘南,永州之北,湘江中上游,因位于祁山之南而得名。东临常宁,南接桂阳、新田、宁远、双牌4县,西抵零陵、冷水滩,北连祁东。县域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辖3街道、19镇、3乡,1个省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07万,常住人口87万。祁阳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资源丰富、区位优越、人、人才辈出、经济发达的县级城市。
一、历史悠久
旧、中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祁阳居住,公元元年前后,汉高祖刘邦的第十四代孙刘谊被封为“祁阳侯”。三国东吴孙皓元兴元年(264年)始建祁阳县,至今已1700多年。县名一以贯之,且均为“郡之首邑”、“一等县”、“特等县”。直至宋代均隶零陵郡,清代隶永州府,民国3年(1914)隶衡阳道,民国27年(1938)隶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隶湘南行政公署,1954年隶衡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隶零陵地区行政公署,1996年隶水州市。
二、人文厚重
祁阳得湘江之便,北通长淮,南达桂粤,中原文明和百越文明在此交融,自古以来文风昌盛、文化繁荣。浯溪摩崖、文昌宝塔、祁剧、木偶戏等传统文化融湘楚文化之大成,蜚声海内外;万卷书岩、栖真洞天、李家大院等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孕祁阳文化之精髓,形胜满湘中。位于城南湘江河畔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浯溪摩崖石刻,自唐至民国积碑石500多方,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诗、词、联、文、画各有千秋,人谓“文学瑰宝”、“艺术大观”,乃全国所仅有,历史所罕见。唐代诗人元结撰文、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的《大唐中兴颂》石刻,因文奇、字奇、石奇而世称“三绝”。在祁阳数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长河中,祁剧以历史悠久、剧目丰富而着称于世。祁剧发祥于祁阳,形成于明代成化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发展为940多个传统剧目、550余支曲牌的大剧,在全国8个省区、20多个地区广为流传,在美国播放录像片。祁剧因祁阳而得名,祁阳因祁剧而名扬中外。
三、资源丰富
祁阳县境山岗、丘陵、盆地、平原兼有,大小河流250余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境内三山(祁山、阳明山、四明山)耸峙,四水(湘江、祁水、白水、清江)纵横。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有煤、铁、锰、大理石、重晶石等20多种,享有“有色金属之乡”美称。水能蕴藏量38万千瓦,可开发量30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境内到处茂林修竹,鸟语花香。动植物种类繁多,已发现植物有135科972种,受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水杉、银杏、光叶珙桐等20多种,森林活立木蓄积量400多万立方米,素有“湘南亚森”之称;野生动物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梅花鹿、穿山甲等和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中国祁阳小鲵”。
四、区位优越
祁阳居长沙、桂林之中点,“珠三角”之北端,是内地的前沿,沿海的近邻。
唐宋之后,县城依湘江黄金水道和数条驿道而成为水陆要冲、湘南重镇。民国时期,建湘桂公路和湘桂铁路,祁阳火车站年货物吞吐量已达150万吨,成为湘南与西南物资转运要塞;衡昆高速公路、322国道、320省道均贯穿全境;湘江绕城而过,终年通航,通江达海;县内镇镇通油路、水泥路,村村通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河道经纬交织,四通八达,构筑了通往全国各地的水陆运输网络。
优越的区域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使祁阳成为投资者兴业的理想之地。
五、人杰地灵
祁阳秦创私塾,宋立学宫,元办书院,清开学堂,“士习文风,蒸蒸日上”,仅宋至清就有文武榜眼各1名,进士126名,举人129名,并先后孕育了继诸葛亮为相的蒋琬、明户部尚书陈荐、清军机大臣陈大受、抗法名将欧阳利见等文臣武将。
祁阳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6年1月成立中共祁阳特别支部,为湘南最早的党组织之一,领导大革命运动,组建工农武装,成立苏维埃政权;首位特支书记雷晋乾、首任中共祁阳县委书记刘东轩和其他一些共产党员为革命英勇献身。抗战时祁阳人民组织抗日自卫队英勇打击日寇。解放战争之“衡宝战役”时,祁阳人民参军参战,踊跃支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国家的自强和人民的幸福,祁阳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牺牲的共产党员和军人达2000之多。199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祁阳县为革命老根据地。这里诞生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陶铸,走出了14位红军,培育了共和国第一代将军刘金轩、周玉成。现坐落于浯溪公园的陶铸铜像、陶铸革命事迹陈列室和石洞源故居已成为着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六、经济发达
祁阳县2017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全省第17位,是“中国油茶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经开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祁阳是改革大县,国家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中国好粮油”、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等改革先行先试,是省政府重点支持发展成为30-50万人口城市、支持撤县设市的县区之一。
湘江流经祁阳县境100.8公里,一江九洲,百里画廊,森林覆盖率60.42%,成功创建太白峰国家森林公园、浯溪国家湿地公因,浯溪国家水利风景区、大江省级森林公园,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卫生县城、湖南省园林城市。
当前,祁阳正围绕“打造经济强县、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撤县设市”三大目标,争当永州市县域发展排头兵,建设美丽幸福新祁阳。撤县设市工作目前进展相当顺利,祁阳已经排在湖南省撤县设市的第一顺位,不出意外的话,2020年5-7月间,祁阳县将更名为“祁阳市”。
“东风吹暖碧潇湘,闻道浯溪水亦香”,祁阳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辉煌文化、优越交通、丰富资源、辈出人才、经济发达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