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太原好吃的小吃
太原,简称“并(bīng)”,古称晋阳,别称并州、龙城,是山西省省会。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座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这里的美食也是五花八门、风格独特,那么太原到底有哪些传统美食?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到太原的十大传统特色美食吧!
1、太原刀削面
太原刀削面以刀工、削技绝妙而被人称为飞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条条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跃。吃起来内虚、外筋,柔软光滑,容易消化。
2、太原老鼠窟元宵
老鼠窟元宵是山西省太原市的地方传统名小吃。皮薄馅满,味道甘美。久居太原或临时来太原走亲访友、旅游的人们,都要慕名前去“老鼠窟”品尝。此元宵皮儿绵中有粘,馅儿甜中有香,色泽洁白鲜亮,配料讲究,风味独特,已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3、太原头脑
“头脑”是太原特有的一种风味小吃,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藕、一条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特点: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有营养,具有抚寒喘和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4、太原羊杂割
“羊杂割”又称“羊杂碎”,是山西的一道地方名小吃。走在山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经营“羊杂割”的小店,门面不大,生意红火。一般每家店都是放一口大锅在火上,里面有老汤,配好的羊杂都放在一起等待下锅。每来一位客人,老板会问你吃几两。意思是你要加几两肉,价钱根据你要的肉的多少来决定。不要以为羊杂就是纯肉的哦,里面会配上粉条。各家的老汤不同配料不同,做出来的口味各有千秋。
5、认一力牛羊肉蒸饺
认一力的牛羊肉蒸饺是太原的名吃之一,1930年左右创建,位置也在桥头街。认一力的蒸饺“皮薄、边小、馅大、呈半月形、不开口、不露馅”,所用的十几种配料,主要有豆蔻、砂仁、白芷、白术、肉桂、丁香、小茴香、花椒、大料、陈皮等,号称“十三香”,吃着肥而不腻、入口流汁、味道鲜美。如果你蒸饺吃不饱,店里还有羊杂汤、牛肉丸子汤、牛肉馄饨、红豆粥、小米稀饭等多种选择,每一样都好吃得很,只要走进店门,就能保你吃到暖烘烘地出去。
6、稍梅
稍梅(也有叫烧麦、寿麦、稍麦的)也是太原着名风味小吃,用特制的擀而杖打成花褶,形同梅花。有说法是“稍梅好吃难和面,皮薄挑馅打花难”,制作稍梅技术难度较大,打花要用特制的擀杖,褶子打得越多,稍梅花芽就越美。好的稍梅皮薄如纸,圆如盘,边花多,挑成的稍梅馅大、香醇、利口,放在笼里,犹如朵朵雪梅。皮薄、馅足、花似未全开的梅花才是好稍梅。
7、鸡蛋醪糟
鸡蛋醪糟也是太原的特色小吃,荣茂园海子边小吃部的鸡蛋醪糟久负盛名,至今还流传着“海子边醪糟王,美酒不如醪糟强。”尽管全国不少地方都有鸡蛋醪糟,但味道大不相同。相传赵匡胤弃文习武,东渡黄河来到绛州,无钱无粮饥饿难耐。店家看他气宇不凡,做醪糟给他。赵匡胤不知何物,店家说:“糟汤而已”。后来赵匡胤做了皇上,思念“糟汤”,请店家赴京再制,并说“糟汤酸甜爽口,酒香沁脾,以后就改叫醪糟吧。”金口玉言,醪糟之名遂传,沿袭至今,江北多称醪糟,而江南多称江米酒。
8、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栲栳栳kǎolǎolao)是山西高寒地区着名的传统面食小吃,属于晋菜。“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其形状像“笆斗”,民间叫“栳栳”。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它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
9、过油肉
过油肉虽然是在山西乃至北方普遍可见的菜,太原比较大的饭店做出的过油肉才是味道正宗的。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山西过油肉“被评为山西十大经典名菜。正宗的过油肉选猪里脊肉或元宝肉为主料,精切成铜钱厚的肉片,加蛋黄、淀粉、精盐、料酒等拌匀,放入油锅中打散炒熟,加木耳、玉兰片、葱白、菠菜等辅料烹炒而成,色泽金黄。
10、荞面灌肠
荞面灌肠是太原随处可见的小吃了,周边的县市叫“碗托”。制作方法是把荞麦面调成糊状,盛在容器里,上火蒸熟,冷却后脱离容器,叫“碗脱”比较形象。但从名小吃的角度看,灌肠才能说明问题的核心。山西灌肠制作方法神秘,多为家庭代传。口感劲道细腻,爽滑利口,久吃不腻,调制简单,随吃随切,加入秘制卤汁,口感更佳,虽然叫灌肠但是荞面灌肠和一般的灌肠完全不一样,没有任何的动物内脏。
㈡ 太原最正宗的山西面食馆在哪儿
看来你一定是个好学生了,老师告诉你,是位于大南门的'太原面食馆'.你想吃什么面?
㈢ 太原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一、羊杂割
羊杂割是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是忽必烈之母所赐。羊杂最开始是怀仁的名吃,在雁北一带小有名气。过去怀仁和内蒙人吃羊肉的习惯不一样,内蒙人只吃肉,而怀仁人却在羊下水上做了一些文章,创造了一种美食叫“羊杂”。
把羊的心,肺、肝、肠、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上花椒、辣椒、盐、大蒜、葱、姜等作料,加上一些煮肉汤,做成“羊杂”,加上粉条一起吃。现在发展成为山西地方美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羊杂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荞面灌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头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花稍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山西刀削面
㈣ 太原有哪些好吃的美食推荐呢
在山西省的中央处有处地方名叫“太原”,整体呈盆地地形,其区域的轮廓呈蝙蝠型。太原条件得天独厚,好山好水出好物,那么太原小吃有哪些?太原最值得去的小吃街在哪儿呢?
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特色就能从吃上体现出来,美食在某种意义上是文化符号的载体,太原小吃即是太原人民文化的传递者,它传承着老一辈的热情以及与传统文化间的牵绊,传播着后辈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太原一直注入着新能量……以上就是关于太原小吃的全部回答,如果喜欢当地的美食,不妨前去尝试,是最好的方式。
㈤ 山西太原哪里能吃到正宗的打卤面
山西太原很多地方都能吃到正宗的打卤面,不过在桥东街有一家专门卖打卤面的,那里的打卤面很正宗,味道非常的好。
㈥ 太原什么面组好吃
刀削面
也被称为夹心面。传说古代晋中有个婆婆,她做家务时常常给儿媳出些伤脑筋的“难题”。有一天,她让儿媳妇用白面和豆面擀面,条件是两面不能事先和好,而在吃的时候要有均匀的感觉。这个聪明的儿媳不会被婆婆的脸难倒,她做的包皮面是用两种面粉做的。包面条的做法:先将面条与白面以1∶1的比例配制好,再用温水将白面与面条分别调和。再把豆面揉成球状,再把白面擀成饼状。将球状的豆饼包在最后一面上,擀成面条即可。新鲜芫荽(香菜)酸汤,葱丝辣味最佳
㈦ 山西称为“面食王国”,太原美食除了面还有什么推荐具体推荐哪个店
太原最具有本地风味的商业街集中在迎泽区,也就是本地人常说的老市中心,烟火气息浓厚。太原市老字号企业90%在迎泽区,而迎泽区的老字号大多聚集在柳巷商圈。
柳巷商圈包含着比较出名的铜锣湾和食品街,相互连着,统称为柳巷商圈。最重要的是拐来拐去都是好吃的。
虽然柳巷、老军营这样的地方假期人会有点多,但不会多到人山人海,让人心存绝念的程度,反而有一种节假日热闹得刚好的氛围。当下假期出游哪里人都很多,不妨考虑考虑这个完全和旅游城市完全搭不上边的太原。
㈧ 太原哪家做面食做的最好
作为一个地道的太原人,从小就是吃各种面食长大的。
在者,提问者问的是“最”好吃,而不是好吃。
某些回答者直接列举了十几个饭店和连锁店的名字,那还能体现出这个“最”字吗?
还有就是你们所列举的这些所谓的面食连锁店、饭店,提问者在网上随便一搜索就出来了,甚至比你们所列举的这些信息还要详细和全面。
首先我认为最好吃的面食就是母亲所做的面。
有许多朋友看到这句话肯定要说小编说的是废话,
但你们扪心自问一下,在你们谈论这家最好吃那家最好吃的时候,也不可能天天去吃吧。
我相信大家天天在某一家面馆连续吃一段时间以后都会腻吧,甚至会吃到难以下咽。就会想着换一家去吃了。
而且过段时间再想起在某家面食馆连续天天吃面的经历的时候,那时候你还会觉得这家的面是最好吃的吗?
反之,大家基本上都是天天吃母亲做的面食或其他饭菜十几、几十年,也没有吃到出现“难以下咽”的情况。
老板说从上辈一直传下来的规矩就是所有食材必须当天现做,每天半夜一两点就得开始工作,所有工作都是自己家人在做,每天要从半夜一两点忙到中午11点左右。
对于我问的问题老板说:
一是因为太累,实在没精力全天经营,
二是老板说自己就是一农村人,也没什么文化,对开分店什么的也不懂。
三是现在经营的这家小面馆在农村来说也算挣得挺多的了,已经很满足了。
这就是小编在太原的面馆吃过的最好吃的面。
当然,每个人的口味都各不相同,小编觉得最好吃的大家不一定认同,小编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