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攻略 » 番禺哪里有好吃的牛杂档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番禺哪里有好吃的牛杂档

发布时间: 2022-06-04 19:35:18

1. 想开牛杂档,但不知广州哪里有牛杂进货,请问有谁知道

晚上街边好多有的~~~我在番禺,番禺大东路商业街卖水果上来有条巷子有好多卖这个的,不过都是走鬼型的,不是开档口的,你自己再多找找哦~~~

2. 广州番禺有哪些好吃的美食推荐

都说“食在广州,味在番禺”,番禺不光有广府美食,还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特色美食。
1.佳乐粥粉店:一家街坊饭堂,很多人不想煮饭就会来这里解决肚饿问题,茶水免费供应,茶杯碗筷自取,就好像在自己家一样。做街坊生意,价格一定是平民的,基本都是十几块钱一份,我们点了一份超大量的牛肉肠粉11元,肉好像不用钱那样多。牛肉是腌制过的很入味,肠粉晶莹剔透有韧性,酱油是偏甜的广式酱油,虽然是平常的美食,却让人在有饱腹感同事更有亲切感。
2. 聚兴隆甜品名店:广东人的夏天不能没有糖水,聚兴隆甜品名店是一家开了18年左右的老字号,承载了不少市桥人关于夏的回忆。店里可选择的种类不是特别多,但是基础款的糖水小食都有,价格几块到十几块。坚持古法现磨的芝麻糊,细腻又浓稠像极了融化后的巧克力,是店内的当家招牌。它家的汤圆很好吃,软糯有韧性,中间的馅也放得恰到好处,和香甜的芝麻糊搭配在一起毫无违和感。这里的杏仁蛋炒奶糊、萝卜糕都不错。
3.陈茶馆:朴素又复古的骑楼店面,广式竹桌、麻石石墨、粗瓷茶壶茶杯,感觉一切都停留了在过去。里面摆放着不少老广的专属回忆:漫画书、松下牌电视、破葵扇、旧算盘,墙上还挂着不少番禺的老照片。播着老歌,空气中有老街的味道,聊聊天喝喝糖水……这样的午后舒适悠闲,浓烈的老广气息。虽名为“茶馆”,但陈茶馆不卖茶,只卖糖水。而且还是手工石磨糖水,在机械化的今天已经很少见了。种类不多,杏仁、花生、芝麻糊、雪耳糖水,还有隐藏菜单“双拼”。芝麻糊乌黑到发光,香滑软糯,浓稠绵密,入口能感到一抹细腻丝滑迅速融化。杏仁糊雪白幼滑,口感甘甜清冽,味道浓郁。搭配老板娘特制花生碎,润滑中带着几分香脆,层次很丰富。莲子百合雪耳应该女生会很喜欢,满满一碗都是材料。因长时间熬煮已起胶,口感细滑软糯,很清甜,简直是解暑神器。选一个午后,路过这里,坐下来和老板闲聊几句,再点上一碗糖水,充满回忆的夏日时光也不错。
4.家利美食店:这家店真的隐藏得太深,经营已超过20年的家庭小店,但只要吃过一次就会沦陷。店面谈不上“装修”,普通大排档风格,简单到街上随便一家店也是长这样。店里有广式和泰式2种菜单,而咖喱旧有20多种吃法,冬阴功汤是按“例”算的,没有任何摆盘可言,但真的是实在。随便一捞都是花甲、虾、鱿鱼,再加上香茅、柠檬等调味,一个字香。味道很正宗,酸辣鲜甜,还喝出一丝奶味。黄咖喱鸡,香气浓郁,鸡肉嫩滑、薯仔绵密,被咖喱包裹,超级入味。虾头油炒饭卖相好看,分量真的很足,保留虾的鲜香,还是比普通海鲜炒饭够味的。
5.闲记茶餐厅:说是全番禺最出名的粤式茶餐厅—— 闲记茶餐厅,午饭时间来到已经是人头涌涌,门口很多人取号排队,十分热闹。花地砖、折台折凳,加上浓浓老广风味的创意墙绘,装潢很有市井氛围。这“平平无奇”的蟹子捞丁,捞面浓郁的咸香加上日式胡麻酱那种甜甜的点缀,有点奇妙但很好吃。出前一丁面很Q弹,搭配酱汁吃起来特别顺滑。还有这个XXL码的猪扒芝士滑蛋菠萝包,高度简直就是菠萝包中的中信大厦。浓诱人的芝士真的是视觉加味觉双重暴击。猪扒稍微有点逊色,但灵魂般的芝士又扳回一分。
6.好好面店:被称为“番禺最好吃牛杂店”,就藏在北丽园小区的停车场仓库。远远看着,就像以前楼下的小卖部,颇有几分怀旧感觉。牛杂、牛肺、牛筋、牛腩、牛肠……“一锅熟”,种类还是蛮多的,全在一口大锅里焖煮着,闻着超级香。配菜也非常丰富。萝卜、海带结、包菜、面筋、鱼蛋、猪肠粉、猪红……即点即剪、按斤算价。可能是一开始期望太高,也可能天气太热,牛杂不算很惊艳。不过口感都挺软烂入味,分量也算多,蘸料辣得很过瘾。
7.童年的回忆炸叔:就在桥东小学的正对面,一楼是自选菜或饮料,付款后就可以上二楼找好位置坐等炸串。这里都是做附近学生生意,价格实惠,可以放心大胆地选。虽然是炸串店,但这瓷片墙、不锈钢扶手和名言壁画,都给人一种学校的感觉。二楼面积很大,很像上舞蹈课的大课室,有风扇有空调。猪肠粉、炸云吞、包菜是炸串必点。炸云吞外酥里嫩,炸过的云吞皮就像薯片一样酥脆,猪肠粉不会炸很久,口感比较软糯。炸叔家的调味不会很辣,但整体偏咸也比较油,适合偶尔吃来过个嘴瘾,搭配冰凉的汽水,和朋友一起回忆一下童年时光。
8.嘉乐瓦罉饭:一家其貌不扬的煲仔饭,不似老城区老店那种简陋的感觉,有点像快餐店。对很多附近街坊来说,就是日常饭堂的存在。出品价格在15-20元这个区间,然后每个煲仔饭都配了一小碟菜。看上去不是很便宜,但是性价比绝对高。鱼腩拼田鸡饭 ,XL码的肉可谓是真材实料。锅底很深,米饭蒸得恰到好处,底部还有淡黄的锅巴。鱼腩也太大一块了,比食指长了足足一倍。口感很滑,肉质紧实,不过有点点腥味。
9.阿文木瓜牛奶:在番禺火了9年的甜品店,从原来的光明北路搬到了繁华路。新店面的环境要好很多,有点小清新的感觉。招牌芒果牛奶冰,超超超大份。黄澄澄的果肉,晶莹的冰沙,而且芒果太重太多,勺的时候一直担心着会掉下来。木瓜牛奶同店名,也是招牌之一,听说是附近街坊每次来饮的必点。听说只用木瓜和牛奶,没有加一滴水。打开杯盖真真实实看得到里面就是浓郁的果汁,比起喝奶茶来说要那么健康些。
10.海清甜:主打创意甜品,某红书上挺多博主都推荐过他们家,例如抹茶拉面、芒果河粉……很多连听都没听过。招牌榴莲河粉,还没上桌我们就闻到浓郁的香味。真材实料没得说,这么大一块金枕榴莲,一个勺都装不住,榴莲控看到都两眼发光。牛奶制成的河粉超级爽滑,带有一些韧性,虽然它奶味偏淡,但混合了榴莲的香气后,绝了。
11.清迈大排档:一家人气爆棚的泰式大排档,在番禺颇负盛名,不少人为尝这一口正宗泰国味专门开车过来尝鲜。店铺在市桥星海公园公交车站对面,门口招牌很大,隔着几十米远都能看到。浓浓的泰国风情,异域独特的装饰,开放式的厨房看到大厨在卖力炒菜,让你仿佛置身于泰国夜市。菜品种类多到我们强迫症都犯了,经过激烈的讨论点了以下几个菜,埋单一共花了260多,人均50块左右。

3. 谁知道番禺大西街附近有好吃的牛杂

在华润万家的麦当劳对面的小巷子里那个也还可以

4. 阿婆牛杂被评为广州最好吃的牛杂对此你怎么看

说起牛杂,广州人一定会想起一个名字:阿婆牛杂。

图片来自阿婆牛杂官网

当然,传统与革新本来就存在本质上的对立,两者也无分对错。生产力在发展、资本在不断累积,传统小行业,特别是阿婆牛杂这种源于市井的传统手作行业希望在市场经济中存活并发扬光大,必须适应社会生产的规律。工业化的生产与包装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的。阿婆年纪也大了,也有自己的家庭,谁不想让家庭的生活更好一点呢?说着冠冕堂皇的话让年近90的阿婆继续在小巷中卖牛杂,未免有点强人所难了。

所以,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盲目地保留传统,也不是一味地追求变革,在传统与革新之中求同存异,让两者趋于平衡,才是在这个时代保留传统的正确方法。没错,这堆都是废话,小学语文80分以上的都能写出来,只不过,这么废的话,谁会真的去思考,去落实呢?

所以,大家对传统手艺的逐渐工业化和网红化的现象是怎么看的呢,希望能在评论区听到你们的声音。请各位股东文明交流,不要喷,也不要杠,在这个问题上,无分对错。

5. 广州哪家店的牛杂好吃

认识广州就得从牛杂开始,牛杂中“最广州”的当属萝卜牛杂,萝卜牛杂已成广东广州文化的一部分。

没有特别的配方,就是花生香的牛杂汤底,但是别人就是做不出来。汤汁浓的像酱汁,这才是阿婆牛杂香味浓郁、出众的秘诀。

每次一开档,都排起长队,排个两小时,每人还限购两份,阿婆牛杂可以说是最符合广州味道,30年来都不变。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广州哪家店的牛杂好吃?的回答,谢谢。

6. 以前广州长寿路巷口的那档牛杂搬到哪里了谁知道告诉我啦!很想吃啊!

长寿路很长喔 不知道你说的是长寿东还是长寿西?我知道以前在长寿肉菜市场附近有一档,很香。现在长寿西新华教育学院旁边的街里面有一档车仔,不过未试过味道啊

哈哈 我就知道一定是那个档口。不过我也不知道搬哪里去了哦

7. 广州哪里有又便宜又好吃的小吃

上下九附近方圆1公里内很多这样店铺

宝华路的宝华面店,顺记冰室

龙津路的伍湛记粥,

文昌路的银记拉肠,婆婆云吞面

长寿路坚记伊面

街边的牛杂档(林师傅的也挺出名的)

8. 广州哪里萝卜牛杂好吃

【导语】:在广州,最受欢迎也最有特色的路边摊,定然是那日日加香料熬制,以保持鲜香浓甜的一锅牛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料材泡制一方风味。如果你在广州,因为环境或者其他原因而未曾试过那一串串牛杂、萝卜,那就必然错过了很多纯朴美妙的东西。今日,就让小编数一数那些在老广心中不可或缺的牛杂档,感受一回舌尖上的岭南文化。 牛杂的前世今生: 传说在清朝的光绪年间,清末民初之际。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多聚居在名叫光塔寺的清真寺附近。历史上,岭南因与中原相隔,气候湿热,一直是相对贫瘠的地方,生产工具也相对简单落后。作为主要的耕作牲畜,水牛除非因意外伤亡,是极少用来宰杀的。因此人们的食肉主要来源于家庭饲养的肉猪,鲜有牛肉可售。即便是猪肉,在当时也是人们的一种奢侈食物,一个月难得吃上几回。而广大回民出于宗教信仰,是不吃猪肉的。这样,广州回民们经常是一肉难求,即使有钱也无济于事。因此,只要有水牛宰杀,回民们往往奔走相告。一位回民厨师阿德发现人们每次宰牛后,肺、肠、肚等常常丢弃,觉得浪费,于是带回家中,别出心裁要创一佳肴。他买回价廉又容易入味的萝卜,配以五香味料慢火煨煮,烂熟后剪碎蘸辣酱吃,赋以美名——“牛杂萝卜”。这“牛杂萝卜”一出,别说难得油水下肚的回民难挡诱惑,就连广州居民也纷纷仿效,“牛杂萝卜”迅速流传至广东各地,许多客人都是站着吃,由此站着吃牛杂成为了吃牛杂传统的固定模式。 牛杂的美味秘诀: 牛杂美味的关键在于汤底和火候。以八角等香料加上牛骨牛肉熬制,不过香料分量就家家不同,所以煮出来口味也有差别。但一定要是老汤,日日加香料熬制,以保持鲜香浓甜。一味好汤,可以让人三日不知肉味。煲好后的萝卜面筋把汤底尽收其中,与牛杂的味道和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所以很多人都看卖牛杂的阿姨叔叔是否够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