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攻略 » 梅州美食最好吃的地方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梅州美食最好吃的地方

发布时间: 2022-05-20 13:14:48

1. 梅州哪里有美食

梅州随便一家小店都不会让你失望 去梅州前,为食的你一定要清空一下肠胃,最好禁食两顿,以便有空间容纳这里的五花八门的美食。如果你和我一样,还喜欢在正餐后再去品尝下当地的小吃,那就更要有增肥2斤的准备,因为梅州的小吃大多是米制品,实打实,跟主餐一样饱肚。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呼朋唤友,一家大小齐出动,腌面、狗肉粉、笋粄、味酵粄、鱼头煮粉、牛肉圆汤饺、猪粉肠煮腰花……每样点一个,摆上一大桌,每人尝一些,这趟旅程才真正叫做圆满! 时令美食 很多人都认为客家地区的美食,无非三大样,盐焗鸡、客家酿豆腐和梅菜扣肉。但当你来到梅州,你会发现当地人并不热衷这三味,他们一直以来都有“新欢”,而且层出不穷—— 梅州的炖品胜在当地的水好,而且原料又足又新鲜。 梅州的炖品 炖品 炖品哪里都有,梅州市区的炖品胜就胜在当地的水质好,而且原料足又新鲜,像榄肺、猪肘炖墨鱼、红枣党参炖猪心等都是广州难吃到的品种。梅城里吃炖品的地方很多,其中一家比较有名的老店叫“汉兴炖品”,有毒蝎、日月鱼、乌鸡、土鸡、老龟等几十上百种不同材料不同的做法,很多当地人去吃。至于游客,我就推荐去中山街、油罗街和马石下一带,属于老城区,不仅有历史悠久的骑楼可以观赏,还有许多旧时的店铺和作坊,各种客家小吃齐全又不贵,不仅有炖品,还有腌粉面、肉丸、肠粉、汤圆等。 推荐食肆:汉兴炖品、 燕龙炖品、“仙仙饭店”。 参考价格:4元~20元不等。 牛杂 牛杂 不仅广州,梅州也有很美味的牛杂,尤其是梅县和大埔一带,味道绝佳。梅州的牛杂是先用特制酱料熬煮后风干,客人点到的时候再切成一小块上碟,吃起来非常香,再蘸点酸甜的蒜蓉辣椒酱,配上一碟酸甜辣腌制的生黄瓜。当然,冬天最好的是吃火锅,在街上随便一家小店都不会让你失望,牛肝、牛血、牛脚筋、牛板筋、牛心、牛舌等所有牛杂料和萝卜一起煮,放大量的胡椒粉,汤底的味道非常正点,尤其是萝卜,吸收了精华,浓郁可口。 推荐食肆:金山小学官井头的牛杂。 参考价格:人均20元左右。 特色小吃 虽然梅城的小吃已经很多,但问到当地小吃最多的地方,很多人还是推荐离梅县不远的大埔县,那里正申报“中国小吃名县”并通过初审。大埔的小吃品种有200种之多,加上梅县的小吃,吃一个月可能都吃不完,考虑到时间和胃容量的关系,我只为大家推荐其中的精华—— 粄是梅州的特色主食,嫩滑柔韧,也很饱肚。 红色的粄是用暖胃的红曲水染成的 酵粄是用很普通的米浆、白糖加苏打制作而成,加上一层红糖和些许的花生碎,口感丰富。 各式各样的粄 粄 客家人说的粄就是糯米、黏米、红薯粉等做成的带有黏性和韧性的米制品,在大埔的菜市场,各种五颜六色的粄多达几十种,让人眼花缭乱。这么多粄中我较爱吃的是笋粄、酵(笑)粄和珍珠粄。在雁南飞景区吃到酵粄是很普通的米浆白糖加苏打,加上表面一层红味(红糖)和些许的花生碎,口感丰富又不至于太甜腻。至于珍珠粄,就要去大埔吃,当地人习惯叫它老鼠粄,有点像广州的濑粉,米粉的形状两端尖,有点像老鼠。一些店铺会现做现卖,以特制的“千孔粄擦”架在锅上,将粘米做成的粄团压在粄擦上来回摩擦,2~3厘米的粄条就直接掉在锅中,待粄熟浮面时过下冷河,用当地的猪肉煮,汤底就已很鲜美,加上嫩滑柔韧,口感极佳,配上肉碎、葱花、胡椒粉等佐料,先看卖相,再一闻,口水就来了。 参考价格:5元左右一碗。 梅州的薄饼外韧内香,吃完也没有油腻感。 薄饼 梅州的薄饼很像北方的春卷,出名好吃的要属离大埔不远的百侯镇的。好的浆料做出来的薄饼很薄,而且有韧性。只见老板将一团黏黏的面粉团放在热锅上,收放有度,快而柔,抹上的薄薄一层浆料变成了饼皮。除了皮,馅料也非常重要,一般以肉、豆腐干、蒜白、香菇、虾仁、鱿鱼丝等为原料,再加上适当的胡椒粉、辣酱和酱油焖入味,包入饼皮里。咬一口,外韧内香,鲜美可口,关键吃完没有油腻感,这样的薄饼才是卖家的用心之作。 参考价格:3元~5元一个。 简单平实的腌面让人吃起来停不下口。 (图/getty) 腌面绝对只是梅县才有的出品 腌面(粉) 腌粉面是梅县的特色小吃,当地人早餐和夜宵都爱吃它。当一碗腌面放在你面前,真是简单平实得如同客家人的性格,只是捞面而已,最多加点葱花或者芝麻,但吃起来就是让人停不下口。秘诀或许在于面熟后加的那汤匙猪油,又或者是炒香的白芝麻、炸香的蒜茸和葱花,总之腌面绝对只是梅县出品,离开了这里就再吃不到如此美味的腌面了。 参考价格:2元~5元一碗。 用红曲水做的红烧肉 红曲三及第汤 三及第汤一般是配腌面吃的,梅州人的早餐大多就是吃这两样,三及第是指瘦肉、粉肠和猪肝,梅州的生态环境佳,尤其水好,白开水都能喝出甜味来,加上选料讲求新鲜家养粗种,三及第汤的鲜味可想而知。红曲是指红曲米,可制成红曲水或红曲粉,据说红曲有活血化淤、健脾暖胃消食等功效,客家人非常爱用它来做汤,除了三及第汤,还有全猪汤。 参考价格:5元~10元左右一碗。

2. 梅州美食有哪些

梅州美食具有鲜明的客家菜肴特色,菜味鲜咸,吃口脆嫩。

传统的梅州菜主要为家禽和水产。梅州的特色菜有梅州盐焗鸡、梅州酿豆腐、梅州腌面、梅菜烧肉、醋溜鱼、炒子鸭、炖鱼肚等等。

梅州地区包括今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蕉岭县、平远县共梅州2区1市5县还有很多客家美食。

另外,当地的梅州客家娘酒也很有名,值得一尝。

梅州盐焗鸡:

梅州盐焗鸡选取当地嫩鸡,宰杀后凉干,抹少许食油用纸将整只鸡严实包好,埋进炒过的热盐堆中,用文火焗着半小时,之后撕成条状装盘,再浇麻油后就可以吃了。盐焗鸡皮脆肉酥,香鲜可口,是梅州地区的一道名菜

客家娘酒:

梅州客家娘酒用糯米加酒饼酿成的,类似于酒酿。其做法是先将糯米蒸熟,摊开散凉后加入酒饼和匀,而后再放入瓦制的酒瓮里密封好,过三四天后就制成了。娘酒香甜可口,度数在10-20度左右,客家妇女坐月子时爱 用娘酒冲鸡蛋花喝,具有补血和保健作用。

黄板:

梅州地区兴宁北部山区,有一种只此一家的独特稻米,叫珍珠米。它米粒比大米小,呈黄色,产量极低,很少人种。但是用这种又叫禾米的做板,却有一种非常独特的香味,初到北部山区的游客,一定会尝尝这种小吃。虽然它不一定是最 好的,但它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笋 粄

此为典型的客家风味小吃,以薯粉作皮,冬笋粒、鱿鱼、虾仁、香菇、豆腐干、五花鲜肉等为馅料,包裹成形似饺子而大于饺子的“笋粄”,猛火蒸熟,涂抹少许香油即可食用,入口爽滑,味道甚佳。

3. 梅州的美食。。有哪些

梅州地处山区,四季分明,蔬菜瓜果与别处也有不同。
汤料类:大概十年前的一次回乡,亲戚宴请,其中有一鼎汤,至今怀念。此汤名为苦笋汤。苦笋为梅州大埔县的特产,野生苦笋不及人的小指粗,色泽与普通竹笋无异,略光滑,竹节明显,非常修长,味道是真苦而非苦甘之味,煲汤时要加入咸菜和猪血骨熬几个小时,汤味苦甘,对人的健康有多好就不在此赘述。印象深刻的是席间一姑丈笑说:“大家要多吃点,听说现在大埔县连竹篙都要被吃光了。”那是仅有的一次吃野生苦笋的记忆,现在市面上也有真空包装的苦笋卖,不过已经是人工培植的,苦味相差甚远。
蕨菜很多地方都有,东北的比较出名,客家蕨菜除了以前提到的用客家娘酒糟炒外,还可以晒成干,平时拿来煲猪骨汤最好;平远一些小地方把豆角也晒成干,吃时拿来煲汤、炖肉,也可以切碎了清炒,咸干咸干的香;现如今煲汤料中较出名的客家特产莫过于红菇、石参和溪黄草,还有闻名于河源的五指毛桃,外间各有谱牒之着,所以此地从略。
除了以上煲汤料,还要花点笔墨说说客家的红丝线。红丝线又叫山蓝,有清热宁咳止血之功效,特别是治疗慢性咽喉炎疗效非常不错,在给朋友做食疗介绍时我最推荐的一种食品;记得小时候家家都会在堂前屋后天台种上一把红丝线,谁有咳嗽就折几枝汆猪肺汤喝,好的特别快,就是平常也做猪肺粉肠、猪肝瘦肉汤吃的,汤水鲜红,非常美味。来广州后买到的大多是干货,新鲜的少见,偶尔碰到菜市场有客家村妇摆摊才有得卖。
咸菜类:我经常提到用咸菜来配菜,咸菜虽然是配角,一样不马虎,客家咸菜还真是品种丰富。首先出场的当然是以前提过的石扇咸菜,那是一种小棵芥菜腌制而成的,梗长叶少,切成寸段后跟野生苦笋极像,略带甜味,因为味道特别,经常用来熬汤和烧汤,而且跟娘酒酒糟是绝配,不少客家菜式也离不开它,所以要先介绍一下;第二种是叫“辣菜”的咸菜,一般家里都可以做,同样是用乡下小棵芥菜,掌握好时间直接挂在竹竿上风干和晒干,成品是还带绿色的干,却有一股辣味,跟日本芥辣是一样的味道,吃时一般要切得很碎,用猪油炒,只放点盐就可以了,拿来下饭下粥甚至下馒头味道都是一流的;第三种有点像潮州咸菜,用大芥菜头做成,潮州咸菜是只有粗梗没有叶的,而客家咸菜还是连叶的,在菜市场卖的时候都是整瓮整瓮堆在菜摊,咸菜搁在瓮口,汁水涎滴,香气袭人,甚至有种工艺还可以敞开瓮口让咸菜透风带点腐化的腌制品当地叫“臭风”咸菜,主要是用叶较多的芥菜来做,有点臭豆腐一样的味道,可以配合某些特别菜式和专门口味,也很好吃;第四种就是制成“梅菜”,带叶的叫梅菜干,不带叶的叫梅菜心,惠州的梅菜较出名,梅菜扣肉和梅菜蒸肉饼是一定要尝的,烹饪的诀窍在于要在梅菜里加点白糖,还要注意买回的梅菜心一般是比较咸的,要用刀切开用水泡半个钟头以上去盐后才吃,加点青红辣椒做梅菜心炒花肉最好了。
青菜类:外地少见的有一种客家人叫“勺菜”的青菜,广州人叫“猪乸菜”(以前本来就是给猪吃的东西),不过品种有点不同。吃的时候先把菜一梗一梗摘出,水烧开先在开水里过一下,去去涩味,然后切一厘米左右的段,姜末、蒜末和酒糟下油锅炒香下菜,炒到出水,因为菜本身比较绵,并且会分泌一种滑滑的汁液,所以调味后一定要用生粉或者粟粉勾芡,那样菜才有光泽,吃起来才够味,又软又滑。
麻叶也是表面会分泌汁液的客家特色菜,一般拿来做上汤菜式或者直接汆汤。
不能不提的还有萝卜青,也就是白萝卜的叶子,嫩的时候采下,用蒜蓉清炒,清香中带点微辣,对肠胃不好的人有疗效,甚至客家人把这种叶子和茶叶混合做成咸萝卜茶,吃的时候记得一定要加1—2片生姜一起搁在大口盅里闷泡,四季常饮,肠胃顺畅。
主食类:番薯是祖国大地最普通的食物,客家吃番薯比较特别的有两种吃法:一是切成薄片,裹了面粉浆炸,面粉浆有咸甜两味,炸成金黄的番薯,内软外脆,个人比较喜欢咸味的;二是煲番薯糖水,客家人煲番薯糖水是用瓦罐来煲,还要加入金钱草或者蛇舌草,待番薯熟透就加入红糖调味,清香扑鼻。
最后来看看客家人的芋头怎么吃。芋头是广西荔浦出品的最好,去广西芋头扣肉也是必吃的美食,客家人的芋圆的知名度绝不比其他任何做法逊色。首先把芋头去皮,然后用专门的工具刨成细丝,生姜切细丝,生蒜捣成蓉(这个要多),一起放在大盆里加入面粉和水到材料稍微带上浆,用盐、鱼露和白糖调成半咸半甜的味道,材料和匀后用汤匙或者筷子拌成大概一个丸子形状直接下油锅炸,薄的脆,厚的里软外脆,如果混点生花生米和芝麻就更香了,几年来,每次有老乡往来穗梅两地,都会让其带一两袋芋圆回来,虽然不如以前家里自己做得好,到手后全家还是吃不停手赞不绝口,这是客家人最最好的手信了。
写到这里本该收笔,突然想起以前有人问过烹饪柚皮的事。顺便先提下沙田柚,梅县是沙田柚之乡,春节前的沙田柚才是最好吃的,很多人在中秋买的所谓的沙田柚多是广西出品或者是我们当地叫“水晶柚”的,是带点酸味的柚子,真正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