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邢台县路罗镇吃鱼哪家好
邢台县大营老郑铁锅炖鱼馆。
1、邢台县大营老郑铁锅炖鱼馆是一家专门做鱼的餐馆,位于邢台县路罗镇大营村,该店是全镇上最大的一家饭店,店中所有的鱼都是天然养殖的,就是老板自己的鱼塘,里面分别饲养了鲤鱼、鲫鱼、鲳鱼、草鱼等常见鱼类,喂养的都是天然鱼料,没有任何添加剂,十分绿色健康。
2、该店中的鱼有多种做法,红烧、清蒸、鱼肉汤等,选择性非常多,而且厨师还是具有高级的厨师证,依靠自己的手艺还有独家秘方,做出来的菜的味道并不比酒店里的差,是非常好的一家店。
Ⅱ 小时候农村鱼塘、稻田里的美食,现在吃的人还多吗,你怎么认为呢
小时候农村鱼塘、稻田里的美食,现在吃的人还多吗,你怎么认为呢?
小时候,花腰妹的家乡农村里鱼塘、稻田的 美食 很多,除了常规的水生植物外,还有许多美味可口的水生动物,不信,可随花腰妹一起来回味回味!
花腰妹的家乡属于典型的山区稻米之乡,鱼塘、稻田相对要多些,于是从小就在鱼塘、小河里泡大,对鱼塘、稻田的 美食 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
除了主产的稻米、莲藕、茨菇、茭瓜、浮萍、海菜花等水生植物外,我们小孩子更对水生动物感兴趣,经常邀约几个小伙伴去鱼塘和稻田里抓泥鳅、黄鳝、田鸡、石蚌、鱼虾、螺蛳、水蜈蚣、虾巴虫、水蟑螂、水板凳等。
首先比较常见的就是泥鳅、黄鳝、田鸡、牛蛙、鱼虾、螺蛳,这些可以徒手抓,也可以借助撮箕、拉耙、抬网或者地笼网等捕获,一般就是炒吃、煮汤、油炸、红烧。
我们当地还喜欢把泥鳅、黄鳝用火塘里的柴灰烧死,除去内脏,然后用铁丝一条条串起来,挂在屋檐下晾晒干后,制作成干泥鳅或干黄鳝,也可以放佐料舂吃。而螺蛳则喜欢用酸笋连壳一起煮,我们叫酸笋螺蛳,很具地方特色。
在这里我着重介绍一下我们平日里最喜欢吃的水蜈蚣、虾巴虫、水蟑螂等水生昆虫。水蜈蚣形似蜈蚣,身体偏长,一节一节的,两侧对称有许多脚,头部有钳子,一眼看上去有点吓人,但是油炸后脆香可口。
而虾巴虫是蜻蜓的幼虫,最初喜欢在水里生活,这种虫子最适合油炸吃,香、酥、脆、甜,很好吃。水蟑螂我们叫水母鸡,有些地方叫野生龙虱,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农村人喜欢把它的硬翅掐掉后油炸,是难得的下酒菜。
以上这些 美食 我们小时候经常捉来吃,如今吃的人少了,一是部分鱼塘、河流、稻田受到污染,这些水生动物越来越少了。二是当下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多人不屑吃这些东西了。三是有些地方人打着野生的旗号,过度捕捞导致这些水生动物濒危灭绝。
因此,花腰妹认为,保护农村环境、减少污染迫在眉睫,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还水生动植物一个洁净的生存空间。
问小时候农村鱼塘,稻田里的 美食 ,现在吃的人还多吗?你怎么认为呢?
小时候鱼塘,稻田里的 美食 可多了,随便用一个粪箕子撮下去,就会抓到很多种虫子,鱼、虾,处理干净后用油一炸,非常解馋。
记忆中我小时候没少跟男孩子下田拿鱼摸虾,上树掏鸟捉蝉,常常鞋子不穿,跑得贼快,所以经常挨母亲骂。
记得那时候的鱼塘叫藕塘,说是藕塘却不栽藕,很多人家都有自己的藕塘,种着很多的水芋头,然后屯水,养上几尾鲫鱼。
待天干时就把藕塘里的水沏干放到谷子田里,放水的时候我们小孩特别高兴,忙从家里用粪箕子,背箩支在水口,让鱼随水冲入里面。
主人家把水塘里的水放到稍见淤泥时就堵上水口了,然后我们在水塘里可以玩上一天,玩什么呢?当然是捉鱼,捧泥鳅,捡歪锥,撮水板凳,逮水蜻蜓,摸田螺啦!
这些生活在水里的小生物,那个时候可是我们这些农村人的 美食 ,油炸出来那个香味连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以前这些东西在鱼塘,稻田里特别的多,特别是田螺,肥肥的一大坨爬在水田埂的淤泥上晒太阳,只要顺着田埂走一圈,就可以捡一大堆,然后敲得一大碗螺蛳肉。
后来出现越来越多的城会吃,村会卖,所以这些田里的水生物越来越少,加之喷洒农药的缘故。
现在的人别说是吃这些常见的虫子,就连以前我们不吃的水蛆(水蜈蚣),蝌蚪(田鸡儿)都吃上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吃,这些东西也越来越少,都很少见啦!
我认为吃固然重要,会吃也是一种对 美食 的挖掘,但挖掘得太深也会影响到生物的繁衍,所以我们不要一味的只知道吃吃吃。
要知道再这样吃下去的话,就会命临着生物的绝种,到时候我们的子孙只能从图片上看到这些小生物了。
广阔的乡间,金黄的田野,缓缓的小河流,袅袅的炊烟。
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纯真无邪的玩伴,回不去的从前,无尽的思念。
小时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没有办法见到外面的世界,只能在田间地头同伙伴们肆无忌惮的玩耍,那可称作是我们的游乐园。捉迷藏,捣鸟窝,打水仗,玩得开心,愉快,纯真无邪的度过了整段童年时光。
每到春末夏初,秧苗疯长的季节,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做完作业,天刚擦黑,小伙伴们不约而同的带着竹篓,钩子去钓黄鳝,泥鳅了。趁着月光,把钩一个一个的插进泥土里,过上一段时间就可以静待黄鳝上钩了。所谓的钩,有用细铁丝弯曲的,有用竹签截取的,有用线直接穿上蚯蚓后打成结的,五花八门,各显身手,就地取材。
有性急的伙伴,时不时的就去提一下钩,看有没有黄鳝,一来二去,惊吓了它,也招来大孩子的责备。但一晚上无论怎样,每人也能钓个两三斤黄鳝,大的攒多了卖钱,小的喂鸭子,人是不吃的,一是不稀奇,二是费油。一个夏天结束,铅笔作业本的钱就解决了。
待到秋季,水稻成熟了,一片金黄的田野,层层叠叠,高低起伏,波浪一般。伙伴们便用柳条编成一个圈,中间缠绕上一层又一层的蜘蛛网,用来粘蝗虫,蚂蚱,知了,用破旧的鱼网铺在稻穗上捕贪嘴的麻雀,到了晚上,集合到一齐的时候,战利品多的往往超出想象。
大伙分工明确,生火的,捡柴禾的,清洗战利品的,回家趁大人不注意偷拿油盐的,忙的不亦乐乎。准备工作就绪,油盐涂抹上战利品,拿一些小树枝穿好,放在火上翻滚着烤,(这可能是最原始的烧烤方法),待闻到香味时,就馋得迫不及待的尝尝味道了,一顿大餐吃罢,大家都是灰头土脸的了。清洗干净后,回家绝口不提,但大人肯定知道,装糊涂罢了。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一点一滴犹在眼前,曾经的欢乐园,无忧无虑的童年!
小时候农村鱼塘稻田能吃的除了鱼还有蚌、石螺、泥鳅、黄鳝、田螺、青蛙、石蛙。现在还吃的人应该也挺多的。
鱼塘也会长福寿螺、蟾蜍,但在我这乡下我们不吃。
我记得小时候姑姑家起鱼时,姑姑总会带几个蚌过来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又疼他们的男孙――我哥哥,所以哥哥也能跟着尝肉。而好几次开出来的珍珠,也全进了哥哥的肚子。我当时应该在外公外婆家住,所以都是听我妈妈说的。
泥鳅虽小那也是肉,小时候每到夏收秋收时,我爸爸也会趁月黑风高去田里挖泥鳅。煮上一锅粥放上几条泥鳅打牙祭。
我最喜欢蒸黄鳝了。小时候我爸、叔叔去田地挖了黄鳝回来后,总愿意蒸上好几条给馋猫的我和哥哥吃。当时我爸妈可能都没吃过,留着给孩子吃,现在想想都觉得父母真是疼孩子们啊。
田螺的壳稍薄稍软,一敲就烂壳了。石螺也是螺,但壳却硬硬的,需要剪尾才能吸着肉。
那个年代我鲜少吃田螺和石螺。因为老人说吃了螺就容易不会说话。
现在这个年代,田螺炖汤可是美味佳肴。爆炒石螺可是让我回味无穷。
我小时候很瘦小。我妈怕我养不大,总让我爸去捉些青蛙蒸给我和哥哥吃。我哥哥知道那是青蛙不爱吃,于是乎肉全进了我的肚子。石蛙外表看上去麻点,我妈自己都说丑,一直都不吃。正好我外公外婆家靠山,也能捉到石蛙。每次外婆拿着石蛙来,都是进了我的肚子。玩具全是我哥的,吃的都让我捞着好处了。
福寿螺和蟾蜍,我家一家人都不吃,但也有人煮来吃。
至于那些稻田里的昆虫,我乡下的人都是不吃的。
感谢悟空邀请。金秋九月,在我们这里的早市上又看到稻田里养的小鱼在大量出售,还有鱼塘里养的河蟹,看到它们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些往事。
小时候,我家虽然不住农村,但离农村很近,乡下的人一有时间就把鱼塘里的各种小鱼,虾等拿到我们这里出售,那时没有任何污染,鱼,虾等吃的东西,买回来只要用清水一冲,放到锅中往上面撒上盐就可以了吃到它的美味,从来都不用担心吃后有什么危险的事。可是,近几十年,人们为了追求高产,高收入给庄稼,鱼塘使用大量的农药致使水中的鱼类,各种生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天然的鱼,虾越来越少,即使有卖的也很少了,而且很贵,买回来再吃它时也没有以前那个味道了,这也可能与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关。
我好怀念小时候的日子,蓝天白云下无忧无虑的生活,以及可以毫无顾虑的想吃什么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吃,不用考虑任何食品安全性。但愿以后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开发出更多绿色食品来。
七几年、八几年,物资比较匮乏,那个时候上小学,一年吃不几次猪肉、鸡肉什么的。但是鱼肉却是经常可以吃到的,成了记忆中不可忘却的 美食 。
小时候家住在科尔沁草原东陲,离草原就十多里地,经常去大草原玩,那里水草丰茂,草原长得好,草原上遍布沼泽地和泡泽,
泡泽里面野生鱼类非常多,夏秋季我们就使用挂子去捕鱼,鲫瓜子、鲤拐子、鲶鱼、鲢鱼嘎牙子,种类好多,一片30米的挂子,一天能捕十斤八斤的不成问题。到了冬天捕鱼就比较方便了,拿上冰川子,选择在泡泽的最深处一点,凿冰窟窿,二三尺厚的冰层打开以后,里面有一些水,鱼全部集中在小水坑里面,下去捡就行了,那叫个过瘾啊!泥鳅、白漂子、,鲫瓜子、鲤拐子、鲶鱼、鲢鱼嘎牙等等多了去了,拿出水面放地上,分分钟都冻上了,之后装袋子就可以拿回家了,纯纯的绿色食品啊。
拿回家的杂鱼,大小不挑取三斤,放在盆子里加凉水缓上,换透了以后收拾干净,铁锅放油,加入大料、葱姜蒜,自家做的黄豆酱爆香,下入杂鱼,小火慢炖一小时,肉烂鱼香,配上二米饭,至少吃上两大碗,真香啊!现在还回味无穷啊!贫困年代的美味,不可多得,时常出现在梦境里。
小时候农村鱼塘稻田里的 美食 ,现在吃的人还多吗?
这个问题个人感觉小时候吃的人多,现在吃的人依然也不少。
以前的时候农村的生活水平和现在的生活水平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候能吃饱肚子就可以了,不会像现在生活好了,人们的嘴巴也开始刁了,不吃这个不吃那个,所以说在那个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年代,除了吃粮食之外,鱼塘呀或者稻田之类里面的野味吃的人可以说是挺多的,大家就是有什么就吃什么,能吃什么就吃什么,填饱肚子而已。
现在呢,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的粗茶淡饭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吃的欲望,人工种植的蔬菜和人工养殖的肉类都无法满足人们对吃的欲望,讲究的是吃土货,吃野味,而鱼塘和稻田里好多 美食 都是野生的,所以吃的人不少,即使会有污水农药等污染,但是吃的人还是不在少数,就因为是野味。
所以个人感觉这些 美食 以前吃的人多,现在吃的人也不少。
吃的人多。现在是想吃找不到哪里有的卖,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一口自家的小鱼塘,每到过年腊月二十八,就是家户户干塘的时候,那是我们小孩最高兴的日子,一大早吃了饭,就换上高筒靴,来到鱼塘边,看大人捞上一条条大草鱼,看着白肚子的鲢鱼蹦出水面,跌在干涸的塘泥里挣扎,那就是我们小孩出手的时候,在塘边的石头缝里去摸小鱼仔。自从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以后,大多的鱼塘都废弃了,偶尔留下一两口鱼塘,也架不住现在在电鱼机。
鱼田中的美味就更不用说了,养殖的泥鳅12 15元一斤,但野生的泥鳅却30 40一斤,还买不到真正野生的,也都是电鱼机和各种化肥农药造成的,让水田里的泥鳅、黄鳝越来越少了。
从前汾河里爱发大水,我们经常在汾河里玩,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就能渡过几百米的汾河,大水退了以后,可在汾河滩捡到几斤甚至十几斤的大鱼,不用花钱就可以吃到大自然施给我们的美味,现在由于水资源的贫乏,加之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有时候汾河里几乎断流,那来的美味,想吃也吃不到。我爱家乡的山河水,以后要多植树,保护大自然树木,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树木能调节气候,树木吸入的是二氧化碳,吐出的是新鲜氧气,可以人为的改造气候环境,要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以促进人类的繁荣与 健康 发展。
我生在江汉平原,鱼米之乡,小时候就在鱼塘和稻田中摸爬滚打,抓鱼捞虾,至今记忆犹新。今天应邀回答这个问题,又刺激了我的味蕾,更沟起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些田野 美食 ,现在吃的人当然是少些了,因而也更加弥足珍贵。根据记忆,罗列如下,与您共享(没有图片,万分遗憾) 美食 一:鱼塘野团鱼, 美食 二:鱼塘小鲤鱼, 美食 三:鱼塘鲜活虾, 美食 四:鱼塘野蔆角, 美食 五:鱼塘藕带子; 美食 六:稻田小卿鱼; 美食 七:稻田野泥鳅; 美食 八:稻田长鳝鱼; 美食 九:麦田马齿苋; 美食 十:稻田野葡芥; ……还有好多好多,令人好想回到童年,好想回到乡村。 尤其是,现在大力发展乡村 旅游 ,稻田和鱼塘,都成了城里人稀罕的宝贝疙瘩。一是作为自然景观,满畈稻浪,金黄一片;满塘荷花,碧绿满眼,城里人最喜欢来拍照。二是作为农事活动,样样都是奇特的 旅游 体验项目,栽秧比赛、摸鱼比赛、莨草锣鼓、打谷子、采莲子…不一而足,美不胜收。三是作为农业成果,这些鲜活的农产品,不仅是游客现场享用的好食材,还是临走时要带的抢手货,这就是我们正在实施的“乡村 旅游 、消费扶贫后备箱工程!
Ⅲ 西溪湿地都有哪些好玩,好吃的地方
西溪湿地好玩的地方:
第一处:三提
1、福堤
“福堤”是一条南北向的长堤,全长2300米,宽7米,位于蒋村港的西面、深潭口港的东面,自南向北贯穿了整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间串起六座“福”字桥,分别名为元福桥、永福桥、庆福桥、向福桥、广福桥、全福桥。六个“福”字,寄托了西溪百姓美好的心愿,散发着无限浓郁的乡情。“河是自然,桥是文化”,福堤“六福桥”先后串接起了御临古镇、高庄、交芦田庄、交芦庵、曲水庵、洪园、河渚街、蒋村集市……等众多景点,是西溪的一条文化堤,其意为杭州是“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2、绿堤
“绿堤”是一条东西向的长堤,全长1600米,宽7米,两侧多接鱼塘,鱼塘基上植被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景观优美。在绿堤的东部和城市相接的区域就坐落着“一带四区”西溪湿地植物园——绿堤湿地植物群落展示带和包家埭水生植物群落展示区、西侧水生花园展示区、东侧水生花园展示区、湿地经济植物展示区。绿堤穿越了西溪的核心保护区,自西向东串起了湿地生态植物园和湿地生态主要科研科普项目……等,是西溪的一条生态堤,与杭州市打造生态城市相呼应。
3、寿堤
“寿堤”位西溪湿地三期内,与五常港并行,南北走向,全长约3600米,宽4.5米,是西溪湿地中最长的一条堤。南起五常大道湿地三期入口处,北至文二西路南侧的水上巴士码头,两岸纵横交错的水域,百年的树木码头,形成自然天成的生态景色。将龙舌环绿、慈航送子、龙舟胜会、洪园隐秀、幔港寻幽、桥亭思母、柿林秋色、村埭田园等西溪美景串珠成链。漫步堤上,如在画中游,举目远眺,可见群山叠翠,山影与河港交相呼应,景宇肃澄,令人心旷神怡。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乘坐电瓶车,沿途用心去捕捉西溪美景的细节,去细细体味,感受自然、野趣、返朴归真的意境。旖旎的自然风景,深厚的历史,浓郁的田园水乡风情,完美的自然生态与厚重的历史文化交融为一体,使风景呈现在举目望去的每一处地方。寿堤的取意与杭州市打造健康城市的目标相一致。
第二处:十景
1、秋芦飞雪
初名大圣庵,始建于宋。“庵水周四隅,蒹葭弥望,花时如雪”。陈继儒取唐人“秋雪蒙钓船”诗意,题名“秋雪”。自宋而元、明,屡有兴废。清南浔商贾周庆云从住持明圆手中购得庵址,重建大殿三楹及弹指楼,复以旧制,并增三楹置为“两浙词人祠堂”,奉祀唐张志和以下词人1044人,后毁。2005年重建,是西溪景区内唯一需舟楫才能到达的景点,也是西溪湿地的精华景点之一。
2、火柿映波
柿子树,被誉为长寿树,七绝果。前人称赞:"柿有七绝:一长寿,二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蠹,五霜叶可玩,六佳果可食,七落叶可书。"每当金风送爽之时,一树树饱满次第呈现眼前。
蓝天白云下,苍苍翠翠,一望无际的柿林,一粒粒橘黄的果点染了这幅美极的柿林秋色。有的柿树叶子已几乎落尽,只剩下一树丰硕的果实,伸向蓝天里,仿佛一盏盏红灯笼,高高挂在枝头,点亮了这片柿林的秋天,远眺好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枝头。西溪水岸,红柿万株,红果累累,缀满枝头,乡村田园景色展现眼前,使西溪湿地显露别样风情。
3、龙舟胜会
自古以来,每年农历端午节,西溪四邻八乡之龙舟胜会于此,这一传统民俗活动至今长盛不衰。相传清干隆帝南巡江南,曾在深潭口观赏蒋村龙舟,欣而口敕“龙舟胜会”。自此西溪龙舟声名远播。每年端午龙舟胜会,深潭口和五常河道两岸人声鼎沸,热闹非常,古戏台上戏曲、武术、舞龙舞狮精彩纷呈,水中几百条龙舟来往穿梭,试比高低,这项象征西溪人勇猛顽强,百折不挠,追求美好生活的民俗活动。
4、莲滩鹭影
西溪综保工程,极大地改善并恢复了生态环境,西溪已成了鸟类和各种湿地生物的天堂。莲花滩生态保护区位于西溪腹地,是西溪主要的观鸟区,植被丰茂,绿水环绕,鹭鸟飞翔天际,鸣禽宛转丛林,生意盎然,野趣纷呈。
5、洪园余韵
洪氏家族是宋、明、清时期着名的“钱塘望族”,明尚书洪钟晚年归隐于西溪五常,建洪园,为休憩吟咏之所,槿篱茅舍,小桥横溪,此后洪氏家族在五常繁衍生息数百年,涌现出了洪楩、洪升等一批历史名人。当年,洪钟承先世遗业,青缃盈积。构书楼,课子弟,闲与老农村翁究晴雨、话桑麻,怡然自乐。此次复建,尽现园内峰石崩云,花木扶疏胜景。体现宁静淡泊、远离喧嚣的归隐文化。
6、蒹葭泛月
该景点位于五常港东御田里。西溪环迥五常,四周一望沙汀水濑,蒹葭弥望。土风淳厚,有黄橙、红柿、紫菱、香茶之美,四时皆宜,宜秋更宜月。秋深蒹葭吐絮,遇风吹,漫天秋雪。
月夜泛舟芦港,四望茫无边际,晶光摇曳,皎洁眩目,月明溪动,光漾天际。厉鹗诗云:“一曲溪流一曲烟”,非亲临其境,不知其美也。明人施万于月夜泛舟西溪,有诗写道:“白露带蒹葭,月光翻在水。恍若御天风,高歌云汉里。”
7、渔村烟雨
渔村烟雨地处西溪腹地,原为西溪自然村落,2005年西溪一期综保工程中予以修缮。有西溪酿酒、婚嫁、桑蚕、渔耕等民俗农事展示及餐饮设施。其周水塘交错,环境幽静,树木繁荫。尤适雨至,凸显"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迷人景色。
8、曲水寻梅
西溪梅墅位于西溪湿地公园的东南片,毗邻河渚精华“秋雪庵”景点,与附近的梅竹山庄、西溪草堂、西溪水阁等,共同构成西溪梅竹休闲区。其周梅花成林,浑然朴野,是西溪主要赏梅区之一,重现“过客探幽休问迳,雪香深处是西溪”的意境。
9、高庄宸迹
高庄,又名西溪山庄,俗称西庄。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至康熙三年(1664)之间,是清代高士奇在西溪的别墅。高士奇,杭州人。其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被清人比作李白、宋濂一流人物,所藏书画甚富。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南巡时,曾临幸西溪山庄,并赐"竹窗"二字和诗一首。现恢复的高庄由高宅、竹窗、捻花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建筑组成,再现了当年康熙临幸高庄的历史场景。
10、河渚听曲
河渚是西溪湿地的一处古地名,在西溪东北。恢复的河渚街是游客休闲、购物的场所,展示西溪特有的民俗文化和西溪物产等。可在茶馆品茗,在商铺购买西溪小花篮、蓝印花布、西溪米酒、糕团、古荡盘柿、竹笋、西溪鱼制品等土特产,在蒋相公祠堂瞻仰赈济扶贫、乐善好施的蒋氏三兄弟,在古戏台欣赏越剧表演,在龙舟展示馆参观西溪龙舟发展史,欣赏工匠的龙舟雕刻和模型制作。
好吃的美食:
羊羔补酒
羊羔补酒采用肥嫩胎羊、精白糯米以及多种纯正中药材,用传统方式酿制而成,自然营养丰富,不加添加剂,经测试鉴定,含有10多种氨基酸以及铜、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温胃益肾、补气健脾的功能。1988年,获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奖,1989年获省优产品称号。
新三宝
白果、药枣、猕猴桃老三宝
又称"天目三宝",即笋干、茶叶、山核桃。天目笋干以天目山特有的石竹笋为主烘制而成,据《临安县志》载,明正德、嘉靖间,天目笋干已为江南士民所称道,至今已逾四百余年,清末民初传入港澳及南洋各国,深得华夏子孙之喜爱,被誉为"清鲜盖世"。一般年景年产笋干450吨左右。茶叶以量多质优而闻名暇迩,高山云茶尤佳,历史上曾被评为与"龙井"齐名的六大佳品之一。山核桃多数生长在灰岩风化形成的中性至偏酸性土壤中的落叶乔木,属胡桃科山核桃属,可人工栽培,其果仁香脆可口,营养丰富,为干果中的上品。
浠水安息香
安息香,又名避疫香,为浠水县县城吴林茂香铺秘方配制而成,始创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此香不仅清香扑鼻,还有提神解乏、驱蚊避疫、去秽除暑和增进食欲促进睡眠之功效。有诗赞道:"天下争传第一香,麝沉哪足此芬芳。加餐破闷神俱爽,去秽驱虫暑亦凉"。1938年,此香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质奖章,又在南洋劝业展览会上三次获奖,并得到"天下第一香"的金字匾一块。解放后,此香制作秘方失传。如今,浠水县已访得能师,正在组织恢复生产。
策湖菱角
策湖菱角
菱角产于中国南方水乡,鄂东沿江各县滨湖地区多有生长,尤以浠水策湖为多。菱米呈白色,其味如板栗、松子,然肉质教板栗、松子细嫩,生吃熟吃均可。
Ⅳ 长沙有什么特别好吃的地方
既然不要臭豆腐,就只能从2开始了。
●2.长沙市最好恰的糖油油粑粑:李公庙(另外还有好多家都不错:万代后面的一家,南阳街里面的。。。。。。。)
●3.长沙市最好恰的红薯粑粑:水絮塘(是一个老公公炸的,这个还分季节,只有深冬季节的时候才有恰!而且只有10点以后到2点左右!这个老公公一到这个时候就把摊子摆在自己的水果店的前面,身穿很厚的大棉袄,经常炸着炸着睡着了!但是买他的粑粑几乎每天排队!炸出来一个卖掉一个!呵呵)我突然想起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水絮塘在什么地方OK:在定王台的东成大酒店正大门的马路对面!
●4.对了长沙市最好恰的炸红薯粑粑我今天已经看见那个老头已经摆摊出来答~哈哈他果然还是一身棉袄睡着在那里了~但是今天没有红薯粑粑我今天仔细看了门牌是:白沙路,35号
●5.长沙市最好恰的葱油粑粑:沙子塘的一个菜市场里面当街是韶山路,每天早上生意都很不错!(但是老板有个毛病,你不申请的时候,炸得味道都很淡,喜欢吃味道重点的朋友一定要申请老板加一点盐!)
●6.长沙市最好恰的粉:浏正街的无名(当然我还是很支持旁边的四盛园也是很不错的,但是现在越来越不行了。至于其他的杨欲兴,黄春和什么的就不用我去多费口舌了)
长沙市最好恰的脚饼:146终点站那边蒋家垄的菜场有个脚饼不错!(其实现在很多地方都做得可以,但是都不如从前了~呵呵)
●7.长沙市最好恰的炸香蕉:文庙坪这个地方在里面里面的巷子很难找~呵呵耐心一点一定可以找到!!
●8.长沙市最好恰的堡仔饭:地质学校正对面的百姓我主推然后旁边大概50米内也有一家,虽然环境没有百姓好,但是听说味道超过百姓HOHO以后一定要去试试。然后赤岗冲稻田中学那边有一家堡仔饭也是非常不错的,老板也特别客气~呵呵~今天听说一中对面也有一家好吃的,有空一定要去尝尝到底味道怎么样!
●9.长沙市最好恰的噶吗(青蛙):也是在水絮塘那边,叫“四满”里面还有别人送的打油诗,好长,压韵有味一定要认准四满~
●10.长沙市最好恰的口味虾:河西渔湾市什么胖子名字我忘记了,因为这个地方也是需要碰运气的,第一次去吃的时候狂好吃,虾子里面的油水都不能说是油水了,完全是酱的样子了!!狂好吃~哇哈哈~~~~~~~但是后来去吃虽然也好吃,但是始终都没有那种“酱”的感觉了!至于南门口的东西,本人特别反感!“最近虾子好多小的,吃起来不新鲜又没有味道,大家为了口服和环境,应该都反对吃小虾子!”
●11.长沙市最好恰的炒货瓜子:劳动广场的傻子瓜子!哈哈好久没有去光顾了~我是那里的忠实顾客!
●12.长沙市最好恰的炒板栗:天星的板栗~街上很多分店但是经常有假的!唉本人遗憾的就是一直都没有找到比较正宗的卖得很火的板栗店!要是说上海,我到是知道在什么地方有~~
●13.长沙市最好恰的烧烤:不用说,肯定是沙子塘的烧烤,干锅一条街~~又便宜,又够味HOHO不要跟我抢位置!!
●14.长沙市最好恰的炒蚕豆:荷花池(13中门口)虽然曾经出过不好的负面新闻,但是确实是最好恰的~~
●15.长沙市最好恰的鱼火锅:长沙锅炉厂那边的一个什么什么什么店子呵呵现在想不起来了我没去吃过别人说的知道后马上更改上来!
●16.长沙市最好恰的麻拉烫:燕山街里面的GOOD!还有就是窑岭的一个益阳麻拉烫~虽然没有真-正益阳市步行街里面的那家好吃,但是也是很不错的哈哈~~~~~
长沙最好恰的麻花:浏正街16中附近的一家,也是N多年历史答!
●17.长沙市最好恰的馄饨:其实曾经长沙最好恰的馄饨是沙子塘老菜场的一个每天从梨子山那里挑着担子的人弄的好吃,现在都不曾找到过那样好吃的了,只有沙子塘口子往烧烤街走进去有一家馄饨店味道还不错~现在又发现下河街口子上的一个天津馄饨狂好恰,肉好新鲜,而且口干跟长沙本地的完全不同!一定要去TRYTRY!
●18.长沙市最好恰的二号烧烤店:在省体委那边!很多人印象说那里已经拆了,其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是有很多,甚至又有新开的店子,味道也是不错的。然后本人推荐烤鸡肉几好恰的~~但是本人还是主推沙子塘的,呵呵~
●19.长沙市最好恰的清凉脯:金满地。
●20.长沙市最好恰的汤圆,步行街*近司门口这边的一家,只有元宵节才有吃!15块钱一脸盆!哈哈~~~~
Ⅳ 长沙好吃的地方推荐
长沙很早以前有句民谣是这么说的:德园包子,火宫殿的臭豆腐,黄春和的粉,杨裕兴的面。但是后来又有了什么四娭毑的臭豆腐、帅哥烧饼什么的,还有炒田螺等。标志性我觉得还是臭豆腐最出名也最有特色,单身臭豆腐还是建议去火宫殿,因为小摊上面的感觉不卫生。下面是我在空间搜索到的网友整理的资料,分享参考一下:
长沙市有名的小吃.店名及地址!
店名:何氏排骨 地址:人民路花鼓剧团隔壁 推荐菜:霸王排骨
店名:建邦 地址:宝南街的对面,进口地方有个马里奥店 推荐菜:铁板孜然牛肉饭
店名:大碗厨 地址:东风路上大陇段 推荐菜:猪脚5元/个
店名:达亨 地址:家乐福后面的巷子 推荐菜:风吹牛肉
店名:百味米粉 地址:坡子街进去后两百米 推荐菜:原汤肉丝,肉饼蒸蛋
店名:北京馄饨店 地址:中山路四维旁边 推荐菜:杂酱面,蒸馄饨
店名:昱龙 地址:金色年华的隔壁巷子进去 推荐菜:干锅牛蛙,干锅鸡,玉米墩筒子骨
店名:问客杀鸡 地址:往肿瘤医院的银洲路上 推荐菜:九龙全鱼
店名:钱粮湖土鸭馆 地址:河西英才园内,分店:河边渡沿江大道野火湖乡隔壁 推荐菜:土鸭火锅,鸭杂火锅
店名:老屋 地址:教育街口子上*蔡锷路 推荐菜:辣椒炒肉,石锅鱼,石锅鸡
店名:广佬鹅盛坊 地址:劳动西路人民公社大食堂对面 推荐菜:烧鹅,卤水
店名:国宝四合一卤味店 地址:长郡中学大门口左手边 特色:四合一.五合一,六合一
店名:铁胖子 地址:桂花公园 推荐菜:口味田鸡
店名: 地址:星电宾馆对面有家餐厅 推荐菜:香油猪脚切的碎碎的,当时是当作正餐前的冷盘端上来的
店名:保和轩 地址:伍家岭陈家湖车站对面 推荐菜:老干妈腰花
店名:刘记 地址:河西西站对面巷子里 推荐菜:口味虾,酸菜炒饭
店名:湖南省杂技团食堂 地址:东塘(移动营业厅旁边巷子内) 推荐菜:茄子鱼头煲
店名:衡邵土菜城 地址:河西沿江大道,快到猴子石大桥 推荐菜:地道乡里菜
长沙市最好恰的海鲜:建湘路上面的好世界(太贵了) 如果要便宜的去窑岭的盛记海鲜
长沙市最好吃的凉面:中南院的(具体地址是体院北路135、406、旅2的终点站)份量足,味道级好
长沙市最好吃的煎饼:在鱼塘街每天上午10点以前就买完了
长沙最好恰的熟食:玫瑰肉干!!!
长沙最好恰的方便面:1块8一盒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是最小盒子的那种 卖得非常好!!超市经常脱销~ 哈哈~ 就是这个味道的脱销!!!)
长沙市最好恰的火锅:财经学院一条线火锅! 再就是四方坪(805路就可以到)的火锅
长沙市最好恰的蒸菜:南阳街
长沙最好恰的热巧克力:KFC和麦当劳 冰巧克力是桂林米粉的不错!
长沙市最好恰的鸡翅:必胜客
长沙最好恰的卡布奇诺咖啡冰沙:名典
长沙最好恰的爱尔兰咖啡:花时间
长沙最好恰的水饺:省体委
长沙最好恰的咖啡:通城商业广场下面很着名的连锁----真锅 但是很贵!
长沙比较好的盒饭:平和堂
长沙市最好恰的凉面:华南小吃!
长沙市最好恰的辣椒炒肉,手撕包菜:明盛 在南阳街里面进去的一个饭店!
长沙市最好恰的卤肉饭:曾经的塔客堡,和现在还有的台北阿水和豆浆 (候家塘那里)
长沙市最好恰的豆浆:台北阿水和豆浆啦~~哈哈 加蛋 我喜欢!
长沙最好恰的刨冰:米雪儿
长沙市最好恰的鸭架子和便宜的粉:砂子塘烧烤街那里!
长沙市最好恰的鸭舌子:金色年华
长沙市同样好恰的饭店:昱龙,金色年华的隔壁巷子进去!
长沙市最好恰的刀削面:新华楼 不用说拉~ 哈哈~老店!
长沙市最好恰的牛排:绿茵阁,金牛角
长沙市最好恰的臭干子:南门口(劳动广场过去一条巷子里面,要排队等!~)
长沙市最好恰的糖油油粑粑:李公庙(另外还有好多家都不错:万代后面的一家,南阳街里面的。。。。。。。)
长沙市最好恰的红薯粑粑:水絮塘(在定王台的东成大酒店 正大门的马路对面)
长沙市最好恰的炸红薯粑粑 :白沙路,35号
长沙市最好恰的葱油粑粑:砂子塘的一个菜市场里面当街是韶山路,每天早上生意都很不错!(但是老板有个毛病,你不申请的时候,炸得味道都很淡,喜欢吃味道重点的朋友一定要申请老板加一点盐!)
长沙市最好恰的粉:浏正街的无名 坡子街肆姐粉店 天心阁后面小巷子的周记粉店(当然我还是很支持旁边的四盛园也是很不错的,但是现在越来越不行了。至于其他的杨裕兴,黄春和什么的就不用我去多费口舌了)
长沙市最好恰的脚饼:146终点站那边蒋家垄的菜场有个脚饼不错!
长沙市最好恰的炸香蕉:文庙坪 这个地方在里面里面的巷子 很难找~ 呵呵 耐心一点 一定可以找到!!
长沙市最好恰的铁板烫:文庙坪 有2家 味道都不错
长沙市最好恰的堡仔饭:地质学校正对面的百姓 我主推 然后旁边大概50米内也有一家,虽然环境没有百姓好,但是听说味道超过百姓 hoho 以后一定要去试试。 然后赤岗冲稻田中学那边有一家堡仔饭也是非常不错的,老板也特别客气~ 呵呵~ 今天听说一中对面也有一家好吃的,有空一定要去尝尝到底味道怎么样!
长沙市最好恰的噶吗(青蛙):也是在水絮塘那边,忘记叫什么名字了~ 主要是我自己也没去吃过,但是已经有N多人都说那里好吃了,将来一定不可以错过这个地方
长沙市最好恰的口味虾:河西渔湾市 什么胖子名字我忘记了,因为这个地方也是需要碰运气的,第一次去吃的时候狂好吃,虾子里面的油水都不能说是油水了,完全是酱的样子了!!狂好吃~哇哈哈~~~~~~~但是后来去吃虽然也好吃,但是始终都没有那种“酱”的感觉了!至于南门口的口味虾,一般般
长沙市最好恰的炒货瓜子:劳动广场的傻子瓜子!哈哈!!好久没有去光顾了~我是那里的忠实顾客
长沙市最好恰的炒板栗:天星的板栗~街上很多分店但是经常有假的!好象是南门口的那家是正宗的。
长沙市最好恰的烧烤:不用说,肯定是砂子塘的烧烤,干锅一条街~~又便宜,又够味hoho不要跟我抢位置!!
长沙市最好恰的炒蚕豆:荷花池(13中门口)虽然曾经出过不好的负面新闻,但是确实是最好恰的~~
长沙市最好恰的鱼火锅:长沙锅炉厂那边 有好多个店子 都还可以。
长沙市最好恰的麻辣烫:燕山街里面的(好恰的很)!还有就是窑岭的一个益阳麻拉烫~虽然没有真正益阳市步行街里面的那家好吃,但是也是很不错的 哈哈~~~~~
长沙最好恰的麻花:燕山街的天津麻花,不过有点贵但正宗.五一路的六品香.
长沙市最好恰的馄饨:其实曾经长沙最好恰的馄饨是砂子塘老菜场的一个每天从梨子山那里挑着担子的人弄的好吃,现在都不曾找到过那样好吃的了,只有砂子塘口子往烧烤街走进去有一家馄饨店味道还不错~ 双燕好象是开了2家店,一家在东塘,一家在坡子街!~
长沙市最好恰的汤圆:步行街靠近司门口这边的一家,只有元宵节才有吃! 15块钱一脸盆! 哈哈~~~~
长沙市最好恰的酸辣粉:步行街司门口那里往里面数第二家!(是曾经在外面的那家,后来搬到里面去了,环境不错,还有位置坐,而且还有热的巧克力汁饮料!)
长沙市最好恰又实惠的大排挡:桂林米粉~ ,这个不用我多介绍吧? 而且里面的服务员的服务态度非常好!
长沙市最好恰的小笼:还没找到。 真正的小笼包子,皮是非常非常薄的,象饺子一样,而且吃的时候,口感很耐嚼,一口下去,一定会流出油水出来。。。。。哇 好吃!!! 长沙的还没找到正宗的! 555555 如果有谁知道正宗的 请一定发帖子好吗??
长沙市最好恰的卤味:中山路上有个叔叔年纪的人整天提着个小木箱子,走遍所有的服装门面,问别个要卤味不?他只有4样:鸭脖子,鸭肚片,鸡腿和和鸡翅。。 还有什么绝味啊、纯味啊。
长沙市最好恰的冰正绿豆沙,冰正酸梅汤,鸡汁香干:华南小吃!
长沙市最好恰的花生:无名附近 往省人民医院那进来的口子第一家炒货
长沙最好恰的炒粉:得知在长沙理工大学后街里面~
长沙最好恰的凉菜:2中旁边巷子里一条街全部都是恰凉菜的,还有干粉也还可以。
长沙市最好恰的臭干子:南门口(劳动广场过去一条巷子里面,要排队等!~)
长沙最好恰的盖码饭:BOBO国际后面,你只要看到有好多人坐在外面的那家店子就是滴哒!~
长沙最好恰的罐子汤:在平和堂后面那一条街,有家小店的罐子汤很好喝,名字不记得了,旁边开了家房产咨询店。
一、口味菜
共同特点:口味重,辣,环境简陋,食客盈门
1、无名家菜馆,往巷子里进去第三家也还不错,蔡锷南路香格里拉酒吧旁。
2、辣椒炒肉,没有招牌,以辣椒炒肉闻名,鸡汤也很好喝。芙蓉北路银苑海鲜右侧。
3、老天富,财政厅附近广济桥南侧。
4、赵记,其实应该叫“钱四口味鸡”,特色菜:口味鸡、口味田鸡,长沙电脑城旁。
5、星沙,在省移动指挥中心旁的鸿翔大厦后面的小巷子里。特色菜:鳝鱼炒豆子。
6、一家罐子老店。先锋厅,才鱼抱蛋。
7、三味食府,这里是个祸的好地方,老板亲自坐台,陪吃陪喝陪祸,你想干嘛就干嘛,果真宾至如归,湘春路陋园宾馆对面,竹香黄鸭叫、香菜凉拌腰花。
二、地方特色
1、浏阳蒸菜
(1)首推“北美”,左家塘阿弥岭,大部分都为蒸菜。推荐:各色汤味道不错。一定要尝店里木桶装的山葡萄酒,每次我都能喝一斤。
(2)喜玛拉雅店附近有一家蒸菜馆也不错。
2、宁乡口味蛇
九龙鱼头城,实际好吃的是蛇,尤其用剩下的汁拌面条,极鲜美。地址:天心宾馆旁。
3、永州血鸭
广济桥底往长岭方向,有两家吃永州血鸭的小店,不记得名字,都很好吃
4、常德钵子菜
(1)大丰和
(2)芙蓉国
5、长沙的黄鸭叫
(1)橘子洲头,几次都在“老江岸”吃的。味道一般,但夏天的晚上,江风渔火加啤酒,有一帮朋友对酒当歌,感觉很好。据说有另一家味道要好,请记得名字的补充。
(2)南大桥,河西桥底,有几条船。以前是在叫“石砣”的船上吃,后来旁边另开了一家叫“张立斯”,也不错。特色:鱼、河虾、河蚌。
三、其他特色
1、猪脚,河西银鸿小区内“猪脚王”,很辣,要小心
2、红烧肉,侯家塘的“帝豪”,红烧肉肥而不腻,肉质松软。
3、烧烤,奥莎体育馆对面“两重天”
4、香干,梓园路“世平餐馆”,在附二对面沿梓园路右侧走不远
5、粥,南门口“一品粥”
6、鱼头,二环线“菩提树”
7、羊肉,人人家:韶山南路往长潭高速的路口,涮羊肉很棒,比“小肥羊”的好吃。更绝的是吃到一半,会有人举着一个黄澄澄的巨大的锅——是一个大锅底的锅巴出来,所有的人就冲上去每人掰一块。
8、小炒腊鸟,西湖楼招牌菜。
四、小吃
1、 米 粉
(1)无名,省人民医院对面的小巷子里。
(2)烈士公园北大门旁边的玉林米粉也很有名,搞得这里几乎每天都要堵车。
(3)一家粉店的米粉不错,口感好,分量多,码子齐,地方也还大,推荐椒脆粉,就是辣椒,榨菜,肉丝,香菇一起炒的码子,在春天百货旁的药王巷内200米。
2、臭干子:沙河街口,往北50米巷子口,五埃皆的摊子只有下午和晚上供应
3、牛肉串:解放西路畅行天下隔壁巷内20米处一个小摊,只在下午4:00 – 6:00供应。
4、牛杂汤:朝阳电器城旁的小店,那里的牛肉串也久负盛名
5、兰花豆:“翁不倒”的兰花豆 荷花池 长沙市第13中学门口
6、包子,馒头等:天津小吃店(就是酒吧一条街的杨欲兴旁边)的包子。特别推荐 天津小吃店的馒头。
7鱼、赤岗冲再往前一直走有一条街,全是吃鱼的。我去的那一家叫:诗韵。量比伍家岭活鱼村的还足,一定要记得让老板多加点摩芋豆腐。
香辣鱼火锅,湖南日报对面,体育馆路那个巷子里进去不到30米,有一家“老四川鱼馆”,
五一路粮贸大厦下面的湘楚人家, “十里飘香”的鸡汤。
广济桥下有家做“佛跳墙”的,很专业很好吃也很贵。
谭州瓦罐店的“竹香鱼”,第一次吃觉得很不错,没吃过的可去尝尝。
银华大酒店有道“太极蔬菜羹”,一白一青,调成了太极图案,清淡鲜美,值得品味。
岳麓山顶路边餐馆, “酸菜煮肉”实在太下饭了,就着那点汤汁都能吃下两大碗饭。
九所宾馆7号楼餐厅,炸的“臭豆腐”和蒸的“玉米棒”都非常好吃。
金源大酒店的巴西烧烤自助餐,有种烤的“三角牛肉”,那个外国人说是“牛排”的,割起来油汁和血水一块往下带,趁个五六分熟去吃,外面那点儿肥肉焦脆香嫩,里面的精肉鲜美耐嚼。
省政府大门对面迎宾路上有个雅亨酒家,有很多不错的菜,比如“鸡汁罗卜”、“干锅麻花带皮蛇”、“铁板紫苏黄瓜”、“猪脚”,都很不错,菜的样子漂亮,吃起来也比别家味道正。正式一点的请客去那儿比较体面。
财经学院外面有家肠子火锅店,肥肠实在是太诱人了。
补充几点:
炒饭当然是金牛角芙蓉北路店。
粉则是书院路的牛肉粉(公安寻呼的对面)一个小门面,两个妇女开的。
粥则一定是南门口的正粤,现在解放西路也开了分店。
口味虾么,梅园的也很不错哦,单记的就名气大口味差了些!
1、蔡锷南路香格里拉酒吧旁往巷子里进去第三家的菜不错,生意好得吓人。
2、芙蓉北路银苑海鲜右侧,以辣椒炒肉闻名,鸡汤也很好喝。
3、财政厅附近广济桥南侧的老天富。
4、长沙电脑城旁的赵记,其实应该叫“钱四口味鸡”;特色菜:口味鸡、口味 田鸡。
5、星沙省移动指挥中心旁的鸿翔大厦后面的小巷子里的一个小店;特色菜:鳝鱼炒豆子。
6、先锋厅的一家罐子老店;特色菜: 才鱼抱蛋。
7、湘春路陋园宾馆对面的三味食府;特色菜:竹香黄鸭叫、香菜凉拌腰花。
8、左家塘阿弥岭的“北美”浏阳蒸菜;各色汤味道不错,特别是店里木桶装的 山葡萄酒。
9、天心宾馆旁的九龙鱼头城的宁乡口味蛇;名为鱼头城,实际好吃的是蛇,尤其用剩下的汁拌面条,极鲜美。
10、广济桥底往长岭方向的永州血鸭小店。
11、大丰和以及芙蓉国的常德钵子菜。
12、橘子洲头老江岸的黄鸭叫。
13、南大桥 河西桥底“石砣”以及“张立斯”的船上;特色:鱼、河虾。
14、河西银鸿小区内的“猪脚王”,很辣。
15、侯家塘“帝豪”的红烧肉,肉肥而不腻,肉质松软。
16、奥莎体育馆对面“两重天”的烧烤。
17、梓园路“世平餐馆”的香干。(在附二对面沿梓园路右侧走不远)
18、南门口的“一品粥”。
19、二环线“菩提树”的鱼头。
20、韶山南路往长潭高速的路口的人人家羊肉,涮羊肉很棒,比“小肥羊”的还好吃。
21、西湖楼的小炒腊鸟;招牌菜:千丝万缕,刀功了得。
22、省人民医院对面的小巷子里的米粉;省人民医院后门的周记米粉。
23、烈士公园北大门旁边的玉林米粉也很有名。
24、在春天百货旁的药王巷内200米的一家粉店的米粉不错,口感好,分量多, 码子齐,地方也还大,推荐椒脆粉,就是辣椒,榨菜,肉丝,香菇一起炒 的码子,也还辣,要是放多点醋,更加开胃。
25、沙河街口,往北50米巷子口,五埃皆的臭干子。
26、解放西路畅行天下隔壁巷内20米处一个小摊的牛肉串,生意极好,总要排队;且只在下午4:00 – 6:00供应,每天只供应1500串。
27、朝阳电器城旁的小店的牛肉串也久负盛名,特别是牛杂汤。
28、荷花池,长沙市第13中学门口的“翁不倒”的兰花豆。
29、天津小吃店(就是酒吧一条街的杨欲兴旁边)的包子,馒头等。
30、赤岗冲再往前一直走有一条街,全是吃鱼的,好大一盆哦! 味道也不错,很辣,很过瘾,多加点摩芋豆腐!)
31、湖南日报大门对面,就是体育馆路那个巷子里进去不到30米,有一家“老四川鱼馆”的香辣鱼火锅。
32、五一路粮贸大厦下面的湘楚人家,有道“十里飘香”的鸡汤,黄澄澄的鸡油漂在上面,喷香的。
33、广济桥下有家做“佛跳墙”的,很专业很好吃也很贵。
T34、谭州瓦罐店的“竹香鱼”。
35、五一路上的银华大酒店有道“太极蔬菜羹”,一白一青,调成了太极图案,清淡鲜美,值得品味。
36、岳麓山顶有家路边餐馆的“酸菜煮肉”。
37、九所宾馆7号楼餐厅(不是外面那家大餐厅),炸的“臭豆腐”和蒸的“玉米棒”都非常好吃,虽然臭豆腐炸得地道的地方很多,但在九所就不必担心吃进潲水油。
38、金源大酒店的巴西烧烤自助餐,有种烤的“三角牛肉”,那个外国人说是“牛排”的,割起来油汁和血水一块往下带,趁个五六分熟去吃,外面那点儿肥肉焦脆香嫩,里面的精肉鲜美耐嚼,无敌了。
39、绿茵阁的西餐炒饭都一般,但配的辣椒酱不错,好象是李锦记的海鲜辣椒酱,现在去超市却买不到李锦记的那种辣椒酱了,不知道他们在哪买的。
40、华南小吃的煲仔饭,冰豆沙等。
41、省政府大门对面迎宾路上有个雅亨酒家,有很多不错的菜,比如“鸡汁罗卜”、“干锅麻花带皮蛇”、“铁板紫苏黄瓜”、“猪脚”,都很不错,菜的样子漂亮,吃起来也比别家味道正。
42、财经学院外面有家肠子火锅店的肥肠火锅。
43、金牛角芙蓉北路店的炒饭。
44、书院路的牛肉粉(公安寻呼的对面)一个小门面。
45、梅园的口味虾。
46、左家塘大蓉和的桔梗粉。
47、蔡谔路大令婚纱对门浏阳蒸菜馆的手撕鱼。
48、芙蓉中路一段,百年长沙总店的手撕鸭。
49、火星小学对面,夜猫子的坛子汤菜;比谭州瓦罐的还好。
50、黄兴路步行街,真维斯对面的旺兔速丽小火锅。
51、黄兴路与解放路口的日本火之国中的鳗鱼饭。
52、松桂圆附近瑶家山寨的瑶家血鸭。
53、伍家岭陈家湖车站对面有个保和轩的老干妈腰花。
54、黄兴路步行街口三楼的不了锅。
55、南门口的季季红;辣锅实在是太辣哒,麻花好吃。
56、坡子街的国宝热卤店的热卤,抱盐鱼也好吃。
57、坡子街(从金色年华旁边的小巷子进去)的昱龙酒家的干锅牛蛙;味道不
错,份量也足。
58、南门口的甜甜向上的甜品。
59、解放路的徐记海鲜。
60、文艺路口育才小学对门的凉面和麻辣烫。
61、侯家塘的2048的虾子。
Ⅵ 海门有什么好吃的地方
去海门市旅游哪里最好玩,海门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海门有什么好吃的地方,希望大家喜欢。
泰伯祠庙
泰伯,孔子称他为“至德”,司马迁在《史记》里把他列为“世家”第一,他的`事迹被历代史学家载入史册。他因让位,偕弟仲雍,避居江南,在梅里(今梅村一带)建“勾吴”国,筑“泰伯城”,成为吴文化的发源地。东汉恒帝永兴二年(公元154年),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庙。经过历代修建的泰伯庙,是一组群体建筑,庄严辉煌。
先吴文化的发源地。三千年前,江南第一个文明古国——吴国的都城就在梅里(今锡山区梅村镇)。今泰伯庙就是祭祀吴国创始人泰伯的祠庙。每年正月初九为泰伯的诞辰,现已形成传统庙会,经久不衰。
法光寺
法光寺的前身原是一座道观--东岳庙,又称东皇庙,后又建成大雄宝殿并塑东岳大帝。嗣后陆续建后殿、山门、东西侧殿等,房屋40余间,占地600多亩,成为通东地区规模较大、盛极一时的庙宇。1984年起,余东镇政府先后拨数百万元专款对寺庙进行修缮。
1986年列入海门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为法光寺寄赠"大雄宝殿"墨宝并为法光寺山门题写匾额;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也为山门题赠寺额;1990年省佛协转送台湾佛陀基金会所赠的《大藏经》一部100本,现珍藏于藏经楼。1992年经南通市政府批准,东岳庙改为法光寺。
世外桃园休闲农庄
南通世外桃园休闲农庄位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首、新开闸旁。总体规划占地面积3000余亩,现已开发870亩。有休闲度假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上水游乐区、森林公园。
其中休闲度假区已于2000年开始营业。主要有餐饮、垂钓、会务、休闲等项目。餐饮以江鲜、野味、农家菜为主;垂钓共有鱼塘3个,有鲫鱼、鲈鱼、草鱼、青鱼、彩虹鲷等鱼种供客人垂钓;休闲区主要有4个草庐、5个竹楼、5个小木屋,可供40人同时住宿,娱乐。
东洲公园景区
东洲公园地处海门市的中部,是海门市区主要的公共休憩场所。东洲规划总面积124.82亩,其中绿地94.22亩,水面12.84亩。全园分五个区:这五个区便是儿童活动区、老年人活动、游览休息区、花卉盆景生产区和园务管理区。
张謇纪念馆 张謇故居
占地面积为33亩,园内建筑古朴凝重、去径深幽,具有小桥流水的诗意。园内珍藏的上千件珍贵图片和事物,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张謇先生艰苦创业、实业救国的一生。
纪念馆自开馆以来,共接待社会各界群众30多万人次,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江苏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