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福建农村常见300种野草
1、苘麻是锦葵科一年生亚灌木草本,茎枝被柔毛。叶圆心形,边缘具细圆锯齿,两面均密被星状柔毛;叶柄被星状细柔毛;托叶早落。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被柔毛;花萼杯状,裂片卵形;花黄色,花瓣倒卵形。蒴果半球形,种子肾形,褐色,被星状柔毛。花期7-8月。
2、艾是菊科、蒿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茎单生或少数,高80-150(-250)厘米。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头状花序椭圆形,直径2.5-3(-3.5)毫米,无梗或近无梗。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7-10月。
3、白茅是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直立,高可达80厘米,节无毛。叶鞘聚集于秆基,叶舌膜质,秆生叶片窄线形,通常内卷,顶端渐尖呈刺状,下部渐窄,质硬,基部上面具柔毛。圆锥花序稠密,第一外稃卵状披针形,第二外稃与其内稃近相等,卵圆形,顶端具齿裂及纤毛;花柱细长,紫黑色,颖果椭圆形,花果期4-6月。
4、狗尾巴草,别名狗尾草,属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为须状,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100厘米,基部径达3-7毫米。
② 这是什么野草听说能吃的,很快就熟,炒出来的汁水是红色的。
紫背菜(拉丁学名:Gynura bicolor (Roxb. ex Willd.) DC.),别名:红凤菜(台湾)两色三七草(海南植物志),红菜(台湾)等,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叶片上面绿色,下面干时变紫色,两面无毛,营养丰富,价值高,且紫背菜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基本上不受病虫危害,无农药污染。在中国南方如广 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江西、四川、台湾等地农村栽培,可做药用和菜用。
③ 农村中可药用的野草有哪些,有什么主要功效
农村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民间郎中采集药材救死扶伤。我知道的可以作为药材的野草及疗效主要有以下几种。
1、蒲公英。蒲公英味苦,甘而性寒,可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肝热、目赤肿痛及多种感染和化脓性疾病,可以鲜食也可以晒干了泡水喝。
2、车前草。车前草性寒,味甘,归肝经、肾经、肺经和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等功效。 可以治疗小便不利等水肿类疾病;治疗痰热咳喘、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等呼吸系统疾病。
3、猫眼草,其性苦、辛、凉,归肺、胃、肝、脾经。具有镇咳祛痰、散结、拔毒和杀虫等功效,可以治疗慢性气管炎和下肢水肿等疾病。
题主好!在农村里很多野草都是药,只是我们现在的人不认识,不了解它们的药性、药理而已,通常都是把它们直接当成野草处理,今天小赵就给大家说几种,你们见到就烦,还有不错疗效的野草。
千金藤:在农村里特别多,喜攀爬在其它树上,园篱笆上,只要它能够爬上去的,它就爬,长势很凶,能够把其它的树缠枯萎、死掉。可以用泛滥这个词来形容,农村里特别多。 但是这种草又是一味中药,可以清热解毒,胃疼,毒蛇咬伤等等功效,在中药中属于常用药材。
鬼针草:在田边特别多,时常挡住稻的生长,也会被农民当杂草砍掉。它有治疗蜘蛛,毒蛇咬伤的功效。
杠板归:又叫蛇倒退,这种比千金藤还要多,浑身长刺,不好处理。一般都是用除草剂直接喷药。它有清热消肿,镇咳的功效。
茜草:农村里很常见,在园篱笆上一般都有它的踪迹,长的也特别凶,喜欢爬在其他的树上,杆是四方(棱形)的,有细刺。中医主治寒湿风痹,黄疸,止血的功效。
不止这几种,像香附子、鸭跖草、牛筋草、盒子草、商陆、海金沙、等等,都是在农村特别常见,也很多的中草药,只是我们现在都用的西药和做好的中成药,都忽略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治病救人的草药,缺少了懂得药性药理的人。
农村中可以药用的野草有哪些?有什么主要攻效?每一种植物都有它的特点和作用,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由于地域不同,各个地方生长的植物也就不相同。
在我们农村常把这些能治病的药称之为草草药,说是草其实不全是草,有的是果实,有的是根块,有的是花,之所以称为草草药,大概都为野生,能治病的药的总称吧!
小时候常常翻阅爷爷的中药书,虽不识几个字,也不理解什么意思,但图中的植物是记下了,而且我百无聊赖的时候经常在山上漫山遍野的乱跑,所以以图识物,至今都还认识很多草草药。
就说农村的菜园子里可以药用的就有蒲公英,马齿苋,车前草,崩大碗。沟边埂旁就有紫苏,马头兰,夏枯草,小铜锤,大鱼眼睛草,马鞭草等。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三种我们这里常见,常用的草草药。
益母草益母草是女性常用的一味良药,味极苦,有开红花和白花两种,药用时常用红花。我家的屋后我种过一次就有很多。这种草可以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疾病。
斑桩这种草药也叫虎杖,生长在田边地脚,属于多年生植物。不论土地贫瘠,还是缺水缺肥都会长的很好。
人们常常把它的根挖来当茶饮,是一味能清热解毒的凉药,主要用于风火牙痛,咽喉肿痛。
地黑蜂物如其名,这种野草的根块就像一只黑色的蜂子,你别小看它长得丑陋,它可是一味治疗肠胃炎的良药。
在农村,以前老一辈的人碰上个头疼脑热等身体不舒服的小毛病,首先会想到自己挖点草药,或是找乡村郎中开个小方,抓几味草药来喝。似乎每个乡村里,都会那么有几位老者。对各种草药颇为熟悉,能一一认识并了解那些野草的用法和功效。
诸药以草为本,至于哪些是野草,哪些可入药,就像农村老人喜欢说的一句话:认识的是个宝,不认识的就是根草。农村许多野草,在懂行的人眼里,它们就是个好药。
农村中可药用的野草丰富多彩,其中的功效更是博大精深,下面我们来数一数其中常见却难为人知的几种:
1、鹅不食
在南方农村,稻田、果树下、阴湿的田埂边或是草地上,常常可以看到鹅不食草。鹅不食草枝条细细瘦瘦,叶子也是细细的点点,匍匐在地上,看起来毫不起眼,看外貌的话就是泯灭于众草间。
可这种其貌不扬的鹅不食草,全株都可入药,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主治风寒感冒,鼻塞不通,寒痰咳喘,疮痈肿毒。对鼻炎也有其独特功效。
2、半边莲
在农村,半边莲也是一种常见的野草。在田埂边、水沟边等较湿润的地方,随处可见。
种田种地的人都知道,庄稼地里除草最怕碰见这种野草,它的根茎也是细细长长的,被铲断后冒出白色的浆汁,一截一截的断枝留在地里,因为茎叶极细难以挑捡出去,过几天又重新生长起来了,生命力极强。
半枝莲也是整株可药用,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主治疮痈肿毒,蛇虫咬伤,湿疮湿疹等。
总之,农村有着种类繁多的可入药野草,这些野草的奥秘和价值正等着人们去 探索 和挖掘。怎样更好地合理利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为人类造福,也是一门很重要学问!
农村常见的这5种野草,是缓解手脚麻木、降血脂的好中药。
1.紫苏子
紫苏子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它不仅本身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从它里面压榨提取的紫苏油还可以控制人体内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质,清除胆固醇,防止血栓的形成。除此之外,在健脑、提高学习记忆力和帮助脑神经细胞生长等方面,也具有促进和改善的作用。
2.五行草
五行草又名马齿苋,味道甘酸,在中医上入心、肝、脾、大肠经,因此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杀菌消炎止、止血凉血的功效。它里面含有的营养物质,还能够帮助抗衰老,延缓变老的速度。
3.血风藤
血风藤的颜色赤红,有较好的补血、活血功效。它还能够调理人体经络,促进四肢的活动能力,改变手足麻木的问题。如果平时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或是经常有痛经症状的女性可以通过食用它来进行改善。
4.紫草
紫草也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野草,在夏季服用能够帮助清热泻火。它不仅外形美丽,还含有很多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能够保护我们的眼睛,特别是对于因缺少氨基酸而导致眼疾的人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其次,它还具有很好的凉血药效,对于人体来说,如果血热则容易造成便血、尿血,服用紫草则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5.肿节风
它也叫九节花,其味道较苦,属性温和。在防治四肢麻木、骨折以及女性痛经等方面有十分明显的功效。其中,消炎杀菌是它的主要功效之一,它对许多能让人患病的细菌都有具有很好的消除作用,如果患有肠炎、肺炎、气管炎等病症,可以将其加清水煎制后服用,能够帮助缓解。
从小就听村里老人讲,田间山上的花花草草都是宝,那时候不信就当玩笑。但是村里谁家家人要是有个头疼脑热或是跌打损伤什么的,老人都会去田间或是山上挖些野草来煮水喝或是杂碎贴敷,虽然看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确实非常有效。今天就和大家介绍以下几种,农村人比较常用的药用野草与大家分享。
第一种,车钱草
车钱草在农村可以说,遍地都可以看到,很多村里的老人在春天会去山上挖一些晒干当茶喝。有时有个发烧什么的用其煮水喝,效果也非常好。
车钱草从医药学上讲,具有清热利尿,明目,祛痰,降火的功效。可以食用,在春季可以挖掘车钱草的幼年来做成菜食用,也可以用来做成茶泡后饮用。虽然对人身体没有多大的负作用,但还是建议不要经常服用,毕竟是药三分毒。
第二种,艾草
这也是农村非常普遍见到的,很多老人用来煮水泡脚,有的把艾草撵成绳晒干夏天点着来驱蚊,还有把晒干的艾草放到枕头里当枕头。而且嫩的艾草还可以食用做成各种 美食 。
艾草从医药上来讲,可以祛湿,调经,祛风等有很好的作用,主要用来治疗月经不调,痛风祛湿,风湿关节痛等。
第三种,七七芽
记得小的时候,有时不小心伤到出血,就跑到野外找几颗七七芽,用手揉搓成团放到出血的地方,虽然刚放上去会有一些痛,但很快就止血了。而且它的根同红糖煮水喝,可以治疗经常性的流鼻血,而且效果非常好。
七七芽五毒,而且营养非常丰富,具有降血压,补血,止血防癌症和消肿的功效。
在农村可以用做要用的野草还有很多,比如:蒲公英,荠菜,苦菜,龙葵,金银花,灰灰菜等。
在农村的确生长着好多有药用价值的野菜,这些野菜有的也能食用。我记得在我小时候,那个年代没有电视,只能听老辈人讲故事,听他们说一些身边的事,讲的最多就是在饥荒年代,靠吃野菜来生活,也靠这些野菜救过好多人的生命,像地黄、灰菜、马齿菜、荠菜、蒲公英、苦菜、黄花菜、车前草等等。它们不仅能够治病还有 养生 的作用,在关键时候还能救人生命。那是老辈人用讲故事的方法,把他们知道的一切和实践经验流传下来。等我长大后才明白老辈人的一片苦心,是让我们对这些野菜多了解,目的是怕我们生病时好用这些野菜来急救用,但是现在生活好,医疗方面也好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食用一些有药用价值的野菜来 养生 和防治一些常发小病。
下面由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在农村有哪些可用的药用野菜!
1、地黄:大家都很熟悉吧,记得小时候我们在地黄开花时,常常把它的花摘下来,吸花的后部,甜甜的很香。而地黄的根部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经资料记载,它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还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等作用。
2、马齿菜:这个是最常见的一种野菜,它的生命力很顽强,不管什么土壤都能生长很茂盛,遍地都有。它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野菜,并且还能食用,可以采马齿菜的嫩梢洗干净,用热水烫一下,炒着吃,拌着吃。而它的药用价值是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等作用。
3、灰菜:据资料记载灰菜具有清热、减肥等作用,并对流感、乙型脑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关于在农村的土地上生长的野菜很多,它们都各自具有各自的药用作用,就先说到这里吧,不一一介绍了哈!需要的可以查阅资料后再食用最好。
我说农村遍地是宝,你一定会认同吧,到了春天在农村会有很多的野菜和草药,其实很多的野菜就是草药,比如蒲公英,白蒿,蛤蟆草,车前草,这些都是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药,但是今天咱们不讲可以食用的草药。
咱们今天就讲只能用来入药而不能食用的草药,这种草虽然长的不好看但是其药用价值特别好,尤其是可以用到日常生活当中,看我讲过以后你是否见过。
散血草 大听到这个名字是否觉得很陌生,虽然这种草药名字听上去很陌生,但是在农村都是常见的,只是大家没有认知关注了解过这种草药,因为大家基本上关注的都是既可以食用的野菜又可以入药的野菜。
散血草的药用价值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咱们平常在农田里劳动不小心划伤流血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找到这种散血草进行捣碎涂抹到伤口处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同时还可以用到痔疮和牙疼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散血草的生长环境和最佳采挖时间散血草一般生长在田间地头还有河边,树林,都是散血草喜爱的地方,总之这种草药对环境基本都可以适应。
采挖这种草药一定要在最佳的时间采挖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一般在3月中下旬和4月中下旬正是采挖这种草的最佳时间。
采挖的散血草可以在阴凉处进行晾干,然后切成小段封袋保存就可以。
综上所述: 农村草药众多,但是只可以入药的在农村散血草是其中种最为常见,所以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善于观察善于学习,你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对人有益的植物。
鬼针是北方人的称呼,南方人不这么叫,叫鬼钗。也有叫鬼骨的,江苏人这么叫。叫鬼黄花的更南,福建。
它还叫咸丰草、同治草。为嘛?鬼知道。不过不管怎么叫,换汤不换药,仍旧是个鬼。
这鬼其实不难看,有点像菊花。开了五瓣,白花,中间黄蕊聚合在一起,像五指并拢伸直。这蕊日后便生出了鬼针。
这鬼春天并不难缠,躲角落里暗自搓掌,就待夏秋,趴到你脚面上。“鬼趴脚面”是乡间说一个人死不改悔的话。跟鬼针一个德性。
不过也有它倒霉的时候,若是遇上只牙口好的牲口,一眼不忿,活吞下肚。
我是打小便听鬼针大名。乡里人遇“鬼”便觉晦气,生怕沾染上。我自然也远远躲着。不过,平素听大人话,喜怒笑骂里却多有几分鬼气,什么没头鬼、小气鬼、讨厌鬼、吊死鬼都拿来叼在嘴边。渐渐便也不以为意。
有时也会采了它的花蕊来玩。让大人劈手夺下,骂句,“甚也是玩的。”丢马圈里。
村里的孩子则经常拿鬼针来当暗器,冲人身上一撒,撒野似的跑走。剩下那位没奈何地歪着脑袋拽头发,掏脖子,揪衣袖。
它的叶子也很挂手,一不小心就被挂一片血痕。难怪也叫沾身草。
我后来渐渐发现这鬼最喜欢盘桓屋后、野地、埂上。有时候,是水泥管子旁边。我居住过的宿舍区,曾经闲置着四个大水泥管子,我们经常在里边玩。出了管子,一不小心便着了它的道。
有些荒废了的人家院里,也会生长它。一生就一蓬,密密的,下边歇了蝎子。人若是过去,翘起尾巴,不顾三七二十一,先来一下子。
经常有让挠了手指和脚面的。当然,有鸡便歇菜了。不管大鸡还是小鸡,遇见了,疯也似地过去,“咯咯蛋”,活吞下肚。
这里也就多有鸡群出没。狐鼠之徒也来这边落脚。它们最多故事,清笔记里,《阅微草堂》《聊斋志异》里的狐鼠鬼,便是这般经常出没于没有人烟生气之所。
我那会儿胆小,很少进这样的门户的。祖父的院子,左边是一处空了窑的院子,右边大爷家,人搬走后,也空了窑。
走进去,总不免觉出凄惶。这两处院子,其实种着许多树。左边这处是枣和杏。苦杏,杏子只不过指节大。右边大爷家是枣和桃。
毛桃,大似核桃,不过呢,也没见红熟过,青涩得厉害。好像这两处窑里的故事,也是一苦一涩。比如大爷好耍钱,大奶奶只好疯掉了。所谓造物弄人即是这样。
我其实原本不大相信风水。不过呢,有些事情,由不得你不去联想。
其实,这鬼并不鬼,倒神的厉害。台湾人拿它当茶,夏天喝,下火。还拿它来做牙膏。南美人及南非人则喜欢拿它治糖尿。
在我们乡间,老早时候蛇咬了,下鬼针。蚁咬了,下鬼针。跌伤了,下鬼针。拉肚子,下鬼针。长个疱、肿什么的,下鬼针。就好像一碗鬼针汤下去,统统能一了百了。
现在不大有时间去野地里了,自然,也就再不见他娘的鬼。
农村野生常见的草药有蒲公英、柴胡、黄岑、车前草、茵陈、青蒿、茜草、小蓟、大蓟、马齿苋、败酱草、艾蒿、王不留行、亭历子、益母草、款冬花、荠菜、紫花地丁、龙葵、苍耳子、野黄菊、牛蒡子等草药。有清热解毒的、凉血止血的、散瘀消肿、化痰止咳等功效,每个草药功效都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④ 农村常见野草被称“药王”,真的是癌症克星
谣言:
在有些农村的深山里,有一种这样的野草,被当地的人称为“药王”,到底是什么样的好宝贝能被人称为“药王”呢?据说这种野草还能治癌症,每500g的价格高达三四百元,能采摘到简直是捡到宝了。
这种“药王”还有另一个特别美丽的名称,叫做“金线吊葫芦”,因为它结的果实外观看起来像小葫芦一般,因此也有这个美誉。它的学名其实叫做三叶青,全草均可入药,以地下块根和果实的药用效果最好。
三叶青基本在每年的3-6月份开花,4月份至秋季均结果,它的花期一般会比较长,等到花开结束后一个月左右便会结果了。果实成熟后色泽鲜红艳丽。
每年冬至到惊蛰期间选择生长期三年以上的三叶青进行采摘,因为此时采摘的三叶青块根淀粉含量高、品质好药用效果最好。
味甘、性凉,具有滋补功效,被誉为极品。
三叶青主要生产于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等,生山坡灌丛、山谷、溪边林下岩石缝中,因它们的产地不同,所以它们生长的形状、药性也会略有差异。不过它们都是价值高昂的药材,只是数量少,认识的人也不是特别的多,很多人都是把它们当成是野草而错过了。
三叶青之所以受到农民们的喜爱是因为药用价值。
辟谣:
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 是多年生草质攀缘藤本,中文学名三叶崖爬藤,俗名“一粒珠”,又名金线吊葫芦、蛇附子、石抱子、石猴子、石老鼠、拦山虎、雷胆子、破石珠,为葡萄科(Vitaceae)崖爬藤属 Albertisia Becc.)崖爬藤亚属(Tetrastigma Subgen.) 植物,以干燥块根入药,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浙江、重庆、四川、贵州等地等南方部分地区,也是当地的民间常用药物,在《中药志》、《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有收载,未列入中国药典。
三叶青药用部位为根。其性凉、味微苦、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消炎止痛、祛风化痰、理气健脾等功效,民间常用来治疗小儿高热、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肝炎、肺炎、胃炎、淋巴结核等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相关药理研究表明三叶青作为一种区域性的传统地方中药,具有抗炎效果,并发现其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中研究部门相继开展了三叶青呼吸系统肿瘤抑制分析,如:程伟等报道,已针对肺癌细胞A549、人肺癌H1299、肺癌A549 裸鼠移植瘤、荷Lewis 肺癌鼠等开展了一定的研究;林婧等研究认为总黄酮是三叶青抗肿瘤的主要药效作用物质之一。野生三叶青按植物分布区域,主要有 2个种类,一个是紫藤三叶青,成熟期靠近根部藤的表皮颜色为紫褐色,主要分布于北纬 27.3° 以北的浙江、江西省等地。另一个是青藤三叶青,藤的表面颜色为青白色,主要分布于北纬 27.3 °以南的福建、湖南、广西、云南等地。一般认为紫藤三叶青属正宗药用品种。而青藤三叶青块根性寒,药用功效不及紫藤三叶青。正宗的紫藤三叶青块茎数量稀少,价格很高。
正因为三叶青的药用价值,特别是近年来对三叶青提取物中现代药理的研究结果被发现,三叶青的药用价值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致使三叶青的价格上涨,某些逐利者受利益驱使,使保护区内野生三叶青遭受人们乱采滥挖,甚至进行毁灭性的采挖,破坏三叶青居群的生态结构,使其难以进行自然更新,目前人工种植的规模和产量仍不足,副循环效应也导致三叶青的价格攀升。
不懂专业的人们也将它的功效神奇化,甚至将它的果实当成滋补品,加以夸大宣传。
然而“是药三分毒”,近日报道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三名因生吃三叶青中毒的患者。据家属介绍,是在农贸市场购买三叶青的果子,听说可以治疗淋巴结肿大。但几小时后却出现了口舌发麻、恶心呕吐伴腹泻数次,紧急送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一步治疗。急诊科医师接诊后,立即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询问病史,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查,诊断为三叶青中毒,因三叶青有直接的胃肠刺激作用。
三叶青是濒临灭绝的中草药,不能因为稀有而过分夸大其功效。滋补品需要根据人的体质特征对症选用,同样需要确定适宜的剂量与疗程,否则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有害作用。我们认识它,还要正确理解它的药性,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才能起到治病和保健的作用。
因此,需要提醒人们的是:三叶青对于肿瘤等疾病的抑制作用尚在研究之中,并未列入相关治疗指南。并且研究中发现的药理作用为三叶青经现代提取方法得到的提取物,并非原药材本身通过常规传统的用法就能实现。希望广大患者,不要轻信不切合实际的传闻,不要跟着广告或者某些商业信息盲目使用。对于疾病的治疗,应有专业医生进行诊断,确定适合您的治疗药物、剂量、疗程、并观察治疗中出现的问题。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辟谣专家:李萍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复核专家:冯雷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药师
⑤ 请问福建漳州一带名叫“丁茄夫”或“丁伽夫”的中药正式名称是什么
不是,你说的就是它的正式名称!
“丁茄夫”是一种非常普通的野草,也有叫“丁伽夫”的,我所在的地方,农村随便都能挖到。一听这草能治胃病,当即叫人挖了来。一试,果然管用,没几天,那病人的胃就好了,少挨了一刀。从此,我也就知道了这草药的奇效,就不断地将之告知那此有胃痛的人,竟然是百试不爽,如今,我身边可说是没有一个有胃痛的。据农人讲,这种草夏天煮了当凉茶喝,也很降火,我也就每年夏天煮上一大锅,果然是很好用。
“丁茄夫” 在漳州的许多家药店均有卖,早先一斤干草只卖2元钱,到前年“聚善堂”药店也还只卖一斤5元,如今翻了一番,“紫金”药店一斤卖10元。但我还是感到这实在太便宜了,不要说挖,单说晒的工钱都不够呀。
其实,有些医生也知道这草能治胃病的,但一斤10元,能再向病人要多少?随便开个方子,都要进账几十上百元,所以,在医院里,是不可能开出这方子的。而就我来说,之所以一直没把这方子上网,也是有所顾忌的。毕竟我不是医生,也不懂药性病理,要是吃出毛病来,还不是吃力不讨好?而这方子要是大家都知道了,那医院药厂不咒我个下地狱?但是,看到有那么多的胃病老病号还在苦苦捱着,我也就顾不得了,相信那些因此而治好胃病的人会为我祈祷的。正好我现在开了个博客,就将之上网,算是我2009年做的第一件有意义的事吧。
用法:
“丁茄夫”干草一次约40克,洗净后加2碗水浸泡2小时,连同这浸泡的水熬,熬到约八分碗的量,加鸡肉(带骨)半斤,一起再炖到鸡肉熟,是隔水炖,也就是也蒸差不多,睡前吃。每天一次,连吃5天,即可见效。过后也可再吃,以巩固疗效。就是没有胃病的人也可吃,很养胃的哟
⑥ 2种常见的野草,嫩叶是菜,根是汤,好吃又营养,药食两用效果好
近年来,野菜逐渐受到重视,被称为“无公害的蔬菜,防病治病的良药”,很多以前不吃的野菜又重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大家都争先恐后到野外采摘吃。
春天是野菜最旺盛的季节,现在已正值夏季,很多野菜它的茎叶都已经变老了,即使这样,它们仍旧是个宝,大家都采挖它们的根茎带回家煲汤,也是非常好的药膳汤。
这2种野草,嫩叶是菜,根是汤,好吃又营养,药食两用好处多
1、艾草
艾草是我们当地最受欢迎的野草,它的嫩叶可做野菜食用,根茎可用来煲汤,无论是嫩叶,还是它的根茎都非常抢手,每年大家都会大量采挖,可供一年四季食用。
艾草的嫩叶在春季采摘,现在是夏季正是大量采挖艾草的季节,尤其是采挖它的根部最好,我家每年都会采挖很多,可以用到明年煲汤喝。
很多人会以为把艾草的根挖掉了,来年就不会长了,其实艾草的种子很多,成熟后风一吹就会飘落满地,来年又会长出一大片来。
艾草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是因为艾草不仅营养丰富,同时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有调经止血、止痛止痒、驱风消肿的功效,对月经不调、偏头痛、风湿软痹、感冒、咳嗽、哮喘等症状都有疗效。
2、刺苋
顾名思义,刺苋它茎上全都是刺,故而得名刺苋菜,其叶片又肥又大,是一种非常好吃的绿色食品,它的嫩茎叶可制成多种菜肴,可直接炒食、做汤、做馅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刺苋的根部也是很好的煲汤食材,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可用于肠炎、痢疾、咽炎、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血便、白带、胆结石、肝火、痴肥虚胖等多种病症。
刺苋含有丰富的钙质、铁等营养成分,有造血的功能,有“补血菜”之称,而且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尤其是含赖氨酸较多,它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因此常吃刺苋菜对人体的 健康 很有益的。
艾草和刺苋都是我们当地非常受欢迎的野草,无论是做菜,还是用来煲汤,都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经常食用有益身体 健康 ,而且好吃又营养,药食两用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