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攻略 » 大岭山豆浆哪里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大岭山豆浆哪里好吃

发布时间: 2022-12-31 16:40:28

A. 永和豆浆怎么样和用豆浆机做的豆浆一样吗

其实都是一样的,而且他们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之所以永和豆浆出名,那是因为他做的牌子比较大。

B. 东莞有什么好吃的美食

那个地方都有地方特色小吃 美食 ,一方水土一方人,肯干吃了会让人念念不忘,目前还没到过‘’小香港‘’的东莞,听说很繁华,也让人向往,有机会必去品尝游玩!

我在东莞生活有十八年了,东莞地道的 美食 基本上也都吃过,但令我回味的东莞地道 美食 我觉得有以下几种,我也是特别喜欢吃的几种 美食 分享给大家!

一.麦芽糖柚子皮

.麦芽糖柚子皮 味道比较甜,喜欢甜食的可以试一下,做特产礼品送亲朋好友还是挺不错的。

二.糖不甩

中间的小丸子的糯米粉搓的,口感比较有嚼劲,上面的料子是炒过的花生随+椰丝,口感也是偏甜的。个人感觉热的好吃点,所以现场吃比较好。

三.厚街腊肠+烧鹅濑粉

厚街的腊肠真的是非常好吃(口味也是偏甜一点)可以选择它作为礼物带回家给亲人品尝,而烧鹅濑粉,厚街的濑粉跟别的地方的濑粉不一样,口感很滑,特别好吃,如果有它做早餐,那简直是能量满满一天的开始。

四.万江的腐竹

由黄豆磨成豆浆加工成,油亮光鲜,煮熟后香醇嫩滑味美。可以煮菜和煮糖水, 健康 美味,但是本身质地比较脆,不好携带。

五.白沙油鸭和腊味煲仔饭

秋风起,吃腊味,腊味在广东来说是冬天必吃的一款菜,油鸭制做十分讲究,在秋天先灌养10天,宰杀后刷盐叠腌一夜,早上用冷暖水轮洗,盐度适中,晒三天,然后再吊起风干。制好的油鸭,皮特白,肉瘦味香,远销香港、东南亚等地。我觉得腊味饭真的很好吃,配上厚街腊肠和一些香菇,简直就是一流的搭配。

六.道滘裹蒸粽和龙船饭

到了农历端午节(5月初5),有计划去东莞的你,记得不要忘记品尝一下道滘裹蒸粽(咸的粽子),里面的配料有咸蛋黄(带油的蛋黄),真的非常好吃

端午节有道滘裹蒸粽外还有龙船饭,龙船饭的配料很多,有虾米,冬菇等材料混杂起来的饭,个人觉得有点像扬州炒饭,据说吃过龙船饭,一年都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吃过龙船饭,一年都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七.莞城大包

吃早餐的话记得不要忘记品尝一下莞城大包,约3元一个,价格很亲民。里面的材料有卤过的鸡蛋,猪肉以及香菇,很大的一个大包,每个包都是小店老板亲手做的,真的是用料十足,浓浓的人情味。

八.莞城咸面

莞城的咸面,面条比较粗,跟一般的面条有点不一样,不像南方面条比较细软,我觉得它有点像北方的改良过的面条,有嚼劲一点,但是它融入了本土的元素,配料都带本土的味道,还是很好吃的一款特色 美食 。

东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浓郁的风土文化,和自己的传统 美食 。

蒸肠粉,应该是当地一种特色小吃,不管走的哪里,只要有生活区,就有肠粉买。这一传统 美食 ,常常是当地人的早餐。一个白铁皮子的方型蒸锅,里面有几个铁槽抽屉,下面是什么结构不清楚,反正肠粉老板拿出一个抽屉,舀一瓢像米浆一样的白浆倒进铁抽屉,轻轻一晃,抽屉均匀的挂满浆汁,然后放抽屉入锅,再做下一个,待新抽屉入锅,取出之前的抽屉,用铁刮板沿着上下两边翻起,向内卷,合成桶状切成三段,盛到盒子里,洒香菜、香葱段,浇上配制好的酱汁,雪里泼缕、点墨的美味就完成了。至于好不好吃,我不清楚,来东莞八年,我却从不吃它,做为重庆人,我更怀念家乡的担担面。

东莞烧鹅、烧鸭非常美味。东莞的烧鹅、烧鸭,有点类似于其它地方的烤鸭。但味道不一样,颜色有点暗黄的焦是,皮脆柔嫩,咸香爽口,是我的最爱。东城的涡岭有一家烧鹅拌饭店,每天只卖三百只烧鸭、烧鹅,买完为止,往往下午五六点钟就销售一空。

东莞腊肠、东莞肉粽、东莞的叉烧肉都是美味,来东莞不得不尝噢。

其实,东莞有更多 美食 ,只是我不知道而已,我是外乡人,到东莞才八年,而且,东莞是最包容的城市,不同地方的人,有相应的餐馆和小吃。在这里,可以感受它的文化,欣赏它的美丽,享受它得天独厚的生存就业机会,还有你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去梦想,去拼搏。

说到东莞 美食 ,必先说下 历史 !东莞三国时期建郡,有着1700多年的郡县史,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近现代史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更是传统的“鱼米之乡”。

东莞 美食 被称作莞邑 美食 ,是具有浓郁广东地方特色的汉族饮食文化。莞邑按地形可以分为三大片区!因为东莞传统 美食 小食众多,我就以东莞各片区为主线给大家做下详细梳理。

1.山区片区:樟木头、清溪、谢岗等。

美食 特色:酿出来的家常口味,口味偏咸。

代表 美食 :咸鸡、客家酿豆腐、钵仔汤、梅菜肉卷、樟木头酿鲮鱼。

2.水乡沿海片区:万江、高埗、道滘、中堂、洪梅、沙田、长安、虎门、麻涌等 。

美食 特色:津津乐道河产海鲜!咸甜混合。

代表 美食 :莞乡鱼丸、道窖裹蒸粽、洪梅生滚骨、中堂牛腩煎面、洪梅沙淋仔炆凉瓜、麻涌田鼠肉干、麻涌咸扒猪颈肉、虎门寨石钵蟹、虎门蟹皇粥、厚街烧鹅濑粉、白沙油鸭。

3.埔田片区:茶山、大朗、寮步、大岭山、常平、石排、东坑等。

美食 特色:酱料佐菜味更佳,以甜为主。

代表 美食 :石龙麦芽糖、东坑糖不甩、寮步豆酱、石排冬瓜煮大鱼、塘厦碌鹅、茶山盐插虾。

东莞的这些传统 美食 小食,很多事在夫妻档口小店、甜品店、粥店就可以吃到!价格也都很亲民!我吃过一碗正宗糖不甩才六块钱,烧鹅濑粉也才11块。

一句古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从古代到现代,吃都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代美味佳肴就数不胜数,古人就已经是一个资深的吃货啦。现代流传一句话:“唯有 美食 不可辜负!”我作为一名小小的吃货,绝对赞同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东莞地大物博, 美食 藏天下,东莞有32个镇区,各大镇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 美食 ,不知道你们又知道多少,又吃过多少,跟着我这个在东莞生活了10年的我来瞧瞧吧!说不定有意外收获啊!

NO.1 冼沙鱼丸

冼沙鱼丸出自东莞市高埗镇冼沙村,鲜美可口,相当弹牙,老少咸宜都喜欢。 可是,冼沙鱼丸是相当费时费力的菜。首先把新鲜鲮鱼剃骨取肉后,人手用两根铁棒反复敲打6个小时以上,然后再攒成鱼丸,这样做出来的鱼丸胶质多、韧性足,扔在地上可以像乒乓球那样一弹数尺高,吃起来相当有咬头。

NO.2 厚街腊肠

厚街腊肠相当有名,素有“东莞腊肠,又粗又短”、“广东腊肠数东莞,东莞腊肠数厚街”之说。它是一种将猪肉,按一定的肥瘦肉比例搭配、加上一定的鸭肝、猪肝等配料,灌入肠衣中,悬挂风干而成的一种腊味,属于广式腊肠的一种。

NO.3 万江腐竹

腐竹,其谐音就是“富足”,是东莞 历史 悠久的传统食品之一,始创地就在万江。在万江新村,当地的村民却坚持以人手制作出优质的腐竹。据了解,新村腐竹制作技艺作为万江区宝贵文化遗产,已于2014年成功申报东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港TVB栏目《吾淑吾食》东莞 美食 行第一站就选在万江新村。

NO.4 石龙糖柚皮

糖柚皮是石龙镇着名的土特产之一,在民间一直名声显赫,它选用优质广西沙田柚,去掉果肉取柚皮,将柚皮晒干后腌制而成,百年老字号“李全和”所产糖柚皮最为有名。石龙糖柚皮色泽金黄、透明晶亮、甜而清香,粘韧而又爽滑,具有补中益气、开胃健脾的功效。

NO.5 麦芽糖

石龙麦芽糖是我们大部分东莞人童年的回忆,绝大部分的东莞人小时候肯定都吃过石龙生产的麦芽糖。它主要原料并不是麦芽,而是糯米。东莞糯米米质特别优良,加上有精巧的传统工艺,所以制出来的麦芽糖特别好。盛麦芽糖的容器也很别致,它是一个陶瓷有盖的圆盅,每盅盛一斤左右的麦芽糖。麦芽糖入满盅后,即行上盖加封,再贴上商标等标签。

NO.6 麻涌香蕉

东莞香蕉素以色、香、味俱佳着称,被誉为“岭南佳果”,麻涌香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麻涌地处珠江出海口,河流纵横交错,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适合香蕉生长,所产香蕉,蕉肉芳香,蕉果硕大。当地民谣曰:“麻涌香蕉大又多,蕾蕾象个大猪萝;待到秋来蕉子熟,香气飘过五条河。”今年在东莞举行的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上,麻涌香蕉是赛事唯一指定本地水果。

NO.7 东莞荔枝

东莞一直以来都是珠三角主要的荔枝产区,荔枝被誉为东莞的农业名片。东莞荔枝的主要品种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三月红、黑叶、槐枝等传统优良品种,近几年又培育出红绣球、无核荔枝等新品种。其中的糯米糍荔枝,以其个大、皮薄、肉多、果甜、味浓的特点而享誉中外。

NO.8 寮步豆酱

寮步豆酱在东莞久负盛名,它也入选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品之一。它的生产沿用着最传统、最天然的做酱工艺,靠天然的阳光去晒制豆酱,因此保持了传统酿造豆酱的风味和特点,寮步豆酱颜色金黄至红棕,味道鲜,咸甜适口,香气浓郁,用于烹调,焖、煮、炒样样皆宜。豆酱蒸花腩,豆酱沙姜焖排骨,豆酱焗鲤鱼等等都是极具莞邑特色的 美食 。香港TVB《吾淑吾食》也有报道宣传美味的寮步豆酱。

NO.9 道滘裹蒸粽

道滘裹蒸粽俗称道滘粽,是东莞市有名的 美食 ,分为咸粽和灰粽两大品种。咸粽味道浓郁,馅料丰富,切开时色香味俱全,卖相极佳,吃起来香软可口。灰粽,是碱水粽的统称,适宜凉吃,沾上糖浆或蜂蜜,清爽不腻,别具风味。道滘裹蒸粽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均是人手操作,细致程度和要求之高是其它粽类生产难以比拟的。

NO.10 道滘肉丸

道滘肉丸精选新鲜上肉,切碎后以人手用钢条敲打成肉酱后再捏制成丸。道滘肉丸小巧玲珑,一口一颗,入口香脆,弹性特强,清香不腻,肉味长存,令人垂涎欲滴。用这种肉丸煮出来的粥,香味纯粹,口感丰富。当和着米粥咀嚼肉丸之时,肉丸爽口弹牙,粥底清润而不夺肉香,相互彰显其真味,更是美不胜收。

NO.11 烧鹅濑粉

濑粉,是东莞人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东莞最出名的烧鹅濑粉,非厚街镇莫属。濑粉以优质大米制成,具有洁白、细长、坚韧、爽滑的特点。逢年过节,或生日,或办其它喜事,厚街人都有吃濑粉的习俗。主要有烧鹅濑粉、叉烧濑粉、叉鹅濑粉等。其中,烧鹅濑粉最讲究的是一锅美味的高汤,要用整只鸡、大块肉、大块骨,加许多特种药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时候,将濑粉在热水中烫一烫放入碗中,然后加上一大勺用猪骨熬制的高汤,粉面再铺上一层皮脆肉嫩的烧鹅,美味诱人。

NO.12 白沙油鸭

油鸭即腊鸭,东莞市虎门白沙所产的油鸭最出名。相传在明清时期,虎门白沙设立盐端口,官兵多江浙人,善养鸭,退伍后在当地养鸭,其中有善腊鸭者,糅合江浙养鸭经验与南安制作技巧,创出别具一格的“白沙油鸭”。 白沙油鸭皮色洁白,瘦肉酱色,皮薄肉嫩,骨脆可嚼,尾油丰满,咸淡适中,味香可口,肥而不腻,被誉为“腊味之王”

NO.13 槎滘鱼包

中堂槎滘鱼包是东莞最有特色的 美食 之一,鱼包100%纯手工制作,选用新鲜鲮鱼中贴近脊骨处,最幼滑,最鲜嫩的部分压成薄皮,在皮内包入猪肉、腊味、冬菇等,外形像云吞。将鱼包用上汤,配以青菜,煮熟即吃,香甜爽滑,别具风味,食后余味无穷。

NO.14 大岭山荔枝柴烧鹅

荔枝柴烧鹅是大岭山镇的一道有名 美食 ,选择荔枝柴做燃料是因为荔枝柴质地较硬,燃烧时烟不大,火力持久且温柔,这样烤出的烧鹅干爽,散发出浓香,而且油脂尽出,吃上一块,一点也不觉得油腻,皮酥香且脆,肉质紧实,鹅味浓厚,其香甜让人回味。

NO.15 碌鹅

碌鹅是东莞山区片镇街的一道特色菜,“碌”是东莞土话,其实是煮的意思,将鹅放到以广东米酒、冰糖、生抽等调制好的汤里面煮,煮熟后,味道就全部进到鹅肉里了。碌鹅的做法特别,不同于传统粤菜的做法,口味偏重,肉质嫩滑,浓香满口。

NO.16 洪梅三滚骨

洪梅镇传统 美食 “三滚骨”是用拳头般大的猪肱骨整条地放入热水锅中,加入姜片、盐、油等,用猛火煮成,堪称原汁原味。品味三滚骨,绝对是名副其实地啃骨头,用手抓,咧嘴扯,不需讲究食态,啃完骨头附着的瘦肉、肥肉、筋腱等,把吸管插进骨筒中,用力吮吸一下,口感如豆腐花的骨髓便随之进入口内,滑润鲜美,肉香浓郁。

NO.17 虎门蟹饼

虎门靠海,海鲜出名,虎门蟹饼就是其代表菜肴之一。该菜选用虎门盛产的青蟹,个大肉肥。在做法上,不同于任何一种蟹的做法。先将蟹切开洗净,用鲜猪肉、鲜蛋、姜葱调味料,拌匀剁烂,用碟盛好,放入锅煲内蒸,饭好蟹熟。蛋、蟹、肉三者兼有的香味浓郁扑鼻。

NO.18 虎门大宁蟹黄粥

每到秋天,产于东莞虎门、长安、沙田一带的虎门大宁膏蟹膏丰肉满。用其煲粥,即为虎门大宁蟹黄粥。将粥底煮开,放入蟹壳肉,再将蟹膏打散放入煲好的蟹粥里,搅动几分钟即可。食用时夺目的金黄和若隐若现的蟹香,让人垂涎。

NO.19 保安围扣肉

保安围扣肉的发源地保安围村位于高埗镇最北面,东江北支流河畔。保安围扣肉的主要材料是腩肉和芋头,虽然材料简单,但制作工序繁复。保安围扣肉甜而不腻,味道醇香,入口即化,是高埗镇一款传统的特色 美食 。

NO.20 鸭脚包

鸭脚包是东莞水乡片镇街独具特色的一道秋冬季 美食 ,鸭脚包采用特殊腌制的鸭脚,中间裹以鸭心、鸭肝等,再用鸭肠一圈圈地缠绕、绑实,仅以自然风干的方法让它慢慢渗出油质。鸭脚包蒸熟后香气四溢,口感咸香,咬起来还韧性十足,用来煲饭、下酒等更是妙不可言。

东莞菜属岭南菜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分山乡风味菜系、水乡风味菜系等,各有代表菜式,如山乡风味里有樟木头客家咸鸡、大朗榄酱炒饭、清溪茅根黄豆坑螺汤等,水乡风味有沙田莲藕煲龙骨汤、洪梅芋合干拗蚬肉、虎门蜜汁烤鳗鱼等

塘厦碌鹅

听到“碌鹅”还以为是 “卤鹅”,实际“碌”是煮的意思。塘厦碌鹅是具有客家风味的东莞菜。将鹅放到调制好的汤里面煮,煮熟后,味道就全部进到了鹅肉里。而骨髓则和白切鸡差不多,肉嫩而骨髓带血,非常新鲜美味。

道滘肉丸粥

道滘肉丸粥在岭南粥品中独树一帜,独占熬头。肉丸选用新鲜上肉,切碎后用钢条敲打直至成为肉酱,这样使肉丸有韧性,入口香脆,弹性特强,佐肉不夺肉香,丸香不腻,齿颊留香,肉味长存,令人垂涎欲滴。

龙舟饼

龙舟饼又名松沙酥或嫁女饼,是传统的手制饼之一,喻意为富贵团圆、幸福连年。每年的龙舟节都以龙舟饼作为犒船的主要物品,而每艘龙舟都会在游龙过程中向沿河两岸群众派发龙舟饼,人们争先恐后,为抢先夺得一块龙舟饼而欢天喜地、笑逐颜开。龙舟饼主要选取面粉、白糖、鸡蛋、花生油等材料,采取人工制作和烘焙两个程序制成,入口爽脆松化,老少咸宜。

糖不甩

东坑“糖不甩”做法简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丝的煎鸡蛋伴食,口感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

石龙糖柚皮

东莞特产三件宝之一;味道香甜,而且耐嚼,具有生津开胃的功效。

道滘裹蒸粽

道滘裹蒸粽选用上等咸蛋黄、汀莲、绿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调味品配制,裹粽的技术要求较高,要把粽子包得密不透风,水浸不入,粽子做好后放入滚水中煮几个小时,掌握好火候,出炉时裹蒸粽香味芬芳,食用时加细砂白糖,增进食欲,味道更佳。

白沙油鸭

又称:白沙腊鸭。东莞特产三件宝之一(白沙油鸭、腊肠、石龙糖柚皮);烹制之后的鸭子外皮油白,鸭肉鲜美、滑嫩,十分爽口。

三禾宴

“三禾宴”原指的是禾虫、禾花雀、禾花鲤,营养丰富,口味极佳,其中的禾花雀现已禁止捕食,但三禾之名还是保留下来。东莞道滘水乡是品尝禾虫、禾花鲤的好去处。

厚街烧鹅濑

濑粉是东莞人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东莞最出名的烧鹅濑非厚街莫属。烧鹅濑最讲究的是一锅美味的高汤,要用整只鸡、大块肉、大块骨,加许多特种药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时候,将濑粉在热水中烫一烫放入碗中,然后加上一大勺高汤,粉面再铺上一层皮脆肉嫩的烧鹅,鲜美的汤中浸上了烧鹅的香味,相辅相佐,美味诱人。

腊肠

又称:腊风肠、枣肠。东莞特产三件宝之一;腊肠外皮薄,而且粗壮,色泽暗红,肉味浓郁,甚为鲜美,可贮藏时间较长。

传说故事:相传,宋末元兵大举南侵,王氏村民上山逃避兵乱。为了解决食物充饥,他们就制出了一种方便食物:把大米和切碎的猪肉加盐水拌匀,灌进猪肠内,用细绳束成一节节,蒸熟后,带入山中食用。由于这种方法做出的腊肠味道鲜美,而且可储藏的时间较长,所以被广大村民所效仿。最终他们躲过元兵的杀戮,而这种食品也就流传了下来。这就是厚街腊肠的雏形。

莞城大包,道教禾花鹊,桥头羊肉煲,网络一下吧。市内有几家饭馆不错,品香,吃餐饱,莞香楼…这三个地方价格便宜口味又好!
推荐 美食 街:

花园新村食街

位于东城区堑头的花园大街一带,是莞城市区一处十分出名的饮食场所。有海鲜酒楼、西餐厅、酒巴、粥城、茶餐厅、快餐店、面包屋、果汁店、茶庄、客家菜馆、糖水铺等。

虎门新湾食街

位于虎门镇新湾渔村。一条以竹棚搭成的食街,延绵近百米,绝对新鲜的海鲜,简易的竹台竹椅,颇有特色。

长安新民食街

位于长安镇新民村,伸出海边的一个个凉棚,用杉木杉皮搭就,捞上当地出产的麻虾、乌头鱼、膏蟹,即时加工,别有风味。

石排食街

位于石排镇中坑村,这里的食肆以精心泡制塘鱼着称,尤以东莞四大家鱼(鳙鱼、鲩鱼、鳊鱼、鲮鱼)的烹制最为出色。

大岭山蛇宴食肆

大岭山镇烹制蛇宴十分讲究,炖蛇汤用硕大的陶缸作容器,以燃烧中的木糠柴火“焖”成,味道浓郁,食客连喝十碗八碗不腻。

清溪客家菜食肆

东莞清溪镇一带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这里许多食肆烹制的客家菜很正宗,尤其是客家狗肉、酿豆腐。

东莞是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一座 历史 文化名城。这里不仅有悠久的 历史 文化,同时还有丰富的地方 美食 ,绝对能够满足来自各地食客们的要求。

东莞的菜属于岭南菜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下面就来介绍几款当地的传统 美食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厚街腊肠:

厚街腊肠是产自东莞厚街镇,起源于明清时期,具有悠久的 历史 。

厚街腊肠制作考究,用料严格。做好的腊肠为红色或枣红色,颜色自然、光泽好,并呈现出醇香、爽脆的特点。

腊肠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定比的肥肉、瘦肉、等切碎、然后加配料,灌入肠衣中,悬挂暴晒去掉水分,而成干制品。

2、石龙麦芽糖:

一般的麦芽糖是米、大麦等粮食经发酵制作的,但石龙麦芽糖的主要原料是糯米。

东莞糯米米质特别优良,加上有精巧的传统工艺,所以制出来的麦芽糖特别好。盛装麦芽糖的容器也很特别,是一种类似与陶瓷形状的圆盅。这种器皿密封很好,每次食用后盖好就可以密封好。

麦芽糖食用方法也很多,可以直接食用,冲水引用,也可作为调味品,在烧烤、腊味中使用。

麦芽糖好处也很多,常吃可以开胃消滞,滋补养颜,清心润肺;也可治疗肺气肿、胃病。

3、道滘蒸棕

道滘蒸粽被誉为“天下第一粽”,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驰名于粤莞一带,是东莞道滘最出名的 美食 之一。

道滘蒸粽用料很讲究,选用上等的咸蛋黄、莲子、绿豆、五花腩肉、糯米,调味后用粽叶包好,再用明火蒸煮数小时。

蒸煮好的粽子每颗糯米都包裹着猪油的香味、粽叶的香味,加上粽子中包裹的其它馅料,甜香可口,吃起来绝对让人上瘾。

4、东莞荔枝

东莞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是东莞的特产之一。

东莞临近海洋,常在季风控制下,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十分适宜荔枝生长。主要产区有大朗、大岭山、常平、寮步、横沥、东坑、桥头、 企石、茶山等20多个镇区。

东莞荔枝品种繁多,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三月红等,但主要以桂味和糯米糍为主。桂味荔枝,果肉厚且呈乳白色,肉质爽脆,清甜多汁,有桂花香味。糯米糍荔枝果肉软滑多汁,味浓甜微香。

5、麻涌香蕉

麻涌香蕉是指产于东莞麻涌的香蕉。清末已初具规模。主要有大种高把和大种矮把品种。

麻涌香蕉的特点是果梳整齐,外表无伤斑,皮色呈黄色或金黄色,有光泽。果肉细滑、口感清甜、香味浓郁,含糖量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如果您喜欢我的分享,希望能够点赞、转发分享和关注来支持我! 您的每一次点赞、每一条评论,对我在原创道路上的前行都是最大支持! 同时,期待与您今后每一次的相逢!

东莞是一座不折不扣的 美食 城。总共32个镇区,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独特的 美食 。

提起传统的 美食 更是数不胜数~莞城的芹菜塘、光明市场、万寿路....厚街的食得福、茂枝濑粉、奇香云吞面等等等等,无一不是东莞传统 美食 好去处。

比如莞城的群姨猪肠粉

其实最早的群姨猪肠粉不在这里,后来因为中心小学扩建,才搬到了现在巷子里的位置里面。来的人都有一个“暗号”,就是“X粥X粉”,要几个就报几个,而我的例牌,就是“一粥一粉”。

一个猪肠粉其实不多。老板自制的猪肠粉并不厚身,也没有什么制作的技巧,就是直接拿猪肠粉蒸熟,上台前淋一勺“熟油”。相信每个东莞家庭都有这样的口味偏好,直接吃酱油总觉得不够香,一定要“爆熟油”才能进口。

还有指亭街排骨饭

现在的旨亭街排骨饭已经由一个店面变成两个店面,也由只有一个店变成有很多个分店。但是每次想起排骨饭,都会想跑回;老店这里,总感觉这里的味道会更加正宗。

来到这里的人都必点排骨饭,至于要不要炖汤就看个人的喜好。一份饭,一个油菜,就是最简单又最饱肚的晚餐。

#厚街传统的濑粉

一碗濑粉在厚街人眼里看似普通,但它的影子却留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面。

濑粉的名字来源是因为在制作的时候是一条一条的濑出来~所以才会叫做濑粉。在厚街人的眼里,濑粉一定要手制的才好吃。表面粗糙的濑粉才是最好的口感。

厚街巷内的牛肉濑粉,濑粉不一定要配烧鹅,配上牛杂也十分搭配。

先来一碗加料牛肉牛杂濑粉,牛肉煲得够火候吾会“韧”。一碗好的濑粉,灵魂在于濑粉,手制濑粉因为是纯米浆制作,所以口感偏软身,用力夹易断,不过胜在吸味,啖汤越靓,碗粉就越正。

招牌牛肉、牛杂濑粉,熟客通常都会点碗牛杂濑另外加点一碗牛肉汤。每日濑粉限量供应,一般到10点半左右就会卖完~

提起东莞的传统 美食 ~真的是吃足一个月都吃不完。有幸的是,现在的我们还能吃到这些传统 美食 ~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它们都会消失不见,一起好好珍惜这些传统美味吧~~~

猪脚姜:一道广东的汉族传统名菜,最具特色的女人滋补食品。

东苑腊肠:传说创始这个菜的是个小矮子,他挑着长的腊肠上街叫卖,因为人矮,有的腊肠拖到地上,粘上很多泥沙,后来他想办法, 把腊肠制得短而且粗,再炮制方法上又与众不同,他挑担上街,人们老远就看见那粗大的腊肠,并嗅到腊肠的特别香味,从此生意兴隆,再也不用沿街叫卖了。至今,人们形容一些矮壮而精灵的人,称作“东苑腊肠”

后街濑粉

东苑人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东苑最出名的烧鹅濑非厚街莫属。烧鹅濑最讲究的是一锅美味的高汤,那得用整只鸡、大块肉、大块骨,加许多专门药材和香料熬制。


C. 为什么永和豆浆店越来越少,永和豆浆为什么很少看到了

永和豆浆是一款大品牌的豆浆,在多年前,很多人都喜欢早晨到永和豆浆店里去喝一碗豆浆,吃几根油条,享受一下高品质的早餐,很多孕妇也很喜欢去永和豆浆店吃早餐,但是现在永和豆浆店却越来越少, 那么,现在为什么永和豆浆店越来越少,永和豆浆为什么很少看到了呢?

永和豆浆店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原本随处可见的永和豆浆店,现在很少看见了,究其原因,一个是永和豆浆管理不善,服务态度超级差,所以导致了去永和豆浆的食客大幅度降低,顾客去的少了,永和豆浆的生意不好,所以很多永和豆浆都已经关门大吉。

除了服务员态度不够好,永和豆浆的食品不够好吃也是永和豆浆越来越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餐饮业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永和豆浆的产品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产品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跟不上食客们变化的口味,落后的产品只能是让销售越来越差,不关门才是怪事。

永和豆浆曾经在前些年红极一时,如果永和豆浆能够很好的做,很好的管理,积极开发出一些新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不至于落到今天的地步。不过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管理模式,我们消费者只是观望。

D. 在哪里可以吃到正宗的“四大金刚”(大饼、油条、豆浆、粢饭)。

1.万寿斋 (口味:25 环境:6 服务:12 人均:¥7)
虹口区山阴路123号 (四达路吉祥路间) 1331177328

“老店,老味道”,“能吃到正宗风味的上海小笼”,“皮薄汁多”,“很好吃”,“三鲜馄饨也非常不错”。

推荐:三鲜馄饨,小笼

适合环境:路边小店,一个人就餐

2.佳家汤包 (口味:25 环境:2 服务:10 人均:¥13)
黄浦区河南南路638号 (文庙路口) 63663570

“很不起眼的小店,做的汤包却很鲜美”,“汤包是点好后当场包再蒸的,很新鲜”,“汤很多”。不过地方不好找。

3.兰桂坊酒家 (口味:26 环境:10 服务:12 人均:¥44)
长宁区娄山关路417号 (近仙霞路口) 62740084

“这里的面点特别好吃”,“黄鱼煨面是该酒家的特色”。“鱼香,肉嫩”,“入口即溶”,“汤煨的好是点睛之笔”。本帮菜也做得不错,“对一些鱼类、海鲜的处理有其独到之处”。不过“店面不大,很不起眼”,“里面的装璜也很一般”,建议“避开就餐高峰”。

推荐:黄鱼煨面、炸酱面、担担面、炸猪排、清炒虾仁

适合环境:一个人就餐、二三人小坐、路边小店

4.老天母卤味专家 (口味:24 环境:12 服务:14 人均:¥14)
虹口区武进路394号甲 (近四川北路) 63250922
普陀区岚皋路245号 (近石泉路) 62149249
长宁区玉屏南路352号 (近遵义路) 62337048
卢湾区泰康路115号 (近瑞金二路) 64674108
卢湾区丽园路865号 (近蒙自路) 63045360
徐汇区大木桥路460号 (近斜土路) 64038348
长宁区茅台路330号 (近古北路) 62344712

“鸭翅很好吃,连骨头都很香”,“有股香香的烟熏味”。据说“是用甘蔗汁浸泡出来的”,难怪“比其他一般小店做出来的要入味”,而且“不油腻”。“吃起来很容易上瘾、感觉很清爽”,“比精武鸭颈更合格做白领的零食”。“在家看看影碟,吃吃老天母,再来瓶啤酒,简直太棒了”。

推荐:皇帝鸭翅。

适合环境:路边小店。

5.味香斋 (口味:20 环境:5 服务:10 人均:¥8)
卢湾区雁荡路14号 (近淮海路口) 无电话

“门面小巧,味道十足的点心店”,是“上海少有的老式面馆”。“面是真的不错”,特别是麻酱拌面,“的确做的很有特色”。排骨年糕也很受欢迎,“觉得比对面的鲜的来好吃”。 店面很小,客流量很大,“夏天没有空调”。

推荐:麻酱拌面、小牛汤、大排、排骨年糕、冷面。

适合环境:路边小店、一个人就餐。

6.阿娘面馆(泰和饮食店) (口味:22 环境:4 服务:9 人均:¥14)
卢湾区思南路19号(近淮海路) 021-53066604

号称“全上海最好吃的面”,“名不虚传”。招牌面黄鱼面“汤鲜味美”,“黄鱼满多的”,“有特色”;“其他品种的面也很地道”,不过“味精较重”,“回家要猛喝水”。环境“不好”,“大热天吃面实在太热”,而且店面较小,“最好早点去排队,不然只有看人家吃的分了”。“价格很实惠”,店主阿娘也“很和气”。

推荐:雪菜黄鱼面、蟹糊面

适合环境:路边小店、一个人就餐、二三人小坐

7.巴比馒头(原刘师傅包子铺) (口味:21 环境:7 服务:10 人均:¥2)
黄浦区江西中路267号 (南京东路九江路间) 63232630
黄浦区九江路311号 (山东路口) 63601035
黄浦区宁波路521号 (河南中路口) 63501021

“做好排队的准备”就可以去找寻“好吃的肉包”了。“绝对好吃,绝对便宜,绝对人多”是巴比馒头最大的特点。很多人“一买就是十几个”,“连吃6个月也不会厌”。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减肥的MM可以选择菜包,嗜甜的GG可以选择豆沙包。“每一种都不容错过”。

推荐:肉包、菜包、豆沙包

适合环境:路边小店

8.楚味鸭颈(原精武鸭颈) (口味:23 环境:9 服务:12 人均:¥15)
浦东区崂山东路340号 (商城路口) 58768934 58771864
黄浦区云南南路324号 (寿宁路人民路间) 63112501 63201776
长宁区淮海西路515号 (近虹桥路) 62816765 62801322
静安区新闸路1529号 (西康路常德路间) 62893152 62893648
虹口区大连西路4弄8号 (四平路口) 65523742 55880787
上海近郊场联路38号 (近洛场路) 56685228
长宁区水城南路368号 (近延安西路) 62704742
闸北区临汾路636号 (近岭南路) 66970510 56913821
杨浦区延吉东路460号 (近水丰路) 65301548
普陀区兰溪路250号 (北石路武宁路间) 62577053

风靡上海的湖北小吃,“是现在白领最流行的零食”。“味道独特”,又香又好吃,是很多人的“钟爱”。微辣可能更适合上海人的口味,但是重辣“真的很爽”,能吃辣的话建议“一定要重辣”,是会让人“吃得嘴里发火手还不停”的食物。可惜冒牌的太多,所以一定要认准正宗的品牌。

推荐:鸭颈

适合环境:路边小店

9.静安小亭麻辣烫 (口味:19 环境:4 服务:9 人均:¥6)
静安区愚园路68号 (常德路口) 62155209

“真的是人很多”,“真的是非常好吃”,是很多人心目中“上海最好吃的麻辣烫”。“永远没有不排队的一天”。

10.德兴面馆 (口味:21 环境:10 服务:11 人均:¥11)
黄浦区广东路471号 (近福建路) 63522535
黄浦区福建中路529号 (近北京东路) 63602866

“老招牌,以焖肉面出名”,“实在是好吃得没话说”。“东西地道”,“味道很不错”,而且又“价廉物美实惠之至”——“十元钱能有三种交头的好面”!汤包也是“又便宜又好吃”,“很值得一去”。可惜“样式少了点,吃早餐倒不错”。“外面的装修很古朴,里面逊色了点”。

推荐:焖肉面、焖肉肴蹄、草头圈子、汤包

适合环境:一个人就餐、二三人小坐、合家用餐

11.鸿瑞兴 (口味:20 环境:18 服务:14 人均:¥40)
普陀区梅岭南路338号 (近杏山路) 62450588 62970852
徐汇区中山南二路1500号 (上海体育场内) 64275177 64280079

虽然以面出名,但“这里的本帮菜也不错”,“而且价格公道”。“环境清雅,古色古香,餐具精致”。地方不显眼,“多数是朋友介绍去的熟客”,“但不预定常常是没有位置的”。适合“合家用餐或大帮朋友聚会”。

推荐:渔香肉丝夹饼、茄汁牛肉、萝卜条、桃酥银鳕鱼。

适合环境:二三人小坐、一个人就餐、大棒朋友聚会、合家用餐。

12.小金陵盐水鸭店 (口味:21 环境:9 服务:9 人均:¥26)
黄浦区云南南路28号 (延安路宁海路间) 63266436

“上海最有名的盐水鸭”,“肉质鲜美,不肥不腻”,“咬上去口感相当不错”。虽然可能“不如南京的鸭子正宗”,但是“迎合了上海的口味还是很受人欢迎的”。可惜“口味会时好时坏,令人费解”。另一个美中不足就是“没有分店”,“购买不方便,太麻烦”。

推荐:盐水鸭、鸭肫。

适合环境:合家用餐、一个人就餐、社交。

13.小杨生煎 (口味:23 环境:3 服务:7 人均:¥6)
静安区吴江路54号&60号 (近南京西路) 62676025

有着6年历史的生煎店,“个大汤多”是它的特色——“个真大”,比普通的生煎大一圈;“汁真多”,而且“不是很油腻”。但是铺子又小又脏,实在不是堂吃的好所在。虽然“挤得要命”,但是因为“实在好吃”,还是“值得排队的”。只是现在的口味“退步了,以前更好吃些”

推荐:生煎

适合环境:路边小店

14.蔡记生煎 (口味:19 环境:4 服务:8 人均:¥4)
黄浦区云南中路146号 (福州路广东路之间) 63611917
黄浦区四川中路530号 (近北京东路口) 63214700

“底脆、味鲜、汤多,绝对在小杨之上”的生煎,“和以前西藏路上的大壶春可有一拼”。四川路北京路的新店8月份新开时是“大师傅亲自坐镇的,味道也特别的好”,想吃的得赶快,“交给徒弟们”后质量就不能保证了。汕头路上老店环境“非常差”,口味也稍差。

15.鼎泰丰 (口味:19 环境:21 服务:17 人均:¥70)
长宁区水城路12号和平广场1楼 (近虹桥路) 62084188

“在美国香港台湾都有分店”的台湾饭店,“以蟹粉小笼出名”。各种“点心是这里的强项”,“制作精良”,“味道很好”,尤其是“小笼,很有特色”,“不可不尝”。不过“点心能卖到这个价钱”,味道也“可想而知”。“装潢干净利落”,“给人感觉也比较好”。

推荐:蟹粉小笼、汤包、鸡汤面、糯米肉烧卖、油豆腐细粉汤

适合环境:二三人小坐、休闲

16.台湾粽子大王 (口味:20 环境:8 服务:10 人均:¥12)
黄浦区人民广场迪美购物中心 (屈臣仕对面) 63580000-2109

“粽子真的很好吃,而且量也很足”,再“来一份关东煮多加点汤,热乎乎的吃下去真是一种享受”。“去逛迪美的人都知道那边”,可在“逛累了补充点体力,吃完再逛”。可惜“店太小了,建议(老板)赚那么多钱也该扩展门面了”。

推荐:台湾肉粽、关东煮、台湾粽王、贡丸汤

17.新南翔小笼 (口味:20 环境:10 服务:10 人均:¥9)
浦东区乳山路80号 (崂山西路崂山东路间) 58787282

“浦东最正宗的小笼”,价钱也便宜,1.5元8个。还可以打包带回家。

18.北万新 (口味:19 环境:8 服务:10 人均:¥6)
虹口区广灵一路56号 (广灵二路广中路间) 65311204
卢湾区淮海中路462号 (近高架) 64150234
卢湾区巨鹿路243号 (近瑞金一路延安路) 63279493
静安区陕西北路667号 (武定路口) 62153874

“虽然店面不怎么挺刮”,“环境有点像大排挡”,但到底是老字号,“点心都很棒”。包子的“个子比较小”,“很白很精致”,“现在能做这么好吃的包子的地方已经不多了”。一些浇头面也很不错,“面条很有劲”,“做得很入味”,确实不错。

推荐:糍饭团、肉包、萝卜丝饼、花卷。

适合环境:路边小店。

19.南翔馒头店 (口味:20 环境:8 服务:7 人均:¥24)
黄浦区豫园路85号 (九曲桥旁) 63265265

老字号的面点店子,虽然有人觉得“现在比以前差多了”,但还是“很好吃”。“蟹粉小笼不错”,“就是太贵”;鲜肉小笼“比较实惠”。虽然“店里不够干净,店员不够热情”,但还是“每天人山人海”,“要排很长的队”,在里面吃的话还要“和人家拼台”,“感觉不太爽”。“要想吃得好,莫心痛钞票!上二楼”。

推荐:蟹粉小笼、蟹肉小笼、鲜肉小笼、秋叶包、小馄饨

适合环境:合家用餐、二三人小坐、休闲、一个人就餐、路边小店

20.三八旅社 (口味:18 环境:4 服务:9 人均:¥6)
黄浦区云南南路19号 (近延安东路) 63281148

“上海滩上很难再找出这么好吃又便宜的店了”,不过“对卫生稍微有点讲究的人不适合去那里”。因为“环境实在是很差”,“服务态度也让人不敢恭维”。但是东西“味道确实不错”,尤其是小笼“非常美味”,“性价比很高”。

推荐:小笼、油煎菜馄饨、麻辣炒面、素包。

适合环境:路边小店

21.神州豆浆大王 (口味:19 环境:6 服务:7 人均:¥10)
卢湾区嵩山路65号 (近淮海中路) 53828363

“上海传统点心店”,“东西做得还可以”,可能因为“地段占优”的关系,在同类餐馆里“属于价高的”。“生煎包很有特色”,论只卖,“皮很脆,外形好”,“味道也不错”。不过“环境不好”,“高峰时候很吵杂”,“服务态度也很差”,经常“爱理不理的子”。

推荐:生煎、渔香肉丝包、韭黄虾仁煎饺、椰汁年糕、小馄饨。

适合环境:一个人就餐、路边小店。

22.四海游龙 (口味:16 环境:17 服务:15 人均:¥10)
长宁区玉屏南路452号 (近娄山关路) 62419283
长宁区茅台路670号 (安龙路口) 62906222
徐汇区田林东路456号 (近柳州路) 54482337
徐汇区龙川路121号 (近罗香路) 64101504

“锅贴是这里的特色,样子也比较反传统,是条状的”,感觉“更像日本蒸饺”,“味道不错”。“比中式锅贴少了很多油,正合MM们心意”。同时值得一试的是这里的酸辣汤,“内容丰富,酸辣可口”。“店堂干净也比较大”,环境不错,“有台湾的感觉”。

推荐:锅贴、酸辣汤

适合环境:路边小店

23.夏面馆 (口味:19 环境:17 服务:15 人均:¥41)
徐汇区肇嘉浜路798号坤阳国际商务广场 (吴兴路口) 64728504
静安区南京西路1266号恒隆广场5楼 (陕西北路口) 62881217

“比一般面店干净的面馆”,“面的吃口很好”,“浇头也很不错”。但是“价格较贵”,“吃面起码也得20多元”,“不过值这个价”。除面点以外,“菜肴很精致”,“味道都不错”,“值得一试”。恒隆分店的浇头“是那种自助转盘样的”,“喜欢就自己拿”,从口味上讲“稍逊一筹”。

推荐:拉糕、虾爆鳝面、黄鱼煨面、沙锅狮子头面、糖醋排骨

适合环境:休闲、二三人小坐、一个人就餐

24.宁夏罐罐鸡 (口味:20 环境:10 服务:9 人均:¥27)
浦东区商城路550号 (崂山西路口) 58770615
浦东区张杨路839号 (近崂山东路) 68764690
浦东区张杨路1233号 (近松林路) 58317799

“比较正宗的西部风味馆子”,挺有特色的。“面食很好吃”,“炒菜一般般”,“大部分的肉食味道都还可以”。菜的“分量挺豪爽的”,“价格也便宜”,“经济实惠”。不过“人多的时候,吵吵嚷嚷的,还会要求拼桌”。中午生意特好,“快成了周围白领的员工餐厅了”。

推荐:辣白菜、红油肚丝、罐罐鸡、羊肉夹膜、烤羊腿。

适合环境:二三人小坐、一个人就餐、路边小店。

25.大富贵酒楼 (口味:19 环境:10 服务:12 人均:¥23)
黄浦区中华路1409号 (近复兴东路) 63770322
黄浦区西藏南路1450号 (近瞿溪路) 63163246
浦东区金杨路635号 (近枣庄路) 50719685

“很传统的老饭店”,很有“老城厢的特点”。“虽然口味家常了点,不过还是挺好吃的”,菜的量也“比普通的店大得多”。底楼的“小吃作得中规中距”,“价廉物美”,“特别是小馄饨,真的很好吃”。“服务态度也很好”,在国营店中“属少见的了”,“真的是物超所值”。

推荐:酱鸭、水煮牛肉、八宝辣酱、生菜鱼米包、生煎、小馄饨

适合环境:合家用餐、大帮朋友聚会、一个人就餐

26.光明村大酒家 (口味:19 环境:9 服务:10 人均:¥15)
卢湾区淮海中路588号 (近成都南路) 53067878

“有点年份的综合性酒家”,既供应小吃排挡,也有海派菜肴。小吃“比较有特色”,“有百余款可让人挑选品尝”,其中不少是“上海名特小吃”。另外,“做面点也挺有一套”,“浇头都是现炒的”,“味道很好”,“物美价廉”。相形之下,菜点反而不太让人有印象了。

推荐:鸡汁馄饨、蟹粉小笼、鸭膀、生煎包

适合环境:路边小店、大帮朋友聚会、合家用餐

27.王家沙点心店 (口味:18 环境:8 服务:7 人均:¥18)
静安区南京西路805号 (近石门路) 62170625 62170786
静安区万航渡路673号 (康定路武定西路间) 62711886
静安区西康路796号 (海防路口) 62584435
静安区北京西路1533号 (常德路口) 62710199

“老字号的典型上海小吃”,难得“味道保持得还可以”,比较“货真价实”。“蟹粉点心都不错”,“蟹粉小笼很好吃”、“每次必点”;蟹粉汤圆也很受欢迎,还可以“买现包的带回家煮”;“两面黄是这里的特色”,“味道真是好”;汤包、春卷也“不错”。不过“服务太差”,“环境不好”,“店堂太小”

推荐:蟹粉小笼、蟹粉汤圆、鸡鸭血汤、汤包、春卷、虾仁两面黄、鸡肉生煎

适合环境:一个人就餐、路边小店、二三人小店

28.祥和面馆 (口味:18 环境:7 服务:8 人均:¥9)
长宁区定西路1235弄1号 (安化路口) 62127097

“很便宜”,而且“口味也不错”,“辣肉面,雪菜肉丝面都很地道”,“牛肉汤很入味”,“就是环境差”。

推荐:辣肉面、肉包、雪菜肉丝面、牛肉汤、小笼、牛肉线粉汤

适合环境:一个人就餐,路边小店

29.小乐惠 (口味:18 环境:8 服务:9 人均:¥11)
徐汇区番禺路667号交大3号门边 (近淮海西路) 62942433
徐汇区康平路200号 (天平路口) 62824399

“严格说不是餐馆”,是“小饮食店”,是“学生族的饭店”,是“几乎每个交大本部学生都会怀念的地方”。“东西真的蛮便宜的,相当实惠”。“味道也还行”,“说好吃么也说不上,但是有回忆的味道”。“24小时营业”的模式,“在深夜给好多人带来了便利”。

推荐:鲜肉水饺、菜汤肉丝面、咖喱炒饭、咸肉菜饭、辣肉面。

适合环境:路边小店、一个人就餐、二三人小坐。

30.家家长沙米粉 (口味:15 环境:7 服务:8 人均:¥10)
静安区吴江路147号 (近石门路) 62678615
长宁区遵义路121号 (虹桥上海城对面) 62341899

“与铺天盖地的桂林米粉不同”,这里的米粉是“扁扁”、“硬硬”的“正宗”湖南风味。吴江路小吃街上的店“环境很一般”,“虹桥分店的环境更好些”。“量多,能填饱肚子”,“味道也还可以”,“难得的是便宜”,所以“生意很好”。

推荐:酸豆角米粉、剁椒豆豉蒸鸡翅、酸辣米粉、手工馄饨

适合环境:一个人就餐、路边小店

31.老半斋酒楼 (口味:17 环境:8 服务:8 人均:¥15)
黄浦区福州路600号 (近浙江中路) 63222809 63517868

“各类面是老半斋的特色”,尤其是“肴肉面远近闻名”。“汤味鲜美”,“量多实在”,虽然有些“略显油腻”,“面也一般”,但“值得一尝”。外卖部的肉包子虽然“质量不是最稳定”,但“运气好的时候”,还是“上海滩做的最好的之一”. 炒菜就“实在是不怎么样”了,“量少还不好吃”。老店“环境不怎么样,也“没什么人气的样子”,可能“更适合怀旧的人”。

推荐:肴肉面、肉包子、刀鱼汁面、菜饭

适合环境:一个人就餐、路边小店、二三人小坐

32.老妈米线火锅 (口味:17 环境:12 服务:12 人均:¥25)
虹口区四川北路2118号 (多伦路口) 56712335

有点“不够个性”,但“米线还蛮好吃”,而且“经济实惠”,“品种很多”。“酸菜鱼口味不错,很鲜的”,麻辣口味也比较受欢迎;“口水鸡,老妈小菜等凉菜也很好吃”。火锅“还可以”。“环境蛮古典雅致”。只是“人一多服务就不好了”,“上菜太慢”。

推荐:酸菜鱼米线、铁板海鲜米线、口水鸡

适合环境:二三人小坐、合家用餐、大帮朋友聚会

33.台园圆圆香云吞店 (口味:16 环境:7 服务:10 人均:¥9)
徐汇区复兴中路1268号 (襄阳南路口) 64724021

“招牌云吞不错”,“馅很特别”,“有点甜,适合上海人口味”,“汤很鲜”。“其它的一般”。“环境不好”,“地方太小,生意好的时候服务生态度很差”。

34.五芳面馆 (口味:15 环境:9 服务:8 人均:¥13)
黄浦区延安东路343号 (近浙江路) 63742787
黄浦区延安东路27号 (近四川路口) 63368436
浦东区银城东路101号汇丰大厦2楼 68414515
卢湾区淮海中路283号香港广场北座NB103A 已关
浦东区浦东南路东园一村113号 (近东昌路口) 58875538
浦东区浦建路200号 (近南泉路) 58391193
浦东区浦东南路500号国家开发银行3楼 (近陆家嘴东路) 68879016

“面不错”,“作为老字号能保持到今天的水平实属不易了”。各家分店水平比较接近,“没有发现绝对滥竽充数的地方”。“但毕竟只是连锁面馆,很难到达更高的水准”。中午生意“非常好”,店堂“还算干净整洁”,是上班族不错的选择。

推荐:菜汤肉丝面、焖肉面、辣酱面

适合环境:一个人就餐

35.楚楚园馅饼粥 (口味:15 环境:13 服务:10 人均:¥27)
黄浦区九江路423号 (近山西路) 63221612
上海近郊红松路92号 (近金汇路) 64496806
长宁区仙霞路693号 (近安龙路) 62345501
卢湾区淮海中路283号香港广场南座底楼 63860635

“面点为特色”,“面粉韧劲足”,“味道真的很好”。“饼类的东西都非常美味”,因为是“现做现卖”,所以“速度稍慢一些”。各种卷饼倒是“上来很快”,也“很好吃”。小米粥“不错,很稠”,“很可口”,配酱牛肉“很开胃”。总之,是个“偶尔换换口味、填填肚子的好地方”。

推荐:牛杂汤、酱牛肉、清炖牛肉刀削面、牛肉卷饼

适合环境:路边小店、二三人小坐、一个人就餐

36.大壶春 (口味:16 环境:5 服务:5 人均:¥10)
浦东区浦东大道136弄4号 (近即墨路) 58825121

上海滩生煎的“老字号”,以前西藏路上的大壶春总店是很多人的“最爱”。现在“硕果仅存”的浦东分店 “反而失去了那份正宗”,“变难吃了”,面点也“一般”,“花样不少”。由于是在商务楼附近,“生意还不错”。但是“店面很小,设施也很差”,“服务就更不用说了”,“态度很差”,“让人觉得很失望”。

推荐:鲜肉生煎、牛肉汤、虾肉生煎

适合环境:路边小店、一个人就餐

37.大清花饺子店 (口味:17 环境:16 服务:13 人均:¥40)
静安区常德路466号 (近新闸路) 62899999 62896666
卢湾区打浦路198号 (斜土路口) 63021111 63027777
闸北区沪太路567号 (近中山北路) 56089999 56081111

“提供东北饺子和东北特色菜”,口味“有点改良”。饺子“种类很多”,“很有特色”,“家里或超市里是做不来的”,而且“分量十足”,“比较实惠”,缺点是“尝不了几种就饱了”。菜的分量也很足,“东北拉皮特好吃”。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环境很有特色”,“服务员都穿着清朝服装”,“桌椅是大木墩子,很可爱”

E. 附近有豆浆油条么

找“火红红”。就是红色帐篷搭起来。然后旁边放几个桌子凳子。我觉得比“永和豆浆”好吃。一般5点-8点半。我住江东。小区附近就有。一般他们会把摊摆在小区附近的十字路口。我每天上班能看到3个“火红红”。

就是和你想象中的那个样子。有次饭。大饼。油条。豆腐脑。豆浆。包子。
我比较喜欢次饭豆。腐闹。大饼卷油条。
当然还是没有小时候吃的那样感觉好。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F. 要去东莞游玩有什么好吃的特产推荐吗

莞香、荔枝、荔枝干、东莞腊肠、白沙油鸭、麻涌香蕉、虎门麻虾、虎门水鱼、虎门番荔枝、万江腐竹、石龙麦芽糖柚皮、东莞米粉、寮步豆酱、厚街蛋卷、凤凰卷、石龙麦牙糖、道窖裹蒸粽、徐福记糖果、雀巢咖啡、嘉顿饼干、冼沙鱼丸、蟛蜞粥、鸭尾鱼包、三禾宴、石碣龙眼、企石梅菜、道滘裹蒸粽、道滘肉丸粥、谢岗豉油鹅、谢岗鹧鸪饭、厚街腊肠、东坑阴菜牛展汤、东坑糖不甩。

东莞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以色、香、味俱全的荔枝而闻名中外,"食之令人畅然意满"的东莞荔枝被誉为"岭南第一品"。

东莞荔枝栽培历史悠久,《元一统志》、大德《南海志》均记有东莞荔枝,明天顺年间《东莞县志》卷一记载"荔枝色如渥丹",味甘如饴,其种不一,盖岭南之佳品也。

东莞荔枝的主要品种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三月红、黑叶、槐枝等传统优良品种,近几年又培育出红绣球、无核荔枝等新品种。值得一赞的是大岭山镇的糯米糍荔枝,以其个大、皮薄、肉多、果甜、味浓的特点而享誉中外,曾获全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质奖和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石龙麦芽糖

石龙麦芽糖的主要原料并不是麦芽,而是糯米。东莞糯米米质特别优良,加上有精巧的传统工艺,所以制出来的麦芽糖特别好。盛麦芽糖的容器也很别致,它是一个陶瓷有盖的圆盅,每盅盛一斤左右的麦芽糖。麦芽糖入满盅后,即行上盖加封,再贴上商标。这里的麦芽糖,品质优良,呈金黄色且透明,味道清甜目带蜜味。

常吃麦芽糖,可以开胃消滞,滋补养颜,清心润肺;可以治疗肺气肿、胃病;又可作调味品,烧烤、腊味都需要麦芽糖。

虎门麻虾

虎门镇地处珠江口东岸,珠江河与南海咸淡水交汇处。全镇有近22公里长的海岸线,沿海地区土地大部分属基围田地带,传统上以种植咸水草为主,因此,历来虎门盛产麻虾。虎门麻虾以其肉质鲜嫩、爽脆可口而远近闻名。

白沙油鸭

鸭即腊鸭,以虎门白沙的最出名,中国北方称为"板鸭"。相传在明清时期,虎门白沙设立盐端口,官兵多江浙人,善养鸭,喜此地河水纯净,退伍时解甲不归乡,在溪边养鸭,并在江西南安退役者善腊鸭,此地水足粮丰为其提供条件,故糅合江浙养鸭经验与南安制作技巧,创出别具一格之"白沙油鸭"。

万江腐竹

东莞水乡万江传统食品,素菜主要材料之一,由黄豆磨成豆浆加工成,油亮光鲜,煮熟后香醇嫩滑味美

莞香

东莞以前盛产沉香木,燃烧时香气沁人心脾,用它提炼成香料再制成的莞香——塔香、卫生香、扇香等,在很早以前就名扬海内外。据说,莞香的出口最早是经水路运到珠江出海口的一个小港湾,然后转运到世界各地的。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个香气飘逸的港湾称为香港。

G. 想要豆浆好喝,要记住哪几点,豆浆才能细腻香浓豆渣少呢

很多人都觉得外面卖的豆浆,加了太多水,肯定没什么营养,不如自己在家打豆浆喝,好喝还营养,结果却让人失望,自己做的豆浆不细腻也不香浓,还有很大的豆腥味,还没有外面买的好喝呢,主要是没掌握正确的方法。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破壁机了,基本上都支持干打,早上起来放入豆子和清水,梳洗完毕差不多半小时,豆浆就打好了,你是不是这么打豆浆的呢?如果是,以后别这么做了。打豆浆,用干豆好还是湿豆好?肯定是湿豆呀,早餐店打豆浆,是从来不用干豆子的。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如何正确地打豆浆,早餐喜欢喝豆浆的朋友快学一学,保证比早餐店的豆浆更好喝。打豆浆的要点主要有这么几个,只要掌握好,豆浆细腻香浓,营养高豆渣少,随喝随打特省事。

H. 永和豆浆 和 永和大王 一样吗这两个有什么关系

永和豆浆和永和大王不是一家公司,两者没有关系。

永和大王连锁快餐企业,总部地点为上海市长宁区水城路,成立时间为1995年12月12日,经营的品种有豆浆、油条、各种稀饭以及中式的小点心。

永和豆浆泛指台湾新北市永和区中正桥一带以贩卖豆浆为主的早餐店,约1950年左右,由山东和河北的两位老兵首先开始经营。“永和豆浆”品牌是1982年由台湾弘奇食品有限公司创立餐饮业知名品牌,1995年跨过台湾海峡,来到大陆发展。

(8)大岭山豆浆哪里好吃扩展阅读

“永和”是中国台湾省新北市永和区的地名。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一群祖籍大陆远离家乡的退役老兵迫于生计,聚集在台北与永和间的永和中正桥畔,搭起经营快餐早点的小棚,磨豆浆、烤烧饼、炸油条,渐渐形成了一片供应早餐的摊铺。

因为这些老兵手艺地道,磨出的豆浆新鲜营养香浓可口,做出的烧饼油条色泽金黄松软酥脆,以致以豆浆为代表的永和地区的各种小吃店盛名远播,传遍台湾全岛。传遍全岛。至今,在台湾还有四海豆浆、世界豆浆等源自永和老兵的豆浆店。

I. 如何把豆浆做的更香浓

1、首先我们可以取糯米的粘性,用量杯量出2/4或6/3量杯的糯米放出来备用先。

(9)大岭山豆浆哪里好吃扩展阅读:

1、豆浆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一种饮品,又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在欧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誉。豆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还含有维生素B1.B2和烟酸。

2、豆浆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钾、镁,是有 力的抗盐钠物质。钠是高血压发生和复发的主要根源之一,如果体内能适当控制钠的数量,既能防治高血压,又能治疗高血压。

J. 永和大王与永和豆浆哪种好吃

前段时间一直在关注豆浆门事件,所以希望自己了解的资料能够帮到你。
其实,不存在哪个比较好,哪个不好这个说法,就是工艺不一样而已。一个是手工作坊,一个是工业化生产。
永和豆浆的豆浆粉优势在于他对原材料到生产加工环节的控制能够保证营养价值、口感、
卫生安全这些方面。而且豆浆粉比较方便携带嘛!对于大部分没有时间做现磨豆浆的人而言也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现磨豆浆,那没得说了,老手艺,新鲜好味道。不过中肯点说,现在真正石磨磨的豆浆几乎看不到了。要说真正的现磨豆浆那味道真是一流没的说。不过就是不方便啊不方便。
下面有一些资料,是我在新闻上看到的,截其中一部分给你参考下吧。
目前现场制作的现“磨”豆浆,一般是豆浆机制作的,磨豆是靠刀片打碎豆子,所以很难打到很细,大豆蛋白质很多溶解不出来,仔细观察会发现现“磨”豆浆产生的豆渣特别多,口味很寡淡,就是因为豆子的内容物没有充分利用。它不是古法制豆浆,用小石磨推着磨豆子,豆子研磨得较细,大豆蛋白的溶出率较高。工厂中豆浆的磨浆就是应用这种古法制浆工艺原理,采用自动化控制的陶瓷磨、不锈钢磨或石磨研磨,经过粗磨、精磨,大豆的营养物质能充分的溶出,口味也会更浓郁。
另一关键的不同是,工厂生产的豆浆经过均质,餐饮、零售点现场制作的现“磨”豆浆没有这样的场地和设备,不经过均质。而在豆浆生产工厂,均质处理是提高豆浆口感与稳定性的关键工序。均质就是豆浆经过均质机,从均质阀的狭缝突然放出,豆浆中的油滴、颗粒在剪切力、冲击力及空穴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微细化,形成均一的分散液,促进了液—液乳化及固—液分散,也就提高了豆浆的稳定性。这样经过均质处理的豆浆口感均匀、细腻、柔和,经一定时间存放也不会出现分层、沉淀的情况。
从控制豆腥味的方面看,工厂生产的豆浆会有高温灭酶、脱气等处理,因此其豆浆不容易有异味,味道更香醇。从安全角度看,工业化豆浆的充分煮浆、杀菌等工艺,保证了它比现“磨”豆浆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