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攻略 » 赣州围屋哪里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赣州围屋哪里好吃

发布时间: 2022-12-30 01:01:54

‘壹’ 江西赣州有什么地方好玩、好吃(小吃或者有地方特色的)、

赣州市美味【早餐类】 ­1、肉饼汤 ­地址:国光对面华钨汽修厂­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我周末必去过早的地方,平时如果起得早也绕路过去吃,肉饼汤、猪肝汤、拌粉丝。。。只是人太多太多等得很辛苦,经常被告知要等一个小时的肉饼汤,只好一碗粉丝打发了,直接影响我一整天的心情。 ­2、卤蛋 ­地址:章江北大道蓝波湾小区安远早餐店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我从来不主动吃蛋,非要吃也绝对不吃蛋黄,但是这家的卤蛋我能一次整个吃掉3个。 ­3、心肺粉、油炸米果、春条、糕头 ­地址:东郊路下坡与赣江路交界处(幺米卤鹅边)­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纯正的赣州早餐,味纯,搭配合理。­4、于振华安远三鲜粉­地址:滨江大道飞龙岛大酒店隔壁­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这家店让我知道了安远有个三鲜粉,有一段时间我也周末必去报道,甚至要先打好电话预订,这样不至于等得太辛苦。但自从有了华钨肉饼汤,我“喜新厌旧”了哈。但他家的蒜子辣椒还是很不错,前不久去广西带了一罐,吃饭的时候很受欢迎。­5、肠粉 ­地址:贸易广场西区(批发副食对面的贸易广场)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我是听一个同学说那里的肠粉好吃得不得了,他一个人一次可以吃五份,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去试了试,个人口味吧,反正我不是特别爱吃,但也不会不好吃,可能它算得上肠粉中的极品了?喜欢吃肠粉的朋友可以去试试。 ­【正餐类】 ­6、宁都三杯鸡 ­地址:赞贤路洋河源酒店(市游泳馆侧门对面)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最早听说三杯鸡的做法是一杯酒、一杯油、一杯酱油,故得名“三杯鸡”。在赣州吃得最好吃的就是洋河源的三杯鸡了,听老板娘说是用了12种酱油,不放水,焖出来的。这是家以宁都菜为主的餐馆,大块鱼、萝卜丝焖排骨、凉拌空心菜、炒磨芋都做得不错。 ­7、爆炒腰花 ­地址:开发区机械厂腰花店­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好吃需要理由吗? ­8、九中队餐馆 ­地址:801厂门口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蛇、牛蹄、犁头拐、拉色虾都超级好吃。­9、猪手 ­地址:黄金区药监局旁小巷里(注意哪里车多停哪里)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又香又辣的猪手,生意好得很。 ­10、猪心汤(宁都餐馆) ­(符禄娃自己推荐)地址:张家围交警大队斜对面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宁都菜,猪心汤特别推荐,其它诸如炒肉丸片、凉拌空心菜等等也不错。 ­11、工棚 ­地址:文明大道冶院食堂旁边的巷子里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真正的价廉物美,黄花鱼、炒花蛤、蒸肉卷都是推荐菜,很好吃。 ­ 12、酸菜炒鸭肠 ­地址:人民巷人民大排档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这是家老字号大排档了,几乎每桌都有这个菜,脆脆的,很好吃。 ­13、中山大排档 ­地址:中山路宋城公园旁­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主力推荐:盐锔鱼、竹筒肚丝、霉豆子炒大肠。注意:不能吃辣或者喉咙发炎的筒子们就不要去这家,实在是很辣。还有,如果你想要喝米酒+蛋,务必告诉服务小姐你想要的是米酒+鸡蛋花,而不是米酒+整鸡蛋。否则她绝对会敲一整只鸡蛋到你的酒壶里去。 ­14、老湛餐馆 ­地址:医学院后面­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那里的清蒸海胜子好吃,沾芥末吃。­15、董府 ­地址:和平路的灶儿巷里­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把赣州的文化、旅游以及餐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赣州独此一家,再说口味现在也不差。­16、多瑙河音乐餐厅 ­地址:滨江大道南河路连接处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开张很久一直没去过,感觉赣州满大街的西餐厅菜品口味都如出一辙,直到有一天朋友请客在那里才发现那里的中餐的确做得很精致,说它精致还有一个原因是份量少,而且有点小贵。但口味还是很不错的,当时印象最深的是炒鱼籽,做得很是有味,但不是每个季节都有的,还有水煮活鱼、冰镇芦荟、广式烧鹅。。。小菜盐坛豆腐也好吃,而且象雪蛤、辽参比大酒店便宜。 ­17、鳝鱼烩老油条 ­地址:建春门大排档­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正宗赣州菜。 ­18、老肖鸭王 ­地址: 青年路和环城路路口,赣七中斜对面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顾名思义,这里的鸭王最好吃,又辣,又烂,炖得又有味道,人少的话可以要半只。每次回家总是第一个就去那边。不仅是鸭王做得好,其他得菜也好有味道,好赣州!比如鱼闷子,四味排骨,炒怀山,海带排骨汤。但小炒鱼一般。 ­19、太阳鱼、月亮鸡 ­地址:大公路卖菜坡边上豆芽井太阳鱼餐馆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第一次去吃是被这个名字吸引了,赣州923好朋友车电台美食节目推荐率很高的菜,曾经生意好得几个月找不到洗碗洗菜的小工,太累了。太阳鱼就是水煮鱼,但我觉得味道再重一点会更好吃,月亮鸡不错,值得一试。 ­【宵夜类】 ­20、广式夜茶 ­地址:八一四大道王府大酒店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既然是推荐就要面面俱到,赣州原来是满大街的宵夜摊,后来全被整治掉了(听说前阵子连卫府里的豆浆油条都被整治掉了),一时间好象找不到宵夜的地方。王府以广式夜茶为主,小菜、糕点、蒸品做得还算地道。 ­21、万里香小龙虾 ­地址:营角上右拐滨江大道的连接处­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自从朋友带去吃了一次就常常光顾,甚至打包回家,25块钱一斤的小龙虾很有味道,里面的芹菜也很好吃。后来老板还增加了烧烤,生蚝和茄子都不逊色,我朋友戏称他那里的茄子是18岁的茄子哈。但最近听说那虾是用洗虾粉洗出来的,有致癌物质,所以推荐星级少了一星,但中国的食品总是在考验我们的胃和身体,所以也并不是那么可怕了,想吃的时候依然光顾,只是适量而止吧。 ­22、小李烧烤 ­推荐星级:★★★★ ­地址:营角上路现代人对面­推荐理由:那里的烤鱿鱼全赣州最好吃,而且在其他的地方都没有这种鱿鱼,沾芥末吃。 ­23、民俗村烧烤 ­地址:红旗大道海关旁/滨江大道南河桥底下­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第一次看到有人烧烤可以当饭吃就在海关边上的小店,在那里吃也是要放出十二分的耐心来等,后来生意做大了,在滨江大道开了个分店,满大街的烧烤感觉这家口味还算稳定吧。­24、杜可以粥店 ­地址:营角上路现代人隔壁­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有一晚筑长城到凌晨一点,因为第二天周末大家建议去宵夜,睡意朦胧的我走进杜可以的时候被店内的情景疑惑的又确定了一下时间,店内几本没有空桌,大家都热火朝天,根本没有睡意的样子。重点推荐海鲜粥、龙饺、榴莲饼、炒田螺。­­【小吃类】 ­先罗嗦一句,如果是外地来的朋友时间有限路线又不熟的话,吃小吃就去钓鱼台吧,赣州人都知道。 ­25、炒田螺 ­地址:环城路赣七中对面老字号田螺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从小吃着这家的田螺长大的,现在还经常去解解搀。小学的时候有一胖一瘦的两个婆婆在文清路小学门口卖田螺、醋果子,那时候两毛钱一碗的田螺几分钱的醋果子吃得很过瘾,现在田螺涨到4块钱一蜿了,但我觉得还是她家的味道好而且干净,钓鱼台高朋满座的那家太辣了而且还糊糊嘠嘠滴。­26、鸭脚鸭翅 ­地址:文艺学校繁荣小吃店、洪城巷海涛餐馆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虽然很多人反映没有原来做得好吃了,但每天门庭若市却是不争的事实。文艺学校现在是大的鸭脚鸭翅不太入味,好象要冬天才有那种小的。海涛的鸭脚鸭翅完全是另外一守味道,也很不错,现在海涛在文明大道开了家大店,不知洪城巷的小店是否还在。 ­27、芋包子 ­地址:钓鱼台­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小时候经常吃到这个芋包子,圆圆一个,刚炸起来时最香最好吃。乡下一般逢时过节就会弄这个,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现在也懒得动手做这做那了,只能在街上才见得着了。­28、兴国米粉鱼 ­地址:永安南城旁边小巷内、中联商场内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这里米粉鱼很正宗,鱼很嫩、粉也香。我经常到那用这个当饱。­29、西安凉皮 ­地址:西郊路冶院后门正对面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在北方待过的人大多吃过凉皮,南方比较少有吃到,这家味道不错,可以解馋。 ­30、小乐天水饺、信丰萝卜饺、小包子 ­(符禄娃自己推荐)地址:人民巷内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小乐天是赣州的老字号了,那里的韭菜水饺常常是供不应求,一排的大妈坐在那里现包现煮成了店里的一道风景,就连我这个不太爱吃面食的人也常常会想在那里吃上一餐或者买回几袋速冻的放在冰箱备吃。另处在靠近文清路的位置有几个摊子卖的信丰萝卜饺、小包子都不错,值得一试。­31、宁都肉丸子 ­­(符禄娃自己推荐)地址:大公路铁厂下­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印象里去了四次就只吃到一次,有一次远远走过去,婆婆就在挥手“没有了没有了”,还有一次婆婆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还有一次根本人都没看见,后来索性不去了,我还没有热爱到非吃不可的地步,所以现在也还没有搞清楚,到底应该什么时间去吃可以吃到。­32、瑞金牛肉汤 ­地址:南河路靠近国光这边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在赣州还算做得比较地道的瑞金牛肉汤。­33、油炸臭豆付 ­地址:钓鱼台­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从厚德路进去有两家。。第一家的料比较好吃。。。但是豆付炸的不香。。。第二家,他的料没第一家的好吃。。但是豆付更香。。更酥。。。而且里面大把的海带,吃得很过瘾。­34、豆腐串 ­地址:文清路原公路局旁的小巷子­推荐星级:★★★­推荐理由:儿时赣州公园门口推着车卖的豆腐串只能留在记忆里了,后来偶然在文清路吃了一次,口味也还可以,还有拌豆芽、煮薯粉、各种水煮。那里面有两家,个人感觉外面那家更卫生一点。­

‘贰’ 虔心小镇,藏在赣州龙南山中的风情小镇,景色美若“世外桃源”

说起龙南,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是陌生的,龙南是江西省赣州市代管县级市,地处江西省最南端,其 历史 非常悠久,早在南唐保大11年就已建县,距今已1000多年 历史 。龙南是“世界围屋之都”,境内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客家围屋建筑,除了着名的关西围屋外,“虔心小镇”也非常值得一去。

虔心小镇,位于陇南市临塘乡东坑村境内,地处国家自然保护区九连山东北麓海拔600米的虔山上,距离龙南县城约25公里。虔心小镇是一座风景秀美、客家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小镇,现为国家4A级 旅游 景区,门票40元每人,包含竹林绿道、无边泳池、榨油作坊、茶园等。

虔心小镇因地处九连山边缘地带,平均海拔在六百米左右,山景格外的秀美,尤其是那万亩竹林及茶园,空气清新且富含负氧离子,一座座客家特色的围屋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宛若一座世外桃源般遗世而独立,不失为一处休闲、避暑、 养生 的好地方。

到虔心小镇游玩,这里的文化需要了解一下,“虔”是赣州的简称,虔城悠久的 历史 ,积淀了虔心小镇深厚的文化底蕴。虔心小镇是一座以“虔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虔文化是一种敬于心、礼于行的精神文化,这里的一切千百年来都遵循着自然规律,使得如今的虔心小镇成了一处生态、静谧的养心佳地。

景区规模颇大,占地足足有10万亩(大部分是竹林),由樱花谷、镜心湖、沐心谷和虔心院四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景点非常丰富,其中比较核心的景点是观景台、万亩茶园、腐竹坊、虔茶文化馆、榨油坊和酒坊等,可见它还是一处体验传统农耕及作坊的好去处。

游客可体验游玩的区域规模并不算很大,由于是在山上,规模太大也就失去了修身养心的意义。

来过的游客或许都知道,这里的建筑一眼看出就是新建的,有客家特色的围屋,也有当地特色的小房子,好在整体比较简约,即便是新修建的建筑处处也透露着古色古香的气息。

一座座客家围屋依山临水而建,这也是古时修建房屋的最佳选址地点,不仅风水好,看起来景观也十分的秀美。也许是因为它地处偏远,或者是宣传不到位,虔心小镇的知名度并不高,来这里的游客也相对比较稀少,若不是在当地朋友的推荐下,或许我就错过了这里。

在山顶处可以看到许多座小房子掩映在山间葱郁的树林中,这里是另外一个小村落,远远的看过去,那里的小房子好似茅草屋,更像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般。因处于山巅,这里是观赏风景的最佳地点,天气好的情况下,夜晚还可以看到满天的繁星。

酒坊地处虔心小镇核心区域,整体建筑仿照客家围龙屋的形式建造而来,酒坊由发酵池、米酒酿造区、品酒区及休息区组成,还未走进酒坊就已经闻到了浓郁的酒香味儿,喜欢喝酒的朋友不要错过这里。

腐竹坊是众多作坊中最受游客欢迎的一个,也是进入虔工坊区看到的第一个手工作坊,主要是向大家展示客家人传统的腐竹制作工艺过程,自己也可以体验下制作,看似简单的动作,待到自己动手制作时却发现那般的难。

之前在其它古镇也参观过榨油坊,虔心小镇中也有一家,榨油坊主要由水车、碾槽、灶台、木槽和一个悬空的木锤组成,一系列动作连贯起来就是古法榨油这项手工艺,伴随着木锤重力撞击,当地特色的“高山茶油”源源不断地被挤压了出来,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之高深,也希望这项手工艺可以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虔心小镇,虽然谈不上古韵十足,但却有着秀美的山水美景,况且还有那么多的古作坊,不仅可以体验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的美味小吃,不失为一处休闲、 养生 度假的好地方。

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或听说过江西龙南的“虔心小镇”?对这里的景色有什么印象?如果有机会,你会到这里游玩参观吗?欢迎留言评论。

‘叁’ 赣州有哪好玩的.好吃的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赣州;【国家AAAA级旅游区】:通天岩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宝葫芦农庄【国家AAAA级风景区】:崇义阳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苏维埃革命遗址群、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通天岩石窟、赣州古城墙、龙南客家围屋;【国家级森林公园7个】:安远三百山、宁都翠微峰、大余梅关——丫山、崇义阳岭、上犹五指峰、上犹陡水湖、龙南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南九连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安远三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崇义阳岭、崇义齐云山、石城赣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8处】:赣州通天岩、宁都翠微峰、瑞金罗汉岩、大余梅关古驿道、上犹陡水湖、崇义聂都溶洞、会昌汉仙岩、龙南小武当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慈云塔、玉虹塔、七里镇窑遗址、赣州文庙、大宝光塔、罗田岩摩崖石刻、水头步蟾坊、中共赣南省委旧址、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旧址、朱华塔、"水镇江南"题额、中央江西省委旧址、中央兵工厂旧址、江西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江西省军区(含红军检阅台)旧址、长冈乡调查旧址、江西省委旧址、江西省军区旧址、山堂古窑址、水口塔、翠微峰摩崖石刻、朗际节孝坊、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黄陂会议"旧址、小布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洋溪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大柏地战斗旧址.还有新开发的景区: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馆.
赣州美味小吃,早中晚餐加宵夜。
【早餐类】
1、肉饼汤
地址:国光对面华钨汽修厂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我周末必去过早的地方,平时如果起得早也绕路过去吃,肉饼汤、猪肝汤、拌粉丝。。。只是人太多太多等得很辛苦,经常被告知要等一个小时的肉饼汤,只好一碗粉丝打发了,直接影响我一整天的心情。
2、卤蛋
地址:章江北大道蓝波湾小区安远早餐店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我从来不主动吃蛋,非要吃也绝对不吃蛋黄,但是这家的卤蛋我能一次整个吃掉3个。
3、心肺粉、油炸米果、春条、糕头
地址:东郊路下坡与赣江路交界处(幺米卤鹅边)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纯正的赣州早餐,味纯,搭配合理。
4、于振华安远三鲜粉
地址:滨江大道飞龙岛大酒店隔壁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这家店让我知道了安远有个三鲜粉,有一段时间我也周末必去报道,甚至要先打好电话预订,这样不至于等得太辛苦。但自从有了华钨肉饼汤,我“喜新厌旧”了哈。但他家的蒜子辣椒还是很不错,前不久去广西带了一罐,吃饭的时候很受欢迎。
5、肠粉
地址:贸易广场西区(批发副食对面的贸易广场)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我是听一个同学说那里的肠粉好吃得不得了,他一个人一次可以吃五份,抵挡不住美食的**去试了试,个人口味吧,反正我不是特别爱吃,但也不会不好吃,可能它算得上肠粉中的极品了?喜欢吃肠粉的朋友可以去试试。

【正餐类】
6、宁都三杯鸡
地址:赞贤路洋河源酒店(市游泳馆侧门对面)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最早听说三杯鸡的做法是一杯酒、一杯油、一杯酱油,故得名“三杯鸡”。在赣州吃得最好吃的就是洋河源的三杯鸡了,听老板娘说是用了12种酱油,不放水,焖出来的。这是家以宁都菜为主的餐馆,大块鱼、萝卜丝焖排骨、凉拌空心菜、炒磨芋都做得不错。
7、爆炒腰花
地址:开发区机械厂腰花店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好吃需要理由吗?
8、九中队餐馆
地址:801厂门口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蛇、牛蹄、犁头拐、拉色虾都超级好吃。
9、猪手
地址:黄金区药监局旁小巷里(注意哪里车多停哪里)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又香又辣的猪手,生意好得很。
10、猪心汤(宁都餐馆) (符禄娃自己推荐)
地址:张家围**大队斜对面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宁都菜,猪心汤特别推荐,其它诸如炒肉丸片、凉拌空心菜等等也不错。
11、工棚
地址:文明大道冶院食堂旁边的巷子里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真正的价廉物美,黄花鱼、炒花蛤、蒸肉卷都是推荐菜,很好吃。
12、酸菜炒鸭肠
地址:人民巷人民大排档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这是家老字号大排档了,几乎每桌都有这个菜,脆脆的,很好吃。
13、中山大排档
地址:中山路宋城公园旁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主力推荐:盐锔鱼、竹筒肚丝、霉豆子炒大肠。注意:不能吃辣或者喉咙发炎的筒子们就不要去这家,实在是很辣。还有,如果你想要喝米酒+蛋,务必告诉服务小姐你想要的是米酒+鸡蛋花,而不是米酒+整鸡蛋。否则她绝对会敲一整只鸡蛋到你的酒壶里去。
14、老湛餐馆
地址:医学院后面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那里的清蒸海胜子好吃,沾芥末吃。
15、董府
地址:和平路的灶儿巷里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把赣州的文化、旅游以及餐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赣州独此一家,再说口味现在也不差。
16、多瑙河音乐餐厅
地址:滨江大道南河路连接处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开张很久一直没去过,感觉赣州满大街的西餐厅菜品口味都如出一辙,直到有一天朋友请客在那里才发现那里的中餐的确做得很精致,说它精致还有一个原因是份量少,而且有点小贵。但口味还是很不错的,当时印象最深的是炒鱼籽,做得很是有味,但不是每个季节都有的,还有水煮活鱼、冰镇芦荟、广式烧鹅。。。小菜盐坛豆腐也好吃,而且象雪蛤、辽参比大酒店便宜。
17、鳝鱼烩老油条
地址:建春门大排档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正宗赣州菜。
18、老肖鸭王
地址: 青年路和环城路路口,赣七中斜对面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顾名思义,这里的鸭王最好吃,又辣,又烂,炖得又有味道,人少的话可以要半只。每次回家总是第一个就去那边。不仅是鸭王做得好,其他得菜也好有味道,好赣州!比如鱼闷子,四味排骨,炒怀山,海带排骨汤。但小炒鱼一般。
19、太阳鱼、月亮鸡
地址:大公路卖菜坡边上豆芽井太阳鱼餐馆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第一次去吃是被这个名字吸引了,赣州923好朋友车电台美食节目推荐率很高的菜,曾经生意好得几个月找不到洗碗洗菜的小工,太累了。太阳鱼就是水煮鱼,但我觉得味道再重一点会更好吃,月亮鸡不错,值得一试。

【宵夜类】
20、广式夜茶
地址:八一四大道王府大酒店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既然是推荐就要面面俱到,赣州原来是满大街的宵夜摊,后来全被整治掉了(听说前阵子连卫府里的豆浆油条都被整治掉了),一时间好象找不到宵夜的地方。王府以广式夜茶为主,小菜、糕点、蒸品做得还算地道。
21、**香小龙虾
地址:营角上右拐滨江大道的连接处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自从朋友带去吃了一次就常常光顾,甚至打包回家,25块钱一斤的小龙虾很有味道,里面的芹菜也很好吃。后来老板还增加了烧烤,生蚝和茄子都不逊色,我朋友戏称他那里的茄子是18岁的茄子哈。但最近听说那虾是用洗虾粉洗出来的,有致癌物质,所以推荐星级少了一星,但中国的食品总是在考验我们的胃和身体,所以也并不是那么可怕了,想吃的时候依然光顾,只是适量而止吧。
22、小李烧烤
推荐星级:★★★★
地址:营角上路现代人对面
推荐理由:那里的烤鱿鱼全赣州最好吃,而且在其他的地方都没有这种鱿鱼,沾芥末吃。
23、民俗村烧烤
地址:红旗大道海关旁/滨江大道南河桥底下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第一次看到有人烧烤可以当饭吃就在海关边上的小店,在那里吃也是要放出十二分的耐心来等,后来生意做大了,在滨江大道开了个分店,满大街的烧烤感觉这家口味还算稳定吧。
24、杜可以粥店
地址:营角上路现代人隔壁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有一晚筑长城到凌晨一点,因为第二天周末大家建议去宵夜,睡意朦胧的我走进杜可以的时候被店内的情景疑惑的又确定了一下时间,店内几本没有空桌,大家都热火朝天,根本没有睡意的样子。重点推荐海鲜粥、龙饺、榴莲饼、炒田螺。

【小吃类】
先罗嗦一句,如果是外地来的朋友时间有限路线又不熟的话,吃小吃就去钓鱼台吧,赣州人都知道。
25、炒田螺
地址:环城路赣七中对面老字号田螺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从小吃着这家的田螺长大的,现在还经常去解解搀。小学的时候有一胖一瘦的两个婆婆在文清路小学门口卖田螺、醋果子,那时候两毛钱一碗的田螺几分钱的醋果子吃得很过瘾,现在田螺涨到4块钱一蜿了,但我觉得还是她家的味道好而且干净,钓鱼台高朋满座的那家太辣了而且还糊糊嘠嘠滴。
26、鸭脚鸭翅
地址:文艺学校繁荣小吃店、洪城巷海涛餐馆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虽然很多人反映没有原来做得好吃了,但每天门庭若市却是不争的事实。文艺学校现在是大的鸭脚鸭翅不太入味,好象要冬天才有那种小的。海涛的鸭脚鸭翅完全是另外一守味道,也很不错,现在海涛在文明大道开了家大店,不知洪城巷的小店是否还在。
27、芋包子
地址:钓鱼台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小时候经常吃到这个芋包子,圆圆一个,刚炸起来时最香最好吃。乡下一般逢时过节就会弄这个,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现在也懒得动手做这做那了,只能在街上才见得着了。
28、兴国米粉鱼
地址:永安南城旁边小巷内、中联商场内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这里米粉鱼很正宗,鱼很嫩、粉也香。我经常到那用这个当饱。
29、西安凉皮
地址:西郊路冶院后门正对面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在北方待过的**多吃过凉皮,南方比较少有吃到,这家味道不错,可以解馋。
30、小乐天水饺、信丰萝卜饺、小包子 (符禄娃自己推荐)
地址:人民巷内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小乐天是赣州的老字号了,那里的韭菜水饺常常是供不应求,一排的大妈坐在那里现包现煮成了店里的一道风景,就连我这个不太爱吃面食的人也常常会想在那里吃上一餐或者买回几袋速冻的放在冰箱备吃。另处在靠近文清路的位置有几个摊子卖的信丰萝卜饺、小包子都不错,值得一试。
31、宁都肉丸子 (符禄娃自己推荐)
地址:大公路铁厂下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印象里去了四次就只吃到一次,有一次远远走过去,婆婆就在挥手“没有了没有了”,还有一次婆婆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还有一次根本人都没看见,后来索性不去了,我还没有热爱到非吃不可的地步,所以现在也还没有搞清楚,到底应该什么时间去吃可以吃到。
32、瑞金牛肉汤
地址:南河路靠近国光这边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在赣州还算做得比较地道的瑞金牛肉汤。
33、油炸臭豆付
地址:钓鱼台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从厚德路进去有两家。。第一家的料比较好吃。。。但是豆付炸的不香。。。第二家,他的料没第一家的好吃。。但是豆付更香。。更酥。。。而且里面大把的海带,吃得很过瘾。
34、豆腐串
地址:文清路原公路局旁的小巷子
推荐星级:★★★
推荐理由:儿时赣州公园门口推着车卖的豆腐串只能留在记忆里了,后来偶然在文清路吃了一次,口味也还可以,还有拌豆芽、煮薯粉、各种水煮。那里面有两家,个人感觉外面那家更卫生一点。

‘肆’ 龙南有哪些有名的围屋

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重要的实物载体,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始见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赣南、闽西、粤北等地,与当地土着居民杂处,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客家先民多数聚族而居,为在当时动荡的 社会 形态下保护族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逐步创建起了防御功能极强的客家围屋。现存客家围屋主要分布于赣南和粤北地区,以生土、砖石、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设有凸出的炮楼或炮角,集家、祠、堡三种功能于一身。龙南境内保存有客家围屋376座,围屋数量之多、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属全国之最。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在一个有限的地域内保存着数量如此之多的客家围屋,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2007年10月,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龙南“拥有客家围屋最多的县”称号。

龙南县保存着年代最早, 历史 最悠久的客家围屋,始建于明代中后期(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 历史 ,龙南县杨村镇乌石围、武当镇田心围、关西镇西昌围都是围屋发展初期的典型代表。

关西围景区位于龙南县关西镇境内,距县城15公里,景区包含关西新围、西昌围、鹏皋围、田心围、圳下围、大书房等围屋。

景区的核心景点——关西新围,始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竣工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 历史 。该围屋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是迄今国内外发现保存最为完好、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围屋。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江西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 历史 文化名村,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AAAA 旅游 景区。

关西新围,是龙南县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与老围“西昌围”相对映,俗称为“新围”。关西新围占地总面积7426平方米,呈正方形,四角建有炮楼。其整体结构像个巨大的“回”字,中间是祠堂,围内建筑对称布局,形成九幢十八厅的典型建筑。围内百余间房屋布局科学、结构严谨,其采光、通风、排污考虑周到。关西围绘画、装饰之美也令人赞叹,正厅大门前有一对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石狮;厅堂厢房都镶嵌有龙、虎、麒麟等。

南客家围屋

龙南客家围屋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关西镇关西村,建造于清嘉庆年间,已有180多年的 历史 。新围始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竣工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历时29年。因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是迄今国内外发现保存最为完好、赣南现存500多座客家围屋中面积规模最大的一座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围屋。是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指定参观点。

特点

龙南客家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之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它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高超建筑艺术,不仅被建筑学家誉为民俗建筑史上的奇迹,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使 历史 学家、民俗学家、艺术家及众多的游客为之陶醉。

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实物载体,它保存了中原远古风情习惯、生活方式,是古代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它集家、祠、堡于一体,墙体由青砖或花岗砌成,易守难攻,非常坚固。赣南以方围为主,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特别、保存之完好,龙南为全国之最,并于2007年10月25日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立项为“拥有客家围屋最多的县”。一般有三至四层,大的有九栋十八厅,内有粮仓、水井、排污道、草坪、戏台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关西镇关西村,建造于清嘉庆年间,已有180多年的 历史 。新围始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竣工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历时29年。因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是迄今国内外发现保存最为完好、赣南现存500多座客家围屋中面积规模最大的一座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围屋。目前正在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指定参观点。关西新围建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迄今有200多年 历史 ,是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费时二十九年、占地面积7700多平方米,与围屋配套的附属设施有10000多平方米。围屋呈长方形,四角布有四个炮楼,外墙高10多米,壁厚1米。围内曲径通幽,轩廊飞檐,画彩镏金的精致风格与围外格调形成“外刚内柔”的景致。整体建筑五组排列,前后三进,共十四个天井,正中为祠堂,对称分置十八厅,围内通道贯穿各列建筑,百余间房屋布局科学、结构严谨,不仅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震、调节阴阳、冬暖夏凉等实用功能,而且承载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该县目前 历史 最长、保存最好、建筑高度最高、最为坚固防御功能最齐的一座客家围屋,其考研价值和观光效果远在其他围屋之上,且当地还保存着比较浓郁的客家风情。围主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中“燕翼”二字为围名,寄深谋远虑、荣昌子孙的愿望。燕翼围高大坚固、形式优美,共四层14.3 米,高度为赣南围屋之冠,出众的防御功能也是燕翼围的最鲜明特点。燕翼围坐西南朝东北,面阔41.5 米,进深31.8 米,占地面积1367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对角四边有守阁炮楼,是座四层楼高、层层环通的砖木结构方形围屋。燕翼围可谓杨村的“村堡”。它立于杨村西北方向的高岗之上,俯瞰全村,监视桥头,尽得当地险要。燕翼围三面环河,大门正对案山,左右砂山屏立,东南方还有一口15 亩的大塘,每年端午在此举行的划龙舟活动远近闻名。 始建于弘治辛酉年(1501年),为明代五品大员李清公所建,是龙南县最大的客家围。其状为八卦围,周长789米,面积68亩,墙厚0.6米,2层,按八卦演化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建有围门,四周角落遍布有12个炮楼,围内有围中围,围屋建筑规模宏大,风格迥异,生活设施布局科学。围内主要建筑布局以“一祠三厅”为核心。历经507年的纪缙祖祠气势甚为恢宏,堂内雕梁画栋,镂刻抖拱。大堂顶部清晰可见的 历史 故事彩画鉴证了其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悠久的人文 历史 。栗园围不仅具有客家围屋普遍具备的防御功能,而且依风水原理布局建宅,增强了生产、休闲、文教功能。橘瑞堂门前有鱼塘面积6.6亩,体现了客家人一脉相承的勤生产、重文教、图发展的人文特色。它是客家围屋中罕见的八卦型围屋,恢宏的建筑规模和厚重的人文 历史 使其成为赣南客家围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杨村乌石围 典型的前方后圆的围屋,中央电视台曾多次在此围屋拍摄反映客家人生活的节目,现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到此观光。 “客家酒堡”位于里仁镇新里村渔仔潭,距县城10公里。渔仔潭现有李、黎两姓农户28户,人口153人,是一个依山傍水、拥有300多年 历史 的原生态古村落。渔仔潭围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200年 历史 ,是由李姓先人种植淀坊(一种染布原料)发家致富后兴建。围屋南北长55米,东西宽45米,占地2475平方米,围内建有三层结构民房,共有住房126间,另建有炮楼四座,围墙四周布满枪眼,围内曾常年储藏可供居民3个月生活所需的粮食和米酒,是典型的防御型客家围屋。从清朝道光至光绪年间,围内先后有3名李姓族人考取进士功名,据说他们都是文采飞扬、喜好饮酒作赋的酒中豪客,备受族人推崇,酒文化在渔仔潭具有深厚的 历史 底蕴。至今,家家户户都保存酿酒的传统风俗。依托渔仔潭优美的原生态环境和客家人热情好客的饮酒文化,渔仔潭围绕赏酒、品酒、藏酒三大主题,建成了酒文化展览、酒类品尝、传统酿造工艺演示、游客服务、艺术创作五个功能区,通过发展客家米酒和农家乐产业,增加农民 旅游 收入,打造成集品尝、收藏、艺术创作展览交易、 旅游 观光为一体的“客家酒堡”,争创客家围屋收藏酒类品种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之最。酒堡建成后,通过以酒为媒、以酒会友,活化客家文化 旅游 资源,提升客家围屋的文化附加值,把渔仔潭建成中国客家围屋的一颗璀璨明珠。 沙坝围坐落在龙关公路旁,距龙南县城12.5公里。是龙南县里仁镇境内的一座小围屋,结构严谨,造型美观。由于围屋四周无村舍屋场,更显得鹤立鸡群,引人注目。此围建于清代雍正年间,均为李姓,围屋始祖从里仁粟园迁入。至今,已有14代。围屋的规模较小,只能住十几户,100多人。此围正方形建筑结构。围屋四角有4座三层炮楼,居屋均为二层。纵横约30米。大门左侧,用一间屋位,通往地下室地道及炮楼。右侧居屋3间,炮楼1间。左栋、右栋6间居屋,后栋5间。屋中心,只有一间小厅厦。其余皆为院落。围屋坐北朝南,背靠青山,南朝雷峰山,门前濂江河。正是这样,每年春水、洪水猛涨时,沙坝围的老人、小孩、妇女,可在围屋大门前的坪子里坐着聊天看大水。而男人们守在河岸看濂江河里是否有柴、竹、木淌下来。据老人介绍:先前,他们不需要上山砍柴,每年光捡大水柴就足够烧一年。同时,还可以捡到许多的木材,从中增添经济收入。围大门的左侧地势低洼,建围时因地制宜将左侧一栋一层建成了地下室和地道。左侧的地下室和防御地道高约一层楼,正好与围屋内坪及其他地面相平。地下室、墙上,布满枪眼,既做防卫用,又可做通风口,地下室也作为围屋人的猪、牛栏,有利于围屋的环境卫生。 建于清道光年间,当地百姓称这座围屋为石围。其实,早在建造围屋时,先祖已在大门的门楣上镶嵌了一块“龙光围”正楷的围名石牌。龙光围全围均为谭姓,由本地老屋子迁此,曾居19户,124人,历经9代。古时建造围屋,一般采用青砖或卵石,或泥砖或用“三合土”夯墙。采用条石建造围屋的,在赣南也属为数不多的一座。此围位于龙南县桃江乡清源村境内的下左坑口,距县城15公里,全是翻山越岭的小路(现在县城至清源均为水泥公路)。若建造此围采用青砖,靠人挑,投资大。左坑坑口,正好有一座石质优等的石山。谭德兴就地取材,围屋坚固而又投资较少,一举两得。这一举措,也是围屋始祖高明的一着。龙光围坐西朝东,宽52.6米,深47.7米,围屋四角建有四座四层楼高的炮楼,显得特别的雄伟。四周外墙,也即围墙高10米,均用长1.6米,宽和高0.3米的长方形麻条石筑成。靠外墙房屋为三层,围屋内,走马廊与炮楼层层通。房屋倚外墙而建,共64间。围屋开有一大门、一小门。大门直对厅厦的中央。大门宽2米,高3米,门顶为半月形。大门为三重门。外层门页厚10公分并钉铁皮。内两层为木门页,还加有横木杠,有扣环、杠槽,层层把关、极为牢靠。门楣上设有注水孔。围屋右侧,有一小门,门宽1.2米,门高2.5米,门页外包铁皮。围内建有一门二进大厅厦一幢,分上厅和下厅,雕梁画栋,建造工艺精湛。围屋旁,有两条宽8米的碧溪,溪水从左坑分支流出,环绕围屋左侧的围墙脚下和围屋的正门前。像是护围河。围背是层叠的梯田,梯田直到青山山脚。青山层叠、碧水多姿、梯田层层,龙光围如若“世外桃源”。 位于杨村乌石村,又称盘石围,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迄今已有390多年 历史 。围屋前方后半圆形,在众从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当中,可以说是独具特色,特别珍贵。乌石围占地约4500平方米,围屋正面长约60米,至后围圆形底部约70米,围墙高约8米,分2—3层楼。围屋正面左右两角对称,建有高达15米的方形炮楼,炮楼的四面墙上分布许多枪眼和炮洞,围屋坚固异常,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围屋共有3道门。大门设在围屋正面的中间,大门两边分别立有一只雕刻精美的石鼓,石鼓上边各刻有一只石狮,表示围屋内曾是官宦之家。走进大门是三进三厅的大厅堂,这是围内客家人活动的公共场所。大厅两侧是由6间两层房屋组成的6个四合院、六六三十六间偏房和3个宽敞的大厅组成的蔚为壮观的方形建筑体,这是乌石围的核心建筑。环抱着方形大厅群体建筑的是62间房屋构成的半圆形外围屋,朝大厅内的二楼用木板做成走马廊,形成U形通道,以便相互呼应,而朝外的墙上则从上至下分布着许多深邃幽暗的枪眼和炮洞,与围屋前面两边的炮楼一起,形成抵御外敌入侵的火力网。在乌石围后半圆左侧设置有一口水井,供围内生活之用。三百多年来,清澈凉爽的井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围屋里的客家子孙,人们至今仍然是饮用这口古井里的水。乌石围建筑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围屋内到处有雕琢精美的装饰物,有色泽艳丽的廊图壁画,显示出客家人高超的建筑工艺,漾溢着浓郁的客家文化韵味。

关西新围,是赣南目前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围屋。

栗园围,曾经的老大,占地68亩,因外围已不清晰,现难称第一。

乌石围,具有典型“三进三开”的民居特征。

渔子潭围,因主人从事客家酿酒,故又称为客家酒堡。据说此处风水甚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一探究竟。

燕翼围,高大坚固,当年日军飞机轰炸亦未能摧毁。

龙光围

展开全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关西镇关西村,建造于清嘉庆年间,已有180多年的 历史 。新围始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竣工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历时29年。因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是迄今国内外发现保存最为完好、赣南现存500多座客家围屋中面积规模最大的一座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围屋。目前正在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指定参观点。

关西新围建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迄今有200多年 历史 ,是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费时二十九年、占地面积7700多平方米,与围屋配套的附属设施有10000多平方米。围屋呈长方形,四角布有四个炮楼,外墙高10多米,壁厚1米。围内曲径通幽,轩廊飞檐,画彩镏金的精致风格与围外格调形成“外刚内柔”的景致。整体建筑五组排列,前后三进,共十四个天井,正中为祠堂,对称分置十八厅,围内通道贯穿各列建筑,百余间房屋布局科学、结构严谨,不仅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震、调节阴阳、冬暖夏凉等实用功能,而且承载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该县目前 历史 最长、保存最好、建筑高度最高、最为坚固防御功能最齐的一座客家围屋,其考研价值和观光效果远在其他围屋之上,且当地还保存着比较浓郁的客家风情。围主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中“燕翼”二字为围名,寄深谋远虑、荣昌子孙的愿望。燕翼围高大坚固、形式优美,共四层14.3 米,高度为赣南围屋之冠,出众的防御功能也是燕翼围的最鲜明特点。燕翼围坐西南朝东北,面阔41.5 米,进深31.8 米,1367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对角四边有守阁炮楼,是座四层楼高、层层环通的方形围屋。

燕翼围可谓杨村的“村堡”。它立于杨村西北方向的高岗之上,俯瞰全村,监视桥头,尽得当地险要。燕翼围三面环河,大门正对案山,左右砂山屏立,东南方还有一口15 亩的大塘,每年端午在此举行的划龙舟活动远近闻名。 始建于弘治辛酉年(1501年),为明代五品大员李清公所建,是龙南县最大的客家围。其状为八卦围,周长789米,面积68亩,墙厚0.6米,2层,按八卦演化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建有围门,四周角落遍布有12个炮楼,围内有围中围,围屋建筑规模宏大,风格迥异,生活设施布局科学。围内主要建筑布局以“一祠三厅”为核心。历经507年的纪缙祖祠气势甚为恢宏,堂内雕梁画栋,镂刻抖拱。大堂顶部清晰可见的 历史 故事彩画鉴证了其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悠久的人文 历史 。

栗园围不仅具有客家围屋普遍具备的防御功能,而且依风水原理布局建宅,增强了生产、休闲、文教功能。橘瑞堂门前有鱼塘面积6.6亩,体现了一脉相承的勤生产、重文教、图发展的人文特色。它是客家围屋中罕见的八卦型围屋,恢宏的建筑规模和厚重的人文 历史 使其成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杨村乌石围 典型的前方后圆的围屋,曾多次在此围屋拍摄反映生活的节目,现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到此观光。 “客家酒堡”位于里仁镇新里村渔仔潭,距县城10公里。渔仔潭现有李、黎两姓农户28户,人口153人,是一个依山傍水、拥有300多年 历史 的原生态古村落。渔仔潭围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200年 历史 ,是由李姓先人种植淀坊(一种染布原料)发家致富后兴建。围屋南北长55米,东西宽45米,占地2475平方米,围内建有三层结构民房,共有住房126间,另建有炮楼四座,围墙四周布满枪眼,围内曾常年储藏可供居民3个月生活所需的粮食和米酒,是典型的防御型客家围屋。

从清朝道光至光绪年间,围内先后有3名李姓族人考取进士功名,据说他们都是文采飞扬、喜好饮酒作赋的酒中豪客,备受族人推崇,酒文化在渔仔潭具有深厚的 历史 底蕴。至今,家家户户都保存酿酒的传统风俗。依托渔仔潭优美的原生态环境和热情好客的饮酒文化,渔仔潭围绕赏酒、品酒、藏酒三大主题,建成了酒文化展览、酒类品尝、传统酿造工艺演示、游客服务、艺术创作五个功能区,通过发展客家米酒和农家乐产业,增加农民 旅游 收入,打造成集品尝、收藏、艺术创作展览交易、 旅游 观光为一体的“客家酒堡”,争创客家围屋收藏酒类品种的之最。酒堡建成后,通过以酒为媒、以酒会友,活化 旅游 资源,提升客家围屋的文化附加值,把渔仔潭建成中国客家围屋的一颗璀璨明珠。 沙坝围坐落在龙关公路旁,距龙南县城12.5公里。是龙南县里仁镇境内的一座小围屋,结构严谨,造型美观。由于围屋四周无村舍屋场,更显得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此围建于清代雍正年间,均为李姓,围屋始祖从里仁粟园迁入。至今,已有14代。围屋的规模较小,只能住十几户,100多人。

此围正方形。围屋四角有4座三层炮楼,居屋均为二层。纵横约30米。大门左侧,用一间屋位,通往地下室地道及炮楼。右侧居屋3间,炮楼1间。左栋、右栋6间居屋,后栋5间。屋中心,只有一间小厅厦。其余皆为院落。

围屋坐北朝南,背靠青山,南朝雷峰山,门前濂江河。正是这样,每年春水、洪水猛涨时,沙坝围的老人、小孩、妇女,可在围屋大门前的坪子里坐着聊天看大水。而男人们守在河岸看濂江河里是否有柴、竹、木淌下来。据老人介绍:先前,他们不需要上山砍柴,每年光捡大水柴就足够烧一年。同时,还可以捡到许多的木材,从中增添经济收入。

围大门的左侧地势低洼,建围时因地制宜将左侧一栋一层建成了地下室和地道。左侧的地下室和防御地道高约一层楼,正好与围屋内坪及其他地面相平。地下室、墙上,布满枪眼,既做防卫用,又可做通风口,地下室也作为围屋人的猪、牛栏,有利于围屋的环境卫生。 建于清道光年间,当地百姓称这座围屋为石围。其实,早在建造围屋时,先祖已在大门的门楣上镶嵌了一块“龙光围”正楷的围名石牌。龙光围全围均为谭姓,由本地老屋子迁此,曾居19户,124人,历经9代。

古时建造围屋,一般采用青砖或卵石,或泥砖或用“三合土”夯墙。采用条石建造围屋的,在赣南也属为数不多的一座。此围位于龙南县桃江乡清源村境内的下左坑口,距县城15公里,全是翻山越岭的小路(现在县城至清源均为水泥公路)。若建造此围采用青砖,靠人挑,投资大。左坑坑口,正好有一座石质优等的石山。谭德兴就地取材,围屋坚固而又投资较少,一举两得。这一举措,也是围屋始祖高明的一着。

龙光围坐西朝东,宽52.6米,深47.7米,围屋四角建有四座四层楼高的炮楼,显得特别的雄伟。

四周外墙,也即围墙高10米,均用长1.6米,宽和高0.3米的长方形麻条石筑成。靠外墙房屋为三层,围屋内,走马廊与炮楼层层通。房屋倚外墙而建,共64间。围屋开有一大门、一小门。大门直对厅厦的中央。大门宽2米,高3米,门顶为半月形。大门为三重门。外层门页厚10公分并钉铁皮。内两层为木门页,还加有横木杠,有扣环、杠槽,层层把关、极为牢靠。门楣上设有注水孔。围屋右侧,有一小门,门宽1.2米,门高2.5米,门页外包铁皮。

围内建有一门二进大厅厦一幢,分上厅和下厅,雕梁画栋,建造工艺精湛。

围屋旁,有两条宽8米的碧溪,溪水从左坑分支流出,环绕围屋左侧的围墙脚下和围屋的正门前。像是护围河。围背是层叠的梯田,梯田直到青山山脚。青山层叠、碧水多姿、梯田层层,龙光围如若“世外桃源”。 位于杨村乌石村,又称盘石围,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迄今已有390多年 历史 。围屋前方后半圆形,在众从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当中,可以说是独具特色,特别珍贵。乌石围占地约4500平方米,围屋正面长约60米,至后围圆形底部约70米,围墙高约8米,分2—3层楼。围屋正面左右两角对称,建有高达15米的方形炮楼,炮楼的四面墙上分布许多枪眼和炮洞,围屋坚固异常,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

围屋共有3道门。大门设在围屋正面的中间,大门两边分别立有一只雕刻精美的石鼓,石鼓上边各刻有一只石狮,表示围屋内曾是官宦之家。走进大门是三进三厅的大厅堂,这是围内客家人活动的公共场所。大厅两侧是由6间两层房屋组成的6个四合院、六六三十六间偏房和3个宽敞的大厅组成的蔚为壮观的方形建筑体,这是乌石围的核心建筑。环抱着方形大厅群体建筑的是62间房屋构成的半圆形外围屋,朝大厅内的二楼用木板做成走马廊,形成U形通道,以便相互呼应,而朝外的墙上则从上至下分布着许多深邃幽暗的枪眼和炮洞,与围屋前面两边的炮楼一起,形成抵御外敌入侵的火力网。

在乌石围后半圆左侧设置有一口水井,供围内生活之用。三百多年来,清澈凉爽的井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围屋里的客家子孙,人们至今仍然是饮用这口古井里的水。

乌石围建筑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围屋内到处有雕琢精美的装饰物,有色泽艳丽的廊图壁画,显示出客家人高超的建筑工艺,漾溢着浓郁的客家文化韵味。

龙南是赣州下的一个小县城, 旅游 业似乎还处于温火的开发阶段,网上基本搜不到攻略。没有前人的指点,只能靠自己去摸索路线。

客家围屋,又称围龙屋、围屋、客家围等,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之一,客家围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见、保存最多的一种。

着名之一:乌石围

乌石围: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迄今已390多年,前方后半圆形,在众从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当中,可以说是独具特色,特别珍贵。2001年2月4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直播 中国 现场直播了乌石围全貌和详细情况。

着名之二:燕翼围

着名之三:关西新围

龙南客家围屋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关西镇关西村,建造于清嘉庆年间,已有180多年的 历史 。新围始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竣工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历时29年。因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是迄今国内外发现保存最为完好、赣南现存500多座客家围屋中面积规模最大的一座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围屋。是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指定参观点。

龙全是客家聚地,处处可见客各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