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网红吃糖包是什么吃的
网红吃糖包是什么吃的
糖包子是人们在冬季喜欢吃的食物,冬季寒冷吃了热的糖包可以暖身体,也可以增加人体的糖分,过年过节的时候都可以吃,也可以用来祭祖,家里的小孩和老人尤为喜爱。
❷ 小时候爱吃的糖三角,这样改良一下口感更好,不甜腻奶香味浓郁
美味的糖三角,变一个方法做出来更好吃,大人孩子都爱吃。
小时候爱吃的糖三角,这样改良一下口感更好,不甜腻奶香味浓郁。
1、七八十年代,那时候家里不像现在,想吃糖可以随时吃,经常是吃不到糖的,偶尔家里蒸一次糖包子、糖三角,真的就会抢着吃,吃一口糖包子,甜甜蜜蜜的,那种幸福感,真的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现在人生活条件好了,每天都可以吃到糖,却要控制吃糖,怕出现三高,我家人平时也是尽量少吃糖,只是偶尔馋了,才吃一次,昨天看到别人蒸的糖三角,也想吃了,所以今天自己也蒸一些。
2、自己蒸的糖三角是经过改良的版本,不像小时候吃的那么甜蜜,放少量红糖,再添加上其他的食材,使蒸出来的糖三角吃着不甜,同时还有香浓的口感。
蒸糖三角,先发面团,200克普通面粉、1克发酵粉、适量温水和面,揉光滑放盆里发面团,现在天气热,20分钟就发好了。
拿出发面团,揉一揉排气,然后分成大小均匀的小面剂子,再擀开,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面皮。
3、再来准备糖馅料,糖三角的馅料特别简单,60克红糖,50克奶粉,10克黑芝麻,10克白芝麻,50克普通面粉。其实还可以自己任意搭配,放上自己喜欢的花生米、核桃等。
4、把上面的食材都放入碗里,因为家人都不爱吃太甜的食物,这里干面粉加得比较多,喜欢吃甜味重的可以少放一些干面粉。
5、把所有的食材都搅拌均匀,因为加了奶粉,又加了干面粉,这样蒸出来的馅就有些干了。
6、所以给馅料里面再适量淋一点凉开水,再搅拌均匀,这样蒸出来的馅料就不会太干,吃着也不是太甜。
7、馅料调好了,开始包糖三角,也可以包成自己喜欢的任何形状,今天的外皮擀得比平时包包子的外皮要厚一些,外皮太薄,就怕都是馅料吃起来太甜蜜。
8、外皮包上糖馅料,分别从三个方向向中间捏起来,就是一个漂亮的糖三角了,我家无论是包包子,还是糖三角,做得都比较小巧,两三口就能吃一个,太大了,吃一个就会吃饱,少了品尝 美食 过程的乐趣。
9、全部都包好,包了两种形状,每一种形状都是憨态可掬,家里有孩子的,一定会喜欢这些糖三角的。
10、放入蒸锅二次发酵10分钟,能看见糖三角体积都变大了,就开大火蒸15分钟,时间到关火,焖一分钟出锅。
11、好吃的糖三角出锅了,我和丈夫每人都吃了两个,有甜味道,还有奶香味道,更有芝麻的香味,越嚼越香,喜欢的亲们,可以自己尝试做一次,变化一下口味。
❸ 在家制作糖包时,芝麻花生馅需要如何调才能更好吃
引言:相信每个人都吃过糖包,糖糕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而且味道十分的香甜。在平时逢年过节,家长们总会给自家的孩子做糖包,有些家长喜欢在制作糖包的时候加芝麻和花生馅,那制作汤包时需要的芝麻和花生馅应该怎么调才能更好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糖包的好处
糖包和我们日常所吃的主食差不多,在平常如果比较喜欢吃甜食,就可以经常做糖包吃。可以很好的代替早饭,或是在饥饿的时候吃糖包的储存也是非常便利地做好放入冰箱即可,可以储存很多天。平时想吃的时候放入蒸笼中热一下就可以吃了,搭配白粥或是红枣粥八宝粥之类的,完全可以再踢一顿早饭了。但是一定要注意,刚蒸出来的糖包是非常烫的,其中的流星很容易就会将舌头烫伤,所以在平时做了糖包一定要告诫自家的孩子不要吃得太着急。
❹ 无锡哪里的小笼包好吃呢
无锡小笼馒头是江南名小吃之一,三鲜开洋馄饨是小笼馒头的绝配,吃馄饨、品小笼是老无锡的习惯生活,所以提起小笼馒头是不能缺馄饨的,馄饨与小笼馒头必须相提并论、相得益彰。
目前锡城要说小笼馒头和各色馄饨仍能保持传统风味的,深受本地人认可的,首推熙盛源,笑来喜和古香楼。这三家店,不论从制作、口味、特色、环境和服务上都是一流的!在保留小笼馒头和各类馄饨的原始风味的基础上,都进行了适当的改良,各具特色,比较适合现代群众绿色 养生 的口味;
其次是顶着正宗的头衔,走着平庸的路线,也是三家店,分别是王兴记,秦园和忆秦园。王兴记是锡城的百年老店,也是无锡小笼馒头和三鲜开洋馄饨的招牌店,我们小时候到王兴记去吃碗馄饨,来屉小笼是逢年过节的礼遇,十分难得。但是现在辉煌不在,在当今的无锡人心中是烂泥扶不上墙,一蹋泥糊涂,不过味道不行名气在,就象捡不了的菠菜头,但凡评奖评优永远少不了它。秦园和忆秦园是陈晓卿的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衍生物,准确地说,陈晓卿拍的是秦园小吃,但是秦园小吃的业主没能坚持住,当《舌尖》风靡全国时,秦园不幸已经盘给了他人,当食客闻风而至,让秦园新掌柜赚得盆满钵盈时,为他人作嫁衣的原业主自然是心有不甘,实在是坐不住了,就重踏江湖,有了忆秦园小吃,为了有所区别,还专走奢侈高档路线,并发起了干屎掺入薄屎里的正宗之争,说不清,道不明,反正借了央视的东风,还是虚名一场,延续至今,成了外来游客的网红店。
最后,就剩下街头巷尾的小吃店,象苏兴记、超王记,常兴记,陈大嘴,盛兴源,聚成源、丁大福等等,凭着各自的经营特色,在锡城各占一隅,各有一套,基本上是经济实惠,贴近大众,走亲民路线,方便城乡群众,就近能品尝心中的老味道,也成就了无锡小笼的食文化;
除却本地的商家,还有二家外来户也得提一提,他们做小笼馒头也比较有特色,名气不亚于以上各家。
一是从江阴杀入无锡城的小吃店——陶兴宝点心店。江阴虽隶属无锡,但江阴在饮食上与无锡大相径庭,非同一系列,故属于外来食文化,陶兴宝的特色是各色馄饨,特别是螃蜞馄饨堪称一绝,真是鲜到眉毛都掉了,还有刀鱼馄饨更是要提前预约,其点心是以蟹粉汤包为主,颇具靖江特色,辅以美味的拖炉饼,真是打巴掌也不扔的好食品,关键是这家店的小笼馒头虽非主打品牌,但是不管是制作和滋味都是中规中矩,做的不错,能在锡城小笼馒头的行业内分得一杯羹。
另一家是从安徽过来的同庆楼,虽是徽派餐馆,但是小笼馒头是其主打的招牌点心,初来时与本地小笼馒头不同,口味以咸鲜为主,似有与无锡小笼一争高下的态势,经过多年打磨融合,现在也入乡随俗,有了丝丝的甜味。
小笼馒头是无锡独特的小吃文化,虽然外地人不一定能认可它的甜腻滋味,但是在无锡人心中,永远是一屉割不断的乡愁,不管到天涯海角,也不忘要吮吸象母乳一般的鲜汁。
必须熙盛源啊,这么多年了,平时想吃就会去,总是吃不腻,最爱的是他家的小笼馒头和拌馄饨。作为一个偏爱甜的无锡人来说,本地的馄饨店应该是最受欢迎的小吃。王兴记还是不要多说了,本地人都是不太肯推荐王兴记给外地的朋友的,虽然这个店是在国内应该是算最有名的无锡特色小吃店了,但是真的是像某些国营单位一样,服务不热情,用料不足,空有招牌,谁吃谁上当,还不如介绍外地朋友去穆桂英。喜欢熙盛源的是因为服务挺好的,都是本地阿姨,每次去都是和和气气的,很有亲切感,而且这么多年,基本上所有的服务员都没怎么变过,除了开新店招人还是会有老员工镇守,说明老板人也挺好的,不然员工早换了吧。除了熙盛源,还推荐超王记和笑来喜,笑来喜进去给的茶挺好喝的,小笼包的皮子也薄,其实这几家老板都是有渊源的,配方上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差别。
在无锡江阴吃到的蟹黄小笼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小笼包源自上海南翔,为江南地区特色小吃,上海味鲜,无锡味甜。
从宏村来到江阴,朋友阿P带我们吃小笼包,此为江阴人最爱之一。与川渝地区的小笼包不同,江阴小笼包的皮是用不发酵的面做成的,且里面有鲜美的汤汁和紧实的肉丸,外形小巧玲珑,晶莹透黄。
正确的吃法是,在小笼包的侧面咬个小口,轻轻吹凉汤汁,再慢慢吸入,然后用汤汁将皮和肉馅锁在口中,慢慢品尝食材的原味。当然,包子沾一点香醋,尽情享受汤汁四溢,皮薄馅嫩,鲜美无比的蟹黄小笼包吧!
对于喜欢吃包子的我,这真是和以往不同的体验,馅料如此之多,如此之鲜,外皮之嫩,吃完一个再来一个。
同时还吃了馄炖,虾仁馅的,虽然没有麻辣,但那鲜味更胜麻辣。
回渝已多日,早上依然经常选择包子,重庆的小笼包也很好吃,只是那一股蟹黄味只有去江阴寻了......
无锡人的最爱——小笼馒头
前面说过了无锡人的面和馄饨,再来说说无锡人的最爱——小笼馒头。印象中,小笼馒头是最能代表无锡的小吃。因为面和馄饨,你可以在周边城市吃到相同或相似的味道,唯独小笼馒头,只有在无锡能吃到这个味道,连江阴、宜兴(无锡所辖县级市)都有很大的差异,周围很多城市也有小笼馒头,但那个差异就更大了。
小笼馒头其实应该称为小笼包,在无锡方言里,是没有包子馒头之分的,一律称为馒头。虽然现在称小笼包的人多起来,但只要一说无锡话肯定是“小笼馒头”。
已经难以考证为什么叫作小笼馒头了,应该是蒸馒头的笼屉小而得名吧,那么小的馒头,一笼十个,不多不少。汤汁是必须的,不明就里的人把小笼称为灌汤包,其实是不对的。聪明的无锡人在馅里恰到好处地掺入了皮冻,在炉子上蒸个六七分钟,皮冻全部化开,变成鲜美的汤汁。在无锡稍有名气的馄饨店里(小笼馒头肯定是和馄饨一起的),服务员在分馒头时如果不小心,把皮夹破了,一定会把这个小笼送给你吃,因为没汤汁的小笼是没人会要的。
甜也是必须的,好多外地人不习惯这种甜,甚至有一年在天津,出租车司机听说我是无锡人,直接说:吃过你们的糖包子。也许是无锡自古富庶不缺糖的缘故,甜,一直是无锡人钟爱的味道。小时候跟着父母出门作客,很多人家待客的不是茶水,而是一杯糖水,而且对你越尊敬糖就放的越多。当然,小笼馒头里的糖是有分寸的,必须衬托出鲜味来,吃到嘴里先是一种淡淡的甜味,然后被肉的鲜香味盖住,直到汤汁淌满你的口腔。
在江南,这种带着甜味的小笼是无锡特有的,以后走遍千山万水,只要尝到这略带甜味的味道,就会勾起思乡之情。
小笼馒头装载着我们这代人的记忆。在衣食匮乏的年代,糖、油、肉,甚至面粉都是限量供应的,吃一次小笼馒头,就把这些吃齐了。当然,小笼馒头也不是象现在随便吃的,家里来了客人才会去吃上那么一回;又或者去外地走亲戚,会装上一竹篓的小笼馒头(三十到四十只吧)作为礼物带走。这种装篓的小笼一般只蒸七分熟,这样拿出去的买相比较好,吃的时候再重新蒸一下。
到了七十年代末,经济稍有好转,见到比较多的人,因为打赌输了会请吃馄饨小笼的。更有直接打赌能吃多少只小笼的,阁老就亲眼看到两个年轻人打赌吃下足足100只小笼馒头,结果,馒头是吃完了,两个人也反目成仇,因为那100只馒头钱,毕竟是小半月的生活费啊。
到八十年代,物质丰富了,市场上的各种品牌的小笼馒头也多起了来,和馄饨不同,小笼馒一般只有肉馅,考究一点的有蟹粉和蟹黄。记得有一家店,每笼有一个菜猪油的小笼馒头,但好景不长,很快也就淹没在这常态的小笼馒头中。
馅虽然千篇一律,但味道却各有不同。偏甜的、偏鲜的、卤汁特别多,形成了各个特色品牌,一旦功成名就,便可经久不衰。目前无锡市场上除了百年老字号,有些名气的不下十多种,有些“新贵”也混了三十多年了。
小笼馒头虽然好吃,但也讲究个吃法。小时候见过一北方大汉,看见小笼馒头一脸不屑,可能是觉得无锡人小家子气,把包子做的这么小,挟起一只,整个塞进嘴里,滚烫的卤汁炸开来,弄得那条大汉吞也不是,吐也不是。那场景,至今难忘。真正的无锡人,会告诉你,“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荡”。说的就是先咬破一点皮,把汤汁吮干了,才能把整个小笼馒头吃完。
小笼馒头是无锡几代人的记忆,承载着无锡美味的传承。虽然过多的糖和油已不再是现代人的喜爱,但在无锡,还没有一种小吃,能撼动小笼馒头的霸主地位。
古香楼! 其次 熙盛源,再下来是 其他了。我从小生活在崇安区,吃着中国饭店和王兴记的小笼包长大的(小笼包除了钱还有粮票的) . 现在的王兴记,旅行团的目的地之一吧。
无锡好吃的小笼包太多了,老牌名店里也有,犄角旮旯里也有,推荐下面几家,看你有没有吃过
最老牌——王兴记
王兴记可说是无锡最老牌的
吃小笼包的地方了
许多人就是冲着他们家的
小笼包和蟹粉小笼来的
现蒸的小笼 入口惊艳
皮薄吹弹可破
肉质紧致,多汁味浓
不过其中 碎生姜较多
不吃姜的小伙伴们要注意了
经典的 鲜肉小笼
和高级的 蟹粉小笼
皮都很薄,咬开满满一汤汁
蟹粉款的顶部有 巨大蟹黄
犹如皇冠上的宝石
对于爱吃蟹的小伙伴来说只怕是每口都要开心哭了
这家小门面的店隐藏在
朝阳市场的一角
真可谓极为隐蔽
但小笼卖相却不输其他
这儿的小笼用的是 腿心肉
味道更浓更甜
并且点小笼包还免费配汤
地址
梁溪区朝阳农贸市场内场2号梁溪区沁扬市场125号滨湖区大丁佳苑30号
为什么说他家是最正经的呢?
因为它靠近市公安局
在中级人民法院对面
吃一口小笼
望一眼对面的法院
整个人也变得肃穆起来了呢
同样的,他们家的小笼
也很“为人民服务”
个头饱满,肉也很大块
一口下去完全满足
地址
崇宁路31号(中级法院对面)惠山区新兴西路105号
作为《 舌尖上的中国 》拍摄点
鼎福记的小笼自然是高质量的
刚出锅的小笼热乎乎的
汤汁很足,咬起来非常有口感
蘸着香醋一起吃
别有一番滋味
以前经常在崇安寺的王兴记吃,发现小笼包质量下降不少,皮厚,汤汁也不是太丰富,馄饨稍微好一点,基本保持原味,现在好久没去了!八佰伴那的本店味道要好一点。也吃过超王记,鼎福记,添福记,顺客福,苏兴记,忆秦园,一张嘴,又一顿...总的来说都还可以,超王记,鼎福记相比其他几家味道稍好点!来无锡,还是应该尝一尝小笼包的!至于上海的南翔小笼,没听说过和无锡的小笼有啥联系,毕竟都是百年老店!不过做小笼的手法应该是一脉传承的!
六家店,每家店点得都是经典小笼包和经典开洋馄钝(除了忆秦园海岸城店)。
苏兴记
建筑路店
地址:建筑路1232号家乐福奥林花园店1楼
一共两家店,另一家在梁青路上金色江南附近。第一站就去这家是因为离家近,步行距离。苏兴记,听名字就有点和王兴记轧苗头的意思,这两年也确实挺兴旺,一点 半坐下来的时候还是座无虚席要和人拼桌。食客都是本地居民偏多,旁边的老爷爷老奶奶说吃来吃去,还是这一家最好吃,隔一段时间久坐车过来吃,给外地朋友送 礼也是买这家的打包。店内环境比较干净,桌椅都是中式的,隔着透明玻璃可以看到厨房。小笼包皮薄,馅大,没有肥肉,汤汁多,略甜,但是比我记忆中的传统无 锡小笼包不甜一些。美中不足的是包子的褶子做得不太精致。馄饨皮太硬,有几个馄饨的耳朵散了。馄饨馅料中有笋干,吃起来比较有嚼劲也不会太腻。馄饨汤配料 齐全,找到了蛋皮、豆腐干和紫菜。馄饨馅料和汤料都有味精。总体觉得小笼包很好吃,馄饨一般般。
笑来喜
湖滨街店
地址:湖滨商业街8号附11-12号
全城一共三家店,另两家在春申路和通扬路。湖滨街店坐落在全部是吃的湖滨商业街上,其实不难找,就是店家的显然设计过字体的招牌有点难认,差点错过。店里面也是中式设计和装修,椅子靠背上都有店家的名字,墙上挂着“小笼馒头十大名店”和“三鲜馄饨十大名店”的奖状。小笼包个大,底里面皮薄,但是褶子处略厚, 褶子也是做得不甚精致。肉馅微甜,汤汁丰富。馄饨也大个,有开洋,皮子质量普通。馄饨汤里没找到豆腐干丝,汤里面味精有些重,吃完馄饨狂口干。
忆秦园
海岸城店
地址:立信大道168号海岸城购物中心负一楼
忆秦园原名秦园,就是寄畅园的那个秦园,在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有出镜,人气飙升,一口气开了八家店。最早在惠山古镇开店,据说后来惠山古镇开发暂时搬出来,结 果想搬回去的时候原来的地方已经被人占了,“秦园小笼”的名号也被占了,一气之下就在惠山古镇旁边的巷子里已“忆秦园”之名重来。惠山古镇里面那家秦园以前也去吃过,其实我觉得挺好吃的,虽然里面的厨师和阿姨听起来都是外地口音,就记得馄饨特别大,一两小笼一碗馄饨的标配把我吃撑了。这次过年回家,征求最 好吃无锡小笼包候选人的时候很多亲戚朋友同学提名这家,所以特意来尝一下。“汤包不等客,客要等汤包”,道理的确是这样的,但是赶这么说出来,够拽,有气 场!可能是节假日的缘故,要鲜肉小笼,没有;要开洋馄钝,没有。最后只得要了蟹粉小笼,大馄饨和小馄饨。这里的小笼包自称“汤包”,皮子够薄,略透明,包 子个头也小一些。蟹粉包在肉馅儿中间,肉馅基本不带甜味,酱油分量也少于我印象中传统小笼包的水平,馅料中有肥肉,略油腻。小馄饨皮很薄,但是馅料乏善可 陈,其实小馄饨吃的是一碗皮子。大馄饨一碗五个,够大,皮子软硬合适,很好吃。馄饨汤也有味精,吃完后很口干。总之,小笼包和其他店的无锡传统做法有差别,大馄饨很好吃。
忆秦园
惠山古镇店
地址:惠钱路一弄1号11-3
隐藏在惠山古镇大门旁边的一个寻常巷子里,有点难找,后来问了路才找到。之前一天吃完忆秦园海岸城店之后发了朋友圈,大家纷纷表示总店最好吃,一定要去一下总店,所以第二天就冒着大雨又吃了一次忆秦园。店面非常狭小,服务员也不多,小笼包叫号是用喇叭叫的。一楼几张长桌子,二楼三张圆桌,不知为何二楼楼梯上 去有一处残垣断壁般的所在。包小笼包的店员就在食客旁边的小桌上劳动,好似就在厨房里面吃饭,很有意思。可能因为后厨地方太小,餐具都是一次性的,省得洗 了。排队的人很多,游客居多,也有本地居民,大部分顾客吃完还要打包,所以大雨天也生意特别兴隆,店员都有点忙不过来。这次在总店总算吃上了鲜肉小笼和开 洋馄饨。小笼包的皮极致薄,整个外观形状却不甚美,肉馅不甜,肥肉有点多,略油腻。后来看到生的肉馅,的确挺多白花花的肥肉的。馄饨也是肥肉略多,皮子很好吃,就是某几个馄饨靠近肉馅的地方皮子略硬。馄饨汤里面没有蛋皮。
芦庄超王记
中桥店
地址:中南路220号
最早开在芦庄,意为“超越王兴记”,现在哗哗开了十几家店。我去的是中桥店,坐落在中桥菜场旁边,周围都是老居民区。外观看特别不起眼,像个苍蝇馆子,走进 去,也的确不太讲究...收银的阿姨对我在店里拍照颇有微词,质问我为何不经过他们同意就拍照...阿姨,吃饭前先拍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哟...来往食 客都是附近居民,有七十多岁的熟客老爷爷,也有小朋友过来打包几两小笼带走(或许她爹娘麻将正酣吧...)特别朴素的一个店,环境不可深究。小笼包皮子薄,但是尖尖处没有蒸熟的样子,略硬。肉馅微甜,且咸,重口味。馄饨皮子黄,碱水重,汤里面没有蛋皮。汤料也有味精,不过没有忆秦园那么登峰造极,吃完以 后口干程度还可以忍。
熙盛源
滨湖万达广场店
地址:梁溪路35号万达广场A区万千巷88号
随 着王兴记在本地口碑式微,这几年熙盛源隐隐有执牛耳之势。原本是 健康 路上的一个小门面,的确开了很多年,但也就这两年开成连锁店了,现在在无锡有六个店, 在苏州上海等地也有分店。我去的是万达广场店,店内中式装饰,干净整洁,服务员都是无锡阿姨。一路下来就这家店的小笼包褶子做得最好看,皮子薄,肉馅略 甜,没有太咸,很少肥肉,但是看得见葱。馄饨外形也是一路下来最齐整的,皮子软硬适中,汤里没有豆腐干,味精也还是有滴。这么多小笼包店,就是没有一家能 认真做一碗不是味精调出来的馄饨汤,一声叹息啊。
现在的小笼包应该数“熙盛源”的最合乎无锡人的回味了,近日在万达广场开张的同庆楼号称“小笼包”的始祖,口味也不对无锡人的口味!
无锡“熙盛源”店有:1、 健康 路、学前街口, 2、清扬路家乐福对面,3、南禅寺西南角,4、建筑路 等,你不妨就近品尝一下。
无锡小笼当然是古香楼的最好吃了啊,要去五星家园那一家,。小笼皮薄肉多,透过晶莹的外皮,都能看到满满的肉汁在皮里四处游荡,浇上一点香醋,轻轻咬开一个口子,咗一口汤汁,浓浓的鲜甜味直充你的味蕾,别提多好吃了,连大名鼎鼎的李云迪当初都慕名而来。无锡虽然有很多家小笼店,更是有很多家老字号,但是最好吃的那一家还是要属古香楼。
❺ 糖包子的做法大全,糖包子怎么做好吃
食材明细
面粉
适量
南瓜
适量
黑芝麻
适量
牛奶
适量
酵母
适量
白糖
适量
甜味
口味
蒸
工艺
一小时
耗时
简单
难度
糖包子的做法步骤
糖包子的做法步骤:1 1南瓜切薄片进微波炉叮了六分钟,完了放进料理机内加了牛奶打成糊状。
糖包子的做法步骤:2 2酵母用温牛奶泡开。
糖包子的做法步骤:3 3边加酵母边用筷子搅成絮状,加南瓜稀,然后用手揉成面团。
糖包子的做法步骤:4 4大大滴面团装在盆里,搭块温的毛巾醒发。
糖包子的做法步骤:5 5面发好后揉去气泡,搓成条状,切小段。
糖包子的做法步骤:6 6馅里黑芝麻加白糖,放了点自已晒的干桂花。
糖包子的做法步骤:7 7擀好皮子舀适量的馅包好就OK啦。
糖包子的做法步骤:8 8我是用微波炉蒸的,冷水蒸了六分钟,顺便做了点肉包子,白菜馅滴。
❻ 包子馅怎么做好吃糖包子的做法
用料
面团材料:
普通面粉 300克
温水、酵母 155克3克
糖 5克
奶粉 8克
包子馅材料:
水、细砂糖 60克180克
猪油渣、猪油 各50克
花生油 25克
玫瑰花酱 30克
橘子皮 30克
盐 2克
炒熟白芝麻 30克
炒熟糯米粉(糕粉) 50克
糖心包子的做法
先来做糖心馅,准备好材料;橘子皮
热水洗净用刀片去皮下白瓤,切细,
猪油渣剁细
小锅中倒入60克水,和180克细砂糖
开小火慢慢加热至砂糖起泡泡,可
用筷子搅匀至砂糖融化,关火
放入猪油和猪油渣,花生油、让锅中
的余温将猪油、猪油渣融化,搅匀
加入玫瑰花糖酱、切细的橘子皮,
盐,搅拌均匀
最后放入芝麻、糕粉混合均匀。刚做
好的糖心馅是流动性的,冷却后放进
冰箱冷藏30分钟就会定型,加热后又
会变软
取出分成16个16克馅心,要搓圆,
(包子才包得圆)再次放入冰箱冷
冻20分钟至定型
大碗放在电子秤上,倒进55克温水,
放入酵母溶解后加糖静置5分钟,加
入奶粉搅匀,把剩余的100克温水倒
进碗里搅匀,倒入面粉,搅散成雪
花状
将面团揉成光滑细腻的面团,需要7
分钟左右,盖上盖放进温暖处发酵,
发至原体两倍,约50分钟
1:取出面团排气揉匀,撒点面粉,不
能多!揉成光滑细腻的面团,(多揉
一会,面团是越揉越软,不出现气泡
为止)分成16个大小均匀的小面团,
搓圆;2:取一个小面团按扁,(中间
厚点)放入馅心3:包好,用左手虎口
边捏边转动收好口,朝下;4:用手在
案板上将生胚滚圆!是滚圆哈!
全部做完,放进蒸锅,开小火,将
水烧热约40度水温,关火!(摸到
锅底不烫手为宜)让热水温度第二
次将生胚醒发至原生胚稍有膨大,
约20分钟左右,开中高火蒸12分钟
关火,焖5分钟开盖
白白胖胖的糖心包子,松软,香甜
流动的糖心,吃进嘴里,甜在心头
❼ 什么那家的包子最好吃
1,叉烧包:流行于广东与香港的一种在馅里放入叉烧酱的包子,味甜而独特。
2,奶皇包:广东特有的一种甜味包子,以蛋黄做馅,是广东甜包子里最负盛名的一种。
3,狗不理:天津着名包子,以猪肉馅为主,现在各种馅都有了,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4,小笼包:用小笼屉做的包子,很多地方都有小笼包,上海南翔小笼包与四川小笼包比较有名气。
5,韩包子:成都一种比较有名的包子,由韩映斗创制于1914年。皮薄松泡、馅心饱满、入口化渣,被称之为“成都小吃之上品”。
6,灌汤包:开封特产的一种包子,因馅里有汤水儿而命名。
7,水煎包:山东一种用锅煎的类似饺子的包子。
8,一品包子:河南开封的着名包子。
9,发面包子:泛指发面做的包子。
10,豆沙包:也叫澄沙包,是用去皮小豆做馅包的包子。
11,猪肉包子:猪肉馅的包子。
12,肉包子:泛指用肉做馅的包子。
13,人肉包子:传说中用人肉做馅的包子,肥而不腻。
14,素包子:泛指素馅的包子。
15,糖包子:用糖做馅的包子。
16,糖三角:做成三角型的糖包子。
17,豆包:用小豆做馅的包子,个头比较小。
18,粘豆包:用黏米面做的豆馅包子,东北特产。
19,舍利包子:佛家的一种素馅包子。
20,盐菜水晶包:湖南的一种特色包子。
21,九园包子:四川一种特色包子。
22,龙眼包子:四川一种特色包子。
23,蚝油叉烧包:广东一种加入蚝油的叉烧包。
24,烧卖:包子的一种,捏口处放大量的淀粉而使形成一种开口状。
25,火烧包:做成火烧外状的包子,肉馅居多。
26,二奶包:因包二奶而得名的包子。
❽ 糖包子好吃还是肉包子好吃 营养价值哪个更高呢
作为早点来说,先吃糖包,缓解一下胃酸的平衡,再吃一个肉包,让发腻的嘴巴中和。最好来包豆浆或牛奶。嗯,完美。
❾ 糖包子用红糖还是白糖呢你觉得哪种更合适一点
糖包子应该用红糖比较好,我认为用红糖比较合适,因为这样做出来的包子颜色更加的鲜艳,并且红糖的甜味更多,这样做出来的包子也会激发人的食欲
❿ 什么包子最好吃的大神们帮帮忙
1,叉烧包:流行于广东与香港的一种在馅里放入叉烧酱的包子,味甜而独特。 2,奶皇包:广东特有的一种甜味包子,以蛋黄做馅,是广东甜包子里最负盛名的一种。 3,狗不理:天津着名包子,以猪肉馅为主,现在各种馅都有了,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4,小笼包:用小笼屉做的包子,很多地方都有小笼包,上海南翔小笼包与四川小笼包比较有名气。 5,韩包子:成都一种比较有名的包子,由韩映斗创制于1914年。皮薄松泡、馅心饱满、入口化渣,被称之为“成都小吃之上品”。 6,灌汤包:开封特产的一种包子,因馅里有汤水儿而命名。 7,水煎包:山东一种用锅煎的类似饺子的包子。 8,一品包子:河南开封的着名包子。 9,发面包子:泛指发面做的包子。 10,豆沙包:也叫澄沙包,是用去皮小豆做馅包的包子。 11,猪肉包子:猪肉馅的包子。 12,肉包子:泛指用肉做馅的包子。 13,人肉包子:传说中用人肉做馅的包子,肥而不腻。 14,素包子:泛指素馅的包子。 15,糖包子:用糖做馅的包子。 16,糖三角:做成三角型的糖包子。 17,豆包:用小豆做馅的包子,个头比较小。 18,粘豆包:用黏米面做的豆馅包子,东北特产。 19,舍利包子:佛家的一种素馅包子。 20,盐菜水晶包:湖南的一种特色包子。 21,九园包子:四川一种特色包子。 22,龙眼包子:四川一种特色包子。 23,蚝油叉烧包:广东一种加入蚝油的叉烧包。 24,烧卖:包子的一种,捏口处放大量的淀粉而使形成一种开口状。 25,火烧包:做成火烧外状的包子,肉馅居多。 26,二奶包:因包二奶而得名的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