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攻略 » 干隆代言哪些东西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干隆代言哪些东西好吃

发布时间: 2022-12-17 20:16:29

A. 历史上有哪些着名的吃货名人

第一位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的头衔已经很多,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老人家……是长长的一串,我认为,还应该再加上一个:美食家。孔子虽然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之类的大话,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个十分讲究饮食的人。他的讲究涉及礼仪、卫生、口味等各个方面,《论语·乡党》有一节文字可以视为孔子的饮食文化思想纲要: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惟酒无量,不及乱。

不撤姜食。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言,寝不语。

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斋]如也。

讲究之多,为常人所望尘莫及。孔子当然还在别的地方发表过自己的饮食见解,限于篇幅,恕不一一征引。单是这一节文字,已经足以证明一点:生活在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美食家!

第二位是汉末的曹操。世人皆言曹操是奸臣,见识稍微深入者,或誉之为能臣;读过文学史的人,都知道曹操是诗人;由诗歌而得知,曹操对于酒文化颇有心得,写出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类的名句。殊不知,曹操还曾经下功夫研究过烹饪艺术。根据汪师韩《文选理学权舆》所言,《文选》注所引群书中有魏武《四时食制》。也就是说,曹操可能在烹饪方面作过专门的研究,撰写过专门的着作。现在可以看到的辑录自《太平御览》等文献的《四时食制》,都是讲鱼的产地和食用方法的。一共讲到了十四种鱼,有些今天已经很难考证出是什么鱼了。这里略举三条如下: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御览》九三六)

疏齿鱼,味如猪肉,出东海。(《御览》九四〇)

鳣鱼,大如五斗奁,长丈,口颔下。常三月中从河上,常于孟津捕之。黄肥,唯以作

酢。淮水亦有。(《初学记》三〇)

很显然,曹操是一个特别爱吃鱼的美食家。

第三个是唐朝的杜甫。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诗圣杜甫是个一生潦倒、愤世嫉俗的苦情派诗人,其实大谬不然!杜甫出身名门,从小生活无忧,青少年时代曾过着呼鹰逐兽、裘马清狂的日子。中年以后虽然吃过不少苦,但他毕竟是生活在统治阶级集团中的人,山珍海味、龙肝凤胆,全都见识过。在他的诗歌里,宫廷大餐、王公宴会、农家小酌,都有生动的描写。《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一诗中关于吃生鱼片情形的描写;《病后过王倚饮,赠歌》一诗中朋友招待的一顿家常便饭,主人尽其所能弄出有肉有酒的一桌饭菜,乱世见真情;《赠卫八处士》诗中战争年代一顿简单之极的宵夜,“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充满人间温馨……都是文学史上的珍馐佳肴。可以说,杜甫是用诗歌表现中华美食的第一人。不用说,杜甫是一位超级美食家。

第四个是宋朝的苏轼。毫无疑问,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美食家。因为他发明过一味至今广受欢迎的佳肴:东坡肉。除了猪肉,苏轼喜欢过的菜肴材料还有各种鱼(包括黄鱼、鮆鱼、鲈鱼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关于河豚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诗其一云: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从中可见美食家苏轼的勇气。苏轼晚年兴趣转向素食,主要食用蔬菜、水果。在广东海南期间,遍尝南国各种水果,杨梅、芦柑(卢橘)、荔枝、龙眼、橄榄、槟榔,他没有一样不喜欢的。这当中,尤其喜欢荔枝,“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名句长留天地间。此外,苏轼晚年还曾着意于汤菜(羹)的研制。他先后发明过几款羹,其中一款的材料是春笋、齑粉(姜、蒜、韭菜的碎末儿)、荠菜,“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齑倒旧罂。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雨》)一款是苏轼在田野间制作的,架一口断了腿的破鼎,主要材料是蔓菁和芦菔(就是萝卜)。这款羹大概有不错的保健作用,东坡先生挺得意,自号“珍烹”,而且以“东坡羹”三字命名(《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更有一款金牌东坡羹,名字叫“东坡玉糁羹”——其实是苏轼的儿子苏过发明的。“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味道实在是太好了,具体制法苏东坡就秘而不宣,不肯公布菜谱,只告诉我们主要材料是山芋。

第五位是明朝末年的张岱。张岱本人虽是白衣之身,既没有中过科举,也没有做过官,但是他出生于官宦之家,家道殷实,加之他的家乡又是物产丰富的江南,因此有条件追求各种生活的享受。他自称好精舍,好养婢,好娈童,好鲜衣,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犁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且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笙箫弦管,蹴鞠弹棊,博陆斗牌,使枪弄棍,射箭走马,挝鼓唱曲,傅粉登场,说书谐谑,拨阮投壶……样样精通。自然,张岱对于各种饮食也都极尽讲究之能事。这其中,他于螃蟹吃法尤其有研究。每到十月,张岱便与友人兄弟辈组成“蟹会”,举行吃蟹活动,大致情形是:一人分得六只蟹,为怕冷腥,便轮番煮吃。辅食有肥腊鸭、牛奶酪、如琥珀的醉蚶,用鸭汁煮,如玉版的白菜,水果有谢橘、风栗、风菱,蔬菜有兵坑笋,饮用玉壶冰,饭用新余的粳白米,漱口用兰雪茶。所有这些,都记载在他的《食蟹》一文中。

第六位是明末清初的李渔。李渔以戏剧家着称,但实际上他跟张岱相似,也属博学多才、兴趣广泛之辈,这可以从他的着作《闲情偶寄》中得到最好的证明。他的美食家修养,可以从《闲情偶寄》中的《饮馔部》看出来。《饮馔部》分三节,蔬食、谷食、肉食,也就是说,蔬菜、米面主食、水陆空禽鸟兽畜鱼虾,美食所需各种材料的制作、食用,他都研究到了,而且往往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第七位是清朝的金圣叹。金圣叹是清代杰出的文学批评家,他极力推崇《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等着作,称其为天下才子必读书,并逐一加以评点。可惜的是,只有《水浒传》和《西厢记》两种评点本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他评点《水浒传》时,见解新颖,才情四溢。金圣叹生活清贫,狂放不羁,言行每每耸人听闻,堪称冷幽默的大师。江苏吴县任维初滥施刑罚,贪贿浮征,金圣叹等十八人鼓动千余学子,于顺治死讯传至苏州之际,聚集在文庙哭闹抗议。结果,惹恼朝廷,下令将包括金圣叹在内的士子们凌迟处死。临刑之际,金圣叹饮酒自若,且饮且曰:“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另一种版本是“断头,至痛也,而圣叹以无意得之,大奇!”(梁章钜《归田琐记》)他给大儿子的临终遗言也不是什么重要事情,而是一味菜肴的配方。这又有不同的版本,一种版本是“…花生米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滋味”;另一种版本是“…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我死而无憾也。”就冲金圣叹这种临危之际仍然惦记着美食配方的精神,我们也得将其作为美食家供奉起来。谨以心香一瓣,献于先哲灵前!

第八位是清朝的袁枚。袁枚是干隆年间着名的诗人和诗评家,当时诗人倘能得到他的一句好评,立即身价倍增。因此,包括一批达官贵人在内的许多诗歌爱好者,都恭恭敬敬地把自己的诗歌作品送去请他点评——他的传世名着《随园诗话》即由此而来。袁枚厌恶官场的勾心斗角,三十三岁上于父亲亡故之时,即辞官回家,从此不再出仕,在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而居,在诗酒悠闲中度过一生。这期间,袁枚撰写了日后被誉为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着作——《随园食单》。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不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等十四个方面。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我国从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三百多种南北菜肴点心,还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从选料到品尝都有所涉及。袁枚虽然着有烹饪专书,但是,他本人奉行“君子远庖厨”的古训,是不会下厨操刀的。因此,他不是烹饪大师,而是美食家。

B. 干隆来定州吃的什么饭

定州八大碗 大名鼎鼎的“定州八大碗”中的“定州三蒸”。年、节、庆典、迎、送、嫁娶富家多以八大碗宴请,八大碗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所有的烹饪技巧。

砖路豆腐 砖路豆腐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口感好、鲜嫩,质地细腻,人们爱吃,它由浆点而成,没有任何附加物,属于纯绿色食品。有名的定州杂绘菜是少不了砖路豆腐的。

定州碾碾转 所谓“碾碾转儿”,是一种农家自制食品,每于三春青黄不接时,把即将泛黄的大麦穗,放入锅里焖熟,揉搓后碾转儿”就会源源不断地从石磨的缝隙里涌出来。清香扑鼻的“碾碾转儿”,再拌入莴苣叶、油盐、蒜末,十分美味。

清风店烧鸡 定州清风店烧鸡据说有百余年历史了,可以与清风店战役齐名的一种美食。配方独特、肉鲜味美、肥而不腻和烂而不散。

定州扒糕 定州扒糕是用荞麦面和榆皮面做成的小圆坨,大小如烧饼。蒸熟后,夏天放在冰上镇着,谓之冰镇扒糕;冬天则放在炉铛上,加油炒热,谓之热炒扒糕。

定州鸭梨 定州鸭梨是河北省定州市的特产,当地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干隆年间旧作为以贡品呈送宫廷。定州鸭梨具有个大、皮薄、核小、肉细、酸甜适口、外形美观、耐贮耐运、营养丰富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河北美食文化网

定州缸炉烧饼 定州的缸炉烧饼以缸横卧,内壁贴饼,外温内烘是其独特的制作方法,缸炉烧饼呈圆鼓形,色焦黄、味鲜美,香酥可口,别有风味,如果加上新鲜驴肉,味道更加鲜美。

新宗熏肉 “新宗熏肉”源于宋代,东坡先生在定州府衙和衙厨王某一起,研制了以松柏枝熏烤和辅以多种中草药,制成了久负盛名的定州熏肉,并书写了熏肉秘法,清代曾作为贡品供皇帝品尝,流传至今。

定州饸饹 定州饸饹非常出名,也是家庭主要饮食之一,辣椒油,芝麻,黄瓜丝,鹌鹑蛋,麻油的加入使定州地区的饸饹别具一格。

定州焖子 猪肉焖子又名肉灌肠。它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它由精选的瘦猪肉和定州特制的山药粉面灌制而成,不肥不腻,香味浓郁。

定州芝麻大糖 定州芝麻大糖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定州人冬季街头必有小吃!一声锣响,糖瓜,芝麻糖!勾起多少童年回忆!有条形,平板形,色泽乳白,体亮晶明,香甜酥脆,味道纯正可口,营养丰富。

御香林手掰肠 御香林手掰肠是把制好的香肠掰成两公分左右的小段,在食用前用微波炉加热2-3分钟,因为此香肠采用传统工艺,以十数种天然香辛料精心加工而成,特别是经过加热后,使其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有“御香林手掰肠一到,众口不在难调”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