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宾阳的特色美食作文
狗脚
宾阳有句俗语:狗脚滚三滚,神仙徛毋稳。寒冬吃狗脚,
宾阳狗脚
是宾阳夜宵美食中的精品。挑选狗爪子,嫩的比效好吃,(狗爪子)分二种类型,前爪子短一点,后爪子长一点,一般吃狗爪子如果要是补筋,补筋选择长的比效好一点,筋比效多。
酸粉
宾阳酸粉历史悠久,它以特有的地方民间风味闻名县内外。宾阳酸粉作为冷盘小吃,它粉质雪白幼嫩,配料金黄喷香,上面放上几片清脆的酸黄瓜和少许鲜红的辣椒末。
酸粉
1990年,在南宁举行的全国第四届民族运动会,宾阳酸粉被指定参加食品小吃一条街展销,由于其风味独特,运动会期间每天早上8、9点钟众多食客排长队等候品尝,会后统计平均每天售出七百多斤。1995年,在南宁南方大酒店举行的全区名菜、名点、名小吃评比活动中,宾阳酸粉荣获“优秀小吃”称号,2000年,又被授予“名小吃”称号。
白斩狗
宾阳白斩狗肉是以本地产的土狗为原料,宰杀后佐以特殊的中草药蒸煮熟而成
白斩狗
,肉鲜嫩味香醇,为上等的温补食品,起滋阴壮阳之功。食用宾阳白斩狗肉时,佐以酸姜、酸荞头、洋桃、蒜泥、指天椒、紫苏、上等花生油以及自配的特殊酱料,味道更是可口。每年夏至,为宾阳人民传统的“狗肉节”。在宾阳招待外地客人都要上白斩狗,谓之:不吃白斩狗和宾阳酸粉等于未到宾阳。1990年全国第四届民族运动会在南宁举行,宾阳“白斩狗”和“宾阳酸粉”参加食品小吃一条街展销,每天都销出几十条白斩狗。1995年,在南宁南方大酒店举行的全区名菜、名点、名小吃评比中,宾阳白斩狗被评为“优秀菜点”,2000年,又被授予“广西名菜”称号。
⑵ 宾阳韭菜炒螺丝 宾阳有道菜叫韭菜炒螺,不知道是什么螺。据说长在田间地头。知道的介绍一下
可以的韭菜炒螺丝<br _extended="true">原料:<br _extended="true">螺丝肉,去壳的我们这里卖8块钱一斤,我买了半斤。韭菜2块钱的。<br _extended="true">做法:<br _extended="true">步骤1、螺丝肉买回来,要好好的洗洗,先用盐泡个5到10分钟,然后用手用劲的抓抓,多冲洗几遍,一定要洗干净的,不然会涩嘴的。<br _extended="true">步骤2、把韭菜洗干净,然后切段。<br _extended="true">步骤3、锅中油热,放点干辣椒,姜片爆一下,然后倒入洗好的螺丝肉煸炒一分钟加点料酒接着煸炒一下。<br _extended="true">步骤4、倒入韭菜,煸炒一下,加盐大火煸炒2到3分钟。<br _extended="true">步骤5、加点鸡精就可以起锅了,不知道外省的朋友有没有吃过这道菜,反正江苏人吃的比较多,简单口味也不错。
⑶ 宾阳都有哪些特产
宾阳酸粉、宾阳盐糕、白香糯糍、宾阳壮锦、宾阳竹编等。
1、宾阳酸粉
宾阳酸粉产生于中国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因宾阳夏日天气潮湿炎热,食欲不振。因此产生了这一种米粉制作方式。宾阳酸粉酸甜可口,因此而出名。
2、宾阳盐糕
宾阳盐糕是一种小吃,传统的盐糕有杯糕和碗糕两种,后来又增加了芋头糕和七色糕。用瓷制小酒杯蒸的叫“杯糕”,用碗蒸的叫“碗糕”,芋头糕和七色糕是用托盘蒸制的,蒸好出盘时再切成一块块菱状体。
3、白香糯糍
白香糯糍以糯米为原料,将糯米洗净后浸透,放入蒸笼内蒸至熟软松化。捞出放入石臼内,用一根大木头舂成糊状。然后将糊状的粑粑捞在盆内,趁热分成小团,再将小团捻扁成圆形,白白的、软软的,然后根据个人喜好放入黄豆粉、红砂糖或是花生芝麻白糖作馅料。
4、宾阳壮锦
宾阳壮锦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源于汉代,形成于唐宋时代。宾阳壮锦编织技艺传承了传统壮锦古老的织造器械、编织工艺、编织材料和图案风格,其产品有生活日用品类,艺术品类,旅游纪念品类三大类。
5、宾阳竹编
宾阳竹编以竹子或以竹为主兼杂木、藤、丝、草等辅助原料编制成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篮、花盘、花托、箱子以及各种家居装饰品。宾阳竹编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宋朝。
⑷ 宾阳哪有回锅肉卖
宾阳,可以在宾阳锅锅旺简餐、龙老弟辣子鸡、乡居上品、蒙记食府等买到回锅肉。回锅肉起源四川农村地区。古代时期称作油爆锅,四川地区大部分家庭都会制作。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回锅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
⑸ 广西39个县市最特色美食大搜罗,看看你吃过几个
西林县----白轨麻鸭
中国沙糖桔之乡--西林,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最西端,旅游资源丰富,有万峰湖景区,八万水源洞、周邦洞群、那劳岑氏建筑群、古商端口达下、古镇火柴等,还有古句町国古迹铜棺、铜鼓古迹铜棺、铜鼓等人文景观。
乐业县 ----野生刺梨
乐业,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位于广西西北部,居住着壮、汉、瑶、苗、布依、彝、仫佬、仡佬、京、水、侗等11个民族,其中壮族占50%,汉族占48%,其他少数民族占2%。
凌云县---白毫茶
凌云县百岁以上寿星有365人,高过世界长寿区认定标准占人口的比例,是中国首个“全国异地长寿养老养生基地”,先后获得了“中国名茶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西部地区教育‘两基’攻坚先进县”、“广西卫生县城”等国家、省部级荣誉称号。
苍梧县---六堡茶
苍梧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是着名黑茶六堡茶的原产地。荣膺“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八大产脂县之一"、“全国诗词之乡”和“全国初级电气化县”等称号;县内有石桥龙岩名胜风景区和爽岛民俗风情旅游区等旅游景点。
巴马县---巴马香猪
巴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显得很珍贵。据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巴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世界五个长寿区之首。巴马是“中国香猪之乡”。2005年,巴马香猪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田林县---八渡笋
田林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所辖的一个县,是广西土地面积第一大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革命老区。聚居着壮、汉、瑶、苗、彝、布依等11个民族,总人口28万。 2015年,田林县城总面积达4.96平方千米。
都安县---都安山羊
都安瑶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是全国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县城奇峰异洞,岩溶景观,全国遐迩闻名。都安是中国都安山羊之乡、中国竹藤草芒编织工艺品之乡和中国野生山葡萄红酒基地。
罗城县---野生毛葡萄酒
罗城县,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传说因四周群峰环绕,罗列如城而得名;又传因县城建于先之罗义村,遂定名罗城。罗城被称为广西“有色金属之乡”、“广西煤炭之乡”,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
三江县---荷花鲤
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属于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山地谷地气候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着名景点有:石门冲自然生态景区、程阳八寨景区、丹洲景区等。
环江县---香鸭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部,广西第三林业大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境内有九万山久仁和木论喀斯特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广西第二大文雅天坑群,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江还是“全国兰花之乡”。
上林县---黑豆猪脚煲
上林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 是大南宁经济圈的重要一员,被人们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后花园”。中国老年学会2012年12月28日正式向广西上林县授予“中国长寿之乡·广西上林”牌匾和证书。
隆林县---黑米棕
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广西仅有的2个各族自治县之一和百色市12个县(区)中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997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革命老区;是电站库区,“九五”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和平班水电站就在隆林境内建设。
马山县---黑山羊
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地处红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骆越长寿之乡。全县现辖7个镇4个乡,145个村,6个社区,总人口51万人,有壮、汉、瑶等9个民族,总面积236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大石山区。
忻城县---乳鸽酒
忻城县原属柳州地区管辖的县份,2002年12月28日起属新成立的来宾市管辖,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物产丰富。是一座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除壮族外,还居住着汉、瑶、仫佬、苗、回、满等15个民族, 其中壮族人口占92.8﹪。
天等县--指天辣
天等县地处桂西南,属广西崇左市。1952年由镇向县、龙茗县合并为镇都县,1957年改天等县,即壮语Hin daengj的音译,意为耸立的石头。
富川县---富川脐橙
富川瑶族自治县种植的水果、粮食,养殖的畜禽、淡水鱼远销欧、美、亚。其中最着名的是富川水牛、蜜枣、脐橙、银鱼、桂花鱼被列为广西基地县,脐橙获中国同类产品金奖。富川瑶族自治县拥有“富川八景”、“古明城”、“灵溪庙”等旅游景点,被誉为“小桂林”。
隆安县---粉蒸肉
隆安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代管县,是大西南铁路、公路、水路的重要交通枢纽。面积2277平方公里,人口40.53万,有壮、汉、苗、瑶等13个民族。
天峨县---六画山鸡
天峨县是广西林业重点县,素有“森林王国”、“绿色宝库”之称。龙滩水电站座落在距县城15公里处,被誉为“西南水电之都”。天峨县是着名的 “中国山鸡之乡”、“中国油桐之乡”和“中国金花茶之乡”、“广西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广西内陆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
融安县---金桔
融安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区有红茶沟国家森林公园、大洲风景区等。农副名产有金桔、沙田柚、罗汉果、香菌、头菜等,金桔是全国着名特产。有目前广西保存最完好的骑楼街,素有“小柳州”之美称。
宜州市
宜州,位于广西中部偏北,隶属河池市,是着名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是一座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城市;更是一座拥有21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宜州是“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城,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明星城市和中国最具有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
靖西市---大果山楂
靖西市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代管的县级市,是全国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地。境内以溶蚀高原地貌为主,山明、水秀,以奇峰异洞、四季如春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又有山水“小桂林”之誉,是旅游、度假和避暑的理想胜地。
鹿寨县--- 椪柑
鹿寨县位于广西中部,柳州市东南部,有壮、汉、苗、瑶、回等18个民族。鹿寨的导江上龙橙为古代贡品,鹿寨碰柑于1994年和1997年两度获得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享誉国内。
灵川县---狗肉
灵川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辖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桂林市东北部,东、南、西三面环抱世界风景名城桂林市,为历代“楚粤往来之要冲”;境内气候适宜,特产丰富,是广西重要的商品粮、柑桔、毛竹生产基地,素以“地灵人杰山川秀,物华天宝五谷丰”而着称于世。
田东县---芒果
田东县位于广西西部,地处右江河谷腹部,地处右江盆地腹部,右江河从西至东贯穿其中,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境域版图颇似一只巨大的芒果。
扶绥县
扶绥县,隶属于崇左市,有“五乡之城”。“上龙之乡”、“白头叶猴之乡”、“甘蔗之乡”、“剑麻之乡”、“瓜菜之乡”的美誉,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先后荣获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等荣誉称号。
兴安县---桂林米粉
兴安,位于广西东北部的湘桂走廊,属桂林市辖县,是湘漓二水之源,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灵渠的所在地,自古以来即是楚越文化交汇之区。
荔浦县
荔浦县,隶属于桂林市,荔浦县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邑。是享誉中国的南方食品城,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木衣架出口生产基地,荣获“中国衣架之都”称号。荔浦是“文场”戏剧的发源地之一,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全州县---红油米粉
全州县是桂林市辖县,历史文化悠久,以“地灵人杰川秀,物华天宝五谷丰”而着称于世,是桂林市行政区规划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是桂林市域副中心城市,又是桂北湘南的物资集散中心,是“中国金槐之乡”。
容 县---沙田柚
容县古称容州,玉林市辖县,是杨贵妃的故乡、沙田柚的原产地,沙田柚居“广西三宝”之首,古代列为朝廷贡品,容县也是广西最大的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共70多万人。
浦北县---香蕉
浦北县隶属于钦州市,是中国种蕉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县,被誉为“中国香蕉之乡”。公路两旁的山岭林木茂盛,郁郁葱葱,继2005年荣获广西绿化先进县后,2006年,又摘取“广西绿化模范县”的桂冠。
宾阳县---酸粉
宾阳县由南宁市所辖,宾阳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以“百年商端口”闻名于桂中南。
藤 县
藤县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百强县、全国绿化百佳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商品粮食基地县、全国十大松脂生产基地县、全国八角之乡、玉桂之乡。
灵山县
灵山县隶属于钦州市,县城与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玉林市、贵港市六市形成了1个半小时经济圈,是着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养蛇之乡、中国名茶之乡。
陆川县---陆川猪
陆川县隶属于玉林市,县境内因有九洲江、米马河、沙湖河、榕江河、低阳河和清湖河六条河流而得名。是中国铁锅之都、全国最大的小型挖掘机生产出口基地、全国八大良种猪之一陆川猪原产地。
博白县---京都片皮鸭
博白县,古称白州,隶属于玉林市。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县,与广东湛江市以及广西北海、钦州相邻,是沿海与内地的交汇点,具有西部的东部、西部的沿海区位优势,是大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
岑溪县----三黄鸡
岑溪市,位于两广交界处,是珠三角经济圈与大西南和两广交流的结合点之一。享有中国花岗岩之都、中国古典三黄鸡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玉桂之乡等的美誉,荣获中国绿色名市、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等称号。
横 县---鱼生
横县着名的的“中国茉莉之乡”,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是国家商品粮和蔗糖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基地、甜玉米生产基地,广西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之一。
北流市---荔枝
北流市,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中国陶瓷名城”,是广西第二大侨乡。
桂平市---绿豆糕
桂平市,别名浔州,是农业重镇,是广西第一人口大县,广西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内河船舶生产基地、休闲服装生产基地、黄沙鲨养殖基地和腐竹出口基地,是首个以“佛教文化”为主导的旅游城市。
⑹ 宾阳武陵菜糍由来
宾阳武陵菜糍是南方很流行吃的糍粑。长得好像是饺子的Plus版内容却大有干坤—— 韭菜、猪肉、鱼肉、白萝卜,买到的都是阿姨们现包现炸的,到手热腾腾入口第一口酥脆,第二口又有点粘糯的感觉,馅儿又香又好吃。
宾阳武陵菜糍的做法
首先,糍的馅料颇为丰富,汇聚了多种新鲜食材拌炒而成。其中包含着芥菜、韭菜、豆腐皮、白萝卜、猪肉、鱼肉等,分别切碎剁成末,再分别放入油盐等炒熟,最后把各种熟食放到一起捞匀备用。
糯米打成粉后,用筛子筛取精细糯米粉,取一部分用水搓成粉团,放进锅中煮熟,然后掺和余下的糯米粉用手搓擦,使其均匀,而后捏成适当大小的糯米团子,加入炒制好的馅料,就可以把糯米团的边缘捏实,其形状类似于漂亮的大贝壳。
煎糍的制作程序不算太复杂,但想要完美制作还是需要考究。放进油锅里生煎,生煎时,边煎边不停地翻动,使其厚薄一致,圆圆匀称,几分钟后捞起,凉一会再煎,如此三四次,直到表皮呈金灿灿即可。做成无褶大饺子的形状香煎,总之很好吃。童年的记忆。
喜欢吃带汤的很简单,糯米搓成圆球状,和把已经调好的馅料一起放进锅里煮,加入适当的盐,汤圆糍浮起来就表示熟了,当然,已经包好陷的月亮糍粑也可以放进锅里一起煮,或者蒸着吃,不过要注意火候,别让月亮糍露馅噢。香气扑鼻,吃一碗热腾腾的宾阳菜糍,再冷的冬天都不怕。
⑺ 宾阳有什么特产
宾阳有什么特产
大地回暖,流浪已久的太阳又回来了,接下来我为您带来了宾阳有什么特产,欢迎阅读!
1、艾菜糍
每年清明节前后,有个绿绿的团状食物就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了。有人叫它青团,也有人叫它艾叶粑粑,但是宾阳人更喜欢叫它艾菜糍。
宾阳人童年记忆中的艾菜糍是这样的,摘下春天的第一把鲜嫩的艾叶,清洗干净沥干水份,将适量的艾叶焯水,焯水后放一个大盘子里装着备用将焯水过后的艾叶分批放入石碗中加入艾叶水一起捣碎。
将艾叶水和糯米粉和在一起,做好皮后塞入黄豆、红糖、花生混合的粉末包好,外层撒上一层白色粉末。
宾阳有一些地方做的.艾菜糍,不加馅料,会直接用简单粗暴的吃法——蘸红糖酱,稠稠的红糖划过糍粑柔软的身体。记得小时候,当热气腾腾的艾叶糍粑端上来,我立马就抓起一个塞进嘴里,入口还有一股艾草的清香,满满的红糖和艾叶混合的香味,令人怀念。
2、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又叫花米饭、乌饭,是壮族在传统节日时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因上过《舌尖上的中国》而广为人知。它是用糯米泡在枫叶汁(黑色)、紫蓝草汁(紫色)、红草汁(红色)、黄花汁(黄色)里分别染成黑色、紫色、红色、黄色,加上本色(即白色)蒸制而成。蒸熟后的糯米饭,五种颜色混在一起,色彩缤纷,非常好看。
五色糯米饭是用从植物中提取的颜色来给糯米染成五彩缤纷的颜色,将洗干净的植物摘叶去梗后捣碎,然后倒入锅中并加入冷水煮沸后继续小火煮8分钟,然后将水和渣分离,把水装入碗中放凉。植物上色的糯米饭还会带有植物的清香。
五色糯米饭颜色艳丽好看,但味道不免单一,加入腊肠、萝卜干等搭配一起,或者撒上红糖、白糖,也能够品尝不到不同口味的五色糯米饭。
3、古辣香米酥
古辣香米酥软可口名扬四方,嘉德八度笋香脆美味享誉全区,在广西饮食店用户达500多家,年销量200多万斤。糯米甜酒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一强身健体的滋补食品,甘棠三宝粽子、粉利、扣肉纯手工制作,富有民族特色,香醇爽口,十分鲜美,甘棠扣肉被评为“广西桂南地区名菜”,新端口美酒口感美味,功能独特,包装精致,深受顾客喜爱。
;⑻ 宾阳酸粉的菜品历史
广西宾阳酸粉作为爽口消暑的夏日食品,以其特有的嫩滑、酸甜可口、香脆诱人而闻名遐迩。酸粉是一种凉拌粉,把酸甜的酱水拌到蒸粉托里,加以红烧肉、腊牛肉巴、油炸肉、酸豆芽、花生米、蒜末、生辣椒等佐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酸粉便呈现在你的眼前。
相传,北宋皇祐五年(1053),朝廷派枢密副使狄青率部南征侬智高来到宾州(今宾阳县),而侬智高则在距宾阳县城以西19公里的昆仑关凭险固守。狄青于元宵之夜在营中张灯结彩、欢宴过节以迷惑对方,暗中却派出两千轻骑从背后偷袭昆仑关,而后突然前后夹击。侬智高措手不及,大败而逃,遁往云南大理,狄青大获全胜。在宾阳居留期间,狄青部下多为北方人,不喜欢吃米饭,提出要吃面条,而宾州盛产大米,没有面条,难以满足要求。但是,再难也难不倒精明的宾州人。人们用大米浸泡后,磨浆蒸成米粉,配以卤水肉片等作料送到营中。将士食后,对米粉啧啧称赞。时逢南国早春,气温骤升,闷热如夏,北方将士不服水土,出现了拉肚、发痧、不思饮食等现象。宾州人又精心将米粉再度改造,蒸成薄薄的粉片,配以米醋、酸黄瓜、香菜等调料让将士食用。想不到,这种酸粉真神,将士们食后顿觉胃口大开,神清气爽,拉肚和发痧竟也不治而愈。将士都称这种有提神、消暑、止渴、开胃、祛湿除热功效的粉为酸粉。从此,宾州酸粉成了当地一种奇特的小吃,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宾阳人爱吃酸粉,粉店食者如云,加上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外地食客,使得宾阳县城的宾馆酒楼和小饭店、大排档,到处都有酸粉供应。而满街的酸粉摊中,要说历史最久、味道最佳的,当首推芦圩南街酸粉了,这里的颜家、关家、邹家、老扁酸粉世代相传,历久不衰。南街酸粉选料上乘,手工制作,别具一格。
关于可口的宾阳酸粉,还有一段美如其味的传说呢。传说有一孝顺的媳妇对家婆特别好,家婆生病了,不能吃硬的食物,没有胃口,媳妇看着家婆日渐消瘦,心里着急,就变着法子给她做好吃的。可是炎炎夏日,家婆又吃不下油腻的东西,媳妇就把米磨成粉,和着水蒸得酥软酥软的,加以糖醋、佐料,使家婆的胃口大开。经过媳妇的精心侍候,家婆的病很快好了,酸粉也就随着媳妇孝顺的佳话传了下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⑼ 南宁十大特色菜
10.宾阳酸粉
酸粉在宾阳当地可是出了名的好吃,据说宾阳酸粉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宋朝。这种粉的特点是酸甜可口,柔滑香脆,非常适合夏天食用,解馋又开胃。难怪当地人会说:“夏天吃酸粉,病猫都精神”。
9.生榨米粉
这是一种颇具特色的米粉,跟我们吃过的米粉有很大区别,当地简称“榨粉”,外地人听口音以为是油炸的米粉,其实不是,这个“榨”应该是压榨的意思。生榨米粉加工的时候会放存一段时间再拿来食用,所以会有一股酸味,这个酸味恰好是当地人的最爱。
8.横县大粽子
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惯,横县也不例外,不过横县的粽子跟外地的粽子大不相同,仅从大小上来看一个起码挺10个,一个人还真吃不完。横县大粽子不仅个头大,味道也很好,现在已经成为广西着名的传统风味小吃。
7.炒粉虫
把大米磨成浆蒸熟,然后搓成条状,看起来像虫子,所以叫粉虫。
6.南宁炒螺
正宗的南宁炒螺采用壳薄肉厚的田螺,加上一种叫紫苏的植物同炒一锅,那叫一个香,让人口水直流。炒螺在南宁的夜宵摊随处可见,炎热夏天的晚上,一碗炒螺配一两瓶啤酒,好不爽快。
5.五色糯米饭
南宁是一个壮族聚居的城市,所以每年三月三的时候五色糯米饭在南宁开始流行起来。五色糯米饭有黑、红、黄、白、紫五种颜色,除了白色其他四种颜色用天然植物染料染色,不同颜色不同味道,每一种味道都清香可口,可惜这个季节吃不到。
4.酸野
为什么叫酸野呢,很多人都吃过到不了解,其实“酸”字大家都懂不用解释,“野”是南宁白话,指的是“东西”,酸野意思就是酸东西。酸野一般采用当地应季果蔬加工而成,这些果蔬包括萝卜、李子、木瓜、番石榴、黄瓜、芒果等。酸野生津解暑,非常适合夏天食用。
3.横县鱼生
广西人吃鱼生是出了名的,但广西最会吃鱼生的地方应该是横县了吧。横县鱼生无论是选材、加工、摆盘都让人赏心悦目,配料也是非常丰富,包括紫苏、薄荷、鱼腥草、酸橘等20种。
2.柠檬鸭
柠檬鸭做法十分讲究,鸭子一般采用当地的土鸭,配料主要是陈年腌制的柠檬,外加十多种调味料加工而成。柠檬鸭味道非常冲,第一口感觉强烈,但第二口之后你就停不下筷子了。
1.老友粉
广西历来有嗦粉的习惯,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老友粉是南宁当地特色美食,与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梧州炒河粉并称“广西四大粉”。老友粉酸辣可口,咸香具备,夏天吃了开胃,冬天吃了暖身,南宁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