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襄阳最值得游览的景点有几处你知道有哪些特色吗
黄家湾自然风景区,襄阳唐城影视基地,襄阳古城,古隆中,习家池,鹿门寺;风景优美,景色宜人,适合人类居住,有很多的好吃的,地域特色谋略。
Ⅱ 襄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古隆中
隆中也称古隆中,是湖北十佳景区,也是襄阳市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距襄阳城西约20里。明代就已形成“隆中十景”。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重修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吟啸山庄、铜鼓台、观星台、棋盘石等众多景点。
2、仲宣楼
仲宣楼是为纪念“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而修建的。整个仲宣楼高17米,总面积650平方米,悬挂沈鹏等名家题写的“仲宣楼”等8幅匾联。楼内有壁画石刻建安七子图。可分为城墙、城台和主体楼三大部分。
3、夫人城
东晋时梁州刺史朱序镇襄阳时,前秦苻丕来攻,序母韩夫人登城巡视,见西北角城垣防守薄弱,遂领女婢及城内妇女于此斜筑新城一段,后此角果被攻破,幸赖新筑之城垣,方击退攻城之敌,因称此段城垣为夫人城。明初在此扩建子城。
长24.6米,宽23.4米,上嵌石匾,镌“夫人城”三字,下嵌古碑数通,其中同治年间(1862~1874)树立的石碑,上刻有“襄郡益民胜迹夫人城为最”等字样。
4、鹿门寺
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鹿门寺位于襄阳城南约15千米处东津镇鹿门山,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是汉唐以来的佛教胜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建武年间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因神道口刻有二石鹿,俗称鹿门庙。西晋改名为万寿禅寺,唐复名鹿门寺。
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栖隐于此。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在此建“三高祠”,并供其像,以示纪念。明末毁于火,清初以来,屡有修废。保存有石鹿、龙头喷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筑和碑刻。
5、昭明台
昭明台又名山南东道楼,位于襄阳城中心,跨北街西南而建。青砖筑台,中以条石拱砌洞,洞高4.5米,宽3.5米,台上建5开间重檐歇山顶式楼,高约15米,东西各建横屋4间,西南有鼓楼、钟楼各一。
6、古城墙
襄阳城墙位于襄阳市襄城区境内,起初筑于汉初,略呈正方形。城垣周长7.6千米,平均高8米,宽10米左右,用土层层夯筑,外用大块青砖垒砌。
(2)襄阳襄城区有哪些好玩好吃的地方扩展阅读
襄阳市地形为东低西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丘陵、岗地、山地,约占襄阳总面积分别为20%、40%、40%。
东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90~25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枣阳东部的新市镇、鹿头镇、刘升镇、吴店镇、平林镇、王城镇等,最高点是与河南省交界处的玉皇顶,海拔778.5米。
中部为岗地丘陵,兼有平原,主要分布在枣阳西部各乡镇和襄阳、宜城、老河口全部以及南漳东部乡镇,宜城孔湾镇八角庙村,海拔44米,是全市最低点。西部为山区,包括保康全部、谷城大部和南漳中西部,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保康官山海拔2000米,是全市最高点。
Ⅲ 襄阳有什么好吃的
街边隐藏的那种小吃
襄阳人民广场肯德基最右边的玻璃房,烧鱿鱼。
火车站附近晨光小学门口三轮车小摊,烤面筋。
襄城区北街里面店面,泡芙。
人民广场名都小吃城下楼梯间,瓜子饼。
佰人王,口水吧那一条街都有小吃
襄阳特色菜肴
三镶盘
是襄阳地区的传统风味名菜,它是集中“炸紫芥(炸猪肝)”“炸排骨”,“炸脑泡”三菜之所长于一馔。三菜各呈一色,各献一味,一菜三吃,故名“三镶盘”。
清蒸槎头鳊
襄阳的鳊鱼早在南北朝时就着盛名。相传当时襄阳刺史张敬儿为取宠齐高帝,特别制造了“陆舻船”,载运一千六百尾鳊鱼往京都建业上贡。为此,齐高帝以鳊鱼的地方名“槎头鳊”赐封张敬儿为“槎头刺史”。食用槎头鳊鱼,以清蒸最佳。
糖醋白菜
糖醋白菜是襄阳市饮食业创新菜品之一,已编入《中国菜谱》。 糖醋白菜取材襄阳卷心大白菜(又名“襄阳白”)。此菜十分爽口,甜酸适度,儿童特别爱吃,也适合上海人口胃。
酱猪大骨
又名手抓筒子骨,主料为猪腿筋骨。这道菜的特点是:清香宜人,汁浓味醇,实属滋补佳品。吃的时候需备好一次性塑料手套和塑料吸管,用戴手套的手取筒子骨,吸管插入骨筒内吸净骨汁,然后再食肉。
回锅肉
回锅肉是襄阳的代表菜肴之一,也是襄樊人喜爱吃的一种具有家常风味的荤菜。回锅肉选料大多选用带皮猪肉的精华腿股部分,这种肉有肥有瘦,用红锅爆炒之后,薄薄的肉片卷起小窝。也可用较肥的五花肉煮后爆炒,煮肉的汤还可加点时鲜蔬菜,这样就汤菜俱全了。
襄阳面食
包面
包面在襄阳又叫饺子或馄饨。襄阳人逢年过节或改善伙食,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家庭,总要吃一顿传统的小吃--包面。襄樊的包面历史悠久,相传明、清之间即已盛行,不仅省内闻名,也吸引了不少全国过往旅客。
襄阳酸辣面
襄阳人俗称火巷口酸辣面,该面闻起来酸中带肉香,入口酸、辣,但与普通的四川、云南等的辣味又有所不同。虽然主味以酸为主,但食用后,又不会出现普通的酸性食物的消化快、饥饿早、胃酸过多等现象,酸性食物又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等功效,该面实为襄阳早餐之一绝!
炸酱面
炸酱面、豆腐面都是襄樊较普遍的风味小吃,是典型的早餐。其做法与牛油面一样,只是其佐料与牛油面佐料有异。炸酱面以炸酱为主料,豆腐面以豆腐、海带为主料,面主要是以碱面为主。
酸浆面
为襄阳市枣阳的独特面食,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经几代人的不断改良、更新,所做出的酸浆面不但色香味俱全,且有开胃、预防伤风感冒等功效。时至今日,在琚湾条条街道,酸浆面的香味充斥着人们的口鼻,许多襄樊市区居民经常驾车前往枣阳品尝美味的酸浆面。
襄阳风味小吃
襄阳王府小点
明代襄宪王朱瞻的襄阳王府天天必备的小吃点心,且花样众多,后由于宾客在外广为传播而流向民间,成为历史悠久的襄阳名点。王府小点以优质杂粮和天然绿色植物为原料烘焙而成,低糖低脂,香气浓郁,酥脆无渣,风味独特,长期食用不仅有益健康,而且可以陶冶情操。
夜壶油茶
襄阳的“夜壶油茶”是一种适宜于冬季夜晚的小吃。油茶制作方法简单,但调味讲究。先把面粉温火炒香,略呈黄色,后将羊油或牛油、胡椒、豆豉、葱、姜、盐等放入适量,加水煮成糊状即可。吃时,放碎蒜苗、炒花生米(压成小粒),香味四溢。睡前来一碗,可暖胃、润肺、生热。旧时冬季,叫卖者身背好几十斤重的大铜壶,走街串巷叫卖,所以人们戏称它为“夜壶油茶”。
米窝
以大米、黄豆浆,入专用勺,下油锅炸制而成。色金黄,圆窝状,中间薄焦酥,边圈厚柔软,含有葱、姜、芝麻香味。
油馍筋
面粉加适量盐、明矾和水调和,用手按成片后切成条形,置沸油中炸黄即可,味外焦内软。有点像油条,但比油条劲道多了,口感非常棒。
玉带糕
系谷城县地方传统名点,距今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该品选用精糯米粉、高级白糖、上等麻油等为主要原料,佐以青丝、红丝、核桃仁、金桂等,采用特殊手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具有健脾开胃、润肺生津等功能,食、药两宜,清香爽口,甜而不腻。因糕体形似皇袍玉带,故名" 玉带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