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个地方的馄饨最好吃
西施版本春秋战国,吴王吃腻山珍海味,西施为表心意做给吴王吃的,因觉得吴王浑浑噩噩,混沌不开,随口起名馄饨。馄饨的由来,每个地方的说辞不一,哪里的最好吃,也不清楚,目前只吃过贵州沙县小吃的馄饨,以后去的地方多了,吃的多了,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反正都是因人而异,每个地方的特色不一样。而且馄饨在我国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叫法各异,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也就吃过一种馄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一般也就是吃这一种馄饨。
而馄饨哪里好吃呢,这个取决各地口味与习俗,而我所在的江浙沪一带,做馄饨的方法是:一般用白开水煮熟,随后放入鸡汤、肉汤或者骨头汤做成的汤料中,食用时还会根据个人喜好滴入香油或者酱油。还会在馄饨中有时还会裹入香菜或者芹菜。
⑵ 请问无锡哪里的混沌店最好
小笼馒头、馄饨类
★赛王记——无锡小笼和开洋馄饨(全无锡最好吃的,在锡惠公园对着映山湖的后门口)
★陈大嘴——馄饨(沁园新村,塘南菜场边)
★超王记——馄饨(中桥、汽车西站、山北店,超王记的特色是拌馄饨,馒头一般)
★大耳朵——说馒头的话,到是大耳朵的馒头真正皮薄汁多
★熙盛源——小笼(健康路和南禅寺,普通馄饨,4元/两,自己感觉是最好吃的)
★丁大福——馄饨(欧翔超市)
★山明园——小笼,佳福大厦楼下的
★金师傅——馄饨(在南禅寺和西门加油站旁,馄饨超大,各种馅的都有,汤一般,10只可饱)
★福乐馄饨店——(在南禅寺普通馄饨,3元左右消费,以前是蛮好吃的,吃一次舌头就被烫一次,
以前还是鸡汤的,现在是清水啦。优点是等候时间特别特别的短)
★乐福混沌店——(红梅市场对面,新交电旁,混沌,可好吃了。偶经常去吃哦…)
★黄毛馄饨店——,那里有时会供应荠菜馄饨,很香……(青石路)
★王兴记——的馄饨、蟹粉馒头、虾仁馄饨
★惠山后门二泉个鸭汤馄饨
★欧尚一楼3元1碗的走素小馄饨绝对好吃,16只,3元大洋
⑶ 哪里的云吞最好吃
两广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
大白菜3片、猪肉馅150克、厚的大云吞皮150克、香菜1棵、葱1根
辅料: (1)盐1/2茶匙、香油1/2大匙、淀粉1/2茶匙 (2)高汤1碗、盐少许、香油少许
1 大白菜洗净,先氽烫过再冲凉、切碎,然后挤干水分。
2 猪肉馅再剁细,连同调味料(1)一起加入切碎的大白菜中调匀成馅料。
3 每张云吞皮包入少许馅料,捏成长枕形云吞,再放入开水中煮熟至浮起。
4 调味料(2)放碗内,盛入煮好的云吞,再撒入洗净、切碎的香菜末及葱花即成。
⑷ 大同哪家馄饨好吃
作为兰州拉面占据大部分江山的大同,可想而知给南方的“面食”馄饨可施展的空间是相当有限的。但还别说,馄饨凭借着自己“以柔克刚”的身段以及全国遍地开花的顽强生命力,也是稳赢了一票西北大汉的胃口。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着名小吃各地有不少特色的,深受食客好评的馄饨,着名的有成都市龙抄手饮食店的抄手,其品种多种,皮薄馅嫩,味美汤鲜;重庆市的过桥抄手,包捏讲究,调料多种,蘸调料食;上海市老城隍庙松运楼三鲜馄饨,馅料讲究,薄皮包馅,味色鲜美;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曲曲,羊肉为馅,皮薄馅嫩,汤清味鲜等等。
在纯猪肉的基础上,加了一点海味干货的成分在里头,估摸着应该不是瑶柱干贝,但虾米带来的鲜美,的确是没跑了。
⑸ 什么牌子的馄饨好吃
你可以去佬香馄饨店吃,很好吃的,买袋装的话不是很好吃。若真要的话可以试一下(快鹿)这个牌子的。我家吃速冻的都是吃这个牌子的。
⑹ 中国哪里馄饨最好吃
自家做的馄饨好吃。
1.馅料:选购新鲜蔬菜,可以是芹菜,白菜等等.芹菜要茎,白馄饨菜要帮.大葱一根,要够大.鲜肉,牛羊猪都行.不过,具体是猪肉的要肥瘦3:7.菜肉比也是3:7.只有这样的才会好吃.肉要细碎,菜也要细碎,搅拌要向一个方向,直到看见所有的肥肉变化成丝状即可.至于配料,多半自选,鸡精,香油,蚝油,五香粉,盐等适量.注意不要加水.
2.包法:各地包法不同,选购市场卖的馄饨皮即可.一般是1斤皮半斤馅.当然,如果素质过硬可以适量增加馅量.不过,6-7两也够了.最方便的包法是,居中放馅,卷两卷,然后两翼向中间折一下,倒置摆放整齐.一般是上冰箱速冻层,留着早上吃.一般一斤半的馄饨正好摆满一层,大约40个.底下一定要垫上塑料薄片,以防止粘底.
3.汤料:一般早餐用简便的最好.食量大的可以下15个,一般人下8-10个足够.滚水下,大约3-5分钟捞出.现下汤料,现添汤.一大碗用紫菜几小片,虾皮10个左右.正宗是用白胡椒粉微量,盐少量调味.可以加一滴香油,一滴蚝油,也可以不加.喜欢菜的可以少加点绿菜叶,千万不要多.没有大骨汤,浓鸡汤用鸡精代替,不过早餐还是可以的
⑺ 吃过最好吃的云吞(馄饨)是在哪吃的
广东省经常可以看到的街头小店都很好吃的。
云吞是广东小吃的一种,与中国北方地区的“小馄饨”及其四川人叫的“老麻抄手”相相近,但是用材、外观设计略有不同。往往叫云吞, 是由于广东话中小馄饨的音标发音类似云吞。 历经长时间的发展趋势,云吞也拥有自身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表皮及其里面的包馅都跟小馄饨不一样。尺寸一般以“一口吞”为规范,依照老广记的规范,一碗规范碗云吞总数为6颗到8颗。 云吞与蛋面一起熬成的艇仔粥是正宗的广东小吃之一。云吞面的制作方法是以云吞皮包囊着切碎的包馅。广东省云吞面的云吞皮以生鸡蛋及小麦面粉做成,切成约8cm乘8cm的方形。包馅则以肥、猪瘦肉、鲜鲜虾,添加大地鱼碎及鸡蛋黄、调料混到。广东省云吞的包法一般注重迅速,不一定要逐渐齐整折算起来。尺寸则以能一口吞掉一颗为规范。云吞面大部分是以沸水灼熟,添加面和汤变成艇仔粥。亦有只吃净云吞面。在中国香港,亦有部分餐饮店把云吞面放到滚油内炸至金黄色香酥奉客,是为“炸云吞”,此作法亦在国外流行。
你好,我是静静的餐桌,很高兴与你相遇。 馄饨是咱们中国的传统 美食 ,源于北方。西汉杨雄的 《方言》中提到“饼谓之饨”。古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之为“浑混”,根据中国造字原则,后来才改为馄饨。起初用于祭祀,直到宋代,每逢冬至节,市镇店肆停业,各家包馄饨祭祖,祭毕全家长幼分食。 作为传统 美食 ,吃过最好吃的云吞(馄饨)是在哪里吃的?答案肯定是在妈妈家吃的。妈妈做馄饨最喜欢把时令蔬菜掺猪肉馅中做成大馅馄饨,韭菜猪肉、小白菜猪肉,荠菜猪肉.....每样都有着各自的风味。对于我而言,更偏爱荠菜猪肉馅的馄饨,荠菜独特的清香搭配浑厚的肉香,造就了这碗鲜美的荠菜猪肉馄饨。下面我就把妈妈的制作方法分享给大家:
肉馅部分 :
馄饨皮部分:
汤底部分:
制作步骤:肉馅的调制:
馄饨皮的制作:
包制馄饨:
左右托着馄饨皮,将肉馅放在馄饨皮的一角,放有馄饨皮的向对角方向卷起肉馅,到馄饨皮中心的位置,这时候大概是一个类长方形加三角形,类长方形两边向中间折叠,粘在一起就好了。
煮馄饨:
锅中加水,水开后放入馄饨,煮至馄饨飘起就熟了。
汤底的制作:
静静有话说:
叫做“云吞”真的好美,既把馄饨像云一样白和柔软入口的颜色和口感说了出来,又写出了吃馄饨时吞字的灵动感!我们宁波这边叫馄饨,是非常普及的早餐之选啦
宁波:
1.十六格馄饨
听说是师傅上下五个包16个的馄饨,只要卖完了就收工的一家馄饨店。吃过南塘老街的那一家,口味非常的不错,因为他们家的汤底是用大骨熬成的,馄饨皮是用面粉和鸭蛋做成的。服务是非常的传统,不是那种很周到的现代服务。如果店里面坐不下的话,也可以选择外卖什么的。但总地来说,还是很传统很经典的馄饨店。
2.吉祥馄饨
会有人说吉祥馄饨不好吃吗?全家福,荠菜猪肉,玉米鲜肉,芹菜猪肉,玉米虾仁,口味太多了吧,而且外送是馄饨和汤分开的超级贴心,汤很浓郁,是那种让人想一口气喝光的那种,汤里面还有榨菜,吃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只能用回味无穷来形容吉祥馄饨了,就是价格稍稍稍稍贵了一点点,但是真的超级好吃!
3.街头巷尾菜市场的各种馄饨店
散落在街头巷尾和菜市场门口的各种馄饨店,以及学校附近的各种馄饨店。都是四五点钟就已经起来给学生和上班族带来一天的活力。一般这样子的早餐店和早餐摊的馄饨会便宜很多,大约就是四到六元一晚。孩子们和老人们和上班族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搭配,比如说,搭配一碗炒面或者包子,小笼包之类的。吃了一碗热腾腾的加了紫菜,虾皮,蛋皮和葱花的馄饨,新的一天就这么活力满满地开始了!
你爱吃馄饨吗?可以给我留言哦[呲牙]
最好吃的云吞还是在广州,一般的云吞面都挺好吃的。三家广州比较有名的店。都很好吃,说说你们喜欢吃哪里的云吞,馄饨,抄手
吃过最好吃的云吞是在香港,香港的云吞面虽然价格有点小贵,可味道是我最喜欢的。特别是云吞里面的虾,味道真的是好吃。
馄饨我喜欢吃千里香的,在广州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好吃还不贵,轻松解决好一餐;平时我也喜欢自己做给宝宝吃,不过我做的在四川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抄手[笑]
本地人开的好吃,有大地鱼干的鲜香,食完返寻味
泰兴宣堡镇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在地图上几乎是寻觅不到的。小镇却很有意境。有名的不是景色,却是一碗小馄饨。馄饨的面食身份是深入人心。馄饨它源自北方。传至南方后发扬光大。不仅有了繁多的制作工艺,也有了云吞,抄手,扁食的名号。江苏一带的馄饨制作精细。个头小巧,下料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有南京柴火馄饨江阴刀鱼馄饨宣堡小馄饨的。小镇的馄饨与古城的馄饨并驾齐驱,着实疯狂无限。
宣堡小混沌
每天骑车感觉宣堡吃小馄饨的人不计其数究其原因,主要是现代人肠胃被大荤大肉精米细面填充,时间长了就不免烦腻想去找些特色小吃换换口味儿。网络一搜索就能找到被吃货褒誉有加的宣堡小馄饨。赶去一边品尝,嘿!味道果真不错,一来二去就吃出感情。旧时平民把吃先报小馄饨当做打牙祭,如今小馄饨却是远近人们节假日品尝的名吃。不得不说事故供用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在食材上涨的今天,与吃货们而言,宣堡小馄饨确实省钱又省事儿,但她的工艺却不能省略。那薄而透明的面皮火柴一点就燃,不知用擀面杖干了多少次。那细腻的嫩红色肉馅,不知用菜刀剁了多少遍。即便拿用作底料的秘制汤汁,也不知在煤炭上熬了多少个时辰。面皮儿,肉馅准备完毕,便不算数。馄饨和下馄饨更有技术含量。熟练的店家手持一张面皮儿,拿竹刮子刮点肉馅儿放在手中轻轻一捏一个外观颇似麻雀头的小个馄饨就诞生了,而且过程不过在数秒之间。包上二三十个馄饨后,店家倒入热水锅中。两三分钟后,白里透红的馄饨从水中漂浮起来,那么的像向水中盛开的娇嫩荷花又酷似完成任务后的年轻女跳伞员。盛放碗里的小馄饨再掺杂这油炸,蟹黄等配料的汤汁映衬下,好看且好吃。
猛吸着诱人的香味儿,用小瓷勺捞起一只,面揉馅嫩的小馄饨,品尝,真是鲜美到几点?闷着头吃完混沌还不过瘾,把半碗汤汁也喝得一滴不剩。等抬起头,再看看周边的食客的瓷碗完全只看到白花花的瓷碗底了。
宣堡馄饨的美味原料也有关系,特别是肉馅。其次是泰兴土猪的前夹肉。该土猪以豆饼为食肥美鲜嫩。清代盐商童跃建认为其易烂而有味道。并记录到 美食 名着调羹集中,与吃货们分享。
云吞或者叫馄饨,在全国各地都有,今天和大家聊聊连云港的老字号“味芳楼”,原址在海昌路, 历史 悠久,建筑古雅,在我小时候记忆里,一直保留着旧饭店一楼一底的格局,门前是蓝底朱字的颜体匾额,据说出自书法家顾铁浓之手。它家众多小吃中,尤以董家鸡汁馄饨着名,馄炖是清一色的小馄炖,馄饨鸡汤鲜美、佐料丰富、皮薄馅嫩,老少咸宜,特别其中添加了虾米,就显得更鲜美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味芳楼门庭若市,生意兴隆,父母也是偶尔会自行车载着我去尝尝,90年代因拆迁渐渐没了动静,2019年在海昌南路重新开业焕发青春,碗还是蓝边大海碗,馄饨还是那碗馄饨,只是父母已老,我已长大。
像我们在农村有好多卖混沌的小店,卫生很差,肉也吃的不放心,所以我会买点肉自己在家里做,味道鲜美,干净卫生,吃着放心,以下是我自己做混沌教程,希望大家多多指导[祈祷][祈祷][祈祷]
食材:猪肉馅、紫菜、虾皮、香菜、小葱、姜末、料酒、生抽、老抽、盐、鸡精、味精、十三香、香油、泡好的葱姜水。
1 肉馅中加入泡好的葱姜水,一次少加,顺时针搅拌,再加葱姜水,继续搅拌。
2 肉馅搅拌上劲,放入姜末、盐、鸡精、味精、十三香、料酒、生抽、一点点老抽、香油继续顺时针搅拌。
3 起锅烧油,倒入小葱,编出香味倒入肉馅里,搅拌均匀。
4 开始包混沌,包好的混沌下锅煮,碗中放入香菜、少许盐、鸡精、味精、紫菜、虾皮、香油、把煮好的混沌放入碗中浇上汤即可。
⑻ 广丰的美食有什么
广丰豌豆烧鲫鱼
广丰豌豆烧鲫鱼是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的特色美食。广丰豌豆烧鲫鱼属赣菜系饶帮菜一支,是广丰县的一道特色菜,因其具“鲜香酥软”的优点而深受民众喜爱。广丰豌豆烧鲫鱼主材选用广丰当地特产的永丰豌豆,鲫鱼是选自广丰丰溪出产的鲫鱼,油为茶籽油。 主料:广丰丰溪鲫鱼两条(半斤左右一条),永丰豌豆半斤配料:辣椒粉,葱姜蒜,料酒,醋,酱油,盐,冰糖,鸡精(各适量) 广丰豌豆烧鲫鱼的做法: 1、锅烧热,加适量茶籽油,待油烧热时,把丰溪鲫鱼放进去煎,注意火候把握;2、在煎鱼时应注意适时翻面,待鱼煎至7-8成熟时再把豌豆倒进去炒;
五都清汤
初闻清汤,理所当然的以为是餐桌上的一道汤,定然味道鲜美而很少油腻.但到了五都,方知南辕北辙闹了个大笑话,五都清汤是一种点心,一种非常美味可口的点心! 很多人吃过小馄饨,无不被她晶莹剔透的皮子、鲜美无比的肉馅、柔嫩滑爽的口感所折服,但和清汤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了。清汤的皮手工干制,薄如纸翼;清汤的馅用刀背捶打出来。大师傅左手捏皮,右手拿一支竹片,蘸点肉馅,只见竹片飞扬,双手翻动,眼花缭乱之际,肉馅已和皮子混为一体,成了一个个小而又小的清汤。放在汤锅里一滚,即起锅,盛入碗里,撒上葱花,最后点缀一点猪油和香油。
⑼ 四川省蓬溪县鸣凤镇翔凤乡冯家镇子
余东自明洪武八年(1375)凤城建造后,“无徽不商”的安徽人首先钻进了余东,接着江、浙、皖等各地商贾人士亦纷至沓来在此设摊摆点与开店。到正统年间(1436—1449)城内店房已鳞次栉比,市场日趋昌盛,城中还发展了新街;到清代(1644)城南又发展了东西大街和城南街;城北除发展了城北街外也增添了一条东西大街。至民初(1911)二里路长的南北大街和城南城北的两条东西大街上大大小小的店面一家挨着一家,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不缺。
余东最大的店,当数绍兴人吴四开的信昌号了,在通东也名闻遐迩。四大间门面首屈一指,平日购货人川流不息,其门如市。店内好站上百人。其次是安徽人程少梅家的太和斋以及李同顺、恒昌、姜大顺、张永泰、恒泰、公大、叶大昌、大丰、乾昌源、江永利、东天吉、梁万利、宋利春、永泰昌等南北杂货京广货店等。要做好衣衫,既价廉又物美的可到宋裕源、宋裕昶、震丰恒、乾丰泰、群益、张复茂等绸布庄,土布可到陈庆泰、孙裕泰衣庄;有几爿老店在明代就帮余东场出口“芙蓉衫、巾”到东南亚各国;抗战时,他们敢于抵制日货,大卖“雪耻布”。茶叶店要数安徽人洪培章上代开的洪新顺、方锦生上代开的方义兴了。茶叶大都从老家安徽进来,货真价实,甚得群众信任。他们同时还经营草席,尤其结婚用的和合席都是自己精心制作的,这是余东自创的独行,后普及了。余东的茶楼、酒肆遍及街头街尾街中心,品泉居、李义和、崔家茶社都有知名度,鸣凤楼、春生阁、老庆源、裕新楼、中华园、广福园、广居园都是老牌子,更有卫生和、周裕昌、王永茂、三义茂、江广懋、厚生昌等百年老店,和立本、桂生、陈家等酒店,大都生意兴隆,宾朋满座。尤其三义茂李连生烧的红烧羊肉线粉更是通东一绝,大冷天四乡八镇也有人赶来吃一碗。米行就有南三泰、北三泰、张天吉、江隆兴、张元吉、张隆茂、丁达丰等,服务态度好,一升二升照卖,一斗两斗送货上门;余东的大店还有王福隆、范福泰、同成泰、赵大顺、福顺成等砖瓦石灰行和同成泰、江海记、张福和等花行,李同顺糟房。更有江家开的盐店,方家开的大咸官盐栈以及施家开的同兴泰桐油宝号。
余东的茶食业亦很兴旺。江炳洪的手艺最好,广丰也是叫得响的茶食店,宋鼎大、陈万春都较有名,特别是李福兴号绞儿是明嘉靖帝吃过的茶点,饮誉大江南北。湖广老大张永生的馄饨皮薄馅实香味四溢、张福福的馄饨又别有一番风味;俞、殷、陈、许、江、王、赵家的大饼店中要数江海成家祖传的擦酥饼最好,既酥不醉又软服、甜咸入味又夹香。现在八十多岁的江海成仍在坚持干,上海、南通等远路来客都带点回去吃,更有六甲、包场、四甲等地顾客三天两头来光顾。还有老钱记的糖粥、江桂生家的桂花圆子、“城隍娘娘”的焐酥豆、江广懋的炒田螺、蔡家的烘山芋……等应时小吃令人陶醉。北德昌粉坊又兼米行,她家茶干最有名,沈祥丰家的豆腐更是最出色,丁家的线粉粗细均匀长而不断,梁召岐、王进生、张怀清等几家是专门磨粉磨米见子的干磨坊,每到年底前加工干面的,以及上边几家加工豆腐的都忙得不亦乐乎。
余东酱油店有范福盛、范福泰、王福兴、王聚兴等多家,何达通、何信通、袁四海的旧货糖坊与高家两爿糖坊(作)都是余东的名店,更有邱之和、陈隆兴、江同兴、钱永鑫号染坊分布老街四面,最有名的曹裕泰染坊在清朝中期就迁往二甲镇,成了二甲镇企业的开辟者。余东的铁店,清末余东场官马文炳在断案时用一句俗语就概括了,“奚万兴的斧凿、华太和的刀、庄宝记的钉耙、冯万和的锹”。庄家就有:香(宝)、招(宝,后改名庄水桃)、财(宝)(后去麒麟镇开店)、进(宝)、荣(宝)五爿,还有张万兴与江家铁店,陈瑞琪、马武等几家铜匠(修理)店,冯志元、冯志良、王洪山、张圣九、高汉桃等锡匠店手艺非凡,除做祭祀用品外,每年为姑娘作嫁妆的锡器都出自他们的手。冯殿元、冯开元的上代来余东最早,蔡洪发、蔡洪昌从兴化盐城逃难到余东也已经200多年,七八代了。郭利茂、何永茂、宋利源、王永兴等银楼银铺竖在柜台上的金字招牌比任何人家的都高,都是几百年的老店。吉太昌、王和丰、葛兰明、姜乾泰等丝线作坊都有从蚕茧抽丝起直到成线、染色一条龙到底的本事。刘宝如、何海山等几家画铺除了画紫薇星、关帝、观音菩萨中堂外,还画三代图与五代图;曹家的祥记书铺,潘家的守方德记等都是学生用品的文具店,瞿家的青春理发店,许家的正容、陆家的华容,仇家的和气理发社等都是做头上功夫的大师。张家幼岩、小岩兄弟俩是苏派刻字,而江毓则是通派刻章好手。陆家宝洪、曹家益清与江家毓记印刷厂和东街码纸店以及石港搬来的韩姓石印店都为余东文化添色装美。张正大是余东的惟一鞋帽店,刘、梁、庄等绱鞋匠人分布在镇的四面八方。张八斤、俞和记、王章培几家水果店,江和泰、江永盛、江永兴等鲜鱼行还兼营海八鲜,徐合顺、陈义兴等几爿肉台店,江六斤、蔡桃元、张状金等几家糖店糖担与糖摊都是小朋友的猎食对象。瑞成、逢春等皮货行不但收购羊毛、黄鼠狼皮还收獾子野兔皮等,虽然只收一个冬季,可足够一年的开支还有盈余。
余东的药店全街遍布,顺寿堂、延龄堂、延寿堂、顺德堂、益寿堂、广和堂、三余堂、万岁堂,还有南仁寿、北仁寿堂等十多家,中药材齐全,有几爿大药店还专门有医师坐堂。余东的医师先后有程济曾,他是南通地区内着名老中医,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其徒陶厚庵医师在海门境内亦是赫赫有名;张海涵、陆吉桃、王士豪等中医都各有特长;尤其原在北洋军阀内的军医姜逢汉在余东开了爿“逢德医院”名震四乡八镇,黄火青同志(后任中顾委委员)一次从上海到通东来领导工农红十四军革命时,不幸中弹,全靠姜逢汉的外科手术进行救治。余东还有张津记,王其明与宋、庄、江等好几家镶牙店和小手工业店,如林镜记、金利源、金裕记、姜福昌、庄福顺、王福兴等竹厂和孙明寿家箩饰店,丁、杨几份小车行和(吴)鸿飞车行。婚丧喜庆方面的店家就有高桂山家的轿行、蔡桃元家的黄包车和高万新灯笼店,褚家的吹鼓手,黄达丰鞭炮作坊,恒裕昌、童福顺、义生利等宝号。除了(江)维新、(瞿)元大、(陈)福记等木行外,还有两家四门店(即棺材店)。余东的神香业要数严裕隆、江隆春、张永茂等香店大,还有朱鼎丰、毛家等十几爿亦有一定规模。余东还有利民(江)、明星(潘)、光明(江)、芝记及王家照相馆。余东的泰安客栈、东洲旅馆、张义记、李福记旅馆都在旅客中有较高的信誉。福业旅馆因有妓女卖淫所以很少有人光顾。余东还有沈、何、张、朱等几家大烟灯,有好多阔少就败在这几根枪杆子上。与此相反的唐、王、崔、曹几家老虎灶却门庭若市。
余东,原名余庆,是通东的盐业中心。自唐开元四年(716)即建盐亭场,在开元十年(722)时又设余庆寨《文献通考》到北宋年间(960-)始设余东场(元丰《九城志》),十七年后的太平兴国通东又只有余庆场一个。在宋天圣年间(1023-)方增设了吕四场(《太平寰宇记》)至元代(1271-)余中沙形成,由于土地拓展,盐产增多,官方将余庆场一分为三设余西(宋时无余西)、余中、余东三场(《万历通州志》)。直至明洪武八年(1375)建凤城于余东场的中期(1368-1396)方见到有余东场署大使(即场官)张仕能、副使程徽建今制大门南向照壁墙一座,东、西牌楼入而仪门,门东为土地祠,西财神祠,内为科房,东西各三楹大堂内厢房四楹,二堂西出为宾庙、为书室,又西凉厅三楹,前后荷花池,最后三堂,西为住宅,东为厢(附图《两淮盐法志》)。清雍正十三年(1735)余东场大使王馨重建余东场署和清干隆四年(1739)余东场大使王嘉俊重建旧场署(《光绪通州志》)。
综观余东建场,自唐至清以来的场官都由皇上赐封了不知多少。单清代的278年之间即换了58人。他们大都为吏员(八品)13人、贡生(八品)8人、举人(九品,下同)7人,监生6人、附贡2人,其他皆恩贡、拔贡、生监、荫监者,大都来自全国各地,其中直隶州9人,浙江8人,顺天府与江西的各4人,其余皆为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及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的人,无一本地人。这些场官平日固守衙内,出门即乘6人大轿(九品者乘4人大轿),前有鸣锣者开道,随之就是高举“回避”、“肃静”与“余东场运判大使”(即场官)的掮牌,紧跟着在轿四周的差役前拥后护,一路上威风凛凛,路人见之即让道,跪在一旁恭候他的过去……若有不识时务挡道者便被揿下就打20大板。
这些场官既管灶地、钱粮和盐务,又兼顾民事诉讼,常以兴修水利、建筑道路等名目敲诈勒索百姓,真正为民办事的却很少很少。像顺天府宛平人吴均自清干隆五十八年至嘉庆八年(1803-1823),还有接任他的徐庆威直到咸丰元年(1828-1851)二人算长达二十四五年。十年八年的为数不多,一般都只二三年,尤其光绪廿六年(1900)一年中就换了袁国藩、赖丰烈二人,更有光绪三十年(1904)一年就有娄赐书、边承荣、唐雨功三人做了“短命官”。特别是同治二年(1863)的李余庆因与角斜、庙湾、草堰场等场官与知府及通州分司……等将赈灾、护堤款捞入自己的腰包,导致范公堤决堤而淹死数万人,被民众状告到京城,皇上下旨将这些贪官全部革职以示惩戒。民国初年,对原清代场官仍留职,直到民国六年(1917)才将他们赶出这历史舞台。
民国十八年(1929)余东民众在红十四军的带领下火烧了衙门内的钱粮账本的栈房。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民众愤怒地拆去了这座官府衙门,将它运送到要坝,堵塞运盐河水道使四甲的日寇不能由水路东侵。余东衙门自此才从人民的视线中与封建王朝同时消失。
(余东衙门东临护城河在镇海楼侧,南隔芙蓉池与东岳庙为邻,西隔庙河与城隍庙相望,北枕城隍庙河水路交通。)
法光寺前身为道观东岳庙,建于明万历年间,是海门现存的唯一名代古迹。1986年被列为“海门县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修缮。1987年成为“海门县余东佛教活动点”。1992年升格为法光禅寺。寺后花园有小桥流水,假山,金鱼池等景观.
咏
余东法光寺
东岳庙香万历中,海门今胜古山风。
法光寺耸神威武,自在禅昭定信诚。
流水一方张慧海,堆山半院启真空。
风尘忘却无烦恼,漫视花园枫叶红。
⑽ 馄饨来源于哪里,你觉得哪个地方的馄饨最好吃呢
No.1 壹在中餐里,馄饨可能是称呼最多的一种食物,抄手、云吞、包面、清汤、扁肉、扁食、肉燕、乃至饺子,是各地对馄饨千奇百怪的叫法。
为什么一种简单的小吃,会在各地的文化语境中,发展出完全不同的滋味和多元化的表达?
在淮扬地区,人们吃早茶的时候,有一味必点的小吃“饺面”。顾名思义,这是把饺子和面条煮在一起的食物,但端上来后,第一次吃到的人往往会非常诧异:这哪里是饺子,明明就是半透明面皮的馄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