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庆石柱启动土家文化旅游季,重庆石柱县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重庆作为我国的一个重点旅游之地,其实本身景色就非常好,再加上当地人喜欢吃辣,比较重口,所以深受很多游客的喜欢和爱好,而重庆的石柱镇启动了土家文化旅游季,现在我们就介绍下,都有哪些好玩的景点呢?
3.当然在石柱县还有很多非常不错的景点,比如石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充满了土家族文化的石柱毕兹卡绿宫景区、石柱千野草场,在这里你能看到风吹草地见牛羊等等,都是非常好的旅游景点,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2. 石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三峡库区腹心,县内以土家族为主,另有汉族、苗族、独龙族等多个民族。
石柱县旅游资源丰富,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夏季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千野草场是全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大观园,草场里芳草青青,牛羊成群,山草相连,俨然一幅天成国画精品;西沱古镇的吊脚其独特建筑被誉为古建筑之经典,有“万里长江第一街”之美称,至今古貌完整,此外,土家乐园毕兹卡绿宫、高原明珠黄水湖、中国一号水杉母树、秦良玉古战场遗址万寿寨等均是石柱县的招牌旅游景点。 土家族是石柱县的主要民族,每年初春或暮春是土家族人跳摆手舞的季节,一人唱众人和,歌声动人心魄。
千野草场景区,千余杂草,森林资源丰富。在开放旅游区,柳杉林最具特色。柳杉作为我国特有树种,具有常绿,高大的特点。因此,无论春秋,冬夏,只要走进万千杂草,就能看到这道名副其实的绿色屏障。炎炎夏日或宜人秋日,每当你走进柳杉林,只能感觉到凉风吹过装束和脸庞,阳光透过林间缝隙散落在小径上。在行走的过程中,你只能感受到舒适和宁静。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像千草农场一样逃离主城到石柱避暑的人的原因之一。
除了绿色屏障,景区还有森林天井等景点,还可以欣赏柳杉林。此外,景区南门附近的几片柳杉林比“绿色屏障”景区内的树木还要茂密,令人叹为观止。小伙伴们在出行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
原来是一片茂密的雪松林。走在景区里,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印象派画作。柳杉树干高大粗壮,枝叶繁茂,叶片茂密。走着走着,只觉得凉爽舒适。
在这里,除了绿色屏障,还能看到高山,草原,奇石的风光。如果时机合适,还可以看到放牧。靠近草原,是野营的好地方。对于喜欢探险的朋友,千草农场也为你准备了挑战项目。
3. 石柱有什么好吃的小吃没有,过两天就要去了.
我觉得石柱的绿豆面不错(其他地方都很少见,偶尔有也不正宗).
羊肉笼笼(有次在一个小馆子里头吃的,味道嘿好)
如果有机会,在石柱一定要吃点腊肉,和大城市里不同,基本上都是农家熏出来的.特别香.
面海椒,用来炒肉那叫一个香!
石柱的鱼,特别是黄辣丁这类的,几乎都是在河里天然生长的.工业不发达,河水没污染.香!
野生蘑菇.在路边都有人买,很便宜!正宗绿色食品.
............
对了,要是找得到米豆腐果果吃那才安逸哦
4. 石柱着名小吃有哪些
石柱莼菜 ,倒流水豆腐干,竹筒酒,土家野生菌宴等。
5. 石柱着名小吃有哪些,有哪些好玩的
1、莼菜,古时为贡品,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晋书》记载“莼菜鲈脍、王爵慕之”。莼菜属多年生睡莲城草本植物,是江南“三大名菜”(菱白、鲈鱼、莼菜),含蛋白质、糖、铁和天门冬、亮氨酸等多种营养成份,有消肿、解毒、美容、减肥之功效,日本、美国、韩国、中国的医学专家确认莼菜可治疗胃癌、食道癌等多种疾病。目前,在世界上除我国石柱黄水、杭州西湖、利川佛宝山三大莼菜基地外,只有日本尚有少量栽培。
随着石柱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莼菜已被生产成各式包装的旅游商品,畅销东南亚、日、韩、美、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吃山珍,喝连茶,品莼羹”已成为独具土家特色的新饮食文化代表。莼菜田畴也成为黄水国家森林公园里一道极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独特景观。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的万胜村、洋洞村、黄水社区、七龙社区,冷水镇的八龙村、河源村、天河村,枫木乡的石鱼村、双塘村、风竹村、枫木村,共计3个乡镇11个村社。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3′~108°33′,北纬30°07′~30°18′。
2、“倒流水”——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北角,现为大歇镇流水行政村委会所在地(曾经是原石柱县凤凰乡政府所在地),下属行政组5个,共有1500多人,土家族人口1300多人,占90%以上,方圆约20平方公里,地处海拔近1000米,位于忠(县)、丰(都)石(柱)三县交汇处,与忠县石子乡、同合乡、丰都县太运乡、龙孔乡接壤。倒流水乡场自解放前至今有赶集历史(现赶二、五、八)。其地形有上街、下街之分,下街自然水流方向与上街雨天屋梁(屋檐)的流水方向形成逆向(即Y字形)走势,所以旧时称“倒流水”,后来简称“流水”而得名。
经考证,“倒流水”豆腐干早起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多年历史。当时乡场上居住有20多户人家,均为土家族,人口100多人,其地理位置距县城有45华里,是石柱进山出河(长江)的重要门户,那时没有公路,交通及不方便,主要靠人力肩挑背扛将物资经“倒流水”进出送达长江边忠县的洋渡(溪)乡和乌杨镇终转,由此这个乡场便成为来去人员的重要客栈。经过从县城出发上、下大山的长途跋涉,到达“倒流水”时正是“背脚子”(下力汉)和赶集人们晚上歇脚住宿的时候,一到晚上,整个场上生意繁忙,来往人员络绎不绝,生意的吆喝声,霄夜喝酒猜拳声,到点落脚歇气的吼号声不绝于耳。由于达到时间早晚不一,有时甚至通霄达旦,灯火通明(路人有的提灯笼、有的打火把),那时的倒流水街上食店、栈铺就有推豆腐干卖的习惯,到晚上霄夜时“背脚子”就把它放在籽冒火上烤,待皮起拱泡时取下粘上干辣椒面当下酒菜,喝上二两“烧0”(酒)以解除一天疲劳,第二天又继续上路往河边(洋渡溪)走,然后带回所需东西在此歇脚后再回县城。从此,南来北往的“背脚子”和东进西出的赶集人进进出出、来来往往,有的把豆腐干带在路上作路粮,有的买些带回给家人朋友品尝作礼品,日久天长“倒流水”豆腐干就名扬周边地区,人人赞不绝口。长此以往,便成为地方名特风味食品流传开来。百余年的豆腐干历史,同时也蕴藏着当地丰富的文化,曾流传着民谣:“黄豆角,黄豆黄,收进屋子堆满仓,做成豆干换钱粮,二嫂心里喜洋洋”。“豆腐干,方又方,鸡叫三啼磨成浆,待到正午太阳红,客人到来尝一尝”。“豆腐干,嫰又黄,‘0’一年生意忙(注:当地人把母亲叫0),迎来送往匆匆客,传出流水美名扬”。“豆腐干,香又香,游客带着走四方,买点干盘送亲朋,旅途充饥当路粮”(土家人把礼品称干盘)。
“倒流水”豆腐干,“制作传统,精于泉水,工艺讲究”。其制作流程共十道:选料必须是当地春黄豆,垒泡(先将黄豆垒破,再经水浸泡2小时左右)、石磨(石磨推成生浆)、烧浆(烧两次开浆)、过滤(用豆腐帕子过滤)、点兑(用胆巴水点兑)、包厢(将豆腐帕子放在上下25格田字方块固定豆腐厢木框内)、压榨(在厢盖上压一桶20公斤重的水或相同重的石墩)、配料(参配佐料,土家秘方)、切划(将豆腐切成四方田字型八公分见方25块,厚2分分)、熏炕(将豆腐块放在竹篾编成的折子上,用玉米球暗火烟熏,反复翻炕致水份稍干、焦黄即可),整个过程要十个小时以上,一般下半夜前垒好豆子泡至天亮便开始磨成浆,再进行以后程序。特别是炕要把住火喉,一定不能用明火,需三个小时左右。整个制作工艺要求步步到位,力求精细。如磨浆粗细、烧开二道浆、包扎到边、榨压适度、佐料成份、水份干湿、炕黄程度等都十分讲究,其主要精华还在于在流水乡场边上“水井湾”竹林山中有一龙洞泉水井,夏天冰冷刺骨,清凉爽口,在炎热夏季凡路过此地行人便有凉爽之感,并喝上一口以解热止渴,其水制成的豆腐干,味道独特,品质细嫩,清香扑鼻,口感可佳。是食用和送亲馈友的佳品,可切片、丝、丁热炒、凉拌、烫用,或烤着吃都十分惹人喜爱。如到此品尝“倒流水”鲜豆花,更是别有风味,其细腻绵杂独具特色。现每到夏天常有城里人前去品尝豆腐宴。
3、独特生产方法和灌制工艺,让酒与楠竹一起生长,是目前国内独创的复式发酵生产工艺,经第二次自然发酵后,酿成成熟的竹筒酒,采收后只作简单成品加工处理,而不做任何的再生产或密封加工处理。从而让产品始终保持原生态特性。公司独立研制的灌制工艺让灌过酒的楠竹不会留下任何灌制过的痕迹,堪称一绝
竹筒酒对楠竹的选择要求海拨高、多雨多雾、空气湿润的环境。公司选择的楠竹林是在石柱黄水平均海拨800米以上山里生长的楠竹,是在任何无工业及生活污染的环境中生长的。
产品采用的是独特的“窖外窖”复式发酵工艺:即“原酒、种酒、长酒、陈酒”四个流程贯穿于一体,经第二次自然发酵后,酿成成熟的竹筒酒。绿色原生态:采收后只作简单成品加工处理,而不做任何的再生产或密封加工处理。从而让产品始终保持原生态特性。
包装独特,为了维持竹筒酒原生态绿色酒的特色,公司在竹筒上没有经过任何防腐及外包装处理,让酒自然散发酒香、竹香。(竹筒两头均能闻到)酒与楠竹长时间一起生长,楠竹吸收了酒中甲醛和部分酒精,溶入了楠竹的精华后酒中含着浓郁竹香,并且喝后不上头,回味无穷。新鲜性:产品采收后,竹的清香与酒味浓香完美结合在一起,越新鲜越美味。
谭氏竹筒酒是谭氏家族传统工艺,采用独特的“窖外窖”复式发酵工艺。用民间秘方,以泸州纯红高梁优质窖酒作基酒注入深山原生态嫩竹竹腔中,让酒在竹腔内释放有害甲醇,而吸收日月之精华,使酒充分渗入到竹的整个生理循环过程中。酒竹之间竹茹相融,“原酒、种酒、长酒、陈酒”四个流程贯穿于一体,经第二次自然发酵后,酿成成熟的竹筒酒。《本草纲目》中记载:竹子“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养血清爽”,鲜竹内膜富含竹衣、竹茹、竹沥、哈多糖、赖氨酸和多种维生素。竹筒酒在生长过程中,饱吸鲜竹之精华、天地之灵气,成品色质犹如琥珀,竹味浓香,自然清纯,入口绵甜温和,饮之舒经活血、清热去闷。
4、水晶粉丝全系采用高山薯仔为原料,以土家人原始的纯手工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色味俱佳,口感舒适的特点,是家庭饮食、款待嘉宾、馈赠亲友的上乘佳品。
5、嘟巴粉(一种用纯天然蕨粉做成的食品,用筷子夹吃时用力要均匀,否则它会滑得像泥鳅,跑到地上去),荫米茶,各种天然野生菌汤及蘑菇,野猪腊排汤锅,土家腊肉腊排,莼菜肉片汤,汤煮山药蛋等。风味小吃:土家酸匝肉,农家天然豆腐,长江豆腐鱼,各种烧烤小吃等。
6、嘟巴粉(一种用纯天然蕨粉做成的食品,用筷子夹吃时用力要均匀,否则它会滑得像泥鳅,跑到地上去),荫米茶,各种天然野生菌汤及蘑菇,野猪腊排汤锅,土家腊肉腊排,莼菜肉片汤,汤煮山药蛋等。风味小吃:土家酸匝肉,农家天然豆腐,长江豆腐鱼,各种烧烤小吃等。
7、绿豆面产于重庆石柱。
绿豆面以绿豆、大米、绿叶蔬菜以及淀粉、菜油为原料。制作时,筛去豆类中的泥砂杂物后磨碎,磨时将磨的进孔填满,使其磨得稍碎,再放容器中加清水浸泡。浸泡时间随季节而定:冬天1昼夜,夏天半日。滗去水时拣去豆皮。大米用清水浸至用手捻压呈粉状无硬心,滗去水后备用。将绿叶菜洗净、切碎,同浸泡好的豆瓣、大米拌均匀,然后加适量清水磨成浆,再在磨好的浆中加入淀粉调匀。柴火最好,待平锅三成热时,用兑水的菜油刷一遍锅,然后舀一勺绿豆浆,摊在铁锅中,待绿豆面皮八成熟后,翻一面再烤一会儿取出,放在筲箕上,一张张重叠摊晾,再切成均匀一致的面条。吃的时候,先在碗里放好作料,再把切好的绿豆面条装入漏勺,放沸水中稍烫几秒钟,捞出盛入碗中即可食用。
绿豆面柔中有韧,色泽嫩绿,有豆类和菜汁的清香,营养丰富,物美价廉。
8、石柱有哪些好玩儿的地方?
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千野草场、万寿寨、西沱古镇、城里面可以逛逛河滨公园,吊桥公园,其实没什么特别好玩的。
有哪些名小吃?
石柱特色有休闲广场的腊排可以去尝尝。绿豆面可以到菜市场买,或者去面馆吃其他地方没有。走的时候还可以到超市买两包干煸牛肉!
两天以内能否转完石柱周边的景点?
如果是我上面说的都要去的话,少说也要一个地方一天时间。。只玩最主要的黄水和千野草场2天够用!
石柱的住宿费用多少?
普通的宾馆一般是40-50元一间,环境还不错。好点的也就一两百元。
重庆到石柱的车费多少?
97元。
怎样最省钱?
去石柱玩花不了多少钱!吃住玩500-700元预算。。
重庆到石柱的车一共有几班?
6:30分开始,旺季半个小时一班,淡季45分钟-1小时一班,很方便。收班车5:30,但是如果还有乘客,就会有加班车!
6. 石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黄水国家森林公园2、重庆千野草场景区
3、千野草场
4、西沱古镇
5、大风堡原始森林
6、月亮湖
7、云中花都
8、重庆毕兹卡绿宫
9、万寿古寨
10、凤凰山
还有163条相关问答,更多石柱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7. 石柱小吃街在哪里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观音街8号附近,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8. 泉州美食街的街道特色
当人们从津淮街漫步入美食街时,无不为雕梁画栋、流光溢彩的古色古香牌楼所吸引。牌楼朝南石柱有秦岭雪撰、陈祥耀书“番客西来,尽有珍奇惊海北;晋人南渡,曾携香味过江东”的楹联。朝北石柱有许书纪撰、陈怀晔书“小天地,大场合,留我一席;品人物,说古今,饮他几杯”的楹联。妙笔楹联,给人们以典雅而清新的感觉。
街道两旁的食铺,有泉州文人雅士为之拟名并书写的店号,如“快活林”、“泉聚德”、“香满楼”、“五味轩”、“华福堂”等等。美食街刚刚开张启市时,不同字体的招牌就飘出墨香。美食街为文人雅士提供用文之地,文人雅士为美食街点缀成金。这正是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倘若文人雅士不吝笔墨,为档次较高的食轩、餐馆,以美食或泉州风光为内容赋诗作画,浓化美食街文化氛围,将能让四方游客传为佳话美谈,从而提高泉州的知名度。
9. 重庆市石柱县有神马好玩的地方
龙骨寨位于石柱县东南部距县城20公里六塘乡境内。 沿黔石公路可达。是集游览观光、避暑休闲、佛教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山岳型森林佛教旅游胜地。因山型似飞龙而得名。1993年向社会开放。龙骨寨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寨顶面积2000平方米,最高海拔1543米,寨高500米。龙骨寨素有第二“峨嵋”之称。明嘉靖年间,法号“哪佗”的和尚,受“峨嵋”长老之令,寻访养性修行之仙境圣地。后在龙骨寨建寺庙,筑殿堂。“哪佗”大师收集整理上报的龙骨寨资料现存在峨嵋山金顶大庙之中。整座山寨极其雄伟秀丽,神奇隽永,四周悬岩跌宕,险象还生,自然风光优美迷人。主要景观有龙狮抢宝、三本经书、金扁担、金鸭子、梭米洞、义和拳神兵坛、古栈道、南天门、藏经阁、石碑、石刻等四十余处。每年观音菩萨庙会和“敬南天门”庙会热闹非凡,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银杏堂位于石柱河嘴乡境内的盘龙山。沿石(柱)万(州)路可达。距县城75公里。银杏堂始建于唐朝,因寺前有三棵银杏古树三棵而得名。与重庆梁平双桂堂齐名,有“川东二堂”之美誉。2004年向社会开放。银杏堂座北朝南,占地8200平方米,为台阶式砖木结构建筑,呈中轴线对称排列,有四重大殿和若干间僧舍组成,形成“殿殿相接、道道相通”的建筑格局;寺内各式神像图案精美,神态逼真;各类碑刻林立,书法极佳,特别是飞檐下风铃垂悬,悦耳动听,别具匠心。寺院前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古柏树林,常年栖居着上千只白鹤。寺院后盘龙山近1000亩较为原始的中国优质树种一红色薄皮马尾松,群树葱茂、浓荫蔽日,将寺院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现经旅游开发后,建立了大型山门、仿古围墙、民族宾馆、休闲亭台和各种娱乐项目。 西沱古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市级三峡库区迁建传统风貌镇。位于石柱县西北端长江边,与长江明珠——石宝寨隔江相望。沿石西路可达。距石柱县城80公里。是展示明清建筑艺术和土家民俗文化的古镇。云梯街是西沱古镇的核心建筑群,其布局一反长江沿岸城镇街道平行于长江等高线而垂直于长江,沿山脊走向由长江岸边直达山顶。晴天隔江相望,石阶层层叠叠,石板光耀刺眼,状如云梯,直上云霄,故名“云梯街”。云梯街长约2.5公里,共有113个石阶台面,1124级石阶踏步。云梯街两侧主要包括下盐店、禹王宫、永成商号、南龙眼桥、北龙眼桥、民亭、万天宫、紫云宫、南城寺、张飞庙等。古镇还有保存完好的汉砖、古树化石群及规模宏大的地下洞穴——江南龙宫供游人观赏。万寿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沿石柱-湖北柏杨堂公路可达。位于石柱县城东部20公里处。是以明代秦良玉筑寨御敌古战场为主的历史文化景区。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陆的巾帼英雄,战功卓着,官封“太子太保总镇关防”。万寿山山顶面积2000平方米,最高海拔1490米,奇峰突兀,山顶平阔,四周险峻。寨南北各有一酷似男女的石柱耸立,称为“男石柱”、“女石柱”。男石柱面北身长100米,高冠微髯,女石柱朝南,身高身高70多米,坦胸露乳,端庄秀丽。是今日石柱的象征。寨上有保存完好的白杆宾营、旗台、点将台、宫厅、练兵场、杀人坝、前中后三道寨门遗址,寨顶清泉,常年不涸。该景区自1985年对外开放以来,先后修建了上山梯道、接待中心,购物店等设施,逢年过节,游人不断。 秦良玉陵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柱县城东3公里。沿石柱——湖北柏杨堂公路可达,是明代巾帼英雄秦良玉的陵寝墓地。秦良玉陵园始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由陵园区和秦良玉家庙三教寺两部分组成,良玉墓呈圆形,坐南朝北,条石镶砌,体积106立方米,墓前27平方米拜台左右有华表、青狮、白象、石马、石佣各一,墓前宽3米,长50米神道两侧有明末风格石雕48尊。三教寺因素儒、释、道三教合一,故名“三教寺”。三教寺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由大山门,藏经楼,三清殿,玉皇殿,大佛殿及厢房等建筑组成。现建设了步游道,休闲桌椅、观景台等设施,每年岁首、清明及节假日前往凭吊祭祀巾帼英雄的人络绎不绝。万胜坝太阳湖位于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东南部,平均海拔1450米,湖面面积3390多亩,是西南地区海拔最高、水质最好、植被最丰富的人工湖。太阳湖山水相映,绿树环抱,俨然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湖面碧波万顷,平静得如一面镜子。泛舟其上,水色潋滟,山景旖旎,美不胜收。湖内有浑然天成的岛屿,四周有形态各异的半岛,岸上森林密布,芳草萋萋,无不令游人心旷神怡。目前,太阳湖景区正由重庆浦辉房地产公司投资开发,拟规划建设成集度假疗养、游览避暑、会议接待、水上游乐等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一号水杉母树位于黄水镇万胜坝八角庙,有“活化石”之美誉,树高45米、直径170厘米,树冠20米,树龄在140年以上,日本专家曾四次考察。1972年,周恩来总理用该树所采1公斤种子赠送给朝鲜金日成主席,传递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黄水湖 石柱县 位于石柱县黄水镇北部。沿川汉路可达,距县城65公里。是高原人工湖泊景区,黄水湖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自上而下由3级水坝4个水域组成,总面积23公顷,库容量140万立方米,两岸林木繁茂,湖水清澈见底,是游客湖上泛舟、休闲垂钓的理想去处。2001年4月底,重庆市交警总队投资1800万元进行旅游开发,现建立了电瓶船、机动船、脚踏船等交通游览设施和星级旅游宾馆。油草河位于石柱县黄水镇境内。沿老318线可达。距县城65公里。是优美的山水型景区。油草河,因河边长满了绿油油的水草而得名。油草河两岸林木葱郁、怪石嶙峋、河水清亮碧绿,犹如碧玉,春夏之际,百花竞开,万绿丛中,红花点点,白花朵朵;秋季满山红叶,层林尽染,有“小小九寨”之美称。景区内的油草河大桥采用花拱结构,这种造型的大桥在全国仅有6座,该桥是最后建成的一座,在中外桥梁史上具有科考纪念的价值。景区建设有大门、步游小道、休闲桌凳、观景凉亭、厕所等接待设施。自2001年向社会开放以来,因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深受游客喜爱。毕兹卡绿宫 毕兹卡(土家人的自称)绿宫位于县黄水镇西南方,距黄水场镇200米,海拔1560米,面积约100公顷,海拔1560米,由人工林、自然林和峡谷风光三个部分组成,是展示绿色生态和土家风情为主体的主题公园。绿宫内绿树成荫,一行行整齐划一的柳杉树遮天蔽日。林间将规划建设绿色氧吧、森林野营、空中迷空、山路十八弯、土家乐园、山珍餐馆、峡谷探险、峡谷速滑、摆手堂、娱乐园、药浴园、药浴馆等项目。置身绿宫,妙趣横生、其乐无穷,是游客休闲娱乐、纳凉避暑、体验土家风情的绿色宫殿。2000年该景区被评为AA级旅游风景区。千野草场距石柱县城46公里,景区面积3300公顷,海拔1000—1600米,气候垂直差异大,由大坪草场风情游览区、瓦屋游牧风情体验区、麻坪民情体育健身区、岩口接待区、火棘园区构成。景区内万亩石芽、万亩火棘、万亩森林、万亩草场四大特色资源相映成趣,宛若仙境,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南国草场风光。 大风堡市级自然保护区石柱县 区域面积21816.9公顷,森林覆盖率93%以上。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有木本植物20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二级46种,三级6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2种,银杏、水杉、珙桐、荷叶铁线蕨、桢楠、香樟、红豆杉、黄杉等珍稀植物星落棋布,豹、獐、锦鸡、雉鸡、杜鹃、黄鹂等动物随处可见,犹如一部森林网络大辞典。真可谓“森林的海洋,繁花的世界,动物的王国,飞鸟的故乡”。2000年4月18日,重庆探险协会专家和重庆青年报记者探险了大风堡景区。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区域面积32441公顷,可游面积6000公顷,景区平均海拔1560米,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2.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0.9℃,全年平均气温11.7℃,与重庆主城区和相邻的万州、涪陵、丰都、忠县、垫江城区相比,最热月均气温低10-12℃。景区内物种资源丰富,是野生动植物良好的栖息地,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森林景色秀美,春如滴、夏如梦、秋如醉、冬如玉,是集避暑休闲、民俗风情体验、科普考察、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山岳型旅游胜地,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乐园、自然空调、天然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