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攻略 » 恩施鹤峰有哪些好吃的地方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恩施鹤峰有哪些好吃的地方

发布时间: 2022-11-01 01:09:42

㈠ 恩施美食排行榜前十名

恩施美食排行榜前十名:

1.土家油茶汤

年肉顾名思义,就是在吃团圆饭的一道主菜,不过据说是在一次战乱之中,食物紧缺,只有一大块肉,后面每个人只分了一小片,才熬过来,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事再次发生,所以后面就每到过年都会蒸几大块熟肉。

㈡ 恩施哪里好吃好玩

现在壹周君就在恩施避暑~作为一个湖北人,掏心掏肺讲,恩施还是挺好玩~

首先,现在的恩施,凉爽!说到去恩施旅游,我曾经去过一次,它是一个景点众多,景色最美的旅游区。最有名的景点有恩施大峡谷,腾龙洞风景,石门河景等。

另外,壹周君还大爱恩施的过早,一碗烫豆皮(此豆皮和武汉的豆皮很不同),开启美好的一天。烫软的豆皮,加上各种臊子,呈现不同的风味,鲜香美味无法阻挡。

㈢ 恩施有什么好吃的美食

凤头姜,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主产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鲜子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美味可口。远销东南亚市场。 来凤县志记载,来凤栽培凤头姜的历史已有300多年,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其姜柄如指,尖端鲜红,略带紫色,块茎雪白。

莼菜

福宝山莼菜又称马蹄草、荨草、水葵。是一种高等多年水生植物,叶片呈椭圆形,正面绿色,背面暗红色,叶柄细长。福宝山莼菜相传为古代神山所赐,是水中一珍,自晋代以来为历朝皇宫御案之贡品,皇室宫宴之佳肴。

㈣ 夏天游恩施鹤峰,享受山涧清凉,走仙霞之地,风景美醉了

【写在去宜昌的路上】

每年夏天,恩施的鹤峰县总是有来来往往的游人在此聚集,那个不输张家界的地方吸引着众多驴友的目光,好像不去光顾一下就会对不起这个夏天,我们也不例外。#奇妙假期#

那天我们从孝感出发, 汽车 一路经过应城、钟祥、到达宜昌,沿途的风景开始丰富起来。 宽阔而整洁的国道,车窗外山峦起伏,树影重重,瓦蓝瓦蓝的天空清澈而高远,一会道路变得曲折起来,调皮的躲于山后和我们捉着迷藏,这时心也跟着飞出车窗外,清明爽朗。

刚刚进入宜昌五峰,天色由浅入深,乌云在天空慢慢伸展,远处却是蓝天白云,夏天的天气总是让人琢磨不透。太阳躲躲藏藏,风摇晃着树叶,一场说来就来的雨淅淅沥沥的下起来了,那股凉意我们隔着车窗都能感受到。大家开始担心,如果这场雨下得太大,对我们的行程有很大的影响。

沿着山道继续前行,已经走了4、5个小时,我们还在五峰盘旋,雨下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总算停了,大家的心暂时放下了。




10小时后,车到了五峰的湾潭,离目的地不远了。 车一直在山道上行驶,一会上山,一会下山,连绵不断,感觉那山路一直延伸、一直延伸,仿佛永远也走不完。

车行驶到山顶时,终于看到了城市的灯光在闪烁,好像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诱惑着我们。 其实就是这一段,车在山道上开了3、4个小时才到达了住宿的县城,已经是晚上9点钟了。

芭蕉河

一大早,大家收拾停当,今天的第一站就是去鹤峰的芭蕉河。

我们的客运大巴不能随行,于是专门租的城乡小客座车, 去往芭蕉河的山路很窄,两辆小车相错都要小心翼翼,司机的车技不错,车开得快而平。 车在山路上蜿蜒向前,过山岭、穿涵洞,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芭蕉河。

芭蕉河以前是一条溪流,后来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水库,将水域扩宽,水质碧绿清澈,是县城供水的来源之一。

沿途看见的河面不是很干净,当地人说这段时间山洪爆发,上游的树渣流下来在芭蕉河里随波逐流。

大家登上了 旅游 船,一前一后两艘,船在水中间慢慢航行。 水上虽然有树渣飘浮,但水质碧绿清澈,将前几天被洪水泛起的污浊沉淀得干干净净。在太阳的照耀下泛起鱼肚白,波光粼粼。 两边的山峰苍翠宁静,伸出有力的手臂将这一汪翠绿环绕在山脚下。

再美的风景只是个静物,有了人的的介入,那画面立刻鲜活起来了。 船儿轻轻游荡,歌声在水面回响,一波接着一波银铃般的笑声在水面跳跃,回旋。 风景醉了人,人给了景活力,相得益彰。

河面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水和太阳互相的反射和折射, 五彩斑斓的光辉从山顶播撒下来,如烟火般盛开。这是捕捉到的奇异光圈,只是一瞬间的定格,用我们的镜头记录下了如此的梦幻之旅。

躲避峡

从芭蕉河出来后,我们马不停蹄的赶往躲避峡,那里环境清幽,水质清澈见底,水面如镜面一样,船在上面行驶犹如悬浮空中,煞是奇特,所以有着湖北仙本那的美名。

中饭我们是在驴友之家吃的,它座落在大山之中,原始古朴,如果自驾去还真是找不着这个地方。

吃的菜基本上是当地人自己种的,熏腊肉是当地的特产,很有特色,口感很好。小鸡是当地的土鸡,炖出来的汤很鲜美,没有油腻腻的感觉。薯仔是当地的一大特产,圆溜溜的大小一致,口感清脆,回味甘甜。大家一起拼餐很实惠。

只是做饭的人不多,我们一下子去了五,六十人,还有其他地方的驴友。老板忙不过来,我们开始自己动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因躲避峡关闭,此段省略。

晚饭后大家在旷地上点起了篝火,火在燃烧,每个人围着篝火又唱又跳,将这快乐传染漫延,这是个尽情释放青春激情的地方。

那天我们是去山上住宿,离驴友之家还有好远的距离,晚上的山路更不好走,好在有熟悉路线的司机带队,路上很顺利,半夜才到住宿的地方。

旅店环境很不错,室外宽阔,环境优美。大家这一天玩得太辛苦刺激了,在晚风的抚慰下沉沉睡去。

董家河

董家河位于鹤峰董家村内,从宾馆到董家河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路程。董家村以 旅游 为主,沿途除了度假村之外,居民建筑很规范,一排连着一排,很有规模。

鹤峰具有明显的坡立谷地质特征,所以董家河的水是九进九出的明道和暗道流域。

我们去的时候,洪水还没有完全消退,还在暗道奔涌,所以看不到碧水蓝天,烟波淼淼的景色,看到的水质偏黄有种沧桑感。

董家河河道不宽,两边树木葱葱,河中错落有致的生长着一些柳树,在水中摇曳生姿,河水泛着淡黄色的涟漪,仿佛进入了秋天的董家河满眼苍茫。

我们从村口进入,河水从村中流过,前面漆着红黄色的长廊,称为风雨桥。从河道边的水泥路走来,连绵的青山在远处陪伴,穿过一条很窄的小峡谷,体验一下狭路相逢的感觉。

这是董家村的村委会,许多自驾游的游客到了这里就以为没有风景可游玩,调头就走了,户外的驴友不一样,总能找到最美的风景。 我们从一个破旧的木屋侧面走进去,很窄的一条路,前面不远有一条木板桥出现在眼前,大家雀跃不止,纷纷跑上木桥,感受那种摇摇晃晃晕眩的快感。

前面巨大的山石像被千万把斧头雕刻过,凹凸不平、层次分明的向里凹进,一帘瀑布在洞内奔腾,这就是传说中的水帘洞。

这时,身上的暑气顿消,大家席地而坐,享受这一刻的清凉,还有一直同行的小帅哥,不哭也不闹,自己玩耍、自己徒步,好样的!

鹤峰的土地大多数是红土地,山多,存不了多少水,所以种植的植物基本上就是玉米、高粱、烟叶这些耐旱的植物。

沿途都是大片大片的玉米地和烟叶,也有不知名的野花在山间地头独自怒放,经过河边去感受脚下木筏的粗犷。

原生态的村庄,纯朴的村民,可以到院子的廊亭下歇歇脚。 古朴的建筑,农家小院是那么的宁静安详。


村民的孩子,小胖墩好可爱,一点也不认生,自己玩的不亦乐乎。


车起动了,我们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我们原来生活的轨道,但经历过的时光与际遇会在心里生根发芽,然后慢慢成长成一株大树,那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㈤ 鹤峰县美食

鹤峰县美食有土家公婆饼、鹤峰灰灰菜、洋芋粑粑、嗍丢、走马木瓜等。1、土家公婆饼:采用发酵面团包卷,由天然佐料调制而成的新鲜猪肉馅料,辅一葱花、沾一芝麻,用电饼铛煎制而成。2、鹤峰灰灰菜:幼苗和嫩茎叶可食用,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3、洋芋粑粑:精选薯仔磨制而成,晶莹剔透、劲道十足。

鹤峰县美食有土家公婆饼、鹤峰灰灰菜、洋芋粑粑、嗍丢、走马木瓜等。

1、土家公婆饼:采用发酵面团包卷,由几十种天然佐料调制而成的新鲜猪肉馅料,辅一葱花、沾一芝麻,用电饼铛煎制而成。

2、鹤峰灰灰菜:幼苗和嫩茎叶可食用,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灰灰菜,又名藜,别名野灰菜,灰蓼头草等,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灰灰菜多生长于地边、山野、路旁及房前屋后。

3、鹤峰洋芋粑粑:精选薯仔磨制而成,剔除薯仔渣,萃取薯仔之精华薯仔粉,加入鸡蛋等佐料压制,晶莹剔透,劲道十足,韧劲儿十足,香味儿十足。鹤峰最多滴就是洋芋,人们都喜欢吃这个洋芋,于是薯仔系列美食成为土家餐桌上的常客,同时洋芋的吃法也很多。

4、嗍丢:是一道鲜为人知的容美土司秘菜,它成形于明末清初,源于土家先民的奇思妙想。

5、走马木瓜:走马木瓜是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的特色之一。大力发展木瓜等中药材生产,获得了较小的成功。木瓜素有“百益果王”之称,其果实可供食用、药用,同时花色美丽,也供观赏。

㈥ 湖北恩施特色美食小吃

恩施名吃:土家腊肉

土家人家家都兴喂年猪,主要是图过年时有肉吃,过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

土家腊肉的制作方法是:

(1)将猪肉分成三至五斤(或更大)的块,便于入味和加工储藏;

(2)把盐炒黄,加花椒炒出香味出锅;

(3)把肉用温盐抹匀,放入盆中,将盆底的肉皮朝下肉朝上,面上层的肉皮朝上肉朝下排放整齐,每3~5天翻一次,10天后沥干水分挂到熏房中;

(4)用松柏枝加核桃壳、花生壳、桔子皮等柴草料进行烟熏烘烤,月余后待肉变棕红时即可。

熏好的肉应该放在通风处,可保存两至三年不变质,名曰“腊肉”,也称“土家腊肉”、“恩施熏肉”。土家腊肉色泽焦黄、肉质坚实、熏香浓郁、风味独特。

食用时,取肉在火上将肉皮烧焦黄,放在温水中将皮泡软,刮洗干净备用。

腊肉的烹调方法比较多,不同部位不同,排骨、猪蹄一般用来炖,制作火锅;其它部位一般用来与鲊广椒、蒜苗、山野菜、小米一起炒、蒸而食。比较有名的腊肉菜品有:小米蒸年肉、鲊广椒炒腊肉、糖年肉、蕨粑炒腊肉、腊蹄子火锅等。

美味的恩施炕薯仔

“好玩不过鹤峰州,包谷洋芋是对头”,这首脍炙人口的当地民谣,可谓恩施土家人喜食薯仔的真实写照。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薯仔又名马铃薯和洋芋,因为在泥土中生长成熟,所以多被称为“薯仔”。恩施山高林密,地广人稀,耕地多为酸性土壤,富含硒性元素,特别适宜薯仔种植,故当地多种薯仔。薯仔产量很大,是恩施土家人最喜爱的主食之一,就像北方人喜爱面食一样。除了炕薯仔,土家人还能做出干煸薯仔片、酸辣薯仔丝、薯仔粑粑、薯仔粉、薯仔炖腊肉、薯仔糯米饭等多种薯仔系列美食。

恩施炕薯仔一般选用新鲜的小薯仔,直径大小在2~3 cm左右,洗净去皮,在冷水中煮至五成熟时捞起,待水分沥干后倒入硕大的平底铁锅,用菜籽油或漆油翻来覆去地煎炸,直至焦黄,捞起沥油。然后在热油锅里放入蒜泥、干辣椒爆香,倒入沥油后的薯仔翻炒,适时倒入酱油,撒上椒盐、姜末、白芝麻、辣椒粉、胡椒粉和剁椒酱、花椒,最后撒上香菜和香葱段即可盛盘上桌了,看着青黄相间焦脆粉滑,吃到嘴里外脆内嫩糯性爽口,色、香、味俱佳,真是香辣开胃,充饥止饿。

恩施炕薯仔是土家族地道风味的传统小吃,一般人家都会做,当有客人来家里时,主人会给客人盛上一碗,加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作为饭前压肚充饥之食。炕薯仔的做法特别注重一个“炕”字,“炕”为恩施土家方言,即煎炒焖炸的意思,是当地的一种做菜方式。炕薯仔一定要注意火候,不能使用猛火。炕的过程中,还要将上中下三层的薯仔要不时地翻炒,否则上面的熟不了,下面的出现焦糊。而且翻炒的动作一定要轻缓,锅铲要一步到位,不然容易弄伤薯仔,一者外观不美,二者味道也会打折扣。“刮皮洋芋(薯仔)煮均匀,文火慢煎翻复勤。漆籽油香酥爽口,巴乡以外哪乡寻?”恩施为春秋时古巴子国地,巴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巴乡之称,这首流传于恩施土家族一带的竹枝词,对恩施炕薯仔的做法和特色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乡土自豪感。

土家披萨——酱香饼

土家酱香饼有个洋气的名字——“土家披萨”。此饼以香、甜、辣、脆为主要特点,它香中有香,甜中带绵,辣而不燥,外脆里软。它是湖北恩施土家族一种特有的小吃,后来被北京谭师傅(谭震)引进推广,改进成大众口味,火遍全国。

在远古时,每逢丰收过节早才能吃得上,据当地人说:“此饼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武当山的斋法号为德福僧人,他用多年自制的斋菜及多种药材和香料秘制而成”,凡上武当山的香客品尝后都回味无穷,赞不绝口,后来此技术不慎流传,几百年来以他独特的口感与风味传承于土乡人间,今天它掀开了面纱走出了大山,走进了都市,已成为都市生活不可多得的集色、香、味于一体的独特的香酱饼大众口味食品,刚推出市场的时候,相当火爆,数十人排队等后已成为一道城市的风景线。

㈦ 恩施十大名吃

·中国茶文化一绝——土家油茶汤·“全价食料”——张关合渣·脂香浓郁的土家腊肉·美味悠长的柏杨豆干·土家人的传统药膳——社饭·土家食品长盛不衰的鲊广椒·“肥绝佳食”——葛仙米·东南亚市场畅销品——凤头姜·解署佳品及幼儿增智食品——福宝山莼菜·土家人春节必备菜肴——年肉

㈧ 恩施特产小吃 恩施州十大名吃

1、土家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2、张关合渣

合渣,又名懒豆腐。恩施土家人对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年,由于粮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如今,恩施人吃合渣已不是逢年过节才能吃的“奢侈品”了,平时在家里都能吃上合渣,许多餐馆更是把它当成一道特色菜上桌供应,深受顾客的青睐。

3、土家腊肉

土家人家家都兴喂年猪,主要是图过年时有肉吃,过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

4、柏杨豆干

柏杨豆干因产于利川市柏杨坝镇柏杨村而得名。

明清以来,在利川柏杨集镇一带就大量生产豆干,其中尤以沈记好吃婆豆干作坊生产的豆干最为有名,并被当地官员列为朝廷贡品,深受朝廷皇族们的喜爱,康熙皇帝还给沈记好吃婆豆干作坊亲笔御赐“深山奇食”金匾,从此沈记好吃婆豆干就改称为深山奇食好吃婆豆干,并以皇恩御赐为荣,使豆干制作传统工艺沿袭几百年传承至今,成为人们喜爱的地方风味小吃。

5、社饭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土家、苗、侗族等少数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吃社饭,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进行,民间习惯称为“过社”、“拦社”等。戊日属土,所以这天是祭祀土地菩萨的日子,人们以祈年景顺利,五谷丰登,家运祥和。

6、鲊广椒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土家人特别酷爱酸辣。有“三日不吃酸和辣,心里就象猫儿抓”的民谚,鲊广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明的,并在恩施这块土地上长盛不衰。

7、葛仙米

葛仙米俗称天仙米、天仙菜、水木耳、田木耳。为水生藻类植物,属蓝绿藻的一种,单细胞,无根无叶,墨绿色珠状,纯野生,是名副其实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相传东晋时期,炼丹术家、医学家、道教理论家葛洪在隐居南土时,灾荒之年采以为食,偶获健体之功能。后来葛洪入朝以此献给皇上,体弱太子食后病除体壮,皇上为感谢葛洪之功,随将“天仙米”赐名“葛仙米”,沿称至今。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是世界上最大的葛仙米产区,这里适宜葛仙米生长的水田、池沼达670余公顷,因葛仙米生长对其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阳光、经纬度、海拔等)要求极高,当今世界上仅非洲有极少量发现。葛仙米不愧是世界上真正罕见的神品。

8、凤头姜

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又名“来凤姜”,是来凤县民间经过长期选育稳定下来的地方优良生姜品种。其姜柄如指,尖端鲜红,略带紫色,块茎雪白。

凤头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味美可口、开胃生津、风味独特、醇香浓郁持久,为姜中独具特色之佳品,在全国生姜品种中独树一帜,因而早已是东南亚市场青睐的畅销品。1998年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证书,成为全国绿色食品第一姜。凤头姜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糖、姜油酮、酚、醇以及人体必须的铁、锌、钙、硒等微量元素。

9、福宝山莼菜

福宝山莼菜又称马蹄草、荨草、水葵。是一种高等多年水生植物,叶片呈椭圆形,正面绿色,背面暗红色,叶柄细长。福宝山莼菜相传为古代神山所赐,是水中一珍,自晋代以来为历朝皇宫御案之贡品,皇室宫宴之佳肴。它可煮、可炒、可凉拌,尤其是与鱼肉、熟鸡、火腿、香肠等配在一起做汤,鲜嫩可口,味粘甘滑,色、香、味、形俱佳。

10、年肉

相传,年肉滥觞于一场战乱。有一年除夕前,土家山寨突遭军队攻入,土家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做团年饭,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样的日子会罹此大难,纷纷抛家舍业,拖儿带女四散奔逃。部分逃进深山石洞的人虽然侥幸脱离了虎口,但饱受冻馁之苦。幸好有一长者于仓促中带出了一大块熟猪肉,于是大家每人都分得了一小片肉,这才和着眼泪熬过了这个凄惶的年关。战乱平息后,为了记取这次血的教训,土家人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应蒸几大块熟肉,以防再次遭受类似的祸患。以后相沿成习,年肉便进入了土家人春节菜谱。

㈨ 恩施鹤峰有什么特色文化、小吃、牌类游戏(有一种非常有特色的牌,什么“福绿寿”的)

哈哈 我就是鹤峰人 我告诉你恩施有很多号吃的:豆豉、柏杨豆干、凤头姜、干薯仔片、米豆腐等等,好玩的有双扣玩牌。哈哈 还有土家族的女儿会、吊脚楼、摆手舞等等。好多的!

㈩ 恩施州八个县市哪个地方东西最好吃各县市的特色菜有哪些

特色饭菜以恩施,利川较多。其它县也有特色食品。请听我一一道来。

全州最负盛名的是油茶汤和腊猪蹄。八县市都能喝到,吃到。

恩施市最具特色的有田氏烧饼,炸酱豆皮。

利川市的神仙豆腐,酸渣肉。

巴东的羊肉面,绿葱坡的包谷饭。

建始的米切糖,花坪桃片糕。

宣恩人工养殖的红烧娃娃鱼。

咸丰的干闷竹鸡配锅巴洋芋饭,还有正宗的张关合渣。

来凤绿水的角角鱼配扬梅酒。

鹤峰土鸡烧野板栗。

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等你来品味!

我是利川人,其他县市不好点评。给您推荐一下利川的 美食 ,可以具体到某一个店。利川 美食 当然离不开莼菜、山药、柏杨豆干、薯仔。从这几款食材衍生出来的菜品,几乎在利川所有餐馆都能吃到,就不一一介绍了。着重介绍几个特色的,汪营的海春酒楼主打卤菜和炒肥肠;汪营还有高压锅压的酸渣肉、魔芋鸭、青椒鸭。凉雾的海椒面鸭、南坪的紫苏教头烧鳝鱼;还有利川城里三毛酒家的肥肠(跟汪营不同风格)。利川的好吃太多,懒得一一写出来。有些在恩施能吃到,海春酒楼和三毛酒家的肥肠只能来利川吃。

我是来凤人,在宣恩吃过,恩施市吃过,利川吃过,咸丰吃过。建始,鹤峰,巴东没去过,就不晓得。

整的来说,我还是觉得来凤的东西最好吃。可能是因为习惯的原因。

来凤比较有特色的:油茶汤,米豆腐,绿豆皮,合渣,油粑粑都是比较有特色的。

利川比较出名的就是柏杨豆干 其他地方就不知道

恩施市当然是炕洋芋,榨广椒和合渣。

我认为恩施市最出名的有张关合渣,油馅。利川最有名的是汪营鸭杂,来凤比较出名的还是角角鱼,宣恩烤烤活鱼。巴东茶店牛肉

那肯定是利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