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云南文山有什么特色小吃
一、三七汽锅鸡
三七汽锅鸡被誉为《十大滇菜》之首,以汤鲜味美,飘香诱人而着称。说起《云南美食》——三七汽锅鸡,文山人都知道,但三七汽锅鸡曾经被列为《国宴菜谱》,作为招待参加国庆庆典的各国国家元首的菜肴,就鲜为人知了。三七汽锅鸡以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被继承发展,弘扬光大,突破地域界限,经久不衰,食而不厌,成为州外来客光临文山的必品之菜,流行区域范围较广。
三七汽锅鸡
二、壮家岜夯鸡
《壮家岜夯鸡》为文山州广南县一道传统名菜。所谓岜夯即壮语酸汤菜之意,用红青菜或细叶芹竹笋皮等为原料,加米汤腌制呈粉红色酸汤,按一定程序和适度火候辅以各种佐料同剔骨肌肉相煮而成。这道菜突破地域界限,登上昆明及省内一些中小城市宾馆、饭店的大雅之堂,并扎根于民间食店的普通餐桌之上,食而不厌,成为很多外地人光临文山的必品之菜。
广南壮家岜夯鸡
三、苗家狗汤锅
马关苗家狗汤锅,俗称地摊狗肉,它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一道特色美食,历经民间自然取舍而保留下来的极富边疆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马关地摊狗肉较为盛行,县城狗肉汤锅店比比皆是,木厂镇、小坝镇等地均有传统名店,远方的朋友若到马关县城来,既可以到县城新农村市场品尝地道的地摊风味,也可以到文化路的胖仔狗肉馆、马关一中对门的木厂地摊狗肉、园中西路下段和环城路狗肉店品尝。
苗家狗汤锅
四、大气根炖鸡
大气根具有排毒、顺气的药理,因而有减肥的功效。由于文山无撮口音,菊与气的韵母同为齐齿呼前高元音,又因其有理气功能,便误呼为大气(jì)根。又有人误认为是大蓟(jì)根,其实大蓟根俗名抱母鸡剌,具有止血功能,只能入药,一般不用于膳。在众多大菊根炖鸡的餐馆中,新闻路疾控中心对面广南人开的史家餐馆尤其独出心裁,将大菊根和奶浆根等中草药和鸡一起装进洗净的嫩猪肚中,扎紧口子,置于大锅中熬熟,因此得名曰口袋药膳鸡。
大气根炖鸡
五、牛肉干巴
传说早在1284年,来自意大利的世界着名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到达昆明时,看到回族人以一种奇特的方法制作牛肉,记叙为截成小块,浸在盐水中,再加几种香料,这就是清真牛干巴最初的记载。有回族的地方,就有‘牛干巴’,这是砚山回族人自豪的宣言,这种承载回族文化、风味独特的肉类腌制品,在回族人的餐桌上传承了至少700余年。牛干巴被公认为是回族美食的奇葩,这种美食文化被极富商业头脑的回族人开枝散叶,席卷全国。商业化、规模制作牛干巴的项目正在茁壮成长。
文山牛肉干巴
制作牛干巴已无季节之分,有的作坊、工厂还人工调节温度湿度,利用真空胶袋密封包装,以方便运输,畅销到全国各地,得到广大食客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椒盐饼:色泽金黄,酥脆爽口,老少咸宜,通常和文山米线搭配食用。是文山人喜爱的传统小吃。
地摊狗肉:就是狗肉大排档,以火锅为主。
荞酥:荞面制成,有甜咸两种口味,有的还混入了玫瑰糖。其中以文山平坝镇荞酥最为正宗。
花糯饭:源自当地壮族食品,用天然植物色素加以染色,味道清香。
氽肉米线:文山米线的质量有口皆碑,佐料丰富、汤底醇厚,食过便知。凉品宴:通常在中午为餐,品种多样,可达上百种,凉鸡和凉卷粉为必食经典,每家凉品店各有风味。
酸菜饭:和凉卷粉做法一致,只是材料为米饭。但口味独特,是文山又一道经典美食。
越南小卷粉:壮族食品,周边地州也有,不过风味自成一家。
更多关于云南文山有什么特色小吃,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da2b01615731471.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❷ 云南马关县有什么资源发展呢
另外马关县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随处都能见证到特色的美景,尤其是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等,成为了游客首选的去处,还有各种特色的美食,吃完之后让人欲罢不能。虽然它就是个很低调的县城,但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对于云南这座县城要“爆发”,迎来450亿高速,将实现交通全面发展,不知你有什么看法呢?对它的发展前景是否看好?
❸ 云南文山 马关哪里最好玩
方案路线:可以考虑来云南旅游,冬季云南比较北方来讲,从昆明出发到丽江结束
第一天(D1);丽江:黑龙潭公园,白沙,束河。
今天的行程安排是丽江黑龙潭公园,</WBR>然后租自行车骑车去白沙古镇和束河古镇,傍晚返回丽江古城。
提早起床,赶往古城北的黑龙潭公园看日出。公园离古城很近,</WBR>鸡豆凉粉和鸡爪的味道不错。早餐费用¥6。
早餐后,在古城内租一辆自行车出发,租车费用¥10。</WBR>在一大转盘处有标识,右侧通白沙,左侧通束河。建议先去白沙。
白沙乡位于丽江大研镇以北8km处,骑车1个多小时便可到达。</WBR>吃的东西不贵,午饭费用¥10。
结束了一天的游玩,晚饭可以在古城内的顺水楼解决,</WBR>7/斤,晚餐人均¥25。
晚上可在古城转悠,体验四方街的热闹和老民居的静谧。</WBR>晚上住古城的客栈,费用¥30。
门票:¥40+¥15+¥30=¥85
食宿:¥6+¥10+¥25+¥30=¥71
交通:¥10
总计:¥85+¥71+¥10=¥166
第二天(D2);丽江-大理古城。周城买蜡染,喜洲严家大院,,</WBR>三塔倒影公园,洋人街。
早起后,在瑞煜小吃吃完早餐,费用¥6。出古城,</WBR>午餐可以在喜洲解决,也可到古城解决。费用¥15。
到达大理古城后,大理的客栈也很多。</WBR>三塔倒影公园门票¥4。
晚餐推荐去人民路上的益恒饭店,是老字号店。特色菜有沙锅鱼,</WBR>可以一尝。
门票: ¥10+¥2+¥4=¥16
食宿:¥6+¥15+¥20+¥2+¥25=¥68
交通:¥43+¥4=¥47
总计:¥16+¥68+¥47=¥13
❹ 文山州马关县哪里好玩
看要玩什么了,我是马关人,给你推荐下:
1、文化方面:八寨阿雅遗址、马洒壮族鼓乐(三月三、六月初一)、啊娥版画;
2、越野探险:爬都龙老君山、城子山野炊、马鞍山(高原水库)游泳及野炊、小坝子镇小白河(中越界河);
3、小吃:罗非鱼火锅、县医院背后小巷里的卤鸡脚、壮族花饭等等;(记性不好,吃了就忘了)
4、城内休闲:中山公园、安平广场、松江花园都是好去处。
其他的想起来再说了!~~~~~~
❺ 马关好吃好玩的有哪些地方
都龙,过去作为中越边境战争期间的战区之一,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的一个古镇,距离越南直线距离不过8公里。
❻ 文山州马关县在中国的哪个位置,其特产有
马关是个好地方可以去看看,不是没有美女是没有发现美女的眼睛。
下面是马关的一些特产和生活介绍只供参考。
三七
异名山漆(芪)、参三七、田七、金不换。全县各乡均有分布,清代已开始人工栽培。 如今三七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格局,2005年新植2.14万亩,GA
古林箐原始森林风光
P规范化种植8000亩,全年收获面积8043.3亩,产量144.16万千克,销售收入1.46亿元。
马关茶
1981~1984年,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云南茶叶研究所对云南茶树资源进行考察,在老君山、古林箐等地发现不少古茶树,属茶树新品种,经鉴定,命名为“马关茶”。2005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为1.64万亩,收获8771亩,产量18.88万千克 ,产值283.2万元。
砂仁
多年生姜科豆蔻属草本植物,其子粒、果壳为常用中药,具有行气调中,温脾止泻,健胃消食等功效。1985~1990年,全县种植砂仁3995~2652亩,年产10吨左右。砂仁已成为马关特产,并被《文山特产精粹》一书收录。
杉木
杉科杉木属,有红杉、水杉、柳杉、蓖子三尖杉等品种,1990年,国营林场人工杉木林活立木蓄积量61.42万立方米,1982年开始间伐和皆伐,年均提供木材1.3万立方米。
草果
约于明末清初随瑶族的迁入而开始栽培,迄今已300多年。籽粒辛辣芳香,既是烹调食品的香料,又是家庭常备的良药,主治咳嗽痰多,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胀,疟疾等病症。2005年全县草果种植面积为8.4万亩 ,收获面积3.5万亩,产量55万千克,产值1375万元。
塘房桔
属芸香科、柑桔亚族、柑桔属,常绿乔木,果实色泽鲜艳、果汁丰富、香味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果肉含糖、蛋白质等营养物,果皮中富含维生素A、P,种子富含维生素E。塘房桔属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性喜温暖湿润,在马关县南捞乡塘房村已有200余年的种植历史,因其具有皮薄肉嫩、香味独特、汁多化渣、成熟期晚等特点,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逐渐成为马关县最具特色的名、特、优地方产品。
兰花
兰花种类繁多,现已发现原种26种。其中红柱兰于1988年由中国着名兰花专家吴应祥定名为“文山红柱兰”,并于1990年2月荣获第二届中国(厦门)兰花博览会金奖。还有朵素、雪素、珍珠贝母兰、春兰、寒兰矮种、墨兰矮种,已被中外行家列为珍品。常有农民采集上市交易。
蛤蚧
壁虎科珍稀药用动物,俗称“哆格”。味咸,性平,具有补肾、壮阳、定喘、止咳、祛风湿、补体润肺等功能。
马关马
四肢结实有力,蹄质坚韧,具有耐粗耐劳,耐热耐潮等特点。1981年《文山州地方畜禽品种志》称“文山马以马关马为最好”。马关历史上就有“万马县”的称誉。1952~1990年统计:年末存栏数为9472~27996匹,其中能繁殖母畜占27?7~36%,劳役畜占59.6~85.1%;出栏率约20%左右。
无角山羊
俗称“马羊”。是马关特有的一个地方羊种。1981年,全县有2000只左右,后因畅销外地,到1987年仅剩几十只,已被省、州、县列为保种对象。1990年末,全县约有100余只。“无角山羊”具有个大体健,性情温顺,采食快且采食点固定,繁殖力强,膻味小,屠宰率高,便于大群饲养等特点。
马关大种鸡
1981年《文山州地方畜禽品种志》定名。特点是:体型高大,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头尾昂扬,外貌清秀,容易饲养。成年公鸡体重4~5千克 ;成年母鸡体重3~4千克,年产蛋80~120枚。
马关壮族农民版画介绍
马关县仁和镇阿峨办事处新寨村壮族人民喜爱绘画绣花,木刻版画。1973~1990年,有43名农民创作版画401幅,州展出121幅,省展出54幅,两幅获银质奖,3幅在《民族画报》刊登,5幅被国家选展。1984年10月,应日本国路姬市日中友协会长福田一郎邀请,新寨农民选出24 幅版画作品寄往日本 ,有22幅入选参展,受到日本朋友的赞扬。这些作品以农民独特的思维与手法真实的记录了壮族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状况,刀法纯朴粗犷,饱含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2005年阿峨版画制作出了20幅套色版画,使版画由单一的黑白颜色发展到多种颜色。由于套色版画是刻一层印一种颜色,有几种颜色就要刻几层,这样彩色版画就具有与黑白版画不同的不可复制性,从而增加了彩色版画的价值。 历史根源。马关县阿峨新寨地处边疆,解放前,匪患较多,搞乱了人心,也带坏了寨里的风气,相斗相残的事件经常发生。新中国成立后,村里的群众深刻认识了过去痛心疾首的教训,他们憎恨那些邪恶势力和不良行为,认识到新社会要团结,要奋进,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凡是党委、政府号召的活动,阿峨新寨的人民都积极参加,村里人能歌善舞,他们搞宣传、搞演出、搞绘画,1957年成立了宣传队,1966年在村里开展绘画活动,70年代组织业余文艺演出队在村里演出,并由群众投工投劳建起了文化活动楼,组织文艺演出,图书阅览、电影放映、篮球比赛,一时间文化活动的蓬勃兴起,活跃了村里的人。但时间一长便暴露出了问题:有的活动全靠村里组织,似乎有些不可能,特别是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于是出现了时冷时热的现象,劳动之余,大家似乎没有专门的事做,于是村干部们想出了发展村里人都爱好的画画,既开展了文化活动,画好了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并请县文化馆的老师来指导,经过不断的尝试、改进,阿峨新寨有了版画的历史,群众一拍即合,男女老少都投入到其中。版画活跃了村民们的生活,让他们能在劳动之余天天画、天天刻、天天看、天天印、天天议,杜绝了恶习现象的滋生,堵住了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走上了文化艺术的道路。 阿峨新寨的人之所以喜欢画画,习惯源于用来描花样,壮族山寨里的女子自幼喜欢绣花,她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脚上蹬的,都是她们亲手劳作的成果,一年四季除劳动外,闲暇时间几乎都用在绣花制衣上,全家老少穿的戴的都出自他们的手,要绣花鞋、花衣、裙子、花帽、头帕、围腰、背被等,花绣得好,首先是绣样要画得好,既要继承传统,又不能照搬别人的,而要有新意。制衣的过程工序很多,很费工夫,所以忙不过来的时候,家里的人就帮着画花样,久而久之,形成了男人画花,女人绣花的风俗。阿峨新寨的许多人家都保存着背被、小孩的孔雀帽等画的图案,那是真正传统的民族图案。一开始村民们为了避免誊印、剪纸样、涂颜料的麻烦,他们干脆把画画在木板上,用刀刻好,要绣花时就用布去木板上印出花样,这是阿峨新寨最早的版画。后来在文化馆老师的辅导下,他们在木板上增加了其他内容,才演变成了今天的壮乡民族文化——版画。 发展现状。马关壮族农民版画源远流长,享誉海内外。四十余年来,壮族农民共创作版画上千幅,其作品参加过全国及地区性农民画展并荣获多种奖项,还应邀卦赴日本国展出和被《云南画报》等报刊选登,作品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泥土气息得到国内外艺术家高度评价。为此,马关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版画在阿峨新寨普遍受到喜爱,并成立了版画小组,全村男女老幼都参加画,有的人家是祖孙三代,父子、夫妻、兄妹等一起上阵。每户有两三人参加是常事,多的人家有五六人。年长的有五十多岁,年幼的有七八岁。村里人对版画非常痴迷、刻苦,经常在一起讨论修改一幅画。同时县委、县人民政府也高度重视版画的发展,先后投入16万元资金扶持版画发展,同时组织展团到昆明、文山等地进行版画展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并邀请省州美术专家配合我县的文化馆人员对版画人员进行了立意、刻画、制版、印刷、装裱、装框等系统培训,使之业务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目前,村里的中青年人几乎人人都会制作版画。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阿峨新寨先后共创作了400多幅作品,其中共有175幅作品参加过县里展出;有121幅作品在州里展出;有36幅作品入选“大连市农民画展”;有30幅作品参加“云南省农民美术作品展;有3幅发表在《民族画报》上;有许多幅刊载于《文山日报》等报刊上,其事迹被编入《来自热土的足音》一书(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一大批作品在影展、画展中获奖。有61块刻板、110多幅(双面用)版画原件被马关县档案馆收藏。 价值体现。马关壮族农民版画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生产生活类、体育竞技类、科普类等内容,真实地记录了壮族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状况,反映了良好社会风尚,宣传了壮家人的美好生活,有着深刻的民族风俗内涵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它主题鲜明,一幅画基本就表达一个思想,直率坦荡地表现出丰富而真实的内容;它风格独特,在继承民族民间美术遗产的同时,积极吸收专业绘画的有益部分,构图古朴而新颖,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民族特色浓厚,刀法粗犷中不乏细腻,把自己如诗如画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版画都出自地道农民之手,比较写实,乡土味特浓。他们在自己纯朴的思想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构思方式,如画穿牛鼻子,他们一个细节不漏地画出全过程;画坐飞机,他们把飞机画得像蚂蚱……正是这些朴实无华、充满童稚味的东西是壮族农民版画的最可贵之处。他们用自己真实的艺术语言,民族特色的刀法,极大的热情,把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人和事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努力做到生活、情感、造型艺术语言三者的统一。在艺术手法上,版画不仅保留了壮家的民族特色,还表现出汉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和渗透,体现了壮汉文化的撞击和交融的情形,把壮乡古老的绘画艺术和汉文化艺术巧妙地融合起来,大大促进了壮乡版画的发展。色彩上,不仅有黑白的,有的还有2种以上套色的,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力。编辑本段民族风情
基本情况
马关县总面积2676平方千米,辖4乡9镇,乡(镇)下设124个村民委员会2026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汉、壮、苗、彝、傣、瑶等11个民族,截至2002年底全县总人口82040户350372人,其中,男性人口182937人,性别比为(女性100)107.99。农业人口72597户319615人,非农业人口9443户30757人。在全县人口中:汉族44393户179429人,壮族12371户53943人,苗族16049户74113人,彝族5941户27331人,傣族1478户6495人,布依族1243户6007人,瑶族319户1785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8.96%。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民族间互相交往、通婚,民族风俗相差不明显,但在传统节日庆典上略有不同、各具特色,苗族主要有花山节,壮族有二月节和六月节等,彝族主要有火把节,傣族有二月节(也称“过大年”)和六月节,布依族有离娘节和牛王节等,瑶族有盘王节,拉基人有跳掌节等。
传统美德
各族人民历来有敬老尊贤、见义勇为、团结互助、济人危难的传统美德,街坊邻里,和睦亲善。村寨里一家有事,全村相帮。新中国成立后,更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新观念、新风尚。1963年 ,开展学雷锋活动,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1984年,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县成立活动委员会。1986年9月,树新风、做好事 ,争创文明单位,争当文明公民,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向高潮。1984年至1990年,先后评出文明单位209个,文明村镇47个,文明街道14条 ,文明学校37所,五好家庭16567户次。
民俗禁忌
正月初一忌扫地,忌串门;初一至十六忌在门前晾晒衣服。正月初三忌煮生米,新婚喜日,孕妇忌进新郎家门。新媳妇娶进家不满三天忌上楼和串门,不满一个月忌在娘家过夜。产妇不 满一个月忌入他人门宅。“开财门”、生孩子忌外人入屋三天,猪、牛、马等大牲畜忌入别家门宅,忌扛着锄头进家,忌背着空背篮和挑着空水桶进家。舀饭忌舀甑子中间的饭。忌用刀砍门槛 或垫在门槛上砍东西。未婚青年忌吃猪蹄叉;小孩忌吃鸡头、鸡脚、鸡下巴等等。
❼ 易县旅游去哪儿,有什么好吃的,一定要有特色有!
易县景点
狼牙山。云蒙山。千佛山。洪崖山。易水湖。龙湖。易水河。清西陵。紫荆关漂流。库区垂钓
易县名吃
涮羊肉:大众消费还是去金台东路的莲华飘香居,肉好吃,不过菜一般;想省钱呢去天津火锅城,一人一个小锅,锅底儿免费,羊肉八块钱一盘,比自助餐还便宜,肉还好吃;肥羊城16元一位的自助火锅不敢恭维,但它那儿极品小肥羊真是盖了。嫩得到口就化。。。百泉名气不小,可惜没吃过,路又太远,不加评论。
驴肉火烧:驴肉火烧以河间府的最有名,但我们保定,还是徐水漕河的正宗。咱易县这个有个保定连锁店“好滋味”,肉太咸,烧饼也不是那个烧饼,但卫生条件好。菜市场北门旁边和文化广场南边那两个小店味道8错,烧饼是外焦里嫩,肉煮的香嫩酥软,可卫生条件差点。
牛肉罩饼:目前只见过两个地方儿,一个在甲街,一个在公安局门口往北。跟保定吃法不一样,几块钱几块钱,不像人家几两饼几两肉。
板面:县医院那条街上也有个,但味道就是没公安局门口那个味道好。可那两口子实在不利索。影响食欲。原来是大破碗,现在好了,讲究卫生了。包个塑料袋(我就郁闷了,回生塑料的口袋,再加热,真怕哪天吃了中毒)。
包子:李记包子名气不小,可吃起来太油腻;文化广场对面有个野菜包子,味道不错还不油;喜盈门的狗肉包子咋吃起来一点狗肉味儿也没有捏。沃美卖的速冻狗不理自己蒸也不错。
烤乳鸽:百益城
烧鸭:好年景
烤全羊:易河庄的就不错,离城近
鸡:马家鸡,肯德基炸鸡(现在也弄清它到底是哪几个字儿)
卤肉:网通公司门口那几个小摊和西关都行。
炖肉:飞马那儿和东关的少锋(个人不太习惯吃这)
扣肉:龙弯头那儿价格便宜的吓人,可惜离城远,涞源粗粮王做得不错,可惜服务员老把红烧肉叫成红骚肉,太不习惯了。
❽ 最有特点的马关小吃是什么
最有特点的马关小吃是“地摊狗肉”。 其制作工序是:挑选无病活狗,杀死后用开水烫毛脱净,用稻草、豆秆等烧狗皮至有裂痕,清水刮洗干净。开肠破肚,取出内脏用清水洗净。将狗肉砍成大块或整个放于大锅内煮熟,再取出切成小块,用原汁原味的狗肉清汤置于火锅内,配上草果、八角、大蒜、柑橘叶子等佐料煮沸,再加上特制的蘸水(糊辣椒面、花椒、薄荷、芳香油、大蒜等佐料),即可食用。
记得采纳啊
❾ 马关县的特产是什么
特色资源
三七
异名山漆(芪)、参三七、田七、金不换。全县各乡均有分布,清代已开始人工栽培。 如今三七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格局,2005年新植2.14万亩,GA 古林箐原始森林风光
P规范化种植8000亩,全年收获面积8043.3亩,产量144.16万千克,销售收入1.46亿元。
马关茶
1981~1984年,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云南茶叶研究所对云南茶树资源进行考察,在老君山、古林箐等地发现不少古茶树,属茶树新品种,经鉴定,命名为“马关茶”。2005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为1.64万亩,收获8771亩,产量18.88万千克 ,产值283.2万元。
砂仁
多年生姜科豆蔻属草本植物,其子粒、果壳为常用中药,具有行气调中,温脾止泻,健胃消食等功效。1985~1990年,全县种植砂仁3995~2652亩,年产10吨左右。砂仁已成为马关特产,并被《文山特产精粹》一书收录。
杉木
杉科杉木属,有红杉、水杉、柳杉、蓖子三尖杉等品种,1990年,国营林场人工杉木林活立木蓄积量61.42万立方米,1982年开始间伐和皆伐,年均提供木材1.3万立方米。
草果
约于明末清初随瑶族的迁入而开始栽培,迄今已300多年。籽粒辛辣芳香,既是烹调食品的香料,又是家庭常备的良药,主治咳嗽痰多,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胀,疟疾等病症。2005年全县草果种植面积为8.4万亩 ,收获面积3.5万亩,产量55万千克,产值1375万元。
塘房桔
属芸香科、柑桔亚族、柑桔属,常绿乔木,果实色泽鲜艳、果汁丰富、香味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果肉含糖、蛋白质等营养物,果皮中富含维生素A、P,种子富含维生素E。塘房桔属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性喜温暖湿润,在马关县南捞乡塘房村已有200余年的种植历史,因其具有皮薄肉嫩、香味独特、汁多化渣、成熟期晚等特点,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逐渐成为马关县最具特色的名、特、优地方产品。
兰花
兰花种类繁多,现已发现原种26种。其中红柱兰于1988年由中国着名兰花专家吴应祥定名为“文山红柱兰”,并于1990年2月荣获第二届中国(厦门)兰花博览会金奖。还有朵素、雪素、珍珠贝母兰、春兰、寒兰矮种、墨兰矮种,已被中外行家列为珍品。常有农民采集上市交易。
蛤蚧
壁虎科珍稀药用动物,俗称“哆格”。味咸,性平,具有补肾、壮阳、定喘、止咳、祛风湿、补体润肺等功能。
马关马
四肢结实有力,蹄质坚韧,具有耐粗耐劳,耐热耐潮等特点。1981年《文山州地方畜禽品种志》称“文山马以马关马为最好”。马关历史上就有“万马县”的称誉。1952~1990年统计:年末存栏数为9472~27996匹,其中能繁殖母畜占27?7~36%,劳役畜占59.6~85.1%;出栏率约20%左右。
无角山羊
俗称“马羊”。是马关特有的一个地方羊种。1981年,全县有2000只左右,后因畅销外地,到1987年仅剩几十只,已被省、州、县列为保种对象。1990年末,全县约有100余只。“无角山羊”具有个大体健,性情温顺,采食快且采食点固定,繁殖力强,膻味小,屠宰率高,便于大群饲养等特点。
马关大种鸡
1981年《文山州地方畜禽品种志》定名。特点是:体型高大,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头尾昂扬,外貌清秀,容易饲养。成年公鸡体重4~5千克 ;成年母鸡体重3~4千克,年产蛋80~120枚。
❿ 马关县美食
马关县美食有豆沙肉、菊花鸭、三七汽锅鸡、荷叶粥、椒盐饼、酸汤鱼等。
1、豆沙肉:是以五花肉、红豆沙、糯米为主要原料,配以核桃仁、蜜饯、白砂糖、蜂蜜、菜籽油等辅料精制而成。
2、菊花鸭:是一道传统的佳肴名菜,历史悠久,用来做菊花鸭的菊花须是白色的或是紫粉色的秋菊,花瓣越大越厚的为最佳。
3、三七汽锅鸡:以土鸡为主料,用旺火炖制而成,炖出来的鸡肉原汁原味,肥嫩鲜香,汤汁鲜甜,风味独特。
4、荷叶粥:选用糯米和粳米熬粥,将鲜嫩的荷叶洗净后切碎,包在纱布里放进粥锅,用荷叶罩住,待粥熬好呈淡绿色,退火稍冷,取出荷叶,拌入白糖或蜂蜜即可。
5、椒盐饼:主要以上等面粉,熟猪油、精盐、花椒粉等为原料精制而成。做好的饼分丝分层,酥而不脆。
6、酸汤鱼:酸汤是用糯米粉发酵,配以西红柿等原料,经多种工序慢慢熬制而成。
美食,顾名思义就是美味的食物,贵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边小吃。其实美食是不分贵贱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称之为美食。中国素有“烹饪王国”这个美誉。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有五十六个小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后有回味,享受美食也要看场合,场合好美食吃起来才有味道。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营养物质各不相同,品味更多美食,享受更多健康,也让人吃的更加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