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攻略 » 观澜老街有哪些好吃的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观澜老街有哪些好吃的

发布时间: 2022-10-29 12:14:22

Ⅰ 深圳哪里有好吃又实惠的海鲜

1.蛇口老街 2.盐田海鲜街 3.水头海鲜街 4.南澳海鲜市场 深圳是一个靠近海边的城市,那么靠近海边除了有海景可以看之外呢,自然还有美味的海鲜可以吃了,本篇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深圳有哪些好吃的海鲜。

作为资格吃货,给你介绍下基本情况,深圳吃海鲜的地方集中在蛇口老街、盐田港海鲜街、南澳海鲜市场和水头海鲜街,那种美食街、连锁店一类的就不要考虑了,在深圳吃海鲜,吃的是那种鱼仔档,也就是海鲜排挡,因为最早的深圳就是个渔村,味道都不错。
1.蛇口老街
这条老街上有很多海鲜排挡,因为离蛇口渔港比较近,所以海鲜都很新鲜,而且这里有个菜市场,可以在里面买好海鲜,出来再路边的餐厅里加工,本地老饕都是这么吃的,新鲜而且便宜。从菜市场往东就有很多海鲜排挡,附近的蛇口新街也有一家明星鱼仔档老店-康乐鱼仔档;

交通:地铁蛇口线到东角头。
2.盐田海鲜街
大而全,选择很多,就在盐田港海边的一条海鲜街,这里的店子都做得很大,人多的话,来吃还是比较可以,但是出品越来越差,很多商家会拿死海鲜冒充,找那种人多的去应该问题不大,这是近几年慢慢没落的海鲜街,本地老饕应该比较少去。

交通:公交到盐田食街。
3.水头海鲜街
在大鹏镇附近,街道一侧是卖海鲜的摊位,另外一侧是加工海鲜的餐厅,个人感觉吃了那么多次,海鲜是足够新鲜的,因为都是自己去买的,是可以推荐去的地方,而海鲜街附近的鹿咀山庄,里面的海鲜又新鲜又便宜,绝对没错。

交通:公交E11路到水头海鲜街。
4.南澳海鲜市场
这个是南澳本地居民的菜市场,规模不大,就在干货市场旁边的巷子里,但是海鲜够新鲜,可以买了海鲜去旁边的餐厅加工,其实人少的话,这个地方我是最推荐的,因为就是实实在在的渔村味。

交通:公交E11路到南澳镇。

Ⅱ 深圳观澜湖新城有什么餐馆好吃的

来客粤菜、清晖小苑、巴西烤肉、釜培鲜、还有各个地区的菜比如老西安、蓉李记
大众点评、美团下单可以优惠

Ⅲ 深圳必吃的美食top10有哪些

NO1龙岗三黄鸡

芒果糯米糍很多人都知道,一种好吃的港式糕点,别小看这道糕点,它不仅好吃,还有养生的功效。芒果糯米糍主要采用糯米粉、粘米粉和芒果、椰丝制作而成,芒果糯米糍吃起来绵软香甜,还带着淡淡的椰香味,既好吃又营养。

Ⅳ 观澜历史概况

么大步向北则是深圳城市布局遭遇带状瓶颈之后寻求突破的必然命题。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深圳第二圈层中心、位于深圳城市中轴线上的观澜注定将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下一个热点。

“观澜热”的兴起绝非一蹴而就。在“生态”、“文化”、“体育”、“休闲”四轮驱动下,观澜正提速追随深圳城市中心区“经济外溢”的步伐。观澜版画原创基地初试啼声,向全世界版画家发出邀请;第三届文博会分会场顺利挂牌,致力打造文化产业链平台;由欧米茄连续12年冠名的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杯将于11月正式登陆,结缘全球顶级赛事……

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再用传统的眼光去看待观澜,这个正在深圳城市中轴线上热舞的区域,也很难再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观澜两个字背后的“品牌质变”。在这片90平方公里土地上,正交织着发展、变化和期待,也正是在这种发展、变化和期待中,观澜经历着一场全方位的升级。

为深入了解新观澜,解读新观澜,《深圳商报》特推出大型片区专题特刊——“聚焦观澜”。

老墟/斑驳的是历史/见证的是辉煌/碉楼/屹立的是荣耀/不倒的是梦想/古道/记录的是图腾/变迁的是沧桑……

循着蜿蜒的窄巷前行,所见观澜古墟,满目黛瓦青砖、残墙骑楼,斑驳视线中,很难想象眼前的这条观澜老街曾经承载着深圳一段繁华喧嚣的烟云。

从2004年偶然发现、被列为深圳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到2006年老街“空楼”整治行动,这座几乎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观澜古墟才重新拾回她的百年历史。

观澜古墟,与东门老街、沙井清平墟、沙头角老街一起,并称为深圳“四大名墟”,但今天,这些老街大多已被岁月洗尽荣华,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惟有这座源于清初、盛于清末的观澜古墟被完好地保存下来。

4月3日,记者一行有幸走访了观澜古墟,透过老街、碉楼,依稀触摸到了一幅清末民初极具浓郁岭南客家色彩的观澜“清明上河图”。

老街:重现深圳商贸史

踩着生出青苔的石板小径,游走在老街,两边的一爿爿铺面铁锁紧扣,绣迹斑斑,人迹寥寥,与观澜古墟资料记载所称的“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三教九流、不绝于市”大相径庭。

同行的观澜街道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04年发现后,观澜古墟经有关文物专家考证,被认为是我市惟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清末民初的墟市街区,堪称“深圳近代民俗历史第一街”。为防止造成任何新的破坏,宝安区在去年6月实施了“空楼”整治行动,之后,老街便成了今天所见的“空巷”。

据介绍,观澜古墟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由一条南北走向的观澜大街,四条东西走向的东门街、新东街、卖布街、龙岗顶,以及沿观澜河的西门街、沿河街等十几条街道组成。其中,最长的街道约150米,最短的仅10余米,最宽不过9米,最窄则不足1米。

鼎盛时期的观澜老街商铺林立、商贾云集,除益章票号、恒隆票号、宝山金铺、公益酒家、福记表店、叶广生表店、满生制衣店、叶满杉木铺、登康狗肉店等老字号外,更是当铺、茶楼、客栈、轿馆、字画店、赌场、妓寨、鸦片馆、扎纸店、棺材铺、杂货铺、镖馆、药材铺、海鲜铺、榨油作坊等各种行当应有尽有、五花八门,是远近闻名的繁华墟市。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的观澜老街交易方式多种多样,有零售、批发,甚至自由竞价;每个墟日可成交大米300担、糖200~300担、牛300~400头、猪1000头、鲜鱼15担。此外,每逢农历初一、初四、初七还有集市,集市一般从早晨六七点开始,下午五六点结束,生意繁忙时通宵不散。

往来于此的客商,更是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香港地区及至国外。此前还有传,在观澜老街曾出现过一张山西平遥古城日升昌票号的银票,这说明山西日升昌票号曾与老街商家有生意往来。

碉楼:观澜古城的第一防务

除老街外,碉楼也是观澜古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资料表明,观澜古墟北面以观澜河为依托,其他三面均构建有高大的古碉堡,它们代替了城墙,成为观澜古城的第一防务。

“观澜目前发现的114座清代、民国时期的古碉楼,是迄今为止深圳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碉楼群。其中还有一座8层、30米高的碉楼,在层数和楼高上都创下了深圳以往发现之最,十分珍贵。”

由于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加上风雨的冲刷,很多碉楼已无法游览,只能在外面观看。同行专家介绍,这些碉楼多为明清时期传统的中式客家风格建筑,是客家人智慧与财富的象征。早期的碉楼,是古墟商家为了防御土匪骚扰而修建的防御性商用建筑;到了中期,碉楼了望、防御意义减弱,逐渐演变成为商家财富的象征;晚期碉楼则多是归乡华侨为彰显荣耀建造,不但越建越高,还因为花纹图饰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而越来越精致豪华。

据悉,这些碉楼以“成昌楼”、“绍昌泰”最为出名。其中,坐落于东门街的“成昌楼”,又称文昌古炮楼,是振能家族的陈桂森、陈禄森兄弟所建,整个建筑占地42平方米,高30米,共8层,为深圳碉楼之最,有“深圳第一楼”之称。

对于碉楼的历史意义,该专家认为,这些碉楼的存在涵盖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曾经有过的历史、有过的文化,可能比任何一座现代化的大厦所具有的人文内涵都丰富。

贵湖塘老围:

传统客家民居村落

如果说老街、碉楼浓缩的是深圳商贸史,那么,贵湖塘老围则是研究深圳传统客家文化的实物资料。

初到贵湖塘老围,记者看到,整个老围平面近方形,具有鲜明的地区、民系特色。老围村座西北向东南,惟一的大门开在南墙中央偏东处,分前门、中门、里门三道,前正门额上楷书“通庆门”三个大字。据说因为风水原因。围墙以及围内大部分房屋建筑均用三合土夯筑而成。最有特色的是大门两边都有一排方形的孔洞,经介绍,这些孔洞插上木桩之后就称为一个防御体系,是老围的第一道防御线。

老围中部是一座祭祀、节日活动用的建筑,据说这个建筑主要是供当地居民朝拜而建的,每年过年这里都特别热闹;老围的后方是一座两层楼房,据称这是一家私塾,是以前专门为族人教书而建,民国后则渐渐被用于祭祀和寿诞。据当地村民介绍,这里80岁左右的老居民基本上都是在这间私塾里举办的婚礼。

贵湖塘老围是宝安地区现存最完整、保存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传统客家民居村落之一,对研究深圳地区客家民系的迁徙史、客家民系风俗,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等提供了完整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Ⅳ 这个炮楼的历史,他的由来。深圳观澜镇牛湖村

观澜古墟位于观澜街道新澜社区,起源于清朝早期、兴盛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观澜老街由观澜大街、卖布街、新东街、东门街、西门街、南门街、龙岗顶街、立新巷等十几条街道、巷道所组成;最长的街道约150多米,最短的街道10米余,最宽处9米,最窄处不足1米。现存碉楼15座、商铺一百多间、民居数百栋。
街区的建筑以清末民国年间的商铺区、居住区为主体,至今保持着岭南客家老墟市的繁盛时期的布局和风格。
老街区的商铺、民居、碉楼的建筑形式多样,早期多为中国传统建筑样式,晚期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的中西结合或中西合璧样式,这些建筑本身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研究岭南地区的清代中晚期至民国时期建筑史具有重要意义。
观澜古墟是深圳历史上仅存的“四大名墟”之一,也是“目前深圳地区十余座古代墟市中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墟市街区”,最能反映深圳近代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客家民俗风情的实物建筑群,堪称“深圳近代民俗文化第一街”。
在清代中后期,这里曾有“小香港”的美誉。外国商品、国内商品都汇集于此,成为当时宝安、惠阳、粤北地区商贸的集散地。令人惊奇的是,这一街区的建筑基本上没有被翻新、破坏,至今仍保持着繁盛时期的布局和风格。
许多建筑,都是在海外发达的华侨回到故乡后为彰显荣耀而建,碉楼越建越高。在花纹图案等装饰上更是融 合了西方的建筑风格,越建越精致豪华。

在2004年进行的宝安区首次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者在观澜发现114座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古碉楼,这是迄今为止深圳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雕楼群。其中,还有一座8层近30米高的碉楼,在层数和楼高上都创下深圳以往发现之最,十分珍贵。这些碉楼对于研究深圳、宝安从清朝到民国近代史意义重大,同时对于研究粤东南近代建筑史提供了最好的实物标本。世界银行建筑专家两次专程到观澜对碉楼进行了现场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在这114座碉楼中,年代最早的建于清代嘉庆到道光年间,距今约有200多年,年代最晚的建于上世纪30年代左右。从年代由远及近纵观这114座碉楼可以发现,碉楼的建筑风格、结构造型逐渐由纯客家风格向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演变,鲜明地反映了近代宝安中西文化交流、建筑风格互相融合的历史
中国的炮楼分布最广的是四川、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等地,少数民族叫做碉楼,汉族都叫炮楼,是中国文化的典型建筑代表之一,和其他地方相比,深圳的能保存下550座古炮楼已经是很不容易。
250多年以前,观澜墟在宝安、平湖及东莞声名远扬,但是却经常有土匪来到这里抢劫,当时观澜有一户姓陈的大户人家,他们修建了成昌楼来抵御和防范土匪的抢劫,在这之后,有钱人建房,最先建的就是能攻能守的炮楼。不同时期的楼建筑风格也各异,早期炮楼一般建在居住房屋的四角,以三四层为主,基本没有窗只有枪眼,完全是中式风格。到了中期,逐渐转变为生活居住,或者直接用作商铺;到了晚期,建炮楼成为当地风俗。
早期的炮楼,里面的楼板都是木制的,高达30米的成昌楼以前的八层楼都是木板搭建的。现在的楼梯虽然依然是木板做成,但楼板已经换上了混泥土。1943年,日本占领香港后,大量的香港人逃回观澜,那时候真可谓村村有炮楼,大户人家的院子里少不了建一座炮楼来“镇村压寨”,历经百年,虽然经过战争和各种原因的拆迁,观澜至今仍然保存着深圳最完整的古炮楼群。
观澜的炮楼群是目前深圳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炮楼群,这对于研究深圳、宝安从清代到民国近代史意义重大,同时也为研究粤东南近代建筑史提供了最好的实物标本。其实类似这样的炮楼还有很多散布在民间,福田区石厦村就有一座清末建的炮楼,有统计说全深圳的炮楼有550座(另看到有数据观澜目前发现114座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古碉楼),每一座都是深圳传奇。
深圳的炮楼主要又三种建筑式样,独立式、组合式、庭院式,一种比一种复杂,其中组合式的炮楼最普遍,就是炮楼和旁边的民房相连相通的;而炮楼建筑特点也大致分成双坡顶式,天台式机种,而独立式的炮楼就是孤零零的没有附属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炮楼的炮孔也在逐渐减少,防御功能逐渐被弱化,最终成了人们居住地地方。

Ⅵ 深圳龙华区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地方

  • 白石龙音乐公园

    白石龙音乐公园是深圳首座音乐主题公园,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到音乐的元素。跳跃的音符悠扬的钢琴声,落玉盘的琵琶曲……

    Ⅶ 深圳观澜有什么地方喝早餐吃点心

    呵呵就让我这半个观澜人告诉你吧:
    好一点的:
    吉盛酒店利保大酒楼,观澜大道吉盛广场一楼,28031337(价格最贵,味道不错)
    园兴客家王酒楼(观澜店) 观澜大和路锦鲤新村1栋 28022888(价格适中)
    鸿福楼海鲜酒家 观澜大道64号二楼(观澜电影院斜对面)27973970(价格适中)
    普通的:
    观澜酒店 深圳市观澜街道新澜大街91号(观澜市场后面) 28080668(价格很优惠)
    潮发海鲜酒楼 观澜大道(四黎路口)28027338 (价格一般)
    哥哥乐 观澜街道第六工业区兴业广场一栋一楼 28082333(这个最划算,是大众消费,味道嘛一般般)

    观澜能喝早茶和夜茶的就这些啦~

    Ⅷ 广州有哪些好吃到不想走的美食街

    1.西华路:西华路对于很多老广而言,是童年的回忆。在这里,你能看到各种林立的小店,美味的老字号,体验到真正广州的市井生活。必吃美食推荐:食得好的招牌大什锦米线、牛佬牛杂、富记鱼蛋粉、食盈碗仔翅、芳记小吃店。
    2.文明路:被称作“糖水街”。这里的老骑楼下,还藏着许多老字号,百花甜品、玫瑰甜品、达杨原味炖品……每一家,都能勾起游客的味蕾。必吃美食推荐:百花甜品的红豆薏米加番薯和红豆香芋、明记甜品的杨枝金捞、玫瑰甜品的杏仁豆腐、达杨原味炖品的椰子炖竹丝鸡。
    3.惠福东路:这条在民国时期建成的老街,已有近百年历史。它的前身是一条香火鼎盛的寺庙街,有许多信徒前往这条街上的大佛寺烧香拜佛。如今,曾经弥漫着从寺庙中传出来的檀香味已被各种美食的香味代替。在这条511米长的老街,有将近40个食肆林立。必吃美食推荐:苏记美食的净牛杂、富临食府的沙姜手撕鸡、五代同糖的榴莲河粉、肥糕钵仔糕的钵仔糕。
    4.同福路:几乎每个来到广州的人,提到同福路,第一个总会想到这里藏着很多几十年的老字号美食。同福路分为同福东路、同福中路、同福西路三段。必吃美食推荐——芬芳甜品的“糖不甩”、安乐炖品的椰汁炖竹丝鸡、炸加姨奶茶美食的炸茄瓜、品味碗仔翅、海幢瑞芳饮食店的牛腩面。
    5.百灵路:这条极具历史底蕴的老街,被两座古寺包围,自带仙气。但让人着迷的不仅是厚重的古色古香,更是路上多家街坊热捧的小食店。必吃美食推荐:石磨老爹的手磨芝麻糊、绿竹茶餐厅的鸡扒、老西关濑粉。
    6.粤垦路:看似普通一条路,藏着60多家美食店,粤菜日料火锅小吃都有。每天吃啥,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必吃美食推荐——大诚一碗豆浆铺的豆浆、瑞记椰丰椰子鸡、抖蚝、清心鸡沙田乳鸽店。

    Ⅸ 宝安区西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在深圳玩的话,还是建议你去“世界之窗”“东部华侨城”“欢乐谷”等等。
    西乡离南头关蛮近的,哪里有个“中山公园”。里面有很多玩的
    镇海文阁
    位于西乡固戌村西南海边古沙提上,建于清干隆年间(1736---1795)。光绪25年(1899)和1934年曾两次重修。阁内存有清光绪《重修文阁碑记》。 镇海文阁共3层,阁身方形,边长4.2米,高约12米,基座由花岗岩条石砌筑,阁身青砖砌垒。每层之间均是砌莲花托或大牙砖,檐上又砌琉璃麒麟,周围浮雕花、草、树木、人物等图画,工艺技术较高。硬石顶上又覆琉璃瓦。阁内有楼板和门洞,可登临观海。 镇海文阁三层石门额上分别刻有“联登内阁”、“更上一层楼”、“会极”三条横幅。据传是几百年仙人下凡至固戌时手抵文笔所书。原阁顶立有一支木制毛笔,称“文笔”,干隆年间失火被焚。 镇海文阁是深圳仅存的古阁建筑,至今保存完好,1984年公布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塔
    位于福永镇岭下村口,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是该村文天祥后人为纪念文天祥兄弟同登进士,文氏族人力图“开文运”而立,古名文塔,又称凤凰塔或风水塔。 该塔造型奇特,典雅秀丽,是古塔建筑中较为少见的。文塔平面呈六角形;石砌塔基,仿楼阁式砖塔六层。每层有菱角,砖叠涩出檐,顶为六角攒尖顶,高20多米。塔内有楼梯可上塔顶。文塔是深圳市仅存的一座古塔建筑,1984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修葺一新,实施修复保护。
    永兴桥
    永兴桥,位于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康熙年间监生曾桥川建,日久倾颓。干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武生曾大雄、钦赐翰林曾联魁、贡生曾腾光、曾应中等倡捐重建”。一九八四年公布为第四批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后又再次修葺。 永兴桥“周围俱以白石砌之,阔三丈余,长十丈余,高五丈余。桥孔有三,上列栏杆,工程浩繁,颇为坚固。”八四年重修后,桥长50米,宽3.4米,桥洞3个,洞高5米余,上列栏杆,望板上浮雕龙凤图案各一组和桥头望柱圆雕生动的狮子。全桥用花岗岩石砌筑,结构严谨,造型美观。 “永兴桥……锁前溪而跨两岸,当往来要冲,东接黄松岗乌石岩诸路,西连云林茅洲诸圩。”桥下的新桥河与茅洲河汇合注入珠江,桥头原有码头和文昌塔,与永兴桥交映相辉,颇为壮观,可惜都不存在了。永兴桥东岸为古清平墟,清平墟是当时直至清末民初松岗、石岩、公明、沙井、福永等地的商品交易和集散地,其后逐渐式微,现在只保存了古街一条,数间商铺。一座被当地人称作“当铺”的炮楼式民居仍然屹立在永兴桥的南侧。永兴桥时逾三百载,是市不可多得的古桥梁之一,是古代深圳人民智慧和技艺的结晶。
    绮云书室
    绮云书室位于宝安西乡街道乐群村,由爱国港胞郑姚创建于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砖、石、木结构,单檐硬山顶,辘筒瓦屋面,抬梁式构架,为郑氏家族的私塾学校,是深圳市历史上最大、建筑艺术性最好的私塾学校,该建筑的要雕、石雕、砖碉、灰塑工艺精湛、图案精美,有“深圳的陈家祠”之美誉。特别是所有的木构件全部使用红木制作,质地上乘,选料考究,为岭南地区所仅见。现在左右两侧建筑均被拆,仅保留中间部分。大革命时期,宝安县第二区农民运动和党组织曾在绮云书室进行革命活动。因此,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同时还是一处革命旧址。1998年7月1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现位于宝安区西乡第二小学内)
    曾氏大宗祠
    位于沙井街道新桥村,约建于明代,是深圳现存最大的古祠堂。据说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之后,南宋初年到此落籍,迄今已有八百余年。 位于天井中的石牌坊用雕琢细腻的花岗岩砌筑,坊株前后用抱鼓石相护,坊上横额书写楷书“大学家风”四个大字。据说,仅清朝时,便出过翰林及七个进士、数十位举人和秀才。
    观澜老街
    观澜老街由观澜大街、卖布街等十几条街道、巷道组成,在清代,这里是中外商品交流的中转站,素有“小香港”之称。现存雕楼十五座,商铺一百多间、民居数百栋,这些清中期到民国时期的精美建筑至今保持着岭南客家老墟市繁盛时期的布局和风格。 观澜老街一座活的客家历史、经济、文化、民居博物馆。是深圳历史上仅“四大名墟”之一。
    万福壁和九龙柱
    万福壁于1999年落成,长130米,高5.67米,厚达10多厘米。万福壁采用红色紫砂陶高温烧制而成,整个浮雕由8833块紫砂陶拼制而成,重约11万公斤,收集了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到钟鼎文、草、隶、篆等字型的“福”字1万多个,是目前世界上福字最多的紫砂陶浮雕作品。2000年被录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中共宝安县“一大”会议旧址位于安庆安区松岗街道燕川社区,始建于清代中期,是燕川村陈素白的后人为纪念其祖先而兴建的分支祠堂,该祠为三开间两进一天井两廊枋建筑,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清水外墙,大门门面、部分厅柱、墙角下部、檐阶、天井以经砂石岩石条为材料,前厅屋顶为船型脊,后厅屋顶为博古脊,通面阔11.6米、进深18.4米,占地面积213.44平方米。1928年2月23日,中共宝安县委在此如开了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抗日战争期间,我党领导建立的东宝行政督导处设在燕川村,这里曾作为督导处开展农民运动、减租减息的办公地。2000年深圳市和宝安区文管办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对其进行维修及设备的完善,并举办了“宝安革命风云”陈列展览,把素白陈公祠改建成了中共宝安县“一大”会议纪念馆,2000年10月建成,2001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现被深圳市确定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1999年3月29日被宝安区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Ⅹ 深圳有哪些好吃又不贵的餐厅

    好吃,那就是适合各种口味的人的饭菜,不贵,那就是适合各种层次的人。现知道的有:洞子张老匠火锅、东方陕西风味、天府面栈、外婆家、麻辣派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