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川菜特色招牌菜有哪些
鱼香肉丝、回锅肉、夫妻肺片、蒜泥白肉、樟茶鸭子、宫保鸡丁、水煮鱼、水煮肉片、辣子鸡丁、麻婆豆腐等。1、鱼香肉丝是一道汉族特色传统名菜,以鱼香味调味而得名,属于川菜。相传灵感来自泡椒肉丝,民国年间则是由四川籍厨师创制而成,2018年9月10日,备受关注的“中国菜”在河南省正式发布,鱼香肉丝上榜。
鱼香肉丝、回锅肉、夫妻肺片、蒜泥白肉、樟茶鸭子、宫保鸡丁、水煮鱼、水煮肉片、辣子鸡丁、麻婆豆腐等。
1、鱼香肉丝是一道汉族特色传统名菜,以鱼香味调味而得名,属于川菜。相传灵感来自泡椒肉丝,民国年间则是由四川籍厨师创制而成,2018年9月10日,备受关注的“中国菜”在河南省正式发布,鱼香肉丝上榜。
2、回锅肉是一种四川传统菜式中家常(味型)菜肴的代表菜肴之一,属于川菜系列。制作原料主要有猪后臀肉、青椒、蒜苗等,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
3、夫妻肺片是一道四川成都名菜,由郭朝华、张田政夫妻创制而成。通常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主料,进行卤制,而后切片。再配以辣椒油、花椒面等辅料制成红油浇在上面。其制作精细,色泽美观,质嫩味鲜,麻辣浓香,非常适口。
4、蒜泥白肉是一道菜品,属于川菜菜系,制作原料主要有蒜泥、肉等,口味鲜美,营养丰富,食时用筷拌合,随着热气,一股酱油、辣椒油和大蒜组合的香味直扑鼻端,使人食欲大振。蒜味浓厚,肥而不腻。
5、樟茶鸭子是四川地区川菜宴席的一款特色传统名菜。此菜是选用成都南路鸭,以白糖、酒、葱、姜、桂皮、茶叶、八角等十几种调味料调制,用樟木屑及茶叶熏烤而成,故名“樟茶鸭子”。
⑵ 四川有哪些美味的川菜
四川的川菜有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红油抄手、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麻婆豆腐是四川省传统名菜之一,以豆腐为主料,配上一点肉末,调料用豆瓣酱、辣椒面和花椒面,这样煮出来的麻婆豆腐将川菜麻辣味型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我最喜欢的川菜是:
1、红油抄手
红油抄手的制作方面较为简单,主要是汤汁的调配,先要炸好一些辣椒油,再加调味品和一定葱花、香菜,等抄手煮熟放进调配好的汤汁就可以了,吃起来柔嫩鲜美,汤汁微辣浓香。
2、鱼香肉丝
鱼香肉丝是用猪里脊肉为主料制作而成的,再加上泡辣椒,子姜,大蒜,糖和醋进行炒制,吃起来咸甜酸辣兼备,肉丝质地柔滑软嫩。
3、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选用鸡肉为主料,佐以花生米、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吃起来香辣味浓、肉质滑脆、入口鸡肉的鲜嫩与香辣并存,还有花生的香脆作为辅助,被誉为四川十大经典名菜。
⑶ 四川菜有哪些特色菜
四川菜的特色菜有麻婆豆腐、水煮牛肉、宫保鸡丁、夫妻肺片、毛血旺等。麻婆豆腐:是四川的有名特色菜之一,其主要原料为豆腐,辅料有肉末、辣椒和花椒适量等。水煮牛肉:是以瘦黄牛肉为主料制作而成的特色传统名菜,属川菜系。宫保鸡丁:选用鸡肉为主料,佐以花生米、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其口感是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
四川菜的特色菜有麻婆豆腐、水煮牛肉、宫保鸡丁、夫妻肺片、毛血旺等。
1、麻婆豆腐:是四川的有名特色菜之一,其主要原料为豆腐,辅料有肉末、辣椒和花椒适量等。
2、水煮牛肉:是以瘦黄牛肉为主料制作而成的特色传统名菜,属川菜系。因菜中牛肉片是在辣味汤中烫熟,故名水煮牛肉。
3、宫保鸡丁:选用鸡肉为主料,佐以花生米、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其口感是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可以配合花生的香脆。
4、夫妻肺片:通常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主料,进行卤制,而后切片。再配以辣椒油、花椒面等辅料制成红油浇在上面。
5、毛血旺以鸭血为制作主料,烹饪技巧以煮菜为主,口味属于麻辣味。其起源于重庆,流行于西南地区,是一道着名的传统菜式。
⑷ 川菜的名菜有哪些
川菜的名菜主要有酸菜鱼、回锅肉、麻婆豆腐、辣子鸡、鱼香肉丝、水煮鱼、夫妻肺片、宫保鸡丁、蒜泥白肉、豆瓣鱼和口水鸡。
酸菜鱼
酸菜鱼也被叫做酸汤鱼,在重庆地区相当普遍,调味独特,烹调技法讲究而着称。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是川菜名菜,也是重庆江湖菜的开路先锋之一。酸菜鱼以草鱼作为主料,配上了泡菜等食材,口味酸辣,酸菜能提升菜的口感,而且非常下饭。
回锅肉
回锅肉是川菜中的家常菜,也是川菜名菜之一,制作原料主要有猪后臀肉、青椒、蒜苗等,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道美味。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到了川菜馆就会有,属于川菜,豆腐作为原材料,还有牛肉末或者是猪肉,配上辣椒和花椒等食材,麻来自花椒,辣来自辣椒,这道菜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点,口味独特,口感顺滑。
辣子鸡
辣子鸡是川渝地区特色菜肴,用鸡作为主料,加上葱、干辣椒、花椒、盐、胡椒、味精等多种调味料,这道菜虽然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川菜中的辣子鸡最有名,成菜色泽棕红油亮,麻辣味浓。
鱼香肉丝
鱼香肉丝是川菜的名菜,以鱼香味而出名,属于川菜,鱼香肉丝是一道很常见的家常菜肴,成菜具有鱼香味,但是没有用鱼,是用各种调味料调制而成的一道菜,风味独特,而今已广泛用于川味的熟菜中。
水煮鱼
水煮鱼也称为江水煮江鱼、水煮鱼片,最早流行于重庆市渝北区翠云乡。水煮鱼通常由新鲜草鱼、豆芽、辣椒等食材制作而成。“油而不腻、辣而不燥、麻而不苦、肉质滑嫩”是其特色。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一道川菜名菜,由郭朝华、张田政夫妻创制的,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这些部位作为材料,卤制而成,里面配上了辣椒油、花椒面等辅料,制成之后,将红油浇在上面,技法精细,色泽美观,质嫩味鲜,麻辣浓香,非常适口。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是一道相当有名的川菜,起源与鲁菜中的酱爆鸡丁,宫保鸡丁在很多地方都有,而且做法和味道有些许区别,川菜中的宫保鸡丁用鸡肉为主料,佐以花生米、黄瓜、辣椒等辅料,成菜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
蒜泥白肉
蒜泥白肉是一道知名的菜品,属于川菜系,制作原料有蒜泥、肉等,吃起来口味鲜美,营养丰富,里面的酱油、辣椒油和大蒜混合在一起,香味浓郁,使人食欲大振,蒜味浓厚,肥而不腻。
豆瓣鱼
豆瓣鱼,是四川地区特色传统名菜,属于川菜系。用鲜鱼配以郫县豆瓣等调料烹制而成。该道名菜的特点是汁色红亮,鱼肉细嫩,豆瓣味浓郁芳香,咸鲜微辣略带酸甜。传统制法都是用家常味,现在则多用鱼香味,酌增糖和醋,味道微带回甜,为现今的豆瓣鱼增添了色味。
口水鸡
口水鸡是属于川菜系中的凉菜,这道菜用到了丰富的佐料,集合了川菜中麻辣鲜香的特色,烹制时,煮鸡用的汤料很有讲究,做出来的口水鸡。
⑸ 四川菜有哪些
四川菜有川味火锅、水煮鱼、回锅肉、麻婆豆腐、鱼香肉丝等。川菜即四川地区的菜肴,是汉族四大菜系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菜系,民间最大菜系,同时被冠以“百姓菜”。
1、川味火锅以成渝两地为主,独有的麻、辣、烫、鲜等特点成就了川味火锅傲立于世界火锅之林,在川味坊又细分为红味汤锅、白味汤锅和干锅锅仔三个类别。由于火锅吃起来方便快捷,且暖和热乎,是许多家庭冬天的不二之选。
2、水煮鱼又称江水煮江鱼、水煮鱼片,是中国川渝地区的一道特色名菜,属于川菜系,其最早流行于重庆市渝北区翠云乡。水煮鱼通常由新鲜草鱼、豆芽、辣椒等食材制作而成。“油而不腻、辣而不燥、麻而不苦、肉质滑嫩”是其特色。
3、回锅肉是一种四川传统菜式中家常(味型)菜肴的代表菜肴之一,属于川菜系列。制作原料主要有猪后臀肉(二刀肉)、青椒、蒜苗等,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
4、麻婆豆腐是四川省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川菜,主料为:豆腐,辅料为:蒜苗、牛肉沫(其他肉也可以)。如今麻婆豆腐远渡重洋,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安家落户,从一味家常小菜一跃而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国际名菜。
5、鱼香肉丝是四川省的一道特色名菜,该菜品以泡辣椒,子姜,大蒜,糖和醋炒制猪里脊肉丝而成,由民国时期的一位川菜大厨所创制,相传灵感来自泡椒肉丝。
⑹ 四川菜有哪些特色菜
四川菜的特色菜有:
1、开水白菜
开水白菜是四川十大经典名菜之一,也是国宴菜的精品。开水白菜的口感:清香味美,汤香味浓,不油不腻,非常好吃。
⑺ 四川菜有哪些特色菜
四川菜特色美食有:夫妻肺片、宫保鸡丁、蚂蚁上树、麻婆豆腐、回锅肉、东坡肘子、鱼香肉丝、水煮肉片、辣子鸡、鱼香茄子、鸡丝凉面、担担面、蛋烘糕等。
宫保鸡丁:是一道闻名中外的特色传统名菜,在鲁菜、川菜、贵州菜中都有收录,其原料、做法有差别。该菜式的起源与鲁菜中的酱爆鸡丁,和贵州莱的胡辣子鸡丁有关,后被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改良发扬,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宫保鸡丁”,并流传至今。
蚂蚁上树:又名肉末粉条,是四川省的特色传统名菜之一。因肉未贴在粉丝上,形似蚂蚁爬在树枝上而得名。这道菜具体的历史,已不可考。但在四川省、重庆市一带,该菜很常见。
麻婆豆腐:是四川省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川菜。麻来自花椒,辣来自辣椒面,此菜成菜麻、辣、鲜、香、烫、翠、嫩、酥,将川菜麻辣味型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⑻ 四川特色招牌菜有哪些
川菜代表菜品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水煮肉片、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等。
1、鱼香肉丝
鱼香肉丝是四川的一道特色名菜,该菜品以泡辣椒、子姜、大蒜、糖和醋炒制猪里脊肉丝而成,由民国时期的一位川菜大厨所创制,相传灵感来自泡椒肉丝。鱼香肉丝其咸鲜酸甜兼备,葱姜蒜香浓郁,其味是调味品调制而成。
⑼ 四川美食大全介绍 四川特色美食有哪些
1、龙抄手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家以制作抄手(馄饨)知名的饮食店,1941年由张光武创办于成都悦来场。取名“龙”字是因为张光武在筹建该店时借用了“浓花茶园”的“浓”字的谐音,也寓有“龙腾虎跃”、“吉祥”、生意兴“隆”之意。该店制作的抄手皮极薄,呈半透明状,大受欢迎。
2、担担面,汉族特色面食。中国十大面条之一,着名的成都小吃(又说自贡小吃,起源于自贡。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
3、夫妻肺片是一道四川名菜,由郭朝华、张田政夫妻创制而成。通常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主料,进行卤制,而后切片。再配以辣椒油、花椒面等辅料制成红油浇在上面。 夫妻肺片,制作精细,色泽美观,质嫩味鲜,麻辣浓香,非常适口。
4、玻璃烧麦是四川地区传统小吃,流行于中国四川地区,成都的烧麦具有皮薄馅丰、造形美观、荤素兼备、营养丰富的特点。玻璃烧麦因其皮薄、熟制后皮料浸油呈半透明状,透过皮亦可见其馅,故名玻璃烧卖。
5、鸡丝凉面是四川传统小吃,主要食材为乌冬面、鸡腿、黄瓜,特点是多味调合,面条松软,鲜香爽口。面条煮熟,捞出扇凉,保持疏散,味道可按其需要作出调整,适宜各方食客,为夏季佳品,能够降低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6、灯影牛肉,是四川省达州市的地方传统名食。牛肉片薄如纸,色红亮,味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穷。用“灯影”来称这种牛肉,足见其肉片之薄,薄到在灯光下可透出物象,如同皮影戏中的幕布。
7、小笼粉蒸牛肉是四川地区特色传统名菜,也是成都的着名小吃之一。几十年来,盛名不衰。据说,国画大师蜀人张大千曾亲自下厨,将“小笼粉蒸牛肉”趁热又加了辣椒粉、花椒粉和香菜,增加了此菜的麻辣鲜香,回味无穷。众人赞不绝口。小笼粉蒸牛肉,家常菜。具有气血双补调理、补虚养身调理和健脾开胃调理等功效。
8、李庄白肉,全名为李庄刀口蒜泥白肉,是四川宜宾历史文化名镇李庄的传统美食,选用皮薄肉嫩、肥瘦比例恰当的长白山或约克或巴克夏猪肉,加以多种酱料制成,有清香爽口,肥而不腻,咀嚼化渣等特点。
9、三大炮是着名的四川地区传统特色小吃,主要由糯米制成,由于在抛扔糯米团时,三大炮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分为“铁炮”,“火炮”,“枪炮”,故名总称“三大炮”。三大炮有香甜可口、不腻不粘又化渣的特点,且价廉物美。三大炮的主要食材为糯米、红糖、芝麻、黄豆,口味香甜。
10、钟水饺,古名为“水角”,是四川省成都市地方传统小吃之一。始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因开业之初店址在荔枝巷且调味重红油,故又称为“荔枝巷红油水饺”。钟水饺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靠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靠辅料和红油、原汤)的特色。
⑽ 四川十大经典名菜-
四川菜,简称川菜,以成都风味为正宗,包含四川盆地境内几个菜系派别重庆菜、乐山菜、绵阳菜、自贡菜、内江菜等。其中四川经典名菜“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回锅肉”可谓是家喻户晓,那么四川名菜还有哪些呢?四川什么菜最出名?我整理了四川十大名菜,除了上述四川特色菜外,还包含水煮牛肉、宫保鸡丁、辣子鸡、蚂蚁上树等等四川代表菜,而夫妻肺片、宫保鸡丁、回锅肉、麻婆豆腐、开水白菜等川菜代表菜更是被评为“中国菜”之“四川十大名菜”,一起随我们来看看吧!
是四川省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川菜。主要原料为配料和豆腐,材料主要有豆腐、牛肉末(也可以用猪肉)、辣椒和花椒等。麻来自花椒,辣来自辣椒,这道菜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点。其口味独特,口感顺滑。如今,麻婆豆腐远渡重洋,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安家落户,从一味家常小菜一跃而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国际名菜。
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成都万福桥边,有一家原名“陈兴盛饭铺”的店面。店主陈春富(陈森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常有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光顾饭铺的主要是挑油的脚夫。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响,深得人们喜爱,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麻婆豆腐广受欢迎,流传各地,做法也有许多不同。最大的改变之一,是“陈兴盛饭铺”自己所调整,亦即将材料的牛肉改为猪肉,以便不吃牛肉的食客也能品尝。该店后来又改回用牛肉,但以猪肉为料的做法也已广为各地厨师和食客接受;其次则是增加了豆瓣酱。
豆腐(250克)、牛肉(75克)、蒜苗(1根)、豆豉(15克)、花椒粉(3克)、料酒(5克)、盐(3克)、味精(2克)、豌豆淀粉(5克)、花生油(15克)、小葱(5克)等。
步骤
1.将豆腐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放入加了少许盐的沸水中氽一下,去除豆腥味,捞出用清水浸泡;豆豉等剁碎,蒜苗切段,姜切末;
2.炒锅烧热,放油,放入牛肉馅炒散;待牛肉馅炒成金黄色,放入豆瓣酱同炒;放入豆豉、姜末、辣椒粉同炒至牛肉上色;
3.下肉汤煮沸;放入豆腐煮3分钟;加酱油、蒜苗段、糖,用盐调味,再用湿淀粉勾芡;盛出后撒上花椒面、葱末即可。
回锅肉是一种烹调猪肉的四川传统菜式,属于川菜系。制作原料主要有猪肉、青椒、蒜苗等,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入口浓香。起源四川农村地区。古代时期称作油爆锅;四川地区大部分家庭都能制作。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回锅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它色香味俱全,颜色养眼,是下饭菜之首选。配料各有不同,除了蒜苗(青蒜)还可以用彩椒,洋葱,韭菜,锅盔等来制作回锅肉,每家都有自己的秘方。
所需食材
材料:二刀肉、青蒜、葱、姜、蒜,干红辣椒,花椒,郫县豆瓣酱,料酒,糖,酱油
制作方法
1、带皮五花肉冷水下锅加入葱段、姜片,花椒7、8粒,黄酒适量煮开。
2、撇净浮沫,煮至八成熟,取出自然冷却(筷子可插入即可)。
3、将肉切成薄片,姜、蒜切片,葱切成斜段。
4、将青蒜的白色部分先用刀拍一下,然后全部斜切成段备用。
5、.炒锅上火,加很少的油煸香辣椒、花椒及葱姜。
6、下入肉片煸炒,至肉片颜色变透明,边缘略微卷起。
7、将肉拨到锅一边,下入郫县豆瓣酱(可以先剁细)炒出红油。
8、适当的加入少许酱油或甜面酱调色,与肉片一起翻炒均匀。
9、下入青蒜,点少许料酒,糖调好味道即可出锅。
1.选肉要精:要当天宰杀的鲜猪肉,肥四后腿二刀,瘦六宽三指,太肥则腻,太瘦则焦,太宽太窄都难成型。
2.煮肉要调味:清水煮肉,难出肉香,因此,水滚开以后,要先放入生姜(用刀拍开)、大葱节、大蒜、花椒吊汤,等汤气香浓,再放入洗净的猪肉,六成熟就捞起备用,不能煮得太软。
3.切肉要巧:很多人等肉冷了再切,肥瘦易断,热的时候又烫手,下刀难以均匀,懂行的厨师,把捞起的肉放在冷水里浸一浸,趁外冷内热时下刀,如果有冰箱,可以把刚煮好的肉放到急冻室里两三分钟,这就更好切了。
4.配料要正当:豆瓣一定要正宗的郫县豆瓣,用刀剁细,酱油要浓稠可挂瓶壁。
5.煎熬要拿准火候:掌握火候是回锅肉的关键。用中火,下肉片后,即下剁细的郫县豆瓣,混合熬炒,使豆瓣特有的色泽和味道深入肉中。火候油温拿捏得当的师傅,能把肉片熬制成一个一个的卷窝形状,俗称“灯盏窝”。肉片成窝时,立即放入甜面酱、酱油少许,也可适当放几滴料酒,放一点鸡精,以增加香味和鲜味,然后,马上加入配料,改为大火,翻炒至熟就可起锅。
食材
牛肉100克,牛舌100克,牛头皮100克,牛心150克,牛肚200克,香料(八角、三奈、大茴香、小茴香、草果、桂皮、丁香、生姜等)、盐、红油辣椒、花椒面、芝麻、熟花生米、豆油、味精、芹菜各适量。
做法
1.将牛肉切成块,与牛杂(牛舌、牛心、牛头皮、牛肚)一起洗干净,用香料、盐、花椒面等各种调料卤制,先用猛火烧开后转用小火,卤制到肉料耙而不烂,然后捞起晾晒,切成大薄片,备用。
2.将芹菜洗净,切成1cm长的段。芝麻炒熟和熟花生一起压成末备用。
3.盘中放入切好的牛肉、牛杂、再加入卤汁、豆油、味精、花椒面、红油辣椒、芝麻、花生米末和芹菜,搅拌均匀即成。
宫保鸡丁是一道闻名中外的特色传统名菜。鲁菜、川菜、贵州菜中都有收录,本来叫油爆鸡丁,因它为清代山东巡抚丁宝桢首创,丁又曾被封为“太子少保”(又称“宫保”),故人们便将此菜冠以丁的封号,改称“宫保鸡丁”。后丁宝桢任四川总督,将此菜带入四川成都,经四川厨师的加工改造,其做法更加讲究,品质更为精良。后被四川的官员作为贡菜献给皇帝,发展成为御用的名菜。川菜宫保鸡丁用的是鸡脯肉,使用油酥花生米和干辣椒节,味必须是辣型荔枝味。辣椒节炸香,突出糊辣味。
制作材料
主料:鸡
脯肉(225克)、花生米(50克)。
辅料:葱(45克)、姜(10克)。
调料:干辣椒(8克)、花椒(1.5克)、色拉油(60克)、食盐(2克)、料酒(2克)、味精(1克)、酱油(6.5克)、白糖(10克)、醋(7克)、水淀粉(22克)。
制作步骤
将鸡脯肉用刀背拍一下,切成小丁,加入一汤匙料酒、半汤匙食用油、半茶匙白胡椒、半茶匙盐,一茶匙淀粉腌渍10分钟,再用水淀粉拌匀。
将大葱洗净切段,干辣椒洗净,剪去两头去除辣椒籽,黄瓜切丁。
在小碗中调入酱油、香醋、盐、姜汁、白砂糖和料酒,混合均匀制成调味料汁。
锅中留底油,烧热后将花椒和干辣椒放入,用小火煸炸出香味,随后放入大葱段。
放入鸡丁,放1汤匙料酒,将鸡丁滑炒变色,然后倒入水淀粉。
最后调入料汁,再放入熟花生米,翻炒均匀,用水淀粉勾芡即成。
提示事项
用开水冲泡花生米,剥去外皮,冷锅冷油下花生米(不易炒焦),中火炒至浅焦黄色后盛到大盘里散热待用。
风味特色
宫保鸡丁的特色是辣中有甜,甜中有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入口鲜辣酥香,红而不辣,辣而不猛,肉质滑脆。
宫保鸡丁入口之后,舌尖先感觉微麻、浅辣,而后冲击味蕾的是一股甜意,咀嚼时又会有些“许算算”的感觉,麻、辣、酸、甜包裹下的鸡丁、葱段、花生米使人欲罢不能
清蒸江团是四川乐山地区特色传统名菜,属于川菜系。用江团鱼和火腿等为原料,经清蒸而成。成菜形状美观,肉质肥美细嫩,汤清味鲜。“清蒸江团”是川菜传统的名贵大菜。江团,学名“长吻脆”,其吻特别肥厚,俗称“肥头”。四川的“江团鱼”主要产于岷江乐山江段和嘉陵江口一带。鱼肉细嫩,少细刺,为鱼中珍品。
原料:江团、火腿、水发香菇。盐、绍酒、姜、葱、清汤、味精、胡椒粉。
制作方法
将鱼宰杀,治净,入沸水锅中氽后取出,用冷水浸漂,再用小刀刮去鱼表面的膜,在鱼身两侧肉厚处斜剞几刀。将盐、绍酒、胡椒粉调和好后,在鱼身内外抹匀,加姜片、葱白腌渍入味。火腿、香菇均切成片。接着,将腌渍好的鱼滗去血水,放入蒸盘内,将火腿、香菇片逐一插入剞刀处,加盐、绍酒、姜片、葱白,盖上网油,加清汤适量,上笼蒸30分钟左右取出。拣去网油、葱、姜,将鱼滑入鱼盘内。炒锅内放清汤和蒸鱼的原汁,用大火烧沸,加味精、胡椒粉和匀,浇入鱼盘内即成。随上姜汁味碟供蘸食。
东坡肘子,四川省眉山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东坡肘子具有汤汁乳白,猪肘烂软,肉质细嫩、肉味醇香、有嚼头,肥而不腻等优点。2013年12月,东坡肘子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东坡肘子有肥而不腻、粑而不烂的特点,色、香、味、形俱佳 ,东坡肘子汤汁乳白,雪豆粉白,猪肘肥软适口,原汁原味,香气四溢。
起源于四川眉山,吃正宗的东坡肉,大致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浙江杭州,另外一个就是苏东坡的老家四川眉山。虽然苏东坡是大名鼎鼎的四川人,但东坡肉也被看着是浙菜菜系的一道名菜,这与当时的 历史 背景有关。
食材主料
五花肉500克
食材辅料
葱2两,生姜1两.,黄酒4两,生抽适量,白糖适量
制作步骤
1.猪肉一块洗净。
2.锅里加水,冷水下肉,水开后焯5分钟。
3.焯好的猪肉切成方块。
4.焯好的猪肉切成方块。
5.将切成方块的肉皮朝下码放入锅内。
6.加入黄酒、生抽、白糖,大火烧开,文火炖2小时。
7.将炖好的五花肉捞起,皮朝上码放在大碗内,淋上煮肉时的原汁,入锅蒸30分钟。
8.好吃的东坡肉出锅了
鱼香肉丝是一道特色四川传统名菜,以鱼香味调味而得名,属于川菜。相传灵感来自泡椒肉丝,民国年间则是由四川籍厨师创制而成,是抗战时期由蒋介石的厨师最终定名的,并流传至今。
鱼香肉丝这道菜的名称,是抗战时期由蒋介石的厨师最终定名的,并流传至今。
鱼香肉丝选料精细,成菜色泽红润、富鱼香味,吃起来具有咸甜酸辣兼备的特点,肉丝质地柔滑软嫩。是下饭菜的必选。
典故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户生意人家,他们家里的人很喜欢吃鱼,对调味也很讲究,所以他们在烧鱼的时候都要放一些葱、姜、蒜、酒、醋、酱油、泡菜等去腥增味的调料。
有一天晚上,女主人在炒另一道菜的时候,为不浪费配料,就把上次烧鱼时的剩料放在这款菜中炒和。当时她还以为这款菜可能不好吃,不好向男人交待。她正在发呆之际,她的丈夫做生意回家了。不知是肚饥之故,还是感觉这款菜的特别,男人还没等开饭就用手抓起往嘴中咽,还迫不及待地问妻子此菜是用何做的。当她吞吞吐吐时,意外发现丈夫连连称赞其菜之味。她丈夫见她没回答,又问了一句“这么好吃是用什么做的”,此时妻子才一五一十地给他讲了一遍。
制作方法
食材:猪肉、黑木耳、玉兰片、葱、蒜、姜、泡辣椒、肉汤(或水) 。
制作:
1.将泡发的黑木耳切丝,玉兰片(可选)切丝,猪瘦肉切丝,葱姜蒜切小粒,泡椒剁细;
2.将肉丝用少许盐和淀粉将肉丝腌制五到十分钟,并将淀粉、盐、白糖、醋、生抽、肉汤(或水)兑成芡汁;
3.热锅下冷油,油温热后,下肉丝迅速划炒散开;
4.肉丝炒散至发白后,迅速放入姜、蒜米、泡椒;
5.炒至出香味并呈红色时下葱花、木耳、豌豆尖、玉兰片炒匀;
6.下芡汁收汁起锅即可。
开水白菜(英文名:Steamed Chinese Cabbage in Supreme Soup)是一道四川名菜,原系川菜名厨黄敬临在清宫御膳房时创制,后来由川菜大师罗国荣发扬光大,成为国宴上的一道精品。开水白菜以北方的大白菜心来制作,配以鸡汤调味,最后浇汤时在汤里淋一些鸡油。成菜后,清鲜淡雅,香味浓醇,汤味浓厚,不油不腻,却清香爽口。
相传,开水白菜是由颇受慈禧赏识的川菜名厨黄敬临在清宫御膳房创制的。黄敬临当厨时,不少人贬损川菜“只会麻辣,粗俗土气”,为了破谣立证,他冥思苦想多时并经由百番尝试,终于开先河地创出了“开水白菜”这道菜中极品,把极繁和极简归至化境,一扫川菜积郁百年的冤屈
1954年,川菜大师罗国荣调至北京,任北京饭店主厨,负责国宴工作。他将“开水白菜”的烹调技术带回北京,从而成为北京饭店高档筵席上的一味佳肴。
制作方法
大白菜10公斤(每棵只用极嫩的菜心部分)、老母鸡2500克、火腿蹄子200克、排骨500克、干贝300克、去皮净瘦鸡脯肉700克、全瘦猪肉300克、盐10克、料酒10克、葱50克、姜10克、水4升。
步骤1.先熬好清水高汤。将老母鸡㓥好,洗净;干贝浸发好,与洗净的火腿蹄子、排骨等按类分别放入不同沸水锅中焯水,清除血水和杂质,捞出再洗净,一起放入大汤锅内,加入清水、姜、葱,烧开后加料酒,转小火慢熬3小时。
2.同时把鸡脯肉及瘦猪肉剁成蓉,分别加适量清水调成粥状待用。
3.汤熬至3小时后,用筛子把所有汤渣、浮油隔尽。把清汤倒入另一锅中,烧开,放入猪肉蓉搅匀,转中小火,待其慢慢散开,肉蓉浮起,用小漏勺捞净肉蓉;然后把汤再烧开,把鸡肉蓉分2次,按猪肉蓉的同样处理;最后把清汤彻底隔渣、去油,待汤色清新、明澈如水,下盐调味,待用。
4.把汤分成两锅。择好至嫩的白菜心,放进其中一锅高汤,灼至七成熟,用清水漂冷,用细银针在菜心上反复穿刺,放在漏勺中,用原先的高汤自上淋下,直至白菜心烫熟。
5.将菜心垫在碗底,烧开另一锅高汤,舀进碗内,即成。
辣子鸡,是一道经典的川渝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肴,其中以重庆辣子鸡最为着名。一般以鸡为主料,加上葱、干辣椒、花椒、盐、胡椒、味精等多种材料精制而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虽然是同一道菜,各地制作也各有特色。辣子鸡因各地的不同制作方法也有不同的特色,深受各地人们的喜爱。此菜成菜色泽棕红油亮,麻辣味浓。咸鲜醇香,略带回甜。重庆辣子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川菜风味名肴,是重庆江湖菜的鼻祖之一。
食材准备
整鸡一只或鸡腿一盒,花椒和干辣椒(1:4),葱、熟芝麻、 盐、 味精、 料酒、 食用油、 姜、 蒜、 白糖 。
制作步骤
1. 将鸡切成小块放盐和料酒拌匀后放入8成热的油锅中炸至外表变干成深黄色后捞起待用, 干辣椒和葱切成3厘米长的段,姜蒜切片。
2. 锅里烧油至7成热,,倒入姜蒜炒出香味后倒入干辣椒和花椒,翻炒至气味开始呛鼻, 油变黄后倒入炸好的鸡块, 炒至鸡块均匀地分布在辣椒中后撒入葱段,味精、 白糖、熟芝麻, 炒匀后起锅即可。
注意事项
1.辣椒和花椒可以随自己的口味添加,不过为了原汁原味的体现这道菜的特色, 做好的成品最好是辣椒能全部把鸡盖住,而不是鸡块中零零星星出现几个辣椒和花椒。
2. 炸鸡前往鸡肉里撒盐,一定要撒足,如果炒鸡的时候再加盐, 盐味是进不了鸡肉的,因为鸡肉的外壳已经被炸干,质地比较紧密,盐只能附着在鸡肉的表面,影响味道。
3. 炸鸡用的油一定要烧得很热,否则鸡肉下去很长时间外表都不会炸干的,就算等了半天炸干了,那就真的是干了, 一团死肉, 很难吃, 完全没口感可言, 所以火一定要大, 外面炸脆了, 里面还相对较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