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攻略 » 延安市区哪里的饸烙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延安市区哪里的饸烙好吃

发布时间: 2022-10-16 08:45:42

⑴ 荞麦饸络面的做法视频

苦荞饸饹的介绍:苦荞饸饹是用荞麦面制成的一款风味小吃。旧时为民间家庭常食之品,现已成为别具特色的名吃。荞麦有多种,苦荞又称鞑靼荞麦,是籽粒较小的一种。中医药学认为,荞麦有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等功效。现在的荞麦食品已成为广为食者欢迎的保健食品。苦荞饸饹的特色:色泽金黄,面条软绵筋韧,爽滑和口,味汁可根据个人的喜好调成咸、鲜、酸、辣等味型。
如何做苦荞饸饹:
1、取苦荞麦面加入清水搅匀揉成面团,饧好后备用。
2、开水锅上架好饸饹床子,取荞面团揉成圆柱形,塞入床子圆孔内,用力慢慢下压,长条形面条落入开水中,用中小火煮至饸饹漂起,捞出放冷水盆内浸凉,再捞出沥干水分,撒入菜籽油拌匀。
3、吃时,将拌油的饸饹抖松散放入碗内,加入酱油、醋、辣椒油、精盐等,调拌均匀即成。
苦荞饸饹的制作要领:
1、苦荞面团因劲力小,调制时稍硬些;
2、压条成饸饹时,锅内一定保持水的沸腾状态;
3、菜籽油(其他植物油均可)量不宜太多,以刚布匀面条即成,以保持其不粘连光亮为佳。

⑵ 延安有什么出名的地方小吃

原白坪擀面皮,现在在二道街。再就是酸菜面,香菇面

⑶ 韩城哪里的饸烙好吃

状元街与韩源路丁字路口陈家羊肉饸络最好吃

⑷ 铜川最有名的小吃是什么

铜川原称同官,地处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接交地带,与延安、渭南、咸阳3个地市毗邻。

1、 铜川大刀面

铜川大刀面是陕西铜川着名的汉族小吃,主料是猪肉,面粉。工艺采用熬煮氽炖烩焖等方法。面条筋道,细长光绵,香味浓郁,制法精堪。

刀:长二尺二寸,背前端宽三寸,背后端宽四寸,老秤重十九斤。

切:右手提刀,左手按面,边提边落,案随刀响,刀随手移。

面:搓成絮,木杠压,成硬块,盘起回性,擀开一毫米厚薄后拎擀杖叠起成半圆形。

艺高者胆大,挥刀自如,面细如丝,水开下锅,两滚即熟,浇上干[火览]肉臊子,一口未咽,急嚼第二口,一碗下肚,又等不及等二碗,三碗吃毕,满头热汗,鼻耳畅通,还想再吃,肚腹难容,一步徘徊,怏怏离去。

铜川出煤,下矿井如船出海,乡俗有下井前吃长面,以象征拉魂。故至今矿区多集中大刀面馆。外地人传:卖大刀面的多姓关,是关公后世,或姓包,是包公后裔。此言大谬。铜川东关一家卖主,夫姓华,妇姓陈,皆是关公包公当年所杀之人的姓氏。问及手艺,祖传。再问:先祖出身?则马场铡草夫。

2、宜君窝窝面

窝窝面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凡是品尝过窝窝面的人,都为它丰富的原料、特殊的风味、考究的技术、精细的刀工而赞不绝口。许多人都以游览药王山、品尝窝窝面为快事。宜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宜君窝窝面”。

宜君窝窝面食品用料

窝窝面的原料有:精粉、蘑菇、鸡蛋、肉米、核桃仁、木耳、蒜苗、广米、姜、葱、粉面、香油、酱油、味精等。

宜君窝窝面制作方法

用鸡蛋和面(比例为1个鸡蛋1两面),面和好后,以案上擀平(约2至3分厚),切成筷子粗细的条,再切成方丁。将切好的面丁在干面中拌匀,用筷子的园头将面丁一个个都戳成园窝形。汤锅从旺火上,加清水烧开,将窝窝面下锅煮熟,捞出置汤盘中,将肉末在油锅中煽炒后,放入汤盆中,加入鸡汤和葱、姜末、盐、调料适量,然后加入窝窝面,上笼蒸透取出。蘑菇3钱(每碗量)单锅加入水1市斤,另锅蒸约30分钟,捞出,凉水洗净,切成片,旺火加热,放入主、辅料,加入蘑菇汤或鸡汤,盛入碗,再撒上核桃仁、蛋饼丝、蒜苗或葱丝,最后滴香油即成。

3、乒乓干馍

乒乓干馍又名疙瘩馍,陕西地区汉族传统小吃,以上白面粉加入油、盐、调料烤制而成。状似椭圆形乒乓球,小巧玲珑,久贮不坏,虽值寒暑,无需加热,亦不用菜肴佐餐,食之酥脆、香鲜、味长,为 旅游 上乘食品。

乒乓干馍制作方法

1 先将4500克面粉放入盆内,兑入清水(夏凉、秋温、冬春热)1750克,碱面用开水溶化倒入面盆内,揉和成水面团后,再把500克干面粉掺入水面团里,撕扎光滑饧之。

2 把食用油、食盐、花椒面放入一个小盆内搅拌均匀即成调味品。

3 将饧好的水面团分成块,先取一块揉成长条,揪十个面剂做一炉。方法是,取一个剂子摁扁,揪一个面秋蘸上调味馅,包入面饼里,用擀杖擀成圆饼形,放入鏊上(鏊上不抹油)两面烙成淡黄色后,再放到铛里烤热取出即成。

4、裤带面条

陕西人吃面条讲究越长越宽越厚越好,关中精面粉制作的面条,其长、宽、厚就像皮带一样,煮好后调以佐料,吃起来滑而不腻,别有一番嚼头。

裤带面条做法

主料:低筋面粉

辅料:水、胡萝卜、蒜苔、干黄花菜、黑木耳、豆腐、葱、姜

调料:味精、食盐、五香粉、辣椒粉、生抽、陈醋做法

裤带面条

1、准备制作素臊子的食材:胡萝卜半根,蒜薹100g,干黄花20g,干木耳20g,炸豆腐80g(黄花、木耳、胡萝卜、豆腐这些都是陕西臊子常见的食材,还可以根据季节选择时令蔬菜,例如豆角、蒜薹、薯仔等等,每种食材的量可随喜好搭配),胡萝卜切成丁,炸豆腐切丁,蒜薹切丁,黄花木耳泡发后切碎。

2、热锅倒入一大勺油爆香葱姜末先倒入胡萝卜翻炒,再依次倒入黄花、木耳、炸豆腐、蒜薹翻炒两分钟左右(如果锅太干可以加入小半碗水),加入半小勺五香粉。

3、加入一小勺盐即可,乘出备用。

4、中筋面粉加盐3g,碱面四分之一小勺,慢慢加水和成较硬的面团醒制,每隔二十分钟揉一下直至面团光滑(大概240-250g水,切记面团不能软了,醒制之后面团还会变软)。

5、这时候面团按扁开始擀面,面团经过醒制会变的比较软。

6、擀成1-2mm左右的薄片,中途需要撒玉米淀粉防止沾粘(擀面是个技术活需要不断地练习,所以这里只是展示给大家,帅不才做的也不很好,请擀面大师轻拍)。

7、切成三指宽的面条(可宽可细,陕西裤带面除了擀出来切成裤带状的还有抻成裤带状的面条——biangbiang面)。

8、水烧开后面条大火煮熟。

9、油勺热20g左右的植物油(菜籽油最佳)。

10、面条捞出,浇上臊子放上半大勺辣椒粉、葱花和盐,油热后微凉一下泼在辣子面上,最后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适量味精、生抽还有醋拌匀即可

5、咸汤面

咸汤面是耀州特有的传统小吃,经济实惠,食用方便,人们喜作早餐。

咸汤面,咸辣出头,筋韧爽口。碗内生姜黄、葱韭绿、油辣红、豆腐白,色鲜而合谐,食后余香盈口,周身微汗,使人食欲大振,顿觉轻爽。清早食用一碗,日久能暖胃活血,有食疗之功效。

耀州咸汤面 历史 悠久,妇孺皆知。现在耀州国营、集体、个体咸汤面馆仅城关地区就发展到30多家。西街饮食公司的面馆,经常顾客盈门。

咸汤面的原料是:上等面粉、小香、大香、花椒、上元桂、姜片、良姜、草果、丁香、蔻仁、蓖卜、虾皮、胡椒、豆腐(或羊血),生姜、葱、辣椒油。

操作方法是:先一天晚上用适量碱水将面粉反复揉合和好,扯成或宽或窄的面条,煮熟捞出、冷透、拌上熟菜油,储存盘里;翌日清晨将下面的汤烧开,放入食盐和配和的调合粉,加上压碎的豆腐块;出售时将面条放碗里,用调好的煎汤透几遍,将面透热,浇上原汤,再加生姜末,生葱(韭)花及油泼辣子,即称咸汤面。加上羊血的称羊血咸汤面。

6、麻酱酿皮

在陕西农村,也有用小麦面蒸凉皮的,农村人一般叫酿皮。酿皮的吃法和做法和米面皮无差异。

但在西安回民中,酿皮的吃法却与众不同,它除了放醋、盐、味素、辣椒油外,还要放芝麻酱,吃来又别有风味,所以在西安,人们又把回民的这种凉皮叫做麻酱凉皮。

7、耀州窝窝面

耀州窝窝面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特色小吃。耀州窝窝面,其状五颜六色,肉沫钻进了面窝窝,因有口蘑肉汤座庄,所以口感筋、滑、香、爽,可谓色、香、味俱佳。

古称耀州的耀县(现在的铜川市耀州区),至今保留着一种家喻户晓的小吃——窝窝面。 历史 上的窝窝面并非面食,而是耀州当地婚娶丧葬、四时八节,老百姓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汤莱。顾名思义,“窝窝面”,就是因其用料中有如窝状面食而得名。

窝窝面讲究配料,烹制特别,是道典型的功夫莱。其做法是:用上好的精白面粉掺人鸡蛋黄,搀揉成硬面团(据说一个小伙子揉上10斤面的硬面团,都要出一身汗,长喘一阵气),然后把面擀开,切成骰子形大小状,用一种特制的如筷子头半圆般的工具,将这骰子面块一个个砘压成窝状;关键是要选上等的口蘑浇上鸡、肉汤,上笼蒸透备用,烹制时再将蒸透的口蘑放人鸡、肉汤锅中烩煮,并在汤锅中放人适量的用大肉烂成七成熟的肉沫,再下入基本煮熟的窝窝面,烹烩出锅前再加人葱末、姜末、和用油煎成菱形的鸡蛋片、香菜、切成薄片的核桃仁,使之在汤锅中烹烩为一体,最后勾芡、滴上等芝麻香油,便可出锅了。窝窝面所用原料就地取材,烹制简单方便,俗可地摊叫卖,雅可登堂入室,四时八节皆宜,所以一直是耀州一带脍炙人口的风味小吃。

随着改革开放,物流畅欢,老百姓商品意识增强,窝窝面也逐渐走出耀州,在三原、泾阳、咸阳、长武、彬县、富平、兴平,甚至西安均有售卖。有做汤菜卖,也有当主食用的。但据笔者观察,耀州小吃窝窝面,目前还处于“藏在深闺人未识”阶段,还难以与遍地开花的西岐小吃同日而语。

8、四喜豆腐

四喜豆腐是广东汉族名菜,属于粤菜系。特别好吃的。可以当作待客菜,有豆制品,蔬菜,虾皮,肉类,可以说是营养丰富。味道咸味适口,老少咸宜。色泽鲜艳,看起来很有食欲。

适用于更年期综合症调理、骨质疏松调理、营养不良调理。

四喜豆腐制作工艺

1.豆腐水煮焯沥干;

2.水发口蘑、水发玉兰片、净荸荠切成箸头丁;

3.将口蘑丁、玉兰片丁、荸荠丁入沸水氽透沥干;

4.胡萝卜20克切箸头丁,余料切末;

5.炒锅置中火上,放入菜籽油,烧六成热,放入胡萝卜丁炸熟,捞出沥油;

6.另取净炒锅置中火上,放入口蘑、玉兰片、荸荠、胡萝卜,加精盐、黄酒、味精干炒入味,出锅为馅;

7.将豆腐压成细泥,加鸡蛋清、精盐、味精拌合为酿子;

8.取4个小吃碟,抹上香油,将豆腐酿子一半摊在小吃碟底部抹平,将炒好的馅子分别放在上面,再盖上另一半豆腐酿子抹平;

9.用香菇摆成“福”、“禄”、“寿”、“喜”,或“吉”、“祥”、“如”、“意”等字样,加以点缀;

10.再撒上胡萝卜末,上笼蒸10分钟取出;

11.由小碟移在大扒盘中,字两边放香菜叶2朵;

12.净炒锅置旺火上,放肉汤烧沸,加黄酒、精盐、味精,下湿淀粉勾流水芡;

13.勾兑好的芡汁浇在四喜豆腐上,淋香油即成

9、耀县雪花糖

耀县风味小吃“三面”名不虚传,香甜酥脆的雪花糖更为被人津津乐道。

雪花糖,俗称渣子糖,是粮食的深加工产品。它香甜酥脆,老少咸宜。人们食此糖时,先须用手掰开,由于酥脆,糖渣纷纷落地,犹如雪花飞舞,故而得名。

雪花糖的主原料是小米和芝麻。制作起来工序繁杂考究。先将小米用水泡透再蒸熟,然后加入适量碎大麦芽使之发酵糖化,淋出后熬成糖饴,给糖饴中加入对半炒熟去皮芝麻,揉匀擀碾成片,切成条状。最后将糖条按一根火柴梗的宽度切割,要求似断非断,似连非连,便告成功。这道工序至关重要,切深难以连条,切浅干硬不酥,所以非行家里手不能掌握。

雪花糖在天气严寒的春节前后制作,天热发粘不便食用,这真是一大憾事。

冬日,户外瑞雪纷纷扬扬,室内家人围炉环坐,炉上一壶酽茶滋滋作响。这时候,满脸慈祥的白发老奶奶将块块雪花糖分给儿孙们,大家边吃边聊,融融亲情,陶陶氛围,开心极了。

雪花糖是勤劳聪明的耀县人粗粮细作的智慧结晶。

10、油茶泡馍

油茶泡馍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常见的汉族传统名吃,当地人常做早餐吃。食用时,将油茶切碎投入开水锅内,放入盐面后搅匀成糊状。然后将馍(锅盔、烧饼、蒸馍均可)在碗内掰成小块,舀上煎开的油茶浇上两、三遍,直到浇透。最后再盛满油茶,撒上少许葱、姜末。吃起来醇香味美,咸淡可口,油而不腻,耐饥耐饱。此外,还可在油茶中打上鸡蛋,味道更加鲜美适口。

营业时,摊主在火炉一支个大砂锅,将油茶切碎投入开水锅内,放入盐面用勺搅匀,即成为稀糊糊的油茶。顾客到来后,取一只老碗,将馍(锅盔、烧饼、蒸馍均可)在锅内掰成小块,递给摊主,摊主掌勺舀上煎油茶罩上两、三遍,馍就透了,然后舀满油茶,撒上少许葱、姜末,递给顾客食用。吃起来醇香味美,咸淡可口,油而不腻,耐饥耐饱。此外,你若想吃油茶打鸡蛋,给摊主说一声要荷包的还是打碎的,不一会摊主便按你的要求在锅内打好煮熟,其味道就格外鲜美适口了。

这种油茶,不但味道醇香适口,而且营养丰富,具有滋补身体的功效。由于它制作简便,因此耀县有不少人家都习惯在冬季炒上一些。一清早,按人多少在炉子上熬上一几碗,泡上馍,便是一顿方便营养的早餐。这对于家中有老人、病人者滋补身体,促进 健康 是不无裨益的。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铜川人,负责人的告诉你,铜川好吃的有哪些。排名不分先后。

1.北关饸络。不知道为啥好吃,但就是好吃[泣不成声]

2.一中口米线,其实也没多好吃,主要是承载了太多回忆。话说回来,上学那会,那几家的鸡汤米线的确比其他店里的好吃。

3.东街口烧饼。真的多年,再也没有吃过火炉子烤出来的烧饼了。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机器打出来的饼,不好吃。

4.四川老头。他们家除了辣还是辣,味道独一无二,铜川找不到第二家。

出租车司机:去哪

乘客:四川老头

司机:来,上车,走

5.小张汽锅。虽然没有以前好吃了,但是那个感觉不会错[大笑]

6.棍棍面。最爱的是炒棍棍面。不知道为啥其他地方都叫做拉条子。明明还是我铜川的棍棍面好吃。东街口妇幼保健院门口有一家真好吃。

7.宴宾楼。老字号羊肉泡馍馆。和民族饭店想比,我更喜欢宴宾楼。小时候没到周六,爷爷一大早就会喊我去吃,他在前面背着手走着,我在后面屁颠屁颠的跟着。

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上的瓷窑背锅盔,才是独一无二、名付其实的绝品名吃。不过随着现代瓷器烧诚技术的改进,传统马蹄窑的停用,这一 美食 只能停留在上世纪的记忆中了。把发好的面团,扞成园饼放在请扫十分干净的,正在烧制瓷器的马蹄窑背上烙烤,将熟之时香飘几百米,吃到口中,一种特殊恮香味,会让即便有健忘症的人,也终生不忘。并且此饼全世界独一无二,但愿你三生有幸,有朝一日能在古镇一品绝世 美食 。祝您好运!

咸汤面是铜川耀州的风味小吃。据说咸汤面贵在汤,要将调料,如丁香、八角,桂皮,桂圆、生姜、香叶、小香、当归等十多种调料经煮汤后与面汤混合,在老碗里放入一把黄面条,浇进热汤,再倒出,反复多次后再浇进汤,放些葱花、韭菜段、油泼辣椒,吃起来据说别有风味,甚至当地有“不吃三碗面,不算行耀县”的说法。

然而,这却是我最无法接受的陕西地方小吃。表哥姥姥家是耀县人,小时候每次跟他去耀县,他必然带我去吃咸汤面。每次他都吃出了久旱逢甘霖的快感,而我实在对这碗重口味的素面无法培育出感情,往往都是吃一两筷子后让他吃掉我的那一份。

1.北关饸络,现在每次回去必吃的。

2.小张汽锅,离饸络不远非常值得一吃。

3.老左家泡馍,这个简直就是小时候的最爱啊,只是现在的味道确实有点大不如前了。

4.咸汤面,这个还真是只能在耀县吃到的一种早餐。

咸汤面!除了耀县别的地方没有。特色!

2、驴蹄子面

驴蹄子面,据说起源于50年代困难时期,农人忙于农活,无暇做饭,于是用玉米面和硬,直接用刀切成面片下锅。既省时,吃了也顶饥。后来这一食品便流传下来,如今生活水品提高了,则换成了白面制作,面更筋道,配上精心调制的臊子,味道更是引得人口水直流。

3、搅团

用玉米等杂粮做成。先将水烧开,再把玉米或其它杂粮细细撒入开水中,边撒边搅,用温火熬煮,待结成团状即成。吃时先在碗中盛入清汤臊子,调入油泼辣子、盐等佐料,再把搅团放在碗中,用筷子把搅团夹成小块,在碗里清汤臊子中浸泡入,常见的有浆水、素菜、荤菜三种,四季皆宜,夏季食之最佳。

4、咸汤面

是铜川特有的传统小吃,经济实惠,食用方便,人们喜作早餐。咸汤面,咸辣出头,筋韧爽口。碗内生姜黄、葱韭绿、油辣红、豆腐白,色鲜而和谐,食后余香盈口,周身微汗,使人食欲大振,顿觉轻爽。

5、油茶泡馍

这种油茶,不是那种芝麻杏仁油茶,而是用家畜油和面粉炒成的一种油茶。它的 历史 久远,据知在清朝时期就有人卖,至今不衰,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铜川的北关钢丝饸烙好吃,我每次经过北关都去吃一碗。以前还分大小碗,现在就一个碗。还有铜川夜市的孜然炒面。耀县窝窝面。曾经在青年路二马路边有个铁皮房子里吃过羊肉泡。味道相当好。现在不知道搬哪里去了。

肉夹馍

⑸ 哪里的饸络面好吃

饸饹面是中国传统特色风味小吃,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内蒙等地都很常见,用料不同,各有特色。

饸饹是北方的主要面食之一,一般有麦面饸饹和荞麦面饸饹两种,荞面饸饹是陕西省着名的汉族面食小吃,被誉为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齐名,饸饹,古称"河漏",主料除荞麦面粉外,还有食用碱和食盐。

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成面或作汤饼。饸饹,因多用荞麦面制成,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但由于荞麦现在种植较少,所以真正的荞麦面饸饹现在并不多见。

而日常人们经常食用的是麦面饸饹,饸饹的制作比较讲究,面的硬度有严格要求,所以制出的成品入口筋道,香味很味,饸饹的好吃与否还决定于汤料的享制,一般由桂皮、茴香、八角、花椒等十几种大料和水熬制而成,在辅以食盐、香醋、辣椒油、肉臊子,这样一鲜美的汤料就制作完成。

再将韭菜择好洗净切成小丁,用鸡蛋烙成膊饼并切成小丁后与韭菜丁混匀,这样所有的材料就准备好了,等饸饹面蒸熟后过凉水再分成许多小份,在咸阳地区,各地对每碗的量不同,有地方是大碗,而有的地方是小碗(一口就能吃完)。在食用时,将分好的饸饹面放入碗中,撒上韭菜和鸡蛋丁再用大勺浇汤,这样,一碗香喷喷的饸饹就端上来了。是不是听着都觉得很香呢。

饸饹在陕西咸阳地区特别流行,是日常生活,婚丧宴请的必备佳品。

⑹ 延安哪里的饸烙比较出名好吃,跪求指点

很多啊,比如去壶口看瀑布,去黄陵看秦始皇陵,去洛川看洛川会议旧址,去安塞看大腰鼓,等等,要是在延安市区内,当然要去宝塔山啊,清凉山啊,如果有时间还要去看看延安大学,还有延安干部学校,是一种文化啊

⑺ 在陕西延安中午吃什么饭简单实惠

看你是男的还是女的,男的建议去港汇小吃城,那里的饭基本没有涨价,还是去年的价位,那里最经济实惠的就是左手边第一家的面食,油泼面,三合一都好吃,还有右边第二家的延长饸烙最实惠,他家的小菜特好吃,女孩的话就在那吃凉皮和菜夹饼就OK

⑻ 延安有什么特色美食

延安特色美食,羊肉合罗,羊芋差差,烤羊腿

⑼ 舌尖上的中国黄寨饸硌面

食材用料:

白面

黄豆面

玉米面

菜谱做法:

1.将玉米面、黄豆面、白面、分别放在面盆中

2.用手将杂粮面打散、加入少量的水打散 搅拌成坨状

3.个人习惯吧,会把面盆边的面都会粘在一起 不浪费

4.将弄好的面团双手搓成细圆形分为5小段,嘻嘻这个根据和面量来决定

5.锅里的水烧开后,将揉好的面团放在饸烙床里面盖好盖子顺时针旋转就会挤压出细细的饸烙

6.将挤压好的饸烙用筷子在锅里搅拌一下防止粘锅变成一坨的

7.在饸烙面里的水烧开后关小火在小煮一会将饸饸面夹起来看一下颜色变成黄色就可以了

8.杂粮面煮出来的饸烙不像是普通的面条煮出来长长的杂粮面的粘性会降低

9.饸烙面煮好之后捞起放在冷水中过滤一下就可以了、

10.饸烙面盛在碗里面表面放点自己喜欢吃的菜美味的饸饸就最好了

⑽ 饸饹面哪里正宗

饸饹面运城、临汾、晋城地区的最正宗。
饸饹面(市面上又称合罗面)是一种中国北方晋冀鲁豫陕五省的传统特色面食之一,制作者用饸饹床子(做饸饹面的工具,有漏孔)把和好的荞麦面、高粱面(现多用小麦面)放在饸饹床子里,并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挤轧成长条(面条状)放在锅里煮着吃,这种传统独特的饮食制作方式,不知从何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西、北方地区独特的风味名吃。尤以山西南部饸饹面起源早,在运城、临汾、晋城地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饸饹面馆,当地人开玩笑说“曲沃饸饹面”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当地人们喜爱饸饹程度。河北无极县西关饸饹锅、河南郏县饸饹面、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荞面饸饹也是远近闻名,与山西曲沃饸饹面相近,但各有特色。饸饹面在山西大同、河北邯郸、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庆阳、甘肃平凉、宁夏盐池也很常见。
做法一
食材准备
面、西红柿、鸡蛋、黄瓜丝、鹌鹑蛋、芝麻、辣椒油。
制作步骤
1、泡面,泡上面后,就不用管它了,作菜就可以了(一般凉开水泡就需要40-50分钟,温开水泡时间就会缩短一点,但绝不能用水煮,因为这面是熟的,如果煮的话,可能会成为一锅粥);
2、把面盛在碗里打卤;
3、可用西红柿和茄子做卤,然后放上黄瓜丝、鹌鹑蛋、芝麻,再后放最主要的调料——辣椒油(做辣椒油最简单也最好吃的方法是把辣椒用干净的纸巾擦干净,注意千万不能用水洗,不然会影响口感而且一会炸的时候也会溅到身上)
4、油里烧到7、成热时,浇到盛有辣椒的碗里就行了。

做法二
食材准备
面、西红柿、鸡蛋、黄瓜丝、鹌鹑蛋、芝麻、辣椒油。
制作步骤
1.把精面粉倒入盆内,放入食碱用水和成面团,饧好后,搓成10厘米长的圆条,在水里蘸一下,投入饸饹床筛孔,将面压入开水锅内,煮熟后捞出,过清凉水,再拌点食油备用。
2.用热油把酱炒出香味,放入葱、蒜、姜稍炒一下,再下肉丁炒熟备用(俗称“臊子”)。
3.把炒好的臊子装入锅内,用文火慢慢煮透。
4.猪肉汤放点黑酱上色,汤开后,少放点韭菜或菠菜,把压好的团捞到笊篱里,在锅内稍带点汤盛入碗内,浇两勺臊子,再少放点醋即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