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诏安什么最好吃
今天带大家来品尝一下几种在诏安特有的美食小吃。
猫仔粥
把糯米饭、切成丁的湿香菇、虾米、切成丁的鸡内脏、炒香去外衣的花生仁、切碎的生蒜,一起下油锅爆香,调入味精,胡椒粉、鱼露,即成红桃粿馅。
每一种美食都是别有一番风味,也有一段属于它自己的小故事。小诏安的美食虽然没有山珍海味那么高端上档次,但是基本都是传统手工制作,真材实料,给人吃的实在、朴素,放心,给人一缕淡淡的乡愁情。
㈡ 福建有什么必须品尝的美食和值得一去的地方
序言:福建省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不仅有一些美食,并且有一些非常值得大家去的地方,比如说厦门的鼓浪屿。福建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有一些特色的小吃,比如说花生汤、鱼胶等。大家在去福建游玩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这些美食。
福建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城市,大家可以去福建的厦门或者是莆田市游玩。这两个市都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并且有一些非常好玩的景点。那么大家再去游玩的时候,一定要去当地的一些特色小吃,体会一下当地的特色美食,千万不要错过,不要只玩儿不吃东西,这样一定是一个非常遗憾的旅行体验。
㈢ 漳州诏安猫仔粥
据说清朝年间,诏安城内有一大富户,名叫陈秀才,四代同堂,祖母治家,全家老少20口的饮食由长孙陈友德妻杨氏操办。杨氏遵守“三从四德”和大户人家规矩,终日劳碌,三餐侍候家中长辈和男人吃饱饭后,才食剩饭剩莱。陈友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便心生一计。他经常偷藏一些鲜鱼、鲜虾、鲜肉,待大家吃完饭,再把这些鲜料掺入剩饭,泡汤煮成稀粥给杨氏吃。一日,陈友德在拌饭和鲜料时,不巧被祖母发觉。他急中生智,谎称搅猫仔粥喂猫,应付祖母盘问,隐瞒了真相。
不久,陈秀才分家。陈友德自立门户以后,杨氏身体需要补养,就提起了可口的猫仔粥,陈友德欣然应允。每次煮粥,他都亲自到市场用心选购鲜料,取鲷鱼三四块,虾肉干三四枚,鸡脯肉三四条,目鱼三四片,精猪肉少量,冬菜少许,用酱油精心调配后,倒入大滚的一小锅骨头汤里;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白米饭倒入调匀,撒上芜(yan)荽(sui),趁热端给杨氏吃。杨氏感激丈夫厚爱,常在邻居面前夸陈友德煮猫仔粥手艺高明,于是这正宗猫仔粥便传开了。
猫仔粥历经厨师研制、推广,便成了诏安独具风味的名优小吃。现在的猫仔粥不但保持了原有的风味,而且有所创新,集汤清色润、粥米韧嫩、辅料脆软于一体,气味香甜、爽口好吃。猫仔粥煮法不断推陈出新,现今采用单锅一碗一碗地煮,快工猛火。原来用小风炉燃木炭,现在使用液化气灶,火力更猛,效果更佳。煮时,先在小锅里装上一瓢清水,投入一勺蒸米饭,置于开足火力的气灶上。紧接着,把鲜美适量的虾仁、目鱼、鱿鱼、肉片、鸡胗(zhen)、鸡脯(fu)、鱼片一并置于小盘里,添上一点酱油、精盐、味精、胡椒粉,用洗净的右手五指撮调,状如猫仔抓食。锅里水大开后,,放入辅料煮熟,再撒上炸蒜泥、芜荽即成。一大碗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猫仔粥,令人胃口大开。经营猫仔粥的小摊都是入夜摆在大街小巷中,点上一盏灯,卖到凌晨2时或3时,小摊宛如一只守夜的猫仔。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口袋里充实,喜吃猫仔粥这民间美食者众多。于是猫仔粥走出县门,南下广东,北上漳州,生意走俏。现在诏安不但有煮猫仔粥的老手,而且新艺师辈出。许多祖籍闽南的侨胞、台胞、港澳同胞返回桑梓,多爱吃本县猫仔粥,为的是品尝猫仔粥特有风味,同时感受浓浓乡情。摘自《福建省小学六年级乡土教材》
附说:
据不完全统计,猫仔粥的传说与记载有好几种,我们以福建省小学六年级乡土教材为范本,力求达到规范性。当然,民间传说毕竟是传说,如何科学考证有待未来。比如就有学者撰文提出猫仔粥可追溯到元末年间,朱元璋路过诏安时,因战乱无处饱食,明朝将领乌二就用猫仔粥款待这位后来成为明太祖的朱元璋。朱元璋吃后大赞美食,并即兴喊出“天下第一粥”的钦定金言玉语!
猫仔粥
㈣ 漳州哪里在卖猫仔粥
我那天在世纪广场那看到了一间,我一直也很想去吃!就在台湾手抓饼隔壁,文昌门对面的,刚要进世纪广场那条路右边的第一间台湾手抓饼,再进去那间就是猫仔粥!!!!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㈤ 诏安什么最好吃
诏安牛肉,蛮好吃哦,在新翼超市对面的巷子里
NO.1 猫仔粥
猫仔粥是诏安一带有名风味小吃。它并不是猫肉煮成的粥,而是一种既为粥品、又是菜肴的传统名吃。主选料是上乘纯白糯米,再辅鲜虾、鱿鱼干、肉片、鱼片、香菇、炸蒜丁、胡椒粉、猪骨汤等二三十种配料。猫仔粥通常是现煮现吃。客人在小桌边坐定,摊主在小锅上放上烧沸猪骨汤,再放上预先蒸熟的白米饭,配上鱿鱼干、虾仁、香菇、肉片等生料,一阵猛火过后,调上胡椒粉、香菜,就煮成香喷喷的猫仔粥。食之,米粒韧嫩,汤清味美,越吃越爱吃。
NO.2 麦熟(薄饼)
用我们当地的话,就叫“麦熟”了,其实就是春卷,当然不像有的地方用炸的。薄饼是用麦面烙制的薄饼做皮,选豌豆、豆芽、虾仁、豆干、冬瓜干、肉丁、海蛎等为主料,各种荤素菜料理酌量搭配煎炒焖熟后,自己随意搭配即可。当然要保持盛菜的锅里有一定的汤汁和热度,这样才够味哦。
NO.3 菜头果、发果、甜果、清明果(乌果仔)………
其实这些所谓的“果”都要在特定的日子才做的。
估计没见过实物的人很难想象“果”究竟是什么东西。其实我也说不来,要亲自品尝才知其味哦…
NO.4 番薯糖、花生苏(贡) 、隔壁响
这也挺有特色的,好像是属于贡糖类…也就是说,在进奉神佛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拿这来当贡品…当然也是不容错过的小东西呀~~
第三个名字有点意思,就是形容其脆,咬下去,连隔壁人家都听得到。哈~~!
NO.5 枣糕
相信很多外出求学或是谋生的人,在带家乡特产的时候会捎上一些枣糕。
至于枣糕的原料是什么,不是太清楚,我觉得应该会是金橘子之类的……
很可惜,没有人意识到商机…或许只要稍加宣传,做好包装,当然加工的正规化等等都可能将其推出市场。
NO.6 七样菜
说实话,我觉得我们这吃七样菜的似乎很少…怎么就觉得只有我们家有这习惯的样子。不过正月初七吃七样菜的风俗还是存在的,可能只是偏潮汕一带的民俗。
正月初七,要煮上一道“七样菜”,“ 七样菜”顾名思义就是用七种蔬菜放在一快一起烹调,取个好意头,谓之能明目,而且一整年财运亨通。
呵呵,这也很符合现在素食主义的精神哦…
NO.7 蚝仔煎
哈这个不得不说……
蚝仔煎也就是海蛎煎,不知道你们有没看过电视剧《转角遇到爱》里面男主角可就是煎“ 蚝仔煎”的高手哦。
靠海吃海…这么多的海蛎可不能浪费,所以一向好吃的闽南人就别出心裁,将鸡蛋、薯粉、蚝仔等混在一起,造出了佳肴…
在阳光路口右侧有一家,味道不错!老板是个很和蔼的青年人;在怀恩公园门口也有一家,规模稍大但是卫生稍逊前者。
NO.8 沙锅粥
在流行猫仔粥之后,开始流行沙锅粥。以方便定人定量和有营养着称,故名思义,就是将米倒进沙锅中直至煮熟,配料方面可以有鹧鸪啊,鳝鱼啊,等等,所以汤非常鲜,非常有营养的,本人以为在旧邮电对面的巷子左侧一家是最美味的!!
另外在五一新村和物资宿舍也有2家,但是味道不够,还是力顶9号市场这家!
NO.9 和合包
一般诏安人办婚宴,最后一道菜都是这个,巴掌大的皮包住“冬瓜帮”,象征“和”与“合”,很简便的菜,吃不完还可以打包带走。虽然简单,可是就是好吃!!!
㈥ 各位谁知道诏安好吃的是什么
NO.1 猫仔粥
是诏安一带有名风味小吃。它并不是猫肉煮成的粥,而是一种既为粥品、又是菜肴的传统名吃。主选料是上乘纯白糯米,再辅鲜虾、鱿鱼干、肉片、鱼片、香菇、炸蒜丁、胡椒粉、猪骨汤等二三十种配料。猫仔粥通常是现煮现吃。客人在小桌边坐定,摊主在小锅上放上烧沸猪骨汤,再放上预先蒸熟的白米饭,配上鱿鱼干、虾仁、香菇、肉片等生料,一阵猛火过后,调上胡椒粉、香菜,就煮成香喷喷的猫仔粥。食之,米粒韧嫩,汤清味美,越吃越爱吃。
不过身为诏安人,据说正宗猫仔粥当属9户路口那家,,…恩
NO.2 麦熟(薄饼)
用我们当地的话,就叫“麦熟”了,其实就是春卷,当然不像有的地方用炸的。薄饼是用麦面烙制的薄饼做皮,选豌豆、豆芽、虾仁、豆干、冬瓜干、肉丁、海蛎等为主料,各种荤素菜料理酌量搭配煎炒焖熟后,自己随意搭配即可。当然要保持盛菜的锅里有一定的汤汁和热度,这样才够味哦。
农历四月就开始可以吃麦熟啦~~
NO.3 菜头果、发果、甜果、清明果(乌果仔)………
这夏至,主要是: 1.凉粉果,以番薯粉和清水,白糖制成,蒸熟后,待冷,横切成块,或分开单层卷成圆筒切段.即可食用. 2.九层果,分淡甜二种,淡的食用时可蘸甜辣酱或是甜酸酱.甜的主要成份是薯粉与净红糖. 3.冷碱果,端午节前后较多,蘸白糖食用. 4.无米果,顾名思义,主料不用大米,薯粉为外层,甜的,绿豆泥或花生酱为馅,咸的现在较多了,馅为各种菜...其实这些所谓的“果”都要在特定的日子才做的。
估计没见过实物的人很难想象“果”究竟是什么东西。其实我也说不来,要亲自品尝才知其味哦…
最爱“甜果”,恩…
NO.4 番薯糖、花生苏(贡) 、隔壁响
这也挺有特色的,好像是属于贡糖类…也就是说,在进奉神佛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拿这来当贡品…当然也是不容错过的小东西呀~~
第三个名字有点意思,就是形容其脆,咬下去,连隔壁人家都听得到。哈~~!
NO.5 枣糕
相信很多外出求学或是谋生的人,在带家乡特产的时候会捎上一些枣糕。
至于枣糕的原料是什么,不是太清楚,我觉得应该会是金橘子之类的……
很可惜,没有人意识到商机…或许只要稍加宣传,做好包装,当然加工的正规化等等都可能将其推出市场。
NO.6 七样菜
说实话,我觉得我们这吃七样菜的似乎很少…怎么就觉得只有我们家有这习惯的样子。不过正月初七吃七样菜的风俗还是存在的,可能只是偏潮汕一带的民俗。
正月初七,要煮上一道“七样菜”,“ 七样菜”顾名思义就是用七种蔬菜放在一快一起烹调,取个好意头,谓之能明目,而且一整年财运亨通。 有拜"天公"就有的吃,我家母没拜,于是好象没吃过,好象有香菇、金针、菠菜、粉丝、黑木耳,白菜
呵呵,这也很符合现在素食主义的精神哦…
NO.7 蚝仔煎
哈这个不得不说……
蚝仔煎也就是海蛎煎,不知道你们有没看过电视剧《转角遇到爱》里面男主角可就是煎“ 蚝仔煎”的高手哦。
靠海吃海…这么多的海蛎可不能浪费,所以一向好吃的闽南人就别出心裁,将鸡蛋、薯粉、蚝仔等混在一起,造出了佳肴…
在阳光路口右侧有一家,味道不错!老板是个很和蔼的青年人;在怀恩公园门口也有一家,规模稍大但是卫生稍逊前者。
NO.8 沙锅粥
在流行猫仔粥之后,开始流行沙锅粥。以方便定人定量和有营养着称,故名思义,就是将米倒进沙锅中直至煮熟,配料方面可以有鹧鸪啊,鳝鱼啊,等等,所以汤非常鲜,非常有营养的,本人以为在旧邮电对面的巷子左侧一家是最美味的!!
另外在五一新村和物资宿舍也有2家,但是味道不够,还是力顶9号市场这家!
㈦ 诏安哪里的猫仔粥好吃
好多人都比较喜欢臭头猫仔粥,个人也觉得比较正宗,在香港城铺面,不过猫仔粥是诏安名小吃,做法比较简单。基本上很多路边摊都有!
㈧ 猫仔粥是哪里的美食怎么做!
猫仔粥是福建诏安特有的一种汉族传统名吃,名蜚中外。它以米饭、海鲜、家禽肉等为原料,经独到的烹饪技巧,聚于一。粥清见底,虾红、鱿白、鱼血、鸡黄、肉赤,色泽相映,数荤一素,清鲜醇美,风味独特。
猫仔粥制作方法:
原料
纯白糯米......... 500克香菇............. 25克
鲜虾............. 400克精盐............ .10克
草鱼肉........... 400克味精.............. 5克
虾仁干............ 50克炸蒜丁.......... .10克
鱿鱼干............ 50克胡椒粉............ 5克
鸡脯肉........... 100克芫荽............ .适量
猪瘦肉.......... .150克猪骨汤......... 4000克
制法
1、糯米用清水淘净,浸泡A小时后,滤去分水,倒在铺有纱布的蒸笼里,摊开。蒸至米心刚透,倒入笊篱里,浇淋冷开水,把米饭置凉后,颗颗米粒如同雪白的珍珠。分成十份。
2、虾剪去须爪,抽去背筋,剔去泥肠,挑去脑中砂污,用清水洗净。草鱼肉、瘦肉分别切成小薄片,又鸟脯肉切成丝。香菇浸透洗净切成条状,鱿鱼干剪成丝浸透,虾仁干浸透。分成十份的菜料。
3、小锅置旺火上,倒入猪骨汤400克烧沸,放入一份饭粒、一份菜料、精盐1克。用旺火煮熟,立即倒入海碗,放味精,撒上蒜丁、胡椒粉、芫荽即成一碗香喷喷、热腾腾、香气扑鼻、鲜美可口的猫仔粥。
㈨ 诏安县美食
诏安县美食有油墩子、诏安贼婆面、诏安蚵仔煎、诏安和合包、诏安麦熟、诏安猫仔粥等。
1、油墩子:馅儿主要是白萝卜丝,炸到金黄色,外焦里嫩的,浇上事先调好的蒜蓉酱油水即可。
2、诏安贼婆面:传统小吃,历史悠久,早已成为诏安饮食文化的代表。贼婆面就是清汤面。是以其创始人来命名的。
3、诏安蚵仔煎:诏安本港珠蚝洗净,盛筲箕里滴干水,加调味捞匀。薯粉加水二汤匙开匀,加入蚝仔捞匀。下油六汤匙,倒下蚝仔,拨开薄薄一片,煎至两面皆熟成一片时,撒少许葱,下半份蛋,煎至黄色,反转面,撒少许葱,倒蛋,又煎至黄色上碟,撒少许胡椒粉即成。
4、诏安和合包:也称荷合包,是诏安传统名点,油而不腻,麻香桔甘、瓜甜糖沙,确是另一番食趣,相传于今,是喜庆宴席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5、诏安麦熟:类似春卷,薄饼是用麦面烙制的薄饼做皮,选豌豆、豆芽、虾仁、豆腐干、冬瓜干、肉丁、鸡蛋、海蛎等为主料,各种荤素菜料理酌量搭配煎炒焖熟后,自己随意搭配即可。
6、诏安猫仔粥:猫仔粥是诏安独特的一种小吃,名蜚中外。它以米饭、海鲜、家禽肉等为原料,经独到的烹饪技巧,聚于一粥,虾红、鱿白、鱼雪、鸡黄、肉赤,色泽相映,数荤一素,清鲜醇美,风味独特。
㈩ 诏安什么最好吃
诏安牛肉,蛮好吃哦,在新翼超市对面的巷子里
NO.1 猫仔粥
猫仔粥是诏安一带有名风味小吃。它并不是猫肉煮成的粥,而是一种既为粥品、又是菜肴的传统名吃。主选料是上乘纯白糯米,再辅鲜虾、鱿鱼干、肉片、鱼片、香菇、炸蒜丁、胡椒粉、猪骨汤等二三十种配料。猫仔粥通常是现煮现吃。客人在小桌边坐定,摊主在小锅上放上烧沸猪骨汤,再放上预先蒸熟的白米饭,配上鱿鱼干、虾仁、香菇、肉片等生料,一阵猛火过后,调上胡椒粉、香菜,就煮成香喷喷的猫仔粥。食之,米粒韧嫩,汤清味美,越吃越爱吃。
NO.2 麦熟(薄饼)
用我们当地的话,就叫“麦熟”了,其实就是春卷,当然不像有的地方用炸的。薄饼是用麦面烙制的薄饼做皮,选豌豆、豆芽、虾仁、豆干、冬瓜干、肉丁、海蛎等为主料,各种荤素菜料理酌量搭配煎炒焖熟后,自己随意搭配即可。当然要保持盛菜的锅里有一定的汤汁和热度,这样才够味哦。
NO.3 菜头果、发果、甜果、清明果(乌果仔)………
其实这些所谓的“果”都要在特定的日子才做的。
估计没见过实物的人很难想象“果”究竟是什么东西。其实我也说不来,要亲自品尝才知其味哦…
NO.4 番薯糖、花生苏(贡) 、隔壁响
这也挺有特色的,好像是属于贡糖类…也就是说,在进奉神佛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拿这来当贡品…当然也是不容错过的小东西呀~~
第三个名字有点意思,就是形容其脆,咬下去,连隔壁人家都听得到。哈~~!
NO.5 枣糕
相信很多外出求学或是谋生的人,在带家乡特产的时候会捎上一些枣糕。
至于枣糕的原料是什么,不是太清楚,我觉得应该会是金橘子之类的……
很可惜,没有人意识到商机…或许只要稍加宣传,做好包装,当然加工的正规化等等都可能将其推出市场。
NO.6 七样菜
说实话,我觉得我们这吃七样菜的似乎很少…怎么就觉得只有我们家有这习惯的样子。不过正月初七吃七样菜的风俗还是存在的,可能只是偏潮汕一带的民俗。
正月初七,要煮上一道“七样菜”,“ 七样菜”顾名思义就是用七种蔬菜放在一快一起烹调,取个好意头,谓之能明目,而且一整年财运亨通。
呵呵,这也很符合现在素食主义的精神哦…
NO.7 蚝仔煎
哈这个不得不说……
蚝仔煎也就是海蛎煎,不知道你们有没看过电视剧《转角遇到爱》里面男主角可就是煎“ 蚝仔煎”的高手哦。
靠海吃海…这么多的海蛎可不能浪费,所以一向好吃的闽南人就别出心裁,将鸡蛋、薯粉、蚝仔等混在一起,造出了佳肴…
在阳光路口右侧有一家,味道不错!老板是个很和蔼的青年人;在怀恩公园门口也有一家,规模稍大但是卫生稍逊前者。
NO.8 沙锅粥
在流行猫仔粥之后,开始流行沙锅粥。以方便定人定量和有营养着称,故名思义,就是将米倒进沙锅中直至煮熟,配料方面可以有鹧鸪啊,鳝鱼啊,等等,所以汤非常鲜,非常有营养的,本人以为在旧邮电对面的巷子左侧一家是最美味的!!
另外在五一新村和物资宿舍也有2家,但是味道不够,还是力顶9号市场这家!
NO.9 和合包
一般诏安人办婚宴,最后一道菜都是这个,巴掌大的皮包住“冬瓜帮”,象征“和”与“合”,很简便的菜,吃不完还可以打包带走。虽然简单,可是就是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