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票熏肉大饼哪家好吃
推荐李连贵熏肉大饼,特别有名,历史悠久,味道特别不错,饼酥脆可口,熏肉也是很有嚼头,极其鲜美。下面就给你介绍几种家庭熏肉大饼做法吧:
方法①:
原料:面粉500克,猪汤油125克,盐8克,冷水250——275克,猪肉(五花肉)1250克,花椒、大料、肉寇、白芷、草果、丁香、紫寇等适量、葱、姜适量。
制作方法:
1、将面粉用水调成较软的面团,静置一段时间。
2、将猪汤油中、加入100克面粉和盐,调成软酥。
3、将醒好的面团下成100克的剂子,用小平仗稍擀,再用两手抻一下,成一长35厘米、宽约5厘米的长方形,将软酥抹在长条上,从一端向另一端迭起,成长方形,将两边用手压一下后用擀面杖擀长、窝起,成一正方形,待用。
4、用擀面杖将生坯擀成椭圆、略成方型的饼坯,厚度约为半厘米。
5、放在饼锅中,用180℃—200℃的温度两面刷油烙约4—5分钟,表面起云盘花时即熟。
6、用刀从中间一切两半,将层次打开,将酱好熏熟的熏肉,切成薄片或碎指甲片,葱切成丝、香菜切成段,再将甜面酱抹在饼内,加入葱丝、香菜末、肉片或肉末,即可食用。
特点:外酥、里软、肉香、葱辣、酱、菜芳香。
附:1、将猪肉放在锅中加入清水,以末过猪肉为宜,将香料、葱、姜用料宝或纱布包好,投入到锅中,用大火烧开,小火煮约2.5—3小时至肉酥烂捞出晾凉待用。
2、将熏锅中加入白糖、茶叶,放入铝屉,上面放上猪肉,至于火上、用大火烧至冒烟后,将毛巾将边沿封严后,熄火,静置5—10分钟,即可。
方法②:
大饼用料: 精粉500g 煮肉汤油110g 精盐 花椒面
【熏肉】做法
1.仔细地将猪五花肉清洗干净,切成两大块儿。放入清水中,上锅同煮。大葱切成厚度为两厘米的片,也放进锅里,煮出味道。此时,不要加锅盖,一边煮沸、一边让肉煮开后的肉腥味儿从沸水表面散去。
2.待猪肉一面变色后,用筷子将肉块翻转过来,煮另一面。锅里的水完全沸腾后,猪肉表面的血沫也会越来越多。不要关火,让水继续沸腾,用勺子一点点地将血沫撇干净。
3.在水里放入少许的花椒、大料、辣椒、甘草、草果,盖上锅盖,转成中小火,继续煮25分钟。打开锅盖,用筷子能扎动猪肉就可以关火了。取出放凉,尽量地拭去表面的水分和油脂。
4.在一个耐热的锡纸制容器里放入熏肉的材料,面粉、白糖、香料、茶叶。用勺子将这些材料混合均匀。
5.熏肉的容器里放上一个架子,上面排放好煮完放凉的五花肉。然后小心的用锡纸将整个熏肉的碗包起来,不漏一点空隙。包紧。放进烤箱,230度,75分钟。
6.烤完后,小心地揭开包着容器的锡纸,注意不要烫手,也不要被里边的烟熏到眼睛。熏好的肉色泽红润而剔透。
【大饼】做法
7.在一个干净的容器中放入包酥用的面粉100克,用大勺子盛进刚才煮肉的肉汤50克,搅拌均匀,成团,即成包酥。
8.另找一个大的容器,放入面团用的面粉300克,分三次加入温水150克和盐2克,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在容器表面盖上一层保鲜膜,放在一边醒发15分钟。醒发好的面团更加光滑、柔和。
9.将面团和包酥分别均匀地分割成5份,摆放在大的容器里。一个面团搭配一个包酥。首先用手将面团按压成一个圆片,然后在上面放一个包酥,用手收口,包起来,成为一个圆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按压成圆片。
10.用擀面杖从面团的中心分别向四个方向擀开,使面团形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11.沿着长方形面团的两个短边向中心折叠,如图所示,面团已经变成了小巧的、三层的长方形。
12.再次将长方形擀开,成步骤10中面团的大小,如此重复两次。
13.最后将长方形的面团沿着长边卷成细条,再卷成如图的圆形面团。
14.将面团擀成大饼,放在锅里炸,正宗的熏肉大饼是在油锅里炸出来的。
15.待大饼一面炸好后,翻转炸另一面,炸至两面金黄色即可。
希望可以帮到你!希望采纳!
Ⅱ 腊肉是什么地方的特色,怎么做,北方有吗
腊肉是四川、湖南、江西、贵州、陕西、湖北等中西部地区的特产,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成的加工品.腊肉蒸、煮后可直接食用,或和其他干鲜蔬菜同炒;西餐中一般用作多种菜肴的配料.先将瘦肉切成长条或薄片,每条(块)重约50—250克,然后将其浸入开水锅内,立即捞出置一干净能漏水的容器内,沥干水分。同时,将配料混合在另一容器内煮沸放凉。把沥干水的瘦肉条(块)故入已放凉的配料液中,浸渍腌制2小时,中间翻缸一次。
烘制:
将腌渍好的肉条捞出,放入50℃的烘房内烘制2—3天,待瘦肉表面有干硬的感觉,切面呈浅红色即为成品。
1、食材:熏肉400g,大白菜适量。
2、切块熏肉。
3、锅里放水煮开,放熏肉煮几分钟,肉表面上熏灰就会分离出来。
4、洗几页大白菜铺在碟子底。
5、煮好的熏肉和刚才黑乎乎的大不一样。
6、切薄片。
7、码放在铺好菜叶的碟子上。
8、放入锅里蒸10分钟。
9、香溢扑鼻,就完成了。
Ⅳ 江西都有哪些美食呀
江西菜的特色是重油重色重味,特别注重食材本身的味道,像九江、南昌、景德镇等地的菜肴都很有特色,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江西的美食,看看你家乡的菜在没在里面呢?
艾米果,采用艾叶制成,很清香。
南昌炒粉
瓦罐汤
藜蒿炒腊肉,看似普通的一道菜,但味道着实不普通,这道美食已上榜“十大赣菜”之一。
石鱼炒蛋,赣菜中的传统名菜了,我个人特别喜欢吃
清炖武山鸡,武山鸡的味道很滋补呢
泥鳅钻豆腐,也称“汉宫藏娇”,这道菜在很多地方都能吃到。
黄元米馃,很多年前那也是贡品的存在,好好享用吧。
塔前糊汤,也是传承多年的小吃了,在乐平几乎作为各种大宴小席的必点汤。
白糖糕,江西传统甜点之一,已有百年历史了
腌菜炒碱水粑,景德镇的小伙伴都知道这款美食吧。
辣子炒薰肉,江西人也是非常能吃辣的,尤其是这道辣子炒熏肉,辣的尤其爽快。
八戒戏凤,名字听着挺好听,食材为土鸡和土猪肉。
桃酥,很多地方都有桃酥可吃,唯有景德镇的被誉为“中国桃酥王”,想必必有其缘由。
都昌米饺,逢年过节必备。
仙女之吻
上清豆腐,这菜在龙虎山可是相当的出名了。
天师八卦宴,摆盘、菜品搭配尤其讲究。
萍乡麻辣,一种小吃,大街小巷都能瞧见。
九江桂花茶饼,非常着名的糕点了。
灯盏馃,说是因为外形像灯盏而得名,我倒是没看出来怎么像灯盏了,味道还可以。
酒糟鱼,一款客家小吃。
豆参煮鱼头,很普通的家常菜,但味道不一般。
吉安薄酥饼,据说制作工艺颇为复杂,但味道着实不错。
擂茶
东乡泡粉,一款非常适合当早餐的美食
慈化鸡
笋干(笋衣)
莲花血鸭
上饶鸡腿
万载剁肉
赣州肉丸
竹篙薯
丰城冻米糖
水北腌粉
田螺酱
弋阳年糕
江西的美食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就盘点不完,欢迎大家来补充一下你家乡的美食,你们边说我边加,咱们统计出一个史上最全的江西美食可好?
Ⅳ 中国哪里的腊肉最好吃
溜溜达达看世界,不慌不忙走天涯。今天溜达君跟大家聊聊中国南方必备的年货之一——腊肉,我国的腊肉制作主要在南方,大体可分为三个派系,即广式腊肉、四川腊肉以及湖南腊肉,你最爱哪一种?
Ⅵ 熏肉只有枣强肖家镇的好吃。
有机会一定要去尝一尝肖家镇的了,请问肖家镇的是怎样做的呢?
Ⅶ 柴沟堡熏肉要怎么做好吃柴沟堡熏肉要哪些材料如何做柴沟堡熏肉
柴沟堡熏肉详细制作步骤
1.备料:选用膘肥约3厘米的二级猪肉50千克,切成16至17厘米见方的大块,厚度一般在1.6厘米左右。
2.装锅:煮肉时先放脊肉,其他带皮肉块分层码在上面。另外加入大葱1千克、大蒜250克、盐适量。最后加水没住肉块,慢火煮开后,再放甜面酱,黑面酱、酱豆腐、酱油和醋。
3.煮制:开锅后肉块上下翻个,继续以慢火焖煮沸,每30分钟翻1次锅,煮2
至4小时,因为是慢火煮肉,油层严严的覆盖在肉汤上,锅内佐料味能全部入肉,因而肉味香美,这是制作柴沟堡熏肉的关键。
4.加料:煮肉汤可连用7次,每次应追加适量凉水、食盐、大葱、大蒜、姜等。其他甜面酱等调味料加量要根据肉汤成色,灵活掌握。
5.熏制:要沥尽油汤,码放在铁血箅上,铁箅睛的铁锅内入柏木锯末150至200克,盖锅盖,用慢火加热15分钟,即可出锅。
Ⅷ 石家庄柴沟堡熏肉哪家最好吃
柴沟堡熏肉味道都差不多,就是有的家做的肉的软烂程度不一样。
知道在青园街东风路口有一家,号称是柴沟堡熏肉总店,还可以。
Ⅸ 柴沟堡熏肉
沟堡镇熏肉始创于19世纪初,迄今有200多年历史,被载入《全国食品大字典》。清干隆年间,为柴沟堡人赵福全首创。后经郭玺总结前人创作熏肉经验,创出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他熏制的熟肉皮烂肉嫩,表里一致,肥不腻口,瘦不塞齿,味道香醇,鲜嫩适载:“柴沟堡熏肉特佳,名驰省外,以之分赠亲友,无不交口称赞。”
相传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路经怀安进膳,在满桌珍馐佳肴中,慈禧和光绪惟对柴沟堡熏肉青睐有加,颇为赞赏,点之为“清廷贡品”。
“柴沟堡熏肉”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瑰宝,有它的独到之处。正宗的“柴沟堡熏肉”精选肥瘦适中的剔骨猪肉,经焖、煮、煨、炖、熏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用柏木技艺青纯独到,制作的繁复精细,使熏制出的成品肉皮焦红而柔韧,嚼之微“筋”有齿劲,肉松嫩而脂少,食之爽淡而不觉腻,柏香馥郁,熏味馋人,久存不腐,蚊蝇不恋,而且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作用,堪称烹调一绝、肉食奇葩。现郭玺熏肉在京西甚至在全国都有名气,它不但是百姓日常膳食的佳品,也成为人们馈赠宾朋的首选礼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已从单一猪肉消费转变为多元的肉类消费,再加上我国南方人对熏制品认识的不足和口味不同,对熏肉制品的销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怀安柴沟堡熏肉的历史有多久?秘方都有什么?郭玺是如何成名的?
怀安柴沟堡熏肉具有皮烂肉嫩,表里一致,色泽鲜艳,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的特色;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且有开胃、去寒、消食等作用。在夏季蚊蝇不爬,三伏天贮放一周,色味不变,肉质不腐。
柴沟堡熏肉这一美味早已名声在外,《怀安县志》曾有这样的记载:柴沟堡熏肉特佳,名驰外省,以之分赠亲友,无不交口称赞之。我们前几年为了拍摄《口味》纪录片,曾详细的了解了熏肉的发展过程,并对郭玺熏肉的制作过程进行了拍摄。
柴沟堡熏肉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柴沟堡熏肉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了。
据张卫所写《塞外古镇熏肉香》一文所记,熏肉最早出现在清朝干隆年间。当时柴沟堡有一位名叫赵福山的厨师,一天在做红烧肉时,因多喝了几盅酒,不慎把汤汁烧干了,柏木锅盖也被炽烤得冒了烟。赵福山醒酒后,连忙把肉拿出来,觉得扔掉有点可惜。他就品尝了一小块,觉得别有风味。觉得这样吃更好,便灵机一动,用盘子把肉托到筵席上,笑嘻嘻地说:“俺今天做了一个熏肉,大家尝尝,看味道咋样?”人们吃后觉得味美可口,一个个啧嘴叫好。第二天,主人叫赵福山又做了一次熏肉,味道更香。人们纷纷购买赠亲送友。后来外地人也前来购买。赵福山便辞去了厨师职务,筹资开设熏肉铺子。后来,这熏肉技术就在柴沟堡流传开来。
另据孙义在《熏肉飘香话郭玺》一文介绍,在清朝道光22年(1842年)时,中英鸦片战争的药火硝烟刚刚消散熄灭,柴沟堡颇有名气的“义盛源”肉铺在因故停业的五年后“东山再起”,又开张营业。它祖传腐制,别有风味,绝招熏烤,更具特色。肉食香郁味醇,鲜嫩可口,品评屡列名优。它是柴沟堡首屈一指的上乘肉店,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独占肉行之“鳌头”前后达七十年之久。
义盛源肉铺复业开张后,为重振祖业,永享名牌,精琢技艺,微调熏肉秘方,比原来味道更好,在柴沟堡众多肉铺中“义”字号熏肉以质取胜,名列榜首。由于熏肉的生意好,其他熏肉店也不甘落后,清光绪22年(1896年)柴沟堡又出现了“玺”字号熏肉,“玺”字号熏肉是柴沟堡着名厨师郭玺创制,郭玺熏肉由于技艺之“纯青”独到,制作工序繁复精细,肉经焖、煮、煨、嫩和妙手烹调,的确高人一筹,与众不同。终于,“义”字号熏肉被新创问世的“玺”字号熏肉所取代。 于是久负盛名的“义盛源”便由此而丢失优势,“屈尊”居下。随之营业也逐渐不佳,每况愈下,最终在清光绪34年(1908年)被迫关门歇业。
柴沟堡熏肉继“义盛源”之后,“玺”字号熏肉“崛起”,柴沟堡熏肉就以独特的“玺香玺味”,夺魁取胜,称雄肉坛,并超越前先,至此柴沟堡熏肉成为怀安特产。
柴沟堡熏肉驰名省内外,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有关系。清朝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挟持着光绪皇帝仓惶出逃,路经宣化来到了怀安城。老佛爷和皇上蒙难驾到,吓坏了县太爷一班人。晚餐时,饭桌上摆满了珍馐佳肴:红烧鲤鱼、烤鸭、糖醋肉片、酱爆肉丁,还有一盘柴沟堡熏肉。这位在皇宫里每天四餐,餐餐有四十多种荤素菜的老佛爷,对其他菜不屑一顾,却对熏肉发生了兴趣,筷子头在熏肉盘和她嘴巴间穿梭般地忙碌着。就连一向愁眉不展的光绪,眉宇间也有了一丝笑容,说:“想不到这个塞外小县有此精美的佳肴。”第二天继续西逃时,老佛爷还带走了一大包熏肉。
柴沟堡熏肉制作的秘方和加工的程序
在柴沟堡这个古老的小镇上出现了一家又一家的熏肉铺子。在众多的熏肉铺子中,最有名气的就是郭玺熏肉,前段时间去柴沟堡也有人推荐冯枝熏肉。
郭惠明是郭玺的第四代后人。郭惠明夫妇的熏肉店是柴沟堡最大的熏肉店,老郭的妻子已经将郭玺熏肉的精髓彻底掌握,每天她负责熏肉店的熏肉制作和销售。郭惠明夫妇的熏肉店最忙的时候要从早上6点开始煮肉,每天要煮十几锅。遇到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的熏肉奇货可居,想买肉要排队,到中午的时候就没有了。
郭玺熏肉之所以好吃,郭惠明总结为三点:第一个是调料的配法,第二点是火候的掌握,第三点是操作要到位。
郭玺熏肉的第一道工序是选料。选料从生猪时就开始选,要求生长在八个月以上的猪,也叫隔年猪,这个猪生长期长肉质好,而且是耐煮吃火。
制作熏肉要选用带皮的二等猪肉,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五寸见方的大块,厚度寸半为宜。
郭玺熏肉虽叫熏肉,但其实是以煮为主。将切好的肉码入锅中,添水加料,大火煮开。加调料是很关键的,郭玺熏肉用的是自家配方,至于这些配方的具体内容,外人很难知道。
但据张卫的文章透露,柴沟堡食品公司的老技工曾介绍了熏肉的配方。这个配方是这样的:以百斤鲜猪肉用作料计算,花椒四两,大料二两,桂皮半两,丁香五钱,装入白布袋;茴香一两五,砂仁、肉叩各五钱,另装一布袋。酱油六斤。而加工程序是,先将切好的肉块码入锅内,先放脊肉,再将肥、瘦肉分别码在上面,即可放水加作料,然后将锅盖严,用旺火烧开,切勿跑气,大约半小时左右再放入甜面酱和酱豆腐。然后将锅焖好,以使肉皮一齐烂,调料入味。需半小时翻一次锅,煮两个半小时即可。出锅后即可用熏锅熏。熏肉,以用柏木烟熏为最佳。熏时先将肉放在铁箅子上,肉要码平整。柏木要削成末屑,易于燃烧冒烟,锅要盖严实。头锅需四、五分钟,二锅可减至二、三分钟,即可出锅。
而郭惠民说郭玺熏肉,下锅煮熟过程大约是用两个半小时,这两个半小时里头 要做到大火消锅,中火和停火,进行焖,这四步缺一不可,而且必须得操作到位。 如果要是掌握不好,如果煮的过火了,回出现皮肉分离,肉就烂了,那个出来以后又不好看又不好吃。
“在煮的过程中要做到三翻五扣,整个要翻三次,往下按五次。在这个蒸煮过程中,用两个半小时过程中,要做到肉前边的翻到后边来,左边的翻到右边去, 上边的翻到下边来,要使肉在这个锅中的位置整个要发生一次变化,如果重叠, 重叠的地方就煮不进去,如果火候掌握不好,肉里面的油脂渗不出,调料进不去,再个是皮里胶着呢,渗不出来,只有这个火候掌握好了,操作到位了,这个肉才能煮出来以后,肉香而且皮呢,皮也松嫩,做到也就是肥而不腻,瘦不塞牙。”
肉煮好了以后就可以熏了,郭惠明沿用从祖上流传下来的柏木熏肉技艺。熏肉时,需要将锯末状的柏木碎屑充分燃烧。烟的大小更要精准控制,燃烧充分后,要灭火,只用烟熏。肉放在铁箅子里熏的时间其实很短,夏天五六分钟,冬天三四分钟即可。
郭惠民说:“熏制的过程中,不能火大了也不能火小了,要适中,适中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在这个柏木末里边冒出白烟来,立即封火,封火以后,大约是焖5到10分钟。冬天的时候可以时间少一点,像夏天必须得焖好,只有焖到,那些苍蝇不往上面爬,能够延长保存期。”
郭玺熏肉独家秘绝,连传三代,后人才交给旁人。后来随着技术的推广,作坊增加,统称之为“柴沟堡熏肉”。柴沟堡熏肉自清干隆年间问世,至今仍为宴席肉食之奇葩,馈赠亲友之上品而名扬塞外,还被作为全国特色名食,载入《中国食品大辞典》。
刚出锅的熏肉,红紫紫、颤巍巍、亮光光的肉皮上冒着晶莹的小油泡,色、香、 味、俱佳,吃起来香醇可口,回味无穷。
在怀安县一带,人们逢年过节,常会买上几斤柴沟堡熏肉。外地来的客人,也总带上几块熏肉,尝尝鲜。